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猪与禽营养 Swine and Poultry Nutrition
    齐珂珂, 李永明, 许美芳, 吕金辉,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9): 1656-16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9.007
    本试验模拟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不同应激条件,探讨应激类型与猪群血液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APPs)浓度的关系,为评价猪群健康状态提供试验依据。利用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Pasteurella multocida vaccine,PMV)、猪乙型脑炎活疫苗(swine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SJEV)及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分别模拟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及炎症状况的应激状态,研究不同应激状态下猪的行为学、血细胞参数及APPs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LPS处理后仔猪出现呕吐、发烧和呼吸急促等现象。PMV处理后48 h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和单核细胞(monocyte,MO)数量显著升高(P<0.05),LPS处理后24 h NEUT数量和处理后48 h MO数量显著升高(P<0.05);SJEV处理后48 h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含量和处理后24 h的血小板(platelet,PLT)数量显著降低(P<0.05);LPS处理后24和48 h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数量、HGB含量和PLT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T)浓度在PMV处理后48 h和SJEV处理后72 h显著升高(P<0.05);主要急性期蛋白(major acute phase protein,MAP)浓度在PMV处理后72 h以及LPS处理后24、48和72 h显著降低(P<0.05),SJEV处理后24 h显著升高(P<0.05);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浓度在PMV处理后72 h、SJEV处理后48 h,LPS处理后24、48和72 h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正相急性期蛋白HPT浓度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模型下显著升高,负相急性期蛋白Apo-A1浓度在本试验的3种感染模型下均显著降低,这初步证明了血液HPT和Apo-A1浓度可以作为评价猪只健康的指标。
  • 综述
    王佳堃, 孙中远, 刘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11): 1847-18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11.001
    酵母细胞表达体系具备较为完善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分泌的机制。以酵母为基础的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真核蛋白展示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蛋白质识别、蛋白质的固定化和定向进化研究,成为了蛋白质工程研究的重要工具。根据与酵母细胞壁的外源目的蛋白融合部位的不同,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主要分为凝集素系统和絮凝素系统2大系统。将该技术引入动物营养研究领域,有望通过诱导宿主产生原虫或甲烷菌的抗体,对瘤胃微生态进行调控,从而以减少甲烷排放;生产高活性的全细胞催化剂,以提高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对纤维物质的利用效率。为此,本文就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
  • 综述
    蔡教英, 欧阳克蕙, 上官新晨, 徐明生, 刘姚, 王文君, 瞿明仁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11): 1870-18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11.004
    脂质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脂质代谢组学是新兴起的一门研究脂质代谢调控在各种生命现象中作用机制的新学科。它通过从系统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内的脂质,揭示脂质分子及与其他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脂质代谢组学在营养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中的应用已有许多报道。本文主要介绍了脂质的分类与代谢、脂质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等。
  • 综述
    卢敏, 王帅豪, 狄元冉, 袁林, 尹清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13-10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4
    纤维素酶应用广泛,但因受到酶活低、成本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纤维素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受到限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获得高活性、高产量的纤维素酶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基因的克隆、原核与真核表达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构建纤维素酶酵母表达系统、木霉表达系统以及多个纤维素酶基因共表达系统是未来纤维素酶基因工程的发展趋势。
  • 分子营养
    赵鑫, 邵涛, 王亚琴, 罗锦标, 陈维虎, 孙红霞, 周卫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10-1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7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旨在研究其对浙东白鹅母鹅繁殖性能、血液生殖激素浓度和生殖轴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择138只月龄相近的浙东白鹅种母鹅,按体重相近原则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的饲粮,试验期150 d,测定繁殖性能(平均产蛋数、平均蛋重、受精率和孵化率)、血液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4)、雌二醇(E2)、催乳素(PRL)]浓度和生殖轴相关基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β(FSHβ)、雌激素受体1(ESR1)、雌激素受体2(ESR2)、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催乳素(PRL)、催乳素受体(PRLR)]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可显著提高浙东白鹅母鹅第1产蛋周期平均蛋重和受精率(P<0.05);提高第2产蛋周期内血液FSH和P4的浓度,降低LH浓度,改变E2、P4和PRL浓度波动(P<0.05);下调下丘脑PRLR、垂体PRL和卵巢PRL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上调卵巢ESR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可显著提高浙东白鹅母鹅第2产蛋周期平均蛋重(P<0.05);提高浙东白鹅第2产蛋周期内血液LH浓度,降低FSH浓度,改变E2和P4浓度波动(P<0.05);上调下丘脑GnRH、垂体PRL和PRL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下调卵巢FSH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得出,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可通过影响产蛋周期内部分血液生殖激素浓度和波动,局部调节生殖轴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改善浙东白鹅母鹅的繁殖性能。
