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是畜禽饲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之一,饲粮中添加油脂在国外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国近年来也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油脂的利用率高、热增耗低,在饲粮中添加油脂后可减轻动物的热负担,改善饲粮的外观和适口性,提高饲粮能量水平,促进动物的生长[1]。红花籽油(safflower oil)又叫红花油,是从红花籽中提取的一种功能性健康油[2-3],属于干性油,颜色呈黄色,含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亚油酸等多种脂肪酸,以及维生素E、黄酮等营养成分[4]。红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油类,在预防肥胖、抗衰老、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医疗保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5-6]。
猪饲粮中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经消化道吸收后可直接用于合成体脂肪,胴体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因饲粮中添加脂肪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变化,这为通过饲粮调控胴体的脂肪酸组成进而生产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猪肉产品提供了可能[7]。本试验通过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红花籽油,研究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背最长肌脂代谢指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肉制品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取平均体重为(60.00±6.00)kg的“杜×长×大”杂交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4组育肥猪分别饲喂含1.20%大豆油(对照组)、0.80%大豆油+0.40%红花籽油(0.40%红花籽油组)、0.40%大豆油+0.80%红花籽油(0.80%红花籽油组)、1.20%红花籽油(1.20%红花籽油组)的饲粮。
1.2 饲养管理与试验饲粮试验于辽宁国美农牧集团绿色养殖有限公司猪场进行,地面饲养,自然通风,自由采食和饮水,免疫和驱虫程序按猪场常规同步进行。参照NRC(1998)和《猪饲养标准》,并结合生产实践配制试验饲粮。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试验期70 d,饲养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猪各1头,在禁食(自由饮水)12 h后屠宰。取第6~7肋间的背最长肌样品,冷冻干燥后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
![]() |
表 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experimental diets (air-dry basis) |
试验选用的红花籽油由中粮新疆塔原红花有限公司提供,大豆油由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脂肪源和饲粮脂肪酸组成见表 2。
![]() |
表 2 脂肪源和饲粮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 Table 2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lipid sources and diets (percentage of total fatty acids) |
试验期间准确记录每头试验猪每天的采食量,试验开始前和试验结束后分别空腹称量试验猪体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计算公式如下:
![]() |
取背最长肌肌肉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肌肉中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
1.4.3 背最长肌中脂肪酸组成取背最长肌肌肉样品5 g左右,粉碎并烘干,放入容积为10 mL的试管中,加入2 mL苯和石油醚混合物(1 : 1),轻摇使样品油脂溶解,再加入2 mL 0.4 mol/L的KOH-甲醇溶液,摇匀。静置15 min,然后沿试管壁缓缓加入蒸馏水使液面至试管上部,静置待溶液澄清时,取上清液用安捷伦GC-7890A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组成。
1.5 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首先运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然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Duncan氏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 < 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花籽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 3可见,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
![]() |
表 3 红花籽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safflower oil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fattening pigs |
由表 4可见,与对照组相比,0.80%和1.20%红花籽油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TC含量显著降低(P < 0.05);0.80%红花籽油组的背最长肌LDL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HDL和VLDL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 |
表 4 红花籽油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Table 4 Effect of safflower oil on lipid metabolism indeces of longissimus dorsi of fattening pigs |
由表 5可见,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棕榈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 |
表 5 红花籽油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Table 5 Effect of safflower oil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longissimus dorsi of fattening pigs |
油脂是饲粮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为动物提供高浓度、易利用的消化能和必需脂肪酸,同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8]。红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70%以上[9],而亚油酸为十分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果动物体内缺少亚油酸则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亚油酸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之一。亚油酸具有参与脂肪分解和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因此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10]。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无显著差异。金文吉等[11]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红花油对生长育肥猪的始重和末重无显著影响,但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参与了氧化代谢,为机体提供了大量的能量,从而促进了生长。这一结论与本试验结果相似,说明红花籽油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2 红花籽油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脂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LDL含量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HDL则有降血脂的作用[12]。本试验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富含亚油酸的红花籽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TC、LDL和VLDL含量降低,HDL含量升高。LDL含量降低说明红花籽油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血脂的作用,TC含量降低说明红花籽油具有促进胆固醇在机体内代谢与运转的功能[13]。蔺新英等[14]研究表明,高剂量红花籽油可使家兔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升高。其原因可能是红花籽油能升高家兔体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活性,而LCAT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新生HDLC的成熟;因为红花籽油能保证HDLC的含量,且利于胆固醇的排泄,这可能是红花籽油能维持一定HDLC含量的机理之一,且较高HDLC含量具有一定的抗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功能。
3.3 红花籽油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脂肪酸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同时能为人体提供重要的能量,且必需脂肪酸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ω-3、ω-6、ω-7和ω-9系列等[15]。ω-3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而ω-6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16]。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同时对减肥、养颜、健脑益智有功效[17]。
绳贺军[18]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和共轭亚油酸均能提高奶山羊乳脂中的亚油酸含量,且能显著提高棕榈油酸、反式11-油酸的含量。郭宝海等[19]报道认为,饲粮中添加月见草油能使鸡蛋黄ω-6/ω-3显著上升,且蛋黄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α-亚麻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显著增加。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棕榈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富含亚油酸的红花籽油可提高育肥猪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育肥猪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生产富含亚油酸、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等多不饱和脂肪的猪肉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4 结论① 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提高了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改善了生长性能。
② 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提高了育肥猪背最长肌HDL的含量,显著降低了猪背最长肌中TC和LDL含量。
③ 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提高了育肥猪背最长肌棕榈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1] |
王丽慧. 油脂在畜禽饲粮中的应用[J].
