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8-04-20
  

  • 全选
    |
    猪与禽营养
  • 杨强   张石蕊贺喜易学武谯仕彦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371-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日粮中不同能量水平对 育肥猪生长 性能、 胴体性 状的影 响。选用70kg 的杜长
    大三元杂交猪216 头, 按试验要 求随机分为6个处理, 每个处理 6 个 重复, 每个重复 6 头猪, 对照组日 粮参照 NRC
    (1998) 推荐标准设计, 蛋白质水 平为 15 . 5 % , 消化能水平为 1 4. 27 MJ/ k g, 试验 Ⅰ、Ⅱ、 Ⅲ、 Ⅳ、 Ⅴ组日粮蛋 白质水平
    在对照组基础上下调 4 个百 分点, 并 补充 赖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和色氨 酸满足氨基酸需要, 消化能水平分别为
    14 . 4 8、 14 . 2 6、 1 3.88 、 1 3.52 、 1 3. 26 M J/kg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的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和血清氨基酸
    ( 精氨酸除外) 及尿素氮没有显著影响( P > 0 .0 5 ) ; 各试验组之间, 随着能量水平的降低, 日增重显著上升 ( P =0 . 02 ) , 肉料比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P = 0 .06 ) , 采食量没有受到能量水平 降低的影响 ( P = 0 .8 6) , 无脂瘦肉 率显著提高( P = 0 . 0 1) , 而脂肪率显著下降( P = 0 .0 3) ; 试验 Ⅳ、 Ⅴ组日增重、 肉料比显著高于试验 Ⅱ组( P < 0. 0 5) , 对照组和试验Ⅴ组眼肌面积和无脂瘦肉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 P < 0 . 05 ) , 而脂肪率显著低于试验 Ⅱ组( P < 0 . 0 5) , 除试验 Ⅰ组外, 其余各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 05 ) 。综合考虑能量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两方面的影响, 日粮蛋白质水平较NRC( 1998 ) 推荐的标准降 低4个百分点, 消化能水平降低到13. 26 MJ/ k g较为合适.
  • 张 曦,葛长荣,赵素梅,刘永刚,赖 桦,李长强,高士争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377-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优肉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能量水平。
    选取体重(15.18±0.85) kg的乌金猪90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头,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
    头。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以中国肉脂型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能量需要设计中能量水平(组Ⅲ,消化能12.98 MJ/kg),
    以NRC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NRC,1998)能量需要设计最高能量水平(组Ⅰ,消化能14.22 MJ/kg),此两个能量水平间设
    计中高能量水平(组Ⅱ,消化能13.60 MJ/kg),在中能量水平下一次分别设计中低能量水平(组Ⅳ,消化能12.36 MJ/kg)和最低能
    量水平(组Ⅴ,消化能11.74 MJ/kg),每个能量水平间的梯度为0.62 MJ/kg。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蛋白质、微量元素、
    氨基酸等水平基本固定。试验期至100 kg体重,分别在30、60和100 kg体重时屠宰,测定肉品质指标及肌肉营养成
    分,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并确定最优肉品质日粮适宜能量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
    不同生长阶段肌肉pH值、系水力、剪切力、烹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有明显影响,高、中、低能量及其日粮的组间差异
    显著(P<0.05),大理石纹在60和100 kg体重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肌肉中粗蛋白含
    量提高,在100 kg体重时达显著水平(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降低,不同生长阶段高、中、低能
    量及其日粮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大理石纹、剪切力、滴水损失为评定肉品质的代表指标,通过
    综合评定确定30、60和100 kg体重时最优肉品质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3.10 MJ/kg、13.08 MJ/kg和13.11 MJ/kg。
    研究结果可为乌金猪的合理饲养和改善肉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 郑爱荣 吴德 徐盛玉 刘忠臣 张果 张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388-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选用63头长白-大白杂交初产母猪,研究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早期胚胎存活和瘦素(leptin)、孕酮分泌及胚胎瘦素、瘦素受体(Ob-R)、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孕酮受体(PGR)、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基因表达的影响。将配种后的母猪随机分到高、中、低3个营养水平组按2倍、1.2倍和0.6倍维持需要(分别记为2.0M、1.2M和0.6M)供给饲粮,妊娠12,25和35d屠宰母猪收集血清和胚胎,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瘦素、孕酮水平,用RT-PCR 方法研究目的基因在胚胎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①胚胎存活率,妊娠12,25和35 d 时,1.2M组均显著高于2.0M组(Ρ<0.05);1.2M组妊娠12 d 时与0.6M组间差异不显著(Ρ>0.05),而妊娠25、35 d 高于0.6M组(Ρ<0.05);②血清瘦素水平,妊娠12 d 时,2.0 M 组显著高于1.2M 组(Ρ<0.05),极显著高于0.6M组(Ρ<0.01);妊娠25和35 d 时,2.0M组极显著高于1.2M和0.6M组(Ρ<0.01);1.2M组极显著高于0.6M组(Ρ<0.01)。