  • 猪与禽营养
    王宝维, 王晓晓,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周小乔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52-10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9
    本文以鹅为试验动物,采用直接法和差量法研究鹅饲用鸡肉骨粉的营养价值。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60日龄健康五龙鹅和青农灰鹅各42只(公),各设1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鹅单笼饲养。对照组采用直接法,饲粮中不添加玉米淀粉;6个试验组采用差量法,分别在饲粮中添加15%、25%、45%、65%、75%、85%的玉米淀粉替代鸡肉骨粉。正试期3 d,饲喂试验饲粮,然后排空24 h后,连续3 d强饲无氮饲粮,每天强饲100 g,采用全收粪法。结果表明:1)五龙鹅和青农灰鹅品种内6个试验组的真代谢能(TME)及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部分氨基酸(AA)代谢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代谢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差量法组间比较结果表明,75%玉米淀粉添加组五龙鹅和青农灰鹅的TME及CP、EE、部分AA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85%玉米淀粉添加组的各项营养成分代谢率显著低于75%玉米淀粉添加组(P<0.05)。CF、NDF、ADF、Ca、P代谢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鸡肉骨粉对青农灰鹅TME及CP、部分AA代谢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五龙鹅;五龙鹅各组CF代谢率显著高于青农灰鹅(P<0.05)。试验表明,采用差量法测定鸡肉骨粉的鹅营养成分代谢率数据准确性较高,优于直接法,并且以75%玉米淀粉添加比例效果最好;鸡肉骨粉的鹅营养成分代谢率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 综述
    郑燕斌,董娜,单安山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08): 1264-1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08.002
    谷氨酰胺二肽主要包括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和甘氨酰-谷氨酰胺(Gly-Gln),因其具有比谷氨酰胺(Gln)单体更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已开始应用于动物生产实践。本文综述了谷氨酰胺二肽的生物学功能与机制、利用与代谢途径及动物生中的应用,并对谷氨酰胺二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饲料营养
    韩勇 (王德凤 ),韩勇 (王德凤 ),夏先林,王德凤,赵
    动物营养学报. 0, (): 329-33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palm oil by-pass fat (POBF), and probiotics+POBF on growing goats that were fed corn silage during dry season. Twenty-seven growing crossbred (Thai native×Anglo-Nubian) goats weighing (13.4±1.3) kg, aged about 5 months, were selected and allocated to 9 groups according to a factorial in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CRD). The three levels of POBF were 0, 20, and 40 g/(goat·d), and those of probiotics were 0, 2.5, and
    5.0 g/(goat·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ry matter intake (DMI)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POBF (P<0.05), but increased with probiotics (P<0.05), and were not affected by the probiotics+20 g/(goat·d) POBF treatments. Average daily gain (AD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probiotics and probiotics+POBF (P<0.05). Dry matter (DM) and organic matter (OM) digestibility was increased with probiotics with highly significance (P<0.01), whil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probiotics+POBF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POBF and probiotics on DM and OM digestibility. However, crude protein (CP) digestibility was not affected (P>0.05) by them;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digestibil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POBF, bu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probiotics. Total ruminal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P<0.01) and the proportion of propionic and butyric acid significantly (P<0.05) increased with probiotics, POBF, and probiotics+POBF, but the proportion of acetic acid showed a decreased tendency. There was an overall improvement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oats fed a combination supplement of POBF and probiotic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diet. For the DMI and ADG, the 2.5 g/(goat·d) probiotics +20 g/(goat·d) POBF treatment got optimal results. If probiotics and POBF is focused on, 2.5 g/(goat·d) and 20g/(goat·d) supplementation achieved better results.
  • 猪与禽营养
    谭永菊 王康宁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6): 624-629.
