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15
  

  • 全选
    |
  •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柯丹霞,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663-16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调控分子,通过磷酸化作用调控细胞内mRNA的翻译,参与膜蛋白转运、蛋白质降解、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和核糖体合成等.不同家族的小G蛋白,如Rheb、Rag、RalA、Rac1和Rab5,在调控mTOR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heb结合并直接激活mTOR,Rag和Rac1介导mTOR的定位,RalA通过磷脂酸的产生间接激活mTOR,Rab5调控mTORC1的活化和定位.本文将围绕近年来发现的多种小G蛋白家族成员参与调控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许友卿, 李伟峰, 丁兆坤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671-16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谷氨酰胺(Gln)和维生素E分别是条件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营养素,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二者联合应用可互补和协同,增强机体抗应激、抗氧化和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本文在概述Gln和维生素E主要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二者协同对动物,特别是鱼类的影响及机理,以期促进Gln和维生素E协同作用的科学研究,拓展Gln和维生素E的联合应用.
  • 刘刚, 任文凯, 熊霞, 李铁军, 钟瑾,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677-16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微生物对机体的营养代谢、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微生物黏附、定植以及同宿主肠上皮的相互作用在这些过程中至关重要,因而深入理解微生物和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阐明微生物如何参与机体营养、代谢和免疫过程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研究微生物与肠道相互作用的主要体外模型,以及应用这些模型取得的研究进展.
  • 陈静廷, 马露, 杨晋辉, 张娟霞, 李发第, 卜登攀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683-16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有助于了解乳蛋白的组成、表达水平及修饰状态等,在乳蛋白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差异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可反映蛋白质的动态本质.本文主要就差异蛋白质组学在乳蛋白含量及组分、疾病生物学标记的鉴定及乳蛋白热处理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闫冰雪, 霍样样, 刘璐璐, 王现勇, 王志祥, 陈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689-16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非消化寡糖如壳寡糖、低聚木糖、果寡糖、大豆低聚糖等,它们本身不能被机体胃酸、胃酶降解吸收,但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从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清胆固醇及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矿物质元素吸收、改善消化道菌群结构、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非消化寡糖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并浅谈了其在家禽、猪、反刍动物、水产养殖、饲料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 王少璞, 董晓芳, 佟建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695-17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益生菌作为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适量添加可以对宿主产生多种有益影响,其中调节机体的胆固醇代谢是其有益作用之一.本文从介绍蛋鸡胆固醇代谢特点出发,总结了益生菌对蛋鸡胆固醇代谢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主要研究进展,目的是为今后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户如霞, 程建波, 卜登攀, 李发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03-17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稀土壳糖胺螯合盐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稀土壳糖胺螯合盐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郭军蕊, 刘国华, 杨斌, 张爱华, 王月超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08-17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出的粪尿及所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粪臭素、吲哚、三甲胺、丙烯醛等有害气体不利于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们不仅影响了畜禽正常的生长与生产性能,而且也影响着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甚至身体健康.本文综述了畜禽养殖场除臭技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除臭技术的发展方向.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汪水平, 彭祥伟, 解华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15-17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2~3周龄中畜小型白羽肉鸭(CMD)公鸭粗蛋白质(CP)和代谢能(ME)的需要量.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个CP水平(23%、20%、17%)和3个ME水平(12.92、12.19、11.49 MJ/kg),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择54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5日龄CMD公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每组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粮.饲养试验的试验期为17 d,其中第1~3天为预试期,第4~17天为正试期.在试验期第11天,每组挑选10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鸭,进行代谢试验.在试验期第18天07:00饲喂前,从每组中挑选9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鸭屠宰,进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随饲粮CP或ME水平升高,日增重与日干物质进食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而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极显著影响生长性能(P<0.01);氮利用率与总能利用率均随饲粮CP水平升高而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而总能利用率随饲粮ME水平升高而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随饲粮CP水平升高,ME沉积率极显著升高(P<0.01),而随饲粮ME水平升高,CP和ME的沉积率均极显著升高(P<0.01);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极显著影响CP和ME沉积率(P<0.01). 研究结果提示,2~3周龄CMD公鸭CP和ME日维持需要量分别为17.485 g/kg W0.75和1 168.438 kJ/kg W0.75,CP 和ME需要量计算公式分别为CP=17.485W0.75+0.094△WME=1 168.438W0.75-0.097△W(W0.75为代谢体重,△W为日增重),饲粮CP和ME水平分别为23.09%和12.43 MJ/kg.
