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22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0-04-20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王远孝,王恬*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11-8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Forkhead box O(FoxOs)转录因子在调控机体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种属间高度保守,并受胰岛素信号控制。FoxOs在胰岛素敏感组织如肝脏、胰腺、骨骼肌和胃肠道中表达。在机体能量摄入受限或饥饿状态下,FoxOs位于细胞核内,激活相关基因转录,增加肝脏葡萄糖产生,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采食量,引起骨骼肌降解,为葡萄糖异生提供底物;然而在能量摄入过多或胰岛素抵抗时FoxOs被激活,失去转录调节活性;同时,FoxOs还参与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和细胞存活。本文综述了FoxOs转录因子控制胰岛素敏感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调控机体代谢和组织发育。了解FoxOs转录因子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将为调控激素敏感组织发育和机体能量代谢提供依据。
  • 周筱丹,董晓芳,佟建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17-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维生素E是机体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维持生育和调节免疫系统等诸多生物学功能。多数研究表明维生素E毒性较低,但高剂量的维生素E可引起机体内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同时对免疫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对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吸收代谢特点和安全性评价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在动物上制订维生素E的安全限量提供理论参考。
  • 高玉云,毕英佐*,谢青梅,马静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23-8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类胡萝卜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转运、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母源类胡萝卜素在胚胎发育的作用及类胡萝卜素相关代谢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类胡萝卜素的吸收机理以及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对人类健康、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 贾刚,王康宁*,邓秋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30-839. https://doi.org/1006-267X(2010)04-08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功能性小肽,对胃肠道具有特异性的调节功能,能通过刺激肠细胞的增殖,抑制肠细胞凋亡和水解而增加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及肠道重量等,进而影响肠道正常的结构和功能。GLP-2对肠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涉及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主要有G蛋白偶联的环化一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I-3K/Akt)途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参与的Wingless(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途径、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等信号通路,其中以G蛋白偶联的信号途径为主要途径。这些途径相互协调,共同调控肠上皮细胞的稳态发育和肠道适应。本文将对GLP-2影响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为深入认识GLP-2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 刘俊锋 1,2,胡慧 1,孔祥峰 2,吴琛 1,2,何若钢 1*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40-8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源合成以及传统饲粮供给的精氨酸并不能满足母猪的最佳营养需要,因此需外源添加,其对母猪胎盘、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精氨酸的理化特性、合成与分解代谢以及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等方面阐述精氨酸的营养生理作用,重点阐述精氨酸营养调节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
  • 黄金昌,郭荣富*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45-8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谷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分别是动物机体抗氧化酶系统和抗氧化非酶系统的重要成员,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调节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和肠道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谷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抗氧化机制及抑制细胞凋亡的最新研究近况,就谷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对动物抗氧化应激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岳喜新1,刁其玉1*,邓凯东1,马春晖2,杜红芳3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51-8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代乳粉对羔羊早期断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羔羊早期断奶的意义和代乳粉的饲喂效果以及代乳粉的蛋白质来源与水平,并对羔羊代乳粉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猪与禽营养
  • 蔡传江1,2,王立贤1,赵克斌1*,车向荣2,颜华1,程笃学,乔莉娟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56-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降低日粮赖氨酸净能比(Lys/NE)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40头(30.0±1.6)kg大白猪,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一致原则随机分到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在30~61 kg阶段所有猪饲喂相同日粮,随后的育肥阶段各处理分别饲喂5种处理日粮:对照、低赖氨酸-1、低赖氨酸-2、低蛋白质-1和低蛋白质-2(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20%、15.02%、15.11%、12.73%和10.10%;Lys/NE分别为0.72、0.58、0.46、0.58和0.46 g/MJ)。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1和低赖氨酸-2处理可显著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同时降低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和肌内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间日均采食量、料重比、宰前活重、屠宰率、pH1 h、pH24 h、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2和低蛋白质-2处理显著降低肉色值(P<0.05)。除低蛋白质-2处理的育肥猪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P<0.05),其他各处理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1和低赖氨酸-2处理的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蛋白质-1和低蛋白质-2处理的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育肥猪日粮Lys/NE由0.72 g/MJ降至0.46 g/MJ可显著提高猪肉肌内脂肪含量;育肥猪日粮Lys/NE降至0.46 g/MJ时,若同时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至10.10%,则会降低育肥猪的饲料转化效率。