    为研究猪生长激素释放因子(pGRF)基因质粒对由脂多糖或三联苗诱导的免疫应激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6头(28±2) d断奶的杜长大(Duroc×Landrace×Yorkshire,DLY)三元杂交仔猪,按体重相近、阎公猪和母猪各1/2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不注射pGRF基因质粒、大肠杆菌LPS或三联苗)、注射pGRF组、注射脂多糖 (LPS) 组、注射pGRF+LPS组、注射三联疫苗组(猪瘟兔化弱毒,猪丹毒杆菌G4T10弱毒,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E0630弱毒)和注射pGRF+三联疫苗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开始时,pGRF组、pGRF+LPS组、pGRF+三联疫苗组的仔猪大腿肌肉分别注射10 mg pGRF基因质粒;试验的第11天给LPS组、pGRF+LPS组仔猪注射100 μg/kg LPS生理盐水溶液,三联疫苗组以及pGRF+三联疫苗组注射2头份三联苗生理盐水溶液,对照组和pGRF组注射生理盐水;第18天时按照第11天的操作重复进行。结果表明,在2次注射LPS或三联苗后,即10~17 d 和17~24 d 阶段,pGRF+LPS组仔猪的ADG显著(10~17 d,P<0.05)或极显著(17~24 d,P<0.01)高于LPS组,F/G均显著低于LPS组(P<0.05);pGRF+疫苗组仔猪ADG均显著高于疫苗组(P<0.05),F/G显著低于疫苗组(P<0.05)。在第11 天和第18天,pGRF+LPS组仔猪的血清细胞因子(IL-1、IL-6)水平均极显著低于LPS组(P<0.0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和IgG浓度均极显著高于LPS组(P<0.01);pGRF+疫苗组仔猪的血清IL1和IL6浓度显著低于疫苗组(P<0.05),IgG浓度极显著(11 d,P<0.01)或显著(18 d, P<0.05)高于疫苗组,IGFI浓度显著 (11 d, P<0.05)或极显著(18 d,P<0.01)高于疫苗组。证明pGRF基因质粒能缓解由LPS或三联疫苗免疫应激引起的仔猪生长抑制;能够抑制由脂多糖或三联苗诱导的血清IL-1和IL-6浓度的上升和血清IGF-I浓度的降低,同时能提高免疫应激仔猪的血清IgG浓度。
  • 综述
    杜淑环, 刘秀明, 万秋, 杨晶, 王艳芳, 李海燕, 李校堃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1): 4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1.007
    天蚕素抗菌肽(cecropins)是一种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新型肽类化合物,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综述了天蚕素抗菌肽的结构、来源、生物作用,重点介绍了天蚕素抗菌肽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 综述
    王秋菊,许丽,范明哲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06): 901-9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06.002
    谷氨酸作为幼年动物重要的氨基酸,是肠内能量生成的最大贡献者,它不能由机体自身合成,需额外添加或通过谷氨酸前体物谷氨酰胺转化而成。谷氨酸是谷胱甘肽合成的重要底物,对动物肠道抗氧化剂的提供有重要作用,其转运依靠谷氨酸转运载体完成。因此,本文就谷氨酸和谷氨酰胺转运系统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综述
    王芃芃1,2,谭支良1*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5): 1171-1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5.007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protein,MCP)主要通过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路径和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复合酶系(glutamine synthetase-glutamate synthase,GS-GOGAT)路径。氨同化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有GDH、丙氨酸脱氢酶(alanine dehydrogenase,A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lutamate synthase,GOGAT)等,其活性主要受到氨浓度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瘤胃微生物氨同化作用过程及其关键酶。
  • 综述
    王浩, 王文梅, 许丽, 王晓翠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07-10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3
    柠檬酸作为酸化剂,具有诱食、抗应激、无残留等特点,其在减少断奶仔猪应激和提高生产性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柠檬酸还具有抗氧化和降低胆固醇的功能,可改善仔猪的肉品质。本文就柠檬酸的营养作用及其相关机理和在断奶仔猪饲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研究简报
    杨桂芹,郭东新,田河,李建涛,张小颖,吴可畏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10): 1833-18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10.026
    为评定葵花籽粕和花生壳在生长兔上的营养价值,本试验选择18只110日龄平均体重(2.34±0.16) kg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饲粮用套算法进行配制,葵花籽粕和花生壳的替代比例为20%;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预试期和正试期各5 d。结果表明:1)葵花籽粕和花生壳中的总能(GE)以及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分别为20.07 MJ/kg、93.79%、28.72%、23.66%、38.48%、27.97%、8.08%、6.73%、5.47%、0.89%、0.88%、29.21%和17.34 MJ/kg、93.11%、8.68%、50.91%、63.28%、55.33%、21.08%、1.66%、9.16%、0.53%、0.10%、22.69%;2)葵花籽粕和花生壳在生长兔中的表观消化能分别为(10.89±3.88)和(6.11±3.46) MJ/kg DM,生长兔对葵花籽粕和花生壳中的GE、DM、CP、CF、NDF、ADF、EE、ash、Ca、P和NFE的消化率分别为50.87%、46.81%、82.37%、23.60%、29.09%、26.81%、87.89%、58.09%、72.56%、49.50%、80.79%和32.82%、28.89%、81.54%、23.20%、28.62%、26.20%、87.72%、58.16%、72.73%、49.39%和81.12%。由结果可知:生长兔对葵花籽粕和花生壳中CP、EE、Ca和NFE的消化率较高,对CF的消化率低,不能消化ADL。
