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18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6-03-20
  

  • 全选
    |
    猪与禽营养
  • 徐奇友1,2 单安山* 李建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43-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仔猪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早期断奶!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对TNF和IL-2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约克夏仔猪,试验1分别在1、7、14、21和28日龄选取2头仔猪;试验2仔猪分别在14、18和35日龄断奶;试验3选取16头仔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4选取32头仔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结果表明:(1)血清TNF(P<0101)、IL22(P<0105)含量从1日龄到7日龄显著降低,14日龄又上升,并维持一定水平。(2)与35日龄断奶仔猪相比,早期断奶仔猪断奶14和35d血清IL22含量显著降低(P<0105),14日龄断奶仔猪血清TNF含量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3)饲喂血浆蛋白粉和特异性免疫卵黄日粮仔猪血清TNF含量显著提高(P<0105)。(4)饲喂2!10和20mg/kg乳铁蛋白仔猪血清TNF!IL22含量均表现出提高的趋势。由此得出结论,早期断奶降低了仔猪血清IL-2含量,饲喂血浆蛋白粉和特异性免疫卵黄日粮可以提高血清TNF含量。
  • 李建涛1,2 蔡辉益2* 刘国华 常文环 张姝 王金全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48-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免疫应激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影响。选取体重(390士20)g 的16日龄AA肉公雏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6,18和20日龄按500 f.g/kg BW向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1日龄屠宰,取日粮和食糜测定氨基酸和Cr20 3含量,计算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结果显示,与配对组相比,免疫应激增加了肉仔鸡除甘氨酸外其余16种氨基酸的回肠末端内源流量(mg/24h ),其中6种氨基酸增幅显著(P<O.05 );但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应激减少除半胧氨酸和组氨酸外的其余氨基酸的内源流量,其中8种氨基酸差异显著(P<O.05 )。试验结果表明,采食量是影响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主要因素,谷氨酸是回肠末端内源损失(mg/kg DMI)最大的氨基酸,其次是天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含硫氨基酸内源损失最小。
  • 反刍动物营养
  • 李建国1 韩永利2 李秋凤 曹玉凤 李运起 杨佳栋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54-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烟酸对高温环境中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泌乳早期的中国荷斯坦牛,采用3X3拉丁方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12 g/d烟酸,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添加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 (2)添加6,12 g/d烟酸可使产奶量分别提高13.20 %( P<0.05 ),9.39 %( P<0.05 ),而4%标准乳量无显著差异(P>0.05 );添加烟酸不影响乳蛋白和乳脂率(P<0.05).( 3)添加烟酸使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 );添加烟酸6,12g /d使血糖含量提高37.89 %( P<0.05 ),51.93 %( P<0.05 ),但两添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添加烟酸12g /d可显著降低奶牛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 );添加6,12g /d烟酸使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23.89%(P<0.01),10.39%(P<0.01)。综合分析试验奶牛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夏季给奶牛补饲烟酸有助于缓解热应激,适宜的添加量为6 g/d,
  • 刘强 黄应祥 王聪*王浩 董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60-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异丁酸对西门塔尔牛瘤胃pH,NH3-N,VFA和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尿嗦吟衍生物浓度的影响。选用4头平均体重420 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痰管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x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千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异丁酸。0.02,0.04和。.06g /(kgW?d )。结果表明:各组瘤胃pH差异不显著(P>0.05),0.04g /(kgW·d)组和0.06 g /(kgW·d)组NH,-N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和0.02 g /(kgW ?d )组(P<0.01);0.02g /(kgW?d )组豆粕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动态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4 g/(kgW?d)组玉米秸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显著提高(P< 0.05),0.04g /(kgW ?d )组瘤胃乙酸、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尿a吟衍生物显著增加(P<0.05 )。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日粮中异丁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4 g/(kgW?d)。
