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粮、经、饲三用作物,也是畜禽饲粮中最主要的能量原料。2012年我国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国内第一大粮食作物[1]。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玉米生产连年丰收,同时玉米的消费增长速度减慢,临储玉米收购数量逐年上升[2]。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末,我国玉米库存达到2.6亿t[3]。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即使在储存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玉米仍然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如pH降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肪酸值增加等,营养品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食用品质与加工品质也会随之降低[4-6]。目前,大部分长时间储存积压的陈化玉米被用作畜禽饲料原料,用于动物生产。研究发现,长时间储存的玉米会对肉鸡抗氧化和免疫功能产生负面影响[7-8]。因而,缓解陈化玉米的不良影响,对促进动物健康养殖意义重大。研究发现,陈化玉米饲粮中分别添加二丁基羟基甲苯、维生素E以及茶多酚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肉鸭的日增重和抗氧化能力[9]。结果提示,适宜的抗氧化剂能缓解陈化玉米对动物的不利影响。谷胱甘肽(GSH)是机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物活性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谷胱甘肽在参与机体自由基清除、增强畜禽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0-12]。酵母类物质富含甘露寡糖和β-葡聚糖,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13-15]。富含谷胱甘肽的酵母粉能否有效地缓解陈化玉米带来的负面效果呢?目前还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陈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后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以期为陈化玉米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陈化玉米购于东方希望乐山金豆动物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为储存4年以上的玉米;正常玉米购于四川省旺达饲料有限公司。
谷胱甘肽酵母粉由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谷胱甘肽(11.1%)、甘露寡糖(11.0%)、β-葡聚糖(20.6%)等,粗蛋白质含量为55.5%。
1.2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选用28头遗传背景一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和体重接近的(25±1)日龄杜×长×大(Duroc×Landrace×Yorkshire)断奶阉公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基础饲粮)、谷胱甘肽酵母粉组(CON+GY,基础饲粮+0.5%谷胱甘肽酵母粉)、陈化玉米组(AM,由陈化玉米100%替代基础饲粮中的正常玉米)和陈化玉米+谷胱甘肽酵母粉组(AM+GY,陈化玉米组饲粮+0.5%谷胱甘肽酵母粉),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谷胱甘肽酵母粉组和陈化玉米+谷胱甘肽酵母粉组是用谷胱甘肽酵母粉等量替代去皮豆粕。试验期为42 d。
1.3 基础饲粮基础饲粮配方参考NRC(2012)7~11 kg和11~25 kg断奶仔猪营养需要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设计,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
![]() |
表 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he basal diet (air-dry basis) |
本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教学科研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前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试验仔猪单笼饲养,于每天08:00、14:00和20:00进行饲喂,每次以吃饱后料槽中略有余料为度。试验期间猪只自由饮水,试验期间圈内温度控制在26~28 ℃,相对湿度75%~85%,每日定时打扫圈舍。
1.5 样品采集与处理粪样:试验第39~42天,采用外源指示剂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外源指示剂为三氧化二铬(Cr2O3),在饲粮中的添加量为0.3%。每天结束后将收集的粪样称重,按每100 g加10% H2SO4 10 mL进行固氮处理,滴加数滴甲苯防腐,混匀粪样,置于-20 ℃的冰箱中。试验期结束后,将4 d收集到的同一重复猪的粪样混匀,烘干、粉碎、过筛,制得风干样,-20 ℃保存待测。
血清样:试验第43天08:00,对空腹12 h的试验猪只进行空腹称重后,前腔静脉采血10 mL,静置30 min后,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20 ℃保存待测。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1 玉米理化指标按照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测定玉米中脂肪酸值,采用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方法测定玉米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玉米中霉菌毒素含量。
1.6.2 生长性能分别在第1天(试验起始)、第15天、第29天、第43天08:00对仔猪进行空腹称重,记录每日的采食量,计算各阶段及全期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
1.6.3 养分表观消化率饲粮及粪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及有机物(OM)的含量参考张丽英[16]的方法进行测定;采用湿法消化,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法测定饲粮及粪中铬的含量。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 |
式中:Dd为待测饲粮某养分表观消化率(%);Id为待测饲粮中铬含量(%);Af为粪中该养分含量(%);If为粪中铬含量(%);Ad为待测饲粮中该养分含量(%)。
1.6.4 血清指标严格按照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方法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MDA含量。
