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3-07-15
  

  • 全选
    |
  •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张志岐, 束刚, 江青艳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395-14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食欲的形成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并受控于营养信号、活性氧以及一系列激素信号的调节,下丘脑是各种食欲信号整合的主要中枢。最新研究表明,脂类营养物质可以被下丘脑特化的能量敏感神经元所感应,脂肪酸及其在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分别以非代谢依赖性和代谢依赖性的方式参与机体能量稳态的调节,对于食欲调节以及能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下丘脑对脂类的营养感应及其参与食欲调控的机制。
  • 冯宇隆, 谢明, 黄苇, 唐静, 闻治国, 侯水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06-14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风味是影响肉品食用口感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肉的滋味和香味2方面。肉品风味的产生与肉品中大量的风味前体物有直接的关系,风味前体物包括水溶性风味前体物和脂类。本文总结了鸭肉风味前体物的种类和来源,并结合风味物质的产生机理阐述了目前有关鸭肉特异性风味的研究进展。
  • 鲍延娥, 董晓芳, 佟建明, 翟钦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12-14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鱼腥味是一种难闻的令人不悦的刺激性气味,严重影响鸡蛋的品质和风味,给蛋鸡生产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总结了鱼腥味鸡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其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王和伟, 叶继丹, 陈建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18-1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牛磺酸是维持鱼类正常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之一,在鱼类营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牛磺酸的性质与分布、合成与代谢、营养生理功能及鱼类牛磺酸的需要量及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 高巧仙, 宋代军, 靳露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29-1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今人类膳食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大多都是过量的,但n-3 PUFA却严重不足。研究表明,n-6/n-3 PUFA比例平衡对畜禽健康和产品品质有着重要意义,n-6/n-3 PUFA比例平衡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n-6/n-3 PUFA比例平衡的营养生理作用以及对畜禽产品品质的影响及如何改善畜禽产品中的n-6/n-3 PUFA比例。
  • 金利群, 李晓庆, 李宗通, 柳志强, 郑裕国, 沈寅初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37-1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作为蛋氨酸(Met)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MHA因其特殊的结构性质,不仅具备Met的营养功能,而且可以发挥Met不具备的酸化剂、抗生素等功能。随着我国畜牧和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MHA合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因此,本文概述了MHA的生产工艺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 王来娣, 郑云, 蒋拾贝, 王星果, 张军, 龚道清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46-14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脂肪是人和动物用以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脂类代谢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脂类代谢调控对于畜牧生产以及人类疾病治疗都有重要意义。miRNA(microRNA,译作微RNA或小分子RNA)是近年来在真核生物体内发现的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NA靶标区域的互补配对,发挥降解靶mRNA或抑制mRNA翻译的作用。它能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凋亡、分化和癌变等,近几年其关于脂代谢的重要调节作用也相继被报导。本文主要对调节脂代谢的一些关键miRNA的研究进行综述。
  • 马容, 康波, 姜冬梅, 何珲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53-14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鸟氨酸脱羧酶抗酶1(OAZ1)基因可通过特殊的+1移码机制翻译全长的功能蛋白。研究发现,OAZ1能与鸟氨酸脱羧酶(ODC)结合并降解ODC,负调控细胞内多胺的水平;OAZ1还能降解Cyclin D1、Cyclin E1和Smad1周期蛋白,阻滞细胞周期;此外,近年来研究表明,OAZ1还具有抗肿瘤效应和调控动物繁殖的功能。抗酶抑制因子能竞争性结合ODC-OAZ1复合体中的OAZ1,从而阻止ODC降解;天门冬酰胺也能通过抑制OAZ1的翻译来调节ODC的活性。本文就OAZ1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孙先枝, 程建波, 卜登攀, 潘龙, 周凌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59-14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黄芩苷是从植物黄芩中提纯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特性,在畜牧生产上也有一定的应用。该文对黄芩苷的解热镇静、抗氧化、调节免疫、抑菌抗炎、保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黄芩及其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付睿琦, 赵桂苹, 刘冉冉, 郑麦青, 陈继兰, 文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65-1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北京油鸡为素材,对不同生长阶段体脂分布和沉积规律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家禽生产和脂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选用1日龄北京油鸡(公雏)130只,基础饲粮饲养,试验期24周。结果显示:1)脂肪在肌肉、腹部、皮下的沉积量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而极显著增加(P<0.01)。2)8周前,脂肪在肌肉中的沉积率显著下降(P<0.05),8~14周显著上升(P<0.05)。3)脂肪在皮下、肌肉、血液中的沉积比在腹部沉积得早,但在腹部沉积得快,沉积量大。