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邱建强, 黄文, 王玉玺, 彭凯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72-781.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4

    单宁是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适量单宁不仅不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还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肠道健康,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本文综述了单宁的来源、单宁与微生物的互作关系以及单宁对畜禽和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旨为单宁在畜禽和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综述
    陈继发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681-686.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65

    沙门氏菌病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植物精油能够显著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并通过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以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等方式,发挥抵御鸡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抗菌机制及其对鸡抵御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以期为植物精油应用于防治鸡沙门氏菌病提供参考。

  • 综述
    冯淦熠, 杨刚, 李瑞,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687-698.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66

    随着木薯种植面积与产量的持续增长,木薯的营养价值与在畜禽生产领域的可利用性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木薯的淀粉含量高,能值与玉米近似,具有玉米替代潜力。但是,氢氰酸作为木薯中最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会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木薯及其加工产物的营养价值。本文基于国内外已发表的木薯数据库中的数值,直观展示了木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在各数据库中存在的差异,分析了木薯的营养价值与特性,阐述了木薯中主要抗营养因子,介绍了木薯的常见加工工艺与加工产物的营养价值,并总结了近些年有关木薯及其加工产物在猪与禽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为饲料企业充分了解木薯的营养价值、相关加工产物的营养特性及在猪与禽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提供参考。

  • 特约稿
    齐广海, 王晶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1): 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3.01.001

    我国是世界鸡蛋生产和消费大国,并且以壳蛋消费为主。由于蛋壳力学特性下降导致的破损问题给禽蛋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善蛋壳品质对促进产业发展和提高蛋鸡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鸡蛋蛋壳是以碳酸钙为矿化材料形成的生物矿化物,其力学特性取决于材料组成、结构特征等因素。蛋壳分级结构及其生物矿化形成机制的研究为解析力学特性下降和研发调控措施打开了新的视角。本文综述了蛋壳的分级结构与生物矿化形成、力学特性下降以及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通过营养干预措施改善产蛋后期蛋壳品质提供参考。

  • 目录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1): 3-0.
  • 综述
    张盛, 蒋守群, 王一冰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38-754.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1

    饲料中禁用抗生素降低了对肉鸡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的控制,肠道健康容易受损。通过对绿色安全添加剂的研究和饲粮营养调控技术改善肠道健康成为肉鸡养殖的新课题。本文针对黄羽肉鸡肠道健康及营养调控技术,系统地综述了饲粮氨基酸、微量元素、益生菌、酶制剂以及植物提取物调控黄羽肉鸡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推动无抗养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我国肉鸡产业安全、高效和高质量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李永明, 门小明, 陶新, 周永学, 冯尚连, 华卫东,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803-812.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功能及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8 kg左右的“杜长大”育肥猪48头,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000 mg/kg牛磺酸。试验期39 d。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试验猪进行空腹称重,记录每个重复耗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试验第39天,每重复选取3头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选取2头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肝脏样品,测定抗氧化和肌肉品质、能量代谢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ADG提高了8.11%(P<0.05),ADFI和F/G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背最长肌pH45 min、肌红蛋白含量和肉色红度(a*)值(P<0.05),但对背最长肌pH24 h、滴水损失、压榨损失、剪切力、肉色黄度(b*)值和亮度(L*)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但对血清、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MDA、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以及T-AOC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背最长肌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2 000 mg/kg牛磺酸能显著改善育肥猪肝脏抗氧化能力,调节肌肉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改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

  • 综述
    鲁春灵, 冯斌, 黄建奎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1): 13-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3.01.002

    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不可消化性碳水化合物在母猪后肠经微生物发酵可产生丁酸。研究发现,丁酸可通过调控卵泡、胚胎和乳腺的发育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综述了丁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分析了丁酸在母猪生产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 综述
    冯晓华, 王丽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89-795.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6

