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是反刍动物常用的一种常用饲料添加剂,价格低廉,能够中和青贮饲料酸度,参与维持动物体内的酸碱平衡[1]。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显示,碳酸氢钠能够提高采食量和产奶性能,改善机体健康状况[2-3]。据报道,饲粮中适量添加碳酸氢钠可提高蛋鸡和肉鸡的生产性能,并有效降低肉仔鸡腹水症的发生率[4]。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在籽鹅4~8周龄时,饲粮中添加30%青贮玉米秸秆的效果较好,不仅增重效果良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饲喂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生产过程中发现,长期大量饲喂青贮饲料存在引发动物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甚至是酸中毒等情况的可能[1-2]。目前,碳酸氢钠在其他动物上的应用较普遍,但尚未有其作为鹅饲料添加剂的报道。本试验旨在利用碳酸氢钠中和青贮玉米秸秆的酸度,在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碳酸氢钠,研究其对籽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状和脏器指数的影响,探索碳酸氢钠在鹅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保存的纯种籽鹅为试验动物。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28日龄籽鹅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各重复之间体重相近(P < 0.05)。A组籽鹅饲喂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B组籽鹅饲喂"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1%碳酸氢钠,C组籽鹅饲喂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2%碳酸氢钠,D组籽鹅饲喂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3%碳酸氢钠。青贮玉米秸秆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山海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为腊熟期收获的鲜绿全株,经切碎后青贮发酵而成,其干物质含量为38.90%、粗蛋白质含量为6.07%、粗纤维含量为31.37%、钙含量为0.31%、磷含量为0.21%、代谢能水平为5.89 MJ/kg。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的青贮玉米秸秆添加比例为15.09%(干物质占比),青贮玉米秸秆饲喂时为湿喂,换算后实际添加比例为28.57%。采用冷压加工工艺,添加5.89%的膨润土(干物质占比)作为黏结剂,加工为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形式进行饲喂。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试验期40 d。试验动物均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自由采食、饮水,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 |
表 1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he diet (DM basis) |
PL-3002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瑞士)、ACS-30型电子秤(上海华德衡器有限公司)、BS-2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 生长性能称取28日龄体重作为初始体重,试验期间每10 d称量1次体重,称重前禁饲12 h,计算试验期间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试验期间记录每个重复的日采食量,并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计算公式如下:
![]() |
在籽鹅68日龄时,禁饲12 h后,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翅下静脉血约5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得到上清液,并立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1.3.3 屠宰性状为减少采血应激对后续试验项目产生的影响,籽鹅采血后延后2 d再进行屠宰。在籽鹅70日龄时,禁饲12 h后,称取空腹活重后,采用颈部放血法处死,充分放血拔毛后进行屠宰试验,参照文献[5]中的方法对屠宰性状进行测定和计算。
1.3.4 脏器指数屠宰放血后,取心脏、肝脏(去胆囊)、腺胃和肌胃(去角质及内容物)分别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 |
利用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运用LSD法作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 < 0.05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 2可知,籽鹅不同阶段体重以及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
![]() |
表 2 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sodium bicarbon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Zi geese |
由表 3可知,B和C组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A和D组(P < 0.05);D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高于B组(P < 0.05);C和D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B组(P < 0.05);其余10项血清生化指标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 |
表 3 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sodium bicarbonate o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Zi geese |
由表 4可知,籽鹅的各项屠宰性状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 |
表 4 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屠宰性状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sodium bicarbonate on carcass traits of Zi geese |
由表 5可知,籽鹅的心脏、肝脏、腺胃和肌胃指数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 |
表 5 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Table 5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sodium bicarbonate on viscera indexes of Zi geese |
目前,碳酸氢钠在鹅上的应用较少,没有相关报道可供参考。大量反刍动物上的研究显示,饲粮中适量添加碳酸氢钠可改善饲粮适口性,提高动物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及体增重[1]。马玉胜[6]在鲁西黄牛上的研究发现,青贮混合饲粮中添加0.5%的碳酸氢钠,30 d后,鲁西黄牛的采食量提高了7.0%,日增重提高了8.7%,差异显著。李延章等[7]在青海细毛羊上的研究显示,每天在青贮混合精料饲粮中添加5 g碳酸氢钠,30 d后,试验组体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54.07%。邵洪侠等[8]在萨能奶山羊上的研究显示,在发酵饲料中添加1%的碳酸氢钠后,奶山羊采食量提高了20%~30%。田华等[2]在育肥小尾寒羊上的研究发现,在青贮玉米秸秆中添加1%碳酸氢钠,经45 d育肥后,只均采食量提高了33.96%,只均日增重增加了52.09%,差异极显著。在鸡上的研究显示,饲粮中添加0.7%的碳酸氢钠可使2周龄肉鸡增重5%~6%[4]。本研究中,各组籽鹅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但B、C和D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在数值上均略高于A组,可能是由于碳酸氢钠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青贮玉米秸秆的酸碱度,改善了饲粮适口性;各组籽鹅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于鹅特殊的消化生理结构以及适宜的青贮饲粮添加比例中和了碳酸氢钠产生的影响。
