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05-15
  

  • 全选
    |
    专论
  • 陈代文, 郑萍, 余冰, 石常友, 毛湘冰, 黄志清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791-7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营养对生物性状的表达、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有着明显的影响。营养的全部内涵包括营养素、营养源、营养水平和营养组合。营养及营养源的重要性有待深入认识。本文以猪为例,在讨论营养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本研究室在营养源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推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 综述
  • 杨春蕾, 孙中远, 王佳堃, 刘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796-8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乙酸菌是一类形态、营养和生理特征极其多样化的厌氧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终端电子受体的氢依赖性乙酸生成过程与甲烷生成过程相比,热力学上处于劣势。产乙酸菌的代谢多样性使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肠道内。白蚁、鸵鸟和袋鼠等物种胃肠道内的产乙酸菌利用氢生成的乙酸可以满足动物自身7%~33%的能量需要。瘤胃内也有产乙酸菌定植,是否可以通过强化瘤胃内产乙酸菌的代谢途径,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就瘤胃中产乙酸菌的菌群结构、产乙酸菌与产甲烷菌的竞争关系、产乙酸菌的利用战略进行了探讨。
  • 猪与禽营养
  • 王斯佳, 蔡辉益, 刘国华, 闫海洁, 廖瑞波, 邓会玲, 汤建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04-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低胆碱、低蛋氨酸饲粮为基础饲粮,通过两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旨在研究1~21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的最佳需要量。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12个组,其中1~8组为试验组,9~12组为中心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分别以胆碱和蛋氨酸为自变量,以反映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为因变量拟合回归方程,估计1~21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需要量。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一定水平的胆碱和蛋氨酸可显著改善1~21日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腹脂率。从响应面图可以看出,当蛋氨酸水平为0.50%~0.70%时,随着胆碱水平的降低,肉仔鸡平均日增重逐渐降低;当蛋氨酸水平为0.42%~0.50%,胆碱水平为1 300~1 738 mg/kg时,肉仔鸡的料重比达到最低;蛋氨酸水平为0.50%~0.70%时,屠宰率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而下降,蛋氨酸为0.36%~0.50%时,随着胆碱水平的升高,屠宰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胆碱水平的升高,腹脂率逐渐降低,当胆碱水平为1 300~1 920 mg/kg时,腹脂率随蛋氨酸水平的降低而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胆碱水平为1 434~1 631 mg/kg,蛋氨酸水平为0.47%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生长性能;当胆碱水平为1 984 mg/kg,蛋氨酸水平为0.49%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屠宰性能。
  • 苏莉娜, 王安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15-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健康1日龄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Ⅴ组)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20、40、60、80 mg/kg锌(ZnSO4·7H2O)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Ⅲ、Ⅳ组蛋雏鸭的料重比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雏鸭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随饲粮锌水平的增加呈明显的二次曲线变化,以此为指标估测的锌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50.4和54.7 mg/kg;2)Ⅲ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估测的锌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44.6、47.8、55.7、43.4、54.2 mg/kg,而血清MDA含量、血清GSH-Px活性和肝脏CuZn-SOD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蛋雏鸭采食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锌33.3 mg/kg)时,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5.7 mg/kg。
  • 反刍动物营养
  • 张瑞阳, 王东升, 朱伟云, 毛胜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22-8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调查我国当前主流饲喂方式下奶牛静脉血内毒素浓度的范围及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的相关性,本试验首先验证了应用鲎试剂法定量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检测了安徽牧场1(60头,饲粮精粗比45∶ 55)、江苏牧场(15头,按产奶量高低精粗比分别为20∶ 80、45∶ 55、50∶ 50)和安徽牧场2(14头,饲粮精粗比70∶ 30)共89头奶牛的尾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并进行了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鲎试剂法可有效检测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3个牧场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高低不等,在0~1.50 EU/mL范围内。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皆不显著(P>0.05),但安徽牧场2的相关系数(0.195 2)大于安徽牧场1(0.020 5)和江苏牧场(0.037 6)。结果提示,鲎试剂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奶牛血中内毒素浓度,在我国当前的饲喂方式下,奶牛血液中普遍含有内毒素,静脉血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无显著相关性。