  • 汪水平, 彭祥伟, 解华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28-17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4~8周龄中畜小型白羽肉鸭(CMD)公鸭粗蛋白质(CP)和代谢能(ME)的需要量.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个CP水平(20%、18%、16%)和3个ME水平(12.92、12.19、11.49 MJ/kg),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择54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9日龄CMD公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每组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粮.饲养试验的试验期为38 d,其中第1~3天为预试期,第4~38天为正试期.在试验期第25天,每组挑选10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鸭,进行代谢试验.在试验期第4天07:00饲喂前,从每组中挑选1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鸭屠宰,进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随饲粮CP水平升高,日增重和日干物质进食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随饲粮ME水平升高,日增重极显著升高(P<0.01),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极显著影响生长性能(P<0.01);随饲粮ME水平升高,总能利用率显著升高(P<0.05);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极显著影响氮利用率和总能利用率(P<0.01);ME沉积率和CP沉积率分别随饲粮CP或ME水平升高而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升高;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极显著影响CP沉积率和ME沉积率(P<0.01).研究结果提示,4~8周龄CMD公鸭CP和ME日维持需要量分别为10.667 g/kg W0.75和796.196 kJ/kg W0.75,CP和ME需要量计算公式分别为CP=10.667W0.75+0.117△WME=796.196W0.75+3.880△W(W0.75为代谢体重,△W为日增重),饲粮CP和ME水平分别为17.57%和11.87 MJ/kg.
  • 汪水平, 彭祥伟, 解华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40-17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9~10周龄中畜小型白羽肉鸭(CMD)公鸭粗蛋白质(CP)和代谢能(ME)的需要量.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个CP水平(18%、16%、14%)和3个ME水平(12.92、12.19、11.49 MJ/kg),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择54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54日龄CMD公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每组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粮.饲养试验的试验期为17 d,其中第1~3天为预试期,第4~17天为正试期.在试验期第11天,每组挑选10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鸭,进行代谢试验.在试验期第4天07:00饲喂前,从每组中挑选9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鸭屠宰,进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饲粮CP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日增重和料重比,而饲粮ME水平极显著影响日干物质进食量(P<0.01);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极显著影响生长性能(P<0.01);饲粮ME水平极显著影响总能利用率(P<0.01);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显著影响氮利用率和总能利用率(P<0.05);饲粮CP和ME水平及其互作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CP沉积率和ME沉积率.结果提示:9~10周龄CMD公鸭CP和ME日维持需要量分别为13.279 g/kg W0.75和1 000.969 kJ/kg W0.75,CP和ME需要量计算公式分别为CP=13.279W0.75+0.019△WME=1 000.969W0.75+1.083△W(W0.75为代谢体重,△W为日增重),饲粮CP和ME水平分别为16.16%和12.15 MJ/kg.
