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是动物必需的营养素,也是家禽饲粮中用量最大、成本最高的维生素,对维持家禽正常视觉、生长发育、骨骼代谢和免疫功能等都有重要作用。有关维生素A对快大型肉鸡影响的研究文献较多,除了维生素A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大量研究报道之外,有研究发现维生素A对肉鸡胫骨灰分、血清钙(Ca)和磷(P)含量有显著影响[1],也有很多研究发现维生素A对肉鸡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2-4]。NRC(1994)提供的肉鸡饲粮维生素A水平是1 500 IU/kg,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提供了肉鸡前、中、后3个饲养阶段的饲粮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8 000、6 000和2 700 IU/kg,上述标准能够满足当时肉鸡获得良好生长性能的营养需要,对肉鸡生产曾经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目前没有关于维生素A对肉杂鸡影响的研究报道。肉杂鸡是我国肉鸡市场上的特色杂交鸡种,由快大型肉种鸡作父本、褐羽商品代母鸡为母本杂交制成,出栏体重1 kg左右,主要用作扒鸡、烧鸡和炒鸡的原材料,肉质优于快大型肉鸡。肉杂鸡生产成本较低,市场需求量巨大,目前我国年出栏量10多亿只,很受市场欢迎。由于肉杂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与快大型肉鸡有很大不同,因而对饲粮维生素A的需要量可能也有很大不同。为此,我们设计了1个维生素A单因素预试验,试验分5个组,每组3个重复,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从2 000 IU/kg依次提高至18 000 IU/kg,结果发现维生素A添加量为2 000 IU/kg时肉杂鸡出栏体重很好,超出预期,而且没有腿病等其他不良症状;维生素A添加量为18 000 IU/kg时肉杂鸡也没有任何腿病、成活率降低等中毒症状,胫骨灰分和血清Ca、P含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等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所以我们认为,维生素A添加量低于2 000 IU/kg有可能对肉杂鸡的生长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因此,基于饲料成本的考虑,本试验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最低添加量降为1 000 IU/kg,低于NRC(1994)标准,按照《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靶动物有效性评价试验技术指南》(GB/Z 31813—2015)对动物每组重复数和每重复动物数量的要求,设计了本试验,系统研究维生素A对肉杂鸡生长性能、Ca和P代谢相关指标以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拟筛选肉杂鸡饲粮维生素A适宜的添加量,旨在为肉杂鸡饲粮中科学添加维生素A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罗斯308×海兰褐肉杂鸡(罗斯308父母代公鸡×海兰褐商品代母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只,公母各占1/2,平均体重38 g,重复之间体重接近),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2 000、6 000、10 000、14 000和18 000 IU/kg维生素A的6种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基础饲粮为粉料,以玉米、豆粕为主要原料,不含维生素A。经检测,试验用玉米和豆粕中含有一定量的β-胡萝卜素,玉米蛋白粉等其他原料中β-胡萝卜素含量很低,未检出。1 μg/kg β-胡萝卜素约相当于0.56 IU/kg维生素A,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基础饲粮中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1 950和1 964 μg/kg,约相当于1 092和1 100 IU/kg维生素A。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
![]() |
表 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basal diets (air-dry basis) |
肉杂鸡网上平养,常规饲养管理,自由采食,乳头式饮水器连续供水。7日龄颈部皮下注射免疫新城疫-传支-禽流感(H9亚型)三联油苗,同时用新城疫-传支二联弱毒活疫苗点眼滴鼻,15日龄和22日龄分别饮水免疫法氏囊疫苗各1次。每天观察试验鸡状况,及时记录、剔除不健康的试验鸡。
1.3 测定指标 1.3.1 体重、耗料量和料重比以重复为单位分别于7、14、21、28、35和42日龄称量试验鸡空腹12 h体重,于21日龄和42日龄称剩料量,统计平均体重、1~21日龄和22~42日龄每只鸡平均耗料量和料重比。
1.3.2 血清指标测定的血清指标包括血清Ca、P含量、ALP活性以及新城疫抗体(ND-Ab)、禽流感H9抗体(H9-Ab)和法氏囊病毒抗体(IBD-Ab)效价。试验鸡21和42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12只鸡(每重复2只),空腹12 h后,活体称重,翅静脉采血4 mL,30 ℃恒温箱中放置30 min,离心分离,将所得血清分成2份:一份随即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济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测定血清Ca(比色法)、P(磷钼酸紫外法)含量和ALP(速率法)活性,另一份送到山东省禽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测定血清ND-Ab(凝集法)、H9-Ab(凝集法)和IBD-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效价。
1.3.3 免疫器官指数采血后的试验鸡,放血、脱毛、解剖,分别摘取肝脏(去除胆囊)、脾脏和法氏囊,称重。
免疫器官指数(%)=100×免疫器官重量/体重。