严格按照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方法测定血清代谢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尿素氮(UN)、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
严格按照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北京诚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方法测定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3(C3)、补体4(C4)含量和溶菌酶(LZM)活性。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用Excel 2010整理,采用SPSS 22.0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two-factor ANOVA),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玉米类型(正常玉米和陈化玉米)和谷胱甘肽酵母粉(0和0.5%)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以P < 0.05为差异显著,0.05≤P < 0.10为有差异趋势。
2 结果 2.1 2种玉米的理化性质及陈化玉米的霉菌毒素含量由表 2可知,陈化玉米与正常玉米的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等概略养分的含量差别不大,但陈化玉米的CAT和POD活性分别比正常玉米降低了69.69%和90.36%,且脂肪酸值和MDA含量分别为正常玉米的2.33和2.22倍。由表 3可知,陈化玉米中所检测的3种霉菌毒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 |
表 2 2种玉米的理化性质 Table 2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wo maize |
![]() |
表 3 陈化玉米的霉菌毒素含量 Table 3 Mycotoxin contents of aging maize |
由表 4可知,陈化玉米和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各阶段及试验全期的ADG和ADFI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陈化玉米组第1~14天、第14~28天、第1~28天和第1~42天的F/G显著降低(P < 0.05);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有降低第1~28天F/G的趋势(P=0.091);陈化玉米与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交互作用(P > 0.05)。
![]() |
表 4 陈化玉米及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aging maize and glutathione yeast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weaning piglets |
由表 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陈化玉米组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 < 0.05);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有改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066);陈化玉米与谷胱甘肽酵母粉的交互作用有影响粗脂肪消化率的趋势(P=0.083),陈化玉米与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的其他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交互作用(P > 0.05)。
![]() |
表 5 陈化玉米及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Table 5 Effects of aging maize and glutathione yeast on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weaning piglets |
由表 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陈化玉米组血清MDA含量显著提高(P < 0.05),而血清T-AOC及GSH-Px、CAT和T-SOD活性则无显著变化(P > 0.05);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 < 0.05),显著提高血清T-SOD活性(P < 0.05),并有改善血清GSH-Px活性的趋势(P=0.083),而对血清T-AOC和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 > 0.05);陈化玉米与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的血清抗氧化指标无显著交互作用(P > 0.05)。
![]() |
表 6 陈化玉米及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Table 6 Effects of aging maize and glutathione yeast on serum antioxidant indices of weaning piglets |
由表 7可知,相对与正常玉米,陈化玉米有升高血清UN含量的趋势(P=0.050),而对血清其他代谢相关指标无显著影响(P > 0.05);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有降低血清T-CHO(P=0.096)和TG含量(P=0.086)的趋势,而对血清其他代谢相关指标无显著影响(P > 0.05);陈化玉米与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的血清代谢指标无显著交互作用(P > 0.05)。
![]() |
表 7 陈化玉米及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血清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Table 7 Effects of aging maize and glutathione yeast on serum related-metabolism indices of weaning piglets |
由表 8可知,相对与正常玉米,陈化玉米对血清IgA、IgM、IgG、C3和C4含量无显著影响(P > 0.05),但显著降低血清LZM活性(P < 0.05);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显著增加血清中C3的含量(P < 0.05),有增加血清LZM活性的趋势(P=0.099);陈化玉米与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指标无显著交互作用(P > 0.05)。
![]() |