    胆汁酸(BAs)在近10年来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BAs在肠道、肝脏、脂肪细胞、肠道微生物中的许多功能均被陆续报道。研究发现,BAs不仅是促进脂质消化吸收的重要物质,还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全身的能量稳态。动物的采食量与机体能量稳态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因此,本文针对BAs对动物采食和能量稳态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期望能为BAs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赵旭, 庄佳荣, 李洪涛, 于娟, 张金红, 侯彦茹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845-854.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8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配伍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肉鸡6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同时添加2×108 CFU/kg丁酸梭菌和1×109 CFU/kg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同时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的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配伍组42日龄肉鸡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同时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门水平上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盲肠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了42日龄肉鸡盲肠中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盲肠中的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产粪甾醇真细菌群(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了42日龄肉鸡盲肠中的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和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P<0.05);且厚壁菌门、放线菌门、CHKCI001、双歧杆菌属、产粪甾醇真细菌群的相对丰富与肉鸡的生长性能呈正相关关系(P<0.05),拟杆菌门、弯曲杆菌门、脱硫菌门、蓝藻门、拟杆菌属、螺杆菌属、副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肉鸡的生长性能呈负相关关系(P<0.05)。由此可见,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配伍具有改变42日龄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提高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的作用。

  • 综述
    张海泽, 胡冰艳, 庞卫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08-717.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68

    苏氨酸是猪饲粮中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脂质代谢、参与机体免疫功能调控等作用。研究发现,在猪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可以调整饲粮氨基酸平衡,提高猪采食量及生长速度。本文就苏氨酸的代谢途径、作用机制以及苏氨酸对猪生理上的作用和在猪生产中的特殊意义进行总结,旨在为苏氨酸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综述
    王小伟, 张力莉,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55-763.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2

    幼龄反刍动物早期管理为未来的生产和健康奠定基础,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具有可塑性,受日龄增长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并逐渐形成具有弹性高、恢复力强的微生物群落。了解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作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幼龄反刍动物为对象,综述了胃肠道微生物的定植过程及其功能、影响定植的因素和调控措施,为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综述
    梅华迪, 李袁飞, 马现永, 余苗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27-737.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0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降脂等生理功能,同时具有天然、无公害、无毒副等特点,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应用表明其具有改善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产品品质等作用。因此,番茄红素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番茄红素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猪和鸡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蒋广志, 戴茜茜, 陈梅香, 刘明刚, 李杰, 阮波, 李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834-844.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8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菌群和代谢物和猪舍氨气浓度的影响。试验1:从1 000头猪中挑选体重[(15.5±0.5) kg]相近的猪40头备用,将剩余的960头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平均分在2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分别放在2个栋舍中监测氨气浓度,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复合益生菌(主要成分是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等)的试验饲粮。每个栋舍再随机挑选平均体重[(15.5±0.5) kg]接近的3栏猪(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观察猪腹泻情况。试验期30 d。试验2:将试验1中挑选出的40头猪在另一个栋舍中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猪只料重比、肠道菌群及代谢物进行研究。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益生菌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和室内氨气浓度(P<0.05);添加复合益生菌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P<0.05);物种差异判别分析(LEfSe)发现,瘤胃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代谢组学KEGG通路富集到组氨酸代谢、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响应、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和磷脂信号通路等。综上所述,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提高猪的生长性能,降低室内氨气浓度,提高胃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猪肠道的代谢。

  • 综述
    陈鑫宇, 潘士锋, 邢华, 闫婕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82-788.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5

    姜黄素是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植物源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应激、抗肿瘤、抗病毒和降血糖血脂等多种药理学功能。目前,一系列研究数据表明,姜黄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此外,姜黄素还可经肠道菌群直接代谢或由宿主-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产生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从而进一步增强姜黄素对动物肠道健康的保护作用。姜黄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双向调节作用表明姜黄素在维持宿主肠道健康以及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姜黄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最新研究进展,从而为将姜黄素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以及潜在的“替抗”物质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提供参考,有益于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综述
    冷来福, 黄金秀, 刘作华, 王琪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1): 23-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3.01.003

