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2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4-12-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王进波, 初佳丽, 齐莉莉, 杨在宾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545-35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物肠道益生菌具有免疫调节、形成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和刺激肠道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理作用.最新研究表明,益生菌一个重要作用机制是可通过调控肠道自由基的水平,既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又避免了对肠道产生氧化损伤.益生菌能够刺激肠道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ROS参与调控肠道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同时,益生菌也能够利用其体内相关的酶系,清除肠道细胞产生的过量ROS,从而防止其对肠道的损伤作用.本文对益生菌通过调控肠道自由基水平,既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又防止对肠道氧化损伤的功能及其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
  • 朱志明, 朱旺明, 蓝汉冰, 崔祥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550-35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酿酒酵母细胞壁含有丰富的β-1,3-葡聚糖和甘露寡糖(MOS),可达到细胞壁干重的95%左右,它们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酵母细胞原生质中含量丰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小肽能够对水产动物产生强烈的诱食效应,显著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吸收利用效率,并对水产动物免疫能力具有良好的增强效应.本文综述了酿酒酵母中β-1,3-葡聚糖、MOS、核苷酸和氨基酸/小肽的营养调控功能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饲料酵母产品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背景资料.
  • 靳青, 毕宇霖, 刘晓牧, 万发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561-35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不仅是动物体内维生素A的最主要来源,还在预防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动物正常生长与繁殖以及着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类胡萝卜素在人类健康及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其吸收、转运及代谢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在论述类胡萝卜素的基本特征、吸收和转运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类胡萝卜素的代谢机制以及生物活性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类胡萝卜素的代谢机制、功能以及发掘新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谢庆, 常文环, 刘国华, 蔡辉益, 王金全, 吕春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572-35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黄曲霉毒素是由某些曲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能严重损害动物机体的消化机能和免疫系统,导致动物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降低,并能够在肝脏、肾脏、肌肉等组织中蓄积,严重危害动物健康以及人类的食品安全.黄曲霉毒素中毒常见于幼龄的鸡、鸭和火鸡,特别是以2~6周龄的雏鸡和雏鸭敏感性最高.目前黄曲霉毒素脱毒技术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吸附剂法和生物脱毒法.本文阐述了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分析了各种脱毒技术的脱毒原理与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王建, 孙鹏, 卜登攀, 杜洪, 南雪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579-35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奶牛围产期一般是指产前3周至产后3周这一时期,此时奶牛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发生显著变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现象.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此时也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严重影响奶牛健康,进而导致产后牛奶品质下降.因此,如何缓解围产期奶牛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产后的发病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围产期奶牛发生免疫抑制的原因及用于缓解的营养对策.
  • 肖寒, 靳青, 刘桂芬, 万发春, 刘晓牧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587-35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β-胡萝卜素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脊椎动物中,2种类胡萝卜素裂解酶,即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BCMO1)和β-胡萝卜素-9',10'-双加氧脱氢酶(BCDO2)在其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BCMO1是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关键酶,与胚胎形成、脂类代谢也息息相关.BCDO2在维生素A转化中的作用被长期争论,但对类胡萝卜素可能诱发的线粒体功能紊乱起到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这2种加氧酶在合成β-胡萝卜素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底物特异性、组织特异性、主要调控因素和单核苷酸多态性,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 彭涵, 齐仁立, 黄金秀, 陈英, 刘炎, 刘作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593-35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机体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NAs是在真核生物内发现的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细胞的凋亡、分化、增殖、侵袭和代谢.大量的研究表明,miR-21作为miRNAs重要成员之一,与细胞凋亡有重要联系.本文将从miR-21的生成、表达调控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面进行综述.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夏伟光, 张罕星, 林映才, 郑春田, 王丽, 陈伟, 阮栋, 王爽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599-36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蛋鸭产蛋期不同阶段产蛋性能的影响.采用3×3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ME水平分别为10.88、10.46和10.04 MJ/kg,CP水平分别为18.26%、17.07%和16.42%,选取刚开产的福建龙岩麻鸭1 674羽,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1羽.试验共持续32周.结果表明:1)产蛋初期(16~18周龄),饲粮ME和CP水平均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平均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产蛋高峰期(19~39周龄),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蛋鸭平均蛋重(P<0.05).饲粮ME水平为10.88和10.46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产蛋后期(40~47周龄),饲粮ME水平为10.46 MJ/kg组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10.88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46和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为18.26%组的产蛋率、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7.07%和16.42%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17.07%和16.42%组(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日产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产蛋性能指标,产蛋初期、高峰期和后期龙岩麻鸭饲粮适宜的ME和CP水平分别为10.88、10.46、10.46 MJ/kg和17.07%、17.07%、18.26%,每日ME和CP需要量分别为1.47、1.60、1.48 MJ和22.96、26.16、25.81 g,饲粮的蛋能比分别为15.62、16.35、17.44 g/MJ.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 孙国强, 吕永艳, 王玲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08-36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中不同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水平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择30头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和泌乳天数[(115±14) d]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分为5个组,对照组精料不添加DDGS,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以10.0%、17.5%、25.0%和32.5%的DDGS等比例替代精料中花生粕、棉籽粕、豆粕和玉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干物质采食量,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及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而这4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采食量,4个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Ⅱ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Ⅲ组和Ⅳ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日均产奶量,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Ⅲ组整个正试期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分别比试验Ⅳ组高6.17%、8.27%、9.06%和9.59%,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Ⅲ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3)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间各乳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4个试验组总氮排泄量整个正试期的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下降4.19%、9.36%、12.08%和18.02%,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综合考虑奶牛产奶性能和氮排泄,在本试验条件下,奶牛精料中适宜的DDGS水平为25.0%.
