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06-15
  

  • 全选
    |
  •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彭瑛, 杨焕胜, 吴信, 李丽立,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31-1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氨甲酰谷氨酸是N-乙酰谷氨酸稳定的结构类似物,在动物体内与N-乙酰谷氨酸一样可以激活二氢吡咯-5-磷酸合成酶及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从而促进内源性精氨酸的合成,进而调节机体的营养代谢。本文综述了N-氨甲酰谷氨酸在猪营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冯志华, 高艳霞, 李秋凤, 龚建刚, 李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37-11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制品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奶牛脂类营养研究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脂肪(脂肪酸)代谢的调控研究以及补充脂肪(脂肪酸)对奶牛生产性能、乳脂肪酸组成、繁殖性能、甲烷排放和热应激的影响等方面的一些进展。
  • 李艳玲, 姜成钢,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44-11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精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胞膜对细菌发挥作用。近年来对植物精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其抗菌特性调节瘤胃发酵,包括影响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降低氨的浓度以及甲烷产量等。但不同的研究结果都不尽相同,主要受植物精油添加剂量、化学组分、饲料组成以及试验动物的影响。如何选择适当的植物精油,使其发挥有利作用的同时不对饲料消化产生负面影响将是一大挑战。本文着重对植物精油对瘤胃微生物及瘤胃发酵的调控进行了综述。
  • 杨竹青, 瞿明仁, 赵向辉, 欧阳克蕙, 杨艳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50-1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烟酸作为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直接前体,参与体内脂质代谢、组织氧化呼吸及糖酵解等过程,能有效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产生的乙酸转化。烟酸作为降脂药物,具有全面而独特的调脂作用。烟酸通过脂肪细胞的烟酸受体(GPR109A)抑制甘油三酯(TG)分解并降低血液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而在肝脏中通过抑制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2(DGAT2)活性来抑制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并进一步加速载脂蛋白B(APOB)降解等。鉴于此,烟酸可能在反刍动物的脂肪沉积等脂类代谢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可有效改善肉质,提高产奶性能等生产指标。本文对烟酸在反刍动物脂类代谢和肉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肉牛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刘南南, 姚军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58-1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mTOR信号通路的重要分子。mTOR可整合氨基酸、能量和激素等多种细胞外信号,参与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等生物过程。本文总结了mTOR信号通路特点及信号途径,重点介绍了营养素(氨基酸、能量底物)和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在乳蛋白合成过程中对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 余丹, 邹成义, 李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64-1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ovocleidin-17(OC-17)是第1个被分离和鉴定出的禽类蛋壳基质所特有的蛋白质,在禽类蛋壳基质方解石晶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能与蛋壳的抗菌作用有关。本文综述了OC-17的分子结构、同源蛋白质及其生理功能,并对OC-17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 李世召, 支丽慧, 杨小军, 姚军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69-11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胚胎期是表观基因组重编程的关键时期,易受营养物质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哺乳动物不同,家禽的胚胎发育与母体分离,可借助种蛋注射研究营养物质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本文简述了种蛋注射的研究现状,结合胚胎期表观基因组的重编程机理,阐述了其在研究家禽营养表观遗传学上的重要作用。
  • 杨建香, 金晓露, 魏宁波, 刘红云, 刘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74-11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肽转运载体2(peptide transporter 2,PepT2)是一种高亲和力、低容量的转运蛋白,能转运大多数小肽类营养物质和仿肽类药物,因此,对PepT2进行深入研究对动物营养学和医学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PepT2的功能结构、转运机制及其底物结合特性,阐述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及活性调节,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刘锐钢, 肖英平, 陈安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80-1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丁酸盐在维持动物肠道健康、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且简要介绍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王军, 赵迎飞, 方正锋, 林燕, 车炼强, 杨敏, 吴德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89-1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和色氨酸对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苗生长猪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平均体重为(29.11±4.41) kg健康去势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2×2两因子试验设计,设2个苏氨酸和色氨酸添加水平,按比例分别为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4:18(NRC对照水平)和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80:26(试验水平);2个氨基酸添加水平下按免疫处理情况分为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和接种PRRS弱毒苗(试验开始当天和第35天肌肉注射2 mL PBS或PRRS弱毒苗)。