    乳酸菌是人和动物胃肠道的一种优势菌群,也是动物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益生菌来源,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胆盐性及黏附能力。乳酸菌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研究证实,乳酸菌可通过影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肠道黏膜免疫等免疫应答过程调节猪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猪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乳酸菌在养猪业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赵金标, 张刚, 宋孝明, 刘岭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1): 136-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3.01.015

    本研究旨在评价棉籽浓缩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1:将12头生长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和棉籽浓缩蛋白饲粮。采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棉籽浓缩蛋白的消化能和代谢能。试验2:将12头生长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棉籽浓缩蛋白饲粮。采用指示剂法和直接法测定棉籽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试验3:将192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棉籽浓缩蛋白水平为0、2%、4%和6%(等量替代大豆浓缩蛋白)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风干基础下棉籽浓缩蛋白消化能、代谢能和总能消化率分别为16.51 MJ/kg、15.38 MJ/kg和89.78%。2)棉籽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89%和75%~94%。3)不同添加水平的棉籽浓缩蛋白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棉籽浓缩蛋白在断奶仔猪饲粮中可以完全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并不会影响仔猪生长性能。

  • 综述 REVIEW
    侯磊, 熊云霞, 王丽,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4): 2041-2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4.001
    早期断奶仔猪具有快速生长和较强蛋白质沉积能力,对蛋白质营养需要量高。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代谢及体蛋白质沉积具有深远影响,是断奶仔猪发挥生长潜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综述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以及体蛋白质沉积的影响,早期断奶仔猪蛋白质需要量标准及影响断奶仔猪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以期在饲料禁抗及铜、锌限量添加的情况下,为断奶仔猪蛋白质营养需要量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 综述
    周小艺, 邢娅, 龚道清, 耿拓宇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699-707.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67

    鹅脂肪肝(俗称肥肝)作为高档水禽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由营养过剩所引起。鹅肥肝是一种生理性脂肪肝,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出现的病理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不同,即使在严重的肝脂肪变性情况下,也不出现炎症、纤维化等病理症状,提示鹅肥肝存在某种独特的形成与保护机制。由于线粒体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因此可能在鹅肥肝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着重围绕鹅肥肝的特点,对鹅肥肝的形成机理、线粒体的研究进展以及线粒体与鹅肥肝形成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展开适当讨论,为鹅肥肝的深入研究以及其他动物NAFLD的防治提供参考。

  • 综述
    郝怡泓, 李大彪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64-771.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3

    支链氨基酸在调节机体糖代谢以及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支链氨基酸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本文就支链氨基酸对乳成分合成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明支链氨基酸如何影响乳成分的合成,为支链氨基酸在乳成分合成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 研究论文
    宋敏, 王超普, 崔艺燕, 邓盾, 余苗, 刘志昌, 田志梅, 容庭, 李贞明, 马现永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823-833.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8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MLE)对断奶仔猪粪便中主要微生物数量和臭气物质生成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健康且初始体重[(8.287±0.141) kg]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断奶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MLE组饲喂基础饲粮+0.1%的MLE。试验期28 d。试验期最后3 d(第26~28天),采集断奶仔猪的新鲜粪便,检测其主要微生物数量和臭气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MLE组粪便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2)MLE组粪便中乳酸、丁酸、戊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乙酸、丙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粪便pH则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3)MLE组粪便中氨态氮(NH3-N)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6);4)MLE组粪便中对甲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吲哚和粪臭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5)MLE组粪便中尸胺、腐胺、组胺、色胺、酪胺和总生物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1%的MLE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粪便中碳水合物降解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含氮化合物降解菌大肠杆菌的数量,从而提高粪便中乳酸及挥发性脂肪酸等有益代谢物的含量,减少NH3-N、生物胺、吲哚和粪臭素等臭气物质的生成和排放。