  • 林英庭, 祁茹, 王利华, 朱风华, 赵发盛, 胡静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16-36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比较不同外源寡糖对山羊瘤胃液主要酶活及常用粗饲料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62.80±2.45)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崂山奶山羊去势公羊6只.采用6×4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羊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及添加1%外源寡糖[甘露寡糖(MOS)、半乳甘露寡糖(GMOS)、寡木糖(XOS)、低聚异麦芽寡糖(IMO)、果寡糖(FOS)]的试验饲粮;试验进行4期,每期35 d,其中预试期25 d,正试期10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MOS可显著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P<0.05);GMOS、IMO和FOS可显著提高滤纸纤维素酶活性(P<0.05);添加IMO、XOS、GMOS和FOS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β-葡萄糖苷酶活性(P<0.05或P<0.01);添加MOS、GMOS、XOS、FOS和IMO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木聚糖酶活性(P<0.05或P<0.01);添加IMO、GMOS和FOS可显著提高中性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FOS可显著提高α-淀粉酶活性(P<0.05).2)饲粮添加MOS、GMOS、IMO、XOS、FOS可提高玉米全株青贮、花生蔓、羊草、苜蓿中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综合各项指标,在1%添加水平下,GMOS和FOS在山羊饲粮中添加效果较好.
  • 臧长江, 潘榕, 郭同军, 王连群, 卜登攀, 周振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25-36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DCAB)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机体矿物质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75头健康的泌乳中期[泌乳日龄为(104.8±12.0) d]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产奶量、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DCAB值为195.76、186.68、177.77、166.94、239.12 mEq/kg干物质(DM)的饲粮.试验期为67 d,其中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对试验期间环境温湿度的监测结果为温湿指数(THI)>72,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奶牛直肠温度对照组最高,Ⅰ组最低,呼吸频率随DCAB值的升高而升高,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改变饲粮DCAB值,对奶牛乳中钾(K)、钙(Ca)、镁(Mg)、磷(P)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与Ⅲ、Ⅳ组相比,Ⅰ、Ⅱ组和对照组奶牛乳中钠(Na)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显著(P<0.05),氯(Cl)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对奶牛血清中K、Mg、P、Na的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Ca的浓度随着DCAB值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而Cl的浓度呈上升趋势;对尿液中K、Ca、Na、Mg的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的Cl的浓度分别提高了33.826%、35.598%,差异显著(P<0.05);Ⅲ、Ⅳ组分别提高了95.421%、76.957%,差异极显著(P<0.01);尿液pH随着饲粮DCAB值的升高而升高,Ⅰ、Ⅱ组和对照组与Ⅲ、Ⅳ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因此,在热应激条件下,添加阴阳离子平衡盐调整饲粮DCAB值在177.77 mEq/kg DM以下时,对降低奶牛的呼吸频率、缓解热应激、增加血清Ca浓度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奶牛健康状况.
  • 杨承剑, 梁辛, 韦升菊, 李舒露, 梁贤威, 邹彩霞, 杨炳壮, 李丽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35-3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利用16S rRNA基因克隆库技术分析广西富钟水牛瘤胃产甲烷菌组成及多样性.选取3头体况基本一致的健康雌性富钟水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机械破壁法提取瘤胃内容物总DNA,采用产甲烷菌引物Met86F/Met1340R扩增16S rRNA基因,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结果表明,本试验共获得93个非嵌合体16S rRNA序列,按照97%的相似性划分为39个分类操作单元(OTU).其中,60个序列(15个OTU)与已培养细菌16S rRNA序列相似性≥97%,占总序列的64.5%;32个序列(23个OTU)与已培养菌16S rRNA序列相似性处于90%~(<97%);仅有1个序列与Methanomassiliicoccus luminyensis相似性<90%.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98.9%的序列均属于甲烷杆菌目(Methanobacteriales),部分序列与Methanobacteriales中任何已知相似序列都相隔较远,它们可能代表Methanobacteriales中新的属或种.由上述结果可见,富钟水牛瘤胃产甲烷菌以Methanobacteriales为优势菌群,其中有许多未知的产甲烷菌需进一步分离培养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
  • 邹杨, 杨占山, 李胜利, 曹志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43-36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预测不同粒度玉米在泌乳奶牛中瘤胃可降解干物质(RDDM)和瘤胃可降解淀粉(RDS)的含量,本试验选用5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进行尼龙袋降解试验.玉米的粒度分别为300、450、600、2 360和6 000 μm.降解试验采用"同时投入,分次取出"的方法,取样时间点分别为0、2、4、8、12、24、48 h.结果表明,与玉米粒度之间:除了0 h的淀粉降解率的相关性较差(R2=0.311 3)外,其他各时间点的干物质和淀粉的降解率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线性相关(干物质R2为0.679 0~0.933 4,淀粉R2为0.746 7~0.993 1,P<0.10);干物质的快速降解部分(R2=0.854 0)、慢速降解部分(R2=0.901 0)和RDDM(R2=0.879 9),淀粉的慢速降解部分(R2=0.862 0)和RDS(R2=0.929 0)均表现出了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本试验建立了通过粒度(x,μm)分布预测RDDM(y1,%)和RDS含量(y2,%)的回归公式:y1=67.96-0.005 4 8x,R2=0.88,P=0.019;y2=70.12-0.005 36x,R2=0.93,P=0.008.
