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14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2-03-20
  

  • 全选
    |
    综述
  • 陈代文,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MPK是一种能被腺苷一磷酸(AMP)激活的蛋白激酶。该酶的作用底物包括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R),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激素敏感脂酶(HSL),糖原合成酶。当细胞能量被耗竭、腺苷一磷酸/腺苷三磷酸比(AMP/ATP)增加时,AMPK被活化,继而通过调节上述底物酶而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从而使细胞能量得到迅速恢复。AMPK的这种“燃料开关”作用在动物抵御和适应环境应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MPK可能参与家畜应激营养代谢及营养代谢疾病的调节。
  • 汪仕奎,佟建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胆固醇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但大量摄入又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利用营养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蛋鸡的胆固醇代谢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找到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措施。蛋鸡体内胆固醇合成途径与哺乳动物相同,但转运过程存在很大区别。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粗纤维、植物固醇和药物等对鸡蛋胆固醇含量有重要影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的调控物。
  • 王岗,卢德勋,王洪荣,程茂基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1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肽以逆浓度梯度转运,主要依赖H^+浓度或依赖Ca^2+浓度转运,肽比游离氨基酸吸收的更快,肽的吸收还可以避免氨基酸之间的吸收竞争。对于反刍动物,瘤胃和瓣胃是其肽吸收的主要位点,这些观点的提出使人们对新蛋白质体系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 反刍动物营养
  • 魏宏阳,王加启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1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6头体重500-600kg,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阉牛,分3期饲喂以玉米、棉籽饼和氨化稻草为基础原料配合的3种不同饲养水平的日粮,测定十二指肠、回肠和粪便中的粗蛋白质和各种必需氨基酸流量,计算粗蛋白质、真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各种必需氨基酸在小肠内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粗蛋白质、真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胱氨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P<0.05)。在每种饲养水平下,真蛋白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均大于粗蛋白质(P<0.05);种种必需氨基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均有差异,精氨酸和亮氨酸的小肠消化率通常比真蛋白高,色氨酸和苏氨酸的小肠消化率比真蛋白低,但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并没有一致的大小顺序。与日粮相比,十二指肠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回肠流量相比,粪便中的必需氨基酸排泄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罗莉,叶元土,林仕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日粮必需氨基酸模式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草鱼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周转代谢的影响。其中周转代谢参数包括:蛋白质的合成速率(FSR)、降解速率(FDR)、生长速率(FGR)、合成能力(CS)、合成的翻译效率(KRNA)和蛋白质沉积效率(PRE)。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蛋白水平的增加促进了草鱼的生长,促进了肌肉、肝胰脏蛋白质的增长。饲料转化效率和肌肉蛋白质沉积效率在适宜蛋白水平时最高。2.肌肉FSR、FDR与日粮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肝胰脏蛋白FSR不受日粮蛋白水平的影响,蛋白质FDR与日粮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3.肌肉蛋白FGR的增加归因于蛋白质合成的增长较降解的增长更占优势,以及蛋白质合成的KRNA的提高;肝胰脏蛋白FGR的增加归因于蛋白质降解的减少。4.肌肉、肝胰脏蛋白CS不受日粮蛋白水平的影响。5.肌肉PRE(生长占合成的比例)在适宜蛋白质水平(30%)时最高,而且在该水平下饲料系数最低,即饲料转化率最高。
  • 研究简报
