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传统的种桑养蚕大国,桑树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桑叶在我国的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1],桑叶资源十分丰富。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多种天然活性物质等,对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2-3]。目前有关桑叶在畜禽饲粮中应用的研究主要是以桑叶粉的形式直接添加到饲粮中饲喂,在动物上的饲喂效果主要表现在提高畜禽产品品质、改善肉质风味、促进动物健康等[4-8]。在实际生产中很少将桑叶作为饲料原料应用到动物饲粮中,这是因为桑叶中含有单宁、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大量添加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降低[9]。桑叶中的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有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3]。许多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免疫机能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畜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黄酮类化合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清除自由基,改善肉品质。桑叶提取物对试验动物有降血脂、降血糖、抑菌等功效,但其对畜禽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少有报道。本试验在矮脚黄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桑叶提取物,探讨其对矮脚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桑叶提取物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桑叶粉为市购,经检测,其营养指标如下:水分含量12.63%,粗蛋白质含量15.40%,粗脂肪含量3.72%,粗灰分含量16.00%,钙含量2.50%,总磷含量0.25%。试验用桑叶提取物为市购桑叶粉的热水浸提产物,提取得率约为10%。
1.2 试验动物与饲粮选择21日龄、初始体重相近的矮脚黄鸡母鸡300羽作为试验动物。试验用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型饲粮,为参照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配制的粉状配合饲料,分为21~42日龄、43~73日龄2个阶段,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
![]() |
表 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basal diets (DM basis) |
将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各组试验鸡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4组试验鸡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桑叶提取物的饲粮,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桑叶提取物的饲粮,Ⅳ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8%桑叶提取物的饲粮。试验期为53 d。
1.4 饲养管理试验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鸡场进行。整个试验期间采用网上分栏平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1.5 测定指标 1.5.1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试验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的喂料量、剩余料量、初始体重和终末体重,以此计算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1.5.2 屠宰性能指标测定试验期末,各重复随机选取2只生长发育正常、体况健康、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进行屠宰,宰前鸡只禁食12 h,只供饮水。宰前称活重后放血,浸烫脱毛,洗净沥干,进行屠宰性能指标的测定。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以宰前活体重为分母计算,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以全净膛重为分母计算。
1.5.3 肉品质指标测定 1.5.3.1 肉色用自动测色色差计测定屠宰后2 h内胸肌和腿肌的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
1.5.3.2 pH用pH计测定屠宰后24 h时胸肌和腿肌的pH(pH24 h)。
1.5.3.3 嫩度宰后48 h贮存熟化后在室温下放置1 h,将温度计插入肌肉中心部位,再置于80 ℃恒温水浴中加热至肌肉中心温度达70 ℃时立即终止加温,待肉样冷却至20 ℃左右时取出肉样,将其修整为直径1.27 cm的肉条。在室温条件下,将肉样置于C-LM型嫩度仪进行剪切,测定剪切肉样所需压力。
1.5.3.4 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参照GB/T 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进行测定,粗脂肪含量参照GB/T 9695.7—2008《肉与肉制品总脂肪含量测定》进行测定。
1.5.3.5 氨基酸含量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参照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进行测定。
1.5.3.6 脂肪酸含量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参照GB/T 17377—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进行测定。
1.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氏多重比较。所有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 2可知,试验鸡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52 d的饲养试验,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Ⅳ组的终末体重均显著提高(P < 0.05);Ⅱ组、Ⅲ组、Ⅳ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 < 0.05),分别提高4.50%、4.00%和3.96%;Ⅱ组、Ⅲ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 < 0.05),分别提高3.06%、3.45%;饲粮中添加0.2%、0.5%和0.8%桑叶提取物对料重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均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
![]() |
表 2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yellow dwarf chickens |
由表 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Ⅳ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变化不显著(P>0.05)。腹脂率随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 |
表 3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yellow dwarf chickens |
由表 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胸肌和腿肌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 |
表 4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肌肉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crude protein and crude fat contents in muscle of yellow dwarf chickens |