  • 李金霞, 孙海洲, 赵存发, 桑丹, 张春华, 凌树礼, 珊丹, 任晓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28-8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rumen-protected arginine,RP-Arg)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5只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d RP-Arg、2.0 g/d RP-Arg、1.5 g/d RP-Arg+3%大豆油和2.0 g/d RP-Arg+3%大豆油的饲粮。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45 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2只羊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样用于测定肉质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pH、系水率和熟肉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添加RP-Arg和大豆油有提高肌肉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蛋白脂酶(LPL)mRNA表达量,降低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表达量的趋势。综合指标,以1.5 g/d RP-Arg组与1.5 g/d RP-Arg+3%大豆油组添加效果较好。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 张铁涛, 崔虎, 杨颖, 吴学壮, 高秀华, 杨福合, 邢秀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35-8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中与氮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50±3)日龄断奶的雌性水貂60只,平均体重为(0.577±0.073) k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单笼饲养。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8%、30%、32%、34%、36%、38%的试验饲粮。在水貂65、80、95、110日龄时各进行1次消化代谢试验,分析各日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氮沉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饲料转化率及体增重等指标。结果表明:50~65日龄,38%蛋白质组体增重极显著高于28%和32%蛋白质组(P<0.01),38%蛋白质组饲料转化率极显著优于28%和32%蛋白质组(P<0.01);50~110日龄,32%和34%蛋白质组体增重显著高于28%蛋白质组(P<0.05)。95日龄时,32%、34%和38%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28%和30%蛋白质组(P<0.01)。110日龄时,34%蛋白质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110日龄时,38%蛋白质组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4%和36%蛋白质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28%蛋白质组(P<0.05)。综合试验中的测定指标,建议50~65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6%~38%;66~80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4%~36%;81~110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34%。
  • 分子营养
  • 刘庆华, 杨建平, 刘延贺, 朱宽佑, 李梦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45-8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铁过量或缺乏对新生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量的影响。挑选新出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5头,随机分为3组,即缺铁组、正常组和铁过量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3和7日龄时,缺铁组分别注射1 mL生理盐水,正常组分别注射1 mL右旋糖酐铁(含铁150 mg),铁过量组分别注射3 mL右旋糖酐铁(含铁450 mg)。7日龄时,将所有仔猪全部处死,采集血清,并分离肝脏和脾脏,以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机体铁含量和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肝脏、脾脏和血清中铁的含量均随着注射铁量的增加而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正常组相比,铁过量组血清中血红蛋白、球蛋白、总蛋白、丙二醛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缺铁组血清中血红蛋白、球蛋白、总蛋白、丙二醛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铁过量组仔猪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缺铁组则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得出,铁过量或缺乏均会影响新生仔猪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铁过量可提高新生仔猪机体铁含量和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铁缺乏则会降低新生仔猪机体铁含量和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
  • 徐柏林, 王梦芝, 张兴夫, 哈斯, 王春艳, 敖长金, 王洪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52-8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精氨酸(Arg)对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及κ-酪蛋白(CSN3)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无Arg的培养基(0.00 mg/L)为对照(0组),试验培养基分别添加69.50(0.25组)、139.00(0.50组)、278.00(1.00组)、556.00(2.00组)、1 112.00(4.00组)和2 224.00 mg/L(8.00组)的精氨酸。结果表明:Arg能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24 h时,0.25~4.00组与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8.00组与0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8和72 h时,各试验组与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Arg能促进CSN3基因的表达,各试验组与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当Arg浓度为556.00 mg/L时,CSN3基因表达量最高。结果提示,Arg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CSN3基因表达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Arg浓度为69.50~1 112.00 mg/L时促细胞增殖效果较佳,在Arg浓度为556.00 mg/L时促CSN3基因表达作用最强。