血清孕酮水平,妊娠12、25和35d 时,2.0M组极显著低于1.2M组和0.6M组(Ρ<0.01),1.2M组和0.6M组之间差异不显著(Ρ>0.05);③营养水平对胚胎存活重要基因表达的影响,Leptin 和 Ob-R 基因 mRNA  的相对表达量在妊娠12、25和35 d 时,2.0M组显著高于1.2M 和0.6M 组(Ρ<0.05),而1.2M 与0.6M 组差异不显著(Ρ>0.05)。妊娠12和25d 时,2.0M 组胚胎 STAT-3 基因的相对表达极显著高于0.6M 组(Ρ<0.01);妊娠35d  时,2.0M 和1.2M 组极显著高于0.6M组(Ρ<0.01)。妊娠12、25和35d 时,2.0M 组胚胎DNMT-1 的相对表达显著高于0.6M 组(Ρ<0.05)。妊娠12d 时,各水平组胚胎 PGA 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25d 时,0.6M 组极显著高于2.0M 组(Ρ<0.01),显著高于1.2M 组(Ρ<0.05),妊娠35d 时,1.2M 组极显著高于2.0M 和0.6M 组(Ρ<0.01),0.6M 组显著高于2.0M 组(Ρ<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妊娠35d 以内以中营养水平饲喂初产母猪具有较高的胚胎存活率。营养水平显著影响瘦素、孕酮的分泌及lep-tin 等基因的表达,瘦素、孕酮分泌过高、过低均对胚胎发育不利,高水平饲喂及严重限饲引起胚胎中leptin、Ob-R、STAT-3、PGA、DNMT-1 基因表达变化,降低胚胎存活率。
  • 唐茂妍 陈旭东 梁富广 计成 马秋刚 何欣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397-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通过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尿素氮的影响,以建立生长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氨基酸的回归模型。选取体重30kg的三元(杜×长×大) 杂交生长猪68头,随机分为17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猪,运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1/ 2实施) ,研
    究得出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的回归方程。生长猪日增重( Y1 ,g)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 X1 , %) 、蛋氨酸+胱氨酸( X2 , %) 、苏氨酸( X3 , %)和色氨酸( X4 , %)水平的回归方程为: Y1 = - 5. 5680+71587 8X1 +3.045 2X2 +9.183 5X3 +4.226 9X4 +5.200 4X1 X2 - 1.905 6X1 X3 +2.233 4X1 X4 - 6.00 5X12- 7.369 4X22- 7.543 2X32- 22.073 2X42( R2=0.964 0, P<0.05) ;生长猪料重比( Y2 ,g)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 X1 , %) 、蛋氨酸+胱氨酸( X2 , %) 、苏氨酸( X3 , %)和色氨酸( X4 , %)水平的回归方程为: Y2 =12.176 0- 9.843 6X1 - 19.043 2X2 - 2.486 7X3 - 11.733 0X4 - 1.875 0X1 X2 - 6.875 0X1 X3 +1.562 5X1 X4 +8.986 6X12+ 23.274 5X22+7.968 4X32+33.470 5X42( R2=0.9213, P<0.01) ;日增重达到最大值(0.775kg)时,日粮的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78%、0.48%、0.51%和0.14 %。相应的氨基酸比例为Lys∶(Met +Cys) ∶Thr ∶Trp=100∶61∶64∶18。料重比最小(2.69)时,对应的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77%、0.44%、0.49%和0.16 %。氨基酸比例为Lys∶(Met +Cys) ∶Thr ∶Trp= 100∶57∶64∶21。对日增重和料重比进行综合考虑,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可消化氨基酸的比例范围为Lys∶(Met +Cys) ∶Thr ∶Trp=100∶(57~61) ∶64∶(18~21)
  • 戴求仲 王康宁印遇龙李铁军黄瑞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04-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淀粉消化性能的差异对生长猪回肠食糜中微生物氮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4头回肠末端安装有简单T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淀粉来源不同其回肠末端消化率存在差异,在生长猪的回肠末端抗性淀粉有83.07%被消化;糯米淀粉被100%消化,玉米和糙米淀粉介于二者之间,分别有97.63%和96.41%被消化;回肠食糜中氮的流量以采食抗性淀粉日粮组最高(为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7.44g),而食糜氮中微生物氮所占比例以采食糯米组最高(为72.8%);各组回肠食糜氨基酸流量中微生物氨基酸所占比率变化范围为25.43%(玉米组)~45.09%(抗性淀粉组),其中抗性淀粉组Asp、Glu、Ser和Lys的比率明显高于玉米组(P〈0.05),但Tyr却低于玉米组(P〈0.05);糙米组Arg显著高于抗性淀粉组,而Ala和Leu却比抗性淀粉组低(P〈0.05);糯米组Ala和Leu也明显较抗性淀粉组低。
  • 胡骁飞  呙于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1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2个饲养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皮质酮对肉仔鸡小肠形态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试验1中,120只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2中,108只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由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30mg皮质酮组成。21日龄时,测定肉仔鸡生产性能、小肠形态特征、血浆木糖水平、小肠食糜消化酶活性、养分消化率及小肠黏膜上皮细胞5-溴-2-脱氧鸟苷酸(BrdUrd)标记指数。结果表明,皮质酮诱导的应激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效率;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了血浆中木糖水平及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的BrdUrd标记指数(P〈0.05)。同时,皮质酮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小肠食糜中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但显著降低了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由此可知,采食含有皮质酮的日粮,使肉仔鸡小肠绒毛高度降低,小肠吸收功能下降,但由于消化酶活性提高,因此消化功能提高。
