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5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3-09-15
  

  • 全选
    |
  •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陶新,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11-19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介绍肠道组织miRNAs表达的基础上,主要就miRNAs的差异表达对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以及miRNAs在肠道黏膜免疫、抵御外界病原感染、抗应激、调节肠道营养代谢和维持肠道稳态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综述。
  • 王进波, 倪江, 高权新, 齐莉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16-19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细菌自我保护、离子平衡、细胞分裂及其与宿主细胞互作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生理作用。本文综述了磷壁酸在革兰氏阳性菌黏附、定植及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阐述了磷壁酸识别的细胞膜受体蛋白,旨在为深入解析细菌在肠黏膜细胞膜上的黏附定植机制提供新线索。
  • 钟荣珍, 周道玮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21-19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捻转血矛线虫是感染羊的主要胃肠道吸血线虫之一,主要引起羊贫血和生产性能下降,给养羊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防控胃肠道线虫感染的普遍措施是采用化学驱虫药,然而,胃肠道线虫的抗药性和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迫使人们研究新的抗虫措施。明确捻转血矛线虫的免疫机理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改善宿主抗性和恢复力是理想的防控途径。营养调控原理是基于胃肠道线虫感染后宿主的生理和病理反应,通过调控宿主营养水平来提高自身抗虫性和感染后的恢复力。本文综述了羊捻转血矛线虫的生活史、免疫机理及控制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营养调控措施,包括调控羊饲粮蛋白质水平、矿物元素水平和抗虫营养活性物质。
  • 余长松, 贾刚, 邓秋红, 陈小玲, 王康宁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29-1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紧密连接是上皮细胞顶端连接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门控功能和细胞间联系等具有重要意义。Ras同源蛋白(Rho)A-Rho激酶(ROCK)信号转导途径在紧密连接的形成和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RhoA的活化是保证紧密连接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起始过程,而RhoA失衡、RhoA过度活化则会导致紧密连接的解聚;RhoA-ROCK信号转导途径能通过影响紧密连接蛋白的合成与定位从而调节上皮细胞间隙通透性;另外,RhoA信号能通过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收缩、直接调节连接膜蛋白等机制影响上皮细胞间隙通透性。本文拟就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结构、功能及RhoA-ROCK信号转导途径对其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 高侃, 汪海峰, 章文明, 刘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36-19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物肠道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微环境,单层的上皮细胞将共生微生物和病原菌与下层的免疫细胞分割构成肠道屏障。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益生菌与肠道上皮细胞、下层免疫细胞共同构成了3个屏障,分别是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本文主要综述肠道上皮屏障及微生态系统组成、益生菌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作用以及微生物与肠道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机制。
  • 邹轶, 彭健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46-1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活性氧由于在人的衰老和疾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内活性氧水平作为机体遭受氧化损伤的重要指标,是区分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关键问题。但活性氧由于反应活性高和半衰期短的特点,在体内和体外的准确测定仍然是一项难题。本文从活性氧化学反应法的测定原理和研究进展2个方面对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光度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等4个化学反应方法进行综述,比较这几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杨鹛, 吴德, 车炼强, 王军, 方正锋, 林燕, 徐盛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54-19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期不同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日龄、体重接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4头,配种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这4组按照妊娠期母猪摄入的不同营养水平分别为75% NRC组、NRC组、125% NRC组、150% NRC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泌乳期自由采食。结果表明:1)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总产仔数无显著影响(P>0.05),150% NRC组窝产活仔数有低于125% NRC组的趋势(P=0.081),125% NRC组窝产健仔数、初生窝重显著高于75% NRC组(P<0.05),有高于150% NRC组的趋势(P=0.083,P=0.090),但与NRC组差异不显著(P>0.05)。2)母猪妊娠期总增重、净增重及配种-断奶增重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妊娠期营养水平摄入的提高,泌乳期失重随之增加(P<0.01)。3)母猪泌乳期平均日采食量随妊娠期营养水平摄入的增加而降低,泌乳期消化能摄入量Y3(MJ/d)与妊娠期消化能摄入量X(MJ/d)的回归关系为:Y3=75.60-0.743X(R2=0.572,P<0.01)。4)随着妊娠期营养水平摄入的提高,母猪初乳中乳脂、乳蛋白含量随之极显著增加(P<0.01),常乳中乳脂、乳蛋白含量以125% NRC组最高,营养水平的摄入与乳脂、乳蛋白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结果提示,妊娠期125% NRC水平的营养摄入可改善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及常乳品质。