表 8 陈化玉米及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Table 8 Effects of aging maize and glutathione yeast on serum immune indices of weaning piglets |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储存于粮库。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受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玉米会发生一系列理化反应,导致玉米的品质和营养成分发生变化。脂肪酸值是判定储藏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周显青等[17]研究发现脂肪酸值与储存时间呈高度显著相关性。我国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也将脂肪酸值作为判定玉米是否适宜继续储存的指标,当玉米脂肪酸值在65~ 78 mg KOH/100 g时为不宜存,> 78 mg KOH/100 g时为重度不宜存。本试验中使用的陈化玉米脂肪酸值高达115.15 mg KOH/100 g,其脂肪酸值远远高于正常玉米脂肪酸值49.44 mg KOH/100 g。张玉荣等[18]通过对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发现,玉米籽粒内脂肪酸积累、POD活性的下降、MDA含量的增加是玉米陈化的最重要表现。本研究也发现,陈化玉中米CAT和POD活性分别比正常玉米降低了69.69%和90.36%,而MDA含量为正常玉米的2.22倍。此外,检测显示本试验所用的陈化玉米霉菌毒素含量均没有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3.2 陈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陈化玉米对断奶仔猪各阶段的ADFI和ADG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降低F/G。崔小燕[8]研究表明,不同储存年限的玉米对肉鸡各阶段的ADFI、ADG和1~42日龄F/G无显著影响,但储存4年的玉米相对于低储存年限的玉米显著降低1~21日龄F/G。Yin等[19]研究表明,储存2、3、4和5年的玉米对肉鸡ADFI无显著影响,而储存3、4和5年的玉米相对于储存2年的玉米显著降低4~6周龄F/G,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袁召光[20]在使用陈化稻糙米替代玉米饲喂肉鸭的研究中发现,陈化稻糙米取代肉鸭饲粮中40%、70%、100%的玉米,肉鸭的ADG呈上升趋势,肉鸭的F/G呈下降趋势。玉米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籽粒老化,内部脂质出现过氧化,产生醛、酮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蛤喇味、褪色、褐变等[21],理论上会对畜禽的采食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并未在本试验中出现。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不同试验所用陈化玉米本身的差异、试验时间和试验动物不同有关。同时,本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陈化玉米组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Li等[22]研究发现,玉米的品种较大程度影响玉米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有机物的消化率。因此,本试验发现的陈化玉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优于对照组(正常玉米组)的原因是否也与其品种、产地、储存条件有关,尚不清楚,具体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发现陈化玉米降低了饲粮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这与袁施彬等[23]研究发现类似,该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3%的氧化鱼油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玉米在储存过程中,脂肪会发生氧化作用和水解作用,产生一系列醛酮类物质和脂肪酸,这些物质难以被消化利用。本试验发现,与正常玉米相比,陈化玉米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是脂肪酸值确是正常玉米的2.33倍,这可能是含陈化玉米饲粮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降低的原因。
3.3 陈化玉米对断奶仔猪血清指标的影响正常动物机体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会诱导生物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产生脂质过氧化产物如MDA等。MDA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代谢情况,间接地反映细胞的损伤程度[24]。而机体同样存在着清除自由基的酶促系统,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GSH-Px等抗氧化酶[25]。本试验结果显示,陈化玉米显著提高血清MDA含量,但对血清T-AOC及GSH-Px、CAT、T-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刘洋等[7]研究发现,长时间储存的玉米显著增加肉鸡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T-AOC及T-SOD和GSH-Px活性。不同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可能与玉米的陈化程度有关。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陈化玉米对断奶仔猪产生了氧化应激,但对血清的抗氧化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机体存在着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应对外界的各种应激。
血清代谢相关指标可反映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的变化,也可反映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沉积情况[26]。血液中UN的含量反映了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与氨基酸之间的平衡状况,蛋白质代谢与氨基酸平衡良好时血液中UN含量下降[27]。本研究表明,陈化玉米有增加血清UN含量的趋势,意味着陈化玉米对仔猪机体蛋白质代谢与氨基酸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陈化玉米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影响。Liu等[28]研究发现,热氧化油脂对仔猪血清IgA和IgG含量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与猪对外来应激有一定的耐受性,自身有一定调控外来氧化应激的能力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陈化玉米显著降低血清LZM的活性,而血清LZM活性是评价畜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中溶菌酶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释放,可作为吞噬系统功能的指标[29]。