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2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6-08-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汤小朋, 刘虎, 杨淑芬,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17-2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是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细胞迁移、细胞增殖、伤口愈合、骨骼愈合以及营养物质转运等生物学功能。大量研究表明EGF对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无机磷、葡萄糖、谷氨酰胺、小肽、5-羟色胺等物质的转运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旨在概述EGF对营养物质转运的影响,为EGF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徐连彬, 林雪彦, 胡志勇, 王云, 王中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24-23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限制性氨基酸研究是泌乳奶牛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其影响乳蛋白合成途径而进行的一系列体内外研究表明:底物效应可能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氨基酸及其构成作为信号因子对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影响。本文从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因素入手,概括了氨基酸供给、激素分泌及二者相互作用对乳蛋白合成的调节,以期为阐明氨基酸供给影响乳蛋白合成的途径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 孙伟丽, 赵海平, 王卓, 王艳梅,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34-23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鹿茸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作为雄性鹿的第二性征,鹿茸的发生和再生过程除受到激素的调控外,还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营养因素对角柄、初角茸发生、鹿茸发育均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多年来对营养因素影响鹿茸发生与再生的研究结果,分析了营养因素调节角柄和鹿茸发生、发育的途径,提出了营养因素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调控鹿茸发生与再生的观点。
  • 刘旺景, 敖长金, 萨茹丽, 陈圣阳, 丁赫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44-2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天然植物中含有多种抑菌活性成分,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大类,即生物碱类、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多糖类、单宁类和植物色素等。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及抑菌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展望了植物源性添加剂在动物饲养方面的开发及应用前景,以期为抑菌性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孙巍巍, 葛婷, 成艳芬,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53-23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用体外法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杜长大肥育猪盲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首先采集10头杜长大肥育猪大肠不同区段食糜,测定其主要养分含量,以确定食糜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质添加比例;然后以3头猪盲肠食糜为接种物,酪蛋白水解物为发酵底物进行体外发酵试验。试验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0、1.75和2.50 mg/mL,每组4个重复,37℃体外发酵24 h,测定产气量、pH以及氨态氮、菌体蛋白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1)猪盲肠食糜各养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质含量比范围为1.86~3.24,平均值为2.66。2)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产气量显著增加(P<0.05),氨态氮、总短链脂肪酸、支链脂肪酸、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猪大肠食糜中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质含量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盲肠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力随底物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增强。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张旭, 蒋桂韬, 王向荣, 李闯, 黄璇, 吴端钦,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60-2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临武鸭对添加复合酶棕榈粕(PKM)和椰子粕(CM)的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试验选用40只体重(2.0±0.2)kg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鸭。试验鸭进行强饲代谢试验,1、2组试验鸭每只强饲50 g棕榈粕,3、4组试验鸭每只强饲50 g椰子粕,5组试验鸭强饲50 g无氮饲粮。在2、4组原料均添加250 mg/kg复合酶。预试期7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1)临武鸭对棕榈粕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总能(GE)的真利用率分别为48.81%、54.34%、65.69%、40.36%和39.37%,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分别为6.18和7.49 MJ/kg,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在50.28%~87.97%之间;临武鸭对椰子粕中DM、CP、EE、CF和GE的真利用率分别为52.23%、58.49%、70.28%、34.67%和54.76%,AME和TME分别为7.47和9.64 MJ/kg,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在58.53%~90.21%之间。2)添加复合酶后棕榈粕和椰子粕的CP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均显著提高(P<0.05),TME分别提高了5.61%和3.63%(P>0.05),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分别提高了0.27%~7.36%和0.67%~4.99%,棕榈粕中酪氨酸、脯氨酸及椰子粕中天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的真利用率均提高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含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酶能够提高临武鸭对棕榈粕和椰子粕中养分和能量的利用率。
