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2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6-12-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朱晓利,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21-37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味觉受体自从被发现以来,人们因对其浓厚的研究兴趣增加了研究的强度和深度,人们对哺乳动物感知味觉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包括味觉感知过程的分子基础及其功能等方面。这不仅对人和动物的日常饮食调控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以为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综述了味觉受体和味觉感知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加深对味觉受体分子基础的认识,促进对味觉感知过程的理解,为哺乳动物营养平衡和健康饲养提供重要参考。
  • 李雪, 王小城, 熊霞,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29-37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谷氨酰胺(Gln)在仔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必需营养物和能源物质,Gln能够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更新,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本文就Gln对断奶仔猪肠黏膜更新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 敖江涛, 郑溜丰, 彭健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35-37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胎儿生长速度加快和泌乳强度增加,哺乳动物在围产期的机体代谢强度逐渐增加,常常导致机体氧自由基增加,造成进程性氧化应激。进程性氧化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母猪产仔性能下降、泌乳力降低、仔猪成活率下降、母猪健康水平差。然而,目前对于评价母猪进程性氧化应激仍缺乏标准化的方法。本文综述了母体围产期氧化应激产生的原因、评价指标以及氧化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综述了生产中缓解母猪氧化应激的措施,旨在为改善养猪生产中母猪氧化应激、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 吕定红, 熊霞, 王小城, 杨焕胜, 李建中,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42-37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也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肠道功能的改变通常伴随着蛋白质表达、修饰或稳定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组学在动物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围绕应激和某些疾病状态下猪肠道差异蛋白质表达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 李晓亚, 唐德富, 李发弟, 李飞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49-37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品质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反刍动物的肉产品是具有保健作用的共轭亚油酸的主要来源。因此,揭示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的形成机制与调控手段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的调控因素及肌肉脂肪酸对肉质风味、氧化稳定性和肉色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改善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提供参考。
  • 张旭, 徐丹丹, 杨彬, 贺显晶, 王建发, 武瑞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57-37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乳蛋白是决定牛奶营养品质的主要乳成分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人体几乎所有的必需氨基酸。乳蛋白含量和组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品种、胎次、环境、奶牛泌乳阶段、饲粮组成与营养水平外,疾病也是影响乳汁中乳蛋白含量和组成的重要因素。其中,奶牛隐性乳房炎可以引起乳汁中乳蛋白含量的降低。本文主要探讨乳蛋白的合成机理及隐性乳房炎时乳蛋白含量降低的信号转导机制,旨在为研究在奶牛患隐性乳房炎条件下提高乳蛋白含量的方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 吴晓雲, 周小秋, 石丹, 赵叶, 姜俊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63-37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精氨酸(Arg)作为功能性氨基酸,同时也是鱼类的必需氨基酸。Arg及其部分代谢产物可通过调节一些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等]的分泌,影响生肌过程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进而作用鱼类肌细胞的增殖分化。本文简要综述Arg对鱼类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 杨颜铱, 陈芸, 高爽, 刘旗, 陈憧, 姚淑华, 邓俊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70-37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抗菌肽是一种对多重耐药菌株表现出特异性抗菌机制的小分子多肽。同时,抗菌肽还具有抗炎活性,可以通过直接中和脂多糖(LPS)、抑制生物性炎症因子的产生来减轻炎症反应;亦可通过趋化白细胞、促进免疫细胞增殖等来影响获得性免疫,从而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发挥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PS诱导炎症产生的机制及抗菌肽抑制LPS诱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理。
  • 袁雅婷, 胡贵丽, 丁鹏, 王玉诗, 张石蕊,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77-37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毛蕊花糖苷是一种苯乙醇苷类物质,在自然界多种植物内广泛存在。众多研究表明毛蕊花糖苷能改善动物的肉质和乳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毛蕊花糖苷的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等生物学功能,总结了毛蕊花糖苷最新的提取工艺以及定量定性分析方法,介绍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毛蕊花糖苷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帮助。
  • 殷若新, 张帅, 张倩, 石天虹, 曹丙健, 胡希怡, 丁祥文, 苏鹏程, 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84-37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鸡繁殖性能及初生雏鸡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41~48周龄济宁百日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0周龄体重接近、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健康济宁百日鸡产蛋种鸡5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处理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14%、15%、16%和17%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了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P<0.01),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种鸡的产蛋总数、种蛋合格数和出雏数(P<0.05或P<0.01)。3)44周龄种蛋孵化的初生雏鸡,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仅显著影响了心脏指数(P<0.05);48周龄种蛋孵化的初生雏鸡,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小肠指数(P<0.05),极显著影响了肝脏指数和血清尿酸含量(P<0.01)。综合试验结果,满足41~48周龄济宁百日鸡种鸡最佳繁殖性能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81%。
  • 肖雪, 李凯旋, 袁栋, 占秀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792-38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种母鸡饲粮不同硒源及添加水平对后代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硒沉积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540只48周龄的健康岭南黄父母代肉用种母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试验采用3(硒源)×2(水平)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粮硒源分别为亚硒酸钠(SS)、酵母硒(SY)、硒代蛋氨酸(SM),硒添加水平分别为0.15和0.30 mg/kg(以硒计)。预试期4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SS组相比,SM组显著降低了1~21日龄后代肉鸡的料重比(P<0.05);SM和SY组显著提高了1日龄后代肉鸡肝脏、肾脏和肌肉的硒含量以及肾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与SY组相比,SM组显著提高了后代肉鸡16 h胸肌的pH和肾脏、肌肉的硒含量(P<0.05)。2)0.30 mg/kg组的后代肉鸡肝脏、肾脏和肌肉的硒含量显著高于0.15 mg/kg组(P<0.05)。与0.30 mg/kg组相比,0.15 mg/kg组显著提高了后代肉鸡8 h胸肌Hunter a值及pH(P<0.05),显著降低了后代肉鸡24、48 h胸肌滴水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1日龄后代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肾脏T-SOD、CAT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1日龄后代肉鸡肾脏MDA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母鸡饲粮中添加0.15 mg/kg SM效果最佳。