崔小燕[8]发现储存4年的玉米降低了21日龄肉鸡血清LZM活性,表明储存4年的玉米降低了肉鸡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这与本试验的结果一致,说明长时间储存的玉米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3.4 谷胱甘肽酵母粉对断奶仔猪的影响谷胱甘肽是机体抗氧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小肽,对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至关重要。而酵母富含甘露寡糖和β-葡聚糖,研究也发现其对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Yang等[30]在饲粮中添加1.2 g/kg酵母混合物,发现对断奶仔猪的ADG、ADFI和F/G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血清中T-AOC以及CAT和T-SOD的活性,显著降低血清MDA的含量,与本研究中在陈化玉米饲粮中添加0.5%的谷胱甘肽酵母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血清MDA含量和增加抗氧化酶活性的结果一致。刘宁等[31]在霉变饲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的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能显著改善仔猪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本研究也发现谷胱甘肽酵母粉能够改善仔猪饲粮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贺琴等[32]研究发现,在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能增加断奶仔猪血清IgA和IgG的含量,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与本研究发现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能提高血清C3含量和LZM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的结果一致。本研究还发现,饲喂含陈化玉米饲粮时仔猪血清中TG和T-CHO含量的增加可通过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来缓解。
4 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陈化玉米相对于正常玉米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F/G,显著提高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同时会降低仔猪的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而添加谷胱甘肽酵母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陈化玉米的负面效应。
[1] |
刘丹妮, 亢霞, 钟昱. 关于玉米去库存路径选择的思考——基于加工视角[J]. 农业经济, 2017(2): 64-67. DOI:10.3969/j.issn.1001-6139.2017.02.025 |
[2] |
刘国信. 临储政策改革元年玉米市场变化明显[J]. 北方牧业, 2016(23): 14-15. |
[3] |
孙得发. 2016-2017年中国饲料企业使用陈化玉米导致的黄膘肉问题及思考[J]. 中国畜牧杂志, 2017, 53(7): 147-151, 166. |
[4] |
解慧, 修琳, 郑明珠, 等. 玉米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J]. 食品工业, 2014(12): 240-243. |
[5] |
ZIA-UR-REHMAN. Storage effects on nutritional quality of commonly consumed cereals[J]. Food Chemistry, 2006, 95(1): 53-57. DOI:10.1016/j.foodchem.2004.12.017 |
[6] |
MCDONOUGH C M, FLOYD C D, WANISKA R D, et al. Effect of accelerated aging on maize, sorghum, and sorghum meal[J].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04, 39(3): 351-361. DOI:10.1016/j.jcs.2004.01.001 |
[7] |
刘洋, 刘比一, 尹达菲, 等. 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对肉鸡血清生化和组织学的影响[J]. 中国家禽, 2015(13): 22-26. |
[8] |
崔小燕.初探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雉科鸟类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25-1013371371.htm
|
[9] |
张亚茹, 王忠, 蔡少敏, 等. 陈玉米饲粮中添加茶多酚、维生素E和二丁基羟基甲苯对肉鸭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27(4): 1184-1190.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5.04.023 |
[10] |
周婷婷, 曹俊明, 黄燕华, 等.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吉富罗非鱼抗氧化和抗亚硝基氮应激能力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13, 43(1): 59-62, 68. DOI:10.3969/j.issn.1000-6907.2013.01.011 |
[11] |
朱选, 曹俊明, 赵红霞, 等.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草鱼组织中谷胱甘肽沉积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15(1): 160-166. DOI:10.3321/j.issn:1005-8737.2008.01.021 |
[12] |
张延涛.谷胱甘肽对断奶仔猪生长与免疫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01.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406354
|
[13] |
贺琴.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和机体免疫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 2017.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10-1017271444.htm
|
[14] |
SHEN Y B, PIAO X S, KIM S W, et al. Effects of yeast culture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health, and immune response of nursery pig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9, 87(8): 2614-2624. DOI:10.2527/jas.2008-1512 |