  • 叶慧, 郑玲玲, 雷建平, 冯定远, 左建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52-1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1α羟基维生素D3(1α-OH-D3)代替维生素D3对42~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胫骨发育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2日龄黄羽肉公鸡2 400只,随机分成8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处理1(正常钙磷饲粮对照组)的维生素D3、钙、磷含量分别为2 780 IU/kg、0.8%、0.55%;处理2(低钙磷饲粮对照组)~8的维生素D3、钙、磷含量分别为0 IU/kg、0.7%、0.45%;处理3~5中25-OH-D3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70、90 μg/kg,处理6~8中1α-OH-D3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5、5.0、10.0 μg/kg.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低钙磷饲粮对照组相比,除添加50 μg/kg 25-OH-D3未使黄羽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有显著变化(P>0.05)外,添加不同水平的25-OH-D3或10.0 μg/kg 1α-OH-D3均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P<0.05),添加70、90 μg/kg 25-OH-D3或2.5、5.0、10.0 μg/kg 1α-OH-D3均可显著提高钙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P<0.05),添加5.0、10.0 μg/kg 1α-OH-D3可显著提高磷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P<0.05);添加50、70、90 μg/kg 25-OH-D3或10.0 μg/kg 1α-OH-D3均可显著提高血清磷含量和显著降低血清钙磷比(P<0.05),添加90 μg/kg 25-OH-D3或10.0 μg/kg 1α-OH-D3还可显著降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P<0.05),但各处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90 μg/kg 25-OH-D3或10.0 μg/kg 1α-OH-D3可显著提高胫骨粗灰分重、钙磷比、鲜重、脱脂重、脱脂重指数、长度、折断力和骨密度(P<0.05),但对胫骨粗灰分率、钙含量和鲜重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正常钙磷饲粮对照组相比,添加70、90 μg/kg 25-OH-D3或2.5、5.0、10.0 μg/kg 1α-OH-D3均可显著提高钙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10.0 μg/kg 1α-OH-D3可显著提高磷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P<0.05);添加10.0 μg/kg 1α-OH-D3或90 μg/kg 25-OH-D3可显著提高血清磷含量和钙磷比(P<0.05),显著降低胫骨矿化度(P<0.05),但对生长性能、血清TRAP和ALP活性及除了矿化度和粗灰分重以外的所有胫骨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降低饲粮钙磷水平后,饲粮中添加25-OH-D3或1α-OH-D3能够有效代替维生素D3,可提高钙、磷消化率,对生长性能、胫骨发育有一定的改善趋势,其中90 μg/kg 25-OH-D3和10.0 μg/kg 1α-OH-D3获得的效果最佳.
  •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 Ruminants and Herbivorous Animal Nutrition
  • 张兴夫, 杜瑞平, 敖长金, 高民, 卢德勋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62-17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验证氨基酸模式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的合成.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4个组,分别为低蛋白质饲粮条件下血液氨基酸模式组(LPBP)、全乳蛋白氨基酸模式组(MP)、80%酪蛋白+20%乳清蛋白氨基酸模式组(CLP)、酪蛋白氨基酸模式组(CP),每组3个重复,并重复试验3次.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乳蛋白合成基因αs1-酪蛋白(CSN1S1)和κ-酪蛋白(CSN3)mRNA表达量及αs-酪蛋白合成量.结果表明:氨基酸模式能够显著影响CSN1S1和CSN3基因mRNA表达量(P<0.05).MP组CSN1S1和CSN3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LPBP组(P<0.05和P<0.01);相对于LPBP组,MP组CSN1S1和CSN3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上调了1.70和2.12倍.MP组αs-酪蛋白合成量显著高于CLP、CP组(P<0.05),极显著高于LPBP组(P<0.01).由此可见,氨基酸模式的不同能够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的合成,全乳蛋白氨基酸模式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氨基酸模式.
  • 赵广永, 李兵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69-17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氨化稻草体外瘤胃发酵甲烷(CH4)、二氧化碳(CO2)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生规律.用不同水平的尿素对稻草进行氨化处理,尿素水平分别为0(对照)、2%、4%、6%、8%,应用Menke体外产气技术进行48 h的发酵,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CH4、CO2和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结果表明:氨化处理极显著提高了稻草的粗蛋白质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1);氨化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总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CH4、CO2和乙酸的产量(P<0.01),但对乙酸/丙酸以及气体的相对产量(CH4/TVFA、CO2/TVFA和总产气/TVFA)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应用氨化处理提高稻草对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将不可避免地提高瘤胃CH4、CO2和总产气量,今后有必要研究在使用氨化稻草饲喂反刍动物条件下,降低瘤胃发酵CH4和CO2产量的技术和产品.
