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鹅属于中型肉鹅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蛋量高等优点,是我国饲养量最多的一个地方鹅品种资源。长期的粗放饲养模式使得鹅的营养研究明显滞后于鸡和鸭。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鹅的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参数数据库,生产实践中,通常借用NRC(1994)[1]或前苏联(1990)[2]的鹅饲养标准,或者根据鸡、鸭的营养需要量进行推算,或者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传统经验配制,难以避免品种或经验差异带来的误差,造成饲料资源浪费和养殖效益不佳。本试验给1~3周龄四川白鹅饲喂不同粗蛋白质(CP)和代谢能(ME)水平的饲粮,通过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研究饲粮CP和ME水平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及氮和能量平衡的影响,以确定CP和ME适宜需要量,旨在为四川白鹅饲养标准的制定和饲粮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粮与试验设计饲粮参照NRC(1994)[1]鹅营养需要推荐量及我国当前鹅实际生产要求进行配制,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2.86、12.13、11.43 MJ/kg)和3个CP水平(23%、20%、17%),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合而成,共9种饲粮。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所有饲料原料均匀配制,采用冷制粒工艺制成。所有试验饲粮均随机采样,过1 mm筛粉碎,常温保存,测定干物质(DM)、CP、ME、有机物(OM)、粗纤维(CF)、粗 脂肪(EE)、钙(Ca)及磷(P)含量。
![]() |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experimental diets (DM basis) |
选取同机孵化1日龄鹅540只,个体称重后,按各组初始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的原则,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鹅自1日龄开始试验,至21日龄结束,共计21 d。试验鹅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疾病防治程序:1~3日龄皮下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1 mL,7~10日龄皮下注射鹅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二联苗,14日龄注射(H5+H9)禽流感疫苗。雏鹅采用小饲料槽进行饲喂。饲喂方式为少喂勤添,保证饲槽内常有料。每日08:00称量饲粮剩余重。每天记录死亡或淘汰鹅只数量。
1.2.2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在试验第1天和第22天测量试验鹅只初生重和末重(空腹6 h体重)。以重复为单位称重,记录重量与数量,计算始重、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根据每日记录的饲喂量与剩料量,计算日采食量和日DM采食量。根据CP与ME水平,计算每克增重消耗CP量与每克增重消耗ME量。
1.3 代谢试验 1.3.1 试验方法在试验期第11天,每组挑选8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鹅,每笼1只装入代谢笼中饲养,其饲养管理同饲养试验。预试期为3 d,全收粪期为4 d,同时,准确记录每只试验鹅的进食量,计算各自日DM进食量,以计算日食入氮和食入总能(GE)。每日07:00和18:00饲喂前,先用镊子将粪盘中的羽毛与皮屑等杂物清理干净,再准确收集试验鹅排泄的粪尿,装入已知重量的粪盒中,称重,并按重量的10%加入HCl进行固氮。连续收集4 d后,于65 ℃下进行烘干,回潮,制成风干样,测定DM、氮及GE含量。
1.3.2 计算方法
氮平衡:
沉积氮(g/d)=食入氮-排泄物氮;
氮利用率(%)=100×沉积氮/食入氮。
能量平衡:
ME(kJ/d)=食入GE-排泄物GE;
GE代谢率(%)=100×ME/食入GE。
饲料及排泄物样品中DM、CP、GE、OM、CF、EE、Ca及P含量的测定分别按照GB/T 6435—2006、GB/T 6432—1994、氧弹燃烧法、GB/T 6438—2007、GB/T 6434—1994、GB/T 6433—2006、GB/T 6436—2002及GB/T 6437—2002的方法进行。
1.5 统计分析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的基本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中的GLM模块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前者采用Duncan氏法,后者采用S-N-K(Student Newman-Keuls)法。各因素对总变异的影响程度用Eta2(Partial Eta Squared)值表示,Eta2值越大,则影响程度越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CP和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2可知,饲粮CP水平对试验鹅末重、ADG、料重比、每克增重消耗CP量、每克增重消耗ME量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影响。饲粮CP水平为23%和20%组试验鹅末重、ADG显著高于17%组(P<0.05),而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CP水平为23%和20%组试验鹅料重比显著低于17%组(P<0.05),而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 随着饲粮CP水平的增加,每克增重消耗CP量极显著增加(P<0.01)。饲粮CP水平为20%组每克增重消耗的ME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23%和17%组。
![]() | 表2 饲粮CP和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etary CP and ME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Sichuan white geese aged from 1 to 3 weeks |
饲粮ME水平对每克增重消耗ME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ME水平为12.86和12.13 MJ/kg组试验鹅每克增重消耗ME量极显著高于11.43 MJ/kg组(P<0.01),而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ME水平对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ME水平升高,日DM采食量、料重比呈下降趋势,其中高能高蛋白质组(ME为12.86 MJ/kg,CP为23%)日DM采食量最低,显著低于低能高蛋白质组(ME为11.43 MJ/kg,CP为23%)和中能中蛋白质组(ME为12.13 MJ/kg,CP为20%)(P<0.05)。
