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大事记
数据库收录
文献计量学指标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著作权转让协议
论文规范标准
写作指南
编委会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关键词排行
关键词云
知识脉络
作者关系图
期刊订阅
道德声明
OA政策
公益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9年, 第21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09-05-20
全选
|
综述
Select
小肽转运载体2及其在乳腺泌乳中的作用
Oligopeptide Transporter 2 and Its Function in Mammary Gland Lactation
周苗苗,吴跃明
*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03-6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潜在的重要的乳腺小肽转运系统,PepT2在乳腺氨基酸氮转运、降低乳汁药物分布以及乳腺疾病治疗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对PepT2在乳腺中作用的深入研究在泌乳生理和临床治疗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PepT2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底物转运特性、表达调控以及其在泌乳生理中的作用4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Select
反刍动物尿素氮再循环利用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Study of Urea Nitrogen Recycling in RuminantsZ
张莹1,郭旭生2*,丁路明2 ,龙瑞军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09-6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尿素氮的再循环利用对于维持反刍动物体内氮的营养代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当日粮氮摄入不足时,反刍动物会更加依赖再循环的尿素氮。本文阐述了内源尿素氮对于反刍动物氮代谢的重要性,研究反刍动物尿素氮代谢的方法、影响尿素氮代谢的因素以及调控反刍动物尿素氮循环代谢的机制等,并对当前调控反刍动物尿素氮循环代谢机制的研究热点尿素转运蛋白进行了简析。
猪与禽营养
Select
不同淀粉来源对生长猪氮代谢及血液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Starch Sources on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Part 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 in Growing Swine
戴求仲,1王康宁2 ,胡艳1 ,陈福华3 ,印遇龙4 ,李铁军,黄瑞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17-6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淀粉来源对生长猪氮代谢和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7头体重(21.09±0.7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以玉米、早籼稻糙米、糯米和抗性淀粉作为淀粉来源,配合4个等氮、等能、等淀粉试验日粮和1个无氮日粮,进行1个按5×5拉丁方设计的氮代谢试验和1个为期8 d的单因子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抗性淀粉组蛋白质表观和真消化率均最低,表观消化率分别比玉米组、糯米组、糙米组低9.28%、11.31%和11.05%(P<0.05),真消化率分别低8.79%、10.80%和10.50%(P<0.05);蛋白质沉积率以玉米组最高,分别比抗性淀粉、糯米和糙米日粮组高25.98%(P<0.05)、1.32%(P>0.05)和1.37%(P>0.05)。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抗性淀粉组试验猪的血液中葡萄糖、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血糖变化比较平稳,其他各组采食后升高幅度较大,1 h后达到高峰;其中糯米组采食后1 h血液中葡萄糖、胰岛素含量及胰岛素/血糖最高,分别为1.21 mg/mL、52.35 μU/mL和43.27 μU/m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结果可知,日粮淀粉来源影响生长猪氮代谢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抗性淀粉组的血糖和胰岛素变化幅度较小,蛋白质的沉积率也较低。
Select
初产母猪妊娠前期能量和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
Optimal Requirement for Energy and Lysine Content of Primiparous Sows during Early Gestation
钟正泽1,江山1,肖融1,王金勇1,欧秀琼1,周晓容1,王超,师阳,宋代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25-6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消化能(DE)和真可消化赖氨酸(true digestible Lys)含量对初产母猪妊娠前期(配种~妊娠第84天)生产性能、妊娠物组成和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得出初产母猪妊娠前期能量和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采取二因子(DE和true digestible Lys)4水平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选取7-8月龄、体重为(123.26±5.69)kg的渝荣Ⅰ号CB系后备母猪36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栏限喂饲养,分别饲以6种不同DE和真可消化赖氨酸水平的日粮,试验期84 d。试验结果显示:母猪妊娠前期,随着DE水平和真可消化赖氨酸水平的提高,母体增重有增加的趋势;提高DE水平显著降低母猪妊娠第84天时的活仔数(P<0.05),极显著地提高了死胎和木乃伊数(P<0.01);DE和真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不会影响妊娠物总重以及胎儿、胎盘和子宫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的含量(P>0.05);妊娠前期母猪血清中孕酮含量随DE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胰岛素含量随DE水平的提高而增加,DE和真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不会对血清中促黄体素的浓度产生影响(P>0.05)。研究结果提示:为提高初产母猪的窝重,妊娠前期日粮中DE和真可消化赖氨酸的推荐含量为12.50 MJ/kg和0.69%。
Select
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荣昌烤乳猪品系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and Protein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 Trait in China Rongchang Strain’s Roast Sucking Pigs