  • 王满红, 赵广永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75-17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不同氨化稻草水平对瘤胃甲烷(CH4)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的影响.以2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西门塔尔牛作为瘤胃液供体,以未处理稻草、4%尿素氨化稻草和6%尿素氨化稻草为粗料,分别与精料混合料以6种比例配合日粮,其中精料与粗料的混合比例分别为0:100、20:80、40:60、60:40、80:20、100:0.应用Menke等(1979)的体外培养发酵技术进行培养发酵并测定日粮48 h的总产气量、CH4和VFA产量.结果表明:日粮精料/粗料为0:100时,4%尿素氨化稻草组和6%尿素氨化稻草组总VFA(TVFA)产量显著高于未氨化稻草组(P<0.05);随着日粮精料比例增加,乙酸、丙酸和TVFA产量显著增加(P<0.05),乙酸/TVFA和乙酸/丙酸显著下降(P<0.05);当日粮精料/粗料为40:60时,4%尿素氨化稻草组和6%尿素氨化稻草组48 h CH4产量显著高于未氨化稻草组(P<0.05),并且4%尿素氨化稻草组48 h总产气量显著高于未氨化稻草组(P<0.05),在一定程度上高于6%尿素氨化稻草组(P>0.05);随着日粮精料比例增加,CH4产量和总产气量显著增加(P<0.05);48 h总产气量和CH4产量的组合效应值最高的组为日粮精料/粗料40:60的4%尿素氨化稻草组;各组48 h总产气量均产生正组合效应,4%尿素氨化稻草组中CH4/TVFA均产生负组合效应.由此可知,CH4产量与日粮精料/粗料和日粮中粗料的品质有关.当日粮精料/粗料为40:60时,4%尿素氨化稻草组48 h总产气量和CH4产量最高,但CH4/TVFA最低.
  • 刘烨, 刘凯, 徐明, 吕长荣, 曹阳春, 姚军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85-17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十二指肠灌注亮氨酸对奶牛胰腺淀粉酶分泌的影响.以4头周岁荷斯坦母牛[(215±7) kg]为试验动物,手术安装十二指肠胰液收集袋、灌注管和回流管以及颈静脉插管,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十二指肠亮氨酸灌注试验 .结果表明,随亮氨酸灌注水平升高,血浆胰岛素和胆囊收缩素浓度升高(P<0.05),胰腺α-淀粉酶合成速率(U/h)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1),在29.5 μmol/(kg·h)灌注水平时最大.十二指肠灌注亮氨酸也极显著影响了胰腺α-淀粉酶分泌浓度(U/L,P<0.01;U/g prot,P<0.01).结果表明,亮氨酸可能通过刺激胰岛素和胆囊收缩素释放,调控青年奶牛胰腺淀粉酶分泌功能,二者存在剂量效应.
  • 朱岩丽, 李福昌, 王春阳, 王雪鹏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91-17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淀粉比例饲粮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盲肠发酵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肉兔2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0只,分别饲喂NDF与淀粉比例为2.3(NDF,336 g/kg DM;淀粉,145 g/kg DM;Ⅰ组)、1.9(NDF,306 g/kg DM;淀粉,164 g/kg DM;Ⅱ组)、1.4(NDF,273 g/kg DM;淀粉,192 g/kg DM;Ⅲ组)和1.0(NDF,250 g/kg DM;淀粉,250 g/kg DM;Ⅳ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饲粮NDF与淀粉比例对试兔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影响显著(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NDF水平降低和淀粉水平的升高,ADG先升高后降低,以Ⅱ组最高,为23.59 g/d;F/G先降低后升高,以Ⅱ组最低,为2.93.试兔平均腹泻天数随饲粮NDF水平升高而极显著降低(P<0.01).Ⅱ组试兔的胃重、小肠重、盲肠重以及小肠长度均为最高(长),且饲粮NDF与淀粉比例对胃重、小肠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粮NDF与淀粉比例对盲肠内容物丙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pH、氨态氮浓度、乙酸含量和丁酸含量及乙酸/(丙酸+丁酸)无显著影响(P>0.05).Ⅱ和Ⅲ组盲肠内容物丙酸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5).饲粮NDF与淀粉比例对试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试兔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无显著影响(P>0.05).以Ⅱ组试兔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最长,达到851.02 μm,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肉兔饲粮适宜的NDF水平为305.7 g/kg DM,淀粉水平为163.8 g/kg DM,NDF与淀粉比例为1.9.