4)出雏时,脂肪在血液和肌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出雏后(P<0.05)。5)活体重、肝脏重与腹脂重在各部位沉积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北京油鸡体内脂肪沉积在血液、肌肉和皮下的沉积早于腹部,体成熟后脂肪沉积量和沉积率都达到最大。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 纪守坤, 许贵善, 姜成钢, 屠焰, 马涛, 楼灿, 邓凯东,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73-14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20~35 kg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公羔羊钙、钠、钾、镁生长需要量。采用比较屠宰试验,分别在羔羊体重20、28和35 kg时屠宰,测定动物体组织器官的钙、钠、钾、镁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对体内矿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及需要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羔羊在20~35 kg体重阶段,肌肉生长速度较稳定,骨骼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而体内脂肪组织在迅速增加;羔羊体内矿物质含量与空腹体重(EBW)具有高度相关性(R2=0.84~0.98),钙、钠、钾、镁净生长需要量(NRG)预测公式分别为NRGCa=15.26EBW-0.171,NRGNa=1.67EBW-0.085,NRGK=1.94EBW0.023NRGMg=0.34EBW0.051。由此可计算得出,杜泊×小尾寒羊F1代羔羊在20~35 kg阶段,以空腹体增重(EBG)表示,机体钙、钠、钾、镁的NRG分别为8.56~9.36 g/kg EBG、1.15~1.20 g/kg EBG、2.07~2.09 g/kg EBG和0.39~0.40 g/kg EBG;以体增重(BWG)表示,分别为7.18~8.18 g/kg BWG、0.96~1.05 g/kg BWG、1.76~1.81 g/kg BWG和0.34 g/kg BWG。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宋林, 樊启学, 胡培培, 刘汝鹏, 王昆鹏, 姚昌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80-14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45%、40%、35%)和3个脂肪水平(5%、8%、11%),配成9种不同蛋能比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为(10.14±0.40) g的翘嘴鲌幼鱼81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蛋能比为30.94(蛋白质/脂肪=45%/5%,D1)、29.73(蛋白质/脂肪=40%/5%,D2)、28.11(蛋白质/脂肪=35%/5%,D3)、29.03(蛋白质/脂肪=45%/8%,D4)、27.79(蛋白质/脂肪=40%/8%,D5)、26.32(蛋白质/脂肪=35%/8%,D6)、26.90(蛋白质/脂肪=45%/11%,D7)、25.71(蛋白质/脂肪=40%/11%,D8)、23.50 g/MJ(蛋白质/脂肪=35%/11%,D9)的试验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肠脂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D5组,但D5组的特定生长率与D4、D6、D7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能比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二者均随饲料蛋能比增加而先升后降。其中,肠道蛋白酶活性以D4组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以D7组最高,但与D4、D5、D6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能比的改变产生显著变化(P<0.05),但未表现出规律性。各组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翘嘴鲌幼鱼饲料适宜蛋能比在26.90~29.03 g/MJ范围内,由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料蛋能比为27.15 g/MJ时的特定生长率最大;考虑到翘嘴鲌幼鱼生长效果和节约蛋白质情况,饲料适宜蛋能比下的蛋白质、脂肪水平应分别为40%、8%。
  • 周明, 刘波, 戈贤平, 谢骏, 万金娟, 崔素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88-14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饲料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及血液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挑选360尾健康、平均体重为(45.00±1.50) g的团头鲂,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维生素E的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的摄食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2.5、25.0、50.0、100.0 mg/kg添加组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12.5、25.0、50.0 mg/kg添加组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100.0 mg/kg添加组血浆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添加组肌肉的熟肉率显著提高(P<0.05);25.0、50.0和100.0 mg/kg添加组肌肉的滴水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25.0~200.0 mg/kg维生素E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头鲂生长,改善肉质。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回归方程预测团头鲂饲料中维生素E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38.5 mg/kg。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刘志, 张铁涛, 郭强, 吴学壮, 高秀华, 杨福合, 邢秀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497-15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55日龄蓝狐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0个重复(公母占1/2),每个重复1只。Ⅰ~Ⅴ组蓝狐分别饲喂铜含量为7.89、20.00、40.00、80.00、160.00 mg/k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公狐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Ⅴ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Ⅴ组(P<0.05);Ⅲ组母狐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2)Ⅲ组公狐的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Ⅴ组(P<0.01),显著高于Ⅳ组(P<0.05),Ⅲ组公狐的脂肪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母狐之间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母狐的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显著低于Ⅳ、Ⅴ组(P<0.05)。