  • 濮振宇, 辛洪亮, 余超, 王砀砀, 雷新宇, 姚军虎, 杨小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67-2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微量元素代谢和血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720羽1日龄科宝(Cobb-500)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行业标准组: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33—2004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标准组:按照NRC(1994)推荐量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比例组:实测基础饲粮中铜、铁、锌、锰的含量,以过量最多的铜(相对于NRC标准)的倍数补齐其余3种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组:假设基础饲粮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为额外添加硫酸盐的30%,对其含量进行校准后按照NRC比例组的方法添加。微量元素都以硫酸盐形式添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未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死亡率造成显著差异(P>0.05)。2)21日龄时,NRC比例组肉鸡十二指肠铜转运蛋白1(Ctr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42日龄时,NRC标准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DM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各组间21和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锌转运蛋白1(ZnT1)和锌转运蛋白5(ZnT5)的mRNA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时,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42日龄时,与相对生物学效价组相比,NRC比例组肉鸡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4)粪便中微量元素浓度和饲粮的微量元素添加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由此可见,从微量元素吸收效率和肉鸡血浆抗氧化性能来看,考虑基础饲粮微量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并按NRC比例添加是更适宜的添加模式,同时减少了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泄。
  •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 Ruminant and herbivore nutrition
  • 郭咏梅, 张博綦, 石惠宇, 闫素梅, 史彬林, 郭晓宇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78-23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泌乳期间的奶牛由于代谢旺盛,往往会产生大量一氧化氮(NO),诱导发生氧化应激,进而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本试验旨在探讨二乙烯三胺/一氧化氮聚合物(DETA/NO)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BMEC)氧化应激的损伤条件,并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0、10、30、100、500、1 000 μmol/L)的DETA/NO作为刺激源,作用BMEC 2、4、6、8、12、24 h,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和NO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活性,筛选适宜的DETA/NO作用时间及作用浓度,建立BMEC氧化损伤模型。结果表明:1 000 μmol/L的DETA/NO作用细胞6 h,细胞存活率降低为74.27%,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也均显著降低(P<0.05),然而,iNOS活性,NO、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1 000 μmol/L的DETA/NO处理细胞6 h,可构建理想的BMEC氧化应激模型。
  • 赵明明, 马涛, 马俊南, 毛建红, 赵江波, 邓凯东, 杨开伦,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85-23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应用套算法分析肉用绵羊常用10种粗饲料的概略养分含量对其有效能值及消化率的影响,基于概略养分含量建立粗饲料代谢能(ME)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预测模型。采用消化代谢试验和呼吸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测定10种常用粗饲料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能(DE)及ME,在分析各种原料概略养分含量、消化率、DE和ME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预测因子并建立有效能值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单一粗饲料各营养物质消化率、有效能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一粗饲料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与其DM、OM、GE、C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DE和ME与其DM、OM、GE、C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其NDF和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得出,可以通过概略养分预测粗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ED)的预测方程为:ED(%)=99.013+9.588GE+0.157CP-0.457ADF-1.981OM-0.213NDF(R2=0.974,n=60,P<0.01)。可以通过概略养分预测粗饲料有效能值,随着预测因子的增加,方程精确性有所提高,ME的预测方程为:ME(MJ/kg)=-6.943-0.101NDF+0.704GE-0.101ADF+0.138OM+0.032CP(R2=0.994,n=60,P<0.01)。
  • 高立鹏, 孟梅娟, 白云峰, 涂远璐, 严少华, 刘建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396-24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山羊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选取4只体重为(26.63±2.60)kg的波尔山羊×徐淮山羊(波杂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基础饲粮采用稻草(A)为粗饲料,试验饲粮分别采用大豆皮(B)、金针菇菌渣(C)及大豆皮+金针菇菌渣(D)替代部分稻草,4组饲粮等氮、等能、等纤维。试验分为4期,每期15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4组饲粮的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磷以及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2)与饲粮A相比,饲粮D显著提高了有机物(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B与饲粮A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B、饲粮C和饲粮D的钙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饲粮A(P<0.05)。3)与饲粮A相比,饲粮B、饲粮C和饲粮D显著提高了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价值(P<0.05)。综合得出,与单独采用稻草为粗饲料相比,采用大豆皮、金针菇菌渣或二者联合与稻草组合提高了山羊OM、NDF、钙的表观消化率,氮沉积率以及氮生物学价值;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大豆皮和金针菇菌渣联合与稻草组合为粗饲料效果最优。
  • 景小平, 王之盛, 彭全辉, 邹华围, 胡瑞, 李倩, 周婷, 蒲启建, 张灿, 赵索南, 孔祥颖, 周玉青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04-24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冷季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或精料2种营养补充方式对藏羊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5岁藏系绵羊母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其中对照(CON)组自由采食燕麦干草,尿素-糖蜜型舔砖补饲(BS)组在CON组基础上自由舔食尿素-糖蜜型舔砖,精料补饲(CS)组在CON组基础上补饲精料200 g/(只·d)。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4 d消化试验,最后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消化能和粗蛋白质平均日采食量CS组和BS组分别比CON组多29.68%、40.00%和11.37%、20.00%(P<0.05);2)CS组和BS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是CON组的3.22和1.98倍(P<0.05);3)与CON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浓度(P<0.05);4)与CON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P<0.05),且CS组高于BS组(P<0.05);5)与CON组相比,补饲精料和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中木聚糖酶、蛋白水解酶和氨基肽酶活性(P<0.05),且CS组显著高于BS组(P<0.05),补饲精料还显著提高了小肠各段黏膜中α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P<0.05)。结果提示,在冷季通过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或精料,均可显著增加藏羊对能量、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的采食量,显著增加消化道消化酶活性,从而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藏羊的生长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冷季对能量和蛋白质的补充摄入水平越高,藏羊的日增重越高。