  • 综述
    王建军,王恬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07): 1073-10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07.001
    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 MCFAs)具有一些有别于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s, LCFAs)的代谢特点。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可以降低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能量代谢,同时还具有抑菌效果。本文综述了MCFAs的代谢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研究简报
    王秀美, 侯先志, 高爱武, 考桂兰, 高民, 李大彪, 兰儒冰, 张楠, 张艳明, 黄清瑞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57-1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4
    本试验研究了二维和三维培养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形态与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地区3头5岁泌乳期健康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经3代培养纯化后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模式下细胞的生长形态,测定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2种培养模式下的BMEC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二维培养的BMEC呈典型铺路石样细胞形态,三维培养的BMEC则形成了类腺泡的聚集物和管腔结构。利用三维培养的BMEC的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5),三维培养的BMEC的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1)。结果提示,三维培养的BMEC 3种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二维培养,三维培养的BMEC在形态上呈现的特点与在体内更加接近。
  • 综述
    张勇,崔岩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05): 715-7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05.002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是细胞核内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是细胞存活、细胞周期、细胞黏附和迁移的重要调节者。本文主要介绍了NF-κB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了细胞凋亡与宰后肌肉嫩化的关系,并展望了NF-κB参与宰后肌肉嫩化过程的研究前景。
  • 饲料营养
    孟国权,刘玉兰*,车政权,朱惠玲,侯永清,丁斌鹰,洪宇,吴志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3): 647-6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3.019
    试验研究L-精氨酸(L-Ar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缓解作用。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8头,平均体重(7.52±0.92)kg,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3个组: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LPS(LPS组)和基础日粮+LPS+0.5% Arg组(0.5% Arg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8 d。试验第18天,LPS组和0.5% Arg组腹腔注射100 μg/kg BW 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LPS后4 h前腔静脉采血,屠宰,刮取小肠黏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P<0.05),与LPS组相比,0.5% Arg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中DAO活性(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对血浆D-乳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与LPS组相比,0.5% Arg显著降低了血浆中D-乳酸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黏膜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P<0.05),而与LPS组相比,0.5% Arg显著缓解了十二指肠黏膜中ET-1含量的上升(P<0.05);4)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显著增加了回肠黏膜中丙二醛(MDA)和空肠黏膜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空肠黏膜中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值(GSH/GSSG)(P<0.05),而与LPS组相比,0.5% Arg显著缓解了LPS导致的回肠黏膜MDA和空肠黏膜GSH含量的上升(P<0.05)。这表明,L-Arg可通过降低肠黏膜中ET-1含量、降低机体的过氧化水平来缓解LPS导致的肠道黏膜屏障损伤。
  • 综述
    陈伟, 林映才, 马现永,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4): 595-6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4.002
    在外界恶劣环境,或受到细菌、病毒等因素诱发的病理条件下,动物机体抗氧化/氧化平衡系统被打破,易引发氧化损伤,并可能影响到动物健康及生产。生产中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异黄酮、α-硫辛酸被用作抗氧化物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该类抗氧化物质在低剂量使用条件下表现抗氧化作用,而在高剂量作用下却表现促氧化作用。本文就机体中活性氧的生成、抗氧化物质的抗/促氧化效应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动物的抗氧化研究和科学使用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 综述