  • 张晴波, 贾刚, 王康宁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799-18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定消化能(DE)水平下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中含硫氨基酸的适宜水平.选择平均体重为(954.24±55.61) g的健康新西兰生长肉兔112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含硫氨基酸水平为0.50%、0.55%、0.60%、0.65%、0.70%、0.75%和0.80%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生长肉兔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并以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为0.65%组的ADG最高,F/G最低.2)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生长肉兔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尿素氮(U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以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为0.65%组的血清UN含量最低,IGF-Ⅰ含量最高.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当饲粮DE水平为10.87 MJ/kg时,生长肉兔饲粮中含硫氨基酸适宜水平为0.65%(实测值为0.61%).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黄辉, 李代金, 王文娟, 吴青,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05-18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8±0.05) 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豆油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4%、6%、8%和10%(实测脂肪水平为2.83%、4.52%、6.68%、9.14%、11.35%和14.07%)的试验饲料,养殖期为60 d.结果表明: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时WGR、SGR达到最大(分别为362.98%和3.06%/d),显著高于除6.68%和9.14%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PER达到最大(3.70%),而FCR达到最小(1.34),显著高于/低于除11.35%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白甲鱼幼鱼的肝体比则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上升,6.68%、9.14%、11.35%和14.07%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白甲鱼幼鱼的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白甲鱼幼鱼WGR、SGR、FCR及PER最优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10.12%、9.56%、9.42%和10.18%.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全鱼及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而全鱼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全鱼及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血清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胆汁酸(TBA)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逐渐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则逐渐降低.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血清CHO含量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时,血清TG含量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促进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提高其饲料转化率和免疫能力;饲料脂肪水平过高则可引起其肝损伤或组织病变.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白甲鱼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9.42%~10.18%.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吴学壮, 张铁涛, 杨颖, 刘志, 高秀华, 杨福合, 邢秀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17-18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添加水平对繁殖期雄性水貂繁殖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择健康后备种雄性水貂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锌添加水平为0(Ⅰ组)、50(Ⅱ组)、100(Ⅲ组)、200(Ⅳ组)、400 mg/kg(Ⅴ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Ⅰ组精子活力极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1),显著低于Ⅴ组(P<0.05);Ⅰ组睾丸直径极显著小于Ⅱ组(P<0.01),显著小于Ⅲ组(P<0.05);Ⅰ组公貂成功配种次数极显著小于Ⅲ组(P<0.01),显著小于Ⅱ组和Ⅳ组(P<0.05).2)各组干物质采食量、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和Ⅲ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3)各组食入氮、尿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锌添加水平为50~100 mg/kg(总锌水平140~190 mg/kg)时,水貂的繁殖性能较为理想.饲粮锌添加水平为100 mg/kg(总锌水平190 mg/kg)时,水貂的干物质采食量较高.