  • 目录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0-0.
  • 特约稿 INVITED REVIEW
    吴德, 卓勇, 花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9): 5441-54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9.001
    碳水化合物占母猪饲粮比例超过65%,是饲粮能量的主要来源,分为可消化和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两大类。饲粮中占比最大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是淀粉,被动物胃肠道分泌的内源酶消化,产生葡萄糖;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非淀粉多糖,被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葡萄糖和短链脂肪酸在调控卵母细胞成熟、胚胎附植与发育、泌乳力等方面效应不同,但又相互协同,共同调控母猪的繁殖生理。本文将综述不同类型碳水化合物及其代谢信号对母猪在后备、妊娠、泌乳阶段繁殖活动的调控效应及机制,为母猪饲粮精准利用碳水化合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 目录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1): 2-0.
  • 综述
    宋乐辉, 郭帅, 秦玉莹, 朱年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96-802.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7

    普拉梭菌(F. prausnitzii)是一种棒状杆菌,其一些益生作用已经利用体内或体外试验得到证实,具备作为下一代益生菌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从普拉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产丁酸作用及其在抗炎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普拉梭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饲料营养研究进展专栏 SPECIAL COLUMN:RESEARCH PROGRESS ON FEED NUTRITION
    杨雪芬,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0): 6121-61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0.001
    以猪个性化营养需要量为基础的精准营养技术是提高商品猪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效率和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猪饲料营养数据库建设、猪动态营养需要模型和养分精准供给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某规模化猪场建设精准营养技术体系的实践经验,同时对精准营养技术的后续研究方向和应用进行预测和展望。
  • 研究论文
    管晓轩, 高民, 赵濛, 宋利文, 王典, 兰儒冰, 孙满吉,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1008-1017.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9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体重[(42.67±1.07) 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新生荷斯坦犊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各组均饲喂牛奶和开食料,在对照组(C组)的基础上,犊泄克组(B组)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犊泄克+犊益康组(BP组)在犊牛摄入初乳后立刻灌服30 mL/头犊益康,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P组的1~30日龄、1~60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B组和BP组的腹泻率降低,腹泻持续时间缩短。2)与C组相比,BP组的30日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60日龄血清尿素氮(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30日龄和60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知,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断奶前犊牛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 研究论文
    秦宋柯, 崔振川, 李慧, 曾新福, 张瑞强, 杨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865-873.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8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盲肠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36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和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109 CFU/g)的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2)饲粮添加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肉鸡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Y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含量(P<0.05),饲粮添加500和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显著降低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3)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4)饲粮添加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肉鸡盲肠内容物乙酸、丙酸、异丁酸和戊酸含量(P<0.05);5)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提高肉鸡盲肠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提高盲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P<0.05),且饲粮添加5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显著降低盲肠螺杆菌属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盲肠SCFA含量,提高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并以1 000 mg/kg添加水平效果较佳。

  • 研究论文
    张含, 桂红兵, 张晨俭, 张建丽, 孟春花, 李隐侠, 丁强, 张俊, 刘振, 钱勇, 曹少先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1057-1065.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100

    本试验旨在探讨过瘤胃胍基乙酸(RPGAA)对育肥后期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37.81±4.44) kg]相近的7月龄育肥后期湖羊公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水平组(L组)和高水平组(H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4%、0.08%的RPGAA。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L组第1~20天和第1~40天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各组之间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3)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熟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组的半腱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和半腱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基本正常。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04%的RPGAA能够提高育肥后期湖羊生长性能,促进肌肉生长,减少脂肪沉积。

  • 研究论文
    雷丽莉, 张淑芳, 章岳军, 卢丽枝, 李春, 廖莹, 刘巍, 李悦伊, 沈水宝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813-822.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7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的全混合食叶草发酵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胴体性状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大约为8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全混合发酵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6.11%),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的全混合食叶草发酵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13%、12.17%、10.30%)。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2)试验Ⅰ组中间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Ⅰ组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Ⅰ、Ⅲ组(P<0.05)。试验Ⅲ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血小板平均体积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血小板压积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3)试验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Ⅰ、Ⅲ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Ⅲ组瘦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不同蛋白质水平的全混合食叶草发酵饲粮均不同程度提高了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其中试验Ⅲ组生长性能表现最佳,同时提高了育肥猪的瘦肉率。