  • 杨景焘, 赵芳, 邓海峰, 李晓斌,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14-24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粉对6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在马饲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05.10±11.83)kg、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伊犁公马20匹,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每天每匹马饲喂0.3 kg粉状浓缩料和3.5 kg苜蓿干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天每匹再分别饲喂0.3 kg粉碎玉米粉、0.3 kg粉碎玉米粉+1 g α-淀粉酶、0.3 kg蒸汽压片玉米粉、0.3 kg膨化玉米粉,进行为期20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3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量以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氮、钙、磷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消化能、代谢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而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试验期间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其他各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就体斜长增加而言,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胸围增加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间血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喂膨化玉米粉可提高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及能量代谢,并促进马的生长发育;而饲喂含酶制剂的粉碎玉米粉或蒸汽压片玉米粉对6月龄伊犁马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长发育无显著促进作用。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郑宗林, 曾本和,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吕光俊, 朱成科, 李代金, 任胜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23-2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中胆汁酸添加水平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体成分的影响。以360尾健康、平均体重为(12.74±0.14)g的齐口裂腹鱼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4组试验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75、150、300 mg/kg胆汁酸的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表明: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增加,齐口裂腹鱼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蛋白质效率(PER)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饲料系数(FCR)则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各胆汁酸添加组的WGR、SGR、P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胆汁酸添加水平为150 mg/kg时,WGR、SGR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6.63%和1.69%/d;当胆汁酸添加水平为300 mg/kg时,PER达到最大值,为1.64%;FCR则在胆汁酸添加水平为75 mg/kg时有最小值,为1.56。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WGR、SGR、PER和FCR最佳时的胆汁酸添加水平分别为186.83、192.86、166.67和183.33 mg/kg。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增加,齐口裂腹鱼幼鱼的肥满度(CF)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则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各胆汁酸添加组的C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VSI、HS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增加,齐口裂腹鱼全鱼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全鱼、肌肉及肝胰脏中粗脂肪含量则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全鱼及肌肉中水分、粗灰分含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有效地提高齐口裂腹鱼幼鱼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其生长,改善其形体指标,减少其肌肉及肝脏中脂肪的沉积。综合考虑,齐口裂腹鱼饲料中胆汁酸适宜的添加水平为166.67~192.86 mg/kg。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汤加勇, 赵华, 贾刚, 刘光芒, 陈小玲, 蔡景义, 吴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31-24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硒蛋白x(Selx)基因沉默和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人正常肝脏细胞(LO2)中硒蛋白基因表达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索Selx与其他硒蛋白之间的调控关系及Selx的功能奠定基础。对本实验室保存的Selx基因稳定沉默LO2细胞株(siSelx)和对照细胞株(CK),利用噻唑兰(MTT)法比较其生长速率;siSelx和CK用200 μmol/L H2O2处理2.5 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考察25个硒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同时比较Selx基因沉默以及H2O2处理对LO2细胞株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显示:1)Selx基因沉默显著降低了LO2细胞株的生长速率(P<0.05);2)Selx基因沉默显著上调了Gpx6Txnrd2Seli基因的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了Dio2Dio3SelmSepw1基因的表达量(P<0.05);H2O2处理显著上调了Dio1基因的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了Gpx2基因的表达量(P<0.05);Selx基因沉默后H2O2处理显著上调了Gpx6Txnrd2Dio1基因的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了Txnrd3Dio2SelmSepw1Selv基因的表达量(P<0.05);3)Selx基因沉默显著提高了LO2细胞株GSH-Px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SOD的活性(P<0.05);Selx基因沉默后H2O2处理显著提高了GSH-Px活性(P<0.05)。由此可见,Selx基因沉默降低了LO2细胞株的生长速率,Selx基因沉默后H2O2处理影响部分硒蛋白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量,同时也影响了GSH-Px、SOD活性。