陈德志,余冰,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34-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荣昌烤乳猪品系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建立荣昌烤乳猪品系适宜营养水平。试验按照2×3因子设计,设2个能量水平(14.10和15.06 MJ/kg),3个蛋白质水平(16%、18%和20%)。试验选用(24±2)日龄断奶、体重(5.01±0.73 ) kg的荣昌烤乳猪系健康仔猪120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日粮能量水平显著影响仔猪日增重(P=0.006)和料肉比(P=0.030),高能水平下仔猪生长性能优于低能水平。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仔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P<0.05),蛋白质水平18%组生长性能优于16%和20%组。能量和蛋白质的交互作用除了对日增重影响差异显著(P=0.021)外,对其余生长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2)日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和蒸煮损失(P<0.01),对肌肉总色素和肌纤维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肌肉粗蛋白质、肌内脂肪和蒸煮损失(P<0.01),对其余肉质性状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能量和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对肌肉粗蛋白质、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影响极显著(P<0.01),对肌肉总色素及蒸煮损失的影响显著(P<0.05)。综上可知,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荣昌烤乳猪品系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5~11 kg荣昌烤乳猪品系适宜的消化能水平为15.06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
Select
饮水温度和环境富集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营养素利用的影响
Effects of Drinking Water Temperature and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on Performance and Nutrients Utilization in Weaned Piglets
谭磊,顾宪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40-6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2×2双因子两水平试验设计探讨了饮水温度(DWT)和环境富集(EE)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以及营养素利用的影响。试验选用30日龄断奶仔猪100头,随机分为对照(DWT11-EE)、温水(DWT30-EE)、环境富集(DWT11+EE)、温水+环境富集(DWT30+EE)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3母+2公),饲养40 d。结果显示:(1)添加富集材料时,30 ℃饮水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饮水量比11 ℃饮水组增加23.4%(P<0.05);温水温度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肉比(F/G)(P<0.05)、饮水温度和环境富集对试验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2)饮水温水显著提高日粮磷(P)的表观消化率(P<0.05);饮水温度和环境富集对日粮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和磷表观吸收量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由此得出,饮30 ℃温水可提高断奶仔猪饲料转化效率,增加饮水量;对断奶仔猪,添加环境富集材料时宜饮11 ℃凉水,不添加环境富集材料时宜饮30 ℃温水。
Select
育肥猪日粮中通过营养调控和添加益生素或牛至油替代抗生素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Feasibility of Substituting for Antibiotics with Probiotics,Origanum Oil and through Nutrition Regulation in Diets of Finishing Pigs
武晶1,2,3,赵克斌2*,王立贤2,袁世态1,颜华2,赵恒寿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45-6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通过营养调控、添加益生素或牛至油,探讨替代抗生素,提高猪群抗病、抗应激能力的高效绿色添加剂组合。试验选用平均体重27 kg,健康长×大杂交阉公猪324头,随机分为6组:Ⅰ组(金霉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金霉素)、Ⅱ组(牛至油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mg/kg牛至油)、Ⅲ组(益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 g/kg益生素)、Ⅳ组(营养调控组,提高日粮中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Zn、Mn和I水平)、Ⅴ组(牛至油+营养调控组)、Ⅵ组(益生素+营养调控组)。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Ⅴ组猪生长速度最快,料重比最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和Ⅵ组(P<0.05);血液中白细胞数量Ⅲ组最高,显著高于Ⅳ组和Ⅴ组(P<0.05);淋巴细胞转化率Ⅲ组和Ⅴ组较高,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P<0.05);Ⅰ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Ⅴ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猪瘟、蓝耳病及口蹄疫抗体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营养调控同时添加牛至油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猪的生长性能、抗应激和抗病力超过添加金霉素。
Select
日粮类型及肠液储存条件对鸭空肠液组成与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Type and Storage Condition of Intestinal Juice on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 of Jejunal Juice in Ducks