  • 杜敏清1,吴德1*,方正峰1,林燕1,王燕桃2,杨敏1,李芳溢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63-8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型下,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乳汁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200头体况、分娩时间相近的长白×约克夏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试验组1)、1.0%(试验组2)、1.1%(试验组3)和1.2%(试验组4)的饲粮,并通过添加5种合成氨基酸保证4组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可消化缬氨酸∶可消化苏氨酸∶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色氨酸的值(100∶85∶66∶60∶19)一致。结果表明:试验组2仔猪断奶窝增重分别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4提高了4.48%和4.34%(P<0.01),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4提高了5.46%和4.74%(P<0.01);试验组2背膘厚损失比试验组4多0.57 mm(P<0.05);试验组2血浆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试验组2血浆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瓜氨酸、谷氨酸、甘氨酸(P<0.01)和亮氨酸(P<0.05)浓度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试验组4,除赖氨酸和苏氨酸浓度与试验组1差异显著(P<0.05)外,以上其他氨基酸浓度与试验组1、试验组3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血浆中总氨基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或P<0.01),乳汁中赖氨酸浓度极显著低于试验组4(P<0.01),与试验组1、试验组3差异不显著(P>0.05),且缬氨酸(P<0.05)、异亮氨酸(P<0.05)、亮氨酸(P>0.05)、丙氨酸(P>0.05)、酪氨酸(P>0.05)和谷氨酸(P>0.05)浓度以试验组2最高。由此可知,理想氨基酸模型下,泌乳母猪赖氨酸摄入量为59 g/d(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0%)时,能够获得最高的氨基酸利用率和最好的生产性能。
  • 郭长义1,2,蒋宗勇1*,李职3,林映才1,蒋守群1,马现永,郑春田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70-8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对哺乳仔猪小肠黏膜发育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机理。试验选择长大二元杂交经产母猪36头,随机分为0.82%精氨酸组(n=12)、1.23%精氨酸组(n=12)和1.64%精氨酸组(n=12)3个组,分别饲喂含0.82%、1.23%和1.64%精氨酸的饲粮。试验从产后第4天开始至第22天结束。结果表明:1.64%和1.23%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黏膜绒毛高度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隐窝深度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和1.23%精氨酸组哺乳仔猪空肠黏膜隐窝深度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乳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哺乳仔猪小肠黏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其中在十二指肠中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空肠和回肠中1.64%精氨酸组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哺乳仔猪小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在十二指肠中1.64%和1.23%精氨酸组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在空肠中1.64%精氨酸组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结果提示,提高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能够促进哺乳仔猪小肠黏膜发育,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母猪饲粮中补充精氨酸改善仔猪抗氧化机能有关。
  • 叶帅,瞿明仁,游金明*,王自蕊,黎观红,丁君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79-8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L-精氨酸(L-Arg)对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猪宫内生长受限的缓解作用。试验选取40头预产期相近、2~4胎次的长白×大约克夏妊娠母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处理Ⅰ(正对照)、处理Ⅱ(负对照,注射L-NAME)、处理Ⅲ(L-NAME+1.0% L-Arg)和处理Ⅳ(1.0% L-Arg),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孕85~105 d,处理Ⅱ、Ⅲ母猪连续21 d于颈背部皮下多点注射2.5 mL的L-NAME溶液以诱导宫内生长受限(IUGR),剂量为15.0 mg/kg BW。处理Ⅰ和Ⅳ母猪则以相同方式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妊娠第85天、第105天耳静脉采血,分娩时取胎盘血液以测定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含量。记录窝产仔数、窝活仔数、窝仔重、窝活仔重、仔猪初生重及活仔初生重,计算IUGR发生率。结果表明:1)在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1.0%精氨酸,窝产活仔数由11.20头显著提高到12.60头(P<0.05),窝活仔重由16.21 kg提高至18.26 kg(P<0.05),仔猪IUGR发生率由17.49%降低至6.35%(P<0.05);2)注射L-NAME的母猪窝产活仔数降低了19.64%(P<0.05),窝活仔重降低了27.14%(P<0.01),而仔猪IUGR发生率则显著提高至34.49%(P<0.01)。但在注射L-NAME的同时给母猪补充1.0%精氨酸后,窝产活仔数、窝活仔重达正常水平,仔猪IUGR发生率与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给妊娠母猪注射L-NAME,胎盘血清NO、TNOS合成量显著降低(P<0.01),但饲粮中补充1.0%精氨酸后,胎盘血清NO、TNOS合成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由此可知,给妊娠期母猪饲粮中添加1.0%精氨酸后抵消或逆转了由L-NAME诱导的胎盘血清TNOS、NO合成量降低及胎猪生长受限作用,促进了胎猪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并有效地预防了IUGR的发生。
  • 李勇,蔡辉益*,刘国华,杨志刚,常文环,张姝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86-8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1~21日龄肉仔鸡每日摄入不同水平的能量和蛋白质对其生长性能及体组分的影响,旨在确定日粮能蛋比(代谢能/粗蛋白质)与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质的效率(ep)间的函数关系及日粮能量以蛋白质形式和以脂肪形式沉积的效率。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32只,按性别及日粮不同随机分为2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肉仔鸡每日限量饲喂,饲喂水平分别为正常采食量的95%、80%、65%、50%,每日定量供给肉仔鸡高、中、低3个水平的高蛋白质基础日粮及由饲喂水平决定的定量淀粉,进而使肉仔鸡每日采食能蛋比不同的12种日粮。试验期21 d,试验初和试验末分别进行屠宰试验,以测定肉仔鸡体成分。试验结果显示:1)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肉仔鸡试末体重、体蛋白质重及体脂肪重(P<0.05);高蛋白质摄入水平下,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公、母肉仔鸡试末体重、体蛋白质重及体脂肪重显著增高(P<0.05);中蛋白质摄入水平下,公、母肉仔鸡体脂肪重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显著增高(P<0.05),试末体重及体蛋白质重在50%~80%限饲水平时,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显著增高(P<0.05);低蛋白质摄入水平下,公鸡体脂肪重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显著增高(P<0.05),公、母肉仔鸡试末体重及母鸡体脂肪重在50%~80%限饲水平时,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显著增高(P<0.05),而体蛋白质重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无显著差异(P>0.05);2)日粮能量水平、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肉仔鸡体增重、体蛋白质增重及体脂肪增重(P<0.05),其影响趋势与对肉仔鸡试末体重、体蛋白质重及体脂肪重的影响趋势相似;3)随日粮能蛋比的增加,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质的效率先线性增加,之后保持稳定,日粮能蛋比达到69.28 MJ/kg时,公、母肉仔鸡ep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4、0.63;4)公、母肉仔鸡日粮能量沉积为体蛋白质的效率分别为0.72、0.68,沉积为体脂肪的效率分别为0.59、0.65,公、母肉仔鸡平均沉积每克蛋白质分别需要能量32.88、34.82 kJ,沉积每克脂肪分别需要能量66.43、60.12 kJ。上述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摄入水平影响了肉仔鸡生产性能、体蛋白质及体脂肪沉积,日粮能蛋比影响了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质的效率,同时本试验确定了建立肉仔鸡机制性生长预测模型所需要的相关参数。