  • 邢媛媛, 李大彪, 李红磊, 于永强, 王卫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39-24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BMECs为试验材料,经纯化培养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催乳素[0(对照)、100、300、500和1 000 ng/mL],继续培养24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试剂盒检测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催乳素浓度为100、300 ng/mL时,BMECs相对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试验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 ng/mL催乳素能够显著提高BMEC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表达量及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100、300 ng/mL催乳素能够显著提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表达量(P<0.05);300 ng/mL催乳素能显著提高αS1酪蛋白(CSN1S1)基因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100~300 ng/mL的催乳素对BMECs乳脂和乳蛋白合成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 李立科, 罗启慧, 唐秀莹, 黄超, 陈晓林, 刘文涛, 陈正礼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48-2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对肥胖大鼠肠道瘦素介导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SIF对肥胖大鼠的干预机制。选取80只5周龄SD雄性大鼠,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12只)和高脂饲粮组(68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高脂饲粮,饲喂8周后高脂饲粮组大鼠成功建立食源型肥胖大鼠模型。将40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SIF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和肥胖对照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50、150、450 mg/kg BW的SIF提取物,基础饲粮组和肥胖对照组灌胃不含SIF提取物的溶媒剂。SIF连续干预肥胖大鼠5周,监测大鼠体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染色法研究大鼠肠道中长型瘦素受体(OB-Rb)、Janus激酶2(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细胞因子信号3抑制因子(SOCS3)和神经肽Y(NPY)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显示:试验各时期基础饲粮组大鼠体重均极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1)。SIF干预5周后,与肥胖对照组相比,各SIF干预组大鼠体重均下降,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其中中、高剂量组极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1)。各组大鼠OB-Rb、JAK2、p-STAT3、SOCS3和NPY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均有表达;同基础饲粮组相比,肥胖对照组大鼠上述5种因子在各肠段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SIF干预组中OB-Rb、JAK2、p-STAT3和NPY的表达量在各肠段均较肥胖对照组增多,总体呈现剂量依赖性。由此得出,SIF可通过增加肠道中OB-Rb的表达,激活JAK,加速STAT的磷酸化,改善能量代谢,减弱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状态,来起到减重作用。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曹满湖, 罗理成, 孙佳静, 方热军, 朱静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58-24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产蛋后期蛋鸡卵巢机能是否有改善作用。选取70周龄左右的海兰褐蛋鸡4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和15 mg/kg大豆异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大豆异黄酮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5),对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酮分泌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15 mg/kg添加组显著提高了雌二醇、β-内啡肽和卵黄蛋白原分泌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组对等级卵泡、小黄卵泡、大白卵泡数量以及各级卵泡的闭锁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15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显著提高各卵泡数量(P<0.05),且极显著提高大白卵泡和初级卵泡数量(P<0.01),同时极显著降低小黄卵泡、大白卵泡、次级卵泡的闭锁率(P<0.01)。3)15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极显著提高血浆和卵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1),显著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由此可见,大豆异黄酮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率,改善卵巢机能,其原理可能与提高雌二醇和β-内啡肽的分泌量和机体抗氧化性相关。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作用效果不一样,本研究中以15 mg/kg效果优于10 mg/kg。
  • 辛小青, 董晓芳, 佟建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65-24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苜蓿粗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540只27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1~8周,500、2 000和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产蛋率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9~16周、17~24周和1~24周,250、500、1 000和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且在试验17~24周和1~24周,总产蛋重量显著提高(P<0.05),而平均蛋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2)250、500和1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6、8、12、16、20和24周蛋壳颜色显著加深(P<0.05),且在试验第8、12、16周较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蛋壳颜色亦显著加深(P<0.05);3)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6、20、24周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4)试验第8、12、16、20和24周,250、500、1 000和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蛋壳厚度显著增加(P<0.05),且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8、20、24周蛋壳厚度亦显著增加(P<0.05);5)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10、12和24周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著提高(P<0.05),且2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在试验第10和12周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著高于250、1 000和4 000 mg/kg苜蓿粗多糖添加组(P<0.05)。试验表明,产蛋期蛋鸡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苜蓿粗多糖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且推荐适宜添加水平为250 mg/kg。
  • 王述浩, 张林, 李蛟龙, 丛佳惠, 高峰, 周光宏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76-24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万寿菊提取物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9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5%和0.60%的万寿菊提取物,即有效成分叶黄素含量分别为30和12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0.60%万寿菊提取物使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2)0.15%和0.60%万寿菊提取物添加组肉鸡21和42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0.60%万寿菊提取物添加组肉鸡21日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饲粮添加万寿菊提取物使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万寿菊提取物未对肉鸡42日龄免疫器官指数造成显著影响(P>0.05)。综上,肉鸡饲粮中添加万寿菊提取物可以提高肉鸡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且对机体脂代谢有调节作用。