  • 王爽, 马维英, 陈伟, 阮栋, 郑春田, 沈军达, 徐翼虎, 林映才, 卢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03-38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及粗蛋白质(CP)水平对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绍兴鸭饲粮中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适宜水平。采用3×3二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972只健康的38周龄绍兴鸭,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鸭。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各设3个水平,代谢能水平:11.30、10.88、10.46 MJ/kg;粗蛋白质水平:18%、17%、16%。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绍兴鸭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了绍兴鸭日产蛋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时,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产蛋率及日产蛋重最高。2)蛋黄色泽随饲粮代谢能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但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且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黄色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显著提高了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肝脏中脂肪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由此可见,在本试验中,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绍兴鸭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
  • 吴婷婷, 韩冰, 聂彪彪, 董伟伟,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11-38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和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瘤胃液制备物对新生羔羊肠道黏膜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选取50只初生体重接近的新生羔羊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羔羊1日龄开始补喂健康成年绵羊瘤胃液制备物[瘤胃液(Ⅰ)、灭菌瘤胃液(Ⅱ)、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Ⅲ)和灭菌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Ⅳ)],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5 d。在24日龄时每组选取3只羔羊屠宰,采集肠道黏膜;在羔羊14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测定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显示:1)小肠黏膜蛋白质中,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A(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IgA总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组SIgA和IgG总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试验Ⅲ组免疫球蛋白总量较对照组增加较多。2)血浆中,羔羊28日龄时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14日龄。14日龄时试验各组血浆中Ig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28日龄时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各组IgG含量在14和28日龄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给新生羔羊补喂不同处理的瘤胃液制备物均能提高羔羊肠黏膜免疫能力,补喂超声波破碎瘤胃液效果最佳。
  • 万凡, 马涛, 马晨, 杨东, 屠焰, 刁其玉,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19-38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饲养标准条件下,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能量和氮代谢的差异,确定适宜的饲养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8.30±0.86)kg的杜寒杂交F1代肉羊6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4组分别饲喂按照以下饲养标准配制的饲粮:本试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饲养标准、美国NRC(2007)、英国AFRC(1993)以及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的《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分别记为CARS、NRC、AFRC和HB。试验期81 d。当CARS组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37 kg时,每组选取4只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CARS组干物质、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FRC和NRC组(P<0.05),CARS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NRC组(P<0.05);CARS组消化能、代谢能、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吸收氮以及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FRC和NRC组(P<0.05),与HB组差异不显著(P>0.05);沉积氮和氮利用率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NRC组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CARS和HB组(P<0.05)。结果提示,从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以及能量和氮代谢的情况来看,CARS的饲养标准和国外标准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 张亚格, 李茂, 周汉林, 胡琳, 李韦, 徐铁山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28-38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间的组合效应。将3个品种柱花草[热研2号、20号、21号柱花草]与热研4号王草分别以6个比例[0∶100、10∶90、20∶80、40∶60、50∶50、100∶0]组合,利用体外产气技术,分析不同比例的组合对产气量、产气参数、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进而筛选出各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1)热研2号和20号柱花草与王草不同比例组合的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达到最大的组合比例分别为30∶70和50∶50。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热研21号柱花草∶王草分别为50∶50、40∶60时的IVDMD最高,与仅有王草做底物时差异显著(P<0.05)。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热研20号柱花草∶王草为30∶70时MCP含量最高。NH3-N含量随着柱花草比例的递增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组合均以30∶70时最高。2)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的综合组合效应值均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大而呈现单峰型增长趋势,其中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和热研20号柱花草∶王草为30∶70时最高,热研21号柱花草∶王草为20∶80时最高。综合得出,在王草中添加适宜比例的柱花草能够提高体外发酵的产气量、IVDMD和MCP含量,提高瘤胃微生物活力,产生正组合效应;热研2号、20号柱花草与王草均以30∶70组合效果最佳,热研21号柱花草与王草以20∶80组合效果最佳。