3)Ⅲ组公狐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Ⅰ、Ⅱ、Ⅲ组公狐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Ⅲ组母狐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当饲粮铜水平为40.00 mg/kg时,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且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宫官, 薛敏, 王嘉, 苏晓鸥, 吴秀峰, 郑银桦, 韩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04-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简并引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糖异生途径关键酶——C型和M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CPEPCK-M)、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基因cDNA全长序列。结果显示:西伯利亚鲟PEPCK-C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95143)cDNA全长2 598 bp,开放阅读框1 869 bp,编码622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69.62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77.3%~80.5%;PEPCK-M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95142)cDNA全长3 277 bp,开放阅读框1 935 bp,编码644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71.11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4.6%~78.3%;FBPase基因(GenBank登录号JF834908)cDNA全长1 372 bp,开放阅读框1 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36.60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73.4%~88.7%;G6Pase基因(GenBank登录号JF834907)cDNA全长2 625 bp,开放阅读框1 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40.62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7.2%~72.7%。西伯利亚鲟糖异生途径关键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将为进一步研究其糖异生调控机理,比较其与典型肉食性鱼类和哺乳动物的异同奠定基础。
  • 齐利枝, 生冉, 闫素梅, 赵艳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19-15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乙酸浓度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甘油三酯(TAG)含量及瘦素(leptin)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传至第3代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以1×105个/孔的密度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6个处理,各处理分别采用乙酸浓度为0(对照组)、4、6、8、10和12 mmol/L的培养液。置于37 ℃ 5% CO2培养箱继续培养48 h。收集细胞,观测脂滴形成状况,测定TAG含量及leptinPPAR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随乙酸浓度的增加,培养的奶牛脂肪前体细胞脂滴形成增多;随乙酸浓度的增加,TAG含量和PPARγ基因表达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或二次曲线增加(P<0.05),且以乙酸浓度为10和12 mmol/L时效果较好;一定浓度的乙酸可上调leptin基因表达量,尤以浓度为8、10 mmol/L时上调作用较好。结果提示,乙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脂滴的形成、TAG的积累、leptinPPAR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乙酸浓度为10~12 mmol/L时能较好地促进PPARγ基因的表达,浓度为8~10 mmol/L时能较好地促进leptin基因的表达。
  • 实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s
  • 王秀美, 侯先志, 敖长金, 高民, 考桂兰, 高爱武, 兰儒冰, 塔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26-15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3头健康的3~5岁泌乳黑白花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s经1代纯化后进行三维培养,在三维模式下分别培养3、5、7、9 d,测定BMECs中αs1-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模式培养5 d的BMECs αs1-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培养3、7、9 d(P<0.01);利用三维模式培养5 d的BMECs β-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培养3、7 d(P<0.01),高于培养9 d,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影响BMECs中αs1-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本试验条件下最佳培养时间为5 d。
  • 包万华, 王加启, 卜登攀, 姜雅慧, 金恩望, 雒秋江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34-15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稀释率对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各处理稀释率分别为6%/h、8%/h、10%/h、12%/h,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发酵罐。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随着稀释率的提高,发酵液pH极显著提高(P<0.01),而氨态氮(NH3-N)浓度则极显著降低(P<0.01)。稀释率由6%/h上升到10%/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及戊酸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稀释率从6%/h提高到8%/h时,原虫数量极显著提高了6.91%(P<0.01),但当稀释率从8%/h提高到12%/h时,原虫数量却极显著下降了5.18%(P<0.01)。随着稀释率从6%/h增加到10%/h,木聚糖酶活性(P<0.01)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P<0.05)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粗蛋白质体外消失率极显著升高(P<0.01)。稀释率为10%/h和12%/h的2个处理,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失率显著高于另外2个处理(P<0.05)。