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张凯, 丁雪梅, 白世平, 曾秋凤, 罗玉衡, 朱庆,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63-19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策略对不同遗传品系和性别的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2×2因子设计,4个二郎山山地鸡遗传品系、2个饲粮策略、公母2个性别。每个处理公母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共计1 920只。试验考察了山地鸡各阶段的生产性能、28 d血清生化指标及67 d屠宰性能。结果表明:饲粮策略对各阶段二郎山山地鸡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高赖氨酸饲粮显著提高了山地鸡1~67 d死淘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山地鸡67 d体重、1~67 d体增重(P<0.01),显著降低了1~49 d(P<0.05)和1~67 d料重比(P<0.01),但对山地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左胸肌率、左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67 d胸肌肉色及屠宰后45 min pH也无显著影响(P>0.05)。品系SD02的28、67 d体重和1~28 d、1~49 d和1~67 d体增重在各品系中均最高,且遗传品系均极显著影响以上指标(P<0.01);品系SD0302的49 d体重最高,品系SD02次之,均极显著高于品系SD0203(P<0.01);品系SD0302和SD02的1~28 d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系(P<0.05);品系SD02的屠宰率、腹脂率均显著低于另外3个品系(P<0.05)。饲粮策略、性别和遗传品系之间在山地鸡67 d体重、1~67 d体增重上表现了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综上所述,高赖氨酸饲粮策略可显著改善二郎山山地鸡67 d体重、1~67 d体增重、1~49 d和1~67 d料重比;对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综合评估可知,4个遗传品系优劣顺序为:品系SD0302、SD02>品系SD03>品系SD0203;各遗传品系公鸡的生产性能均优于母鸡;饲粮策略、性别和遗传品系之间在体增重上表现了显著的互作效应,应区别饲养。
  • 阮剑均, 宦海琳, 闫俊书, 赵颖, 杜银峰, 田光洪, 贾代汉, 薛永峰, 周维仁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76-19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米糠毛油与其他不同油脂对肉鸡肌肉品质、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 4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相同比例的米糠毛油(CRBO)、大豆毛油(CSO)、猪油(LO)及棕榈油(PO)。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1~21 d)CRBO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CSO、PO组(P<0.05),各组全期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CRBO组腿肌烹饪损失显著低于LO组(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CSO组(P<0.05),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CSO、LO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LO组(P<0.05)。关于胸肌脂肪酸组成,PO、LO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RBO、CSO组(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CRBO、CSO组(P<0.05),CRBO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最高,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第21天,CSO、PO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LO组(P<0.05),CRBO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PO组(P<0.05);试验第42天,CSO组肝脏T-AOC显著低于PO组(P<0.05)。LO、PO组的血清T-AOC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CRBO、CSO组,其中PO组显著高于CSO组(P<0.05)。结果提示,相比其他油脂,CRBO能降低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胸肌饱和脂肪酸含量及提高胸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同程度地提高胸肌PUFA含量,但对肌肉pH、滴水损失和肌肉及肝脏抗氧化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 徐晨晨, 王宝维,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史雪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89-19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铜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和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以确定铜的最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324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铜含量为5.87 mg/kg),Ⅱ~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30、60、120、240 mg/kg铜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采用不相关比较法进行分析,饲粮铜添加水平为21.80 mg/kg时平均日增重最大;饲粮铜添加水平为16.25 mg/kg时料重比最低。2)生长激素、胰岛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与5~16周龄鹅的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由此可以得出:1)由曲线方程可知,5~16周龄五龙鹅获得最佳生长性能时的饲粮铜添加水平为16.25 mg/kg。2)饲粮中添加30 mg/kg的铜可显著提高代谢能、粗蛋白质、粗脂肪、磷、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3)饲粮铜添加水平对机体激素的分泌有显著影响,其中对生长激素的影响最显著。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 翁秀秀, 张养东, 李发弟, 周凌云, 卜登攀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1998-20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饲粮对奶牛瘤胃乳头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试验选择10头初产、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127±13)d]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2种饲粮,一种以玉米秸秆为唯一粗饲料来源并添加高水平精料,该组称为单一秸秆组(CS组);另一种以羊草、苜蓿干草、全株玉米青贮为粗饲料来源并添加低水平精料,该组称为混合粗料组(MF组),试验期63 d。