    刘海燕, 邱玉朗, 魏炳栋, 闫晓刚, 于维, 陈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1): 35-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1.006
    通过对豆粕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可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营养素含量和生物学效价。不同菌种的发酵效果不相同,本文就单一菌种及多菌种联合发酵豆粕效果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综述 Review
    王新星, 卫育良, 梁萌青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9): 1636-1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9.004
    鱼蛋白水解物(FPH)是鱼蛋白在酸性、碱性、酶等条件下发生水解,得到的蛋白质水解产物。近年来,FPH因其特殊的物理特性、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理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FPH的各种理化性能及其生物活性,并对其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其在产品加工和推广应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旨在为FPH的深层次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夏伦志, 吴东, 钱坤, 周芬, 汪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2): 364-3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2.018
    本试验旨在探讨小麦型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的能量与氨基酸代谢率。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淮南麻黄鸡成年公鸡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作为内源养分收集组与试验饲粮收集组。经过前后2期代谢试验数据的收集,按照套算法公式测算,结果表明: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主要氨基酸表观代谢率、真代谢率平均值分别为69.76%与74.91%;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能量(总能)表观代谢率、真代谢率分别为46.87%与47.58%,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分别为9.09与9.24 MJ/kg,氮校正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分别为9.13与9.28 MJ/kg;主要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代谢率与真代谢率的相关系数大于0.92。结果提示:本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几种主要氨基酸真代谢率平均值与总能真代谢率都略低于玉米型DDGS的数值,而其相应的表观代谢率值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待测饲料中粗纤维水平对真代谢率的影响较对表观代谢率的影响大;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主要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代谢率与真代谢率数值呈高度正相关。
  • 猪与禽营养
    黄 菊1,2,尹富贵1,2,柏美娟< 李铁军 黄瑞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1): 8-12. https://doi.org/10.3969/j.ssn.1006-267x.2009.01.002
    本文旨在研究小米、糯米、籼米和玉米4种不同谷物类饲料原料中淀粉(总淀粉、直链和支链淀粉、抗性和非抗性淀粉)含量及其在生长猪回肠末端和全消化道(粪)消化率。选择体重为(25±2.7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阉公猪16头,实施“T”型瘘管手术,随机分为4个处理(小米、玉米、糯米和籼米),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 头猪,分别直接饲喂小米、玉米、糯米和籼米单一日粮,试验期7 d。结果显示,在回肠末端和全消化道内,各日粮总淀粉的消化率分别是:小米组99.31%和99.88%,糯米组100%和100%,籼米组99.37%和100%,均显著高于玉米组98.26%和99.80% (P<0.05)。由结果得知,以上4种谷物淀粉因其回肠末端消化率高而具有较高的葡萄糖供给效率。
  •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
    刘洁, 刁其玉, 赵一广, 姜成钢, 李艳玲,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69-10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肉用绵羊瘤胃pH、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选用(47.21±1.01) kg安装有瘤胃瘘管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1代肉用公羊12只,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6 d,分别饲喂NFC/NDF为0.25、0.34、0.36、0.52、0.60、0.80、0.87、1.13、1.30、1.58、2.17和2.49的12种饲粮。结果表明:随着NFC/NDF的增加,试验羊瘤胃pH极显著线性降低(P<0.01),氨态氮浓度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及丁酸比例呈显著三次曲线变化(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中的丙酸、戊酸和异戊酸比例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极显著线性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NFC/NDF对瘤胃pH、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具有显著影响。
  • 综述
    朱翠, 蒋宗勇, 郑春田, 汪仕奎, 王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12): 2053-2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12.003
    本文综述了大豆抗原蛋白的分类、组成和特征,以及大豆球蛋白与β-伴大豆球蛋白可能的致敏作用机理。
  • 饲料营养
    利凯,夏兆飞
    动物营养学报. 2004, 16(03): 39-0.