饲粮锌添加水平对水貂的干物质采食量、脂肪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影响不显著.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安清聪, 张春勇, 李美荃, 陈克嶙, 郭荣富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25-18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云南特有的高黎贡山猪不同组织中谷氧还蛋白1(GRX1)、硫氧还蛋白1(TRX1)基因的表达规律,并探讨维生素E对高黎贡山猪氧化应激细胞中该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高黎贡山猪脑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胸腺、胰腺、生殖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皮肤、肝脏11种组织中GRX1、TRX1基因表达;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应激源,建立猪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PFSF)氧化应激模型,研究维生素E对G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GRX1、TRX1基因在高黎贡山猪被检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基因表达谱为肝脏中GRX1、TRX1基因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皮肤、空肠,而胰腺和内分泌腺各组织中的表达量不高.母猪胸腺、生殖腺、回肠、肝脏中GRX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P<0.05),胰腺中GRX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公猪(P<0.01);母猪垂体、胸腺、胰腺、生殖腺和肝脏中TRX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P<0.05).2)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受到H2O2刺激时,氧化应激细胞中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P<0.05),维生素E对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适宜浓度为40 μg/mL.综上所述,高黎贡山猪GRX1、TRX1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性别和组织特异性;诱导猪体内GRX1、TRX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的一种重要方式;添加适宜浓度的维生素E可以提高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常启发, 白会新, 石宝明, 单安山, 魏传玉, 于长青, 仝宝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36-18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主要通过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参数和免疫功能的研究,确定黄腐酸(FA)是否能促进生长猪的健康和生长,以及其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健康的平均体重为(30.0±2.5)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18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0.4%、0.6%和0.8% FA.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8% FA显著提高了生长猪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0.2%和0.6% FA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FA没有对生长猪血清生化指标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FA可以显著提高生长猪血液中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对于生长猪来说,FA是一种安全的促生长添加剂;依据回归分析结果,建议生长猪饲粮中FA的适宜添加量为0.5%.
  • 史明雷, 郑兰, 郭孝烨, 占秀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43-18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CSN)对黄羽肉鸡肠道菌群、氮代谢和排泄物氨逸失的影响.将420只1日龄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2 g/kg CSN.试验期50 d,分1~21日龄和22~50日龄2个阶段.测定指标包括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50日龄盲肠内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总好氧菌和总厌氧菌的数量,21日龄和50日龄盲肠内容物的pH,饲养过程中鸡舍内氨气浓度的动态变化,血清和粪便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及尿酸、尿素氮、氨态氮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SN组黄羽肉鸡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CSN具有降低22~50日龄和1~50日龄阶段料重比的趋势.2)CSN显著降低了50日龄黄羽肉鸡盲肠大肠杆菌和总好氧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盲肠乳酸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21日龄黄羽肉鸡盲肠pH(P<0.05),且具有降低粪便pH的趋势(P>0.05),而50日龄黄羽肉鸡盲肠pH和粪便pH均无显著变化(P>0.05).3)CSN显著降低了21日龄黄羽肉鸡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50日龄黄羽肉鸡粪便尿素氮含量(P<0.05).4)CSN显著降低了19、25、31、37、43、49日龄时鸡舍氨气浓度(P<0.05).结果提示:CSN能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影响体内的氮代谢,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泄物氨的逸失.