试验结束经瘤胃瘘管活体采集瘤胃乳头,制备切片,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瘤胃乳头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S组奶牛的瘤胃乳头宽度极显著高于MF组(P<0.01)。MF组奶牛的瘤胃乳头表面上皮的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的厚度均高于CS组,角质层厚度低于CS组,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CS组奶牛瘤胃乳头颗粒层的细胞连接退化,细胞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角质层有少量的蜕皮现象,角质层下的细胞层细胞呈现加速的迁移状态。由此可见,给泌乳奶牛饲喂玉米秸秆并添加高水平精料的饲粮影响了瘤胃乳头的形态学结构。
  • 张智慧, 杨红建, 任清长, 金鑫,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05-20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粗饲料组合全混合日粮(TMR)对荷斯坦泌乳奶牛瘤胃液微生物蛋白(MCP)浓度24 h变化和嘌呤衍生物(PD)法测定小肠MCP流量的影响。选用5头体重(543±45) kg、年龄4岁、泌乳期和日均产奶量相近、安装有大口径瘤胃瘘管的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5×5拉丁方设计,TMR精粗比为61:39,共包括5个粗饲料组合,分别为100%玉米秸(TMR1)、50%玉米秸+50%玉米秸黄贮(TMR2)、50%玉米秸黄贮+50%全株玉米青贮(TMR3)、50%羊草+50%全株玉米青贮(TMR4)以及34%羊草+33%全株玉米青贮+33%苜蓿(TMR5)。结果表明:每隔2 h采集的不同时间点瘤胃液测定的MCP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TMR间瘤胃液MCP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TMR3瘤胃液MCP浓度值最高(1.217 mg/mL),显著高于TMR1和TMR5(P<0.05),但与TMR2和TMR4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TMR1至TMR5尿中尿囊素、尿酸、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及由此估计的流入小肠的微生物氮(MN)和MCP合成量依次升高,差异逐渐达到显著水平(P<0.05),5个处理尿囊素占PD排出量的83%~92%,尿酸排出量占PD排出量的8%~17%,且尿囊素(y=50.44x+35.58,R2=0.733)、尿酸(y=27.22x-28.77,R2 =0.734)和PD排出量(y=77.67x+6.811,R2=0.734)均与TMR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由此得出,饲喂羊草、全株青贮和苜蓿为TMR粗饲料的奶牛尿中PD排出量及由此估计的流入小肠的MCP合成量均高于其他各TMR。
  • 蔡晶晶, 王洪荣, 付聪, 李志腾, 朱婧靓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12-20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饲粮和硫胺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选用3头健康状况良好且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3期进行,每期23 d,每期中预试期20 d,正试期3 d;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NFC/NDF为1.41(精粗比5:5)、NFC/NDF为2.01(精粗比7:3)、NFC/NDF为2.01(精粗比7:3)+180 mg/kg硫胺素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提高饲粮NFC/NDF,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乳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乙酸比例(P<0.05)、乙酸/丙酸(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丙酸、丁酸比例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高NFC/NDF饲粮添加硫胺素后,瘤胃液pH有升高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乳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丙酸比例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NFC/NDF的增加能够诱导瘘管奶牛产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添加180 mg/kg硫胺素能够缓解这一现象。
  • 杨俊, 王之盛, 保善科, 王威, 薛白, 张海波, 邹华围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21-20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6.27±4.70) kg的3月龄犊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增重净能分别为5.60、6.50、7.40 MJ/kg的3种精料补充料。试验共39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28 d,消化试验4 d。结果表明:1)6.50、7.40 MJ/kg组犊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5.60 MJ/kg组精料补充料/增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6.50 MJ/kg组犊牦牛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与7.40 MJ/kg组差异不显著(P>0.05)。3)6.50 MJ/kg组犊牦牛干物质、有机物、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随能量水平升高,钙(P=0.06)、磷(P=0.10)表观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牦牛可在3月龄断奶舍饲饲养,精料补充料增重净能为6.50 MJ/kg时,更有利于舍饲的3月龄断奶犊牦牛的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生长。