  • 金鹿, 闫素梅, 史彬林, 石惠宇, 郭晓宇, 李俊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51-36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利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作为刺激源,以细胞存活率及抗氧化指标为判断指标,建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的氧化损伤模型.试验一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第3代贴壁生长的BMEC随机分为42组,每组10个重复.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600、800和1 000 μmol/L H2O2,使之分别作用2、4、6、8、12、24 h,测定细胞数量,计算存活率.试验二是在试验一得出的适宜H2O2作用时间(本试验的结果为6 h)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第3代贴壁生长的BMEC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BMEC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2O2(0、100、200、400、600、800和1 000 μmol/L)作用细胞6 h,收集细胞和培养液测定抗氧化指标,筛选使细胞发生氧化损伤的适宜H2O2作用浓度.试验一结果表明,600 μmol/L H2O2作用细胞6 h,BMEC的存活率降低至79.79%.试验二结果表明,600~1 000 μmol/L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丙二醛含量(P<0.05),但600、800和1 000 μmol/L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10).结果提示,H2O2作用浓度为600 μmol/L、作用时间为6 h,使BMEC产生了明显的氧化应激,可作为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时的适宜条件.
  • 林淼, 张建刚, 陈志远,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59-36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4种中性洗涤纤维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比例(NDF/NFC)的饲粮(0.58、0.71、1.20、1.57)对湖羊瘤胃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和发酵特性的影响.各组饲粮中均含有1.0%硝酸钾,在喂后0、0.5、1.0、1.5、2.0、4.0、6.0、8.0 h通过瘤胃瘘管采集瘤胃液,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以及瘤胃发酵参数;晨饲后2.0 h通过颈静脉采血,测定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6.0~8.0 h饲粮NDF/NFC=0.71时瘤胃亚硝酸盐含量最低;且0~1.5 h随着NDF/NFC的增大,氨态氮(NH3-N)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0、8.0 h总微生物蛋白质含量以NDF/NFC=0.58时最高,且与NDF/NFC=0.71时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未出现亚硝酸盐中毒.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湖羊饲粮NDF/NFC=0.71时,最有利于瘤胃硝态氮还原及瘤胃发酵.
  • 樊艳华, 孙海洲, 桑丹, 李胜利, 张春华, 珊丹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66-36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 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即中蛋白质饲粮组(对照组)、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2 d低蛋白质饲粮—2 d高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2 d高蛋白质饲粮—2 d低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预试期16 d,正试期12 d.通过全收粪尿法、嘌呤衍生物法和同位素灌注法测定山羊氮代谢、内源尿素氮循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粪氮、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沉积氮/摄入氮显著降低(P<0.05),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量显著降低(P<0.05);2)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后,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进入尿中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返回鸟氨酸循环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用于再合成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 李海利, 张潇月, 齐大胜, 陈赛娟, 刘亚娟, 谷子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76-36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套算法研究不同替代比例的花生秧对生长獭兔的表观消化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24只75日龄平均体重(1.72±0.31) kg的健康白色獭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10%、15%和20%花生秧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结果显示,生长獭兔对10%、15%和20%替代组花生秧的表观消化能分别为7.97、8.20和7.88 MJ/kg,对10%、15%和20%替代组花生秧的总能、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钙、磷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8.03%、51.62%、62.07%、62.36%、24.09%、35.58%、25.28%、81.57%、51.24%、51.49%、56.23%;59.73%、55.46%、68.70%、69.43%、28.41%、41.89%、29.38%、83.32%、56.84%、59.99%、60.65%和57.37%、51.51%、59.34%、60.59%、23.29%、36.90%、24.58%、78.59%、52.95%、65.50%、60.62%.由此可见,生长獭兔对不同替代比例花生秧的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15%替代组花生秧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能和表观消化率相对较高.