结果提示,稀释率能够影响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的发酵情况,稀释率为8%/h时,原虫数量以及纤维素类酶活性、各瘤胃发酵参数更加有利于发酵,因此可推荐作为本系统最优运行条件。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耿梅, 姜建阳, 韩先杰, 宋春阳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41-1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利用体外消化试验筛选出3种纤维素酶的最优组合,采用消化代谢试验来确定所筛选的纤维素组合酶在2个品种猪纤维性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以酸性洗涤纤维(ADF)为评定指标,以地瓜蔓为粗纤维来源,配制3.8% ADF和5.8% ADF的2种纤维水平的饲粮。分别选取5头体重 相近、健康去势的烟台黑猪和杜×鲁烟白杂交猪,于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设5个最优纤维素组合酶添加量:0(对照组)、0.05%、0.10%、0.15%、0.20%,采用5×5拉丁方设计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5.8% ADF水平饲粮中,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组合酶添加量分别为0.10%和0.15%时,对2个品种猪养分消化率以及氮平衡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但在3.8% ADF水平饲粮中差异不显著(P>0.05)。在5.8% ADF水平饲粮中,在纤维素组合酶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对于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烟台黑猪极显著高于杜×鲁烟白杂交猪(P<0.01);对于非必需氨基酸,除丝氨酸和甘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在5.8% ADF水平饲粮中,烟台黑猪纤维素组合酶适宜添加量为0.10%,杜×鲁烟白杂交猪为0.15%。
  • 王涛, 任景乐, 祝贵华, 吕良鹏,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51-15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对蛋种鸡产蛋性能、免疫机能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70日龄蛋种鸡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复合乳酸杆菌制剂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各组蛋种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可显著影响蛋种鸡的产蛋率(P<0.05),其中0.05%乳酸杆菌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饲粮添加复合乳酸杆菌制剂显著提高了蛋种鸡对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但对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0.05%复合乳酸杆菌制剂显著提高了蛋种鸡的禽流感抗体效价(P<0.05),添加0.05%、0.10%和0.20%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均显著降低了盲肠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盲肠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对蛋种鸡的产蛋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免疫机能都有一定提高作用,并改善了肠道微生物区系,其适宜添加水平为0.05%。
  • 殷海成, 赵红月, 黄进, 贾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59-15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选择初始平均体重为(35.36±0.46) g的黄河鲤1 920尾,随机分为8组(Ⅰ~Ⅷ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尾。Ⅰ~Ⅳ组为注射抗原的免疫组,Ⅴ~Ⅷ组为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试验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量分别为0(Ⅰ、Ⅴ组)、1.5×1011(Ⅱ、Ⅵ组)、3.0×1011(Ⅲ、Ⅶ组)、4.5×1011 CFU/kg(Ⅳ、Ⅷ组)。各组试验鱼在投喂试验饲料28 d后,改喂基础饲料28 d。于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测定各组试验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42天采用嗜水气单孢菌对各组试验鱼进行攻毒,14 d后统计各组的死亡率,计算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的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以及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Ⅲ组黄河鲤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其几何平均值为486.7;其次是Ⅳ组,为372.6;再次是Ⅱ组,为234.6;而Ⅰ组最低,为192.8。免疫组黄河鲤均获得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以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4.5×1011 CFU/kg时的免疫保护率最高。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建议添加量为3.0×1011~4.5×1011 CFU/kg。
  • 张建禄, 余平, 黄吉芹, 吉红, 邱立疆, 杨克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68-15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脂蚕蛹替代饲料中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对75%替代后添加晶体赖氨酸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配制5种等氮(粗蛋白质36.8%)等能(粗脂肪5.5%)饲料,即含10%鱼粉的基础饲料(DSP0),脱脂蚕蛹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25%、50%和75%鱼粉的3种饲料(DSP25、DSP50和DSP75)以及在75%替代基础上添加0.7%的晶体赖氨酸的饲料(DSP75-Lys)。