  • 王明, 孙志刚, 刘文奇, 杨柳, 方洛云, 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59-8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脾脏与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 与淋巴细胞于37 ℃、5% CO2下分别共育4、24和48 h,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干扰素γ、白介素2和白介素4的浓度,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脾脏和肠系淋巴结的淋巴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β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0.25和1.00 μg/mL的大豆异黄酮与脾脏淋巴细胞共育一定时间后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和白介素2的浓度(P<0.05或P<0.01),48 h后,5.00和25.00 μg/mL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γ和白介素2分泌(P<0.05)。2)1.00和5.00 μg/mL大豆异黄酮与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共育一定时间后干扰素γ和白介素2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0.25 μg/mL大豆异黄酮趋于增加二者浓度,但差异不显著(P<0.05);48 h后,25.00 μg/mL大豆异黄酮抑制了干扰素γ(P<0.05)和白介素2(P<0.05)的分泌。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脾脏淋巴细胞白介素4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而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白介素4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4)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4,但趋于降低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4。5)大豆异黄酮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奶牛脾脏和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雌激素受体β mRNA的表达量(P<0.05或P<0.01),且二者间存在正比的剂量关系。总之,大豆异黄酮能够促进奶牛脾脏和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和白介素2,提高干扰素γ/白介素4,促进雌激素受体β mRNA表达,降低白介素4浓度;低剂量(0.25~5.00 μg/mL)的大豆异黄酮能够获得较好免疫促进效果,而高剂量(25.00~100.00 μg/mL)更能促进雌激素受体β mRNA表达。
  • 实验方法
  • 赵峰, 李辉,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70-8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饲料样品的粉碎粒度、未水解残渣的清洗次数和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仿生消化法中玉米、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为确立基于仿生消化系统(SDS-1)测定饲料酶水解物能值的操作规程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设11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其中处理1~3、4~7、8~11分别考察饲料样品的粉碎粒度、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玉米和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及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粉碎粒度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都有显著性影响(P<0.05)。当玉米的粉碎粒度从40目减少到100目时,其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依次增加,而且变化幅度较大的粒度范围出现在40~60目。而大豆粕的粉碎粒度从40目减少到100目时,尽管60目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最高,但与其他2个粉碎粒度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相差在0.70%以内。2)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逐步趋于稳定。在清洗6次后,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的变异已趋于SDS-1的测定误差的允许范围之内。3)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也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在4个存放时间的处理水平内,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酶水解物能值的变化都在0.94%和0.37 MJ/kg以内,处于SDS-1测定误差的允许范围内。综合上述结果,SDS-1测定饲料酶水解物能值时,样品的粉碎粒度应为60目、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为6次。透析袋前处理后4 ℃下存放90 d内均可用于对玉米、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测定。
  • 饲料营养