  • 陈杰, 周勤飞, 周述俊, 张敬, 王永才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82-36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例(SC/NSC)对肉兔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免疫的影响.选择180只体重接近的健康新西兰断奶仔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分别饲喂SC/NSC为22:38、25:35、28:32、31:29、34:26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9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SC/NSC的增加,试验兔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增重先升高后降低,料重比先降低后升高.2)试验兔的腹泻率、死亡率、健康风险指数和平均腹泻时间均随着饲粮SC/NSC的升高而降低.3)随着饲粮SC/NSC的增加,肠黏膜白细胞介素2(IL-2)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增加,肠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由此可见,饲粮SC/NSC会通过影响肠黏膜IL-2含量,刺激SIgA的分泌,提高肠道免疫机能.从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的角度考虑,饲粮SC/NSC以34:26为最佳.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王加豪, 贾睿, 刘英娟, 杜金梁, 曹丽萍, 殷国俊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89-36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从体外和体内水平评估猪血多肽(peptides from swine blood,PSB)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体外试验中,制备建鲤外周血白细胞和头肾巨噬细胞,然后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0、10、20、40、80 μg/mL)猪血多肽的培养基中作用24 h,采用WST-1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法和格里斯(Griess)试剂显色法分别测定头肾巨噬细胞氮呼吸爆发和氧呼吸爆发活性;在体内试验中,分别将0、0.5、1.0、2.0和5.0 g/kg猪血多肽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建鲤,在恒温循环水系统中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分别在饲喂第1、2、4、8周采集血样,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体外试验中,猪血多肽浓度为20、40和80 μg/mL时,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建鲤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猪血多肽浓度为40和80 μg/mL时,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增强建鲤头肾巨噬细胞氮呼吸爆发和氧呼吸爆发活性(P<0.05或P<0.01).在体内试验中,用添加5.0 g/kg猪血多肽的饲料饲喂建鲤后,第4和8周血清中3种生化指标[白蛋白(ALB)、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活性、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3种免疫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4(C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此外,第8周血清中补体3(C3)含量亦显著升高(P<0.05).由此得出,猪血多肽能够增强建鲤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 姚林杰, 叶元土, 蔡春芳, 张平, 许凡, 刘猛, 刘汉超, 董娇娇, 陈科全, 黄雨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698-37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同饲料配方体系下2个生长阶段——幼鱼和育成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以进口鱼粉、酪蛋白为蛋白质源,以大豆卵磷脂、豆油为脂肪源,在等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条件下,配制脂肪水平(实测值)分别为3.06%、4.38%、5.89%、7.45%、8.78%、10.13%的6种半纯化饲料.幼鱼和育成鱼阶段试验分别以初始均重为(34.98±0.47) g/尾、(102.05±2.31) g/尾的团头鲂为试验鱼,以不同脂肪水平的试验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分别养殖85、56 d.同一生长阶段下,每种饲料为1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2个生长阶段团头鲂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78%时达到最高值;饲料系数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78%时达到最低值.在相同的饲料配方体系下,团头鲂全鱼粗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幼鱼阶段<育成鱼阶段,粗脂肪含量则表现为育成鱼阶段>幼鱼阶段.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2个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则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显示出与饲料脂肪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以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作为评价指标,经过回归分析可知,幼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为8.18%~8.89%,育成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为9.03%~9.47%.
  • 霍雅文, 曾雯娉, 金敏, 黎明, 谢奉军,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07-37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估饲料中不同蛋氨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营养成分、血液指标、氨基酸代谢酶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进而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蛋氨酸需要量,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含粗蛋白质41.0%,粗脂肪7.5%),饲料中蛋氨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15%、0.30%、0.45%、0.60%和0.75%,实测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59%、0.69%、0.86%、0.99%、1.10%和1.25%.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0.34 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幼虾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以及蛋白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0.86%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1.25%组(P<0.05).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成活率、蛋白质沉积率不受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影响(P>0.05).各组间全虾营养成分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肌肉粗脂肪含量表现为0.86%和0.99%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与特定生长率呈正相关关系.0.86%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中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不受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蛋氨酸含量对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而对精氨酸酶活力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蛋氨酸需要量为0.89%(占饲料蛋白质的2.16%).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王凯英, 鲍坤, 徐超, 刘晗璐, 刘学庆,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17-37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对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gtray)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60日龄的雄性乌苏里貉10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Ⅹ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6%、0.8%磷酸,0.5%、1.0%、1.5%柠檬酸,0.5%、1.0%、1.5%乳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对饲料、胃液pH影响极显著(P<0.01),酸化剂对肠液pH无显著影响(P>0.05),干物质采食量随酸化剂添加水平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对体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体长、皮长及皮重无显著影响(P>0.05).3)各组血清尿素氮、葡萄糖、免疫球蛋白M、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与磷酸添加水平呈负相关,随柠檬酸和乳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血清白蛋白含量随柠檬酸和乳酸添加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与磷酸和柠檬酸添加水平呈负相关,随着乳酸添加水平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1.0%乳酸组综合效果较好.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田莹, 刘显军, 边连全, 陈静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23-37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肌肽与维生素E单独及联合使用对育肥猪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因素2×3析因设计,设3个肌肽水平(0、50、100 mg/kg),2个维生素E水平(0、200 mg/kg),选择90头体重约为7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相同原则,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预试期为7 d,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肌肽能显著提高屠宰后45 min肌肉的pH和降低贮存48 h肌肉的滴水损失(P<0.05),极显著提高屠宰24 h后肌肉的pH和降低贮存24 h肌肉的滴水损失(P<0.01);维生素E能极显著降低贮存24和48 h肌肉的滴水损失(P<0.01),二者均能显著改善肉色(P<0.05).肌肽与维生素E在改善肉色和降低贮存24 h肌肉的滴水损失上存在互作效应(P<0.05),且联合添加优于单独添加.2)饲粮中添加肌肽可显著提高育肥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1),维生素E可极显著提高育肥猪血清T-AOC及T-SOD和GSH-Px活性(P<0.01).在提高血清的T-AOC和GSH-Px活性上,二者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且联合添加优于单独添加.3)肌肽可显著降低贮存24 h背最长肌的丙二醛(MDA)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贮存48、72和96 h背最长肌的MDA含量(P<0.01);维生素E可极显著降低贮存24、48、72和96 h背最长肌的MDA含量(P<0.01),且肌肽与维生素E对贮存48 h背最长肌的MDA含量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肌肽、200 mg/kg的维生素E为最优组合.
