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是单胃草食动物,其营养生理特点决定其胃肠道对纤维的依赖性。实践证明,粗饲料在兔料中的比例一般为30%~50%。生长兔全价配合饲料中粗纤维(CF)水平一般为140~180 g/kg DM[1]。因此,家兔对纤维类饲料资源利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苜蓿草粉是家兔饲粮中应用最广泛的纤维源,适口性好,能给家兔提供长且易消化的纤维,但其生产量与需要量差异巨大[2]。研究也证明,用适度(100~150 g/kg)高木质化副产品类纤维饲料代替苜蓿草粉对家兔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3, 4],然而为确定其适宜使用量还需要更多的研究[5]。稻壳是稻谷碾米过程中产生的数量最多的副产物,由于稻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硅化合物,一般认为不易直接饲喂动物。但由于其数量大,一般质量可以保证,加之家兔对纤维类饲料的依赖性,值得开发利用。
兔喜吃粒料,饲喂颗粒料可刺激兔的食欲,提高养分的消化率,减少疾病的发生,颗粒饲料也便于兔磨牙。现在养兔生产中已广泛使用颗粒饲料。颗粒饲料的质量受饲料原料、饲料配方、原料粉碎粒度等因素的影响[6]。其中,饲料原料的质量和配比对颗粒饲料的制粒性能影响最大,约占40%[7]。饲料中水分、淀粉、蛋白质、脂肪和CF对颗粒饲粮质量的影响尤其明显。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CF与其他富黏结力的组分配合,会在颗粒内部起到骨干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结实度,但如果CF水平太高,物料通过环模时阻力增大,产量减小。目前有关饲粮纤维来源及CF水平对兔料制粒性能影响方面的报道很少,因此本试验以优质和低质的2种粗饲料(苜蓿草粉和稻壳粉)为主要纤维源,分别设3个CF水平(12%、14%、16%),配制6种试验饲粮,研究不同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在养兔生产上合理利用粗饲料资源、提高颗粒饲料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验选择2种粗饲料——苜蓿草粉和稻壳粉作为试验饲粮的主要纤维来源,实测苜蓿草粉和稻壳粉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96%和2.50%,CF水平分别为32.54%和40.00%。试验动物为144只70~80日龄的健康伊拉配套系商品代肉兔。
1.2 试验设计及颗粒饲料制作试验采用双因子析因设计,在等能等蛋白质条件下,设2种纤维源(苜蓿草粉、稻壳粉),3个CF水平(12%、14%、16%)。苜蓿草粉和稻壳粉在配方中的比例分别为24.5%、31.5%、37.5%(Ⅰ、Ⅱ、Ⅲ组)和14.0%、17.5%、22.0%(Ⅳ、Ⅴ、Ⅵ组),参照文献[1]中的家兔常用饲料原料化学成分数据,配制6种试验饲粮(表1)。采用SZLH350型制粒机(江苏南昌),分别对6种配合饲料进行制粒。调制参数:调质温度70 ℃,孔径4.0 mm,压缩比1 ∶ 9。颗粒饲料制作在沈阳爱特杰牧业有限公司进行。
![]() |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experimental diets (air-dry basis) |
选择144只70~80日龄健康生长肉兔,平均初始体重(2 002±77) g,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雌雄各占1/2),单笼饲养。
饲养试验于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饲料配制与加工岗位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前对兔舍进行彻底消毒。试验期间自由采食,每日喂料2次,添加量以料槽内略有剩余为准,各组饲养管理条件相同,每天结算余料,并做好死淘数记录。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1 颗粒饲料质量长度、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定,卡尺规格150 mm,精度0.02 mm。
容重(堆积密度):在1 000 mL量筒中倒满颗粒饲料,将其超出量筒上边缘的颗粒用直尺削平,然后称量量筒内所装饲料质量(E),E与容积(V)之比即为容重。
硬度:采用ST120A颗粒饲料硬度计进行测定。
含粉率:依据GB/T 16765—1997,将试样用14目(2.0 mm)的金属筛进行筛分,将筛下物称重。筛下物重量占试样总重的百分比,即为含粉率。
粉化率:依据GB/T 16765—1997,用ST-136颗粒粉化率测定仪进行测定。
粉化率(%)=[1- (筛分后重量/筛分前重量)]×100。
1.4.2 生长性能饲养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试兔禁食(自由饮水)12 h后于次日早晨空腹称重,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耗料量,计算试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
1.4.3 肉品质饲养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肉兔各1只,共24只,在禁食(自由饮水)24 h后进行屠宰,宰后1 h 内取胴体背最长肌中心部位约150 g装入样品袋中,用于测定肉品质。
pH24 h:依据GB/T 9695.5—2008,应用pH-100型笔式pH计测定,取背最长肌20 g,于宰后24 h测pH,将探头插入肌肉3 mm处,停止5~10 s,待稳定后读数。每测完1个样品用蒸馏水冲洗电极1次。
剪切力:应用C-LM3B型数显式肌肉嫩度仪测定。测时使切刀与肉样垂直,将肉样切断,最大用力值即为剪切值。