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极显著影响试验鹅每克增重消耗CP量和每克增重消耗ME量(P<0.01),对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CP水平、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对末重、ADG影响程度相当,二者均大于饲粮ME水平;饲粮CP水平对每克增重消耗CP量的影响程度大于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后者大于饲粮ME水平;饲粮ME水平对每克增重消耗ME量的影响程度大于饲粮CP水平,后者大于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饲粮CP水平对料重比的影响程度大于ME水平,后者大于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
2.2 饲粮CP和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氮和能量平衡的影响由表3可知,饲粮CP水平对试验鹅食入氮、排泄物氮含量及氮利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饲粮CP水平升高,食入氮、排泄物氮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氮利用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其中饲粮CP水平为17%组试验鹅氮利用率极显著高于23%组(P<0.01),而后者显著高于20%组。饲粮CP水平对ME、GE代谢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从变化趋势来看,ME及GE代谢率随CP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饲粮CP水平为20%时ME及GE代谢率最高。饲粮ME水平对食入GE、ME和GE代谢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且其变化趋势一致,饲粮ME水平为12.86和12.13 MJ/kg组食入GE、ME和GE代谢率均极显著高于11.43 MJ/kg组(P<0.01),而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
![]() | 表3 饲粮CP和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氮和能量平衡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dietary CP and ME levels on nitrogen and energy balance of Sichuan white geese aged from 1 to 3 weeks |
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对试验鹅排泄物氮含量、氮利用率、粪尿GE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饲粮CP水平对排泄物氮含量、氮利用率的影响程度高于CP和ME水平的互作,后者高于饲粮ME水平;饲粮ME水平对食入GE、ME和GE代谢率的影响程度高于饲粮CP与ME水平的互作,后者高于饲粮CP水平。
3 讨 论 3.1 饲粮CP和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鹅ADG、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可衡量动物对饲粮的饲喂效果,而每克增重消耗营养物质量可评估动物对饲粮的利用效率。本试验中,随着饲粮CP水平的增加,试验鹅末重、ADG显著升高,料重比显著降低,但饲粮CP水平为23%组试验鹅末重、ADG和料重比与20%组无显著差异,表明过高的饲粮CP水平并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饲粮CP水平为20%组鹅末重、ADG显著高于17%组,且料重比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表明饲粮CP水平过低会限制试验鹅生长发育,并增加饲料成本。
随着饲粮CP水平增加,试验鹅每克增重消耗ME量降低,每克增重消耗CP量升高,表明饲粮CP水平越高,试验鹅对ME的利用效率越高,而对饲粮CP的利用效率越低,这与氮利用率随饲粮CP水平升高而降低的结果一致。张建华等[3]报道,1~3周龄黑羽公番鸭每克增重消耗CP量随饲粮CP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闵育娜[4]报道,1~4周龄肉鹅每克增重耗CP量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而每克增重消耗ME量有降低的趋势。汪水平等[5]报道,试验鸭每克增重消耗ME量随饲粮CP水平升高而下降,本试验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Yang等[6]研究表明,合浦鹅对蛋白质的利用率随饲粮CP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是饲粮CP水平越高,血清尿素氮含量越高,从而使得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而汪水平等[5]、周中华等[7]报道,3周龄前试验鸭每克增重消耗CP量不受饲粮CP水平影响,本试验与他们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同时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CP水平的增加,试验鹅末重、ADG升高,料重比降低,这与张建华等[3]、汪水平等[5]、陈雪君等[8]、何大乾等[9]研究结果一致。
本试验中,随着饲粮ME水平的增加,试验鹅每克增重消耗ME量增加,饲粮ME水平为12.86和12.13 MJ/kg组试验鹅每克增重消耗ME量显著高于11.43 MJ/kg组,表明低饲粮ME水平有利于试验鹅对ME的吸收。饲粮ME水平对试验鹅生长性能(除每克增重消耗ME量外)无显著影响,表明饲粮ME在最低水平(11.43 MJ/kg)能够满足1~3周龄试验鹅生长发育需要。
3.2 饲粮CP和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氮和能量平衡的影响本试验中,试验鹅氮利用率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这与汪水平等[5]、陈雪君等[8]、李慧芳等[10]和许洪泉等[11]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提高饲粮CP水平并不利于氮沉积。同时,随着饲粮CP水平的增加,食入氮和排泄物氮升高,而沉积氮没有变化,从而造成试验鹅氮利用率降低,表明食入过多的CP并不能被机体利用,反而被排泄,不仅增加饲料成本,还会导致环境污染。本试验中,试验鹅食入GE、ME、GE代谢率随着饲粮ME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表明饲粮高ME水平有利于试验鹅对能量的利用。Slingar等[12]报道,鸭对高能饲粮的能量代谢要比低能饲粮大得多,本试验结果与之相近。同时,试验表明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试验鹅GE代谢率与12.13 MJ/kg组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11.43 MJ/kg组,表明当饲粮ME水平上升至一定程度后,试验鹅GE代谢率的上升趋势会变得稳定。本试验结果与汪水平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