    本实验选取50日龄左右健康短毛家猫20只,分为两组,每组10只,一组饲喂猫粮,另一组饲喂鸡肝,研究饲喂鸡肝对幼猫骨骼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喂鸡肝可对幼猫的骨骼代谢产生明显影响。在饲喂到60天和90天时,鸡肝组幼猫血清中的钙含量比猫粮组幼猫极显著偏低(P<0.01);在饲喂期间,鸡肝组幼猫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升高,在30天时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60天和90天时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饲喂到50天时,鸡肝组幼猫甲状膀腺激素(PTH)分泌显著增加,与猫粮组幼猫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在85天时,其PTH分泌减少,与猫粮组幼猫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50天和85天时,鸡肝组幼猫血清骨钙素(BGP)含量下降,但与猫粮组幼猫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85天时,鸡肝组幼猫血清降钙索(CT)分泌增加,与猫粮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鸡肝组幼猫在饲喂到85天时血清25-OH-D,含量下降,与猫粮组幼猫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饲喂到90天时,鸡肝组幼猫股骨长度极显著低于猫粮组(P<0.01)。
  • 综述
    岳颖, 刘国华, 郑爱娟, 张华, 王晓方, 李婷婷, 卢占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2): 232-2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2.007
    动物体内脂肪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控脂肪代谢关键酶的含量和活性来进行的。关键酶的基因表达水平决定了酶蛋白的多寡和活性的高低。本文对脂肪代谢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激素敏感酯酶(HSL)、脂蛋白酯酶(LPL)的活性及其相应的基因表达水平影响脂肪代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猪与禽营养
    董国忠 李周权 赵建辉 周生太 曾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07, 19(01): 1-10.
    本研究共开展两个试验,探讨饲粮类型和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对猪肥育后期生长性能、胴体和肌肉品质、粪中微量矿物元素排泄的影响。在试验1中,选用128头平均体重(78.5±4.6)kg的肥育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4组,每组4圈(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四组试验猪的试验处理为2×2因子设计,即两种类型(玉米-豆粕型和玉米-杂粕型)饲粮和添加或不添加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预混料。在试验2中,选用112头平均体重(90.3±6.3)kg的肥育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4组,每组4圈(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试验处理同试验1。结果显示,在79~110kg肥育期中(试验1),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的猪的增重速度和采食量显著高于采食玉米-杂粕型饲粮的猪(P<0.01或0.05)。在90~105kg肥育期中(试验2),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的猪的增重速度仍然高于采食玉米-杂粕型饲粮的猪(P<0.05)。但是,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添加与否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类型和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矿物元素对胴体和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粪中微量矿物元素含量不受饲粮类型的影响(P>0.05),但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矿物...
  • 研究简报
    王仁杰, 薛白, 阎天海, 王之盛, 刘江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81-1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7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4只体况良好、平均体重(25.48±1.51)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阉割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用体外发酵法考察在3个精粗比(30∶70、50∶50和70∶30)饲粮中添加异位酸(1%)后的体外发酵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4 h体外培养,不添加异位酸时,随精粗比由30∶70升高到70∶30,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乙酸/丙酸和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产气量及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和丙酸占TVFA的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30∶70时,添加异位酸pH无明显变化,NH3-N浓度下降,产气量及微生物蛋白质(MCP)和丁酸浓度上升,但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50∶50时,添加异位酸可显著降低NH3-N浓度(P<0.05),提高产气量及MCP、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P<0.05),而对pH、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当精粗比为70∶30时,添加异位酸NH3-N浓度显著下降(P<0.05),产气量及MCP、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显著上升(P<0.05),而对pH和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异位酸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消化率和NH3-N的利用,增加MCP、乙酸、丙酸和TVFA的合成。在本试验中,对于MCP和TVFA的合成而言,精料比例越高,添加异位酸的效果越好。
  • 研究简报
    杨 洋 刘大程 卢德勋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2): 258-2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2.021
    本试验研究延胡索酸二钠与瘤胃素组合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对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瘤胃发酵功能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6只2~3岁平均体重(32.00±1.21)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逐渐提高日粮精料的方式诱导发生SARA。试验动物处于SARA后,试验组添加组合添加剂(延胡索酸二钠10 g,瘤胃素34 mg),对照组不添加。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并通过16S rRNA探针杂交定量分析法结合传统厌氧培养法分析瘤胃内细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组合添加剂能显著提高瘤胃VFA浓度(P<0.05),维持高精料条件下瘤胃pH的稳定,使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减少(P<0.05),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埃氏巨型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增加(P<0.05)。以上结果说明,延胡索酸二钠和瘤胃素的联合使用可以改善SARA状态下的瘤胃发酵功能,并使乳酸产生菌减少而乳酸利用菌增加。
  • 饲料营养
    田洋, 杨兰兰, 徐昆龙, 肖蓉, 李栋, 何梦恒, 史崇颖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92-10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4
    本试验旨在探讨加丽素红中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取19周龄的海兰蛋鸡12只,单次灌胃口服加丽素红9.6 mg/kg BW,在72 h内不同时间段分10次采集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清中角黄素的质量浓度,并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如下:加丽素红经口服给药后,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其理论方程为C=0.471(e-0.036-e-0.190),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3.643±0.205) h,消除半衰期t1/2(Ke)=(19.263±1.312) h,达峰时间Tmax=(10.795±1.007) h,达峰浓度Cmax=(0.259±0.048) μg/m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10.607±1.029) μg/(mL·h),总体清除率CLB=(0.905±0.076) L/(kg·h),表观分布容积Vd=(2.515±0.133) L/kg。上述结果表明,角黄素在鸡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表征了加丽素红在鸡体内代谢的变化规律,具有吸收分布较迅速、达峰快、体内分布广泛、消除速度较慢等特点。
  • 猪与禽营养
    何天培,呙于明,周毓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00, 12(01): 38-41.