  • 李彦 杨在宾 杨维仁 邹杨 周佳萍 吴燕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17-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VA)、维生素E(VE)对肉鸡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试验日粮参照AA肉仔鸡推荐标准配制,4个处理的日粮VA、VE水平分别为:6375和37.5IU/kg、8500和50IU/kg、10625和62.5IU/kg、12750和75IU/kg,试验期49d。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增加日粮VA、VE水平可以改善肉鸡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不影响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随着日粮VA、VE水平的增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胸腺指数随之提高,丙二醛(MDA)水平逐渐降低。日粮VA、VE水平从AA肉仔鸡推荐量(VA:8500IU/kg;VE:50IU/kg)分别降至6375和37.5IU/kg时,肉鸡血清中Cu-Zn-SOD和GSH-Px水平降低19.17%和4.77%,MDA水平提高10.28%;VA、VE水平分别增加至12750和75IU/kg时,Cu-Zn-SOD和GSH-Px水平提高55.60%和17.89%,MDA水平降低3.86%。由此可见,提高肉鸡日粮VA、VE水平可以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免疫水平,并且随着VA、VE水平的增加抗氧化能力逐渐提高。
  • 章世元 俞路 王雅倩 王志跃 周卫东 杨海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23-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寻蛋壳质量与元素组成、超微结构的关系,分别用常规方法和X射线能谱仪测定了同日产65枚蛋的蛋壳质量、蛋壳结构属性与蛋壳元素相对含量,并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蛋壳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强度蛋壳元素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蛋壳乳突层有效厚度和乳突间隙组间差异显著,高强度组乳突层有效厚度和乳突间隙分别比中强组低23.01%(P〈0.01)和14.94%(P〈0.05)、比低强度组低73.43%(P〈0.01)和25.06%(P〈0.05)。由此得出,蛋壳超微结构致密度直接影响蛋壳质量,而蛋壳元素组成与蛋壳质量间则无显著关联。
  • 反刍动物营养
  • 孔庆斌  张晓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29-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苜蓿干草切割长度对荷斯坦育成母牛日粮氮平衡和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以3头8~10月龄、平均体重(300±22)kg的荷斯坦育成母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以呼吸测热室为研究手段,分别测定了2、4cm和自然全长3种理论苜蓿干草切割长度日粮的进食粗蛋白质、粪粗蛋白质、尿粗蛋白质和进食能、粪能、尿能、甲烷能、产热量,进而计算出氮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各项主要参数。结果表明,苜蓿干草的切割长度对日粮的总能消化率、消化能代谢率和氮平衡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苜蓿干草长度的增加,日粮代谢能沉积率、消化能沉积率和总能沉积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甲烷排出量有升高的趋势,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荷斯坦8~10月龄育成母牛日粮粗饲料应经适当切短后饲喂
  • 水产营养
  • 赵红霞 曹俊明 谭永刚 梁海鸥 吴建开 杨大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35-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初体均重为25.85g的军曹鱼幼鱼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37.5、75、150和300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d,观察维生素C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组织维生素C积累量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增加,军曹鱼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出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mg/kg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0和300mg/kg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升高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mg/kg时达到最高值,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50mg/kg时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0mg/kg组(P〈0.05);脑和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在300mg/kg时达到最高值。300mg/kg组脑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75mg/kg组(P〈0.05),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150mg/kg组(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溶菌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mg/kg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37.5和300mg/kg组(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呈现上升趋势,75、150和300mg/kg组显著高于0mg/kg组(P〈0.05);肾抗氧离子自由基在150mg/kg组达到最高,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鱼体增重率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为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求得军曹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70和80.72mg/kg