  • 刘帅, 李欣彤, 邢敬亚, 张铁涛, 陈明帅, 万春孟, 岳志刚, 杨福合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36-3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70日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水貂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磷水平分别为1.0%、1.4%、1.8%,3个钙磷比分别为1.0、1.5、2.0,配制9种试验饲粮,9种试验饲粮的钙、磷水平实测值如下:1.02%钙、0.96%磷(Ⅰ组),1.49%钙、1.00%磷(Ⅱ组),1.98%钙、1.01%磷(Ⅲ组),1.47%钙、1.35%磷(Ⅳ组),2.11%钙、1.40%磷(Ⅴ组),2.81%钙、1.40%磷(Ⅵ组),1.83%钙、1.73%磷(Ⅶ组),2.70%钙、1.80%磷(Ⅷ组),3.59%钙、1.80%磷(Ⅸ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钙磷比只对育成期水貂的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磷水平与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的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Ⅴ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小。2)育成期水貂蛋白质消化率差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表现为Ⅴ、Ⅵ、Ⅷ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同时Ⅴ、Ⅵ组还显著高于Ⅲ组(P<0.05)。饲粮磷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P<0.01)。饲粮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各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脂肪消化率有随饲粮钙磷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变化趋势。3)氮沉积表现为Ⅵ组显著高于Ⅰ和Ⅷ组(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表现为Ⅵ、Ⅶ、Ⅸ组极显著高于Ⅱ和Ⅷ组(P<0.01),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以Ⅸ组最高,但与Ⅵ和Ⅶ组差异不显著(P>0.05)。粪氮含量有随饲粮磷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随饲粮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饲粮钙磷比对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极显著影响(P<0.01)。4)粪钙、粪磷含量及钙、磷消化率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以Ⅸ组粪钙、粪磷含量最高,Ⅵ组钙消化率最高,Ⅶ组磷消化率最高。饲粮磷水平、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粪钙、粪磷含量及钙、磷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磷水平与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的粪钙含量、钙消化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粪磷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各项指标,饲粮中磷水平在1.4%~1.8%、钙磷比在1.5~2.0时,育成期水貂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及较高的营养物质消化率。
  • 雷春红, 马兰婷, 王红芳, 胥保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46-38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索饲粮中泛酸水平对意大利工蜂蜜蜂幼虫发育、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辅酶A(CoA)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得到蜜蜂幼虫阶段饲粮中泛酸的适宜水平。试验选取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8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只。5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泛酸实测水平为0.92(对照)、1.22、1.52、1.82、2.12 mg/g的试验饲粮,饲喂至化蛹。分别取5日龄和7日龄幼虫测定体重、体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CoA合成相关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泛酸可显著提高虫体鲜重、干重以及粗脂肪含量(P<0.05);当泛酸水平为2.12 mg/g时,幼虫的羽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饲粮中泛酸水平对5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分别在1.82、1.82、1.22、1.52 mg/g组含量最低。3)5日龄和7日龄虫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5日龄虫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饲粮泛酸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4)饲粮泛酸水平显著影响5日龄幼虫泛酸激酶4基因和磷酸泛酰-半胱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均在泛酸水平为1.82 mg/g时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以5日龄虫体的干重和羽化率作拟合曲线,获得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适宜的泛酸水平为1.85~2.01 mg/g。
  • 郑嫩珠, 李丽, 辛清武, 缪中纬, 朱志明, 黄勤楼, 黄一帆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56-38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酵母硒、黄芪多糖及其复合剂对半番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同一批饲养的22日龄半番鸭中挑选出体重相近的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为49 d。采用2×2因子水平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3%酵母硒,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黄芪多糖,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剂(300 mg/kg黄芪多糖+0.3%酵母硒)。试验期间测定生长性能指标,并于70日龄每组随机选择12只(每重复4只)进行屠宰,测定其胸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4 h pH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48 h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Ⅲ组肉色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肉色黄度(b*)值均显著降低(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4~120 h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48~120 h和72~120 h的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Ⅲ组24~120 h的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储存时间延长,各组SOD、GSH-Px活性和T-AOC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但3个试验组各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速度比对照组缓慢。4)酵母硒和黄芪多糖对肌肉24 h pH、剪切力、24~120 h的SOD活性、48~120 h的GSH-Px活性、120 h的MDA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交互作用(P<0.05或P<0.01)。由此可见,酵母硒、黄芪多糖均可改善半番鸭肌肉品质和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有效延长货架期,且二者对于肌肉抗氧化、pH和嫩度改善均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 蔡旭滨, 陈凌锋, 檀新珠, 林国徐, 马玉芳, 黄一帆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67-38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日龄“大×长”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4个组(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0、1 000、1 500 mg/kg的太子参茎叶多糖,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Ⅰ和Ⅱ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升高(P<0.01),Ⅰ、Ⅱ和Ⅲ组的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2)Ⅱ和Ⅲ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或P<0.05)。3)Ⅰ、Ⅱ和Ⅲ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3(C3)、补体4(C4)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和Ⅲ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4)Ⅰ、Ⅱ和Ⅲ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Ⅱ和Ⅲ组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ADG,降低腹泻率,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太子参茎叶多糖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