  • 李文婷, 丛玉艳, 曹阳, 李丰田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28-20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锰水平对辽宁绒山羊母羊产绒性能及相关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选择2.5周岁、体况良好、体重[(34.16±0.90)d]接近的健康辽宁绒山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补饲无机锰0、20、40、60 mg/kg。在母羊空怀期、妊娠1个月和4个月时采集血清及绒样,测定血清催乳素(PRL)和褪黑激素(MT)含量、绒生长速度、绒细度和绒强度。结果表明:1)补饲锰对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补饲20 mg/kg锰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2)空怀期时补饲20 mg/kg锰,显著降低了血清PRL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MT含量(P<0.05),且与补饲40、60 mg/kg锰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个1月时,各补饲锰水平饲粮均使血清PRL含量显著降低、MT含量显著增加(P<0.05)。3)各补饲锰水平饲粮均提高了空怀期、妊娠1个月和妊娠4个月时母羊的绒生长速度,尤以补饲20 mg/kg锰的效果显著(P<0.05);补饲锰改善了母羊绒细度,虽降低了绒绝对强度,但对绒相对强度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认为,补饲20 mg/kg锰(饲粮锰水平60 mg/kg)对提高辽宁绒山羊母羊产绒性能较为适宜。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张铁涛, 崔虎, 高秀华, 杨福合, 李光玉, 邢秀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36-2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21±0.60) kg的9周龄健康雄性蓝狐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6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蛋白质水平为30%的基础饲粮(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和1.0%(Ⅵ组)蛋氨酸的试验试粮。对照组(Ⅶ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2%的基础饲粮(适宜蛋白质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Ⅴ组与Ⅵ组的末重(第45天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16~30天的平均日增重,Ⅳ组、Ⅴ组、Ⅵ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31~45天的平均日增重,Ⅴ组、Ⅵ组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且Ⅴ组还显著高于Ⅵ组和对照组(P<0.05)。Ⅴ组、Ⅵ组的干物质排出量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Ⅵ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和Ⅵ组的胱氨酸排出量极显著低于Ⅱ组、Ⅲ组和对照组(P<0.01);Ⅵ组的胱氨酸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照组的胱氨酸消化率与Ⅴ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蛋氨酸添加水平的提高,蓝狐的蛋氨酸消化率相应增高,Ⅵ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Ⅴ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总氮排出量显著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Ⅴ组的氮沉积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本试验的各项测定指标,在蛋白质水平为30%的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8%的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1.14%时能够满足育成期蓝狐对蛋氨酸的需要量,此时蓝狐的生长性能、蛋白质消化率和氮沉积较为理想。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李志鹏, 刘晗璐, 崔学哲, 荆祎, 鲍坤, 徐超, 杨福合,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44-20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对以柞树叶为主要粗饲料来源的梅花鹿瘤胃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取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组成。结果表明:1)试验共得到107个非嵌合体16S rRNA基因序列。按照97%序列相似性,划分为22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其中91个序列(10个OTUs,85%总克隆序列)与已培养菌序列相似性≥97%,13个序列(10个OTUs,12.2%总克隆序列)与已培养菌序列相似性为90%~97%,其余序列相似性<90%。87.9%序列与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spp.)相似。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梅花鹿瘤胃细菌由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组成。由结果可知,以富含单宁的柞树叶为主要粗饲料来源的梅花鹿的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是优势细菌,而牛、羊瘤胃中常见的纤维素降解菌未检测到,这可能与饲料中单宁含量高有关。
  • 实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s
  • 李东卫, 卢庆萍, 张宏福, 庄晓峰, 陈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51-20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仿生消化过程中生长猪体内4种小肠消化酶以及胃期和小肠期消化时间对植物性饲料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确定仿生消化法评定生长猪常用植物性饲料磷体外消化率时模拟小肠消化液的组成与最佳消化时间提供参考。试验在SDS-Ⅰ型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中进行,以玉米、豆粕和麦麸为测试原料,分3个试验进行。试验1,设置5个处理,1个不添加小肠消化酶的处理(对照)和4个添加不同小肠消化酶的处理,分别添加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胃期消化时间为1.25 h,小肠期消化时间为4.00 h;试验2,确定小肠消化液主要消化酶组成后,设置5个不同的胃期消化时间的处理,分别为0.50、0.75、1.00、1.25、1.50 h,各处理的对应小肠期消化时间均设置为4.00 h;试验3,确定胃期消化时间后,设置6个不同的小肠期消化时间的处理,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 h。以上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根消化管,分别测定3种饲料原料的磷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均可显著提高玉米、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P<0.05),糜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P<0.05),却显著降低了玉米磷体外消化率(P<0.05)。2)胃期消化时间由0.50 h增加到1.00 h,玉米和豆粕磷体外消化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1.25 h时玉米和豆粕磷体外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消化时间由0.50 h增加到1.00 h,麦麸磷体外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1.25 h时达到稳定。3)小肠期消化时间由1.00 h增加到6.00 h,玉米、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0.05),并分别在3.00、4.00、5.00 h达到稳定。分析以上结果得出:1)可采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模拟小肠液。2)确定胃期消化时间为1.00 h,小肠期消化时间为5.00 h。