  • 贺绍君, 赵书景, 李静, 车传燕, 戴四发, 刘德义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31-37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甜菜碱研究其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70只14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6组:常温组、热应激组,常温+0.1%甜菜碱组、热应激+0.1%甜菜碱组、热应激+0.2%甜菜碱、热应激+0.4%甜菜碱组.热应激肉鸡饲养在(32±1) ℃的高温环境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甜菜碱可极显著增加28~42日龄热应激肉鸡的体重(P<0.01),极显著降低22~35日龄肉鸡料重比(P<0.01);2)除添加0.1%和0.2%甜菜碱饲粮对28日龄热应激肉鸡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和添加0.1%甜菜碱对35日龄热应激肉鸡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外,不同浓度的甜菜碱均能显著或极显著增加28、35、42日龄热应激肉鸡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3)饲粮添加甜菜碱极显著提高了28、35、42日龄热应激肉鸡盲肠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1).由此可见,热应激状态下,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改善AA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十二指肠消化酶的活性,维持盲肠内微生物区系平衡,从而减轻热应激对肉鸡的危害.
  • 卢建, 王克华, 曲亮, 童海兵, 沈曼曼, 李尚民, 窦套存, 胡玉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40-37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蛋鸡蛋硒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3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健康的海兰褐蛋鸡216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硒源),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 mg/kg硒的亚硒酸钠和酵母硒.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死亡率和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正试期第56天,试验组常规蛋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正试期第3天,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14 d后,亚硒酸钠组蛋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试期第3、5、7、14、21、28和56天,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比亚硒酸钠组分别显著高出了28.18%、34.98%、45.35%、47.39%、67.53%、63.35%和65.71%(P<0.05).4)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对照组蛋鸡蛋硒含量显著降低(P<0.05),亚硒酸钠组蛋鸡蛋硒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0.05),酵母硒组蛋鸡蛋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33~40周龄,蛋鸡饲粮中不额外添加硒以及添加0.30 mg/kg硒的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相对于亚硒酸钠,酵母硒中硒向鸡蛋中的转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饲粮添加硒能显著提高蛋硒含量,且饲粮添加酵母硒时蛋硒含量随着饲喂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 薛梅, 史雪萍, 张廷荣, 司倩倩, 王述柏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47-37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用于肉鸡小麦型饲粮的最佳复合酶谱.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不同水平的β-葡聚糖酶(30、60、90、120、150和180 U/g)、木聚糖酶(200、400、600、800、1 000和1 200 U/g)、纤维素酶(200、400、600、800、1 000和1 200 U/g)和植酸酶(500、1 000、1 500、2 000、2 500和3 000 U/kg)分别添加于肉鸡小麦型饲粮中,采用模拟胃肠液体外消化试验,研究单酶的最佳添加水平;据此,采用4因子3水平L9(34)正交设计和体外法研究4种单酶复配效应,每种酶各设计3个添加水平:β-葡聚糖酶为100、150和200 U/g,木聚糖酶为900、950和1 000 U/g,纤维素酶为900、950和1 000 U/g,植酸酶为1 500、2 000和2 500 U/kg,以还原糖生成量、植酸磷降解率、饲料残渣总能为判定指标,确定4种单酶的最佳复合酶谱.结果表明:1~3周龄肉鸡小麦型饲粮中,当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分别为150、960、950 U/g时,分别获得最大还原糖生成量0.918、1.161、0.927 mg/g,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2 010 U/kg时,获得最大植酸磷降解率92.35%;4~6周龄肉鸡小麦型饲粮中,当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分别为150、950、960 U/g时,分别获得最大还原糖生成量0.920、1.160、0.929 mg/g,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940 U/kg时,获得最大植酸磷降解率92.23%;当4种酶的复合酶谱为β-葡聚糖酶150 U/g、木聚糖酶950 U/g、纤维素酶900 U/g、植酸酶2 500 U/kg时,还原糖生成量、植酸磷降解率、饲料残渣总能均获得较优值.综上,肉鸡小麦型饲粮中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的最佳添加水平,1~3周龄分别为150、960、950 U/g和2 010 U/kg,4~6周龄分别为150、950、960 U/g和1 940 U/kg,且2个阶段肉鸡小麦型饲粮中4种酶的最佳复合酶谱为β-葡聚糖酶150 U/g、木聚糖酶950 U/g、纤维素酶900 U/g、植酸酶2 500 U/kg.
  • 李茂, 字学娟, 张英, 周汉林, 白昌军, 刘国道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57-37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凋萎和添加剂(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对王草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凋萎(W)组、凋萎+绿汁发酵液(WP)组、凋萎+纤维素酶(WC)组、凋萎+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WPC)组,青贮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各组pH均小于4.0,对照组pH显著低于W组(P<0.05),WPC组pH最低;WPC组乳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W组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各组均未检出丁酸;对照组的氨态氮/总氮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WPC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V-Score评分表明各组青贮品质良好,对照组评分最低(83.45),W、WP和WPC组评分较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高于95).3)WPC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饲料相对值(RFV)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王草可以直接青贮但营养价值较低,凋萎后添加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混合处理能改善王草青贮品质并提高营养价值.