  • 王琪, 管倩侽, 杨桂芹, 刘海英, 宁志利, 董维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75-38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菊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排泄物及肠道主要臭气化合物浓度的影响。选择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05%、0.15%、0.25%、0.50%菊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菊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0%菊糖显著提高了肉仔鸡排泄物中乳酸浓度(P<0.05)。排泄物中乳酸浓度显著高于盲肠和直肠食糜(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0%菊糖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排泄物中吲哚和粪臭素浓度(P<0.05)。4)肉仔鸡排泄物吲哚浓度与直肠吲哚和粪臭素浓度、盲肠吲哚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排泄物的pH与盲肠乳酸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菊糖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排泄物、盲肠和直肠的吲哚和粪臭素浓度,饲粮菊糖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 张晓羊, 王永强, 张文举, 刘建成, 杨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85-38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公鸡18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Ⅱ组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含6%棉籽粕的基础饲粮,Ⅱ组饲喂含6%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的试验饲粮,Ⅲ组饲喂在含6%棉籽粕的基础饲粮中添加7×104 CFU/g的嗜酸乳杆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分为2个阶段,21~42日龄和43~64日龄。结果表明:1)21~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组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8.61%(P<0.05),料重比(F/G)下降了7.69%(P<0.05);Ⅲ组的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ADG提高了4.56%(P<0.05)。43~6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ADG提高了12.32%(P<0.05);Ⅲ组的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ADG提高了8.20%(P<0.05)。21~64日龄时,各组的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组黄羽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提高了2.99%、7.55%和12.33%(P<0.05);Ⅲ组的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分别提高了3.43%和6.38%(P<0.05)。6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提高了5.27%、8.92%和7.05%(P<0.05),半净膛率提高了6.84%(P<0.01);Ⅲ组的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胸肌率分别提高了4.08%、4.35%和5.16%(P<0.05)。3)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组黄羽肉鸡的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分别提高了10.06%和12.60%(P<0.05),血清尿素氮(UN)含量降低了46.76%(P<0.01);Ⅲ组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血清TP和ALB含量分别提高了9.58%和13.10%(P<0.05),血清UN含量降低了47.88%(P<0.01)。6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血清钙(Ca)含量提高了11.74%(P<0.05),血清UN含量降低了37.40%(P<0.01);Ⅲ组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血清UN含量降低了40.58%(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可改善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强黄羽肉鸡对蛋白质、脂肪和Ca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 杨原志, 聂家全,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迟淑艳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894-39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源和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军曹鱼幼鱼对不同硒源的最适需要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Se-S)或蛋氨酸硒(Se-Met),配制9种试验饲料(共用对照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22.18±0.35)g的军曹鱼幼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试验鱼。结果表明:1)硒水平对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硒源及硒源与硒水平的交互作用对SGR、WGR、FCR和SR均无显著影响(P>0.05)。SGR和WGR随着硒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2)硒水平极显著影响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GSH-Px活性(P<0.01),并显著影响血清GR活性(P<0.05);硒源极显著影响肝脏G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性(P<0.01);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肝脏CAT活性和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性(P<0.05)。肝脏和血清GSH-Px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稳定趋势,GR活性呈先下降后稳定趋势。2种硒源均在添加量为0.9 mg/kg时有最高的肝脏GSH-Px活性,最低的肝脏GR活性。肝脏CAT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3)脊椎骨、全鱼和肝脏硒含量随硒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硒源极显著影响脊椎骨硒含量(P<0.01),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肝脏和脊椎骨硒含量(P<0.01)。以蛋氨酸硒和亚硒酸钠为硒源,通过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饲料硒水平分别为1.29和1.46 mg/kg时军曹鱼幼鱼可以获得最大SGR。以SGR和全鱼硒含量为判据,军曹鱼幼鱼对蛋氨酸硒的生物利用率分别相当于亚硒酸钠的1.20和2.90倍。
  • 韩如政, 骆小年, 韩雨哲, 刘宗英, 徐浩然, 蒋湘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05-39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北方须鳅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进行了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以鱼粉、发酵豆粕和酪蛋白作为蛋白质源,设计了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2.85%、31.09%、40.72%、47.21%和54.08%的5种等脂等能试验饲料。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平均体重为(0.77±0.02)g的北方须鳅幼鱼40尾,以重复为单位养殖于水体为80 cm×50 cm×20 cm的水槽中。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2.85%~40.72%时,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再继续升高饲料蛋白质水平,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反而显著降低(P<0.05)。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2.85%~40.72%时,饲料转化效率和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升高趋势;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72%~54.08%时,饲料转化率和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72%时,试验鱼获得最高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存活率。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北方须鳅幼鱼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以及全鱼粗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高于40.72%后,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并且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09%~54.08%时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由增重率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得出北方须鳅幼鱼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时的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为41.57%。