郑卫宽,赵峰,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52-6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日粮类型及肠液的体外储存条件对鸭空肠液组成的影响,为人工鸭小肠液的制备提供参考。试验一探讨日粮类型对鸭空肠液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36只安装有空肠T型套管的成年公鸭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鸭,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和玉米-豆粕-菜粕-棉粕型日粮,试验期35 d。试验二利用2×3(2个储存温度:-20和-70 ℃,3个储存时间:30、60和90 d)完全随机设计,研究鸭空肠液有效生物学活性的适宜储存条件。结果表明,2种日粮条件下鸭空肠液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及Mg2+和Cl-浓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K+、Na+和Ca2+浓度及pH上无显著影响(P>0.05)。肠液的储存温度对鸭空肠液的pH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肠液的储存时间对玉米-豆粕-菜粕-棉粕型日粮条件下鸭空肠液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2种日粮条件下空肠液pH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由此可见,日粮类型是影响鸭空肠液生物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储存条件对鸭空肠液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因日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Select
日粮能量水平对6-10周龄扬州鹅生产性能与脂肪沉积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Levels on Performance and Fat Deposition of Yangzhou Goslings from 6 to 10 Weeks of Age
魏宗友,张建智,喻礼怀,王洪荣*,王梦芝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59-6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6-10周龄扬州鹅生产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选用35日龄、体重相近的扬州鹅2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1/2。Ⅰ~Ⅳ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0.11、11.19、12.37和13.45 MJ/kg,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Ⅳ组,Ⅲ和Ⅳ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2)Ⅳ组的屠宰率和腿脂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和Ⅳ组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3)日粮能量水平对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葡萄糖、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Ⅱ组(P<0.05),而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知,高能量日粮显著提高6-10周龄扬州鹅的屠宰率、腹脂率和腿脂率,降低采食量和料重比。但是,腹脂率过高(5.4%)将导致饲料成本增加。因此,建议6-10周龄扬州鹅日粮的适宜能量水平为12.37 MJ/kg。
反刍动物营养
Select
过瘤胃蛋氨酸对热应激下奶牛生产性能、淋巴细胞凋亡以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 on Performance, Apoptosis of Lymphocytes and Related Genes in Dairy Cows under Heat Stress
韩兆玉,周国波,金志红,王根林*,李惠侠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65-6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16头泌乳荷斯坦奶牛,根据年龄、胎次、泌乳时间和产奶量等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奶牛每天每头补饲12 g过瘤胃蛋氨酸,研究夏季热应激下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淋巴细胞凋亡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淋巴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和Bax mRNA采用定量PCR测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夏季奶牛饲喂12 g/d过瘤胃蛋氨酸,有提高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的趋势;体细胞数呈下降趋势;奶牛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酸脱氢酶水平下降了10.37%,差异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葡萄糖、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呈增加趋势,丙二醛水平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2 g/d过瘤胃蛋氨酸组,奶牛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凋亡率降低了36.39%,差异极显著(P<0.01);瘤胃蛋氨酸组奶牛外周血液淋巴细胞Bcl-2 mRNA基因丰度提高了11.92%;Bax mRNA基因丰度下降了17.30%;Bcl-2 mRNA与Bax mRNA比值提高了36.36%,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夏季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凋亡,上调抗凋亡基因和抑制促凋亡基因表达,有缓解热应激的作用。
Select
不同蛋白质饲料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tein Feeds on Rumen Ferment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vitro
王梦芝,喻礼怀,王洪荣,李国祥,曹恒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73-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蛋白质饲料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及其群体结构的影响。试验以3只瘘管山羊提供瘤胃液,分为羽毛粉组(A组)、玉米蛋白粉组(B组)、豆粕组(C组)和鱼粉组(D组)4组进行体外培养,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微生物群体的多样性。结果表明:pH在5.80~6.80间变化,均值以C组最低(6.19),A组最高(6.61);氨氮浓度变动范围为36.8~120.1 mg/mL,均值以A组最低(54.9 mg/L),C组最高(99.5 mg/L);微生物蛋白量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D组最高(0.651 3 mg/mL),A组最低(0.528 9 mg/mL),C组细菌蛋白量(0.330 9 mg/mL)在4组中最高。原虫蛋白量/细菌蛋白量在组间也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A组最高(107.00%),C组最低(84.30%)。另外,遗传指纹图谱分析表明原虫和细菌区系内类群结构在各组间明显不同。总之,本研究中不同的蛋白质饲料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和其群体结构有不同影响,以鱼粉对微生物生长的促进效应最好。
水产营养
Select
锌源和锌水平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