1.3.4 胫骨灰分含量将21和42日龄解剖并摘取免疫器官后的试验鸡胫骨取下(可置冰箱中备用),去除胫骨上的附着物,1只完整的胫骨作为1个样品。胫骨样品在1个大容器内用钳子夹碎后,用索氏提取器脱脂,烘干,称重。将脱脂后全部样品转移至已称至恒重的坩埚中,之后按照GB/T 6438—2007经过碳化和灰化等步骤测定得到1只完整胫骨的灰分。
胫骨灰分含量(%)=100×灰分重量/胫骨干重。
1.4 数据统计9.1.3系统软件的GLM程序,将各项测定指标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0.05≤P<0.10为有显著趋势。差异显著者进行测定指标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回归分析,P<0.05为回归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维生素A对肉杂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1.1 存活率整个试验期,各组试验鸡均健康、活泼,未出现异常症状,除第2组有1只鸡意外死亡之外,没有因试验因素而出现死淘鸡只,存活率为100%。由此可见,肉杂鸡对饲粮维生素A水平有广泛的适应性,维生素A添加量从1 000 IU/kg依次提高至18 000 IU/kg,肉杂鸡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异常症状。
2.1.2 体重、耗料量和料重比由表 2可知,各组肉杂鸡7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14日龄体重组间出现了显著差异,其中18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显著大于1 000和2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P<0.05),14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显著大于1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肉杂鸡14日龄体重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体重=197.23+8.50×10-6×维生素A,n=36,R2=0.45,P<0.05),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而线性增加,最大组(212.32 g)比最小组(196.98 g)提高了15.34 g,提高7.79%。18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肉杂鸡21日龄体重显著高于1 000、2 000和6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P<0.05),与10 000和14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表明,肉杂鸡21日龄体重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也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体重=339.29+1.67×10-3×维生素A,n=36,R2=0.48,P<0.05),最大组(369.09 g)比最小组(341.83 g)提高了27.26 g,提高7.97%。肉杂鸡28、35和42日龄体重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肉杂鸡1~21日龄耗料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耗料量线性增加,10 000、14 000和18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显著高于1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肉杂鸡1~21日龄耗料量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耗料量=531.86+1.28×10-3×维生素A,n=36,R2=0.34,P<0.05),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而提高。肉杂鸡1~21日龄料重比、22~42日龄的耗料量和料重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肉杂鸡1~21日龄由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不同导致的体重和耗料量等生长性能的差异在后期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 |
表 2 维生素A对肉杂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vitamin A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hybrid broilers |
由表 3可知,21日龄时,各组肉杂鸡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肉杂鸡血清ND-Ab效价1 000和2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其他4个组(P<0.05),其他4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表明,肉杂鸡21日龄血清ND-Ab效价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ND-Ab效价=4.53+3.95×10-4×维生素A-1.98×10-8×维生素A2,n=72,R2=0.48,P<0.05),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维生素A添加量为12 000 IU/kg时ND-Ab效价达到峰值。21日龄时,血清H9-Ab效价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0.05≤P<0.10);血清IBD-Ab效价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42日龄时,各免疫指标与21日龄时变化规律一致,肉杂鸡各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IBD-Ab效价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H9-Ab效价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0.05≤P<0.10),血清ND-Ab效价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仍然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ND-Ab效价=5.93+3.85×10-4×维生素A-1.60×10-8×维生素A2,n=72,R2=0.45,P<0.05),维生素A添加量为12 000 IU/kg时达到峰值。