  • 饲料资源开发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 蒋慧, 方雷, 蒋涛,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65-3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确定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能否获得优良的青贮品质及其适宜混贮比例.采用单一苜蓿、单一骆驼刺及其二者不同重量百分比混合料(30%骆驼刺+70%苜蓿、50%骆驼刺+50%苜蓿、70%骆驼刺+30%苜蓿)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分析青贮前、后的化学成分,鉴定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 2种牧草混合后,与单一苜蓿相比,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青贮原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或P<0.01);青贮90 d后,混贮料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单一骆驼刺青贮(P<0.05),单一骆驼刺青贮中未检测出丙酸含量;混贮料的氨态氮/总氮、pH、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甲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其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因此,混贮达到了既能改善苜蓿的发酵品质,又能软化骆驼刺的刺状花梗的目的,感官品质优良;骆驼刺占混贮料的30%时,可改善苜蓿青贮品质.
  • 张得才, 王志跃, 杨海明, 巨晓军, 谢燕娟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72-37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蚕沙对14~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脏器指数的影响,以确定仔鹅饲粮中蚕沙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330只1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3%、6%、9%、12%蚕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其他试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和12%蚕沙显著降低了28、35、42、49、56、63和70日龄仔鹅体重(P<0.05),显著降低14~28日龄、29~70日龄和14~70日龄仔鹅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和12%蚕沙显著降低了胫围、胸宽、胸深、体斜长和半潜水长(P<0.05).3)饲粮添加蚕沙仅对仔鹅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4)饲粮添加蚕沙显著影响了仔鹅十二指肠指数、空肠指数、回肠指数、盲肠指数和直肠指数(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3%~6%蚕沙对仔鹅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脏器指数没有不良影响,且对肠道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仔鹅饲粮中蚕沙的添加水平不宜超过6%.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汤海鸥, 高秀华, 李学军, 王振兴, 刘金兰, 姚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81-37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主要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GOD)对仔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35日龄仔猪112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00 g/t GOD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GOD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OD组仔猪粪便中沙门氏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GOD组间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葡萄糖、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和蛋白系数)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GOD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100 g/t的GOD可有效改进仔猪肠道健康,提高血清中相关激素含量,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 王勇飞, 段叶辉, 夏连喜, 陈福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87-37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重组猪表皮生长因子(porcin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pEGF)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三元杂交(杜×长×大)健康仔猪160头,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相同原则随机分成4组,即高档教槽料+500 μg/kg pEGF组(GE组)、高档教槽料对照组(GD组)、中档教槽料+500 μg/kg pEGF组(ZE组)、中档教槽料对照组(ZD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期为10 d.结果表明:1)GE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GD组(P<0.05),比GD组提高了6.29%;ZE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ZD组(P<0.01),比ZD组提高了17.08%;2)GE组平均日采食量与GD组无显著差异(P>0.05),ZE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ZD组(P<0.05),比ZD组提高了4.91%;3)GE组料重比显著低于GD组(P<0.05),比GD组降低了4.31%;ZE组料重比显著低于ZD组(P<0.05),比ZD组降低了10.37%;4)GE组腹泻率比GD组降低了57.14%;ZE组腹泻率比ZD组降低了38.46%.由此可见,饲粮添加pEGF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降低了料重比和腹泻率,从而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增重成本.
  • 蔡娟, 卢建, 施寿荣, 童海兵, 王强, 常玲玲, 沈曼曼, 陈大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93-37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比较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蛋硒含量的影响,以确定能够替代亚硒酸钠的酵母硒适宜使用量.试验选用3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36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硒源),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 mg/kg硒的亚硒酸钠以及0.10、0.20和0.30 mg/kg硒的酵母硒(试验饲粮中实测硒含量分别为0.176、0.342、0.278、0.302、0.359 mg/kg).预试期1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蛋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蛋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蛋硒含量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并随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相对于亚硒酸钠,蛋鸡对酵母硒吸收和向鸡蛋中的转移效率更高;饲粮添加硒能显著提高蛋硒含量,且蛋硒含量随着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饲粮中添加0.10~0.30 mg/kg硒的酵母硒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
  • 刘磊, 苏满春, 雷耀庚, 赵超, 王卫涛, 姚军虎, 龚月生, 杨小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799-38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黄芪多糖对大肠杆菌(O55:B5)脂多糖诱导的肉鸡免疫应激状态下蛋白质重分配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2×2双因素设计将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2个试验因素分别为:免疫应激(注射生理盐水或脂多糖)和饲粮黄芪多糖(0或3 g/kg).21~35日龄进行蛋白质沉积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应激显著降低了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左侧胸肌的蛋白质沉积量及沉积率(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脾脏指数、脾脏蛋白质沉积量和脾脏、法氏囊的蛋白质沉积率(P<0.05).而饲粮添加黄芪多糖可使肉鸡在免疫应激时,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6.30%和18.34%,左侧胸肌的蛋白质沉积量和沉积率分别提高30.36%和12.34%,且显著抑制了脾脏蛋白质沉积量和沉积率的上升(P<0.05).综上所述,在肉鸡免疫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3 g/kg黄芪多糖可抑制蛋白质从骨骼肌向免疫系统重分配,缓解肉鸡生长抑制.