Effects of Zinc Sources and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Indices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Juve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
赵红霞1,2,曹俊明1*,朱选1,陈水春1,蓝汉冰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80-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观察实用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和锌水平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初重为(2.98±0.02) g的奥尼罗非鱼1 08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1种实用对照饲料和8种添加不同水平硫酸锌(记作Zn-10、Zn-20、Zn-30和Zn-60)和蛋氨酸锌(记作MZn-10、MZn-20、MZn-30和MZn-60)的试验饲料,2种锌源饲料中的锌添加量分别为10、20、30和60 mg/kg,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Zn-60和MZn-60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罗非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分别在MZn-20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Zn-10和Zn-60组(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在MZn-20组显著高于Zn-30、Zn-60和MZn-60组(P<0.05)。与对照组和硫酸锌组相比,蛋氨酸锌组罗非鱼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Zn-20和Zn-30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Zn-10组肌肉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饲料中锌添加量的增加,罗非鱼肥满度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Zn-20和MZn-30组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各蛋氨酸锌组(P<0.05)。添加锌的各试验组罗非鱼肝体比呈升高趋势,Zn-30和MZn-6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罗非鱼脂体比在MZn-6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实用饲料中添加60 mg/kg锌能够提高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硫酸锌和蛋氨酸锌的促生长作用效果相似;实用饲料中添加10~20 mg/kg锌能够增强罗非鱼抗氧化能力,蛋氨酸锌抗氧化作用明显优于硫酸锌。
Select
β–葡聚糖对齐口裂腹鱼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β-glucan on Growth and Immunity Function of 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
张辽1,温安祥2*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88-6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添加不同剂量的β–葡聚糖对齐口裂腹鱼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健康均重为(67.97±6.99) g的齐口裂腹鱼432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mg/kg β–葡聚糖的试验日粮,于试验的第14天、第28天、第42天和第56天取样,测定各组相对增重率、血液白细胞吞噬率、红细胞吞噬率、血浆溶菌酶活力、补体C3、IgM和肠道SIgA的含量。结果表明:(1)500 mg/kg剂量组的相对增重率在第56天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而2 000和4 000mg/kg组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2)500 mg/kg组的白细胞吞噬率、红细胞吞噬率、补体C3和IgM含量从第14天至第56天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1 000 mg/kg组的白细胞吞噬率、红细胞吞噬率、溶菌酶活力、补体C3含量从第14天至第56天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且在第56天肠道SIgA的含量也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 000 mg/kg组的白细胞吞噬率、红细胞吞噬率、溶菌酶活力、补体C3和IgM含量及4 000 mg/kg组的溶菌酶活力、补体C3和IgM含量在第14天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但至第56天2 000和4 000 mg/kg组的白细胞吞噬率、IgM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得出:(1)日粮中添加500 mg/kg β–葡聚糖能促进齐口裂腹鱼生长;(2)日粮中添加500和1 000 mg/kg的β–葡聚糖能增强齐口裂腹鱼的免疫功能;(3)添加高剂量(2 000和4 000 mg/kg)的β–葡聚糖在短期内(至第14天)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但随作用时间延长(至第56天),免疫功能反而下降,同时还抑制齐口裂腹鱼的生长;(4)500-1 000 mg/kg可作为β–葡聚糖在齐口裂腹鱼上应用的推荐使用量。
Select
野生与养殖三疣梭子蟹营养品质分析及比较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Quality between Wild and Cultured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徐善良1,2,张薇1,严小军1,2,吕惠明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695-7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比较野生和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肌肉、肝胰腺及生殖腺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结果表明,粗蛋白质以肌肉中含量最高,养殖蟹平均为81.69%,野生蟹平均为74.02%;粗脂肪以肝胰腺中含量最高,野生蟹为57.28%,是养殖蟹42.42%的1-4倍。共检出38种脂肪酸,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最丰富,其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显著高于卵巢和肌肉中的含量;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及EPA+DHA含量则表现为肌肉>卵巢>肝胰腺(P<0.05);EPA+DHA两者含量之和高达20.21%-36.91%,占PUFA的2/3以上;C18∶2(n-6)、C18∶3 (n-3)和C20∶4(n-6)等PUFA的含量,均表现为野生蟹显著高于养殖蟹(P<0.05)。氨基酸组成中以谷氨酸含量居首位,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评判氨基酸显示,赖氨酸的相对含量最为丰富,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酸(蛋氨酸及胱氨酸);三疣梭子蟹的必需氨基酸(EAA)与总氨基酸(TAA)的比值(E/T)、与非必需氨基酸(NAA)的比值(E/N)皆高于FAO/WHO的评价标准,且野生蟹肌肉的E/T和E/N显著高于养殖蟹(P<0.05)。由此可知,三疣梭子蟹营养组成合理,且野生蟹品质优于养殖蟹。