  • 严淑红, 赵士萍, 蒋琦晖, 方洛云, 周敏, 闵婉平, 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85-24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 郑晶, 蒋余, 吴晓清, 杨林英, 陈效儒, 林仕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497-25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鱼溶浆、酵母膏、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和复合诱食剂对杂交鳢的诱食效果,配制了1种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0%鱼溶浆、2.0%酵母膏、0.1% DMPT和0.1%复合诱食剂的4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均重(17.30±0.03)g的杂交鳢8周。5种饲料等氮等能(粗蛋白质42%,总能18 MJ/kg)。结果显示:添加诱食剂组杂交鳢的终末均重(FA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FABW、WGR、SGR和摄食率(FI)显著高于鱼溶浆组和DMPT组(P<0.05)。各组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鱼溶浆组、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肝体比(HSI)显著降低(P<0.05),脾体比(SSI)显著升高(P<0.05)。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脏体比(VSI)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鱼溶浆组、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血清胆固醇(CHO)、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TP)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球蛋白(GLOB)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以提高杂交鳢的摄食量,降低血脂水平,同时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其生长,以酵母膏和复合诱食剂的效果较佳。
  • 朱泉, 程金龙, 朱元召, 尹龙, 倪晋东, 程茂基, 杨章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04-25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得到1株产γ-氨基丁酸(GABA)屎肠球菌,并定量测定所产GABA的量。从泡菜、酸奶、土壤、新鲜牛奶样品中筛选出一目标菌株F6,进行形态学特征与革兰氏染色鉴定;再扩增菌株F6的16S rDNA基因,然后测定该基因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菌株F6发酵液中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菌株F6菌落大而光滑、圆形、直径1~2 mm、边缘整齐、乳白色;在分离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使分离培养基呈黄色;在MRS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不透明,周围有透明圈。革兰氏染色鉴定菌株F6为阳性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显示,菌株F6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的相似性大于99%。HPLC法测定得到GABA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7 080 733.139 5X-4 511.692 7(R2=0.999 4),通过方程得出菌株F6发酵液中的GABA含量为7.1 g/L,保留时间为7~10 min。结果提示,本试验筛选得到1株高产GABA的屎肠球菌F6。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蔡元丽, 林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12-2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激和饲粮能量水平对肉仔鸡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活性以及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1, SREBP-1)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从而阐明应激造成肉仔鸡脂肪肝的原因,并寻找缓解应激的方法。本研究共有4个试验。前2个试验分别针对3~9日龄和28~34日龄的肉仔鸡,分别给予皮质酮和高、低能量水平饲粮的处理,试验结束后取肝脏,测定FAS活性。第3个试验选取7日龄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雄性肉鸡108只,随机分为3组:应激组(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配对组(注射生理盐水,采食量与应激组前1 d的相同)。连续注射7 d。14日龄取肝脏,测定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AMPKSREBP-1 mRNA的表达量。最后1个试验给予3~9日龄肉仔鸡皮质酮和葡萄糖饮水处理,试验结束测定肝脏FAS活性。结果发现:1)皮质酮处理极显著提高了3~9日龄肉仔鸡肝脏FAS的活性(P<0.01),对28~34日龄肉仔鸡的影响也有相似的趋势(P=0.051 2)。2)与配对组相比,地塞米松处理显著增加了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AMPK mRNA的表达量(P<0.05);且地塞米松处理使得肝脏中SREBP-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配对组(P<0.05)。3)给应激组的肉仔鸡饮水中添加葡萄糖能显著降低肝脏FAS活性(P<0.05)。结果表明:皮质酮处理会提高肉仔鸡肝脏FAS的活性,地塞米松处理则可显著提高肝脏SREBP-1 mRNA的表达量,且能激活AMPK,而葡萄糖具有缓解应激的作用。
  • 郑召君, 余占桥, 卫旭彪, 张日俊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21-25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筛选水解效率高且脱色效果好的商业蛋白酶,建立血球短肽的优化工艺,比较其在酶解前后营养特性的变化,研究其功能特性与体外抗氧化能力,以研发功能性血球短肽产品,为家禽血液资源高值化的转化利用与深度挖掘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借鉴。比较酶种类、酶浓度、温度、pH、水解时间等因素对蛋白酶水解度(DH)、脱色程度、水解物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血球短肽的最佳工艺,对血球短肽进行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性能评价。确定酸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其水解鸭血球蛋白制备短肽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酶用量6 000 U/g,温度50℃,pH 3.5,水解时间7.0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5.10±0.65)%,水解物产量为(60.09±1.77)%。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解产物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酶解对血球蛋白有明显的降解作用,酶解产物主要以3 ku以下的短肽为主,其中1 ku以下占大部分(62.82%)。血球短肽粉呈乳白色,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53.31%),鸭血球蛋白酶解后的溶解性大大提高(>60%),且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血球短肽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随血球蛋白浓度的提升,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与超氧阴离子能力随之愈强,还原力也逐渐增加。由此可见,酸性蛋白酶可有效水解鸭血球蛋白获得氨基酸含量丰富、溶解性好且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白色血球短肽,可以作为功能性原料应用于食品与饲料中。