  • 王美琴, 赵峰, 贾刚, 刘成玲, 王钰明,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59-20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排空强饲法测定鸡饲粮表观代谢能(AME)值的灵敏度及样品间显著差异的置信限,为国家标准方法GB/T 26437—2010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1采用2×5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即2个基础饲粮和5个稀释剂水平(2%、4%、6%、8%和10%),检验排空强饲法测定的AME值对计算值的线性反应量。试验2通过分析上述10个饲粮样品、4次空白样品测试中AME值的方差,计算2个样品间AME值差异显著时所对应的置信限。结果表明:在2个基础饲粮条件下,稀释剂的水平与稀释后饲粮的AME值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而二次函数关系与线性失拟检验均不显著(P>0.05)。以饲粮AME计算值为依变量,以排空强饲法AME实测值为应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斜率为0.987(P<0.01),这表明排空强饲法的灵敏度很高。排空强饲法测定4次空白样品及10个饲粮样品的AME值方差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排空强饲法测定饲粮AME值标准差的平均值,计算出2个饲粮样品间AME值显著性差异的置信限为0.27 MJ/kg DM。综上所述,排空强饲法测定饲粮的 AME值具有满意的灵敏度。0.27 MJ/kg DM的置信限将为检测饲粮样品间AME值是否有显著差异提供参考。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卢建, 王克华, 曲亮, 窦套存, 童海兵, 李尚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67-2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万寿菊提取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苏禽青壳蛋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不含万寿菊提取物,试验组饲粮分别含有0.05%、0.10%和0.20%的万寿菊提取物(有效成分叶黄素的含量分别为12.5、25.0和50.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产蛋性能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期第14天,0.10%和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第28天,0.10%和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期第42天,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万寿菊提取物添加水平为0.20%时,能显著提高鸡蛋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对产蛋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无不良影响。
  • 胡如久, 王影, 王潇, 杨婷, 陈思, 杨小军, 姚军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74-20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提取物(GSE)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选用450羽40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6个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5 mg/kg的铜(Cu);其他4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400和800 mg/kg的GSE。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鸡。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SE显著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对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00 mg/kg GSE极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1)、显著降低了料蛋比(P<0.05);添加125 mg/kg Cu显著降低了产蛋率(P<0.05),显著增加了料蛋比(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800 mg/kg GSE显著增加了蛋壳厚度(P<0.05),添加800 mg/kg GSE显著增加了蛋白高度(P<0.05),但添加GSE对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和哈夫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SE各组和Cu 125 mg/kg组的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Cu 125 mg/kg、GSE 100和200 mg/k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与饲粮中添加高Cu相比,添加100 mg/kg GSE不仅显著降低了鸡蛋中胆固醇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了产蛋率。
  • 黄学琴, 任周正, 曾秋凤, 张克英, 丁雪梅, 白世平, 罗玉衡, 刘永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82-20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中添加液态复合酶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及胫骨和血清钙(Ca)、磷(P)代谢的影响。选择640只1日龄樱桃谷肉公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PC)组、负对照1(NC1)组[在PC组基础上降低334.40kJ/kg代谢能(ME)、2.00%可消化氨基酸(DAA)、0.15%有效磷(AP)和0.10%钙(Ca)]、负对照2(NC2)组(在PC组基础上降低418.00 kJ/kg ME、2.50% DAA、0.20% AP和0.15% Ca)以及在NC1和NC2组中分别添加液态复合酶制剂(0.2 mL/kg)的加酶(NC1+E、NC2+E)组,其中PC、NC1和NC1+E组为10个重复,NC2和NC2+E组为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鸭。试验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35日龄)2个阶段饲养。结果表明:1)与PC组相比,NC1组肉鸭各期生长性能及胫骨粗灰分(Ash)、Ca和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1~35日龄死亡率极显著提高(P<0.01),7和21日龄血清Ca含量及35日龄血清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5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2)与PC组相比,NC2组肉鸭各期生长性能及胫骨Ash、Ca和P含量进一步极显著降低(P<0.01),7和21日龄血清Ca含量和21日龄血清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NC1组相比,NC2组肉鸭各期生长性能及胫骨Ash、Ca和P含量、21日龄血清P含量以及ALP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3)与NC1和NC2组相比,NC1+E和NC2+E组肉鸭体重(BW)、体增重(BWG)和采食量(FI)均极显著提高(P<0.01),NC1+E组胫骨Ash、Ca和P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NC1+E和NC2+E组死亡率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提示,以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为主的液态复合酶制剂可明显缓解饲粮低营养水平,尤其是AP水平降低对肉鸭生长性能及Ca、P代谢造成的不利影响。