饲料营养
Select
一种新的饲料配方技术——杂种遗传算法
A New Procedure Used for Feed Formulation: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张元跃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03-7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杂种遗传算法应用于饲料配方设计的可行性。利用杂种遗传算法与已经应用的6种饲料配方算法(标准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模糊线性规划、随机规划、模拟退火搜索和标准遗传算法)比较,结果显示,杂种遗传算法的配方满足了营养需要量和原料成分的约束要求,配方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实例表明,杂种遗传算法应用于饲料配方设计具有可行性。
Select
丁酸钠对轮状病毒攻毒和未攻毒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Effects of Sodium Butyr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Gut Development in Weanling Piglets with or without Infectious Rotavirus Inoculated
王纯刚,张克英*,丁雪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11-7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考察丁酸钠对轮状病毒攻毒和未攻毒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探讨丁酸钠缓减断奶应激的机理。选用(28±1)日龄刚断奶的大白仔猪48头,按体重随机分配到4个组中,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单笼饲养。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对照组和组1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组2和组3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丁酸钠;组1和组3在试验开始时每头仔猪接种浓度为1×106 TCID50/mL轮状病毒培养液1 mL。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攻毒降低断奶后第14天仔猪的采食量和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或P<0.01),提高仔猪腹泻指数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或P<0.05);提高断奶后第5天血清中γ-干扰素(INF-γ)(P<0.05)、白细胞介素-2(IL-2)(P<0.05)、白细胞介素-6(IL-6)(P<0.10)水平和轮状病毒抗体表达量(P<0.0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14天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极显著降低腹泻率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1);极显著增加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极显著提高断奶后第5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P<0.01)显著提高轮状病毒抗体表达量(P<0.05),有提高IL-2、IL-6水平的趋势(P>0.05)。结果提示,丁酸钠可缓减断奶和轮状病毒引起的应激,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其机理在于丁酸钠可改善仔猪肠道发育和微生物菌群结构,调控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Select
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Effects of Sodium Butyr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in Intestine of Weanling Piglets
钟翔1,黄小国1,陈莎莎2,李伟1,王恬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19-7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丁酸钠以及断奶天数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96头21日龄断奶、体重(6.00±0.05) 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丁酸钠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1和2 g/kg。在断奶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从各个重复中分别取1头仔猪屠宰取样。结果表明,在仔猪断奶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试验组1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5.0%(P>0.05)、13.4%(P<0.05)和2.3%(P>0.05)。仔猪断奶后第1~14天的日平均酶活: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和回肠总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28.5%(P>0.05)和6.4%(P>0.05);空肠前段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5.9%(P>0.05)和10.5%(P>0.05);回肠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21.5%(P>0.05)和22.1%(P>0.05)。丁酸钠浓度影响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的脂肪酶活性(P<0.05)。断奶天数对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淀粉酶,以及各段肠道脂肪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空肠后段总蛋白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01)。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1 g/kg的丁酸钠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断奶天数显著影响断奶仔猪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
Select
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Valine Supplementation o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Sows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Suckling Piglets