  • 李君华, 刘佳亮, 曹学彬, 李静, 刘石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34-2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水温14.8~18.6℃、盐度(29±1)PSU下,用120 L的蓝色塑钢水箱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力的影响。配制XOS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5%、0.030%、0.045%、0.060%和0.075%的6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6.80±1.05)g的仿刺参幼参75 d。每组饲料随机投喂3个水箱,每个水箱放养45头幼参。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XOS显著提高了仿刺参幼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饲料中XOS添加水平(X)与仿刺参幼参SGR(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51.68X2+13.302X+0.860 7(R2=0.927 5),得出XOS添加量为0.044%时SGR最高。饲料中添加XOS对仿刺参幼参的成活率(SR)和出皮率(GBWR)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XOS提高了仿刺参幼参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DM),但仅0.03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0.030%~0.060%的XOS显著提高了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和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以0.045%组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最高,以0.060%组体腔液中SOD活力最大。饲喂30 d时,饲料中添加0.030%~0.075%的XOS显著提高了仿刺参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活力(P<0.05),而饲喂60 d时,除0.045%组外,其他各组体腔液中AKP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0.030%~0.060%的XOS可提高仿刺参幼参肠道消化酶活力,增强其免疫力,从而促进仿刺参幼参生长;仿刺参饲料中XOS的最适添加量为0.044%,建议XOS投喂时间在2个月左右。
  • 刘正群, 张祖翔, 陈亮, 刘静波,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42-2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长猪基础饲粮组成对磷酸氢钙(DCP)和磷酸二氢钙(MCP)中磷的全肠道真消化率(TTTD)的影响。试验1选用10头平均体重为(30.4±1.8)kg的生长猪,按照10×8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有5个DCP添加水平的玉米-豆粕型和含有5个DCP添加水平的小麦-豆粕型饲粮,进行8期消化试验;试验2选用10头平均体重为(30.9±1.5)kg的生长猪,按照10×8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有5个MCP添加水平的玉米-豆粕型和含有5个MCP添加水平的小麦-豆粕型饲粮,进行8期消化试验。每期消化试验包括5 d的饲粮适应期和2 d的粪便收集期。结果表明:1)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总粪磷排泄量极显著高于小麦-豆粕型饲粮(P<0.01),小麦-豆粕型饲粮的全肠道可消化磷含量和磷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极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饲粮(P<0.01)。饲粮添加DCP和MCP线性增加总粪磷排泄量、全肠道可消化磷含量及磷的ATTD(P<0.01)。2)通过使用线性回归法,测得生长猪采食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对DCP中磷的TTTD分别为82.33%和82.88%,生长猪采食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对MCP中磷的TTTD分别为85.88%和84.62%。由此可见,生长猪基础饲粮组成对DCP和MCP中磷的TTTD无显著影响。
  • 张一鸣, 孙效名, 万丹, 舒绪刚, 印遇龙, 吴信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51-25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二肽螯合铁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铁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日龄健康三元杂交仔猪8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和试验组饲粮中的铁添加量均为180 mg/kg(以铁计),对照组仅添加硫酸亚铁,试验组仅添加二肽螯合铁。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10.37%(P>0.05),料重比(F/G)降低了5.59%(P<0.05);试验组血清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二肽螯合铁可明显促进仔猪生长,改善仔猪体内铁代谢状况,增强仔猪抗氧化能力。
  • 谭兵兵, 姬玉娇, 丁浩, 李飞务, 周庆华, 孔祥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56-25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评价不同剂量的低聚木糖(XOS)同时替代抗生素与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并筛选出其最佳添加剂量。试验选取21日龄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重复,每重复5头猪。试验各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生素、氧化锌)、阳性对照组(添加抗生素、氧化锌)及100、250和500 g/t XOS添加组。记录每栏仔猪的日采食量和腹泻情况,于试验第1、7、21和56天,记录每栏仔猪的体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浆,检测其生化参数。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第8~21天和第1~56天时,100 g/t XOS组的ADG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试验第8~21天、第22~56天和第1~56天时,100 g/t XOS组的ADF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试验第1~7天时100和250 g/t XOS组以及试验第8~21天时3个XOS添加组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第7天时,500 g/t XOS组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试验第21天时,100和500 g/t XOS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试验第56天时,100 g/t XOS组血浆ALT活性、500 g/t XOS组血浆AST活性、250和500 g/t XOS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100 g/t XOS组血浆LDH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500 g/t XOS组血浆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0~250 g/t的XOS可通过调控断奶仔猪营养素代谢增强肠道健康、减少腹泻,从而促进生长;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可适当增加XOS的添加量。
  • 韩宇昕, 边连全, 刘显军, 陈静, 杜超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64-25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背最长肌脂代谢指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平均体重为(60.00±6.00)kg的“杜×长×大”杂交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4组育肥猪分别饲喂含1.20%大豆油(对照组)、0.80%大豆油+0.40%红花籽油(0.40%红花籽油组)、0.40%大豆油+0.80%红花籽油(0.80%红花籽油组)、1.20%红花籽油(1.20%红花籽油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0.80%和1.20%红花籽油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0.80%红花籽油组的背最长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棕榈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可改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促进脂代谢,提高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 周岭, 丁雪梅, 罗玉衡, 王建萍, 白世平, 孟怀旺,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71-25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将600只50周龄健康蛋鸡按产蛋率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g/t微生态制剂,复合酸化剂组隔日在饮水中添加0.1%复合酸化剂,微生态制剂与复合酸化剂联用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g/t微生态制剂并隔日在饮水中添加0.1%复合酸化剂。饲养试验期为16周,然后从对照组选择60只鸡,按照上述4个处理分为4个组,以1.3×108 CFU沙门氏菌进行攻毒,攻毒试验期为13 d。结果表明:复合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血红蛋白含量、生殖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酸化剂、微生态制剂及两者联用均能显著降低蛋鸡脏蛋率(P<0.05)。微生态制剂组蛋鸡血液白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G含量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P=0.061)。复合酸化剂组和微生态制剂与复合酸化剂联用组蛋鸡输卵管峡部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酸化剂组沙门氏菌攻毒第7天和第14天蛋鸡输卵管沙门氏菌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但微生态制剂组和微生态制剂与复合酸化剂联用组的沙门氏菌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本试验所用复合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可从降低脏蛋率、提高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上改善蛋鸡健康,从而降低机体和鸡蛋的沙门氏菌感染。