  • 鞠九洲, 郭艳丽, 何玉鹏, 秦士贞, 郑琛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51-18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应用Rusitec系统研究壳聚糖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发酵体系由400 mL瘤胃液、400 mL缓冲液、70 g瘤胃内容物和20 g饲粮(装于尼龙袋内,精粗比为40:60)组成,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Rusitec系统的发酵罐分为4个处理,壳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00、1 000、1 500 mg,每个添加量2个罐,重复进行2期试验,即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罐,每期预试期7 d,正试期2 d.检测甲烷产量、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00、1 000、1 500 mg组甲烷产量分别降低了17.71%、31.67%、50.37%,差异显著(P<0.05).2)添加壳聚糖显著降低了各时间点乙酸和丁酸浓度以及乙酸/丙酸(P<0.05),显著提高了丙酸浓度(P<0.05);添加壳聚糖显著降低了总氮、氨态氮、尿素氮浓度(P<0.05),显著提高了微生物氮浓度(P<0.05).3)1 000、1 500 mg组粗蛋白质降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甲烷产量,总氮、氨态氮、尿素氮、微生物氮、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乙酸/丙酸以及粗蛋白质降解率与壳聚糖添加量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由此可知,壳聚糖能改变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提高发酵液丙酸浓度,降低乙酸浓度,减少甲烷生成,提高能量利用,同时减少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
  • 林鑫, 毛述宏, 杨阳, 林仕梅, 罗琳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60-18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75、150和225 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成4种等氮(粗蛋白质32%)等能(总能14.8 MJ/kg)的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10.30±0.01) g的锦鲤8周.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结果表明:150 mg/kg组锦鲤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25 mg/kg组(P<0.05),而与75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锦鲤的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和摄食量(F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25 mg/kg组锦鲤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5 mg/kg组(P<0.05),与150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锦鲤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用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后,各抗菌肽添加组锦鲤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以增强锦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促进其生长;锦鲤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杨海明, 曹玉娟, 朱晓春, 王志跃, 王宽华, 侯帮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66-18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养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繁殖系统发育的影响.选取25周龄笼养海兰蛋鸡1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将其中1组放至地面进行散养,2组均自由采食,每天统计产蛋量和耗料量.试验第42天,每个重复随机取4只鸡屠宰、测定繁殖系统的相关指标,同时随机取6枚蛋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散养鸡期末体重、产蛋率极显著小于笼养鸡(P<0.01),料蛋比极显著大于笼养鸡(P<0.01),平均蛋重显著小于笼养鸡(P<0.05);散养鸡鸡蛋的蛋白高度、蛋壳厚度极显著大于笼养鸡(P<0.01),蛋黄颜色与笼养鸡鸡蛋相比有提高的趋势,蛋黄免疫球蛋白含量大于笼养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散养鸡输卵管重量、卵泡重极显著小于笼养鸡(P<0.01),输卵管长度显著小于笼养鸡(P<0.05).由此可知,与笼养相比,产蛋期间散养降低了鸡体重,降低了繁殖性能,改善了蛋品质.
  • 卢建, 王克华, 曲亮, 窦套存, 童海兵, 李尚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72-18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水平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28周龄产蛋率接近的健康苏禽青壳蛋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饲粮分别含有0(对照组)、1%、3%、5%、7%和9%的玉米DDGS(粗蛋白质,26.91%;表观代谢能,9.20 MJ/kg;粗脂肪,13.66%;中性洗涤纤维,32.27%;酸性洗涤纤维,9.58%;钙,0.12%;磷,0.66%),各处理饲粮中能量、蛋白质水平相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玉米DDGS可显著增加蛋黄颜色(P<0.05),饲粮玉米DDGS水平达到3%及以上时可显著提高哈氏单位(P<0.05),饲粮不同玉米DDGS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和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7%和9%玉米DDGS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较,1%、3%、5%、7%和9%玉米DDGS组的饲料成本分别降低了0.151、0.211、0.383、0.478和0.495元/只,7%和9%玉米DDGS组的利润分别增加了0.170和0.933元/只.由此可见,饲粮不同玉米DDGS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无不良影响,添加7%和9%玉米DDGS能够显著提高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并能有效增加养殖利润.
  • 宋中齐, 干友民, 谭剑蓉, 李涛, 刘焘, 杨树晶, 杨君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78-18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白三叶对肉兔肠黏膜形态、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5±2)日龄新西兰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白三叶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0%、20%、30%、40%白三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盲肠隐窝深度(P<0.05),以20%白三叶组的空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最大,但对盲肠黏膜厚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P<0.05),以40%白三叶组的淀粉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但是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白三叶添加量的增加,盲肠pH、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丁酸)显著上升(P<0.05),丙酸比例和丁酸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白三叶对盲肠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盲肠重和盲肠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白三叶能够影响肉兔的肠黏膜形态、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以及盲肠发酵.
