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是一种常见的腐食性昆虫,其幼虫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成本低,可将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转化,高效转化为优质的昆虫蛋白质和油脂等产品。目前,关于黑水虻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水产、家禽和生猪饲料方面,受国内法规限制,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禁止使用。目前有限的研究发现,黑水虻在改善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影响瘤胃发酵及减少甲烷排放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本文综述了黑水虻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针对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黑水虻饲料化应用提供参考。
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场所,健康的肠道可提高猪饲料转化率,促进其生长发育。因此,维系肠道健康对猪健康养殖至关重要。植物多酚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同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植物多酚可通过调节肠道氧化应激、改善肠道形态结构以及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等方式来维系猪肠道健康,作为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在猪养殖业中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就植物多酚的理化性质、组成以及其对猪肠道氧化平衡状态、肠道形态和肠黏膜屏障完整性的调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多酚类物质在猪健康养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刺五加苷(ELU)是中草药刺五加的主要提取物之一,具备缓解氧化应激造成的生物膜损伤进而保护肠道健康的功能。断奶仔猪肠道发育不完全,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本文以断奶仔猪和小鼠为例,综述了幼龄单胃哺乳动物易受断奶应激影响的原因和表现,ELU缓解断奶阶段肠道氧化应激和炎症的研究现状,以及ELU调控氧化应激和炎症的途径,为刺五加及其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缓解断奶应激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对ELU的应用模式提出建议。
T细胞是保护机体健康的重要防线,它通过识别和杀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侵害,同时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损害,在抗感染、抗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目前针对猪T细胞发育及免疫平衡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综合解析了猪T细胞的发育及分化、免疫平衡及其调节机制,以期为防控猪疾病及精准调控猪T细胞免疫平衡提供参考。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强效温室气体——甲烷(CH4),CH4既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又降低饲料利用效率减少畜产品的产出,所以反刍动物CH4减排势在必行。从产CH4过程或产CH4底物探索CH4减排措施,是最为直接的解决反刍动物CH4排放问题的有效手段。氢化酶在产CH4过程及产CH4底物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是广泛分布于瘤胃微生物内的一大类金属酶,氢化酶或可成为抑制CH4生成的新靶点。因此,本文将论述氢化酶在瘤胃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原虫)中的分布及其在产CH4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新型CH4减排措施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水产动物的肠道健康在水产养殖中十分关键。支链氨基酸作为水产动物必需氨基酸,在其生长、肠道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型蛋白质源开发及低蛋白质低鱼粉饲料研发的大背景下,水产动物支链氨基酸营养研究逐步受到重视。而单一支链氨基酸缺乏和过量均会对水产动物肠道健康产生影响。本文从支链氨基酸理化性质、对肠道健康的影响2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支链氨基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芝麻酚(SEM)是一种存在于芝麻中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肥胖、抑菌、抗肿瘤以及保护肠道屏障等作用。SEM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SEM的理化性质、主要生理功能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SEM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饲料禁用抗生素以来,寻找有效的养殖方案是当前畜禽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5-羟基色氨酸及其代谢物5-羟色胺和褪黑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改善睡眠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畜禽生产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适当补充5-羟基色氨酸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健康,同时通过促进褪黑素合成,优化繁殖性能和昼夜节律,从而提升畜禽的整体健康。本文就5-羟基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合成分泌和代谢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5-羟基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深入开发应用和促进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可行参考。
α-硫辛酸依赖于线粒体中脂肪酸合成通路Ⅱ合成,能够作为辅助因子脂酰化修饰线粒体代谢酶并调节线粒体生物发生。本文综述了α-硫辛酸的结构、来源和生物学功能,从肌纤维类型转化、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等方面总结了α-硫辛酸调控肌纤维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α-硫辛酸对肌肉pH、色泽、系水力和嫩度等肉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开发高品质、高食用性和安全性肉品提供参考。
亚麻籽及其副产物亚麻籽饼粕,作为一种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的新型非常规饲料资源,对于缓解我国当前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推进实施豆粕减量替代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亚麻籽及其副产物因抗营养因子含量高、营养物质消化率较低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挤压膨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加工措施,在降低原料中的生氰糖苷、植酸等抗营养因子含量,提升原料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改善原料的饲用价值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系统综述了挤压膨化技术在改善亚麻籽及其副产物营养价值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深入探讨了膨化亚麻籽及其副产物对畜禽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挤压膨化技术及亚麻籽与其副产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居民首位死因。红肉和鸡蛋摄入量增加导致的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膳食指南提倡在保证健康的情况下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因此,控制牛肉等红肉中胆固醇的水平对人及动物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不仅参与宿主的消化吸收,还在调节脂质代谢包括胆固醇稳态的维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对胃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以胃肠道菌群为靶点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改善动物机体健康和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肠道的吸收过程是营养物质与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主要途径,涉及上皮屏障通透性、转运蛋白活性和肠道代谢等多个复杂过程。为研究活性物质在肠道的吸收代谢机制,开发一个高效、安全、便捷且可靠的体外吸收预测模型一直是研究中的挑战和热点。肠道类器官,作为一种重要的肠吸收模型,由多种肠细胞构成,能够表达多种转运载体,并形成具有吸收代谢功能的肠道结构,已成为预测活性物质吸收代谢的理想工具。本文综述了肠道吸收机能及其细胞组成,肠道类器官的生物学特性、构建方法及其在活性物质吸收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开发高效、低毒且促进动物生长的活性物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