  • 徐帅, 林奕岑, 周梦佳, 倪学勤, 曾东, 曾燕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81-2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健康肉鸡回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只鸡的回肠内容物进行测序,按照97%的相似度归类操作分类单元(OTUs),去除序列数量少的OTUs(n<2),然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ICRUSt基因预测。结果表明:1)共获得424 062条tags,并归类于1 002个非单OTUs,样品平均tags为(28 271±8 855)条,平均OTUs为(261±82)个。2)所有样品共含有20个菌门,160个菌属。其中,共享核心菌门4个,分别是厚壁菌门(85.35%)、变形菌门(6.09%)、蓝细菌门(2.15%)和放线菌门(0.16%);共享核心菌属19个,占样品微生物总量的93.75%。3)鸡回肠样品预测得出328个功能。从前20个功能热图可知,各样品的效能存在差异。由此可见,鸡回肠微生物群落复杂,但主要菌群相对稳定。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鸡回肠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 左旭冬, 王桢璐, 慈晓通, 朱晓彤, 束刚, 王松波, 江青艳, 王丽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89-25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饲粮中添加鹅脱氧胆汁酸(CDCA)对种鸡脂代谢、生产性能及子代肌肉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14周龄矮脚黄种鸡8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50、100和500 mg/kg的CDCA,试验期4周。在试验最后1周收集种蛋进行孵化,出雏后的子代根据种鸡分组情况分为5组,饲养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CDCA对种鸡的体重、产蛋率和蛋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增加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降低试验第14天和第28天种鸡蛋内总胆汁酸(TBA)含量(P<0.05),显著增加蛋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增加子代腓肠肌肌纤维密度和子代公鸡肝脏率(P<0.05),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降低子代母鸡的平均日增重、子代公鸡腓肠肌总蛋白沉积量和子代母鸡腓肠肌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50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降低子代母鸡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和子代公鸡腓肠肌LDH活性(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DCA对种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种鸡的脂代谢以及蛋内沉积特别是TBA的沉积,进而对子代肌肉发育产生抑制作用,因此CDCA在种鸡饲粮中的应用应注意添加剂量以及使用时间。
  • 薛艳锋, 郝力壮, 刘书杰, 柴沙驼, 张晓卫, 赵索南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599-26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牦牛饲粮中微量元素铜的适宜含量,本试验以甘氨酸铜作为添加形式,以牦牛饲粮为底物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底物铜含量分别为5.0、10.0、15.0、20.0、25.0 mg/kg,共发酵48 h。测定发酵后的产气量、瘤胃发酵指标及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当底物铜含量为15.0 mg/kg时,干物质消化率(DMD),微生物蛋白质(MCP)、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脂肪酶(LPS)、胰蛋白酶(TYS)、纤维素酶(CLS)活力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3.858%、4.289 g/L、24.475 mmol/L、0.470 mmol/L、8.977 mmol/L、1.159 mmol/L、1.607 mmol/L、81.583 mmol/L、0.504 U/mL、84.167 U/mL、79.956 U/mL,乙酸/丙酸最低为2.045;当铜含量为10.0 mg/kg时,MCP、乙酸浓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289 g/L、51.075 mmol/L,且其他指标也都处于较高水平。综合得出,在体外条件下,牦牛饲粮推荐铜含量为10.0~15.0 mg/kg。
  • 张霞, 孙海洲, 桑丹, 赵存发, 李胜利, 艳城, 凌树礼, 珊丹, 任晓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607-26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适当降低饲粮氮水平条件下,通过饲粮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及小肠灌注葡萄糖,研究其对绒山羊小肠感应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血液理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7只体况良好、装有永久性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按年龄和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9组,每组3只。饲粮分为3个处理:低氮[粗蛋白质(CP)10.5%]、低氮+NCG(0.20 g/d)和高氮(CP 13.5%);每个处理的山羊分别进行3个水平的十二指肠葡萄糖灌注:0、20和40 g/d。饲养试验(15 d预试期、15 d正试期)结束后,屠宰取空肠和十二指肠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营养感应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测定血液理化指标、血清和空肠相关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基础饲粮条件(无葡萄糖灌注)下,随着饲粮氮水平的下降,空肠和十二指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相对表达量,血浆尿素氮、葡萄糖含量,血清瓜氨酸、胰岛素含量,血清和空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和促胰岛素肽(GIP)含量减少,而空肠和十二指肠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9(SLC7A9)、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SLC7A1)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2)增加适宜过瘤胃葡萄糖后,随着饲粮氮水平的下降,SGLT1、味觉受体1型1、味觉受体1型2、味觉受体1型3 mRNA相对表达量呈增加趋势。3)低氮饲粮条件下灌注20 g/d葡萄糖,额外饲喂NCG能够缓解饲粮氮水平降低引起的空肠和十二指肠SGLT1 mRNA相对表达量,血浆尿素氮、葡萄糖含量,血清瓜氨酸含量,血清和空肠GLP-1、GLP-2和GIP含量的下降。结果提示,适当降低饲粮氮水平,补饲NCG和增加过瘤胃葡萄糖(十二指肠灌注20 g/d)对绒山羊机体代谢及肠道营养物质感应均有促进作用。
  • 于全平, 王贤东, 漆雯雯, 祈居中, 马江飞, 方美烟, 陈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619-26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泌乳期伊犁马乳成分、乳脂脂肪酸组成及马驹生长发育、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伊犁马钙、磷营养提供参考。选取年龄、体重和胎次接近的处于第2泌乳月末的伊犁马25匹,根据母马体重和马驹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5组马匹饲粮钙、磷水平分别设为45.0、30.0 g/d(Ⅰ组),48.5、32.0 g/d(Ⅱ组),52.0、34.0 g/d(Ⅲ组),55.5、36.0 g/d(Ⅳ组),59.0、38.0 g/d(Ⅴ组)。试验为期90 d,每30 d为1个试验周期。结果显示:饲粮钙、磷水平显著影响每次平均挤奶量及估计日产奶量(P<0.05),对乳中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每次平均挤奶量分别比Ⅰ和Ⅳ组提高了20.65%(P<0.05)和15.22%(P<0.05),而Ⅲ组乳中钙含量比Ⅰ组低21.54%(P<0.05)。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乳脂中肉豆蔻脑酸(C14 ∶ 1)、棕榈油酸(C16 ∶ 1)、亚油酸(C18 ∶ 2n6c)、花生酸(C20 ∶ 0)、顺-11-二十碳烯酸(C20 ∶ 1)和α-亚麻酸(C18 ∶ 3n3)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母马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马驹体重、体长、体高和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血浆钙、磷、甲状旁腺素、骨钙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胸围则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Ⅰ组马驹血浆降钙素含量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5),分别增加34.24%、24.89%和23.64%。由此得出,增加饲粮钙、磷水平可提高伊犁马的产奶量,但使乳中钙含量降低;饲粮钙、磷水平不影响乳成分,但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由于乳中钙含量降低,导致马驹血浆降钙素含量下降、胸围发育较慢。