  • 水产营养
  • 罗莉1 文华2*王琳 李芹 龙勇 郭建林 杨霞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66-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的营养效应。选用体长12.5 -13.0 c m,体重38.1 -38.9 g 的草鱼432尾,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每组54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在饲料中添加0,200,400,600,800,1 000,1 400,1 800 mg/kg的牛磺酸,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30 d,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生长、品质、消化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牛磺酸促进草鱼生长(除1 800 mg/kg添加量外)。添加量为600 mg/kg时,特定生长率(SGR)、肌肉、肝胰脏RNA/DNA比值、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最高(P<0.05);(2)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草鱼体水分含量下降,体蛋白、体脂含量增加(P<0.05 ),灰分含量、内脏指数、肥满度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3 )添加适宜牛磺酸(600-800m g/kg),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P<0.05 );( 4 )牛磺酸具有促进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草鱼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600 mg/kg。
  • 饲料营养
  • 陈代文 张克英 王万祥 丁雪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72-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益生素和寡糖单独或合并使用对断奶仔猪微生物菌群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x2x2因子设计,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添加酸化剂提高血液IgG水平(21.74%),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58.31%);添加益生素显著提高血液IgG水平(10.40 %,P< 0.05 ),极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6.61 %,P <0.01 );添加寡糖极显著提高血液IgG水平(19.23%,P<0.01)和淋巴细胞转化率(11.76%,P<0.01)。添加酸化剂、益生素或寡糖均提高粪便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 (2)益生素加酸化剂、寡糖加酸化剂、益生素加寡糖、三者合用显著提高血液IgG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对血液Igm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酸化剂和益生素对提高断奶仔猪血液IgG水平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酸化剂和寡糖、益生素和寡糖对血液IgA水平具有极显著(P<0.01 )和显著(P<0.05 )的互作效应,表现为较单独添加寡糖降低IgA水平;酸化剂和益生素未体现出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酸化剂、益生素和寡糖合用较对照组和单独添加降低大肠杆菌数量,较单独添加降低淋巴细胞转化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结论:酸化剂、益生素、寡糖单独或合并使用均能改善断奶仔猪微生物菌群,增强其免疫功能。
  • 陈萍12 李福昌1*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79-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脂肪对断奶至2月龄肉兔生长发育、能量和蛋白利用、十二指肠酶活、血液生化指标及盲肠发酵的影响。选用112只断奶新西兰兔,随机分成7组,每组16只,分别饲喂添加不同种类(猪油、豆油)和水平(0%,2%,4%和6%)油脂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油脂能显著提高肉兔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 ),添加4%油脂时平均日增重最高为29.33 g ,料重比最低为3.31 : 1 ,能量消化率和代谢率随油脂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 );氮 沉积和可消化氮转化为沉积氮的效率随油脂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以4%油脂添加量最高,分别为0.81 g /d和58.70%;添加油脂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4%添加量时酶活最高为224.01 I U/g;和添加豆油相比,添加猪油显著提高了血液总胆固醇(TO、总甘油三醋(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P<0.05 );添加油脂对盲肠pH,NI4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丙酸、丁酸比例及乙丙酸比例影响不显著(P>0.05 )。综合以上结果,断奶至2月龄肉兔脂肪的适宜添加量4%.