  • 综述 REVIEW
    来振衡, 陈虹羽, 吕银凤, 单安山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6): 3401-34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6.001
    抗菌肽具有抗菌、抗炎、促生长等功能,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它不易产生耐药性,被认为极具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潜在价值。近年来抗菌肽在动物生产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研究,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饲用抗菌肽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 综述 REVIEW
    肖昊, 蒋宗勇, 王丽, 叶秀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2): 7481-7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2.001
    线粒体是细胞代谢的中枢,参与细胞能量供应、新陈代谢以及凋亡、免疫等机体功能,也是细胞在各种压力下的第1道防线。维持蛋白质正确的折叠和质量控制对维持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存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线粒体功能损伤的调控机制(主要阐述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和线粒体功能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促进以线粒体为靶标的营养调控剂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目录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1): 0-0.
  • 研究论文
    范秋丽, 谭淑君, 李辉, 王君雁, 茅沈丽, 张盛, 陈志龙, 蒋守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855-864.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83

    本试验旨在研究辣椒碱对818肉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肠道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并与抗生素作比较,为其在替抗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用600只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818肉鸡公雏,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恩拉霉素、180 mg/kg辣椒碱和360 mg/kg辣椒碱。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肉鸡21日龄体重以及1~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1~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辣椒碱Ⅰ组肉鸡40日龄体重显著提高(P<0.05);抗生素组、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肉鸡1~4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肉鸡血浆总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辣椒碱Ⅰ组肉鸡血浆葡萄糖、尿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甲状腺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辣椒碱Ⅰ组肉鸡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血浆GSH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3)辣椒碱Ⅰ组肉鸡空肠食糜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LP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辣椒碱Ⅰ组肉鸡空肠食糜中LPS活性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4)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肉鸡空肠小肽转运载体1(PepT1)和B0系统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辣椒碱Ⅰ组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辣椒碱Ⅰ组肉鸡盲肠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中另支菌属(Alistip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辣椒碱可提高818肉鸡抗氧化能力、肠道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和有益菌群相对丰度,从而改善生长性能;推荐818肉鸡饲粮添加180 mg/kg辣椒碱替代抗生素。