陈熠1,彭艺1,2,贺建华1*,邓近平3,贺赛美3,易德玮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27-7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泌乳母猪乳成分、采食量、背膘厚、断奶后发情间隔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预产期、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长白×大约克母猪32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含赖氨酸0.93%、缬氨酸0.84%)、基础日粮+0.10%缬氨酸、基础日粮+0.25%缬氨酸和基础日粮+0.40%缬氨酸。试验期从妊娠107 d到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明:第1天和第14天,添加缬氨酸极显著提高了母猪乳中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乳糖的含量(P<0.01),其中试验组2效果最好;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提高了仔猪断奶窝重和断奶窝增重,其中试验组2的这2项指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92%(P<0.05)和22.17%(P<0.05),效果最好;添加缬氨酸对母猪泌乳1-5 d、6-10 d、11-15 d、16-21 d以及全期的采食量、泌乳期背膘厚、断奶后至再发情的间隔天数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可促进泌乳,改善乳品质,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使仔猪获得最大断奶窝重和断奶窝增重的母猪日粮缬氨酸含量为1.09%。
Select
早期饲喂沙棘提取物对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Leptin水平及脂肪Leptin mRNA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Early Feeding Sea Buckthorn Extra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Meat Quality, Serum Leptin Levels and Leptin mRNA Expression of Adipose Tissue in Swine
张志宏,夏蕾,陈鑫,赵伟,王鹏祖,苏杰,李垚*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34-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饲喂沙棘提取物对猪生长性能、肉质、血清leptin水平及脂肪组织leptin表达的影响。选用(28±2)日龄断奶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仔猪24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公母各1/2)。第一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其基础上添加0.1%沙棘提取物,于57日龄起第二阶段全部饲喂基础日粮,至180日龄结束试验。运用荧光相对定量PCR测定脂肪中leptin mRNA表达量,以及沙棘提取物对肉质和血清leptin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饲喂沙棘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试验组肥育猪眼肌面积(P<0.05),降低背膘厚和肌内脂含量(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肥育猪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肥育猪背部皮下脂肪和肠系膜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部皮下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与血清leptin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照组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与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呈显著相关(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沙棘提取物可通过影响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及血清leptin水平,改变与肉质的相关系数,来改善肥育猪肉质特性。
Select
酵母铬对热应激肉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Chromium Yeast on Antioxidant Function in Broilers Suffered from Heat Stress
张彩虹,姜建阳,任慧英,朱风华,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41-7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铬不同添加水平对热应激肉鸡体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14日龄AA肉仔鸡216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铬0(对照组)、1.0、2.0、3.0、4.0和5.0 mg/kg,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期4周,在热应激条件下测定了28和42日龄肉鸡血清和肝脏组织中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MDA含量、GSH-Px、T-SOD、CAT活性和T-AOC。试验结果表明:3.0、4.0 mg/kg铬添加水平能够显著增强热应激肉鸡血清(28日龄)和肝脏(42日龄)中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42日龄)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P<0.05);减少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28日龄)中MDA生成(P<0.05);显著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GSH-Px活性和T-AOC(P<0.05);极显著提高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T-SOD活性(P<0.01);并能提高血清(42日龄)CAT活性(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酵母铬可以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清和肝脏中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减少MDA生成,并能提高血清和肝脏组织中GSH-Px、T-SOD、CAT活性和T-AOC,日粮中适宜的铬添加水平为3.0 mg/kg。
Select
缓释复合酸化剂对艾维茵白羽肉鸡消化道酸度、免疫指标及鸡舍氨浓度的影响
Effects of Slow-release Compound Acidifiers on Gastrointestinal pH and Immune Index of Avine Broilers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 Chicken House