试验第14、28、35和49天收集血样,检测血浆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试验第49天屠宰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1~10(TLR1~TLR10)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饲粮添加NRC对照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相比,注射PBS条件下,饲粮添加试验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试验第14和28天血清IgG含量(P<0.05);接种PRRS弱毒苗条件下,饲粮添加试验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试验第35天血清IgG含量(P<0.05)。试验第14、28和35天,接种PRRS弱毒苗生长猪血浆IFN-γ、IL-10、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注射PBS生长猪(P<0.05);试验第14、28、35和49天,接种PRRS弱毒苗条件下,与饲粮添加NRC对照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相比,饲粮添加试验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提高了生长猪血浆IL-1β(试验第14天除外)、IFN-γ(试验第49天除外)含量,降低了血浆IL-10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接种PRRS弱毒苗生长猪肺组织中TLR1~TLR7、TLR9、TLR1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注射PBS生长猪(P<0.05);接种PRRS弱毒苗条件下,与饲粮添加NRC对照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相比,饲粮添加试验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肺组织中TLR1~TLR3、TLR7、TLR8、TLR10 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TLR4、TLR6、TLR9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结果分析可知,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和色氨酸可上调TLR3、TLR7、TLR8 mRNA相对表达量,表明PRRS弱毒苗可能激活了TLR3、TLR7、TLR8信号通路,进而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促进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最终强化获得性免疫。
  • 石秋锋, 桑静超, 辛小召, 杨富宇, 李振田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199-12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源组合代替基础饲粮中的血浆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日龄和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分为教槽阶段和保育阶段。教槽阶段(21~33日龄):对照组饲喂含4%血浆蛋白粉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3%小麦水解蛋白+2%进口酵母提取物 (Ⅰ组)、5%酪蛋白(Ⅱ组)、3%大豆分离蛋白+2%进口酵母提取物(Ⅲ组)和3%大豆分离蛋白+2%国产酵母提取物(Ⅳ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 d。保育阶段(34~55日龄):教槽阶段试验结束后,5组均饲喂同一种保育料,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教槽和保育阶段,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除教槽阶段试验Ⅰ组外)、料重比和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教槽阶段,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保育阶段,试验Ⅰ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仔猪33日龄时,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葡萄糖含量、白蛋白/球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结果中可以看出,3%小麦水解蛋白+2%进口酵母提取物、5%酪蛋白、3%大豆分离蛋白+2%进口酵母提取物、3%大豆分离蛋白+2%国产酵母提取物可以替代基础饲粮中的血浆蛋白粉,并且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吴昊, 曾秋凤, 张克英, 丁雪梅, 白世平, 罗玉衡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07-1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比较枫叶鸭与樱桃谷鸭消化器官及肠道形态的发育规律。选用健康1日龄枫叶鸭和樱桃谷鸭公雏各40只作为试验动物。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雏鸭。试验期为35 d,试验期间所有试鸭的饲粮和饲养管理一致。结果表明:1)2种肉鸭体重均随日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枫叶鸭7、14、21、28、35日龄体重均显著高于樱桃谷鸭(P<0.05);2)2种肉鸭消化器官的发育规律相似,小肠各段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及胰腺相对重量均在7日龄达到最大值,而肝脏、腺胃和肌胃相对重量均随日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1日龄时为最大值;3)枫叶鸭消化器官相对重量和小肠相对长度均极显著低于樱桃谷鸭(P<0.01);4)枫叶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均显著高于樱桃谷鸭(P<0.05),而隐窝深度、肠壁厚度在2种肉鸭各肠段上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1~7日龄是枫叶鸭和樱桃谷鸭继胚胎期之后消化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枫叶鸭具有较高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表明枫叶鸭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能力。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 张拴林, 袁霞, 徐亚光, 聂玉梅, 武晋孝, 程建国, 杨致玲, 黄应祥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19-12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和维生素E对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氮平衡、能量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头5岁、平均体重(500±20) 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阉牛,采用4×4双因素随机设计,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0.1、0.2和0.3 mg/kg硒和0、30、60和90 IU/kg的维生素E,共形成16组饲粮,硒水平(mg/kg)/维生素E水平(IU/kg)分别为0/0(1组)、0.1/0(2组)、0.2/0(3组)、0.3/0(4组)、0/30(5组)、0.1/30(6组)、0.2/30(7组)、0.3/30(8组)、0/60(9组)、0.1/60(10组)、0.2/60(11组)、0.3/60(12组)、0/90(13组)、0.1/90(14组)、0.2/90(15组)、0.3/90(16组)。