  • 林丽花, 柯芙容, 詹湉湉, 许丽惠, 王全溪, 王长康, 黄树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06-38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36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羽):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饲喂分别添加100、200、3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109 CFU/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全期肉鸡平均日增重、成活率和胸肌率(P<0.05),显著降低了全期料重比(P<0.05);2)饲粮添加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28、70日龄肉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或P<0.01)、70日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70日龄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3)饲粮添加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肉鸡28、70日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70日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极显著或显著降低了28、70日龄血清丙二醛含量(P<0.01或P<0.05).由此可见,结合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指标,1~70日龄黄羽肉鸡饲粮添加200 mg/kg(2×108 CFU/kg)凝结芽孢杆菌效果最佳.
  • 张雯雯, 鲁卫卫, 王婷, 赵艺文, 张朋飞, 王现勇, 陈文, 黄艳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14-38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类型和水平的油脂对肉鸡肝脏、胸肌中18S r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5.00%的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于42日龄分别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油脂类型和水平对肉鸡胸肌、肝脏中18S rRNA相对表达量影响极显著(P<0.01),且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肝脏中18S rRNA相对表达量影响也极显著(P<0.01);2)与2.50%油脂水平相比,除5.00%亚麻油水平对肝脏中18S rRNA相对表达量影响不显著(P>0.05)以外,提高油脂水平(5.00%)可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肉鸡胸肌、肝脏中18S rRNA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3)在肉鸡胸肌、肝脏中,亚麻油组18S rRNA相对表达量不同程度地高于玉米油组、芝麻油组、猪油组(P<0.05或P>0.05).研究表明,肉鸡肝脏和胸肌18S rRNA表达受饲粮添加油脂类型和水平的影响.
  • 梁贤威, 张双双, 韦升菊, 梁辛, 杨承剑, 邹彩霞, 杨炳壮, 梁明振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21-38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32头健康泌乳水牛(平均年龄为6.0岁,平均体重为620 kg),按产奶量(9 kg/d以上)、泌乳期(处于泌乳中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基础饲料由精料和粗料组成.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试验组的精料中分别添加4%的葵花籽油(葵花籽油组)、4%的茶油(茶油组)、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混合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均显著提高(P<0.05),乳脂产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乳总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5.22%、7.95%和6.17%,其中茶油组和混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C18:2[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提高了44.54%(P<0.05),混合组乳脂中trans11-C18:1的含量提高了22.68%(P<0.05).葵花籽油组、混合组乳脂中C18: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均比对照组提高,且葵花籽油组和混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混合组的PUFA/SFA最高.各组水牛的血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精料饲喂量4%的葵花籽油、4%的茶油或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合均可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中CLA的含量,但会导致产奶量降低;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上,以葵花籽油和茶油的混合添加效果较好.
  • 陈连民, 陈前岭, 王梦芝, 高健, 蔡青和, 张婵娟, 王洪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29-38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比较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和丙二醇对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处于围产前期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设置丙二醇组(基础饲粮+0.5%丙二醇制剂)和纤维素酶组(基础饲粮+0.1%纤维素酶制剂),测定产后第1、20、40、60和100天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的浓度.结果表明:在产后第1天丙二醇组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在产后第1、20、40和60天,丙二醇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尿液酮体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0天显著低于纤维素酶组(P<0.05);甘油三酯等与肝脏脂肪代谢相关的血清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以丙二醇组更好.综上,饲粮添加丙二醇及纤维素酶对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以添加0.5%丙二醇制剂效果相对更好.
  • 王新朋, 闫素梅, 齐利枝, 生冉, 赵艳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36-38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β-羟丁酸(BHBA)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内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传至第3代的BMEC以适宜的密度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各组分别采用BHBA浓度为0(对照组)、0.58、1.16、2.32、4.64和9.28 mmol/L的培养液,置于37 ℃、5% 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8 h.收集细胞,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BHBA浓度的增加,αs1-酪蛋白(CSN1S1)基因表达量呈显著的一元二次曲线增加(R2=0.931 6,P=0.018),其中以2.32~9.28 mmol/L组较高,尤以4.64 mmol/L BHBA组最高.随着BHBA浓度的增加,瘦素(leptin)基因表达量呈一定的一次线性降低趋势(R2=0.482 5,P=0.126),从数值上看,以0.58 mmol/L BHBA组最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基因表达量与BHBA浓度间的回归关系不显著(P=0.459,P=0.398).综合以上指标,BHBA的浓度为2.32~9.28 mmol/L可上调CSN1S1基因的表达,尤以BHBA浓度为4.64 mmol/L时对BMEC内乳蛋白合成的促进效果最好.