  • 路复员,王恬,周维仁,张莉莉,於朝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一些研究者开始在单胃动物上进行非蛋白氮化合物(NPN)应用的研究。兔的盲肠微生物区系发达,并有独特的食粪行为,构成其利用NPN的消化生理基础。本试验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兔在饲喂尿素及添加脲酶抑制剂条件下盲肠内的生理生化变化,为了解兔盲肠的消化代谢活动规律,指导兔的饲养管理和NPN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将6只新西兰兔安装永久性盲肠瘘管,研究尿素日粮添加脲酶抑制剂(AHA)对兔盲肠生理状况的影响。试验分4个处理:Ⅰ为正常日粮、Ⅱ低蛋白(10.12%CP)日粮、Ⅲ低蛋白日粮+3%尿素、Ⅳ低蛋白日粮+ 3%尿素+AHA,测定兔盲肠内容物的pH、NPN、脲酶活性和微生物蛋白(MCP)。结果显示:在4个不同处理中,盲肠pH值均显酸性(6.6左右);脲酶活性水平为0.15~0.71 mg/min·g;氨氮35~77 mg/L;尿素氮55~107 mg/L;MCP 3.5~8.7 mg/mL。与正常日粮及低蛋白日粮处理相比,添加尿素后盲肠内NPN和MCP含量有显著提高。添加脲酶抑制剂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不明显,MCP含量在处理Ⅳ最高为(7.62±0.36) mg/mL。Ⅳ和Ⅰ、Ⅱ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不比Ⅲ高(P>0.05);处理Ⅲ和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比Ⅱ明显高(P<0.05)。各处理对氨氮、尿素氮含量影响均不大。结果表明,饲用低蛋白日粮,兔盲肠微生物能利用其中添加的尿素合成MCP,如日粮中再添加AHA(10 mg/kg)则可显著提高MCP的合成量,但对其它NPN的指标影响不大。
  • 猪与禽营养
  • 罗清尧,高振川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各4个处理,各设4个重复,每重复试验鸭14只。0-2周龄饲粮处理水平分别为:蛋氨酸0.35%、0.40%、0.45%和0.50%;赖氨酸0.80%、0.90%、1.00%和1.10%。2-5周龄饲粮处理水平为:蛋氨酸0.25%、0.30%、0.35%和0.40%;赖氨酸0.55%、0.65%、0.75%和0.85%。测定14日龄和35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含量。结果表明:(1)蛋氨酸0.35%处理组的活重和增重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0.40%处理组显著低于0.45%和0.50%处理组(P<0.05)。饲料报酬0.35%组显著低于0.50%处理组。(2)蛋氨酸0.25%组5周龄体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5);2-周龄体增重0.25%组显著低于0.35%和0.40%组(P<0.05)。2-5周龄饲料报酬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0-2周龄和2-5周龄各蛋氨酸水平饲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3)2周龄体重和0-2周龄体增重以饲粮0.80%赖氨酸水平组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5),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P>0.05)。(4)5周龄体重和2-5周龄增重0.55%处理组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5);2-5周龄饲料报酬0.55%与0.65%、0.75%、0.85%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5)0-2周龄饲粮蛋氨酸各处理对14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无显著影响(P>0.05);0-2周龄饲粮赖氨酸各水平14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80%组血清尿酸氮显著高于1.00%和1.10%组(P<0.05)。(6)2-5周龄饲粮蛋氨酸试验鸭血清尿素氮以0.30%水平组最高,且显著高于0.35%和0.40%水平组,但4组间尿酸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5周龄饲粮赖氨酸各处理水平的35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55%水平组血清尿酸氮显著低于0.85%水平组(P<0.05)。结果显示,北京肉仔鸭0-2周龄蛋氨酸最低需要量为0.40%,2-5周龄蛋氨酸最低需要量为0.35%;北京肉仔鸭0-2周龄赖氨酸最低需要量为0.90%,2-5周龄赖氨酸最低需要量为0.65%-0.75%。
  • 刘玉兰,冯定远,郑诚,张莹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NRC(1998)猪营养需要模型,进而建立我国生长肥育猪营养需要模型,本试验选用华南地区杜×(大×长)生长肥育猪,测定其在20-100kg的生产性能、无脂瘦肉生长速度,并预测其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①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为737g/d、1883g/d和2.56:1。②采用剥离胴体瘦肉实测的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288g/d,采用胴体指标估测的值为285g/d和292g/d。③用实测的无脂瘦肉生长速度建立了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mg/d)=7652.7059+115.36W+1.1718W2-0.01882W3+36W0.75