由表 5可知,随着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腿肌和胸肌L*、a*、b*值呈升高趋势。其中,腿肌L*值Ⅱ组、Ⅲ组、Ⅳ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39%、7.52%和11.50%,差异显著(P < 0.05);腿肌a*值Ⅱ组比对照组提高6.64%,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和Ⅳ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8.33%和65.42%,差异显著(P < 0.05);腿肌b*值Ⅱ组、Ⅲ组、Ⅳ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8.57%、117.14%和261.71%,差异显著(P < 0.05)。此外,胸肌L*值Ⅱ组、Ⅲ组、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35%、3.38%和6.76%,差异不显著(P>0.05);胸肌a*值Ⅱ组比对照组提高29.78%,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和Ⅳ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4.67%和68.00%,差异显著(P < 0.05);胸肌b*值Ⅱ组、Ⅲ组、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4.41%、25.18%和18.98%,仅Ⅲ组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 0.05)。
![]() |
表 5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肉品质的影响 Table 5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meat quality of yellow dwarf chickens |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后腿肌和胸肌pH24 h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腿肌pH24 hⅡ组、Ⅲ组和Ⅳ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84%、1.55%和1.55%,差异显著(P < 0.05);胸肌pH24 hⅡ组和Ⅳ组较对照组略有提高,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较对照组提高1.59%,差异显著(P < 0.05)。
与对照组相比,腿肌和胸肌嫩度随着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具有提高的趋势,但仅Ⅳ组腿肌嫩度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 0.05)。
2.5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由表 6可知,在矮脚黄鸡腿肌中,Ⅲ组精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Ⅲ组、Ⅳ组异亮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Ⅱ组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Ⅳ组赖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其他各组各氨基酸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Ⅲ组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而Ⅳ组则有降低的趋势。
![]() |
表 6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腿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Table 6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amino acid contents in leg muscle of yellow dwarf chickens |
![]() |
表 7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胸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Table 7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amino acid contents in breast muscle of yellow dwarf chickens |
由表 7可知,在矮脚黄鸡胸肌中,与对照组相比,除Ⅳ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外,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各氨基酸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2.6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由表 8、表 9可知,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腿肌和胸肌中脂肪酸含量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必需脂肪酸(EFA)、ω-6和ω-3含量以及UFA/SFA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对于ω-6/ω-3,Ⅱ组较对照组略有降低,Ⅲ组、Ⅳ组均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 |
表 8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腿肌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Table 8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fatty acid contents in leg muscle of yellow dwarf chickens |
![]() |
表 9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胸肌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Table 9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fatty acid contents in breast muscle of yellow dwarf chickens |
桑叶中含有单宁、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大量添加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降低[9]。据常文环[10]、张雷等[4]、范京辉等[11]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过量桑叶粉可显著降低肉鸡体重,且添加水平越高,对生长性能的影响越大。桑叶提取物可使桑叶中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充分发挥其功效。在整个试验期间,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0.5%和0.8%的桑叶提取物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这与范京辉等[11]报道的在肉鸡饲粮中添加0.3%的桑叶粉提取物对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的结果相一致。
3.2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屠宰性能的影响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后,矮脚黄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略有提高,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变化不大,表明在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矮脚黄鸡的屠宰性能。这与吴萍等[12]添加一定比例的桑叶粉可提高肉鸡屠宰性能的研究结果相近。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后,矮脚黄鸡腹脂率随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这与范京辉等[11]、吴萍等[12]和兰翠英等[13]得出的在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可降低肉鸡腹脂率的结果不一致,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肌肉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含量高,则营养价值高。肌肉中脂肪含量与肌肉品质的关系也较密切,肉品中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肉的多汁性和嫩度,脂肪酸的组成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肉的风味[14]。