  • 吴文静, 王爱民, 高强, 窦超, 刘波, 黄金田, 吕富, 刘文斌, 徐维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43-38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鳖对蚕蛹、发酵豆粕、肉骨粉和玉米蛋白粉4种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以寻求中华鳖新型蛋白质饲料原料.试验饲料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待测饲料原料组成,并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120.0±1.5) g的中华鳖幼鳖150只,随机分成5组(基础饲料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他4组分别饲喂1种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养1周后开始用虹吸法收集粪便,进行粗蛋白质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1)中华鳖幼鳖对肉骨粉、发酵豆粕、蚕蛹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0.57%、86.34%、85.75%,显著高于玉米蛋白粉的75.98%(P<0.05).2)动物性蛋白质源中,中华鳖幼鳖对蚕蛹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高,为92.44%,对肉骨粉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低,仅为82.48%;植物性蛋白质源中,中华鳖幼鳖对玉米蛋白粉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高,为96.56%,对发酵豆粕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为87.90%.综合分析得出,蚕蛹可作为中华鳖幼鳖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源,发酵豆粕可作为中华鳖幼鳖较好的植物性蛋白质源.
  • 顾向飞, 林志华, 董迎辉, 姚韩韩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50-38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对红壳、黑斑、白壳3种壳色花纹文蛤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旨在分析和评价不同壳色花纹文蛤在营养价值上的差异.解剖取软体部,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文蛤软体部鲜样中水分含量为81.15%~81.89%,粗蛋白质含量为9.23%~9.71%,粗脂肪含量为1.31%~1.91%,其上述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在3种文蛤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10).采用酸水解法,在3种文蛤软体部干样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总氨基酸(TAA)含量为42.95%~48.45%,鲜味氨基酸(DAA)含量为17.44%~20.88%,且DAA含量红壳文蛤有高于白壳文蛤的趋势(P<0.10);3种文蛤软体部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在3种文蛤软体部干样中检测到22~23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36.07%~39.55%,C20:5(n-3)(EPA)含量为11.37%~12.87%,C22:6(n-3)(DHA)含量为9.82%~12.44%,其中EPA含量红壳文蛤有高于白壳文蛤的趋势(P<0.10),DHA含量红壳文蛤有高于白壳文蛤和黑斑文蛤的趋势(P<0.10).由此可见,本试验检测的3种文蛤营养价值均较高,其中以红壳文蛤最高,且其鲜味度最优.
  • 高晓兰, 蒋霞敏, 乐可鑫, 汪元, 胡晓鹏, 丰迅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58-38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对野生虎斑乌贼5种组织(肌肉、肝脏、卵巢、缠卵腺、副缠卵腺)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旨在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估.随机选取雌、雄野生虎斑乌贼[雌性个体平均体长(31.37±0.32) cm,平均体重(2 173.33±141.10) g;雄性个体平均体长(30.97±0.74) cm,平均体重(2 476.33±117.54) g]各10尾,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其肌肉、肝脏、卵巢、缠卵腺、副缠卵腺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每个组织测定3个平行.结果表明:野生虎斑乌贼5种组织中,水分含量为60.12%~78.33%,各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质含量为31.47%~77.93%,表现为肌肉(77.93%)>卵巢(62.39%)>副缠卵腺(58.62%)>缠卵腺(57.64%)>肝脏(31.47%),各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粗灰分含量为1.26%~3.18%,除肌肉与缠卵腺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以副缠卵腺最高,肝脏最低;粗脂肪含量为2.46%~12.82%,表现为肝脏(12.82%)>缠卵腺(4.80%)>副缠卵腺(3.42%)>肌肉(3.14%)>卵巢(2.46%),除肌肉与副缠卵腺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野生虎斑乌贼5种组织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总氨基酸(TAA)含量为27.68%~77.87%,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13.60%~31.80%;共检出26种脂肪酸,包括12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中PUFA含量为27.48%~54.15%,以肝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具体为缠卵腺(54.15%)>肌肉(47.74%)>卵巢(45.50%)>副缠卵腺(41.49%)>肝脏(27.48%);C20:5n-3(EPA)含量为6.72%~16.03%,C22:6n-3(DHA)含量为12.79%~32.20%.由此得出,野生虎斑乌贼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氨基酸含量高且种类齐全、PUFA含量丰富(尤其是富含EPA和DHA)、营养价值较高的头足类.
  • 王鸿泽, 彭全辉, 康坤, 邹华围, 王之盛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68-38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2.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对甘薯蔓、酒糟及稻草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组:对照组(鲜甘薯蔓单一青贮)、凋萎组(经2 d自然晾晒处理的甘薯蔓)、40%组(40%鲜甘薯蔓+40%酒糟+20%稻草混贮)、55%组(55%鲜甘薯蔓+25%酒糟+20%稻草混贮)、70%组(70%鲜甘薯蔓+10%酒糟+20%稻草混贮),每个组10个重复,压实密封后室温贮藏60 d,取样分析青贮品质.结果表明:1)甘薯蔓与酒糟和稻草混合以及凋萎处理后青贮均改善了其感官品质;2)与对照组相比,凋萎组干物质、粗蛋白质、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总氮、丙酸、丁酸含量及pH极显著降低(P<0.01);3)与对照组和凋萎组相比,3个混贮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乳酸含量都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总氮、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及pH极显著降低(P<0.01);4)随着混贮组中甘薯蔓比例的升高,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总氮、丙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5)与青贮前各组原料相比,对照组和凋萎组干物质、粗蛋白质损失较多,40%组损失最少.综上所述,鲜甘薯蔓、酒糟及稻草混合比例为40:40:20青贮品质最优.
  • 总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2): 3877-38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