  • 胥传来,乐国伟,姚惠源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猪体内注射脂质体,研究其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分析其血浆中生长激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确定其释药模型为单室模型,求出各项动力学参数,结果为PST脂质体的缓释效果显著,缓释时间长达7天以上。
  • 林映才,蒋宗勇,杨晓建,余德谦,蒋守群,刘炎和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VA)(0、1300、2600、5000、10000、15000IU/kg)对22-50kg生长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胴体无脂瘦肉增重、肝脏和血浆中VA含量、血清免疫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VA1300-10000IU/kg提高了日增重(P>0.05)、极显著地降低料重比(P<0.01);但VA添加水平从1300IU/kg增加至10000IU/kg,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采食量也极显著提高(P<0.01)。各组屠宰率、瘦肉率、脂肪率、背膘厚、胴体瘦肉成分都无显著差异(P>0.05),眼肌面积则随VA水平的升高而趋于增大(P>0.05)。胴体瘦肉和无脂瘦肉日增重在添加VA 1300IU/kg和10000IU/kg两组间很接近,而且优于其它组(P<0.05)。随着VA水平的提高,肝脏中V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至添加VA10000IU/kg组最高,之后略下降;添加VA有使血浆中VA含量升高的趋势(P>0.05)。各组血清中IgG、IgA、IgM含量都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VA使T淋巴细胞中CD3^+和CD8^+亚群比例趋于升高(P>0.05),随着添加VA水平提高,血清T淋巴细胞中CD4^+/CD8^+比值趋于下降,至添加VA10000IU/kg组最低,在VA15000IU/kg组又明显上升(P>0.05)。以肝脏中VA含量为指标,生长猪VA适宜水平为在基础饲料上添加10000IU/kg,但根据生产性能等其它指标,添加1300IU/kg可以满足生长猪的需要。
  • 张春善,姜俊芳,贾春燕,索兰弟,魏建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1日龄艾维因肉仔鸡50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4只鸡(公母各半),采用3×3(Fe×V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探讨肉仔鸡体内Fe与VA的互作效应。试验日粮铁的添加量为0,30,60mg/kg,VA的添加量为750,1500,270IU/kg。结果表明:①随着Fe添加水平的增加,肝脏VA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VA浓度显著增加(P<0.05),Fe对动员肝脏VA入血有促进作用。②高水平VA使前期十二指肠Fe浓度显著升高(P<0.05),促进了Fe的吸收;低水平VA使后期肝脏Fe浓度显著增高(P<0.01),抑制了Fe的动员;VA对前后期血清Fe浓度影响均不显著;随着VA水平增加,后期胫骨Fe浓度显著增加(P<0.01),前后期红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1),VA可促进Fe由贮存组织向所需组织的动员,VA可促进骨髓造血。③交互作用对前后期肝脏VA浓度、后期血清VA浓度、前期红细胞计数及后期胫骨Fe浓度影响均显著。
  • 王修启,李春喜,林东康,常绢,秦磊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包括两个试验:试验1测定了河南省9个主栽小麦品种豫麦49、豫麦47、高优503、郑州9023、豫麦34、皖麦38、内乡188、孟12和河北8901的戊聚糖含量,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戊聚糖含量在6.25%-8.23%之间。试验2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品种内乡188和豫麦49,用64只小公鸡进行代谢试验,评定添加0.12%木聚糖酶对鸡表观代谢能(AME)值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木聚糖酶使鸡的表观代谢能(干物质基础)分别提高了7.07%(P<0.05)和6.53%(P<0.01);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提高7.10%(P<0.05)和7.67%(P<0.01);有机物消化率分别提高6.07%(P<0.05)和7.23%(P<0.01)。
  • 反刍动物营养
  • 王菊花,卢德勋,冯宗慈,凌书礼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14(03):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培养底物及瘤胃液供体动物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实验用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体外实验按不同烟酸添加剂量分为13个试验组(0、50、150、25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mg/kg),每个试验组4个重复。在体外培养24小时后,测定培养液中NH3-N、瘤胃细菌N产量、原虫数量、总VFA产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乙酸/丙酸值,用以确定在该氮源日粮条件下,添加烟酸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并对烟酸适宜添加范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豆粕型日粮来源培养底物中,烟酸适宜添加为450-6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