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扬州翔龙禽业发展有限公司, 江都 225261;
3.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南京 210095
2. Xianglong Poultry Development Co., Ltd. of Yangzhou, Jiangdu 225261, China;
3.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水飞蓟为1~2年生菊科水飞蓟属草本植物,我国自1972年从德国引进试种,目前已在陕西、湖北、黑龙江和江苏等地形成规模化种植[1]。我国不同地区、类型的水飞蓟种子含油率为23.71%~28.75%。水飞蓟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3.72%~48.55%、29.05%~70.72%和0~2.46%[1],油脂质量可与大豆油(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20.50%~40.00%、14.40%~54.30%和1.30%~10.1l%)、花生油(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39.50%~44.91%、29.09%~40.11%和0~4.12%)和菜籽油(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28.21%~60.00%、15.20%~44.45%和6.60%~13.00%)相媲美[2]。随着水飞蓟油生产工艺的改进,其品质明显改善、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产量大幅增加。相对于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其价格低廉。此外,水飞蓟油对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作用[3, 4],并能抑制结核杆菌,治疗中、轻度肺结核[1]。因此,研究水飞蓟油在蛋鸡饲粮中应用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油脂能改善产蛋性能、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加蛋重、降低胆固醇含量[5, 6];也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油脂不影响产蛋率、蛋品质、体增重、血清和蛋黄中胆固醇含量[7, 8]。水飞蓟油在蛋鸡上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仅在防治蛋鸡脂肪肝综合征[9]、改善鸡蛋脂肪品质、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10]等方面有少量报道。本研究通过饲喂蛋鸡等能量等蛋白质的玉米-豆粕型、含3%大豆油和含3%水飞蓟油饲粮,研究水飞蓟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鸡蛋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旨在初步研究探讨水飞蓟油在蛋鸡饲粮中应用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动物水飞蓟油购买自江苏省东台市新曹镇,大豆油为超市购买5 L装鲁花大豆油。试验动物为3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如皋黄鸡。如皋黄鸡又称为如皋鸡,是2009年10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的地方鸡种,代表中型肉蛋兼用型草鸡,成年公鸡体重为1.75~2.25 kg,成年母鸡为1.40~1.85 kg,年产蛋180枚左右,产蛋率大于80%持续时间2~3个月。
1.2 试验设计试验选用3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如皋黄鸡270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Ⅰ(常规饲粮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对照组Ⅱ(3%大豆油组)饲喂含3%大豆油饲粮,试验组(水飞蓟油组)饲喂含3%水飞蓟油饲粮,各组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相同。
1.3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参照本研究室在地方特色蛋鸡能量、蛋白质需要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配制饲粮(表1),各组饲粮脂肪酸组成见表2。试验鸡笼养,每笼1只,自由采食和饮水,常规饲养管理。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32~40周龄)。
![]() |
表 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experimental diets (air-dry basis) |
![]() |
表 2 试验饲粮的脂肪酸组成 Table 2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experimental diets |
每天09:00收蛋,以重复为单位记录产蛋数和蛋重(分别统计好蛋和破壳蛋)。每周末定时结料、称重,统计各重复实际耗料量。根据饲养记录,整理各重复产蛋率、平均蛋重(各重复所有鸡蛋的平均重量)、日只蛋重(平均每只鸡每日的产蛋重)、日只采食量(平均每只鸡每日的采食量)、料蛋比、破蛋率和死淘率。
1.4.2 蛋品质试验期第8周龄末,每个重复取6枚蛋,用电子数显卡尺(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测量纵径、横径并计算蛋形指数。用蛋壳颜色测定仪(以色列ORKA公司)测定蛋壳颜色,在鸡蛋大头、小头和中间3个位置测定,计算平均值。用蛋壳强度测定仪(以色列ORKA公司)测定蛋壳强度,用多功能蛋品质测定仪(以色列ORKA公司)测定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HU)。分离蛋黄,称蛋黄重。擦净蛋壳上附着的蛋清,晾干,称重,取蛋壳大头、小头和中间,去蛋壳膜,用螺旋测微器(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测定厚度,并计算平均值。哈氏单位计算公式为:
式中:H为蛋白高度(mm);W为蛋重(g)。
1.4.3 鸡蛋脂肪酸组成试验期第8周龄末,每个重复取6枚蛋,3枚蛋混匀为1个样品,每个重复2个样品。将3枚蛋的蛋液在冰冷条件下匀浆后备用。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方法如下:粗脂肪含量采用改进的Folch法提取,提取的粗脂肪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中70 ℃下皂化1 h,用氟化硼(BF3)催化法甲酯化后,浓缩转移至石油醚中,用于气质联用仪分析。脂肪酸组成分析设备为安捷仑6890N气相色谱仪分析和5975质谱仪;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HP-5(30 mm×0.25 mm×0.3 μm),进样口温度为260 ℃。色谱柱升温程序:初温160 ℃,以2 ℃/min升至230 ℃保持至出峰完毕。不分流进样,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0.9 mL/min,离子源温度为230 ℃,四极杆温度150 ℃,以峰保留时间及NIST库检索定性,面积归一法计算其百分含量。