将270尾平均体重为(15.30±2.97) g的建鲤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直接替代组(DSP0、DSP25、DSP50、DSP75组)的末重(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摄食量(FI)和蛋白质效率(PER)均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下降,其中DSP75组的FBW显著低于DSP0组(P<0.05),WGR、SGR和PER显著低于DSP0和DSP25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饲料系数(FCR)随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且DSP75组显著高于DSP0和DSP25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肥满度(CF)和腹腔脂肪指数(IFI)均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且DSP75组显著高于DSP25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比肠长(RGL)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且DSP75组显著高于DSP0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全鱼粗蛋白质、水分及肌肉各氨基酸含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DSP75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DSP0组(P<0.05),全鱼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DSP0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且DSP75组显著高于DSP0、DSP25和DSP50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且DSP50和DSP75组显著低于DSP0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肝胰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且DSP75组显著低于DSP0和DSP25组(P<0.05);随替代水平的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CHOL)含量逐渐降低,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但各直接替代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晶体赖氨酸后,试验鱼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鱼体粗蛋白质含量还显著高于DSP0组(P<0.05),但转氨酶活性及抗氧化指标仍与DSP75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健康状况指标,脱脂蚕蛹可替代建鲤饲料中50%以下的鱼粉,同时添加晶体赖氨酸可提高鱼体的蛋白质沉积水平。
  • 付敏, 何军, 余冰, 郑萍, 黄志清, 毛湘冰, 虞洁,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79-15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菌固态发酵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地霉3个菌种对菜籽饼进行固态发酵,优化了发酵条件,并结合中试发酵考察发酵后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混菌固态发酵菜籽饼最佳的发酵条件为,3种菌同时添加,接种比例为黑曲霉︰白地霉︰枯草芽孢杆菌=1∶ 1∶ 3,接种量为16%,料水比=1∶ 1,发酵4 d;2)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小肽、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线性增加,硫苷等抗营养因子含量呈线性减少;3)中试发酵中菜籽饼发酵后形态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质量变小,其中小肽含量提高了385.19%,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00.00%,硫苷含量降幅达到93.53%, 唑烷硫酮全部被降解。总之,通过混菌固态发酵能够有效消除硫苷等抗营养因子,改善菜籽饼蛋白质品质,发酵条件简单易行。
  • 饲料安全 Feed Security
  • 吴苗苗, 肖昊, 印遇龙, 李丽立, 李铁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87-15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谷氨酸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刺激下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干预作用。选用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8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NC组)、基础饲粮+4 mg/kg DON(DON组)、基础饲粮+4 mg/kg DON+2%谷氨酸(DG组)和基础饲粮+2%谷氨酸(Glu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37 d,试验结束时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DON组相比较,DG组仔猪料重比显著下降了8.93%(P<0.05),平均日增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胰腺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了10.66%、12.68%和11.71%(P<0.05),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了28.03%(P<0.05);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比积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肌酸激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谷氨酸具有提高DON刺激下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DON应激损伤的效果。
  • 王黎文, 丁健, 张建刚, 林淼,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595-16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确定中国荷斯坦奶牛饲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适宜添加量。选择45头体况、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组,每组9头,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5%、1.0%、1.5%和2.0%的蒙脱石,测定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奶牛的日均采食量、产奶量和4%标准乳产量在蒙脱石添加量为0.5%时最高,之后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添加量为0.5%~2.0%的试验组日均采食量、产奶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乳尿素氮和血清尿素氮浓度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蒙脱石添加量为0.5%时乳体细胞数最低,乳脂率最高;蒙脱石对饲料转化效率及其他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霉菌毒素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奶牛饲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安全添加量为2.0%以内;为达到预防霉菌毒素目的,同时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推荐添加量为0.5%。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胡华锋, 黄炎坤, 介晓磊, 郭孝, 胡承孝, 鲁剑巍, 赵京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603-16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3种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3、4组饲喂在试验2组饲粮中分别添加1.60 mg/kg亚硒酸钠和730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试验5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富硒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 d。