  • 综述
    刘虎传, 张敏红, 姜海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12): 2090-20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12.008
    益生菌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饲料添加剂,不会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肠球菌作为应用广泛的一类益生菌,进入宿主可产生多种益生功效。本文主要对肠球菌的分类、存活特性、功能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饲料营养
    曾容愚 张莉莉 王恬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4): 278-282.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小麦日粮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 50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雏鸡。5个处理分别为:玉米组(Ⅰ)、小麦组(Ⅱ)、低能小麦组(Ⅲ)、小麦+0.1%复合NSP酶制剂组(Ⅳ)和低能小麦+0.1%复合NSP酶制剂组(Ⅴ)。结果显示:与Ⅱ组和Ⅲ组相比,Ⅳ组和Ⅴ组F/G分别降低8.95%(P<0.05)和9.33%(P<0.05);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血清TG、VLDL(21 d)显著提高(P<0.05);血清T3水平显著增加(P<0.05);Ⅳ组与Ⅱ组相比,21 d和49 d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提高(P<0.05),Ⅴ组与Ⅲ组相比,35 d和49 d血清胰岛素水平也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在小麦日粮中添加NSP酶制剂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
  •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
    荆元强, 宋恩亮, 成海建, 刘晓牧, 赵红波, 刘桂芬, 谭秀文, 杨维仁, 万发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62-10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0
    本试验在满足肉牛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采用棉籽粕替代饲粮中的豆粕,形成不同蛋白质水平和成本的饲粮,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和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同时为降低肉牛育肥成本和提高育肥效果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年龄(平均年龄为28月龄)、体重 相近的健康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40头,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组10头牛。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240 d。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14.8%的饲粮组试验牛的日增重比蛋白质水平为12.8%的饲粮组提高18.57%(P>0.05)。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8%的饲粮相比,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8%的饲粮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肉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肋部脂肪厚、背膘厚(P<0.05或P<0.01),而对肉牛的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高档肉块占活重比例、肉骨比影响不显著(P>0.05)。同等蛋白质水平下,用棉籽粕全部或部分替代豆粕对肉牛日增重及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棉籽粕组饲粮单价、肉牛每千克增重成本都低于豆粕组。由此得出,在肉牛育肥后期可以用棉籽粕替代豆粕,以降低成本。目前我国《肉牛饲养标准》(2004)推荐的肉牛育肥所需的蛋白质水平低于本试验用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的需要。
  • 研究简报
    谢婉莹, 侯新燕, 闫峰宾, 韩瑞丽, 孙桂荣, 康相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7): 1352-1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7.021
    本试验旨在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喙应激条件下雏鸡生长性能、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脾脏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oma/leukemia-2,Bcl-2)和Fas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固始鸡公雏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其中A、B、C组均为断喙组,饮水中分别添加40、60和80 mg/kg的GABA;D组不断喙,不添加GABA;E组断喙,不添加GABA。结果表明:1)断喙应激导致雏鸡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添加GABA可以提高采食量和体重;2)断喙应激引起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升高,第1、5天E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高于D组(P<0.05),添加80 mg/kg GABA显著降低了血清IL-1β含量(P<0.05);与D组相比,断喙后第1、7天E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添加80 mg/kg GABA后显著降低(P<0.05);3)E组第1、3、7天脾脏中促凋亡基因Fas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D组,添加GABA后下降,且随着GABA剂量加大而进一步降低(P<0.05),添加80 mg/kg GABA可轻度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GABA在改善断喙应激雏鸡生长性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同时添加GABA抑制了断喙应激后雏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以及脾脏中促凋亡基因Fas的mRNA表达量的升高,且添加80 mg/kg效果较好。
  • 研究简报