  • 齐珂珂, 孙雨晴, 万晶, 邓波, 门小明, 吴杰,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12-39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pGLP-2)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节及其信号传导机制。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9 mol/L pGLP-2(pGLP-2组)和10-9 mol/L pGLP-2、10 μmol/L U0126(pGLP-2+U0126组),对照组不添加以上试剂,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测定IPEC-J2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1)、occludin、claudin-1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PEC-J2细胞培养液中添加pGLP-2显著增加了ZO-1、occludin、claudin-1以及p42-ERK1/2、p44-ERK1/2的蛋白表达量(P<0.05);与pGLP-2组相比,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ERK1/2的抑制剂U0126,显著降低了ZO-1、occludin、claudin-1以及p42-ERK1/2、p44-ERK1/2的蛋白表达量(P<0.05)。综合得出,ERK1/2通路是pGLP-2调控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
  • 王连生, 徐奇友, 陈迪, 郑荣宁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17-39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源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肝脏谷氨酰胺(Gln)含量、抗氧化能力及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以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鱼粉为蛋白质源,设2个α-酮戊二酸(AKG)添加量(0和1%),配制4种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重为(7.65±0.04)g的杂交鲟幼鱼5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 AKG显著提高肝脏Gln含量和谷氨酰氨合成酶(GS)活性(P<0.05),对肝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源对肝脏Gln含量、GS活性和ALP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且蛋白质源和AKG添加量对肝脏Gln含量、GS活性和ALP活性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中添加1% AKG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与大豆浓缩蛋白+鱼粉作为蛋白质源相比,大豆浓缩蛋白作为蛋白质源显著提高肝脏GSH含量(P<0.05)。蛋白质源和AKG添加量对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且蛋白质源和AKG添加量对肝脏各抗氧化指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中添加1% AKG显著提高肝脏GHIGF-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大豆浓缩蛋白+鱼粉作为蛋白质源相比,大豆浓缩蛋白作为蛋白质源显著提高肝脏IGF-Ⅰ和G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蛋白质源和AKG添加量对肝脏GHIGF-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杂交鲟幼鱼饲料中添加1% AKG可以通过提高肝脏中GS的活性进而提高Gln的含量,通过提高肝脏中GSH的含量进而降低MDA的含量,并可提高肝脏中生长相关基因GHIGF-Ⅰ的表达。
  • 胡俊茹, 王国霞, 孙育平, 陈冰, 曹俊明, 黄燕华, 卓丽欣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25-39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硒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12±0.01)g的黄颡鱼幼鱼45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幼鱼,分别投喂硒含量<0.05(对照组)、0.15、0.23、0.35、0.47和0.96 mg/kg的6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期为8周。结果显示:黄颡鱼的增重率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反,在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时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各组均为100%。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在饲料硒含量为0.35 mg/kg的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P<0.05)。对照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15、0.47和0.96 mg/kg的组(P<0.05),而对照组全鱼水分含量则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15、0.35、0.47和0.96 mg/kg的组(P<0.05)。血浆胆固醇含量在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鱼硒含量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与饲料硒含量呈正剂量效应关系。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硒含量由<0.05 mg/kg升高到0.47 mg/kg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在饲料硒含量为0.96 mg/kg时又出现升高。对照组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硒的适宜含量为0.20 mg/kg。
  • 包愈, 胡聪, 赵广永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35-3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预测奶牛常用饲料中可利用氨基酸(uAA)的含量,本试验采集了21个奶牛饲料原料样品,测定了饲料样品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粗蛋白质(SCP)、非蛋白氮(NPN)、中性洗涤剂不溶粗蛋白质(NDIP)、酸性洗涤剂不溶粗蛋白质(ADIP)含量,并根据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饲料含氮化合物组分的划分方法,计算出饲料样品的含氮化合物组分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和不可利用蛋白质(PC)的含量,测定了饲料的氨基酸含量,同时利用饲料氨基酸含量与uAA含量之间的关系估测出饲料的uAA含量。结果表明,奶牛常用饲料的CNCPS含氮化合物组分(PA、PB1、PB2、PB3、PC)含量(% DM)与uAA、可利用蛋氨酸(utilizable methionine,uMet)、可利用赖氨酸(utilizable lysine,uLys)、可利用亮氨酸(utilizable leucine,uLeu)含量(% DM)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如下:uAA=0.171PA+0.134PB1+0.364PB2+0.370PB3+0.148PC+7.785,R2=0.99,P<0.01;uMet=0.019PA-0.031PB1+0.024PB2+0.078PB3-0.004PC-0.071,R2=0.93,P<0.01;uLys=-0.045PA-0.020PB1+0.072PB2+0.038PB3-0.011PC+0.780,R2=0.92,P<0.01;uLeu=0.071PA+0.033PB1+0.093PB2+0.189PB3+0.003PC+0.006,R2=0.94,P<0.01。结果显示,根据CNCPS含氮化合物组分和本试验所建立的方程,可以准确地预测奶牛饲料的uAA、uMet、uLys和uLeu含量。
  • 吴婷婷, 韩冰, 刘振, 何周瑞,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43-39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特克赛尔(Texel)初生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试验组羔羊出生后连续补喂瘤胃液14 d,每天1次,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羔羊7、14、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28日龄时,屠宰收集肠道内容物。测定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肠道内容物中IgG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Fc)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21日龄血浆中IgA和Ig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他日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中IL-1β和IL-6含量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TNF-α含量在14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羔羊血浆IFN-γ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给新生羔羊补喂瘤胃液对28日龄羔羊肠道内容物中IgG和F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尤其在回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道肥大细胞数量各肠段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体液免疫无显著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由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小肠转运母源免疫球蛋白无显著影响;早期补喂瘤胃液能刺激羔羊小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免疫屏障功能尽早完善。