3.2 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血清)生化指标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的健康状况和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情况等。血液中TP含量主要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9]。本研究中,B和C组的血清TP含量显著高于A和D组,说明添加1%和2%碳酸氢钠可能更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CK通常位于肌肉细胞的线粒体中,当机体的肌肉组织发生损伤时,细胞膜渗透性增强,导致CK大量进入血液,使血清中CK活性升高[10]。在人医的临床上,血液中CK活性通常用于骨骼肌或心肌疾病的辅助诊断,高于临床参考值时考虑心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等问题[11]。在禽上,显著升高的血清CK活性可能与应激反应引起的心肌损伤有关[10]。本研究中,D组的血清CK活性显著高于B组,提示添加3%碳酸氢钠可能对籽鹅的肌肉代谢存在一定影响。LDH广泛分布于心脏、肝脏、骨骼肌等机体细胞的胞质中,当细胞受到损伤时LDH进入血液使其血液中活性升高[12]。在人医上,血液中LDH活性的升高可用于心脏、肝脏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LDH活性偏低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本研究中,C和D组的血清LDH活性显著高于B组,提示添加2%和3%碳酸氢钠可能有影响籽鹅心脏、肝脏等组织代谢的风险。
3.3 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屠宰性状的影响动物的屠宰性状是评价其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动物体组成和宜于食用部分的比例。饲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对动物屠宰性状影响的文献报道较少。杨阳等[13]在对小尾寒羊羔羊胴体性状的研究中发现,饲粮中添加3 g/kg碳酸氢钠对羔羊屠体重和冷/热胴体重无显著影响,但使眼肌面积显著提高了2.72%,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相关,当眼肌面积增加时,胴体瘦肉率也有所提高。本研究结果发现,在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添加0~3%的碳酸氢钠对籽鹅各项屠宰性状均无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单胃动物不同于反刍动物的消化道结构,而且青贮饲料可能减弱了添加碳酸氢钠产生的影响。
3.4 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脏器指数的影响脏器指数是器官重与活重之比,主要与动物品种和饲粮营养水平等有关。脏器指数的大小直接反映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器官功能的强弱,进而反映动物机体的健康状态。关于饲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对动物脏器指数的研究数据有限。本研究结果发现,在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添加0~3%的碳酸氢钠对籽鹅脏器指数无显著影响,提示添加碳酸氢钠对籽鹅的器官发育影响较小。
4 结论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状和脏器指数为评价依据,籽鹅育成期饲粮中添加适量(干物质含量占饲粮比例在15.09%以下)青贮玉米秸秆时,没有必要添加碳酸氢钠。
[1] |
刘培剑, 林英庭. 碳酸氢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和研究[J]. 中国饲料, 2016(14): 10-14. LIU P J, LIN Y T. The application of sodium bicarbonate in ruminant[J]. China Feed, 2016(14): 10-14 (in Chinese). |
[2] |
田华, 韦海宇. 青贮玉米秸添加碳酸氢钠育肥小尾寒羊的效果研究[J]. 畜牧兽医杂志, 2015, 34(5): 33-34, 39. TIAN H, WEI H Y. Effects of sodium bicarbonate supplementation in cornstalk silage on fattening of small tail Han sheep[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2015, 34(5): 33-34, 39 (in Chinese). |
[3] |
刘立山, 刘婷, 周瑞, 等. 日粮添加碳酸氢钠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 2016, 36(3): 67-71, 77. LIU L S, LIU T, ZHOU R, et al. Effects of sodium bicarbonate supplement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Holstein dairy cows[J]. Grassland and Turf, 2016, 36(3): 67-71, 77 (in Chinese). |
[4] |
崔竹. 浅述碳酸氢钠在畜禽生产上的作用[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10): 30-31. CUI Z.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role of sodium bicarbonate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J].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09, 30(10): 30-31 (in Chinese). |
[5] |
陈伟生.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CHEN W S. Technical manual of farm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survey[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5 (in Chinese). |
[6] |
马玉胜. 碳酸氢钠在炎夏肥育牛日粮中的增重效应[J]. 饲料工业, 1997(9): 19. MA Y S. Weight gain effect of sodium bicarbonate in fattening cattle diet in hot summer[J]. Feed Industry, 1997(9): 19 (in Chinese). |
[7] |
李延章, 曹亚男. 碳酸氢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J]. 四川畜牧兽医, 2006, 33(8): 30. LI Y Z, CAO Y N. Effects of sodium bicarbonate on milk production of dairy cows[J]. Sichuan Animal & Veterinary Sciences, 2006, 33(8): 30 (in Chinese). |
[8] |
邵洪侠, 蔡长霞, 罗守冬.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30(9): 214. SHAO H X, CAI C X, LUO S D. Effects of sodium bicarbonate supplementation in EM fermented feed on milk goat[J]. Chinese Abstracts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2015, 30(19): 214 (in Chinese). |
[9] |
马文丽, 德伟, 王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 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MA W L, DE W, WANG J.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M]. 2nd ed.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8 (in Chinese). |
[10] |
汤青萍, 章双杰, 陆火林, 等. 笼养应激对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家禽, 2015, 37(16): 54-56. TANG Q P, ZHANG S J, LU H L, et al. Effects of cage stress on 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 of geese[J]. China Poultry, 2015, 37(16): 54-56 (in Chinese). |
[11] |
魏军, 杨银学. 常用临床检验手册[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2. WEI J, YANG Y X. Common clinical inspection manual[M]. Yinchuan: Ningxia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2 (in Chinese). |
[12] |
赵彦超, 王瑞宁, 李祥龙, 等. 5~8周龄"承德白鹅"日粮粗蛋白水平研究[J]. 中国家禽, 2019, 41(17): 34-39. ZHAO Y C, WANG R N, LI X L, et al. Study on the crude protein level of "Chengde white goose" at 5 to 8 weeks of age[J]. China Poultry, 2019, 41(17): 34-39 (in Chinese). |
[13] |
杨阳, 高润, 玉柱. 环境温度和日粮对羔羊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交互效应[J]. 中国饲料, 2021(10): 9-12. YANG Y, GAO R, YU Z.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diet on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character and meat quality of lambs[J]. China Feed, 2021(10): 9-12 (in Chine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