  • 张贵花, 王聪, 刘强, 白元生, 师周戈, 刘晓妮, 高书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091-2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纤维分解酶处理玉米秸秆饲喂肉牛后对瘤胃发酵、养分消化代谢以及氮、磷、甲烷排放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近似的西门塔尔牛3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以0.5%、1.0%和1.5%的纤维分解酶处理玉米秸秆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秸秆进行为期80 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Ⅱ和Ⅲ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但乙酸/丙酸和乳酸浓度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消化能、代谢能、沉积能以及沉积能/消化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与Ⅲ组食入氮、可消化氮和沉积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与Ⅲ组氮排泄/食入氮、磷排泄/食入磷和甲烷排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白蛋白浓度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试验Ⅰ组(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当处理玉米秸秆的纤维分解酶添加量为1.0%时,瘤胃发酵得到显著改善,饲粮养分消化率显著提高,能量及氮利用率提高,氮、磷和甲烷排放降低。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陈明洪, 段杰林, 尹杰, 刘金艳, 李铁军, 方俊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01-2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霉变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肉品质的影响及添加1%精氨酸或2%谷氨酸对饲喂霉变饲粮造成的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55.0±1.5) kg的"长×大"二元杂交育肥猪2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正常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经过霉变处理后的霉变饲粮(霉变组)、添加1%精氨酸的霉变饲粮(精氨酸组)、添加2%谷氨酸的霉变饲粮(谷氨酸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育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在饲粮中添加精氨酸或谷氨酸未能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2)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肝脏指数显著升高,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与霉变组相比,谷氨酸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缓解了霉变饲粮对肝脏、脾脏的损伤。3)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霉变组相比,精氨酸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中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压积显著升高(P<0.05)。与霉变组相比,精氨酸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间值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P<0.05);谷氨酸组中间值细胞百分比、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升高,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霉变组相比,谷氨酸组和精氨酸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不仅如此,谷氨酸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显著升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肌肉嫩度显著降低了20.22%(P<0.05)。精氨酸组肌肉嫩度较霉变组显著提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精氨酸或2%谷氨酸能够对霉变饲粮造成的育肥猪脏器、抗氧化以及肉品质的损伤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 张世忠, 王全溪, 王长康, 吴南洋, 江斌, 邵良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11-2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氨丙磷溶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健康1日龄黄羽肉鸡180羽,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Ⅰ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Ⅱ组肌肉注射国产丁氨丙磷溶液,Ⅲ组肌肉注射进口丁氨丙磷溶液,分3次注射,第1次于1日龄注射0.2 mL/只,第2次于21日龄注射0.5 mL/只,第3次于49日龄注射1.0 mL/只。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56日龄时,平均日采食量Ⅱ组和Ⅲ组均比Ⅰ组显著性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Ⅱ组比Ⅰ组显著性提高(P<0.05),Ⅲ组比Ⅰ组极显著性提高(P<0.01),但是3组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丁氨丙磷溶液极显著地降低了发病率(P<0.01)和显著降低了死亡率(P<0.05)。2)28日龄和56日龄时,Ⅱ组和Ⅲ组肉仔鸡血清中新城疫(克隆30)弱毒苗的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仅有Ⅲ组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Ⅰ组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但Ⅱ组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56日龄时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胸腺指数显著高于Ⅱ组(P<0.05),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丁氨丙磷溶液能提高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死亡率和降低发病率,但不影响料重比,同时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口丁氨丙磷溶液的效果部分指标优于国产。