由此可见,低水平维生素A(添加量为1 000和2 000 IU/kg)虽未显著影响免疫器官发育,但不利于体液免疫,维生素A添加量提高到6 000 IU/kg以上至12 000 IU/kg之间可有效提高血清中一些病毒抗体的水平,改善体液免疫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而且肉杂鸡前期不同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造成的不同免疫状况可以延续至后期,因此,饲粮中维持较高的维生素A水平可使肉杂鸡有一个良好的免疫状况。
![]() |
表 3 维生素A对肉杂鸡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vitamin A on immune organ indices and serum antibody titers of hybrid broilers |
由表 4可知,21和42日龄各组肉杂鸡血清Ca、P含量以及血清ALP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胫骨灰分含量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 |
表 4 维生素A对肉杂鸡血清Ca、P含量、血清ALP活性和胫骨灰分含量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vitamin A on serum contents of Ca and P, serum ALP activity and tibia ash content of hybrid broilers |
维生素A对肉鸡生长有重要影响,饲粮中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性能。在快大型肉鸡的研究中,肉鸡饲喂维生素A为5 000 IU/kg的饲粮其生长性能显著优于饲喂维生素A为1 000 IU/kg的饲粮[4],饲粮维生素A为6 000~12 000 IU/kg时可以使肉鸡获得良好的生长性能,低于1 500 IU/kg或高于15 000 IU/kg肉鸡的成活率、体重等生长性能均显著降低[1]。目前也有维生素A对黄羽肉鸡影响的研究报道[5],但未见维生素A对肉杂鸡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本试验中,肉杂鸡14和21日龄体重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显著线性提高,说明较高的饲粮维生素A水平可以促进幼龄肉杂鸡的生长,但由于10 000和18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之间体重并无显著差异,所以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饲料成本,认为肉杂鸡21日龄之前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不宜超过10 000 IU/kg。而21日龄之后,肉杂鸡体重和耗料量的组间差异逐渐消失,42日龄时各组体重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肉杂鸡对饲粮维生素A水平有广泛的适应性,前期生长性能的差异对后期生长性能并没有造成显著影响,因而从生长性能和生产成本的角度,肉杂鸡后期可选用低维生素A添加量(1 000 IU/kg)。另外,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代谢前体物质,本试验中基础饲粮所含有的β-胡萝卜素大约相当于1 100 IU/kg维生素A,饲粮中添加1 000 IU/kg维生素A之后,维生素A总量达到了2 000 IU/kg以上,虽然远低于我国肉鸡维生素A需要量标准(NY/T 33—2004),但却高于NRC(1994)提供的肉鸡维生素A需要量1 500 IU/kg。由此可见,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 IU/kg维生素A可满足肉杂鸡生长的需要。
3.2 维生素A对肉杂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维生素A对维持动物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和机体正常免疫反应都有重要作用。小公鸡点眼接种新城疫强毒后,饲喂添加维生素A的饲粮可有效缓解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萎缩,延迟新城疫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减少死亡率达36%,并且显著增强抗体反应[2]。维生素A是抗原提呈细胞的调节因子[6],能促进T细胞依赖性抗原的抗体反应[7],给缺乏维生素A的小鼠滴鼻接种流感病毒疫苗的同时口服维生素A可校正黏膜免疫球蛋白A反应[8]。但是,饲粮中过高的维生素A不利于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机能。肉鸡饲粮添加20 000 IU/kg以上维生素A会导致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降低[3],肉种鸡饲粮添加20 000 IU/kg以上维生素A可降低其血清ND-Ab效价,抑制外周血T细胞增殖活性[9]。本研究中,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从1 000 IU/kg依次增加到18 000 IU/kg,21和42日龄肉杂鸡法氏囊、脾脏和肝脏指数都未见显著差异,这也表明肉杂鸡对饲粮维生素A水平有广泛的适应性,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巨大变化没有影响到免疫器官的发育。通常饲粮中维生素A水平在15 000 IU/kg以下,饲喂较高水平维生素A的鸡血清抗体水平会高于饲喂较低水平维生素A的鸡[10-12],本试验的结果与此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本试验中,肉杂鸡血清ND-Ab效价在饲粮维生素A为12 000 IU/kg时达到峰值,血清H9-Ab效价有随维生素A添加量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而血清IBD-Ab效价则没有显著的变化规律,这表明饲粮维生素A对不同病毒抗体的影响不同,提高饲粮维生素A水平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肉杂鸡免疫能力。本试验中,维生素A添加量为6 000~12 000 IU/kg时肉杂鸡可获得较高的血清ND-Ab和H9-Ab效价。