  • 谭莉, 袁栋, 张云兵, 占秀安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77-8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排泄物氨逸失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将840只1日龄岭南黄肉用公鸡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维吉尼亚霉素和洛克沙胂,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丁酸梭菌组,CBG)、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组,BLG)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组,BSG)。试验期为50 d,分1~21日龄和22~50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显著提高1~21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却有增加料重比的趋势(P>0.05);试验组肉鸡1~50日龄和22~50日龄的各生长性能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试验组中以CBG效果最优。2)试验组盲肠大肠菌群数、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pH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丁酸梭菌制剂能显著提高21日龄和50日龄时的乳酸杆菌数(P<0.05);盲肠内容物和粪便中pH均以CBG最低。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尿酸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血清尿素氮含量不同程度地降低;盲肠和粪便中尿酸含量也不同程度地降低,而粪便尿素氮含量不同程度地升高;50日龄时BLG和BSG粪便中氨态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CBG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肉鸡12、19和26日龄排泄物氨逸失差异不显著(P>0.05),33、40和47日龄以BSG排泄物氨逸失最高,CBG较对照组有降低排泄物氨逸失的趋势(P>0.05)。结果提示,芽孢杆菌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影响体内氮代谢,并降低盲肠与粪便pH,在本试验条件下以丁酸梭菌制剂效果最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泄物氨的逸失。
  • 朱宇旌, 吴芸彤, 季文彦, 邵彩梅, 张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86-8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下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包被酸化剂(CA)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消化道内环境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8日龄科宝500肉仔鸡960只,采用2×4交互设计,通过空气喷洒有害气体吸附剂改善鸡舍环境空气质量,将喷粉的鸡舍规定为良好环境,未喷粉的规定为较差环境,每个环境设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0.10%富马酸组、0.03%CA组和0.05%CA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肉仔鸡分别饲养在2个不同环境的鸡舍内,试验期25 d。结果表明:1)不同环境下,与对照组、0.10%富马酸组相比,0.03%CA组极显著增加了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P<0.01),显著提高了盲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0.05%CA组盲肠双歧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各组胃肠道pH差异不显著(P>0.05)。2)良好环境下,0.03%CA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0.05%CA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0.10%富马酸组和0.03%CA组(P<0.05)。3)较差环境下,0.03%CA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05%CA组空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对于平均日采食量、盲肠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CA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极显著 (P<0.01);对于盲肠乳酸杆菌和空肠乳酸杆菌数量,CA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CA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肉仔鸡生长;在良好环境下,CA的作用效果更好。
  • 李小娟, 王志跃, 杨海明, 王信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897-9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对仔鹅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60只3周龄扬州鹅(母),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玉米DDGS占饲粮的比例分别为10%、20%、30%。在试验期每周末称量禁食12 h后的仔鹅体重,以重复为单位记录周采食量,在仔鹅10周龄末屠宰采样,分离胸肌和腿肌,测定仔鹅肉品质。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4~10周龄)。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玉米DDGS对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5周龄时,试验Ⅰ组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8、9周龄时,试验Ⅱ组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整个试验期间各组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胸肌的pH、肉色、剪切力、失水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脂质过氧化水平测试期第1天,试验Ⅰ和Ⅱ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5天,3个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整个测试期的每天测试结果看,各组间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均有随着玉米DDGS添加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在仔鹅的饲粮中添加至30%的玉米DDGS对仔鹅的生长和常规的肉品质指标无不利影响,但会提高仔鹅肌肉的脂质氧化水平,容易引起酸败。
  • 饲料安全
  • 雷元培, 马秋刚, 谢实勇, 赵丽红, 范彧, 李笑樱, 王梁, 谯仕彦, 云鹏,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05-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原料及全价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以了解北京地区饲料中ZEN的污染情况。试验抽样采集北京市昌平区、大兴区、延庆区、平谷区、顺义区5个区县15个猪场131份饲料样 进行ZE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豆粕、麸皮、DDGS和全价饲料中ZEN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54.45%、100.00%、100.00%和58.88%,超标率分别为0.00%、0.00%、0.00%、41.18%和0.00%,平均含量分别为109.08、9.19、14.92、882.68和58.88 μg/kg。结果提示,不同饲料原料中ZEN含量存在差 异,DDGS中ZEN平均含量超标,猪全价饲料及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中ZEN平均含量均未超标。
  • 研究简报