贾刚,晏家友,王辉,黄兰,刘小莉,王康宁*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47-7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考察了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缓释复合酸化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胃肠道酸度、肠道微生物菌群、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及鸡舍氨气浓度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20.25±0.30) g的艾维茵白羽肉鸡480羽,按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鸡(公母各占1/2),肉鸡分别饲养于2个完全相同的平养舍内,试验时间为49 d。结果表明,缓释复合酸化剂可以极显著降低肉鸡胃肠道pH(P<0.01);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P<0.05),但对日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极显著提高肉鸡空肠和盲肠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或P<0.01),显著提高21日龄法氏囊指数(P<0.05),但在42和49日龄对法氏囊指数无影响(P>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含量(P<0.05或P<0.01),显著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P<0.05);缓释复合酸化剂还可以极显著降低鸡舍氨浓度(P<0.01)。结果提示,在肉鸡日粮中添加缓释复合酸化剂,可以通过降低肉鸡消化道pH、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肉鸡的免疫力而促进肉鸡生长,并降低鸡舍氨浓度。
Select
不同添加剂对青贮苜蓿发酵品质的影响(英文)
Effects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the Fermentation Quality of Alfalfa Silage
白春生1,2,玉柱1*,王成杰3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55-7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添加乳酸菌制剂(FS)、绿汁发酵液(PFJ)、蔗糖(S)和乳酸菌制剂+蔗糖(FS+S)对青贮苜蓿发酵品质及其发酵动态的影响。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FS(0.000 5%)、PFJ(0.2%)、S(1%)、FS+S(0.000 5%+1%)5个组,分别在贮藏后的第2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30天和第45天开封,分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剂对青贮苜蓿发酵品质有改善作用,改善效果的顺序为:FS+S>S>PFJ>FS;添加乳酸菌组青贮初期乳酸菌数目多,青贮45 d后所有添加剂组的乳酸菌数目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pH仅在青贮前5 d短暂降低,此后不断上升,各添加剂组青贮初期pH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并稳定保持了低pH趋势;有机酸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良好的契合了pH动态;所有组的氨态氮在青贮过程中均逐渐上升,对照组尤为明显,所有添加剂组第10天后增加极其缓慢。由此可见,添加剂有助于提高青贮品质,且同时添加乳酸菌和蔗糖的效果最好。[动物营养学报,2009,21(5):755-762]
Select
低聚糖对幼年藏獒肠道菌群、腹泻和粪便质量的影响
Effects of Oligosaccharides on Intestinal Flora, Diarrhea and Fecal Quality in Tibetan Mastiff Puppies
程栋,丁丽敏*,刘丹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63-7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评定3种低聚糖(果寡糖、棉籽糖和木寡糖)对幼年藏獒肠道菌群、腹泻和粪便质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10.18±1.66) kg的幼年藏獒1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低聚糖(分别为果寡糖、棉籽糖和木寡糖)的日粮,试验期42 d。收集试验0、21和42 d时幼藏獒粪便,进行粪便评分、微生物培养,测定腹泻指数、粪氨、干物质和p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低聚糖都有提高粪便质量的趋势,其中木寡糖组在42 d时效果最好(P<0.05);在42 d时,3种低聚糖组总需氧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及粪氨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高(P<0.05),其中果寡糖组的效果最明显;3种低聚糖有降低pH的趋势。由此可知,低聚糖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年藏獒的菌群平衡、减少腹泻、提高粪便质量,并且果寡糖的添加效果最好。
Select
不同脂肪源日粮对大鼠生长及餐后糖脂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Fat Sources on Growth and Postprandial Lipid and Glucose Metabolism in Rats
邹芳,余冰,何军,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69-7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饲喂不同脂肪源的等营养水平日粮,研究不同种类脂肪对生长期SD大鼠生长及餐后糖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72只体重为60-90 g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6组大鼠分别饲喂无脂纯合型日粮、普通型日粮和10%玉米油、牛脂、棕榈油及椰子油纯合型日粮。试验分为2个阶段,共28 d。每周称大鼠个体重,第15天及第29天,测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第8天,添加脂肪的纯合日粮组大鼠体重均高于无脂组,玉米油组大鼠体重显著高于牛脂组、棕榈油组及椰子油组(P<0.05);试验第8天、第15天、第22天和第29天,玉米油组的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无脂组(P<0.05或P<0.01)。试验第15天,添加脂肪的纯合日粮组大鼠餐后血脂水平均高于无脂组,且牛脂组及棕榈油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均极显著高于无脂组(P<0.01)。试验第15天和第29天,普通日粮及添加脂肪的纯合日粮组血糖水平均高于无脂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油组和椰子油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极显著低于牛脂组及棕榈油组(P<0.05或P<0.01)。结果显示,玉米油的促生长效果优于椰子油、牛脂及棕榈油,且玉米油和椰子油不会升高餐后血脂及血糖水平。
分子营养
Select
银耳孢子发酵物及与pGRF基因质粒合用对断奶仔猪生长、部分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Effects of Combination of TSF and pGRF Gene Plasmid on Growth, Part Immune Indices and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Weaned Piglets