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参照文献[8]的方法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以重复为单位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2统计软件的GLM过程进行方差分析,纤维源和CF水平为固定因子。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颗粒饲料质量的 影响由表2可知,纤维源显著影响颗粒饲料的长度(P<0.05),极显著影响颗粒饲料的容重、硬度和粉化率(P<0.01)。其中,以稻壳粉为纤维源的颗粒饲料(稻壳粉组)的长度显著高于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的颗粒饲料(苜蓿草粉组)(P<0.05),且稻壳粉组的容重、硬度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1),但苜蓿草粉组的粉化率极显著高于稻壳粉组(P<0.01)。
![]() | 表2 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 source and CF level on pellet quality of meat rabbits |
CF水平对颗粒饲料硬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16% CF水平组的颗粒饲料硬度最大(9.57 kgf),极显著大于12%、14% CF水平组(P<0.01),同时14% CF水平组显著大于12% CF水平组(P<0.05)。
纤维源、CF水平对颗粒饲料长度、粉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6种试验饲料的各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12% CF水平的稻壳粉组颗粒饲料的长度(12.38 mm)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14% CF水平的稻壳粉组的容重(0.60 kg/L)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16% CF水平的稻壳粉组的硬度(11.10 kgf)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12% CF水平的苜蓿草粉组的硬度(6.06 kgf)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14% CF水平的苜蓿草粉组除外);12% CF水平的苜蓿草粉组的粉化率(3.66%)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
可见,以稻壳粉为纤维源所制作的颗粒饲料的长度、容重、硬度均较高,而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时其粉化率较高。就CF水平而言,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所制作的颗粒饲料的CF水平越高,硬度越大,粉化率越低;而以稻壳粉为纤维素源时也是CF水平越高,硬度越大。
2.2 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3可见,试验兔初始体重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纤维源对肉兔ADG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表现为苜蓿草粉组极显著高于稻壳粉组(P<0.01);纤维源和CF水平的互作效应对ADG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16% CF水平的苜蓿草粉组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纤维源与CF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肉兔ADFI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16% CF水平的苜蓿草粉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饲粮纤维源对肉兔F/G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稻壳粉组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1),F/G以16% CF水平的苜蓿草粉组最低(4.31),显著低于14%、16% CF水平的稻壳粉组(P<0.05),极显著低于12% CF水平的稻壳粉组(P<0.01)。
![]() | 表3 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 source and CF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meat rabbits
|
由表4可见,各组兔肉pH24 h在5.68~5.83之间,剪切力在20.63~21.57 Nf之间,滴水损失在3.20%~4.64%之间,蒸煮损失在28.14%~30.41%之间。饲粮纤维源、CF水平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 兔肉pH24 h、剪切力、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纤维源对兔肉的滴水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16% CF水平的稻壳粉组兔肉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
![]() | 表4 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肉品质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 source and CF level on meat quality of meat rabbits
|