  • 刘国栋, 薛敏, 李军国, 秦玉昌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86-18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鲟对饲料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耐受剂量.在基础饲料黄曲霉毒素B1含量<10.00 μg/kg条件下,分别添加0(对照)、0.5%、1.0%、2.5%和5.0%蒙脱石(国产饲料级改性蒙脱石,纯度≥99%),配制5种试验饲料.试验选用初始平均体重为(45.10±0.12) g的杂交鲟6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每组杂交鲟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70 d,通过检测试验鱼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肠道和肝脏组织学变化,确定杂交鲟对饲料中蒙脱石的耐受剂量.结果表明:添加0.5%和2.5%蒙脱石显著降低了杂交鲟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P<0.05),添加5.0%蒙脱石显著提高了杂交鲟的肝体比(P<0.05),添加1.0%蒙脱石对杂交鲟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不断升高,除0.5%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3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AST与谷丙转氨酶(ALT)比值持续走高,从1.09上升到2.00.全血呼吸爆发(RB)水平以1.0%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0%和5.0%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略高于0.5%组(P>0.05).肠道和肝脏组织切片显示,蒙脱石添加水平≥2.5%时会对杂交鲟肠道和肝脏组织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建议杂交鲟饲料中本受试蒙脱石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水平应大于0.5%且小于2.5%,即杂交鲟对本受试蒙脱石的耐受剂量介于0.5%与2.5%之间.
  • 胡瑞, 陈艳, 王之盛, 周安国, 蔡景义, 康坤, 姜均, 姜南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896-19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优化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5:1:2)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参数,并考察外源添加蛋白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通过模拟工厂化规模生产,测定4个料水比水平(1:0.3、1:0.4、1:0.5、1:0.6)在发酵0、24、48、72 h时的发酵温度、pH以及初水分、粗蛋白质、真蛋白质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选择复合益生菌发酵的最优生产参数,而后在该最优参数下设计加酶试验组和无酶对照组,比较添加外源蛋白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料水比条件下发酵72 h,底物温度先升高后下降,pH缓慢下降,初水分含量逐渐提高,粗蛋白质含量在1:0.6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47.29%,真蛋白质含量在1:0.4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43.34%,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在1:0.6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38.10×10-2 mg/g.2)加入蛋白酶后发酵豆粕真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59和4.11个百分点(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0.36个百分点(P<0.05),豆粕大分子蛋白质降解程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知,复合益生菌可实现对豆粕低料水比发酵,添加蛋白酶可进一步改善发酵豆粕的品质.推荐发酵参数为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5:1:2)总添加量0.5%,蛋白酶添加量为0.01%,料水比1:0.4,发酵48 h.酶菌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发酵豆粕中可利用氮的质量.
  • 贺淼, 周安国, 王之盛, 陈中平, 张海波, 邹华围, 申俊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8): 1904-1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8.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评定复合酵母对仔猪的营养价值,重点评定复合酵母在仔猪上表观消化能、表观代谢能、粗蛋白质的真消化率、粗蛋白质的真利用率和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通过化学分析和仔猪消化代谢试验测定复合酵母的营养成分和主要养分的生物利用率.饲养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体重(19.9±1.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2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以复合酵母作为唯一蛋白质源的半纯合饲粮.试验期7 d,预试期3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复合酵母粗蛋白质含量高达47.35%,赖氨酸含量为3.43%,蛋氨酸含量为0.72%,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100:21:19:64,与猪的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复合酵母的表观消化能为14.98 MJ/kg,表观代谢能为14.05 MJ/kg;粗蛋白质的真消化率、真利用率分别为89.71%和69.53%;除了苏氨酸,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回肠真消化率都高于80%.由此可见,复合酵母属于优质蛋白质饲料,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性好,有效能值高,仔猪对复合酵母的蛋白质、氨基酸的消化利用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