检测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氮平衡、能量代谢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14组饲粮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8组粗蛋白质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11和12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2和3组(P<0.05或P<0.01),8、12和14组的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各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7、8、12和14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2)8组的可消化氮显著高于1组(P<0.05),4、8和14组的沉积氮显著高于1、2、5和9组(P<0.05)。3)添加硒和维生素E对粪能、气体能和沉积能无显著影响(P>0.05),4和8组的消化能和代谢能显著高于2组(P<0.05)。4)添加硒和维生素E对血清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4、8和12组的白蛋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1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或P<0.01),8、12、13和14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1、9和13组的甲状腺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12组的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除4、8和15组外的其余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硒和维生素E提高了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促进了氮平衡和能量代谢,硒和维生素E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0.3 mg/kg、30 IU/kg。
  • 李振, 万发春, 刘晓牧, 姜淑贞, 杨在宾, 杨维仁, 张桂国, 张相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29-12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小麦对肉牛养分消化率、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4头30月龄平均体重为(400±10) kg的利鲁杂交(利木赞牛×鲁西黄牛)阉牛,安装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4种饲粮分别为:粉碎小麦饲粮、破碎小麦饲粮、压片小麦饲粮和膨化小麦饲粮。共进行4期试验,每期预试期13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1)膨化小麦饲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小麦饲粮(P<0.05);小麦破碎处理和粉碎处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压片处理(P<0.05);而小麦粉碎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则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P<0.05)。2)小麦破碎处理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回肠食糜中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压片处理次之;压片处理显著提高了回肠食糜淀粉酶活性(P<0.05),粉碎和破碎次之。3)不同加工工艺小麦对血清代谢产物及全血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对小麦进行不同加工处理,能影响肉牛养分利用率和小肠中消化酶的活性,但没有影响肉牛血清代谢产物及全血指标。
  • 高峰, 刘迎春, 张崇志, 侯先志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37-12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营养限饲对蒙古绵羊体贮动员及其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健康的蒙古绵羊35只(经同期发情受孕),在妊娠90 d时选择6只母羊进行屠宰,其余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自由采食组[C组,代谢能(ME)日均采食量为0.670 MJ/(kg W0.75·d),n=8]、限饲1组[R1组,ME日均采食量为0.175 MJ/(kg W0.75·d),n=12]、限饲2组[R2组,ME日均采食量为0.330 MJ/(kg W0.75·d),n=9],试验至妊娠140 d结束,每组再选择6只母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妊娠140 d,R1组母体净失重,胴体重,肉中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血浆葡萄糖(GLU)、总氨基酸(TAA)浓度极显著低于C组(P<0.01),而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浓度极显著高于C组(P<0.01);R2组母羊净失重,胴体重,肉中干物质、粗脂肪含量及血浆GLU、TAA浓度极显著低于C组(P<0.01),而血浆NEFA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母羊失重导致R1组和R2组胎儿重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而且R1组体长(P<0.05)、胸围(P<0.05)、腹围(P<0.05)和曲冠臀长(P<0.01)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总之,妊娠后期随着营养水平的降低,限饲ME日均采食量为0.330 MJ/(kg W0.75·d)时,母体的缓冲保护系统仍对胎儿有一定的作用,而继续限饲至ME日均采食量为0.175 MJ/(kg W0.75·d)时,母体的营养缓冲系统可能已被打破,严重影响到其胎儿的生长发育。
  • 赵敏孟, 杨在宾, 杨维仁, 姜淑贞, 张桂国, 朱文广, 张吉林, 巩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43-12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泊羊生长期能量的代谢规律和需要量。试验采用2×3的析因试验设计,即2种性别(公羊和母羊)、3种能量水平(低、中、高)。饲养试验选取断奶后15 d杜泊羊54只,公母各占1/2,公母各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试验羊自由采食,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消化代谢试验选取断奶后15 d杜泊羊18只,公母各占1/2,每个处理3只;预试期7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杜泊羊公羊的总能消化率(DE/GE)与总能代谢率(ME/GE)分别为63.07%和51.80%,母羊分别为61.59%和50.76%。代谢能需要量公式如下,公羊,ME=31.338ADG+424.728W0.75,母羊,ME=40.649ADG+406.122W0.75,杜泊羊,ME=37.201ADG+399.671W0.75[式中:ME为代谢能(kJ/d),W0.75为代谢体重(kg),ADG为平均日增重(g)]。综合得出,生长期杜泊羊公羊和母羊维持代谢能分别为424.73和406.12 kJ/kg W0.75,每克日增重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31.34和40.65 kJ;增重需要公羊低于母羊,维持需要公羊略高于母羊。生长期杜泊羊饲粮适宜消化能水平为10.66 MJ/kg(风干基础)。