  • 徐良梅,陈志辉,李锋,程宝晶,单安山*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894-9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低脂系肉种鸡120羽,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个重复,每个重复1羽,即单笼饲养。在肉种鸡产蛋期产蛋率达到5%进行试验处理,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代谢能量为对照组的80%孵化后的肉仔鸡按照母体不同能量处理各挑选健康仔鸡,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有降低1日龄肉仔鸡体重的趋势,对全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胸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腿肌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pH、红度、黄度、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pH、红度和黄度值有升高趋势,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有降低趋势,胸肌和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显著提高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肌纤维密度(P<0.05),显著降低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P<0.05)。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的胴体品质及肉质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戴求仲1,刘绍伟1,李湘2,张石蕊2,蒋桂韬1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04-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直/支链淀粉比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和后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29日龄黄羽肉鸡320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6羽,分别饲喂直/支链淀粉比为0.11、0.23、0.35、0.47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测定了肉鸡的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后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饲粮直/支链淀粉比显著影响试鸡的腹脂率(P<0.01)和食后0.5 h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P<0.05),但对血液乳酸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饲粮直/支链淀粉比显著增加后肠中肠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P<0.05)。以上提示饲粮直/支链淀粉比的差异会改变肉鸡体内葡萄糖释放速度和氨基酸代谢的关系,进而影响血液生化指标及后肠道微生物菌群,饲粮适宜直/支链淀粉比有利于肉鸡胴体品质改善和维持后肠微生物平衡。
  • 庞建建,宋咏梅,赵桂苹,郑麦青,陈继兰,文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11-9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维生素A(VA)添加水平对肉鸡和蛋鸡的生长性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的雌性蛋鸡和雌性肉鸡各270只,分别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含维生素A 0(对照)、4 000和20 000 IU/kg的日粮,饲养试验时间为84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A为0 IU/kg处理的肉鸡和蛋鸡的采食量显著高于添加维生素A的各处理(P<0.05);日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肉鸡和蛋鸡的免疫器官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的肉鸡和蛋鸡异嗜粒细胞/淋巴细胞(H/L)高于其他处理(P>0.05);肉鸡和蛋鸡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滴度和新城疫(ND)抗体滴度随着日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日粮添加4 000 IU/kg维生素A处理的肉鸡和蛋鸡钥孔戚血蓝蛋白(KLH)抗体滴度、白蛋白浓度和白介素-2(IL-2)的浓度最高。蛋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白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肉鸡(P<0.05);肉鸡和蛋鸡的其他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4 000 IU/kg维生素A能提高肉鸡和蛋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当添加水平达到20 000 IU/kg时,可对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产生不利影响。肉鸡和蛋鸡的主要免疫指标没有显著差异。
  • 陈娴,刘国华*,刘宏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17-9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用强饲-排空法研究肉鸭植物性饲料原料有效磷的可加性。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樱桃谷雄性肉鸭8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鸭。分别强饲70 g玉米、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等比例混合的玉米-豆粕、玉米-豆粕-棉籽粕、玉米-豆粕-棉籽粕-菜籽粕混合饲粮,集粪袋法收集48 h排泄物,测定磷的生物学效价。结果显示,肉鸭对3种组合混合饲粮中,玉米-豆粕-棉籽粕组合的总磷表观利用率、总磷真利用率、表观有效磷和真有效磷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差异显著(P<0.05),玉米-豆粕和玉米-豆粕-棉籽粕-菜籽粕2种混合饲粮实测值与计算值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如下结论:1)饲料原料真有效磷的可加性优于表观有效磷的可加性;2)不同饲料原料可加性优劣因原料组合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 李士平,宋树豪,范成浩,王安*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23-9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温度与饲粮维生素C水平蛋鸭的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周龄金定鸭216只,温度设低温(2±1)℃和适温(18±1)℃ 2个水平;饲粮中的维生素C添加水平分别为0、200和800 mg/kg。试验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验鸭。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果表明:1)低温使血清维生素C浓度显著降低了27.78%(P<0.05),对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白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瘦素(Lep)、皮质醇(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时,血清维生素C、IGF-Ⅰ、Lep水平显著升高(P<0.05),Cort浓度显著降低(P<0.05);3)温度和维生素C的交互作用对Cort的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IGF-Ⅰ、Lep、IgG和IgA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GH、Ins、维生素C、T3、T4及各个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没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低温影响后备蛋鸭血清维生素C的浓度,但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时,可提高在低温条件下的后备蛋鸭血液维生素C的水平、提高血液中Lep和IGF-Ⅰ的浓度、增强机体抗氧化和抗寒冷应激能力。
  • 反刍动物营养
  • 马桢,汪春泉,莫放,都文,张晓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29-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通过测定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组分和日粮常规营养物质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建立根据肉牛日粮CNCPS组分预测主要营养成分消化率的数学模型。本研究以4头15月龄的安格斯×鲁西黄牛杂交一代阉公牛[体重(311±22)kg]作为试验动物,采用3×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配制高(H)、中(M)、低(L)3种不同能量水平但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的日粮。测定3种试验日粮CNCPS组分,并采用全收粪法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含氮化合物组分与肉牛日粮干物质(dry matter,DM;R2=0.95,P<0.01)、有机物(organic matter,OM;R2=0.90,P<0.01)、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R2=0.88,P<0.01)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R2=0.81,P<0.05)的全消化道消化率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多元回归关系,日粮碳水化合物组分与肉牛日粮DM(R2=0.90,P<0.01)和OM(R2=0.82,P<0.01)的全消化道消化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多元回归关系。