王丽慧. 油脂在畜禽饲粮中的应用[J]. 湖南饲料, 2008 (1) :31 –33.
(![]() |
[2] |
ZHAO G, ZHENG X W, GAI Y, et al. Safflower extracts functionally regulate monoamine transporters[J].
ZHAO G, ZHENG X W, GAI Y, et al. Safflower extracts functionally regulate monoamine transporter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9 , 124 (1) : 116 –124.
DOI: 10.1016/j.jep.2009.04.002 (![]() |
[3] |
HAN X J, CHENG L M, ZHANG R, et al. Extraction of safflower seed oil by supercritical CO2[J].
HAN X J, CHENG L M, ZHANG R, et al. Extraction of safflower seed oil by supercritical CO2[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9 , 92 (4) : 370 –376.
DOI: 10.1016/j.jfoodeng.2008.12.002 (![]() |
[4] |
吴桂荣, 贾街岳. 红花油的保健应用开发与新疆红花资源[J].
吴桂荣, 贾街岳. 红花油的保健应用开发与新疆红花资源[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5 , 1 (2) :299 –300.
(![]() |
[5] |
吕顺, 张凡庆, 孟广龙, 等. 红花油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
吕顺, 张凡庆, 孟广龙, 等. 红花油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4 , 25 (4) :74 –76.
(![]() |
[6] |
潘涛江. 红花籽的开发利用[J].
潘涛江. 红花籽的开发利用[J]. 中国油脂, 2001 , 26 (2) :57 –58.
(![]() |
[7] |
边连全, 刘显军, 李超, 等. 海豹油代替豆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边连全, 刘显军, 李超, 等. 海豹油代替豆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1 , 42 (5) :574 –577.
(![]() |
[8] |
王颖, 周明. 饲用油脂的分类与应用[J].
王颖, 周明. 饲用油脂的分类与应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2 (11) :25 –27.
(![]() |
[9] |
赵忠堂, 国素梅, 李广胜, 等. 红花籽油的医疗保健价值[J].
赵忠堂, 国素梅, 李广胜, 等. 红花籽油的医疗保健价值[J]. 基层中药杂志, 2000 , 14 (5) :51 –52.
(![]() |
[10] |
张春娥, 张慧, 刘楚怡, 等. 亚油酸的研究进展[J].
张春娥, 张慧, 刘楚怡, 等. 亚油酸的研究进展[J]. 油粮加工, 2010 :18 –20.
(![]() |
[11] |
金文吉, 耿春银, 严昌国, 等. 饲粮中添加红花油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
金文吉, 耿春银, 严昌国, 等. 饲粮中添加红花油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1 , 33 (4) :262 –266.
(![]() |
[12] |
张震. 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甘油三酯作为治疗的靶点[J].
张震. 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甘油三酯作为治疗的靶点[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3 , 3 (5) :296 –304.
(![]() |
[13] |
李霞, 王静, 易光辉, 等. 高密度脂蛋白亚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J].
李霞, 王静, 易光辉, 等. 高密度脂蛋白亚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8 , 16 (9) :743 –746.
(![]() |
[14] |
蔺新英, 徐贵发, 王淑娥, 等. 红花籽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蔺新英, 徐贵发, 王淑娥, 等. 红花籽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 , 39 (3) :212 –214.
(![]() |
[15] |
刘显军, 杨营, 边连全, 等. 饲粮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比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
刘显军, 杨营, 边连全, 等. 饲粮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比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 , 34 (1) :272 –276.
(![]() |
[16] |
孙翔宇, 高贵田, 段爱莉, 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孙翔宇, 高贵田, 段爱莉, 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 33 (7) :418 –423.
(![]() |
[17] |
王萍, 张银波, 江木兰.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王萍, 张银波, 江木兰.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08 , 33 (12) :42 –46.
(![]() |
[18] |
绳贺军.红花籽油和共轭亚油酸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及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2-2008101588.htm
(![]() |
[19] |
郭宝海, 马秋刚, 计成, 等. 饲粮中添加月苋草油与胡麻油对蛋黄脂肪酸的影响[J].
郭宝海, 马秋刚, 计成, 等. 饲粮中添加月苋草油与胡麻油对蛋黄脂肪酸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 8 (3) :91 –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