  • 褚永康, 王利华, 孙国强, 程明, 汪文鑫, 刘开东, 胡静, 朱亚骏,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51-12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氨基酸-脂肪复合物对山羊瘤胃液菌体蛋白、血清尿素氮、食糜及血清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59.80±3.23) kg、体况良好、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成年崂山奶山羊公羊4只。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0、120和180 g/d氨基酸-脂肪复合物的试验饲粮。试验共分4期,每期21 d,其中预试期18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添加氨基酸-脂肪复合物提高了瘤胃液菌体蛋白含量平均值,但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提高了瘤胃和小肠食糜及血清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多种氨基酸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经回归分析,提高瘤胃和小肠食糜及血清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适宜氨基酸-脂肪复合物添加水平为122.54~138.64 g/d。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氨基酸-脂肪复合物能提高瘤胃和小肠食糜及血清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从而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最佳水平为122.54~138.64 g/d。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张志勇, 薛敏, 王嘉, 吴秀峰, 郑银桦, 韩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60-12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6周的生长试验,比较研究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Brandt)生长和肉质的影响。2种试验鱼的对照组饲料均以低温蒸汽干燥鱼粉(白鱼粉)作为唯一蛋白质源,花鲈对照组饲料含56.9%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40%,命名为LJ-FM;西伯利亚鲟对照组饲料含51.0%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36%,命名为AB-FM。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谷元粉为1.00:1.67,粗蛋白质含量为64.84%)在等氮等能的基础上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5%、50%、75%、100%的鱼粉,并相应命名为LJ-PPB25、LJ-PPB50、LJ-PPB75、LJ-PPB100和AB-PPB25、AB-PPB50、AB-PPB75、AB-PPB100。花鲈的初始体重为(7.34±0.01) 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西伯利亚鲟的初始体重为(49.48±1.0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2尾。结果表明: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花鲈的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末均重以LJ-PPB25组最高,显著高于LJ-PPB75和LJ-PPB100组(P<0.05);LJ-PPB100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花鲈全鱼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质含量和总能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西伯利亚鲟的摄食率、末均重、饲料系数及体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替代水平下,西伯利亚鲟肌肉中各个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远高于花鲈。一定水平(≤75%)的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能显著提高花鲈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以及西伯利亚鲟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对于花鲈,摄食含混合植物蛋白质饲料后肌肉中游离组氨酸(生物胺的前体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西伯利亚鲟肌肉中游离组氨酸含量却随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AB-PPB100组最低,显著低于除AB-PPB75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花鲈肌肉游离氨基酸中牛磺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以对照组最低,显著低于除LJ-PPB100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但对西伯利亚鲟没有显著影响(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的质构特性差异较大,但熟鱼片差异较小。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对2种试验鱼鲜鱼片和熟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的剪切力差异较大,西伯利亚鲟要远高于花鲈,但二者均未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而发生显著变化(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中胶原蛋白含量差异较小,且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替代水平为25%时达到最高值。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鲜鱼片的滴水损失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降低了西伯利亚鲟鲜鱼片的滴水损失,且在替代水平为50%和100%时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LJ-PPB25组花鲈的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LJ-PPB100组(P<0.05),但AB-PPB25组与AB-PPB100组间西伯利亚鲟的肌纤维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生长及肉质结果,花鲈饲料中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的水平不宜高于50%。混合植物蛋白质完全替代鱼粉不影响西伯利亚鲟的生长,但考虑肉质指标建议最高替代水平为75%。