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饲料资源日趋紧张,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已迫在眉睫。蚕沙是蚕的排泄物、蚕食剩的残桑、蚕座垫料、弱小蚕和病死蚕尸体的混合物[1],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矿物元素等[2, 3]。据统计,2013年我国桑园面积高达1 242.75万亩(1亩≈666.67 m3),产蚕茧量达65.03万t[4],而每吨蚕茧大约产生3.30 t蚕沙,那么平均每年可产生214.60万t蚕沙。我国蚕沙资源如此丰富,如果将其合理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不仅变废为宝,而且节约饲料成本,提高收益。近年来,蚕沙在猪、羊、兔饲粮中的应用已有相关研究。王建科等[5]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7%蚕沙,可显著提高育肥猪日增重、饲粮转化率,并且可以改善肉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孙丽莎等[6]在绵羊的饲粮中分别添加20%、30%、40%的蚕沙,结果发现饲粮中添加蚕沙能够提高绵羊平均日增重、屠宰率,降低料重比,并且添加水平为20%时效果最佳。余淼等[7]在新西兰兔的饲粮中分别添加6%、12%、18%、24%蚕沙,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6%~24%的蚕沙可以改善兔肉品质。然而,关于蚕沙对鹅的营养价值评定至今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试验旨在评定蚕沙的营养价值及测定鹅对蚕沙代谢能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旨在为鹅实际生产中使用蚕沙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验用蚕沙采集于桑蚕主产区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由当地农户直接提供,新鲜蚕沙经晾晒、除杂后保存,试验前粉碎加工成粉状(过50目筛)。
1.2 试验设计与饲粮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60周龄扬州鹅公鹅18只,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单笼饲养于不锈钢代谢笼中,试验前20天左右对试验鹅进行免疫、驱虫,保持各组饲养温度、光照时间等环境条件一致,正式试验时,试验Ⅰ组强饲基础饲粮(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强饲被测蚕沙按不同比例(20%和40%)替代基础饲粮组成的试验饲粮,非试验期均自由采食和饮水。
![]() |
表 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he basal diet (air-dry basis) |
代谢试验采用强饲的方法进行,主要过程为:正式试验前1天预饲待测饲粮,预饲结束后,试验鹅绝食24 h,再通过强饲器准确强饲试验饲粮100 g,利用集粪盘收集24 h内所有排泄物,新收集的排泄物添加10%的盐酸进行固氮并于-20 ℃保存。试验结束后,待试验鹅恢复原来体重,通过饥饿法测定试验鹅24 h内源排泄量,排泄物的收集与处理同上。试验期间正常饮水。
1.3 测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1.3.1 测定指标新鲜排泄物经65 ℃烘箱烘干后,自然回潮24 h制成风干样保存,测定蚕沙、试验饲粮、排泄物的能值及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其中总能(GE)选用PARR-6100全自动氧弹式测热仪测定;粗蛋白质(CP)含量选用FOSS Kjeltec 840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选用ANKOM A200i型半自动纤维分析仪测定;粗脂肪(EE)含量选用FOSS全自动索氏抽提系统Soxtec 2050测定;氨基酸(AA)含量选用日立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以上指标测定均严格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水分、钙(Ca)、总磷(TP)含量的测定参照张丽英[8]的方法。
1.3.2 计算方法[9]
真代谢能(TME,MJ/kg)=AME+EEL。
式中:EI为食入的GE(MJ/kg);EO为排泄物中的GE(MJ/kg);EEL为内源能(MJ/kg)。
AA真利用率(%)=[(食入AA量-排泄物中 AA量+内源性AA量)/食入AA量]×100。
联立方程组法计算蚕沙营养物质(包括能量)利用率公式:
a21X1+a22X2=b2。
式中,X1为基础饲粮的营养物质利用率;X2为饲料原料(即蚕沙)的营养物质利用率;a11、a12、a21、a22分别为基础饲粮和饲料原料占测定饲粮的比例;b1、b2为2次实测的饲粮营养物质利用率。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在Excel 2007中作初步处理,SPSS 17.0统计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用LSD法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蚕沙中GE和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由表2可知,蚕沙的GE为16.01 MJ/kg,CP含量为17.64%,同时EE含量也高达5.24%,CF、NDF、ADF含量分别为17.85%、28.34%、19.76,Ca和TP含量分别为3.00%和0.15%。蚕沙富含AA,AA总量高达9.06%,多数AA含量超过0.50%,其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亮氨酸(Leu)和丙氨酸(Ala)含量分别为0.74%、1.41%、0.75%、0.77%和0.61%。