  • 张爱忠, 姜宁, 张婷, 宋金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11-9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家蝇幼虫制品对黄羽肉仔鸡营养物质可利用率、肠道菌群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的黄羽肉仔鸡252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6组饲喂分别用0.2%、0.5%的家蝇幼虫肽,0.2%、0.5%的家蝇幼虫酶解物,0.2%、0.5%的脱脂家蝇幼虫粉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鱼粉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1)添加家蝇幼虫肽有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和能量的可利用率的趋势(P>0.05),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0.5%的家蝇幼虫肽可显著提高粗脂肪、钙、磷和粗灰分的可利用率(P<0.05)。2)添加家蝇幼虫肽可显著提高试验第2周和第4周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3)添加家蝇幼虫肽可显著降低试验第2周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和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且以0.5%的家蝇幼虫肽组效果最优。在饲粮中添加不同家蝇幼虫制品均能显著降低黄羽肉仔鸡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由此得出,家蝇幼虫肽具有改善黄羽肉仔鸡肠道菌群、提高营养物质可利用率的作用,且以0.5%的添加量效果较好。
  • 孙镇平, 于瑞奎, 林琳, 李佳, 刘洪红, 王忠敏, 张东永, 秦玉玲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18-9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在饲粮中分别添加3个不同剂量的玉米源异麦芽寡糖菌质粉(IBS),旨在研究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内源性激素分泌的影响。选择1日龄黄羽肉鸡27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成5组。对照1组饲喂基础饲粮,对照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27 g/kg市售食品级低聚异麦芽寡糖粉,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12、24 g/kg IBS。结果表明:1)与对照1组相比,试验1、2、3组死亡率分别降低33.30%、49.95%、49.95%;1~52日龄,试验1、2、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8.80%(P<0.01)、11.02%(P<0.01)、7.80%(P<0.01);试验1、2、3组料重比分别降低8.73%(P<0.05)、9.09%(P<0.01)、6.91%(P<0.05);试验2组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提高8.68%(P<0.05);试验3组血清中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24.75%(P<0.05);在血清胰岛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1 h,试验1组提高40.31%(P<0.05),采食后2 h,试验2组提高40.09%(P<0.05);在血清生长激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1 h,试验3组提高35.18%(P<0.05),采食后2 h,试验2、3组分别提高48.26%(P<0.05)、42.72%(P<0.05);试验2、3组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23.65%(P<0.05)、26.29%(P<0.05)。2)与对照2组相比,试验2、3组死亡率均降低24.97%;1~52日龄,试验1、2、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57%(P<0.05)、8.75%(P<0.01)、5.59%(P<0.05);在血清胰岛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2 h,试验2组提高44.55%(P<0.05);在血清生长激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2 h,试验2、3组分别提高50.24%(P<0.05)、44.63%(P<0.05);试验3组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总体平均值提高23.80%(P<0.05)。结果提示,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IBS,对其生长性能、激素分泌有促进作用,且在本试验的3个剂量中,以添加12 g/kg IBS综合效果最佳。
  • 刘雪兰, 石天虹, 井庆川, 阎佩佩, 魏祥法, 刘瑞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26-9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的影响及机理,试验选用40周龄健康、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海兰白蛋鸡48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组分别添加0.5%、1.0%和2.0%的CLA,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8周。试验结束时,每组选6只采血并屠宰,测定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皮质醇、雌二醇(E2)、钙离子、磷离子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肝脏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Ⅰ)活性。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蛋鸡生产性能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2)各试验组蛋壳强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蛋壳厚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3)2.0%CLA组蛋鸡血清T3、T4、皮质醇和E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0.5%和1.0%CLA组(P<0.05);各试验组蛋鸡血清钙、磷离子浓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0.5%和1.0%CLA组蛋鸡血清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1.0%和2.0%CLA组蛋鸡肝脏CPT-Ⅰ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1.0%的CLA能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ALP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E2的分泌,显著提高蛋壳强度,且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 郭小权, 黄克和, 曹华斌, 胡国良, 李浩棠, 张彩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33-9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钙饲粮对青年蛋鸡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35日龄100羽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含钙1.00%)和高钙组(含钙3.78%),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每天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在饲喂高钙饲粮第0、8、16、24和32天时,分别测定2组鸡的血清中NO浓度和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1)高钙饲粮能引起青年蛋鸡长期腹泻,在饲喂高钙饲粮的第8天就发生高血钙症。