[15] |
VAN DER PEET-SCHWERING C M C, JANSMAN A J M, SMIDT H, et al. Effects of yeast culture on performance, gut integrity, and blood cell composition of weanling pig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7, 85(11): 3099-3109. DOI:10.2527/jas.2007-0110 |
[16] |
张丽英.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 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
[17] |
周显青, 张玉荣, 张勇. 储存玉米膜脂损伤指标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8, 23(3): 148-151. |
[18] |
张玉荣, 周显青, 张勇. 储存玉米陈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机理探讨[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6): 4-8. DOI:10.3969/j.issn.1673-2383.2007.06.002 |
[19] |
YIN D F, YUAN J M, GUO Y M, et al. Effect of storage tim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n and efficiency of its utilization in broiler chickens[J]. Animal Nutrition, 2017, 3(3): 252-257. DOI:10.1016/j.aninu.2017.04.007 |
[20] |
袁召光.陈化稻糙米代替玉米日粮对肉鸭生产性能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0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26-2005140850.htm
|
[21] |
周显青, 张玉荣, 张勇. 储藏玉米陈化机理及挥发物与品质变化的关系[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7): 242-246. DOI:10.3321/j.issn:1002-6819.2008.07.050 |
[22] |
LI Q F, SHI M, SHI C X, et al. Effect of variety and drying method on the nutritive value of corn for growing pig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4, 5(1): 18. DOI:10.1186/2049-1891-5-18 |
[23] |
袁施彬, 陈代文, 余冰, 等. 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饲料, 2007(8): 19-22. DOI:10.3969/j.issn.1004-3314.2007.08.007 |
[24] |
SHI Y H, WANG J, GUO R, et al. Effects of alfalfa saponin extrac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some antioxidant indices of weaned piglets[J]. Livestock Science, 2014, 167: 257-262. DOI:10.1016/j.livsci.2014.05.032 |
[25] |
PENG C C, YAN J Y, DONG B, et al. Effects of graded levels of cupric citr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status, serum lipid metabolites and immunity, and tissue residues of trace elements in weaned pigs[J]. 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16, 30(4): 538-545. DOI:10.5713/ajas.16.0182 |
[26] |
NICHOLSON J K, HOLMES E, KINROSS J M, et al. Metabolic phenotyping in clinical and surgical environments[J]. Nature, 2012, 491(7424): 384-392. DOI:10.1038/nature11708 |
[27] |
董志岩, 叶鼎承, 李忠荣, 等. 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血清尿素氮及游离氨基酸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 2010, 31(5): 30-34. DOI:10.3969/j.issn.1673-1182.2010.05.008 |
[28] |
LIU P, KERR B J, WEBER T E, et al. Influence of thermally oxidized vegetable oils and animal fats on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and immune variables in young pig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14, 92(7): 2971-2979. DOI:10.2527/jas.2012-5710 |
[29] |
HE X, YANG X J, GUO Y M.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oil sources on immune function in cyclophosphamide immunosuppressed chickens[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139(3/4): 186-200. |
[30] |
YANG H S, WU F, LONG L N, et al. Effects of yeast products on the intestinal morphology, barrier function, cytokine expression, and antioxidant system of weaned piglets[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6, 17(10): 752-762. |
[31] |
刘宁, 杨玲, 杨维仁, 等. 自然霉变饲粮添加酵母细胞壁对仔猪养分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17, 32(1): 99-103. DOI:10.3969/j.issn.1003-0174.2017.01.017 |
[32] |
贺琴, 王自蕊, 游金明, 等. 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外周血免疫和肠道免疫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02-2511.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