1.5 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组间差异采用SPSS 15.0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水飞蓟油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由表3可知,水飞蓟油组产蛋率、日只蛋重、平均蛋重、日只采食量、料蛋比、破蛋率和死淘率与常规饲粮组和3%大豆油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全期未见鸡只出现不适状况。
![]() |
表 3 水飞蓟油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 on laying performance of laying hens |
由表4可知,水飞蓟油组和3%大豆油组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常规饲粮组(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 |
表 4 水飞蓟油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 on egg quality of laying hens |
由表5可知,水飞蓟油组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显著低于3%大豆油组(P<0.05),但与常规饲粮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水飞蓟油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3%大豆油组(P<0.05),与常规饲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水飞蓟油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低于、十五烷酸和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十一烷酸和十七烷酸含量显著低于3%大豆油组(P<0.05),与常规饲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硬脂酸含量显著低于、二十二烷酸含量显著高于常规饲粮组(P<0.05),与3%大豆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
水飞蓟油组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与常规饲粮组和3%大豆油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水飞蓟油组油酸含量显著低于、二十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肉豆蔻烯酸含量显著低于3%大豆油组(P<0.05),与常规饲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棕榈油酸含量显著低于常规饲粮组(P<0.05),与3%大豆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
水飞蓟油组鸡蛋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显著低于3%大豆油组(P<0.05),与常规饲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水飞蓟油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显著低于、α亚麻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亚油酸和γ亚麻酸含量显著低于、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3%大豆油组(P<0.05),与常规饲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
![]() |
表 5 水飞蓟油对蛋鸡鸡蛋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Table 5 Effects of 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 on egg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laying hens |
本研究表明,饲喂3%水飞蓟油饲粮组蛋鸡的产蛋率、日只采食量和平均蛋重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数值上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érez-Bonilla等[11]研究也发现,饲粮中4.3%的大豆油和菜油能提高蛋重,但差异不显著。Van Elswyk等[7]饲喂62周龄蛋鸡0或5%的共轭亚油酸,发现添加5%共轭亚油酸对蛋重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采食量。Bohnsack等[12]研究发现,饲喂6%的玉米油饲粮显著增加蛋鸡蛋重。Grobas等[13]也发现,饲粮中添加油脂能显著增加蛋重。本研究者在研究不同水平植物油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脂质指标的影响时发现,饲喂1%大豆油饲粮显著降低蛋鸡日只采食量,2%和3%大豆油饲粮对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14];饲喂1%菜籽油饲粮显著降低蛋鸡只总采食量,显著增加平均蛋重,2%和3%菜籽油饲粮对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15];饲喂2%芝麻油饲粮显著提高蛋鸡平均蛋重,1%和3%芝麻油饲粮对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16]。以上研究表明,油脂种类、水平和蛋鸡品种是造成产蛋性能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饲喂3%水飞蓟油饲粮对如皋黄鸡产蛋性能无负面影响,水飞蓟油可以在蛋鸡生产中应用。
3.2 水飞蓟油对蛋鸡蛋品质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发现,除蛋黄颜色外,水飞蓟油组的其他蛋品质指标与常规饲粮组和3%大豆油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而水飞蓟油组和3%大豆油组蛋鸡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常规饲粮组。Hamilton等[17]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油脂显著提高蛋黄颜色等级。而杨雨鑫等[18]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油脂显著降低蛋黄颜色等级。本研究者研究发现,饲喂蛋鸡1%和2%大豆油饲粮[14]、1%菜籽油饲粮[15]和2%和3%芝麻油饲粮[16]能显著增加蛋黄颜色,而饲喂3%花生油饲粮组蛋鸡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1%和2%花生油组[19]。本研究者认为,这主要与饲粮中叶黄素总含量、植物油种类及其在饲粮中的添加水平有关,本研究中水飞蓟油组和3%大豆油组饲粮的玉米含量少于常规饲粮组,每千克饲粮中玉米用量比常规饲粮组减少了15.35%,由于叶黄素类物质主要存在于玉米中,水飞蓟油组和3%大豆油组饲粮中叶黄素类物质总量明显少于常规饲粮组。此外,植物油脂是影响蛋黄颜色的关键物质,饲料中的叶黄素类物质是脂溶性物质,油脂中的脂肪酸有利于叶黄素类物质的沉积,但油脂对叶黄素类物质沉积作用是相对的,油脂易氧化,会对还原性色素如叶黄素产生破坏,进而减少了其在蛋黄中的沉积。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饲粮组饲粮,水飞蓟油组饲粮对蛋黄颜色产生了不良影响。水飞蓟油在蛋鸡饲粮中应用时,要额外添加植物提取类叶黄素。