  • 孙伟丽, 赵海平, 王晓旭, 樊燕燕, 鲍坤, 王艳梅,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52-39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12~15月龄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确定该时期适宜的饲粮钙、磷水平。选取16头健康、遗传特性相近的12月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4组饲粮钙、磷水平分别为0.49%、0.33%(Ⅰ组),0.82%、0.56%(Ⅱ组),1.16%、0.80%(Ⅲ组)和1.61%、1.12%(Ⅳ组)。试验从2015年5月15日开始,至2015年8月7日结束。结果表明:1)各组12~15月龄梅花鹿各时期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整个试验期看,以Ⅳ组的生长性能较优。2)除第30天时Ⅲ组血清钙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5)外,其他时间点(第1天、第60天、第83天)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Ⅱ组、Ⅲ组血清钙水平随试验时间的延长均没有产生显著变化(P>0.05),而Ⅳ组则随试验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在第83天时表现最高,为2.415 nmol/L,显著高于第1天的2.280 nmol/L(P<0.05)。血清磷水平在同一时间点不同组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组不同时间点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1天,Ⅰ组血清镁水平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试验第30天,Ⅰ组血清镁水平显著高于Ⅲ组(P<0.05)。随试验时间的延长,Ⅰ组、Ⅱ组和Ⅲ组血清镁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但Ⅳ组血清镁水平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30天和第60天时显著高于第1天和第83天时(P<0.05)。3)各组间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骨钙素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升高无显著变化(P>0.05)。4)从整个试验期看,12~15月龄梅花鹿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消化率以Ⅲ组最高,钙、磷消化率也以Ⅲ组最高,Ⅲ组钙消化率达到51.08%、磷消化率达到67.71%。由此得出,饲粮钙、磷水平对12~15月龄梅花鹿血清性激素及钙、磷、镁水平无显著影响,但营养物质消化率以Ⅲ组最高,因此推荐此时期饲粮钙、磷水平分别为1.16%和0.80%。
  • 赵娜, 杨雪海, 陈芳, 郭万正, 黄少文, 张巍, 李绍章, 严念东, 魏金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62-39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酶解发酵物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144头49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阴性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添加的基础饲粮,抗生素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60 g/t吉他霉素,试验组饲喂试验饲粮(基础饲粮中10%豆粕被豆粕酶解发酵物替代)。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试验组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阴性对照组高5.06%、10.07%、5.03%(P<0.05),腹泻率比阴性对照组低39.59%(P<0.05),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抗生素对照组仔猪血清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仔猪盲肠、大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中总细菌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P<0.05)。综上,豆粕酶解发酵物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利于乳酸杆菌在肠道内形成优势菌群,降低腹泻率,生长性能达到使用抗生素水平。
  • 王志龙, 武洪志, 王芳芳, 邓晓敏, 刁华杰,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70-39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SI)和黄芪多糖(APS)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以及乳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体况良好、分娩日龄相近的2胎“长×大”二元杂交健康母猪72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母猪。SI和APS以1∶5比例混匀,对照组饲喂不添加SI和APS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100、200和300 mg/kg的SI和APS混合物。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100、200 mg/kg水平组哺乳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kg水平组21 d泌乳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00 mg/kg水平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200 mg/kg水平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300 mg/kg水平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试验组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0 mg/kg水平组的乳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另外2个试验组(P<0.05),100、200 mg/kg水平组乳糖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SI和APS能够改善哺乳母猪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以及乳成分。在本试验条件下,SI和APS混合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00 mg/kg。
  • 王芳芳, 武洪志, 刁华杰, 王志龙, 邓晓敏,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77-39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葛根异黄酮对哺乳母猪泌乳性能及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设计,主效应分别为王不留行黄酮苷(0、2 g/kg)、葛根异黄酮(0、2.5 g/kg)及二者互作。选择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经产长白母猪24头,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王不留行黄酮苷组、葛根异黄酮组和混合组),每组6头猪。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混合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哺乳第2周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有升高的趋势,混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常乳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2)混合组第1、10、21天血清中生长激素,第21天雌激素和第1、10、21天催乳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添加组第10、21天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0、21天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组第1、10、21天的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葛根异黄酮提高了母猪的泌乳量,血清中催乳素、生长激素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使母猪泌乳性能、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得到提高。
  • 文超越, 李勇, 邢伟刚, 李彪, 刘佳, 马向东, 张宇喆, 李凤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88-39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水解物与复合酶制剂或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35日龄保育猪48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公母各占1/2。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血浆蛋白粉(组1)、0.5%酵母水解物(组2)、0.5%酵母水解物+0.02%复合酶制剂(组3)和0.5%酵母水解物+0.03%微生态制剂(组4)。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25 d,分为Ⅰ期(1~14 d)和Ⅱ期(15~25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试验Ⅰ期,各试验组保育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组3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数值介于两者之间;试验Ⅱ期,ADG和F/G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组1保育猪的ADFI显著提高(P<0.05),且组1、组2和组4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组3(P<0.05);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组1保育猪ADG、ADFI均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数值介于两者之间。2)与组2相比,组3保育猪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血浆蛋白粉和酵母水解物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保育猪的生长性能,酵母水解物具有替代保育猪饲粮中血浆蛋白粉的潜能,但酵母水解物与微生态制剂或复合酶制剂的联合应用并未产生协同效应。