  • 杨久仙1,2 马秋刚1 关舒 郭宝海 彭晓培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86-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日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蛋用种鸡磷的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72只24周龄罗曼褐父母代种鸡,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54只种鸡。采用玉米一豆粕一杂粕型基础饲粮,正对照组含总磷0.55 ,非植酸磷0.40%,不加酶;负对照组含总磷0.40%,非植酸磷0.21 ,不加酶;试验组含总磷0.40 ,非植酸磷0.21%,加酶制剂。试验期18周。结果表明:在低非植酸磷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粪便中磷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对照组(P<0.01 );粪 便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5 );显著改善蛋黄颜色(P<0.05 );不影响生产性能、骨骼发育和蛋壳质量。添加200g /t复合酶替代罗曼褐蛋用种鸡日粮中75%的磷
    酸氢钙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罗曼褐蛋用种鸡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
  • 研究简报
  • 麻艳群1 杨家晃2 夏中生 廖玉英 麦伟红 周恒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92-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日粮对鹅生长性能和纤维类物质及其他养分利用能力的影响。选取4周龄、体重相近的广西合浦鹅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公母各1/2),分别饲喂3种不同代谢能(ME)水平的日粮:第1组10.03 M J/kg,第2组11.00 M J/kg,第3组11.85 M J/kg,进行42d 的饲养试验;同时分别于5周龄和9周龄时从上述3组试验鹅中各选取4只体重相近的试鹅进行代谢试验并用内源指示剂法(4 mol/L HC1不溶灰分)测定试鹅对日粮养分的代谢率。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各组试鹅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5周龄时,各组日粮养分代谢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 );但在9周龄时,第1组的CF,DM和能量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或P<0.01 )。因此,本试验证明了日粮ME在10.03 -11.85 M J/kg时,不影响合浦鹅的增重和屠宰性能;在9周龄、日粮ME为10.03M J/kg时,其CF,DM和能量代谢率显著高于ME为11.00或11.85 M J/kg组,而高能量日粮并未表现出养分代谢上的优势。
  • 匡伟1郭玉华1 尹召华 赵国琦 王加启 李树聪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197-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痰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3个不同水平的VA(分别为8.3 x 1 0-2m g/mL( A组),2.5x10一’mg/mL( B组)和4.17x 1 0-’m g/mL( C组))对瘤胃pH,氨氮(NH3-N)、尿素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的影响以及VA在瘤胃中的消失情况。结果表明,随着VA添加量的增加培养液pH呈上升趋势,NH3-N 和VFA的平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C 组培养液尿素氮浓度极显著高于A,B两组(P<0.01 )。在高产奶牛的TMR日粮条件下,培养液VA浓度随着VA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VA水平下,培养液中VA浓度的峰值均出现在培养8h后。
  • 黄金果 杨维仁 杨在宾 姜淑贞 张桂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203-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应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和瘤胃尼龙袋法检验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在瘤胃中的稳定性。根据动物油添加比例不同(分别添加20%,30%和40%),保护性蛋氨酸分为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 (RPMet-D、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I (RPMet-11)和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II (RPMet-III)。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包被蛋氨酸相比,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在瘤胃中的释放率显著降低(P<0.05);动物油添加比例不同对于过瘤胃保护蛋氨酸的稳定性影响显著(P<0.05)。不同形式保护性蛋氨酸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中的降解趋势与在瘤胃中的降解趋势相似,且应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测定各个时间点保护性蛋氨酸的释放率简单、稳定,与瘤胃尼龙袋法相比各个时间点的释放率均存在强相关回归关系(n二5, P<0.01 ),因此该系统适宜于评定保护性氨基酸的稳定性。
  • 综述
  • 曹兵海 苏华维 呙于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208-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肉鸡进行补偿生长处理,可降低其死淘率、改善饲料效率,并且不影响其上市活重或净膛重,但遗传(血统)、性别、限饲养分的时期和时间、限饲程度以及恢复饲喂常规饲料时间长短会影响补偿生长效果。本文综述了可用于肉鸡补偿性生长的各种方法和参数,同时归纳了补偿生长的机制。
  • 查龙应 许梓荣* 王敏奇
    动物营养学报. 2006, 18(03): 215-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aco-2细胞源自人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时能自发地进行类似肠道细胞的形态学和生化学上的分化,获得许多小肠吸收细胞的特性,如形成微绒毛结构;在细胞表面形成良好的刷状缘;在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分泌水解酶以及合成转运糖、氨基酸和药物等的载体转运系统。由培养在微孔滤膜上的Caco-2细胞构建的模型为研究营养素在小肠的吸收机理提供了一个有效且易于操作的实验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特征、检测及其在氨基酸、维生素、核苷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小肠吸收机理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