3.3 水飞蓟油对鸡蛋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水飞蓟油组鸡蛋肉豆蔻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十五烷酸和棕榈酸含量显著大于其他2组;硬脂酸含量显著低于常规饲粮组,与3%大豆油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鸡蛋中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与饲粮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成比例,而十五烷酸与饲粮中含量不成比例。此外,鸡蛋中十一烷酸、十七烷酸和二十二烷酸在饲粮中均未测出。鸡蛋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饲粮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比例并不完全一致,Oliveira等[20]和Mazalli等[21]在饲喂蛋鸡不同来源油脂饲粮时,也发现相似结果。Oliveira等[20]认为这主要与饲粮中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及不同品种蛋鸡对不同种类脂肪酸的代谢差异有关。
与饱和脂肪酸一样,鸡蛋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饲粮中相应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不存在相应的比例。水飞蓟油组饲粮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最高,而鸡蛋中水飞蓟油组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与常规饲粮组和3%大豆油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水飞蓟油组饲粮中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最高,而鸡蛋中油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鸡蛋中二十烯酸含量与饲粮中二十烯酸含量具相关性。Oliveira等[20]在饲喂蛋鸡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饲粮时,也发现相似结果,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饲粮中十七烯酸的含量均最低,而亚麻籽油饲粮中鸡蛋十七烯酸含量最高,显著大于常规饲粮组和葵花籽油饲粮组;葵花籽油饲粮组鸡蛋油酸含量最低,而饲粮中油酸含量最高,亚麻籽油饲粮组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Mazalli等[21]研究发现,饲喂蛋鸡菜籽油饲粮可显著降低鸡蛋中油酸含量,认为油酸含量的显著变化可能由于油酸是n-3和n-6脂肪酸的前体物质,在蛋鸡食入后被机体代谢。由此可见,不同类别油脂、不同种类脂肪酸在蛋鸡中的代谢存在很大差异。
本研究发现,3%大豆油组蛋鸡鸡蛋花生四烯酸显著低于常规饲粮组,亚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均显著大于常规饲粮组。这与Oliveira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饲喂蛋鸡3.4%大豆油饲粮后,其鸡蛋中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均显著大于常规饲粮组。本研究发现,水飞蓟油组蛋鸡鸡蛋α亚麻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3%大豆油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常规饲粮组,亚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均显著低于3%大豆油组。这说明相对于常规饲粮和大豆油饲粮,水飞蓟油饲粮的主要优势是显著增加鸡蛋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α亚麻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其中α亚麻酸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前体,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碳链延长和脱饱和作用衍化生成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具有促进胎儿和婴儿大脑发育,预防循环系统疾病的作用[22]。何维明等[9]研究发现中药水飞蓟具有防治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作用,进一步证实了水飞蓟油能预防循环系统疾病的作用。
4 结 论① 除蛋黄颜色外,水飞蓟油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
② 水飞蓟油组蛋鸡鸡蛋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显著低于3%大豆油组,但与常规饲粮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③ 相对于常规饲粮和大豆油饲粮,水飞蓟油饲粮的主要优势是显著增加鸡蛋α亚麻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1] |
水飞蓟的综合利用编辑组.水飞蓟的综合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9-43.(![]() |
[2] |
穆同娜,孙婷,吴燕涛,等.三种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调查[J].粮油食品科技,2011,19(3):36-38.(![]() |
[3] |
陶立平,张亚茹,张宪有,等.水飞蓟油对兔实验性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影响的观察[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5,18(5):17-19.(![]() |
[4] |