![]() |
表 2 蚕沙中总能和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风干基础) Table 2 GE and major nutrient contents of silkworm excrement (air-dry basis) |
由表3可知,随着饲粮中蚕沙替代基础饲粮比例的增加,饲粮的AME、TME降低,CF、NDF、ADF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营养物质利用率均下降。
由表4可知,蚕沙的AME和TME分别为6.19、7.07 MJ/kg。蚕沙中CP的利用率最高,为53.79%,其次是NDF、Ca、ADF、TP、CF,分别为34.03%、25.97%、23.75%、14.16%、9.55%。AA中精氨酸(Arg)的利用率最高,高达71.45%;其次为Glu、酪氨酸(Tyr),其利用率也高达65.10%、61.50%。
3 讨 论 3.1 蚕沙中GE及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相关研究指出,蚕沙的CP含量为10.65%~ 17.64%,EE含量为1.94%~5.24%,CF含量为17.37%~18.34%[10, 11, 12],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相近,Ca、TP含量与尹永志等[12]的研究结果相近,总氨基酸(TAA)含量与柏雪等[13]测得的结果相近。而本试验所测得的蚕沙的GE高于《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表》(2014年第25版)中小麦麸的GE。综上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试验所用蚕沙的产地、加工方式不同,导致其品质不相同,所得的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与《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表》(2014年第25版)中小麦麸、苜蓿草粉的营养物质含量相比,蚕沙CP、EE、CF、NDF、Ca的含量高于小麦麸,CP、CF、NDF、ADF、Ca含量高于苜蓿草粉,某种意义上说,蚕沙营养价值高于小麦麸、苜蓿草粉,而其价格远远低于后者。故将蚕沙添加到鹅的饲粮中,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
![]() |
表 3 各组饲粮的代谢能和鹅对其主要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Table 3 ME and major nutrient utilization of each group for geese |
![]() |
表 4 蚕沙的代谢能和鹅对其主要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Table 4 ME and major nutrient utilization of silkworm excrement for geese |
本试验测得的蛋白质、AA利用率均为真利用率。本试验发现,随着饲粮中蚕沙替代比例的增加,鹅对饲粮CF、ADF、NDF、EE的利用率提高,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均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蚕沙含有较高的CP、EE、ADF、NDF含量,影响了鹅对蚕沙中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韩庆等[14]认为,饲粮干物质的利用率受灰分、纤维素及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的影响。这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代谢试验采用联立方程组法,即为了克服套算法基础饲粮营养水平及其内在质量对被测单一饲料或饲粮的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在设计试验时,增加1个试验组并调整基础饲粮与待测饲粮的比例,通过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组求待测饲料的营养物质利用率。相关研究指出内源物质是鹅在没有采食饲粮的情况下消化道的排泄物,理论上内源排泄物是由消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含氮代谢物及部分微生物组成[15],实际试验测定过程中,动物禁食时间有限,内源物中会包含部分饲料。因此,能量的内源校正相当重要[16]。本试验结果发现,蚕沙在鹅中的AME、TME分别为6.19、7.07 MJ/kg,而盛东峰等[17]研究中苜蓿在鹅中的AME、TME仅为4.25、5.19 MJ/kg。目前,普遍采用ADF、NDF的利用率衡量动物对CF的利用。本试验得出鹅对蚕沙中CF、ADF、NDF的利用率分别高达9.55%、23.75%、34.03%,其原因可能是蚕沙中所含的一些纤维已经被家蚕消化过一次,所以在鹅消化道中利用率较高。本试验测得的鹅对蚕沙中CP的利用率与蔺冬冬等[18]研究中公鸡对玉米淀粉渣CP的利用率以及柏雪等[13]研究中山羊对蚕沙中CP的利用率相近。本试验测得的Ca、TP消化率低于张乐乐等[19]测得的鹅对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Ca、TP利用率。本试验测得的TAA的利用率低于计成等[20]研究中鸡对棉籽粕、菜籽粕TAA的利用率。其原因可能为蚕沙中富含果胶等非淀粉多糖,而非淀粉多糖与消化道小肠上皮黏膜细胞上的糖蛋白结合,形成一层不动水层,不仅阻碍了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而且降低了消化道内的小分子产物向黏膜表层的扩散速度,抑制了饲粮营养成分的吸收速度[21],即表现出抗营养作用。