结果表明:1)基础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量(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而添加普通苜蓿、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基础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均可极显著提高蛋硒含量(P<0.01),其中富硒苜蓿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添加亚硒酸钠组(P<0.01),却极显著低于酵母硒组(P<0.01);各组蛋硒含量随试验期的延长而增加,3种硒源组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蛋鸡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其生产性能略优于添加酵母硒,明显优于添加普通苜蓿和亚硒酸钠;蛋鸡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但极显著低于酵母硒,3种硒源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
  • 杨艳, 瞿明仁, 欧阳克蕙, 赵向辉, 易中华, 宋小珍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610-16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高精料饲粮条件下,添加烟酸对锦江黄牛瘤胃乳酸、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选用3头平均体重为(275±20) 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锦江黄牛,采用精料比例逐步提高来诱导酸中毒的试验方法,试验分4期,每期10 d,第Ⅰ、Ⅱ、Ⅲ期依次饲喂精料比例分别为60%、70%、80%的饲粮;第Ⅳ期饲喂精料比例80%+烟酸800 mg/kg的饲粮。结果表明:1)在试验第Ⅰ、Ⅱ、Ⅲ期,未添加烟酸条件下,随精料比例的提高,瘤胃pH显著下降(P<0.05);瘤胃中的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而提高,60%精料比例与70%和80%精料比例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70%和80%精料比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中的丙酮酸、乳酸浓度及乳酸/丙酮酸也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而提高,60%与70%精料比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80%精料比例与60%、70%精料比例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精料比例对瘤胃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浓度和NADH/NAD+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NAD+浓度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有降低的趋势,而NADH浓度和NADH/NAD+有提高的趋势。2)在试验第Ⅲ、Ⅳ期,精料比例为80%条件下,与未添加烟酸相比,添加烟酸显著提高了瘤胃pH及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显著降低了丙酮酸、乳酸浓度及乳酸/丙酮酸(P<0.05),而乙酸、丁酸浓度及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与未添加烟酸相比,添加烟酸对瘤胃中总脱氢酶活性、NAD+、NADH浓度及NADH/NAD+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提高NAD+浓度,降低NADH浓度及NADH/NAD+的趋势。3)第Ⅰ、Ⅱ、Ⅳ期瘤胃中均未检出乳酸脱氢酶活性,而在试验第Ⅲ期,精料比例为80%(未添加烟酸)条件下,瘤胃中检出了乳酸脱氢酶,其活性为132.9 U/mL。结果提示,添加烟酸提高了瘤胃NAD+浓度,降低了NADH浓度及NADH/NAD+,抑制了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乳酸产生,从而缓解瘤胃酸应激或酸中毒。
  • 聂昌林, 姜建阳, 韩先杰, 宋春阳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617-16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洛克与鲁烟白(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对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首先,选取体重(35.00±1.25) kg的健康杜×鲁烟白杂交阉公猪6头,按照试验原料的不同配制成7种半纯合饲粮进行消化试验,获取饲料原料的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数据。然后,选择(35±2)日龄的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20头,公母各占1/2,平均体重(9.13±1.61) kg,按照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90%、1.00%、1.10%、1.20%)分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3个阉公猪圈、3个母猪圈),每个重复5头猪。结果表明:1)所有试验仔猪,0.90%、1.10%和1.20%组与1.00%组相比,料重比分别提高了13.24%(P<0.01)、4.24%(P>0.05)、11.32%(P<0.01);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15.82%(P<0.01)、4.55%(P>0.05)、9.74%(P<0.01)。2)阉公猪和母猪,1.00%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90%和1.20%组(P<0.05),1.00%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1.20%组(P<0.05);阉公猪,1.00%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90%和1.20%组(P<0.05);母猪,料重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母猪,1.00%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20%组(P<0.05);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阉公猪、母猪,血清总蛋白含量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0~20 kg)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1.00%,性别因素对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没有显著影响。