证明CNCPS组分估算日粮常规营养成分消化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刘小刚,侯先志*,李大彪,考桂兰,王海荣,么宏强,赵媛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34-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营养限制期(第1~60天)和营养补偿期(第61~150天)体重和外周血液中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选用80只体况中等、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G)、限制组Ⅰ(RG Ⅰ)、限制组Ⅱ(RG Ⅱ)和限制组Ⅲ(RG Ⅲ)4个组。营养限制期4组饲粮能氮水平分别为代谢能(ME):10.88、10.88、9.41和8.62 MJ/kg;粗蛋白质(CP):15%、10%、10%和5.7%。营养补偿期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饲粮(ME:9.75 MJ/kg;CP:12%)。在试验期每周称重并在第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和第150天饲喂前从各组羊颈静脉采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羔羊血液中的CD4+和CD8+ 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表明:1)营养限制结束,RG Ⅰ组、RG Ⅱ组和RG Ⅲ组平均体重均显著低于CG组(P<0.05)。补偿期RG 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2)营养限制前期(第1~30天)各组CD4+和CD8+ T淋巴细胞浓度均呈上升趋势。补偿期结束时CD4+ T淋巴细胞浓度RG Ⅰ组最低RG Ⅱ组最高,CD8+ T淋巴浓度RG Ⅱ组最低RG Ⅰ组最高,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乌珠穆沁羔羊受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制后体重和免疫机能有补偿效应,而且低能高氮比高能低氮限饲后得到的补偿效果较好,表明限饲蛋白质比限饲能量对补偿生长的负影响更大。蛋白质和能量同时限饲补偿生长最差。
  • 欧阳靖,雒秋江*,付清茂,朱文渊,潘榕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43-9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喂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对羔羊消化代谢的影响。分别选取16只60~85和120~145日龄的小尾寒羊公羔,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进行2个批次的试验(60~85日龄:试验1;120~145日龄:试验2)。试验1中各组饲粮中赖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6%、1.2%和1.8%,试验2中各组饲粮中赖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2%、0.4%和0.6%,试验期8 d。结果表明:1)试验1中0.6%、1.2%和1.8%组羔羊有机物的消化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55%(P<0.01)、10.36%(P<0.01)和4.21%(P>0.05);氮沉积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2.04%(P>0.05)、35.85%(P<0.05)和20.03%(P<0.05);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08%(P<0.01)、35.88%(P<0.01)和19.98%(P>0.05);2)试验2中0.2%、0.4%和0.6%组羔羊有机物的消化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4%(P>0.05)、16.77%(P<0.01)和6.33%(P>0.05);氮沉积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8.14%(P<0.05)、32.80%(P<0.05)和19.75%(P<0.05);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17%(P<0.01)、32.73%(P<0.01)和19.68%(P<0.01)。综合分析得出,本试验条件下,给150日龄以下羔羊添喂一定水平的赖氨酸,可影响羔羊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提高有机物的消化量,增加氮沉积,提高日增重,60~85和120~145日龄小尾寒羊公羔饲粮赖氨酸的适宜水平分别为2.0%和0.8%。
  • 桑丹1,孙海洲1*,赵存发2,郭俊清3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51-9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保护性亮氨酸,采用大剂量一次性灌注法来测定亮氨酸对绵羊机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试验选取绵羊1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0.5、1.0和1.5 g/d的瘤胃保护性亮氨酸的饲粮。15 d后,在绵羊颈静脉大剂量一次性灌注L-d5苯丙氨酸并且采集血样及皮肤组织样,90 min后屠宰,取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肝脏样品,经前处理后,通过气-质联用仪来测定各组织蛋白质合成率(FSR)及蛋白质合成量。结果表明: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对绵羊骨骼肌FSR的影响显著(P<0.05),对肝脏FSR则影响不显著(P>0.05);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对绵羊骨骼肌及肝脏组织的蛋白质合成量显著增加(P<0.05),以1.0 g/d添加组效果最好。
  • 余群莲1,2,王之盛1,2*,薛白1,2,吴丹1,2,王立志1,2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56-9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添加可溶性淀粉对降解后的白酒糟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并确定影响发酵的最佳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比例。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白酒糟20 d,以降解其木质素含量。在体外发酵各组中添加可溶性淀粉使SC/NSC比分别为1.66、2.06、2.46、2.86、3.26和3.66。每组设5个重复。结果表明,通过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白酒糟中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降低了16.4%(P<0.01),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6.04%(P<0.01)。在体外发酵试验中,随着可溶性淀粉添加量的增加,累计产气量显著增加(P<0.01)。增加可溶性淀粉添加量改变SC/NSC比可显著影响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氨氮(NH3-N)浓度(P<0.01)。通过SC/NSC比(x)与MCP(y)的回归分析(y=-0.826x2+3.947x+1.189)得出,体外发酵最佳SC/NSC比为2.39。添加可溶性淀粉提高了丙酸在TVFA中的比例(P<0.05),而降低了乙酸与丙酸比例(P<0.05)。由结果可知,添加可溶性淀粉可提高降解后白酒糟的消化率,并得出体外发酵最佳SC/NSC比为2.39。
  • 邹彩霞1,杨炳壮1,韦升菊1,李舒露1,李丽莉1,梁贤威,夏中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64-9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得水牛乳能值(E,MJ/kg)与乳蛋白质(P)、乳脂肪(F)、乳中总固形物(TSC)及乳糖(L)含量的回归关系,本文对原有测定乳中热量的方法进行改良,采用经冷冻干燥仪冻干后获得乳粉的方法替代通过烘干获得乳粉的方法,再测定乳中热量,采集泌乳第2周至第11周的原乳样,共采集240份原乳样,资料完整的乳样个数实际为233。测定结果显示,水牛原乳的乳蛋白质、乳脂肪、乳总固形物和乳糖含量及乳能值分别为(4.7±0.2)%、(6.8±0.5)%、(17.0±0.5)%、(5.5±0.2)%和(4.4±0.2) MJ/kg。应用Excel 2003内部函数LINEST求得水牛原乳中乳成分(%)与乳中热量(E,MJ/kg)之间的回归关系如下:E=0.318 1F+0.333 5P+0.085 5L+0.421 6(n=233, R2=0.828 142, P<0.000 1)、E=0.325 7F+0.326 7P+0.870 9(n=233, R2=0.820 045 86, P<0.000 1)、E=0.346 781TSC+0.011 291F-1.446 069(n=233, R2=0.826 169, P<0.000 1)、E=0.352 496TSC-1.488 11(n=233, R2=0.825 623, P<0.000 1)。由此可见,水牛乳能值与水牛乳蛋白质、乳脂肪及乳糖含量呈较强的线性回归关系,可通过水牛乳蛋白质、乳脂肪、乳糖及乳总固形物含量预测水牛乳能值。
  • 水产营养
  • 王朝明1,罗莉1*,张桂众1,尚卫敏1,贾思超1,丛潇飞,颜忠,刘本祥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69-9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6.73±0.21)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脂肪水平为2.04%、4.43%、6.88%、9.02%、11.98%和13.39%的试验饲料,研究脂肪水平对胭脂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饲料脂肪水平对胭脂鱼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当添加量为6.88%时,胭脂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RNA与DNA比值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达到最小值,二元回归分析确定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达到极值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6.62%和7.02%,能蛋比分别为45.77和45.96 kJ/g;2)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胭脂鱼肠道消化酶活性(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增加,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脂肪酶活性先升高后稳定,淀粉酶活性则先降低后稳定,转折点均出现在脂肪水平为6.88%时;3)饲料脂肪水平对脂肪代谢亦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增加,血清总脂、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增加,肝胰脏苹果酸脱氢酶和血清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由此得出,胭脂鱼的适宜脂肪水平为6.62%~7.02%,最佳能蛋比为45.77~45.96 kJ/g;饲料脂肪水平增加,使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受到抑制,血脂水平增加,脂肪合成代谢酶和脂肪分解酶活性降低。