郭忠兴,陶富山,张春英,等.水飞蓟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动物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初步观察[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79(3):15-19.(![]() |
[5] |
姜宁,霍贵成,关湛铭.生长期能量采食水平对生长蛋鸡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4):3-4.(![]() |
[6] |
王宝维,张丽英,戴洪奎,等.饲料中添加红花籽油对产蛋母鸡生产性能、蛋黄中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6,32(6):39-40.(![]() |
[7] |
VAN ELSWYK M E,SAMS A R,HARGIS P S.Composition,functionality,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eggs from hens fed dietary menhaden oil[J].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92,57(2):342-344.(![]() |
[8] |
BERRIO L F,HEBERT J A.The effect of adding cholesterol to laying hen diets as powder or predissolved in fat[J].Poultry Science,1990,69(6):2972-2976.(![]() |
[9] |
何维明,赵同育,刘慧珍,等.中药水飞蓟对鸡脂肪肝综合症防治效应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1,22(3):238-243.(![]() |
[10] |
宋宇轩,金彪,王杏利,等.中草药添加剂对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2,11(3):4-7.(![]() |
[11] |
PÉREZ-BONILLA A,FRIKHA M,MIRZAIE S,et al.Effects of the main cereal and type of fat of the diet o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egg quality of brown-egg laying hens from 22 to 54 weeks of age[J].Poultry Science,2011,90(12):2801-2810.(![]() |
[12] |
BOHNSACK C R,HARMS R H,MERKEL W D,et al.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layers when fed diets with four levels of corn oil or poultry fat[J].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02,11(1):68-76.(![]() |
[13] |
GROBAS S,MÉNDEZ J,LÁZARO R,et al.Influence of source and percentage of fat added to diet on performance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egg yolks of two strains of laying hens[J].Poultry Science,2001,80(8):1171-1179.(![]() |
[14] |
卢建,王克华,曲亮,等.不同水平大豆油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脂质指标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扬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2013:292-295.(![]() |
[15] |
卢建,王克华,曲亮,等.不同水平菜籽油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脂质指标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扬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2013:288-291.(![]() |
[16] |
卢建,王克华,曲亮,等.饲粮中不同水平芝麻油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指标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10):2474-2480.(![]() |
[17] |
HAMILTON P B,PARKHURST C R.Improved deposition of oxycarotenoids in egg yolks by dietary cottonseed oil[J].Poultry Science,1990,69(2):354-359.(![]() |
[18] |
杨雨鑫,王成章,廉红霞,等.紫花苜蓿草粉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颜色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3):314-319.(![]() |
[19] |
卢建,王克华,曲亮,等.不同水平花生油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脂质指标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扬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2013:296-299.(![]() |
[20] |
OLIVEIRA D D,BAIÀO N C,CANÇADO S V,et al.Effects of lipid sources in the diet of laying hens on the fatty acid profiles of egg yolks[J].Poultry Science,2010,89(11):2484-2490.(![]() |
[21] |
MAZALLI M R,FARIA D E,SALVADOR D,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feeding value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fat for laying hens:2.Lipid,cholesterol,and vitamin E profiles of egg yolk[J].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04,13(2):280-290.(![]() |
[22] |
GALOBART J,BARROETA A C,CORTINAS L,et al.Accumulation of alpha-tocopherol in eggs enriched with omega-3 and omega-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J].Poultry Science,2002,81(12):1873-1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