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杨雅涵, 孙伟丽, 李光玉, 王凯英, 鲍坤, 徐超, 荆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76-1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和限饲对冬毛期水貂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50日龄健康美国短毛黑公貂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Ⅱ、Ⅲ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2%、32%、42%的试验饲粮,Ⅳ组为限饲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2%的试验饲粮,饲喂量为Ⅱ组的50%。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的165日龄体重、体长、鲜皮长、鲜皮重、针毛长度和绒毛长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以Ⅱ组的值最高。Ⅱ组的180和195日龄体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针毛细度和绒毛细度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Ⅱ组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干物质、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则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与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的沉积氮、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或P<0.01)。Ⅰ、Ⅱ和Ⅲ组的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相比,Ⅳ组的针毛细度、绒毛细度、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食入氮、沉积氮、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由此得出,冬毛期水貂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32%。50%限饲对冬毛期水貂的体长、鲜皮长、鲜皮重、针毛长度和绒毛长度无显著影响,但是对针毛细度、绒毛细度以及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不影响水貂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基础上,适宜的限饲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董晓丽, 张乃锋, 周盟, 屠焰,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85-12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复合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6头35~37日龄的断奶仔猪(长×大),平均体重为(9.70±0.88) kg,将其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3个组分别饲喂不含抗生素和益生菌的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制剂的试验饲粮(复合菌组)和基础饲粮中添加吉他霉素的试验饲粮(抗生素组)。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饲粮中添加复合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粪便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3)试验第14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但是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整个试验期,不同组间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酸酐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14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制剂能降低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力。
  • 徐露蓉, 栾兆双, 胡彩虹, 石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93-12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纤维寡糖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结肠菌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将96头体重约为20 kg的"杜×长×大"生长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和0.3%纤维寡糖的试验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纤维寡糖使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7.51%(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5.93%(P<0.05),并显著增加了结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结肠上皮细胞跨膜电阻(P<0.05),显著降低了肠上皮对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的通透性(P<0.05);饲粮中添加0.3%纤维寡糖对上述各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但与添加0.2%纤维寡糖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中添加0.1%纤维寡糖对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纤维寡糖可以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刺激结肠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增殖,改善结肠黏膜屏障。本试验条件下,纤维寡糖在生长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
  • 陈焱, 汪攀, 董晓芳, 王安如, 佟建明, 张军, 胡婷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299-13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约氏乳杆菌对0~17周龄蛋鸡生产性能、脏器指数及血清抗体水平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京红蛋雏鸡54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Ⅵ组为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104、1.0×105、1.0×106、1.0×107和1.0×108 CFU/g约氏乳杆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1)0~17周龄,Ⅳ、Ⅴ、Ⅵ组蛋鸡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组和Ⅵ组蛋鸡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蛋鸡体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Ⅵ组蛋鸡心脏、肺脏、肾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组蛋鸡肾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13周龄,Ⅳ、Ⅴ、Ⅵ组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水平和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各组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及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肌酐、总胆红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约氏乳杆菌对0~17周龄蛋鸡生产性能、脏器指数和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可知,饲粮中约氏乳杆菌的最佳添加剂量为1.0×108 CFU/g。