  • 晁娅梅,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虞洁, 毛湘冰, 罗玉衡, 黄志清, 罗钧秋, 王韶辉, 罗成贵, 郑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3996-40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酚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影响,探讨其在肥育猪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选择60头(74.19±7.41)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茶多酚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茶多酚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净增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显著降低育肥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肝脏GSH-Px活性(P<0.01),显著提高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并且茶多酚组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26.24%(P=0.09);茶多酚组显著降低了育肥猪肝脏中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基因的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对育肥猪的胴体和肉品质的影响不显著(P>0.05)。茶多酚组育肥猪屠宰后24 h pH、45 min亮度(L*)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65%(P=0.09)和3.74%(P=0.10),而24 h L*值却比对照组降低了4.26%(P=0.10)。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肥猪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茶多酚显著改善了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净增重,降低了血清中GSH-Px活性,提高了肝脏中GSH-Px活性和T-AOC,但对育肥猪的胴体品质和肉品质无显著的影响。
  • 张琳, 王秀英, 吴欢听, 王海波, 陈少魁, 朱惠玲, 刘玉兰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06-4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Gly)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肝脏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关键酶和相关调节因子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选取24头杜×长×大仔猪,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4个组分别为:1)对照组(基础饲粮);2)LPS组(LPS+基础饲粮);3)1.0% Gly组(LPS+基础饲粮+1.0% Gly);4)2.0% Gly组(LPS+基础饲粮+2.0% Gly)。试验第28天,试验组仔猪腹膜注射100 μg/kg BW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猪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屠宰,取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与LPS组相比,1.0% Gly显著提高了仔猪肝脏三磷酸腺苷(ATP)浓度和能荷(EC)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一磷酸腺苷(AMP)/ATP值(P<0.05),并有降低AMP浓度的趋势(P<0.10);2.0% Gly有降低AMP/ATP值的趋势(P<0.10)。2)与LPS组相比,1.0% Gly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己糖激酶2(Hexok2)和柠檬酸合成酶(CS)的mRNA表达量(P<0.05);2.0% Gly显著降低了肝脏Hexok2和丙酮酸激酶(PK)的mRNA表达量(P<0.05),并有降低肝脏CS m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3)与LPS组相比,1.0% Gly显著提高了仔猪肝脏腺甘酸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Gly能够改善LPS刺激引起的断奶仔猪肝脏能量代谢紊乱,调控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中相关酶的表达。
  • 王斌星, 王蜀金, 郭春华, 何欢, 高彦华, 柏雪, 杨加豹, 周琳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14-40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酿酒酵母(S.cerevisiae)发酵液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小肠发育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6.57±0.13)kg的26日龄“长白×杜洛克”断奶仔猪60头(公母各占1/2),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300 mL/kg空白培养液)、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基础饲粮+300 mL/kg酿酒酵母发酵液)和抗生素组(基础饲粮+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40 mg/kg杆菌肽锌)。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但酿酒酵母发酵液组与抗生素组的以上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总蛋白、DNA和RN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酿酒酵母发酵液组与抗生素组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酿酒酵母发酵液组与抗生素组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除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G外)(P<0.05或P<0.01);但酿酒酵母发酵液组和抗生素组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发酵液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小肠发育,提高小肠黏膜免疫功能,达到与抗生素相当的效果。提示酿酒酵母发酵液可有效缓解断奶应激,减少或者替代抗生素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使用,这为研发无抗饲粮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 殷若新, 王少琨, 张倩, 石天虹, 胡希怡, 曹丙健, 丁祥文, 苏鹏程, 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23-40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鸡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确定济宁百日鸡适宜蛋白质需要量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健康的40周龄济宁百日鸡产蛋鸡5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14%、15%、16%和17%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蛋重(P<0.05)。在一定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范围(13%~16%)内,蛋重有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16%粗蛋白质水平组蛋重最大。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44周龄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酸(UA)含量及48周龄血清尿素(UREA)含量(P<0.05),但并未产生规律性的变化。综合试验结果,济宁百日鸡41~48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不宜高于16%。
  • 周媛丽, 叶耿坪, 刘光磊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29-40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硒含量对酮病奶牛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并确定酮病奶牛对硒的最适需求量。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0头胎次为(3.43±0.87)胎、泌乳天数为(6.33±1.14)d、体重为(644±36)kg、平均泌乳量为(38.42±4.82)kg/d、血浆β-羟丁酸(BHBA)水平为(1.50±0.26)mmol/L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牛。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硒含量为0.15 mg/kg DM);第2、3、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加入亚硒酸钠(Na2SeO3)至饲粮硒含量分别达到0.30(试验组1)、0.45(试验组2)和0.60 mg/kg DM(试验组3)。试验分为3期,每期1周。试验每期结束后采集血样,并在第2期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5头牛采集肝组织。结果表明:1)试验组酮病奶牛全血、肝脏中硒含量,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GPx1与GPx4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2和3还显著高于试验组1(P<0.05)。2)试验组酮病奶牛肝脏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2和3还显著低于试验组1(P<0.05)。3)试验组酮病奶牛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浆葡萄糖和BHB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饲粮硒含量为0.45和0.60 mg/kg DM时,酮病奶牛全血和肝脏中硒含量、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血浆能量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粮硒含量为0.45 mg/kg DM时可显著改善酮病奶牛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陈璐, 常晨城, 史彬林, 高民, 赵艳丽,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36-4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蛋氨酸(Met)二肽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3部分,均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Met的添加浓度及培养时间分别为60 μg/mL(0.402 mmol/L)、48 h。