家兔颗粒饲料的质量表现在颗粒大小、粉化率和硬度等方面。颗粒直径、长度关系到动物的采食、消化以及加工成本等因素。李福昌[1]报道,直径小于2.5 mm的小颗粒能降低家兔对饲料的吸收率和ADG。谢晓红等[9]研究表明,细颗粒料(直径4.0 mm)更有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仔兔增重。一般认为,理想的颗粒饲料直径在3~5 mm,直径超过5 mm的颗粒饲料浪费增多。家兔颗粒饲料长度一般在6.0~12.5 mm(直径的2.0~2.5倍),如果太长就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因为家兔用力去咬饲料时,剩下的就会掉在地上[10]。本研究表明,饲粮不同纤维源及CF水平对颗粒饲料直径无显著影响,颗粒饲料直径平均为3.5 mm,在较理想的范围内。而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长度(10.92 mm)显著高于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9.29 mm),但都在理想长度范围内。
颗粒饲料硬度是饲料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颗粒饲料的结实程度。喂硬度不同的颗粒饲料,家兔ADG和对饲料的利用率相同,但家兔更趋向于食用较硬的颗粒料。本研究表明,以稻壳粉为纤维源时颗粒饲料硬度极显著高于以苜蓿草粉为纤维素源时,同时CF水平对颗粒饲料硬度也有极显著影响,其中,16% CF水平组的颗粒饲料硬度最大(9.57 kgf),极显著高于12%、14% CF水平组。于翠平等[11]研究表明,纤维素具有聚合作用,适量添加纤维素物料可增加颗粒饲料硬度,但配方中纤维素含量过多时,物料不易挤压成型。张亮等[12]研究表明,适量的木质素(ADL)能极大地提高饲料的黏度,降低饲料的孔隙度,提高颗粒的完整性、硬度和稳定度。本试验中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中纤维素、ADL含量均高于以苜蓿草粉为纤维素源制作的颗粒饲料,这可能是导致稻壳粉组颗粒饲料硬度大的主要原因。
在颗粒饲料加工过程当中,含粉率不仅影响饲料的感官质量和加工能耗,还对动物的摄食有着很大的影响。用带有很少粉料的颗粒饲料喂家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兔对粉料非常敏感,若有粉料存在时会进入家兔的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疾病[1]。另外,高含粉率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螨类等虫害的发生。本研究表明,不同纤维源及CF水平对颗粒饲料的含粉率无显著影响,试验所用颗粒饲料的含粉率在0.70%~1.15%之间。而粉化率高不仅使饲料品质受到影响,且使加工成本相应增高,并给饲料储运带来一定影响。本研究表明,饲粮纤维源对颗粒饲料的粉化率有显著影响,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的颗粒饲料的粉化率极显著高于以稻壳粉为纤维素源的颗粒饲料,并与CF水平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CF水平不影响粉化率。不过,各组颗粒饲料粉化率数值均在GB/T 16765—1997规定值(粉化率≤10%)范围内。可见,在配制家兔饲料时,适当添加一些高ADL含量的粗饲料(如稻壳粉)有利于降低颗粒饲料的粉化率。Gidenne等[13]也证明,在一定的ADL摄入量范围内(±5 g/d),ADL对家兔的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要比纤维素更重要些。可见,ADL在提高颗粒饲料质量与家兔的生长性能方面二者并不矛盾。不过,硬度大但是柔韧性差的饲料非常容易碎并容易产生出大量的碎末[1]。因此,基于家兔的特殊消化生理,配制适度高纤维饲粮有利于提高颗粒饲料质量。
3.2 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家兔饲料中含有适量的CF是保证合理饲粮结构及维护正常消化生理功能所必需的,CF过量或不足对家兔的生长性能均有不利影响。家兔CF的需要量不仅依赖于CF的供给量还在于CF的品质。
秦应和等[14]报道,在饲粮CF水平为10.99%~16.24%的范围内,家兔对饲粮CF的利用可达到20%左右。虽然理想的纤维源是苜蓿草粉或优质青干草,但由于其来源及价格的限制,开发其他来源的CF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秦应和等[14]以青干草和玉米秸作为CF来源,分别设2个CF水平的饲粮,饲喂40日龄左右的德国大白兔,结果表明,肉兔对4种饲粮的CF消化率差异不显著,在相同CF水平条件下,肉兔对青干草饲粮的ADFI和ADG显著高于玉米秸饲粮,尤其对F/G有极显著的影响。
Gidenne等[13]研究表明,每天采食大约6 g的ADL能保证断奶幼兔有较理想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并得出生长兔纤维素的需要量不仅依赖于CF的供给量还在于CF的品质(ADL/纤维素)。在CF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其具体组成成分不同,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必然有差别。本研究表明,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的肉兔ADG和F/G极显著优于以稻壳粉为纤维源的肉兔,而CF水平在12%~16%范围内时仅对肉兔的ADG有显著影响,纤维源与CF水平的交互作用对ADFI有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制生长兔饲粮时,苜蓿草粉占到37.5%(CF水平16%)时,肉兔生长性能最好,若以稻壳粉为纤维源,稻壳粉可用到22.0%(CF水平16%)。可见,纤维源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要远高于CF水平的影响。纤维源的差异主要由其各组成成分所占比例不同造成的,但有关资料相当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3.3 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肉品质的影响兔肉是富含高生物学价值蛋白质的瘦肉,不饱和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pH直接影响肉的颜色、嫩度、蒸煮损失和保藏期,而嫩度和保水性(滴水损失与蒸煮损失)是评价兔肉食用品质的重要特性。影响兔肉pH的主要因素是肌肉类型、日龄、屠宰方法及屠体的处理方法等,饲粮因素影响很小[15]。李清宏等[16]表明,獭兔肉pH在5.6~5.9之间,并得出肌肉pH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呈负相关。宰后8和24 h兔肉的pH差异不显著,4、6、8月龄獭兔肉的极限pH范围在5.65~5.84之间[17]。本研究表明,不同纤维源及CF水平对兔肉pH24 h无显著影响,各组兔肉pH24 h在5.68~5.83之间,略低于猪肉(6.1~6.4)。与以上报道基本一致。