  • 马军, 李晓斌, 邓海峰, 赵芳,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630-2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喂来曲唑对速步马运动性能、血浆抗氧化指标与激素水及体重的影响。选取平均年龄为2.5岁、平均体重为(398.16±25.34)kg的经过良好速步训练的伊犁马公马10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所有马匹每天每匹饲喂混合牧草10 kg、颗粒精料3 kg,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马匹每天每匹补喂5 mg来曲唑,进行30 d的饲喂试验和训练试验。分别在试验第0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中激素指标;在试验第0天和第30天早晨空腹称重,并进行1 000 m速步赛,分别在赛前1 h、赛后即刻、赛后20 min、赛后2 h颈部静脉采集血液,测定血液酸碱度相关指标和血浆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补喂来曲唑能够提高试验马匹1 000 m速步赛成绩;赛后2 h时,试验组马匹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尿酸(U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SH-Px活力、T-AOC分别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就血液酸碱度相关指标而言,在赛后即刻、赛后20 min、赛后2 h试验组血液中碳酸盐(HCO-3)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碱剩余(BEecf)、pH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时试验组马匹血浆中睾酮(T)、雄烯二醇(A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补喂来曲唑还可提高速步马体重。因此,给速步马补喂5 mg/(匹·d)来曲唑可缩短1 000 m速步赛比赛用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酸碱缓冲能力,并使血浆中T和AD水平上升,同时增加速步马的体重。
  • 王鑫磊, 李航, 黄旭雄, 赵利斌, 闫明磊, 赵陆敏, 郑晓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639-2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抗弧菌和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的影响,在10%鱼粉的基础上设计胆固醇添加量分别为0(C0组)、1(C1组)、2(C2组)、3(C3组)和4 g/kg(C4组)的等氮等能饲料(实测饲料中胆固醇含量依次为0.78、1.57、2.45、3.43和4.18 g/kg),分别投喂初始体重为(0.160±0.002)g的凡纳滨对虾50 d。每种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养殖凡纳滨对虾50尾。养殖试验结束后检测对虾的生长性能、肌肉常规组成以及急性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感染及亚硝态氮胁迫下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不受饲料胆固醇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但C0组对虾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C2、C3和C4组(P<0.05)。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对虾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C3、C4组显著高于C0组(P<0.05);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2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胰腺和肌肉中胆固醇含量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C2组显著高于C0组(P<0.05)。急性感染哈维氏弧菌后,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同一时间点各组对虾累积死亡率均先降低后升高,C2组在感染24、36、48、72和96 h后的累积死亡率均最低。在8.5~9.0 mg/L亚硝态氮急性胁迫下,96 h后对虾累积死亡率与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且C0和C1组显著高于C2、C3和C4组(P<0.05)。综上所述,淡水养殖条件下,1.57 g/kg的饲料胆固醇含量即可满足凡纳滨对虾生长的需求,但2.45 g/kg的饲料胆固醇含量可使对虾获得最佳的抗弧菌能力和理想的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
  • 吕佳佳, 吴杰, 齐珂珂,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650-26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p[Gly2]GLP-2)、聚乙二醇修饰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PEG-p[Gly2]GLP-2)和p[Gly2]GLP-2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利用p[Gly2]GLP-2修复断奶仔猪肠道损伤提供参考依据。选取18只280 g左右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皮下注射p[Gly2]GLP-2(5.64 nmol/kg)、PEG-p[Gly2]GLP-2(5.64 nmol/kg)和p[Gly2]GLP-2微球(15 mg/只),定点采血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1)PEG-p[Gly2]GLP-2的半衰期(t1/2)是p[Gly2]GLP-2的4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和平均滞留时间(MRT0-t)是p[Gly2]GLP-2的3倍,清除率(CL)是p[Gly2]GLP-2的1/2,两者的达峰浓度(Cmax)相差不大,PEG-p[Gly2]GLP-2的达峰时间(Tmax)滞后于p[Gly2]GLP-2。2)p[Gly2]GLP-2微球的达峰时间与p[Gly2]GLP-2、PEG-p[Gly2]GLP-2相差不大,但半衰期为(72.20±6.02)h,平均滞留时间为(90.66±7.41)h。结果提示,经聚乙二醇(PEG)修饰后p[Gly2]GLP-2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半衰期延长、达峰时间滞后、平均滞留时间延长、血浆清除减慢、生物利用度更高;p[Gly2]GLP-2微球半衰期更长,且持续稳定的释放,操作便利。
  • 李洋, 林聪, 许文斌, 张幸怡, 王一臻, 高红, 窦秀静, 郝小燕,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8): 2657-26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8.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大鼠生长性能、血清与肝脏抗氧化以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5组分别是对照组和4个不同地顶孢霉培养物剂量组(10、50、250和1 250 mg/kg BW组),连续灌胃21 d。结果表明:地顶孢霉培养物极显著提高大鼠的平均日增重(P<0.01);提高了大鼠肝脏指数、胸腺指数;提高了大鼠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葡萄糖(GLU)含量,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提高了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提高了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同时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白介素-4(IL-4)含量,降低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7(IL-17)含量。综合各项指标,地顶孢霉培养物能够提高SD大鼠平均日增重,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其中以250 mg/kg BW的添加量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