第1部分,培养液添加8种含Met二肽[蛋氨酸-蛋氨酸(P-Met-Met)、蛋氨酸-赖氨酸(P-Met-Lys)、蛋氨酸-色氨酸(P-Met-Trp)、蛋氨酸-苯丙氨酸(P-Met-Phe)、蛋氨酸-苏氨酸(P-Met-Thr)、蛋氨酸-异亮氨酸(P-Met-Ile)、蛋氨酸-亮氨酸(P-Met-Leu)、蛋氨酸-缬氨酸(P-Met-Val)],以不添加二肽为对照,测定BMECs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αs1-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β-乳球蛋白、Ⅱ型小肽转运载体和氨肽酶氮)的表达量;第2部分,培养液添加8种与上述二肽对应的游离氨基酸(F-Met-Met、F-Met-Lys、F-Met-Trp、F-Met-Phe、F-Met-Thr、F-Met-Ile、F-Met-Leu、F-Met-Val),以不添加游离氨基酸为对照,测定BMECs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第3部分,用二肽等物质的量替代相应游离氨基酸,测定BMECs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及细胞内外氨肽酶含量。结果表明:P-Met-Met和P-Met-Lys组较对照组和其他二肽组上调了α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且P-Met-Met组优于P-Met-Lys组。F-Met-Met和F-Met-Lys组较对照组和其他游离氨基酸组显著提高了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P<0.05)。除P-Met-Val和P-Met-Leu组外,其他二肽替代游离氨基酸后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乳蛋白和Ⅱ型小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其中P-Met-Met表现出较好的促进效果。总之,含Met二肽等量替代对应的游离氨基酸能够促进乳蛋白基因的表达,其中尤以P-Met-Met的效果最好。
  • 范泽, 李静辉, 王安琪, 孙金辉, 程镇燕, 白东清, 乔秀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44-4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添加5%(对照组)、10%与20%的木薯淀粉,配制成3种等脂(粗脂肪含量为6.7%左右)等能(总能为16 MJ/kg左右)饲料,在网箱中饲养平均体重为(55.73±3.55)g的鲤8周,研究饲料中木薯淀粉添加水平对鲤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及糖代谢的影响,以考察木薯淀粉替代饲料中鱼粉的可行性。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50尾试验鱼。结果显示: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肥满度(CF)均以20%木薯淀粉组为最高,显著高于5%木薯淀粉组(P<0.05),而肝体比则以20%木薯淀粉组为最低,显著低于5%木薯淀粉组(P<0.05)。随着木薯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鲤的肠道蛋白酶活性呈下降趋势,5%木薯淀粉组显著高于20%木薯淀粉组(P<0.05)。10%木薯淀粉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5%和20%木薯淀粉组(P<0.05),10%木薯淀粉组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0%木薯淀粉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随木薯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均呈下降的趋势,而血清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随着木薯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鲤的肝胰脏AST及AL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20%木薯淀粉组肝胰脏AST活性显著高于5%木薯淀粉组(P<0.05)。鲤肝胰脏6-磷酸果糖-1-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均随木薯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20%木薯淀粉组显著高于5%木薯淀粉组(P<0.05)。20%木薯淀粉组肝胰脏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5%和10%木薯淀粉组(P<0.05),10%木薯淀粉组肝胰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显著低于5%和20%木薯淀粉组(P<0.05)。根据本试验得出的结果并从饲料配制的成本考虑,鲤饲料中木薯淀粉添加水平为10%~20%时能够达到促进鱼体生长、维持机体正常的消化能力、保护肝功能的营养需求,并且能够有效调节糖酵解和糖异生关键酶活性。
  • 王贞杰, 叶保民,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胡建成, 严俊丽, 卢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54-4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氨氮污染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污染物,因此提高鱼体抗污染应激能力至关重要。本试验采用不同维生素C含量的饲料饲喂圆斑星鲽幼鱼,探究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圆斑星鲽幼鱼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试验在(12.5±1.5)℃的水温下进行,选择体重为(38.0±0.8)g的健康圆斑星鲽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维生素C含量为10.2(对照)、249.1、402.8、616.2、769.5、909.4和1 177.8 mg/kg的试验饲料8周。投喂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取10尾鱼,用20 mg/L的氨氮胁迫24 h。结果表明: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在饲料维生素C含量达到769.5 mg/kg时,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积累达到饱和,再继续升高饲料维生素C含量,肝脏、肌肉中维生素C含量不再显著升高(P>0.05)。除1 177.8 mg/kg维生素C组外,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各维生素C添加组圆斑星鲽幼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616.2 mg/kg维生素C组血清中CAT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外,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CA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添加维生素C可以减少降低的幅度。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各维生素C添加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氮胁迫使对照组及909.4和1 177.8 mg/kg维生素C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此外,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总铁结合力显著降低(P<0.05)。综合各项测定指标,圆斑星鲽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在402.8~616.2 mg/kg时可有效提高机体抗氨氮胁迫能力。
  • 何远法, 郁欢欢, 迟淑艳,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王嘉, 谭北平, 董晓慧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63-40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12.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0.50%、1.00%的酵母培养物,配制4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Y0、Y0.3、Y0.5和Y1.0。选取初始体重为(1.20±0.01)g的凡纳滨对虾8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养殖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Y0.3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Y0.5组(P<0.05);Y0.3组有最高的蛋白质效率和最低的饲料系数,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酵母培养物具有一定的诱食效果,且Y0.3组对虾的摄食率显著高于Y0组(P<0.05)。Y0.3、Y0.5和Y1.0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Y0组(P<0.05),且在Y0.3组达到最大值(91.69%)。饲料中添加0.30%、0.50%或1.00%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对虾血清中溶菌酶、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肝胰腺中溶菌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Y0.5组对虾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 d后,Y0.3、Y0.5组对虾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Y1.0组(P<0.05),但与Y0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0.30%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添加0.30%~0.50%的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 总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12): 4072-4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