  • 刘文斐, 刘伟龙, 占秀安, 浦琴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18-2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9周龄岭南黄肉用种母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只。对照组为蛋氨酸缺乏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了蛋氨酸有效含量为0.10%的DL-蛋氨酸(DLM)、羟基蛋氨酸钙(MHA-Ca)和包膜蛋氨酸(CME)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1)添加3种形式蛋氨酸均有提高肉种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并降低料蛋比的趋势,其中CME组产蛋率和周均总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CME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种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补体3、补体4含量(P<0.05),较DLM和MHA-Ca组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补体4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形式蛋氨酸均能增强肉种鸡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显著提高了肝脏、肾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其中以CME组效果最佳。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3种形式蛋氨酸中以CME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氧化功能效果最佳。
  • 陈秀芸, 滑静, 杨佐君, 王晓霞, 杨开伦, 张洁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26-2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和比较不同硒源及水平对蛋用种公鸡肝脏中硒含量、抗氧化性、硒酶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96只150日龄海兰褐蛋用种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8和1.2 mg/kg硒化壳聚糖(SC)和亚硒酸钠(SS)2种硒源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2种硒源及水平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SS和SC均能显著增加血浆和肝脏的硒含量(P<0.05);且随着饲粮添加硒水平的增加而机体硒含量增加。3)SC组能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4)SS组和SC组均能提高各试验组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Ⅰ型脱碘酶活性(P<0.05);且SC组显著高于SS组(P<0.05)。5)硒添加水平为0.8 mg/kg时,SC组的GPx4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不同硒源及添加水平均可影响蛋用种公鸡肝脏中硒含量、抗氧化性、硒酶活性及GPx4基因mRNA表达水平,其中有机硒优于无机硒。
  • 曾燕, 孙朋, 倪学勤, 杨杰, 曾东, 张洪瑜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36-21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瘤胃菌群在不同纤维素富集条件下的多样性。试验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培养基、蛋白胨纤维素(PCS)培养基、J培养基和K培养基分别在37和50℃条件下培养瘤胃内容物,使用PCR-DGGE技术、DGGE图谱共性及特异性条带的克隆和测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几种方法分析瘤胃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37℃条件下,不同培养基的DGGE图谱差异较大,J培养基和PCS培养基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77;J培养基和CMC培养基间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76。50℃条件下不同培养基的DGGE图谱相似性较高,J培养基和PCS培养基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78;而CMC培养基和PCS培养基间的相似性系数高达0.84。DGGE图谱中共性条带属于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和解脲芽孢杆菌2个菌属,是瘤胃中的优势菌群;而主要的特异性条带属于解没食子酸链球菌、摩氏假单胞菌、产碱杆菌和未培养毛螺旋菌4个菌属。结果提示,不同纤维素富集培养基和温度对瘤胃菌群的多样性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 孙敏敏, 刘含亮, 王红卫, 孟晓, 王纪亭, 万文菊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43-21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铬对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鱼体营养组成以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5.80±0.02) g的尼罗罗非鱼3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以酵母铬为铬源配制4种饲料,以三价铬(Cr3+)浓度计算,其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0.2、0.4和0.8 mg/kg。每组随机饲喂1种饲料。试验期为50 d。结果表明:虽然添加酵母铬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鱼体营养组成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也没有显著影响肝脏和肌肉中IR以及肌肉中GLUT4基因的表达(P>0.05),但0.8 mg/kg组肝脏中GLUT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 mg/kg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添加酵母铬具有上调尼罗罗非鱼肝脏中GLUT2基因表达的潜在能力。