本试验中,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肌和腿肌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肌肉的化学组分无显著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肌肉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3.4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肉品质的影响肉色是评定肌肉的重要指标,是肌肉的生理、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变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受肌肉中的色素(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及其存在状态的影响[15]。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能改善矮脚黄鸡的肉色,随着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腿肌和胸肌L*、a*和b*值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提高,这与吴东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推测肉色的改善可能与桑叶提取物中功能性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矮脚黄鸡腿肌和胸肌的pH24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腿肌和胸肌的嫩度随着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具有提高的趋势,其中添加0.8%桑叶提取物组腿肌嫩度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与吴萍等[12]、兰翠英等[13]和吴东等[15]在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对肉鸡肌肉pH24 h和嫩度的影响不显著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5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在肉的呈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也是形成许多挥发性鲜味化合物的重要前体物质[16]。本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除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在某些添加桑叶提取物组有显著变化外,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矮脚黄鸡腿肌和胸肌中其他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腿肌和胸肌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桑叶提取物不能通过改变鲜味氨基酸含量而增加鸡肉的鲜味,这与吴东等[15]在肉鸡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后得到的研究结果一致。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腿肌和胸肌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基本一致,即随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SFA、MUF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UFA、PUFA、EFA、ω-6和ω-3含量以及UFA/SFA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与兰翠英等[13]得出的随桑叶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肌肉中UFA、MUFA、PUFA、EFA、ω-6和ω-3含量以及UFA/SFA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SFA含量以及ω-6/ω-3则呈降低趋势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① 在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矮脚黄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对料重比的影响不显著。
② 在饲粮中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使屠宰率、半净膛率略有提高。
③ 在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肌肉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肉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④ 在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能改善矮脚黄鸡的肉色,显著提高肌肉pH24 h,提高肌肉品质。
⑤ 在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均无显著影响。
⑥ 随着饲粮中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肌肉中SFA、MUF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UFA、PUFA、EFA、ω-6和ω-3含量以及UFA/SFA呈逐渐下降趋势。
[1] |
高雨飞, 黎力之, 欧阳克蕙, 等. 桑叶在肉牛生产中的开发利用[J]. 中国牛业科学, 2015, 41(1): 68-70. |
[2] |
杜周和, 刘俊凤, 左艳春, 等. 桑叶的营养特性及其饲料开发利用价值[J]. 草业学报, 2011, 20(5): 192-200. DOI:10.11686/cyxb20110525 |
[3] |
苏海涯, 吴跃明, 刘建新. 桑叶中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J]. 饲料研究, 2001(9): 1-3. |
[4] |
张雷, 范京辉, 张伟武, 等. 仙居鸡日粮中添加桑叶粉对生产性能及鸡肉品质的影响研究[J]. 浙江畜牧兽医, 2015(1): 6-8. |
[5] |
郭建军, 邱殿锐, 李晓滨, 等. 日粮鲜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 2011, 43(9): 47-50. |
[6] |
宋琼莉, 韦启鹏, 邹志恒, 等. 桑叶粉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2): 541-547. |
[7] |
杨静, 李同洲, 曹洪战, 等. 不同水平饲用桑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4, 50(7): 52-56. |
[8] |
罗明华, 丁任华, 宁新蕾, 等. 桑叶养兔试验[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4(3): 22. |
[9] |
黄静, 邝哲师, 廖森泰, 等. , 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粉对胡须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6): 1877-1886. |
[10] |
常文环. 桑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和肉品质的影响[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7(1): 61-63. |
[11] |
范京辉, 张永华, 楼立峰, 等. 桑叶及其提取物对AA肉鸡生长、养分消化与胴体品质的影响[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2(5): 29-32. |
[12] |
吴萍, 厉宝林, 李龙, 等. 日粮中添加桑叶粉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J]. 中国家禽, 2007, 29(7): 13-15. |
[13] |
兰翠英, 董国忠, 黄先智, 等. 桑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2, 48(13): 27-31. DOI:10.3969/j.issn.0258-7033.2012.13.008 |
[14] |
潘珂, 孙汉, 欧阳建华. 几种江西地方品种鹅肌肉品质测定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7(3): 443-445. |
[15] |
吴东, 钱坤, 周芬, 等.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桑叶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 2013, 34(10): 39-43. DOI:10.3969/j.issn.1673-1182.2013.10.009 |
[16] |
李耀. 浅谈鸡肉风味物质的呈味机理[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3): 446-449, 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