2)与对照组相比,高钙组在饲喂高钙饲粮第8天和第16天血清NO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第24天和第32天显著升高(P<0.05);第8天和第24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第16天显著升高(P<0.05),第32天显著降低(P<0.05);第8、16、24天血清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第32天显著升高(P<0.05);第24天和第32天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升高趋势(P>0.05)。结果提示,饲喂高钙饲粮可导致青年蛋鸡发生长期腹泻,引起高血钙症,导致其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使自由基的产生远远超出清除能力。
  • 陈辉, 王翠菊, 吴鹏威, 邸科前, 鲍惠玲, 黄仁录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39-9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建立胰脂肪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纳米氧化铈对蛋鸡胰脂肪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26周龄健康商品蛋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以玉米-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Ⅰ组)、30(Ⅱ组)、60(Ⅲ组)和90 mg/kg(Ⅳ组)的纳米氧化铈,试验期7周。结果表明:1)本试验建立的胰脂肪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高等特点,可用于检测胰脂肪酶mRNA表达水平;2)Ⅲ组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或P<0.01),胰脂肪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60 mg/kg纳米氧化铈可显著提高蛋鸡胰脂肪酶活性,上调胰脂肪酶mRNA表达水平。
  • 邹彩霞, 韦升菊, 梁贤威, 覃广胜, 杨炳壮, 杨承剑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46-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水牛产奶量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16头体况良好、上期泌乳量相近、产犊胎次2~3胎、健康的泌乳前期水牛,随机分为4组,进行动物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将4组泌乳水牛随机分配到4个梯度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即16.0%、15.2%、14.4%、13.6% 4个组,每组4头,进行4期饲养试验,每期21 d,共84 d。按照4×4拉丁方设计给各期各组泌乳水牛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每期试验预试期7 d。在第2期和第4期饲养试验的最后4 d开展2期氮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总采食氮、可消化氮、乳氮/进食氮以及氮表观消化率在部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氮、粪氮、尿氮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水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乳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验期间进食氮水平(g/d)为横坐标(x),标准乳产量(kg/d)为纵坐标(y),获得进食氮水平与标准乳产量的二次曲线关系,即y=-0.001 6x2+0.955 6x-129.91。由此可见,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根据进食氮水平与标准乳产量的二次曲线关系可得,当进食氮水平为298.625 g/d时,得到水牛标准乳产量最大值为12.773 kg/d。
  • 许贵善, 刁其玉, 纪守坤, 邓凯东, 姜成钢, 屠焰, 刘洁, 赵一广, 马涛, 楼灿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53-9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 kg杜寒杂交公羔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21只平均体重为(19.14±2.37) kg公羔随机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3个水平饲喂,每组7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当AL组的试验羊体重达到35 kg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重要内脏器官的重量和发育情况。试验期66 d。结果表明:不同的饲喂水平对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生长性能和部分屠宰指标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AL组>IR70组>IR40组,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净肉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L组瘤胃重占复胃总重比例最高,为67.08%,与IR7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重占宰前活重比例以AL组最高,显著高于IR70和IR40组(P<0.05)。结果提示,饲喂水平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复胃的重量与发育、主要生理器官的发育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试验结果与NRC(2007)肉羊的饲养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 汪水平, 杨志鹏, 吴洪杰, 张丽娜, 陈艳青, 田兴舟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61-9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尿素对肉兔消化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90只5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1.11%的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以糊化淀粉缓释尿素的方式添加1%、2%和3%尿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30 d。