  • 肖曼, 高振华, 李兴华, 张少成, 陈训银, 张晓慧, 董爱华, 曹赞, 陈广信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624-1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黏膜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15%、0.20%和0.25%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Ⅴ、Ⅵ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Ⅴ组肉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Ⅴ组空肠、回肠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双歧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酵母培养物可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肠黏膜结构,进而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1~21日龄肉仔鸡饲粮酵母培养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0%。
  • 张冬梅, 侯先志, 杨金丽, 高爱武, 王海荣, 考桂兰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632-16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能氮限饲与补偿对蒙古羔羊肝脏重量、肝细胞增殖和增肥及生长激素受体(GHR)、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蒙古羔羊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蛋白质限饲组(PR组)、能量限饲组(ER组)、蛋白质能量双重限饲组(BR组),限饲期(60 d)内各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为15.08%、9.24%、15.01%和6.27%,对应代谢能(ME)为10.61、10.49、8.36和8.10 MJ/kg的饲粮。之后的90 d补偿期,各组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CP为12.48%、ME为9.77 MJ/kg)的饲粮。分别于限饲期和补偿期结束时屠宰,采集肝脏组织,称重,测定肝脏DNA含量、肝细胞DNA和蛋白质浓度,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GHR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限饲60 d后,ER组(P<0.05)、BR组(P<0.01)羔羊肝脏重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R组、ER组和BR组肝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肝细胞体积变化不大;各限饲组羔羊肝脏IGF-Ⅰ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R组(P<0.01)、ER组(P<0.01)和BR组(P<0.05)羔羊肝脏IGF-Ⅱ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补偿90 d后,各限饲组羔羊肝脏重量、肝细胞数量、肝细胞体积以及GHR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3月龄开始限饲的蒙古羔羊,限饲能量对肝脏生长发育的抑制强于比限饲蛋白质,而蛋白质能量双重限饲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单独限饲能量或蛋白质羔羊肝脏中GHR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量的下降幅度大于蛋白质能量双重限饲;经过饲粮能氮补偿,限饲影响的指标均恢复到与未限饲相同水平。
  • 毛述宏, 林鑫, 杨阳, 林仕梅, 罗琳, 李斌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641-16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500、1 000 U/kg的甘露聚糖酶,配制3种等氮(粗蛋白质水平为33.5%)等能(总能为15.7 MJ/kg)的试验饲料,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5.80±0.01) g的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1 000 U/kg组罗非鱼的末重、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罗非鱼的饲料系数(FCR)、摄食量(FI)、成活率(SR)差异不显著(P>0.05)。随饲料中甘露聚糖酶添加水平的增加,罗非鱼肠道淀粉酶、胰蛋白酶、Na+,K+-ATP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1 000 U/kg组罗非鱼血液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00 U/kg组(P<0.05),而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0 U/kg组(P<0.05)。各组罗非鱼血液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甘油三酯(TG)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白细胞总数以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500和1 000 U/kg组罗非鱼血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罗非鱼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进而促进其生长。
  • 李志华, 付京花, 唐雪莲, 侯梦杰, 吴海斌, 潘庆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648-16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在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应用及耐受性。选用400尾大小均匀 、健康的吉富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25、50、250、2 500 mg/kg维生素E的试验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成活率要低于其他4组,且差异与50和2 500 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血清和肝胰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E能提高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过量的维生素E虽能降低罗非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同时会抑制罗非鱼幼鱼生长。根据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及生化指标,确定维生素E对罗非鱼幼鱼56 d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8.50 mg/(kg·d)。
  • 别春雨, 姜涛, 蒋晓云, 章世元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7): 1656-16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7.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不同地区取样点土壤成分条件下,木质素降解菌的生长特性,并为筛选出降解农作物秸秆中木质素的优势菌奠定基础。通过对扬州、南京、临沂、潍坊和连云港地区5个取样点的土壤成分测定,并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RB亮蓝与PDA-Bavendamm平板显色反应鉴定不同土壤中木质素降解菌生长量及其木质素降解酶特性,依据各取样点菌株的生长特性最终选择优势菌株。结果表明,扬州取样点土壤中木质素降解菌密度 极显著高于另外4个取样点(P<0.01),所获得的木质素降解菌的产酶特性亦优于其他取样点。可知,5个取样点土壤中木质素降解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与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呈强正相关(r=0.84,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