  • 何志交1,2,3,曹俊明1*,陈冰1,蓝汉冰1,黄燕华1,朱选,陈晓瑛,潘庆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77-9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半纯化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维生素B1(thiamin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凡纳滨对虾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以酪蛋白、明胶、鱼粉作为蛋白源,配制维生素B1含量分别为0.83、19.70、37.40、50.80、65.30、94.20、163.00和323.00 mg/kg的8种半纯化日粮,选择初始体重(0.55±0.03)g的凡纳滨对虾虾苗96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连续投喂42 d。结果显示,半纯化日粮中添加维生素B1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P<0.05)。添加维生素B1 19.70~50.80 mg/kg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P<0.05)。添加维生素B1对凡纳滨对虾的体成分和肝胰脏中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维生素B1 50.80 mg/kg日粮组的血清转酮醇酶活性(TKA)最高,显著高于未添加(0.83 mg/kg)组(P<0.05),与其他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和血清TKA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到凡纳滨对虾维生素B1需要量分别为23.90和23.70 mg/kg日粮。
  • 分子营养
  • 潘康成,陈正礼,崔恒敏*,冯兴,盛琴,赵爽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85-9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采用ERIC-PCR和PCR-DGGE方法研究肉鸡喂服枯草芽孢杆菌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选用15羽28日龄肉鸡,按2 mL/kg BW喂服枯草芽孢杆菌悬液(109 CFU/mL),每天2次,连续3 d,34日龄时,利用ERIC-PCR和PCR-DGGE方法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对DGGE条带进行回收、测序。结果表明,肉鸡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后各肠段的条带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种方法检测结果相似,2组之间肠道总菌群相似性为53.2%;电泳指纹图谱和统计条带数量分析,PCR-DGGE明显优于ERIC-PCR;回收条带以乳杆菌属细菌为主。结果提示,34日龄肉鸡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乳杆菌为主要菌群,饲喂芽孢杆菌后能提高肉鸡肠道菌群的丰度和种群密度;PCR-DGGE检测方法明显优于ERIC-PCR。
  • 唐勇,刘旭,周定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992-9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构建黄鳝肠道未剪切cDNA文库,对黄鳝肠道营养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初步分析。以黄鳝全肠为试验材料,采用Invitrogen公司的Gateway技术构建了黄鳝肠道未剪切cDNA文库,并进行规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文库的库容量为1.46×107 CFU,重组率达96.88%,平均插入片段长度2.11 kb。随机挑取1 056个cDNA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共获得906条有效的EST,其中886条的长度大于400 bp,拼接组装得到762个单基因簇(unigene),包括61个重叠群(contig),701个单拷贝EST(singleton);与营养相关的EST共有5类59种,其中: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类25种,碳水化合物代谢类13种,脂类代谢类5种,能量代谢类12种,无机离子代谢类4种。本文成功构建了黄鳝肠道未剪切cDNA文库,并进行了EST序列测定和分析,筛选出营养相关EST,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曹满湖,方热军*,陈娟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00-10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大鼠饲喂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磷吸收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揭示无机磷的吸收机理。试验选用120只体重相近的昆明大白鼠,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大白鼠,分别饲喂含磷(总磷)0.2%、0.4%、0.6%、0.8%的饲粮,试验期14 d,测定血钙血磷、骨钙骨磷及不同肠段Na+/PiⅡb载体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和磷的吸收等指标。结果表明,0.2%低磷组回肠、空肠、十二指肠Na+/PiⅡb载体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分别是0.6%磷水平组的3.10(P<0.01)、3.07(P<0.01)、2.17倍(P<0.05);但肾脏中Na+/PiⅡb mRNA表达量比其他3个磷水平组分别低9.19、12.86、23.15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0.2%低磷组中回肠Na+/PiⅡb 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肠、十二指肠和肾脏的1.34(P>0.05)、3.43(P<0.05)和95.53倍(P<0.01);肾脏中Na+/PiⅡb mRNA的表达量最低,分别比空肠、十二指肠低70.92、27.85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0.2%低磷组磷吸收比0.6%和0.8%磷水平组分别提高了22.11%(P<0.05)和19.35%(P<0.05),同时还提高了血清中维生素D3含量(P<0.05)。研究表明,低磷提高了小肠中Na+/PiⅡb载体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和磷的吸收,且在低磷条件下,大鼠Na+/PiⅡb载体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以回肠最高,肾脏最低。
  • 饲料营养
  • 胡尧,张丽丽,侯永清*,丁斌鹰,朱惠玲,刘玉兰,杨震国,张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07-10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应激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来源一致、平均体重(11.58±0.26) kg的24头健康仔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头仔猪。试验分2个阶段,第1~9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 NAC。试验第10~20天分别将2个组同一重复猪中1头分出单独饲养,于第10天、第13天和第20天,1头仔猪腹膜下注射100 mg/kg LPS,另一头仔猪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NAC可以缓解LPS刺激导致的日增重下降(P<0.05);2)饲粮中长时间添加NAC能极显著提高仔猪血浆谷胱甘肽水平(P<0.01),显著提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血浆表皮生长因子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NAC可缓解LPS应激导致的抑制仔猪生长。
  • 王琤韡,瞿明仁,游金明*,叶帅,王自蕊,黎观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12-10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平均体重为(6.4±0.7)kg的26日龄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分别饲喂含NCG为0、0.04%、0.08%或0.12%的玉米-豆粕型饲粮。结果表明:1)随着NCG添加量的升高,除26~40日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外,其他日龄阶段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改善规律(P<0.05),其中,0.04%和0.08%的NCG对仔猪的促生长效果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0.04%、0.08%和0.12%的NCG,仔猪对饲粮粗蛋白质和磷的消化率呈提高趋势(P>0.05);3)饲粮中补充低剂量(0.04%)的NCG可显著改善仔猪腹泻状况(P<0.05),与其相比,高剂量(0.12%)的NCG导致26~47日龄仔猪腹泻指数的显著升高(P<0.05);4)随着饲粮中NCG添加量的增加,仔猪血清游离精氨酸的含量呈线性升高趋势(P=0.077),其中NCG达0.08%以上时,血清游离精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04%和0.08%的NCG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状况。综合促生长效果和经济成本,断奶仔猪饲粮中NCG的添加量以0.04%最为合适。