正试期的第13~18天收集试验兔排出的全部粪便和尿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尿素组试验兔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总能表观消化率及利用率、沉积氮、氮利用率和消化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2%尿素组试验兔的消化能、代谢能、沉积氮、氮利用率和消化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试验兔盲肠内容物脲酶活性和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5或P<0.01),而2%尿素组试验兔盲肠内容物氨氮和尿素氮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或P<0.01)。由此得出,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1%尿素可改善肉兔有机物、总能和氮的利用效率,提高盲肠内容物脲酶活性和微生物蛋白浓度;添加2%尿素则会降低肉兔氮的利用效率,提高盲肠内容物脲酶活性及微生物蛋白、氨氮和尿素氮浓度。
  • 曹春燕, 王嘉, 薛敏, BHARADWAJ A S, 冯云, 吴秀峰, 郑银桦, 曹宏, 冀凤杰, 王鲁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68-9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实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硫酸锌及羟基蛋氨酸螯合锌(MHA-Zn)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组织锌沉积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初重为(2.73±0.01) g的异育银鲫1 120尾,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40尾。以白鱼粉和豌豆蛋白粉为蛋白质源设计基础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硫酸锌至饲料锌含量分别为50(ZN50组)、65 mg/kg(ZN65组)和MHA-Zn至饲料锌含量分别为37.5(MZN37.5组)、50(MZN50组)、65(MZN65组)和200 mg/kg(MZN200组)。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存活率较高(P>0.05);低剂量MHA-Zn组(MZN37.5组、MZN50组和MZN65组)鲫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P<0.05),但MZN200组和硫酸锌组(ZN50组和ZN65组)的增重率及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硫酸锌组的鲫鱼椎骨锌沉积量随饲料锌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ZN6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HA-Zn组的鲫鱼椎骨沉积量随饲料锌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趋势,MZN65组显著高于ZN65组(P<0.05);且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当添加MHA-Zn饲料中锌含量为131.3 mg/kg时,椎骨锌沉积量达最大值。3)肝胰脏抗氧化指标不受饲料锌的影响(P>0.05);MHA-Zn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由此得出:当实用饲料中锌满足异育银鲫生长需要时,进一步补充硫酸锌对其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补充MHA-Zn至饲料锌含量为131.3 mg/kg时,鲫鱼椎骨锌沉积量达最大值。
  • 黄永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77-9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反应温度下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s)及其僵鳗消化酶活性的差异。试验选取正常生长的日本鳗鲡(126.4~140.2 g/尾)以及生长缓慢的僵鳗(3.5~8.6 g/尾)各20尾,取肝胰脏、胃、肠,分别在5、15、25、30、35、40、45和55 ℃反应温度下测定肝胰脏、胃、肠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结果表明:正常鳗和僵鳗肝胰脏、胃、肠蛋白酶活性均在45 ℃时达到最高值,且蛋白酶活性(除5、15、55 ℃时的僵鳗蛋白酶活性外)均表现为肠>胃>肝胰脏;僵鳗肝胰脏、肠、胃蛋白酶活性分别为正常鳗的29.5%、15.7%和25.2%(P<0.05)。正常鳗和僵鳗淀粉酶活性均在30 ℃时达到最高值,正常鳗淀粉酶活性(除5 ℃时的淀粉酶活性外)表现为肝胰脏>肠>胃,僵鳗淀粉酶活性表现为肠>肝胰脏>胃;僵鳗肝胰脏、肠、胃淀粉酶活性分别为正常鳗的42.4%、73.7%和43.8%(P<0.05)。正常鳗和僵鳗脂肪酶活性均在35 ℃时达到最高值,正常鳗脂肪酶活性表现为肝胰脏>胃>肠,僵鳗脂肪酶活性(除35 ℃时的脂肪酶活性外)表现为肝胰脏>肠>胃;僵鳗肝胰脏、肠、胃脂肪酶活性分别为正常鳗的41.5%、45.6%和23.2%(P<0.05)。由此可见,日本鳗鲡僵鳗肝胰脏、胃、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鳗,从而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
  • 王先科, 史莹华, 王成章, 陈明亮, 袁德地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5): 983-9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苜蓿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及肝脏组织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取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苜蓿皂苷预防组和苜蓿皂苷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3组均饲喂高脂饲粮,其中苜蓿皂苷预防组从第1周开始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苜蓿皂苷治疗组从第5周开始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试验期共8周。测定试验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脂水平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肝脏CYP7A1和LDL-R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结果表明:1)和高脂模型组相比,苜蓿皂苷极显著降低预防组大鼠体重及预防组和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同时改善肝脏脂化程度。2)苜蓿皂苷预防组和治疗组CYP7A1和LDL-R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果提示,苜蓿皂苷通过促进肝脏CYP7A1和LDL-R的表达,增强肝脏胆固醇的排泄,发挥其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