  • 彭程远, 解俊, 金珊, 赵青松, 陈寅儿, 王国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50-21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鱼师)鱼诺卡氏菌全肽聚糖(WPG)对鱼类的免疫效应,应用1% (鱼师)鱼诺卡氏菌WPG溶液对乌鳢进行腹腔注射,在注射后第0、1、2、3、4、5、6、7、8天对乌鳢血液、黏液、肝脏、头肾组织进行取样,测定血细胞吞噬指数(PI)、血清替代途径补体活力(ACH50)以及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力等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同法等量注射0.7%灭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此外,通过攻毒试验测定 (鱼师)鱼诺卡氏菌WPG对感染 (鱼师)鱼诺卡氏菌乌鳢的免疫保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红细胞和白细胞PI及血清ACH50在注射后第1天就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并分别在注射后第2天、第2天和第1天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2.45%、3.64%和306.67 unit/mL。试验组血清中LSZ和AKP活力分别从注射后第3天和第4天开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清中ACP和SOD活力则在注射后第1~7天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注射 (鱼师)鱼诺卡氏菌WPG后,黏液、肝脏、头肾中ACP活力均有升高现象,达峰值时间分别为第2天、第4天、第7天;黏液和头肾中AKP活力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P>0.05),肝脏中AKP活力仅在第3天、第4天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脏和头肾中SOD活力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黏液中SOD活力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黏液和肝脏中LSZ活力在第1天就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第2天均达峰值,而头肾LSZ活力呈现逐渐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仅在第5天表现出显著升高(P<0.05)。 (鱼师)鱼诺卡氏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 (鱼师)鱼诺卡氏菌WPG腹腔注射免疫7、21、35 d后对乌鳢的保护率分别为35%、55%、60%。以上结果说明, (鱼师)鱼诺卡氏菌WPG对乌鳢血细胞PI、血清ACH50及组织中ACP、AKP、SOD、LSZ活力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调节作用的强弱存在组织差异性; (鱼师)鱼诺卡氏菌WPG腹腔注射免疫21 d以上对乌鳢诺卡氏菌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荆祎, 李光玉, 刘晗璐, 杨雅涵, 鲍坤, 李志鹏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60-2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选择2株水貂源乳酸杆菌,研究其对水貂的益生作用。挑选160只体重相近的健康冬毛期雄性水貂,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9 CFU貂源植物乳杆菌MDL1118(LP)、屎肠球菌MDF1104(EF)和LP+EF(各2.5×109 CFU)的试验饲粮。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Ⅲ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和Ⅱ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粪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和Ⅳ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和Ⅳ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貂源乳酸杆菌添加剂能够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机体免疫机能,这2株貂源乳酸杆菌可作为水貂饲料添加剂的备选菌株。
  • 刘进军, 刘洁, 任二军, 李亚青, 李晓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68-21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源与水平对冬毛期公貂体重、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择84只公貂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饲粮中分别添加0(Ⅰ组)、15(Ⅱ组)、30(Ⅲ组)、45(Ⅵ组)、60(Ⅴ组)、75 mg/kg(Ⅵ组)蛋氨酸螯合锌和60 mg/kg硫酸锌(Ⅶ组)。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Ⅲ组公貂的体重(140日龄)和平均日增重(120~140日龄)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Ⅵ组(P<0.05),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Ⅵ组(P<0.05),沉积氮、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与Ⅶ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冬毛期公貂饲粮中蛋氨酸螯合锌适宜添加量为30 mg/kg。
  • 王磊磊, 李云, 王宇萍, 白世平, 丁雪梅, 陈红, 张静, 赵立军, 柏凡,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9): 2174-21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9.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不同生产工艺(钙盐沉淀法、钙盐+钠盐沉淀法和水蒸气法)生产的饲料级磷酸二氢钙(MCP)的质量特性,为MCP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合理使用提供试验依据。采集全国有代表性地区10个生产厂家的MCP样品,比较3个不同生产工艺间及使用钙盐沉淀法、钙盐+钠盐沉淀法的9个厂家生产的样品间的游离水、结晶水、钙、总磷、水溶性磷含量及钙磷质量比、细度、结晶水个数和pH。结果表明:1)3种生产工艺间比较,水蒸气法的pH显著高于钙盐沉淀法和钙盐+钠盐沉淀法(P<0.05),钙盐沉淀法的pH显著高于钙盐+钠盐沉淀法(P<0.05)。3种工艺的游离水、结晶水、钙、总磷、水溶性磷含量、钙磷质量比和结晶水个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水蒸气法的过0.50和0.40 mm试验筛的细度显著低于钙盐+钠盐沉淀法(P<0.05)。2)不同生产厂家间比较,所有样品的游离水含量差异显著(P<0.05),样品4的结晶水含量和结晶水个数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5和样品8、9的p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4的各层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1、6的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9的总磷含量显著高于样品1、2、4、5、6和7(P<0.05),样品5的水溶性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1的水溶性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1的钙磷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9的钙磷质量比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由此可见,3种生产工艺中,水蒸气法的水溶性磷、游离水、结晶水含量及结晶水个数、pH最高;钙盐沉淀法的水溶性磷、结晶水含量及结晶水个数最低,钙含量和钙磷质量比最高;钙盐+钠盐沉淀法的总磷和各层细度最高。饲料级MCP质量指标因生产厂家及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存在极大差异,除国家标准已规定的质量指标外,也应该考虑其中的结晶水含量、结晶水个数、钙磷质量比,同时建议降低对细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