4 结 论① 蚕沙常规营养成分组成全面,GE及CP、CF、EE含量分别为16.01 MJ/kg、17.64%、17.85%、5.24%。
② 蚕沙代谢能适中,AME、TME分别为6.19、7.07 MJ/kg,但CP、Ca、TP和AA等营养成分利用率较低。
[1] |
杨琼,廖森泰,邢东旭,等.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的发酵温度及对家蚕病原菌的灭活效果[J].蚕业科学,2012,38(6):1018-1023.(![]() |
[2] |
郭春华,柏雪,黄艳玲,等.蚕沙对乐至黑山羊日粮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3):1144-1148.(![]() |
[3] |
陈晓萍,谢亚军,罗光恩,等.蚕沙有机肥的养分特性及其肥效[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803-1809.(![]() |
[4] |
封槐松.2013年全国蚕桑生产实现"四连增"[J].中国蚕业,2014,35(1):1-3.(![]() |
[5] |
王建科,任淑文,李志,等.利用蚕沙喂猪的试验[J].蚕业科学,2007,33(1):142-145.(![]() |
[6] |
孙丽莎,赵睿,崔慧慧,等.饲粮不同水平蚕沙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27(3):941-947.(![]() |
[7] |
余淼,尹永志,郭春华,等.不同水平蚕沙对新西兰兔肉品质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7):13-15.(![]() |
[8] |
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
[9] |
王成章,王恬.饲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
[10] |
王金花,王学梅,杨雨辉,等.黄粉虫粪和蚕沙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24-10925.(![]() |
[11] |
高登义.蚕沙养猪[J].当代畜禽养殖业,1995(4):26.(![]() |
[12] |
尹永志,郭春华,黄艳玲,等.蚕沙对新西兰兔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脏体比值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0(20):23-25.(![]() |
[13] |
柏雪,张艳,郭春华,等.蚕沙作为山羊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J].饲料研究,2011(4):77-79.(![]() |
[14] |
韩庆,黄春红,罗玉双,等.桃源鸡屠宰性能测定及肌肉营养组成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12):221-223,224.(![]() |
[15] |
SIBBALD I R,PRICE K.Variability in metabolic plus endogenous energy losses of adult cockerels and in the true metabolizable energy values and rates of passage of dehydrate alfalfa[J].Poultry Science,1980,59(6):1275-1279.(![]() |
[16] |
SIBBALD I R.The effect of the age of the assay bird on the true metabolizable energy values of feedingstuffs[J].Poultry Science,1978,57:1008-1012.(![]() |
[17] |
盛东峰,王志跃.鹅对几种原料代谢能值的测定[J].中国饲料,2006(10):12-13,16.(![]() |
[18] |
蔺冬冬,赵国先,张萌,等.玉米淀粉渣对蛋鸡的营养价值评定[J].中国饲料,2013(1):21-23,26.(![]() |
[19] |
张乐乐,王宝维,张名爱,等.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对鹅营养价值的评定[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2):219-225.(![]() |
[20] |
计成,杨瑛,许万根.黄羽肉种鸡对棉籽粕、菜籽粕、禽副粉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2,14(2):27-32.(![]() |
[21] |
GRAHAM H,BEDFORD M,CHOCT M.High gut viscosity can reduce poultry performance[J].Feedstuffs,1993,65(6):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