肉的嫩度反映肉的质地,是消费者食用肉时最重要的品质,常用剪切力表示。研究表明,从4~8月龄,随着日龄的增长,獭兔肉的剪切力逐渐增大(27.02~53.92 Nf),肌纤维直径增粗(62.24~74.62 μm)[17]。本研究表明,不同纤维源及CF水平对兔肉的剪切力无显著影响,各组兔肉的剪切力在20.63~21.57 Nf之间,低于谢媚等[17]测定的数值,这可能与肉兔的日龄及品种有关。
保水性主要取决于肌原纤维蛋白质的网状结构及蛋白质所带静电荷的多少。饲养日龄越短,肉的保水性越强。本研究表明,不同纤维源及CF水平对兔肉的蒸煮损失无显著影响,各组兔肉的蒸煮损失在28.14%~30.41%之间,低于李清宏[18]报道的獭兔肌肉的蒸煮损失(38.56%~42.91%)。本研究表明,以稻壳粉为纤维源时兔肉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以苜蓿草粉为纤维素源时,其中16% CF水平的稻壳粉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余各组。这与李清宏等[16]报道的随着苜蓿草粉使用量的增加(30%、50%、70%),獭兔肉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2.90%、2.28%、2.05%)的结果相近。总体上,兔肉的滴水损失低于牛肉和猪肉,说明屠宰后兔肉能很好地保持肉质的多汁性。
兔肉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兔营养[19],然而不同养分及对兔肉品质不同指标的影响却不尽相同。Parigi-Bini等[20]比较了3个CF水平(13.8%、16.3%、19.8%),相对应的3个消化能水平(10.2、9.3、8.6 MJ/kg)饲粮,没有观察到对家兔屠宰率、胴体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仅饲喂高纤维饲粮的家兔后腿瘦肉率、含水量更高。Carrilho等[21]研究表明,给5~8周龄家兔饲喂不同CF水平(14.3%、18.0%和20.5%,干物质基础),同时降低消化能水平(9.3、9.1、8.0 MJ/kg)的3种饲粮,随后饲喂肥育饲粮到屠宰,结果表明,不同饲粮间兔肉物理品质(pH、肉色、系水力和韧性)和感官品质没有显著差异。有研究发现,饲粮CF水平和可消化纤维与ADF比值均未对家兔胴体和肉品质产生显著影响,甚至在育肥最后1周提高饲粮CF水平也未发现对家兔屠体性能和肌肉pH有显著的不利影响[22]。张秋华等[23]研究表明,饲粮CF水平从2.5%提高到12.5%,育肥猪肌肉烹饪损失率显著增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肌肉的系水力,CF水平从2.5%提高到7.5%对肌肉系水力的影响不显著;同时,12.5% CF水平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pH,显著提高了肌肉的烹饪损失率。可见,相对于生长性能,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兔肉品质的影响不大。
4 结 论① 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的长度、容重、硬度均较高,而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的粉化率较高。饲粮CF水平越高,硬度越大,苜蓿草粉组同时还表现粉化率越低。
② 16% CF水平的苜蓿草粉组(饲粮中苜蓿草粉比例为37.5%)肉兔的ADG(32.01 g)、ADFI(138.04 g)最高,而F/G(4.31)最低,具有最佳的饲喂效果。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各CF水平间的ADG、ADFI和F/G并无显著差异,稻壳粉在肉兔饲粮的比例可占到22.0%(饲粮CF水平为16%)。
③ 不同纤维源及CF水平对兔肉pH24 h、剪切力、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但纤维源对滴水损失有显著影响,其中16% CF水平的稻壳粉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余各组。
[1] | 李福昌.家兔营养[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 |
[2] | 谷子林.我国家兔饲料资源的开发思路[J]. 中国畜牧杂志,2008,44(24):4-7. (![]() |
[3] | MOTTA FERREIRA W,FRAGA M J,CARABÑO R.Inclusion of grape pomace,in substitution for alfalfa hay,in diets for growing rabbits[J]. Animal Science,1996,63(1):167-174. (![]() |
[4] | GARCÍA J,NICODEMUS N,CARABAÑO R,et al.Effect of inclusion of defatted grape seed meal in the diet on digestion and performance of growing rabbit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2,80(1):162-170. (![]() |