  • 陈家祥,张仁义,王全溪,傅智财,郑巧霞,王长康*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19-10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地衣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健康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和2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为28 d,计算肉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并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外周血中抗氧化指标和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虽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丙二醛含量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血清中尿酸、尿素氮含量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50 mg/kg能提高28 d肉鸡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机能,降低血液中尿酸和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
  • 刘红南,李垚*,赵伟,陈鑫,张志宏,王鹏祖,苏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24-10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沙棘叶总黄酮对1~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AA肉鸡,单因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25%、0.050%和0.100%沙棘叶总黄酮的饲粮。饲养试验时间为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025%和0.050%沙棘叶总黄酮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9.43%(P<0.05)和19.29%(P<0.05)。0.025%和0.100%沙棘叶总黄酮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肌率分别显著提高了26.95%和17.42%(P<0.05),腿肌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7.20%和21.28%(P<0.05)。结果提示,沙棘叶总黄酮可以促进1~21日龄AA肉鸡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的沉积。十二指肠组织蛋白检测结果显示,沙棘叶总黄酮可能通过上调核糖体蛋白12(RPS12)、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角蛋白10(CK10)的表达,促进肉鸡幼雏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了1~21日龄肉鸡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由此说明添加沙棘叶总黄酮可以通过上调十二指肠RPS12、I-FABP和CK10的表达提高1~21日龄AA肉鸡生长前期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促进胸肌和腿肌的生长发育。
  • 梁英1,姜宁2,何雯娟3,任成财2,王德利1,郑文凤1,王俊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31-10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芩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200和400 mg/kg黄芩多糖提取物。试验期为49 d。测定各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表明:200 mg/kg添加组可显著提高肉仔鸡49日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P<0.05),对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的影响显著(P<0.05);21日龄时,100 mg/kg添加组对法氏囊指数影响显著(P<0.05),对肉仔鸡全期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芩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提高免疫功能,其中200 mg/kg添加量较好。
  • 尚红梅1,2,呼天明1*,鲁友均3,吴洪新4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37-10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菊苣提取物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肠道菌群、血清胆固醇和卵黄胆固醇的影响。300只尼克红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1.5%的菊苣提取物和1.0%的菊粉,试验进行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水平的菊苣提取物或菊粉对蛋鸡产蛋率、蛋重、采食量、料蛋比、破蛋率、蛋黄重、蛋壳厚度和哈氏单位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浓度(mg/g蛋黄)和含量(mg/蛋黄)(P<0.05),1.5%菊苣提取物添加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降低(P<0.05);日粮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显著降低蛋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和pH(P<0.05),1.5%菊苣提取物添加组和菊粉添加组显著增加盲肠双歧杆菌数量(P<0.05);鸡蛋胆固醇含量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随菊苣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线性降低(r=-0.957和r=-0.977)(P<0.05)。结论:本试验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能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和盲肠有害菌(大肠杆菌)的数量,且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故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可为生产低胆固醇鸡蛋提供一条途径。
  • 孙长春,武书庚,张海军,岳洪源,齐广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46-1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磷脂(SL)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磷脂含量的影响。选用360只22周龄健康产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5种试验饲粮中分别添加0、0.5%、1.0%、2.0%和4.0%的SL。试验期4周。试验结果表明:1)0.5% SL组平均蛋重最大(P>0.05),1.0% SL组平均日采食量最低(P>0.05),1.0%和2.0% SL组的料蛋比较低(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蛋率以0.5%组最高(P>0.05),即饲粮中添加0.5%~2.0%的SL可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2)饲粮添加SL可以降低鸡蛋蛋黄水分含量(约1.7个百分点)(P>0.05)、1.0%、2.0%和4.0% SL组的蛋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2.0%和4.0% SL组全蛋中总磷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和2.0% SL组蛋黄中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蛋黄胆固醇含量略有增加(P>0.05);1.0%、2.0%和4.0% SL组蛋黄和全蛋中磷脂酰胆碱(P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 SL组磷脂酰乙醇胺(PE)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C/PE随饲粮SL添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0.5%、1.0%和2.0% S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 SL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SL可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蛋中总磷脂和PC含量。
  • 王秋菊1,崔一喆2,袁玲1,王晶1,3,徐子涵1,许丽1,2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54-1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对从鸡肠道里分离到的2种抗菌肽进行生物学性质研究。从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2株菌,通过生理生化法和16S rRNA测序分析进行鉴定。采用牛津杯法对抗菌肽的抗菌谱进行研究;通过调节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及初始pH研究培养条件对抗菌肽产量的影响。分离鸡盲肠内容物得到2株菌,鉴定为植物乳酸杆菌CLP29和粪肠球菌CLE34,它们可以产生2个蛋白酶敏感的抗菌肽(植物乳酸菌素CLP29,粪肠球菌素CLE34,3.5 ku)。在MRS(Mann Rogosa Sharpe)培养基中,当初始pH为5.0、6.0和7.0,且培养温度为37 ℃时,2种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均达到最大值,为6 400 AU/mL。碳源和氮源均影响植物乳酸杆菌素CLP29和粪肠球菌素CLE34的产量。可溶性淀粉可以刺激植物乳酸杆菌素CLP29的表达,但是当氮源为柠檬酸铵或蛋白胨加牛肉浸膏时,植物乳酸杆菌素CLP29产量则大大降低。对粪肠球菌素CLE34而言,碳源为半乳糖时,产量可达到最大(6 400 AU/mL),但是当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或蔗糖时,产量则降低50%~70%。综上,本研究从鸡的肠道中成功地分离得到可产生抗菌肽的2株菌,且通过改变培养基组成和条件实现对抗菌肽产量的调节