  • 马维英, 王爽, 黄江南, 沈军达, 徐翼虎, 陶争荣, 田勇, 卢立志, 林映才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07-13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250、500、750、1 000 mg/kg)的胆碱,以研究饲粮胆碱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产蛋期绍兴鸭对胆碱的需要量。试验选用刚进入产蛋期的绍兴鸭5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试验期为20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胆碱可显著提高产蛋期绍兴鸭的平均蛋重(P<0.05)。1 000 mg/kg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畸形蛋率最低,但与500和750 mg/kg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胆碱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蛋黄颜色和蛋壳厚度(P<0.05)。其中,蛋黄颜色随饲粮胆碱添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0、250、500、750 mg/kg组显著高于1 000 mg/kg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厚度以500 mg/kg组为最大,显著大于0、750 mg/kg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胆碱添加水平对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及哈夫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蛋白高度及哈夫单位有随饲粮添加胆碱水平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则以500 mg/kg组为最大。3)饲粮胆碱添加水平对绍兴鸭卵巢指数、输卵管长度指数、输卵管重量指数、优势卵泡总重/卵巢重量、优势卵泡总重量、优势卵泡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胆碱可提高产蛋期绍兴鸭的平均蛋重,但会降低蛋黄颜色。综合考虑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胆碱即可满足产蛋期绍兴鸭对胆碱的需要量。
  • 徐晓娜, 王宝维, 葛文华, 张名爱,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15-1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和总氮、总磷含量的影响。选择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鹅。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未添加植酸酶);Ⅱ组为负对照组,饲喂降低0.1%有效磷水平的低磷饲粮(未添加植酸酶);Ⅲ~Ⅵ组分别饲喂在低磷饲粮基础上添加300、600、900、1 200 IU/kg植酸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1~4周龄,Ⅳ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Ⅰ组(P<0.05),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F/G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Ⅴ组ADG显著高于Ⅱ组(P<0.05),F/G显著低于Ⅱ组(P<0.05)。5~16周龄,Ⅳ、Ⅴ、Ⅵ组ADG和ADFI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Ⅴ组F/G显著低于Ⅱ组(P<0.05)。2)Ⅲ、Ⅳ、Ⅵ组钙、磷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Ⅴ组钙、磷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Ⅳ、Ⅴ组干物质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Ⅲ、Ⅳ、Ⅴ、Ⅵ组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Ⅳ、Ⅴ、Ⅵ组粪中总磷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以生长性能作为衡量指标,1~4周龄五龙鹅饲粮植酸酶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IU/kg,5~16周龄为900 IU/kg;以排泄物总磷含量为衡量指标,1~16周龄植酸酶适宜添加水平为900 IU/kg。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王风利, 刘岭, 臧建军, 赖长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24-13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比较国产双低菜籽粕与进口普通菜籽粕营养价值的不同,共分为2个试验。试验1:选取18头初始体重[(48.3±2.4) kg]相近的健康去势公猪,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2种试验饲粮。分别以国产双低菜籽粕和进口普通菜籽粕替代基础饲粮中能量饲料的20%配制2种试验饲粮。试验期14 d(前9天为适应期,后5天为收集期)。试验2:选取18头初始体重[(35.3±3.8) kg]相近的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健康去势公猪,采用指示剂法进行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试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2种试验饲粮。分别以国产双低菜籽粕和进口普通菜籽粕作为唯一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配制2种试验饲粮。试验期7 d(前5天为适应期,后2天为收集期)。结果表明:国产双低菜籽粕的表观消化能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进口普通菜籽粕(P<0.01),国产双低菜籽粕的表观代谢能显著低于进口普通菜籽粕(P<0.05);国产双低菜籽粕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较低。由此可见,国产双低菜籽粕的营养价值较进口普通菜籽粕低。