3.3 肉鹅CP和ME适宜需要量本试验中,饲粮CP水平为20%组试验鹅末重、ADG显著高于17%组,料重比显著低于17%组,且与23%组差异不显著。因此,以ADG和料重比为衡量指标,推荐1~3周龄四川白鹅适宜饲粮CP水平为20%。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大量的研究[3, 13, 14, 15, 16]及前苏联[2]的推荐标准一致,但高于赵阿勇[17]、王宗伟等[18]和张春雷等[19]的研究结果(18%),低于NRC(1994)[1](22%)的推荐量。本研究表明,饲粮ME水平对试验鹅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即11.43 MJ/kg的低ME水平能够满足试验鹅的生长发育需要。但同时也提示肉鹅实际的能量需要量可能要低于11.43 MJ/kg,如杨文清[20]报道1~4周四川白鹅代ME为9.95 MJ/kg。这有待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本试验目前的研究结果与闵育娜[4](11.87 MJ/kg)、Stevenson等[13](11.00 MJ/kg)、林宗周[21](11.04 MJ/kg)、马国龙等[22](11.6 MJ/kg)的研究结果及前苏联[2]标准(1~20日龄,ME 11.72 MJ/kg)差异不大,低于NRC(1994)[1]推荐标准(1~4周龄,ME 12.13 MJ/kg)。
4 结 论① 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试验鹅末重、ADG、每克增重消耗CP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料重比、每克增重消耗ME量显著降低;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极显著影响试验鹅每克增重消耗CP量和每克增重消耗ME量。
② 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试验鹅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随着饲粮ME水平的升高,试验鹅食入GE、ME、GE代谢率极显著降低;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显著影响试验鹅排泄物氮、氮利用率、粪尿GE。
③ 研究结果提示,1~3周龄四川白鹅适宜CP水平为20%,适宜ME水平为11.43 MJ/kg。
[1] | NRC.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S]. 8th ed.Wah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78-88. (![]() |
[2] | A,Ⅱ克拉什尼夫.苏联家畜饲养标准和日粮[M].颜礼复译.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 (![]() |
[3] | 张建华,戴求仲,蒋桂韬,等.1-3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8):1419-1476. (![]() |
[4] | 闵育娜.0-8w肉鹅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
[5] | 汪水平,彭祥伟,解华东.2-3周龄中畜小型白羽肉鸭公鸭粗蛋白质和代谢能需要量的研究[J]. 动物营养学报,2013,25(8):1715-1727. (![]() |
[6] | YANG J H,HE R C,LU Y F,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metabolizable energy and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 in Hepu Geese[J].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2009,21(4):468-473. (![]() |
[7] | 周中华,黄世仪,王仲,等.樱桃谷肉鸭对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研究[J]. 动物营养学报,1995,7(4):38-45. (![]() |
[8] | 陈雪君,蒋林树,戴贤君,等.绍鸭增重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J]. 科技通报,2000,16(6):447-451. (![]() |
[9] | 何大乾,龚绍明,郁怀丹,等.樱桃谷超级肉鸭SM2肉用性能与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4,20(2):97-101. (![]() |
[10] | 李慧芳,王强,厉宝林,等.0-28日龄高邮鸭日粮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27(3):360-364. (![]() |
[11] | 许洪泉,卢永红,朱祖明,等.芙蓉肉鸭的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特点[J]. 上海农业学报,1994,10(3):1-5. (![]() |
[12] | SLINGAR A P,FARRELL D J.A comparison of the energy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of fed ducklings and chickens[J]. British Poultry Science,1980,21(3):203-211. (![]() |
[13] | STEVENSON M H.Effects of diets of varying energy concentrations on the growth and carcase composition of geese[J]. British Poultry Science,1985,26(4):493-504. (![]() |
[14] | 陈伟亮.雏鹅卵黄囊营养及0-3周龄适宜能量、蛋白质水平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扬州:扬州大学,2003. (![]() |
[15] | 张玲,袁旭红,段修军,等.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仔鹅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的影响[J]. 中国家禽,2011,33(16):29-33. (![]() |
[16] | 叶保国,林大捷,刑漫萍,等.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定安鹅雏期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饲料,2013(20):37-39. (![]() |
[17] | 赵阿勇.朗德鹅对能量、粗蛋白质和钙营养需要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 |
[18] | 王宗伟,牟晓玲,杨国伟,等.日粮营养素水平对东北肉鹅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1-28日龄)[J]. 核农学报,2009,23(5):891-897. (![]() |
[19] | 张春雷,刘福柱,侯水生.育雏期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肉鹅生产性能影响[J]. 中国饲料,2004(18):24-25. (![]() |
[20] | 杨文清.四川白鹅肉仔鹅能量蛋白质需要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甘肃:甘肃农业大学,1993. (![]() |
[21] | 林宗周.豁鹅幼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试验[J]. 畜牧与兽医,1986(3):113-115. (![]() |
[22] | 马国龙,孙鹏翔.肉用中型仔鹅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J]. 水禽世界,2006(2):33-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