  • 刘宏,刘国华*,陈娴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63-10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4只,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高非植酸磷(前期4.0 g/kg;后期3.4 g/kg)对照组和6个低非植酸磷(前期2.4 g/kg;后期1.8 g/kg)试验组。试验组饲粮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植酸磷设2.00和3.50 g/kg 2个水平,植酸酶设500、1 000和1 500 U/kg 3个水平。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饲粮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1)、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以及后期料重比(F/G)(P<0.05),其中高植酸磷饲粮显著优于低植酸磷饲粮(P<0.05)。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对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呈现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低植酸磷饲粮中肉鸭ADG和ADFI随着植酸酶添加量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高植酸磷饲粮中1 000 U/kg组显著高于500 U/kg组(P<0.05),与1 500 U/kg组无显著差异(P>0.05)。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21和40日龄血清磷水平以及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对21和40日龄血清钙水平和4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低非植酸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其中在高植酸磷饲粮中的效果优于低植酸磷饲粮;随着植酸酶水平的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 闫伟1,施寿荣2,杨海明1,邹剑敏2,王志跃1*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71-10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激对仔鹅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L-精氨酸对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选取128只14日龄健康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A、B、C、D 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A组饲喂基础饲粮,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组饲喂基础饲粮,并注射细菌LPS;C组饲喂添加0.5%L-精氨酸的基础饲粮,并注射LPS;D组饲喂添加1.0%L-精氨酸的基础饲粮,并注射LPS。14日龄逐一称重,并分别于15、17、19日龄进行注射,21日龄时屠宰采样,称量试验鹅活重以及心脏、肝脏、肌胃、脾脏、胸腺、腔上囊的重量。结果表明:1)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体增重显著下降(P<0.05),而0.5%精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3周龄仔鹅体增重的下降(P>0.05);2)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腔上囊重量显著降低(P<0.05),而0.5%精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腔上囊重量的降低(P>0.05);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腔上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0.5%或1.0%精氨酸使LPS刺激3周龄仔鹅的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肠道长度显著减小(P<0.05),而0.5%精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肠道长度的减小(P>0.05)。本试验以仔鹅生长发育为衡量指标,表明适当的精氨酸添加量可以缓解鹅由LPS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激。
  • 刘汉中1,麻名文2,李鑫2,辛磊磊2,李福昌2*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76-10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碘添加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80只平均体重为(780±50)g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肉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0.1、0.5和2.5 mg/kg碘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日粮碘添加水平对平均日增重(ADG)有显著影响(P<0.05),0.1和0.5 mg/kg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0.5 mg/kg组的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1 mg/kg组(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常规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5 mg/kg组的Ig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碘添加水平的增加,T3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当碘添加量为0.5 mg/kg时T3含量达到最大值。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日粮中碘适宜添加量为0.5 mg/kg(基础日粮碘含量为0.22 mg/kg)。
  • 任欢欢,郝澍,车超平,张凡庆,段云兵,张源淑*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81-10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主要的乳源活性肽β-酪啡肽(β-casomorphins, β-CMs)对大鼠小肠葡萄糖吸收及血糖浓度的影响,本试验从体外和体内2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体外试验利用翻转的离体小肠囊研究了浓度为0(对照组)、7.5×10-5(高剂量组)、7.5×10-6(中剂量组)、7.5×10-7 mol/L(低剂量组)的β-CM7和β-CM5对离体小肠囊葡萄糖吸收的影响,同时选用阿片特异性阻断剂纳洛酮与β-CM7按物质的量比2∶1混合,探讨影响葡萄糖吸收的阿片机制。体内试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β-CM7组(灌胃7.5×10-6 mol/L β-CM7)和β-CM5组(灌胃7.5×10-6 mol/L β-CM5)。连续灌胃30 d后,断颈处死,取血液、肝脏及肌肉,检测血清中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以及体内肝糖原、肌糖原含量。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β-CM7和β-CM5(7.5×10-7~7.5×10-5)均能抑制离体小肠囊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作用的大小与浓度有关;加入纳洛酮阻断剂后没有逆转β-CM7对小肠囊葡萄糖吸收的抑制效用。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后期β-CM7组和β-CM5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和肌糖原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β-CM5组的肝糖原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提示,β-CM7和β-CM5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其降糖机制可能与肌糖原的消耗和非阿片途径抑制小肠葡萄糖的吸收有关。
  • 研究简报
  • 王晋晋,王金荣*,付佐龙,娄鹏,任皓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88-10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不同钙、磷水平对1~3周龄肉鸡骨骼生长的影响。采用5×4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800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成20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饲养10只鸡。日粮设5个钙水平(0.6%、0.8%、1.0%、1.2%和1.5%),4个非植酸磷水平(0.35%、0.45%、0.55%和0.65%),共构成20个处理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日粮钙、磷水平对肉鸡的胫骨灰分以及胫骨中钙、磷的沉积有显著影响(P<0.05),提高日粮钙、磷水平可增加胫骨灰分含量。日粮钙、磷水平显著影响了肉鸡的胫骨强度(P<0.05),随日粮钙水平的增加,胫骨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增加日粮非植酸磷水平可显著增加胫骨强度(P<0.05),但高钙(1.5%)、低钙(0.6%)和低磷(0.35%非植酸磷)都显著降低胫骨强度(P<0.05)。本试验中,1~3周龄肉鸡达到最大胫骨强度的钙、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1.0%和0.65%。1~3周龄肉鸡胫骨灰分、胫骨强度与日粮钙、磷水平关系模型为:Y1=13.384+22.873X1+53.237X2-7.747X12-14.505X1X2-37.070X22,Y2=-109.462+221.270X1+349.690X2-106.061X12+5.208X1X2-322.143X22,其中Y1为胫骨灰分,Y2为胫骨强度,X1为日粮钙水平,X2为日粮非植酸磷水平。综合本试验结果,采用岭迹分析表明,以胫骨灰分和胫骨强度为评价指标,1~3周龄肉鸡钙和非植酸磷适宜需要量分别为0.98%、0.53%和1.06%、0.55%。