  • 王述柏, 史雪萍, 周传凤,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32-1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浒苔添加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浒苔在肉鸡饲粮中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肉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于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3%、4%浒苔干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较,饲粮中添加3%和4%的浒苔干粉可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3%的浒苔干粉可显著提高肉鸡饲料消耗量(P<0.05);试验组肉鸡的料重比均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中添加2%~4%的浒苔干粉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肉鸡皮脂厚、腹脂率及胸肌中粗脂肪含量(P<0.05或P<0.01),3%和4%添加量可显著降低肌间脂宽(P<0.05)。3)饲粮中添加2%~4%的浒苔干粉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肉鸡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其中4%添加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2%~4%的浒苔干粉可促进肉鸡生长,降低肉鸡腹脂和皮下脂肪沉积,改善肌肉品质,提高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的活性。本试验条件下,浒苔干粉添加3%和4%效果较好。
  • 汤海鸥, 高秀华, 李学军, 王晓睿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38-1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降低能量的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器官指数的影响。将32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正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玉米-豆粕型饲粮);负对照组饲喂低能饲粮,饲粮配方相对于正对照组增加了杂粕和麦类原料的用量,同时使代谢能降低210 kJ/kg;常规剂量加酶组和高剂量加酶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02%和0.20%复合酶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高剂量加酶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加酶组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1),常规剂量加酶组和正对照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常规剂量加酶组和正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表观代谢率,高剂量加酶组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高剂量加酶组极显著高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1),常规剂量加酶组显著高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5);粗脂肪表观代谢率,负对照组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正对照组和常规剂量加酶组显著低于高剂量加酶组(P<0.05);表观代谢能,高剂量加酶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能量表观代谢率,常规剂量加酶组和高剂量加酶组均极显著高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1),高剂量加酶组显著高于常规剂量加酶组(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常规剂量加酶组和高剂量加酶组的胃、胰腺和肝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法氏囊指数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得出,在增加杂粕和麦类原料的用量并使代谢能降低210 kJ/kg的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器官指数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相对于0.02%的添加量,0.20%添加量可进一步提高复合酶的应用效果。
  • 王述柏, 贾玉辉, 王利华, 朱风华,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46-1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浒苔添加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产蛋率基本一致的42周龄海兰褐产蛋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A、B、C组为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浒苔(干粉)的试验饲粮,D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加浒苔的基础饲粮。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组鸡产蛋率及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浒苔各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壳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黄颜色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和血液淋巴细胞转化率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第28天2%和3%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和3%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降低(P<0.01和P<0.05),双歧杆菌数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P<0.05和P<0.01),1%和2%组乳酸杆菌数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提高(P<0.01和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1%~3%的浒苔干粉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和粪便微生物区系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杨海明, 刘学, 夏金龙, 王志跃, 曹玉娟, 朱晓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53-13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养与笼养对产蛋鸡内脏器官发育、繁殖性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周龄笼养蛋鸡1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将其中一组放至地面进行散养。试验第42天,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4只鸡,翅静脉采血,然后屠宰并测定内脏器官发育及繁殖性状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散养鸡体重极显著小于笼养鸡(P<0.01),肌胃指数、肝脏指数、十二指肠指数、空肠指数、回肠指数、盲肠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鸡(P<0.01),腺胃指数、直肠指数显著大于笼养鸡(P<0.05);散养鸡产蛋率、输卵管重量、卵泡重极显著小于笼养鸡(P<0.01),输卵管长度显著小于笼养鸡(P<0.05);散养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但白细胞介素-2含量与笼养鸡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05)。结果提示,与笼养相比,散养降低了鸡体重,增大了内脏器官指数,降低了繁殖性能,对机体的健康状况有一定改善作用。