    邹方起,徐美娜,王嘉,薛敏,吴秀峰,郑银桦,王赤龙,吴立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08): 1430-14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08.024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切达奶酪粉(cheddar cheese by-products,CCB)部分替代鱼粉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用切达奶酪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15%、30%和45%的鱼粉蛋白质,同时逐渐降低豆油使用量,配成4个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并分别命名为C0、C15、C30、C45。选用初均重为(5.73±0.00) g的虹鳟幼鱼6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结果表明,C15、C30组虹鳟幼鱼的各项生长指标与对照组(C0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C45组虹鳟幼鱼的日摄食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15、C30组虹鳟幼鱼的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体成分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C45组虹鳟幼鱼的鱼体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30组虹鳟幼鱼的各项血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本试验结果,切达奶酪粉可以在虹鳟幼鱼饲料中替代30%的鱼粉蛋白质(9.6%鱼粉,同时使豆油的添加量由5%降至3%)而不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浆生化指标。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任永军, 雷岷, 邝良德, 李丛艳, 郑洁, 张翠霞, 杨超, 李勤, 张翔宇, 谢晓红, 郭志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 144-1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01.0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对肉兔肠道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35日龄断奶的新西兰肉兔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 4%恩拉霉素的试验饲粮,试验1、2、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200、300和400 mg/kg复合芽孢杆菌制剂的试验饲粮。复合芽孢杆菌组成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二者各占1/2,总活菌数≥1.5×1010 CFU/g。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试验1、2、3组均可降低肠道内容物pH,其中试验3组可显著降低小肠各段内容物pH(P<0.05);试验2、3组显著提高了小肠各段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P<0.05);试验1、2、3组均显著降低了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总好氧菌数量(P<0.05),同时显著增加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总厌氧菌数量(P<0.05);试验2、3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补体3、补体4的含量(P<0.05),试验1、2、3组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饲粮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可以促进肉兔肠道发育,刺激盲肠有益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同时还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本试验条件下,该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在肉兔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00~400 mg/kg。
  • 猪与禽营养
    王斯佳, 蔡辉益, 刘国华, 闫海洁, 廖瑞波, 邓会玲, 汤建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19-10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5
    本试验以低胆碱、低蛋氨酸饲粮为基础饲粮,通过两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需要量进行研究。试验选用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12个组,其中1~8组为试验组,9~12组为中心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分别以胆碱和蛋氨酸为自变量,以反映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为因变量拟合回归方程,估计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的需要量。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胆碱和蛋氨酸水平对21~42日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脂率和肝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胆碱水平在860~1 120 mg/kg时,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蛋氨酸水平增至0.40%后,继续增加对平均日采食量的改善作用不明显;蛋氨酸水平在0.35%~0.42%,胆碱水平在860~1 120 mg/kg时,肉仔鸡的料重比达到最低值;蛋氨酸水平在0.30%~0.47%时,随着胆碱水平的增加肉仔鸡腹脂率呈下降趋势;当蛋氨酸水平在0.30%~0.40%,胆碱水平在1 000~1 400 mg/kg时,肉仔鸡肝脂率随着胆碱水平的增加和蛋氨酸水平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胆碱水平为990~1 030 mg/kg,蛋氨酸水平为0.40%~0.43%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生长性能;当胆碱水平为1 780~1 880 mg/kg,蛋氨酸水平为0.37%~0.38%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屠宰性能。
  • 综述
    赵一广,刁其玉,邓凯东,刘洁,姜成钢,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23(05): 726-7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1.05.004
    反刍动物排放的甲烷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降低甲烷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测定方法、预测模型和营养调控进行综述,为准确估测甲烷的产量和减少甲烷排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