3.3 维生素A对肉杂鸡钙磷代谢的影响血清Ca、P含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动物的骨骼代谢状况,血清ALP由于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骨骼,所以在辅助诊断骨骼系统疾病中有重要作用,胫骨灰分是反映骨骼质量的最直接指标。有研究表明,快大型肉鸡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从1 500 IU/kg依次提高至15 000 IU/kg,肉鸡血清Ca含量与饲粮维生素A水平表现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维生素A添加量为6 800 IU/kg时血清Ca含量最高,血清P含量也出现了显著变化[1]。在肉鸡研究中还发现血清ALP活性受饲粮中多种营养素,如Ca、P和植酸酶等的显著影响[13-16]。维生素A对ALP活性也有显著影响,过量维生素A对骨骼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引起钙磷代谢发生紊乱,使肉鸡血清ALP活性下降[17-18];维生素A不太过量的情况下(饲粮维生素A低于12 000 IU/kg),肉鸡血清ALP活性也会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 19-20],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在大鼠的研究中发现小肠中维生素A在转录水平产生活性,能上调小肠ALP表达量[21-22],但是小肠ALP和血清ALP确切的数量上的关系还不清楚。维生素A对动物的骨骼发育有重要作用,能调节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的表达,在成骨细胞发生和骨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维生素A缺乏延缓小鼠骨愈合过程[23]。而本试验中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从1 000 IU/kg依次增加至18 000 IU/kg,血清Ca、P含量以及胫骨灰分都没有显著变化,血清ALP活性虽然变化很大,但由于个体间差异极大,所以组间没有出现统计学上的差异。本试验结果和以前的文献报道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鸡种不同所致,不同鸡种的生长速度不同,对饲粮维生素A的敏感度可能也不同。本试验结果也说明肉杂鸡相对于快大型肉鸡对饲粮维生素A有更宽泛的适应力,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 IU/kg维生素A能够满足肉杂鸡骨骼代谢的需要。
4 结论提高饲粮维生素A水平可提高肉杂鸡血清ND-Ab和H9-Ab效价以及21日龄的生长性能,但对肉杂鸡骨骼代谢和42日龄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认为1~21日龄和22~42日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 000和1 000 IU/kg维生素A可满足肉杂鸡获得良好的生长性能、免疫状况和骨骼发育的需要。
[1] |
阎佩佩, 石天虹, 井庆川, 等. 维生素A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器官指数及胫骨灰分含量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8): 2349-2356.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4.08.041 |
[2] |
OKPE G C, EZEMA W S, SHOYINKA S V O, et al. Vitamin A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the mortality of velogenic Newcastle disease significantly in cockere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 2015, 96(5): 326-331. DOI:10.1111/iep.12138 |
[3] |
郝晓洁, 刘国华, 张姝, 等. 日粮维生素A水平对肉仔鸡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6(5): 27-32. DOI:10.3969/j.issn.1003-4315.2011.05.006 |
[4] |
张春善, 高林青, 宋金昌, 等. 铜和维生素A及互作效应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9): 940-945. DOI:10.3321/j.issn:0366-6964.2006.09.020 |
[5] |
赵芸君, 文杰, 陈继兰, 等. 黄羽肉鸡育肥期维生素A、E适宜添加量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7): 654-660. DOI:10.3321/j.issn:0366-6964.2005.07.004 |
[6] |
DURIANCIK D M, LACKEY D E, HOAG K A. Vitamin A as a regulator of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0, 140(8): 1395-1399. DOI:10.3945/jn.110.124461 |
[7] |
ROSS A C. Vitamin A and retinoic acid in T cell-related immunity[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2, 96(5): 1166S-1172S. DOI:10.3945/ajcn.112.034637 |
[8] |
SURMAN S L, JONES B G, SEALY R E, et al. Oral retinyl palmitate or retinoic acid corrects mucosal IgA responses toward an intranasal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in vitamin A deficient mice[J]. Vaccine, 2014, 32(22): 2521-2524. DOI:10.1016/j.vaccine.2014.03.025 |