傅祖良1,王康宁1*,吴仿琪2,李雪梅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77-7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银耳孢子发酵物(TSF)及与猪生长激素释放因子(pGRF)基因质粒合用对断奶仔猪生长、部分免疫指标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与饲用抗生素效果作比较。选用48头(28±2) 日龄的断奶D×L×Y三元杂交仔猪,采用单项分类试验设计,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的原则随机分到对照组、抗生素组(吉他霉素40 mg/kg+硫酸抗敌素20 mg/kg)、TSF(4 000 mg/kg)组和TSF(4 000 mg/kg)+pGRF组4个组中,TSF+pGRF组中pGRF基因质粒是在试验开始时于每头猪后腿肌肉注射1 mg。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组均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日增重(P<0.05)及改善饲料转化效率(P<0.05)。添加有TSF的2组较对照组和抗生素组能显著提高血清IL-2浓度(P<0.05)、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和血清猪瘟抗体滴度(P<0.05);T淋巴细胞数量也有明显的提高(P=0.10)。添加有TSF的2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7)。由结果证明,TSF有促生长的作用,而且效果与吉他霉素+硫酸抗敌素相当;同时TSF还能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优化肠道菌群;TSF与pGRF基因质粒合用有进一步提高生长性能的趋势,但对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没有进一步的改善作用。
研究简报
Select
日粮添加苜蓿草粉对固始鸡体重、体尺指标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Effects of Alfalfa Meal Addition in Diet on Body Weight, Body Measurements and Internal Organs Development of Gushi Chickens
刘记强1,田亚东1,康相涛1,2*,张虎1,赵强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84-7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苜蓿草粉添加水平对固始鸡体重、体尺指标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探讨固始鸡对饲粮中苜蓿草粉的耐受水平。选取同批孵化的健康固始鸡慢羽纯系雏鸡1 15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公母各占1/2,分别饲喂含0、5%、10%、15%、20%和25%苜蓿草粉的日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在2、4、6及8周龄时试验组固始鸡体重、各肠段长度、大多数内脏器官重和器官指数、8周龄时体尺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25%苜蓿草粉对1-8周龄固始鸡体重和体尺指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对其大多数内脏器官发育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说明固始鸡对粗饲料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其日粮中可以添加较高水平的苜蓿草粉。
Select
不同饲养水平对荷斯坦公牛网胃和瓣胃器官发育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ing Levels on Organ Development and Tissue Morphology of Reticulum and Omasum of Holstein Bulls
桂林生,昝林森*,梁大勇,张双奇,刘桂要,黄磊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92-7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水平对6月龄荷斯坦公牛网胃和瓣胃器官发育及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9头健康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3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6∶4(Ⅰ组)、5∶5(Ⅱ组)和4∶6(Ⅲ组),试验3个月后,通过制作组织切片及电镜观察,测定3组试验牛网胃和瓣胃官发育及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网胃和瓣胃的黏膜结构均比较完整;(2)网胃和瓣胃的鲜重及鲜重/体重随日粮中粗料比例的增加而提高,Ⅲ组网胃和瓣胃的鲜重比Ⅰ组分别高出21.90%和19.93%(P<0.05);鲜重/体重方面,Ⅲ组比Ⅰ组分别高出29.86%和27.68%(P<0.05);(3)随日粮中粗饲料含量的增加,网胃和瓣胃的组织形态发育情况更好。通过与其他2试验组相比,Ⅲ组网胃和瓣胃的角化层厚度、固有膜宽度及乳头的发育显著增加(P<0.05)。结论:随着日粮中粗饲料的适当增加,促进了荷斯坦公牛网胃和瓣胃器官发育及组织形态变化。
Select
藏系绵羊瘤胃细菌区系的季节动态分析
Analysis of Rumen Bacterial Flora of Tibetan Sheep with Seasonal Shift
淡瑞芳1,龙瑞军2,3*,张海涛1,张欣4,丁学智5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5): 798-8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5.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季节牧草营养成分变化及藏系绵羊瘤胃细菌区系的季节动态变化。试验在不同季节分别随机选取3只藏系绵羊,采用PCR-DGGE技术对12只藏系绵羊瘤胃内容物中的细菌区系进行分子生态学的分析,对细菌16S rDNA的V6-V8可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DGGE图谱分析、相似性分析和Shannon多样指数分析。结果表明:(1)秋季瘤胃细菌种群丰富度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节,显著(P<0.05)高于夏季,而其他3个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瘤胃细菌区系组成结构在春季和夏季相似性高于90%,在秋、冬季相似性低于70%,而春、夏季与秋、冬季之间的相似性低于60%;(3)夏季牧草中DE和CP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季节,其瘤胃液pH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季节,瘤胃细菌区系丰富度也相应降低;秋季牧草的DE和CP含量显著(P<0.05)高于春、冬季节,其瘤胃液pH范围为7.1-7.3,瘤胃细菌区系丰富度高于其他3个季节。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季节瘤胃内优势菌群发生了改变,瘤胃细菌区系的季节变化与瘤胃pH、瘤胃内容物的物理特性、营养成分及其比例等有关。
新闻公告
更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单位:《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
主 编:计成
副主编
:尹靖东 谭支良 李爱科 姚军虎
编辑部主任:赵广永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61/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67X
国内邮发代号:80-591
定价:150元/期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