  • 尹召华1,2,曹维维1,王洪荣1*,王恒1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096-1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DCAB)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液生理指标和泌乳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2头体况相近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DCAB日粮,A组(对照组)DCAB为200 mEq/kg DM,B组DCAB为250 mEq/kg DM,C组DCAB为300 mEq/kg DM,D组DCAB为400 mEq/kg DM,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增加DCAB可显著增强奶牛血液的缓冲能力和运氧能力,且奶牛血液pH和实际碳酸氢盐含量随DCAB的升高而增加(P<0.05)。B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A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C、D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组的血液二氧化碳总量和碱贮含量较A组增加,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试验也表明高DCAB水平的日粮能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奶牛血液生理指标和泌乳性能,在奶牛泌乳中期DCAB为300 mEq/kg DM时效果为佳。
  • 张铁涛1,3,张志强1,任二军4,高秀华1*,杨福合2,邢秀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101-1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4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Ⅴ组)、38%(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Ⅳ组的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Ⅴ组(P<0.05或P<0.01),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磷消化率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食入氮和尿氮随之提高(P<0.05或P<0.01),但对粪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Ⅳ、Ⅴ和Ⅵ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极显著优于Ⅰ组(P<0.01)。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达到34%时,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较为理想。
  • 蒋慧1,2,方雷1,2,张玲1,2,晋玉霞3,马春晖1,2*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107-1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枯黄期骆驼刺与棉籽壳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7个处理(处理Ⅰ~Ⅶ)分别采用枯黄期骆驼刺、棉籽壳及其二者不同比例(3∶7、4∶6、5∶5、6∶4和7∶3)混合料为青贮原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评价感官指标,并分析青贮料的pH、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及总酸的变化。结果表明:骆驼刺虽然是豆科牧草,却容易青贮成功,青贮发酵以单乳酸发酵为主。处理Ⅴ、Ⅵ和Ⅶ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处理Ⅳ、Ⅴ、Ⅵ和Ⅶ的pH和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比显著和极显著低于处理Ⅱ(P<0.05,P<0.01),处理Ⅳ、Ⅴ、Ⅵ和Ⅶ的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处理Ⅱ(P<0.01)。混合青贮饲料中乳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处理Ⅱ(P<0.01)。由此得出,骆驼刺与棉籽壳混贮能改善棉籽壳青贮料的品质。
  • 胡亮1,王兰梅1,2,薛敏1*,吴秀峰1,郑银桦1,葛红云,吴江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113-1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研究混合动物蛋白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替代饲料中低温干燥鱼粉后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混合动物蛋白由鸡肉粉、牛肉骨粉、喷雾血球干燥粉、水解羽毛粉以40∶35∶20∶5的比例组成,分别在高蛋白质水平和低蛋白质水平下替代0、50%、75%和100%的低温蒸汽干燥鱼粉。选取初始均重为(13.3±0.1)g的花鲈72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花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及能量沉积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蛋白质水平下,用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可显著降低花鲈的末均重、成活率、增重率、摄食率、蛋白质沉积率、能量沉积率、脏体比及全鱼粗蛋白质、总能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升高花鲈的饲料系数和全鱼水分、灰分含量(P<0.05)。蛋白质水平和替代水平对花鲈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各指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此得出,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但对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影响。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水平显著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指标,混合动物蛋白对鱼粉的替代水平应低于50%。
  • 肖伟伟1,冯琳1,2,刘扬1,2,姜俊1,2,姜维丹1,2,胡凯,李树红,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04): 1122-1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0.0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研究日粮中等硫添加DL-蛋氨酸(DL-Met)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游离酸(MHA-FA)对幼建鲤生长性能、消化吸收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8.24±0.03)g的健康幼建鲤3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等硫的DL-Met和MHA-FA的实用日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MHA-FA组的增重、饲料转化率以及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沉积率与DL-Met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摄食量显著低于DL-Met组(P<0.05)。MHA-FA组的肌肉和肝胰脏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以及血浆氨含量与DL-Met组差异不显著(P>0.05)。MHA-FA组的肝胰脏和肠道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以及肠道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与DL-Met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肝胰脏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DL-Met组(P<0.05)。MHA-FA组的前肠和中肠碱性磷酸酶(AKP)、各肠段Na+,K+-ATP酶、中肠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以及全肠肌酸激酶(CK)活力与DL-Met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后肠AKP、前肠和后肠γ-GT活力显著低于DL-Met组(P<0.05)。与DL-Met组相比,MHA-FA组的血清、肠道和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胱甘肽(GSH)、血清和肠道过氧化氢酶(CAT)、肠道和肝胰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幼建鲤基础日粮中等硫添加MHA-FA基本可以达到与DL-Met相同的饲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