  • 何源, 宋扬, 张晓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59-13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粒度脂肪酸钙的在瘤胃发酵过程中干物质降解率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研究粒度对脂肪酸钙瘤胃稳定性的影响。选择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母牛作为试验动物,饲喂基础饲粮,每天将400 g未经筛分的脂肪酸钙混于每头牛的精料中饲喂。采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4种粒度(12目筛上部分,12目筛下、40目筛上部分,40目筛下、60目筛上部分,60目筛下部分)脂肪酸钙在发酵后2、4、8、12、24、36、48 h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并采集降解残渣,测定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脂肪酸钙的粒度分布为12目筛上部分40.20%,12目筛下、40目筛上部分50.30%,40目筛下、60目筛上部分4.50%,60目筛下部分5.00%。2)不同粒度脂肪酸钙的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差别。3)脂肪酸钙粒度对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60目筛上部分在瘤胃中基本稳定,60目筛下部分干物质降解率较高。4)发酵过程中,C16:0、C18:0脂肪酸比例升高,C18:1、C18:2、C18:3脂肪酸比例下降,60目筛上部分上述变化较小,60目筛下部分变化较大。总之,脂肪酸钙的粒度过小瘤胃稳定性差,不饱和脂肪酸易转化为饱和脂肪酸,提示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工艺以保证脂肪酸钙的适当粒度与均匀度。
  • 宫福臣, 韩梅琳, 杨琼, 李杰, 孙晓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66-13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系统研究菌糠用作反刍动物饲料的饲用价值,选用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通过尼龙袋法对菌糠、羊草、玉米秸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粗饲料样品在瘤胃中的培养时间分别为0、6、12、24、36、48、72 h。结果表明:3种粗饲料72 h的DM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菌糠(29.33%)、羊草(27.41%)、玉米秸(23.39%),且前两者显著高于玉米秸(P<0.05)。72 h的CP降解率及其有效降解率以羊草最高,菌糠次之,二者与玉米秸之间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72 h的NDF降解率虽高于羊草和菌糠(P<0.05),但3种粗饲料的有效降解率均较低,由高到低依次为玉米秸(26.12%)、菌糠(25.72%)、羊草(23.73%),无显著差异(P>0.05)。而72 h的ADF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也依次为玉米秸(25.36%)、菌糠(24.23%)、羊草(21.83%),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与NDF降解规律相一致。由此可见,从3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的消化特性来看,本试验中菌糠的饲用价值与羊草接近,优于玉米秸,因此菌糠作为新型反刍动物粗饲料资源切实可行。
  • 穆国柱, 李福昌, 王雪鹏, 王春阳, 吴振宇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75-13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皮毛质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200只断奶獭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其余4组獭兔分别饲喂以1%、2%、3%、4%的豆油代替基础饲粮中相同比例玉米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在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饲粮添加豆油可极显著地降低獭兔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但对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为3%时料重比最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添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豆油可极显著地降低獭兔的食入总能、食入氮和粪氮(P<0.01),但对粪能、尿能、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代谢率和能量消化率,各添加组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豆油添加水平的增加,氮表观消化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添加水平为2%时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皮张面积、皮张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RNA的表达量(P<0.01),且在添加水平为2%时FGF5 mRNA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中豆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3%。
  • 林谦, 王照群, 蒋桂韬, 王向荣, 张旭, 张建华,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6): 1383-13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3.06.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加工副产品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平均体重为(2.5±0.2) 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其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3期代谢试验,以单一原料+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为强饲料,测定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氨基酸真代谢率。结果表明:加酶前,氨基酸平均真代谢率以玉米最高,喷浆玉米皮(山东济宁)最低;加酶后,各原料的氨基酸真代谢率在70.77%~99.29%,氨基酸真代谢率提高了0.96%~3.52%,且酶制剂对玉米及玉米蛋白粉[粗蛋白质(CP) 50%、CP 55%]的多种氨基酸真代谢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P<0.05),而真可利用氨基酸的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范围为0.03~1.87 g/kg,其中玉米蛋白粉(CP 55%)的平均ENIV最高,玉米麸质饲料最低。酶制剂的添加有提高多种玉米加工副产品干物质、CP及粗脂肪真代谢率的趋势(P>0.05),对某些原料干物质及CP真代谢率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对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粗纤维真代谢率也有显著提高作用(P<0.05)。由此可知,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总体上能提高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改善玉米加工副产品的营养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