[5] | NICODEMUS N,GARCÍA J,CARABAÑO R,et al.Effect of substitution of a soybean hull and grape seed meal mixture for traditional fiber sources on digestion and performance of growing rabbits and lactating doe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7,85(1):181-187. (![]() |
[6] | 张晓亮,王红英.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改善方法[J]. 农机化研究,2006(8):71-73. (![]() |
[7] | BEHNKE K C.Fe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current issues and challenges[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6,62(1):49-57. (![]() |
[8] | 刘浪,熊国远,朱秀柏.家兔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方法[J]. 中国养兔,2009(3):11-14. (![]() |
[9] | 谢晓红,唐良美,黄邓萍,等.饲喂仔幼兔适宜料型和颗粒规格的研究[J].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4):26-27. (![]() |
[10] | ACEDO-RICO J,MÉNDEZ J,SANTOMÁ G.Feed manufacturing[M]//DE BLAS C,WISEMAN J.The nutrition of the rabbit.2nd ed.New York:CAB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0:200-221. (![]() |
[11] | 于翠平,赵红月,黄进,等.颗粒饲料质量的控制研究[J]. 饲料研究,2013(11):83-86. (![]() |
[12] | 张亮,许艳芬,杨在宾,等.饲料原料对颗粒饲料制粒质量的影响[J]. 饲料与畜牧,2013(1):13-17. (![]() |
[13] | GIDENNE T,ARVEUX P,MSDEC O.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 of dietary lignocellulose on digestion,zootechnical performance and health of the growing rabbit[J]. Animal Science,2001,73:97-104. (![]() |
[14] | 秦应和,王俐,柯尊伟,等.家兔对不同品质粗纤维利用能力的研究[J]. 饲料研究,2000(2):5-7. (![]() |
[15] | DALLE ZOTTE A.Perception of rabbit meat quality and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abbit carcass and meat quality[J]. 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2,75(1):11-32. (![]() |
[16] | 李清宏,闫伟,叶志远,等.苜蓿草粉对獭兔消化率及饲用效果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12,20(3):597-602. (![]() |
[17] | 谢媚,李佳涵,曹锦轩.不同日龄獭兔肉品质及理化特性比较[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24):143-147. (![]() |
[18] | 李清宏.獭兔发育与营养参数[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7-49. (![]() |
[19] | 李福昌,王春阳,朱岩丽,等.营养对兔肉品质的影响[J]. 中国养兔,2012(4):25-28. (![]() |
[20] | PARIGI-BINI R,XICCATO G,DALLE ZOTTE A,et al.Effects de differents niveaux de fibre alimentaire sur l'utilisation digestive et la qualité bouchère chez le lapin[C]//Proceedings of 6èmes Journées de la Recherche Cunicole.La Rochelle:INRA-ITAVI,1994:347-354. (![]() |
[21] | CARRILHO M C,CAMPO M M,OLLETA J L,et al.Effect of diet,slaughter weight and sex on instrumental and sensory meat characteristics in rabbits[J]. Meat Science,2009,82(1):37-43. (![]() |
[22] | MARGVENDA I,CARABAÑO R,GARCÍA-REBOLLAR P,et al.Effect of dietary type and level of fibre on carcass yield and its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XICCATO G,TROCINO A,LUKEFAHR S D.Proceedings of the 9th World Rabbit Congress.Verona:Fondazione Iniziative Zooprofilattiche e Zootecniche-Brescia,2008:1387-1392. (![]() |
[23] | 张秋华,杨在宾,杨维仁,等.饲粮粗纤维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14,50(9):36-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