  • 研究论文 RESEARCH PAPER
    马翊暄, 沈宜钊, 李妍, 冯维, 张海博, 郭刚, 王美美, 孙凤莉, 李秋凤, 李建国, 曹玉凤, 高艳霞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9): 5852-58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9.040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铬对热应激状态下干奶牛直肠温度、抗氧化能力和被动免疫转移能力的影响,为蛋氨酸铬在干奶牛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72头胎次、预产期和体重相近的健康经产荷斯坦干奶牛,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C组、L组、M组、H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组)饲喂牧场基础饲粮,L组、M组、H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有效铬含量为3、6、9 mg/(头·d)的蛋氨酸铬。试验期从产前第60天至产犊当天。试验期间每10 d测定1次直肠温度。在干奶牛产前第60、28、10天和产犊当天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等。奶牛产犊后立即采集初乳样品,犊牛出生2 h内灌服初乳,24 h后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结果显示:1)饲粮添加蛋氨酸铬对各时期干奶牛15:00的直肠温度无显著影响(P>0.05);干奶牛产前第30天09:00的直肠温度随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2);产前第10天09:00,L组和H组干奶牛的直肠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全期来看,M组和H组干奶牛09:00的直肠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产前第45天,各补饲蛋氨酸铬组干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从全期来看,M组干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组和M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当天,干奶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随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呈三次降低(P=0.04)。4)产前第10天,M组干奶牛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产前第28天,M组干奶牛血清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前第10天,L组和M组干奶牛血清NEF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β-羟基丁酸(BHBA)含量随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降低趋势(P=0.08)。5) M组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乳中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随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有线性升高趋势(P=0.08);M组初乳中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H组(P<0.05)。产前第28天,干奶牛血清IgA含量随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二次升高(P=0.04);L组、M组和H组干奶牛血清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前第10天,干奶牛血清IgM含量随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升高趋势(P=0.09);分娩当天,干奶牛血清IgG含量随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趋势(P=0.07),且IgM含量也呈二次升高趋势(P=0.09)。M组犊牛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H组(P<0.05)。综上可知,干奶牛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铬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和被动免疫转移能力,其中添加有效铬含量为6 mg/(头·d)的蛋氨酸铬效果最优。
  • 综述 REVIEW
    易宏波, 王丽, 杨雪芬,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7): 4081-40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7.001
    钙磷作为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在猪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神经活动、免疫功能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钙磷摄入不足、积蓄过多、比例失调等,均可引起严重的营养代谢疾病。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钙磷大量添加导致的资源浪费、饲料成本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实现畜禽饲粮钙磷的精准供给意义重大。因此,本文综述了钙磷在体内的分布、吸收、转运、代谢及其互作机理,并总结了仔猪的钙磷需求和不同来源钙磷的吸收效率,以期为饲料钙磷精准供给提供参考。
  • 综述 REVIEW
    龙凡, 梅文亮, 许兰娇, 瞿明仁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7): 4143-4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7.007
    烟酸(NA)是动物必需维生素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烟酸的结构,接下来重点综述烟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烟酸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张相伦, 祁兴磊, 林凤鹏, 程建波, 张少泽, 刘晓牧, 盛清凯, 赵红波, 万发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922-932.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8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水平对夏南牛生长性能、钙磷代谢、养分利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240.86±5.56) kg]相近、健康的夏南牛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各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45%、0.54%、0.65%和0.7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00 d,分2个阶段,每个阶段50 d。结果表明:1)第1阶段,各组之间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第2阶段和全期,0.65%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45%组和0.54%组(P<0.05)。2)各阶段钙采食量随饲粮钙水平升高显著升高(P<0.05)。第1阶段,0.73%组粪钙排泄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45%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73%组粪磷排泄量显著高于0.54%组(P<0.05),0.73%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0.54%组(P<0.05)。第2阶段,0.45%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第1阶段,0.65%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45%组(P<0.05)。第2阶段,各组之间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之间各阶段血液钙、磷、骨钙素和降钙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5)第1阶段,各组之间血液铜、铁、锌、锰、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第2阶段,0.54%组血液铜含量显著低于0.45%组和0.73%组(P<0.05),各组之间血液铁、锌、锰、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240~330 kg夏南牛的饲粮适宜钙水平为0.65%。

  • 综述
    常俊磊, 潘旭静, 吴德, 徐盛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2): 718-726. https://doi.org/10.12418/CJAN2023.069

    微小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它们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病毒中,主要通过调控靶基因的翻译和mRNA稳定性而参与多种生理过程。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临时性的内分泌器官,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而母猪胎盘的不良发育不仅会影响到妊娠期仔猪的发育,还会对生产效益造成一定的损失。研究表明,miRNA对哺乳动物的胎盘滋养层细胞和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miRNA生成过程及其功能,以及目前关于miRNA对母猪胎盘发育的调控作用,旨在为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提高生产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 研究论文
    杨凡, 黎育颖, 田军权, 苏文璇, 包学太, 姚康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1): 157-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3.01.017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博落回水提取物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攻毒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指数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重(8.22±0.98) 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模型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 mL/kg的博落回水提取物。预试期3 d,正试期18 d。在正试期第15天,模型组和试验组每只试验猪灌胃10 mL浓度为2×109 CFU/mL的ETEC K88菌液,对照组灌胃同一剂量的无菌LB培养液。结果表明:1)第1~14天(攻毒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第15~18天(攻毒后)和整个试验期(第1~18天),各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2)攻毒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断奶仔猪腹泻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腹泻指数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后48 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断奶仔猪腹泻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断奶仔猪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空肠绒隐比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空肠绒隐比、回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显著提高(P<0.05),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断奶仔猪空肠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回肠白细胞介素-17(IL-17)、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空肠白细胞介素-18(IL-18)、IL-8和IL-1β以及回肠IL-17、IL-1βTNF-αIL-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 mL/kg的博落回水提取物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缓解大肠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生长性能下降、肠道绒毛高度下降和隐窝深度增加以及肠道炎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