[9] |
YUAN J M, ROSHDY A R, GUO Y M,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vitamin A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immune response of broiler breeders[J]. PLoS One, 2014, 9(8): e105677. DOI:10.1371/journal.pone.0105677 |
[10] |
王昕, 林海, 沈伟. 高温下添加维生素A对蛋鸡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J]. 畜牧兽医杂志, 2001, 20(2): 12. |
[11] |
石天虹, 张桂芝, 黄保华, 等. 日粮VA水平对蛋种鸡性能影响的研究[J]. 山东家禽, 2001(6): 3-5. DOI:10.3969/j.issn.1673-1085.2001.06.001 |
[12] |
LESSARD M, HUTCHINGS D, CAVE N A. Cell-mediated and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in broiler chickens maintained on diets containing different levels of vitamin A[J]. Poultry Science, 1997, 76(10): 1368-1378. DOI:10.1093/ps/76.10.1368 |
[13] |
WALK C L, BEDFORD M R, OLUKOSI O A. Effect of phytase on growth performance, phytate degrad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of myo-inositol transporters in the small intestine, liver and kidney of 21 day old broilers[J]. Poultry Science, 2018, 97(4): 1155-1162. DOI:10.3382/ps/pex392 |
[14] |
FARHADI D, KARIMI A, SADEGHI G, et al. Effects of a high dose of microbial phytase and myo-inositol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tibia mineralizati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litter moisture content, and foot problems in broiler chickens fed phosphorus-deficient diets[J]. Poultry Science, 2017, 96(10): 3664-3675. DOI:10.3382/ps/pex186 |
[15] |
孙宏选, 高秀华, 杨禄良.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38(4): 11-15. |
[16] |
李学科, 张春晖, 唐春红, 等. 饲粮磷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胫骨质量及血清生化特性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4, 35(20): 29-35. |
[17] |
冯永淼.过量维生素A对肉仔鸡骨骼钙磷代谢影响及机理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18] |
郭晓宇.维生素A过量对肉鸡钙、磷沉积及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表达的影响[D].博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
[19] |
夏兆飞, 金久善. 维生素A对肉鸡骨骼代谢影响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9: 9-15. |
[20] |
索兰弟, 魏建民, 闫素梅. 日粮锌和维生素A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肉仔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内蒙古畜牧科学, 2002(6): 1-3. DOI:10.3969/j.issn.1672-5190.2002.06.001 |
[21] |
NIKAWA T, ROKUTAN K, NANBA K, et al. Vitamin A up-regulates expression of bone-rtype alkaline phosphatase in rat small intestinal crypt cell line and fetal rat small intestine[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998, 128(11): 1869-1877. DOI:10.1093/jn/128.11.1869 |
[22] |
ZAIGER G, NUR T, BARSHACK I, et al. Vitamin A exerts its activity at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 in the small intestine[J].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4, 43(5): 259-266. DOI:10.1007/s00394-004-0466-2 |
[23] |
TANAKA K, TANAKA S, SAKAI A, et al. Deficiency of vitamin A delays bone healing process in association with reduced BMP2 expression after drill-rhole injury in mice[J]. Bone, 2010, 47(6): 1006-1012. DOI:10.1016/j.bone.2010.08.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