  • 分子营养
  • 刘海萍 胡彩虹 徐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42-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早期断奶仔猪的肠通透性变化并探讨其机制。试验采用32头21日龄断奶仔猪,并于仔猪21、28和35日龄取样测定血浆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率观察肠通透性改变,同时检测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断奶前相比,28日龄时血浆D-乳酸含量、DAO活性和乳果糖/甘露醇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至35日龄时,肠道仍然维持这种较高的通透性;仔猪断奶后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明显,与断奶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35日龄时,表达量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断奶前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提示,早期断奶后仔猪肠道的通透性增加,肠屏障功能破坏,可能归因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下降
  • 饲料营养
  • 于艳冬 玉柱 邵涛 孙启忠 孙娟娟 王美容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47-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沙打旺为原料,通过添加LaLsIL Dry(LD)、SiloGuard(SG)和Micromanger H/M(MH)等添加剂,分析了这些添加剂对沙打旺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CK)、LD处理(0.0005%、0.001%、0.0015%、0.002%、0.004%)、SG处理(0.05%、0.1%、0.15%、0.2%、0.4%)和MH处理(0.001%、0.002%、0.03%、0.04%)1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90d后打开青贮袋,分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沙打旺直接青贮其发酵品质较差;LD处理青贮饲料的非蛋白占总氮的比例(NPN/TN)、氨态氮占总氮比例(AN/TN)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D1(0.0005%)和LD2(0.001%)处理的pH达到了4.2以下,并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D其它添加水平组(P〈0.05),LD处理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LD2(0.001%)处理添加效果最好;SG处理的青贮饲料pH除SG5(0.4%)处理组以外均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和丁酸含量较低,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显著高于对照(P〈0.05);MH处理的青贮饲料pH、非蛋白氮占总氮比例(NPN/TN)和丁酸含量较低,乳酸和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H处理的沙打旺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田刚 余冰 张克英 唐仁勇 雷胡龙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53-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蛋清小肽混和物(MSEE)对两种免疫状态小鼠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和生长激素(GH)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只体重(15±2)g(约5~6周龄)普通级昆明种雄性小白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和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组),每组设3个水平(每千克体重分别腹腔注射蛋清小肽混合物0、50和200mg),每个水平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各组试验日粮相同,试验期1周。结果表明:(1)与正常组相比,免疫功能低下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和GH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料重比(F/G)极显著提高(P〈0.01);(2)MSEE处理后,两种免疫状态小鼠间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MSEE可提高小鼠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生产性能和血清GH水平,并表现出相似地剂量效应关系,同时还可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本研究揭示,MSEE可有效地促进小鼠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生产潜能的发挥.
  • 研究简报
  • 汤文杰 孔祥峰 刘志强 黄瑞林 徐海军 谭碧娥 都文 李铁军 印遇龙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58-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肥育宁乡猪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能代谢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5.0±2.5)kg的去势宁乡公猪9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41%、12.91%和15.43%的日粮,试验期为8d,采用全收粪法。结果表明,日粮干物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以12.91%蛋白质日粮组最高,粗蛋白质消化率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P〈0.05);氮摄入量、粪氮、尿氮和总氮排出量、氮表观可消化量和氮沉积量及粪能和尿能排出量均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而氮的总利用率、表观消化率、代谢能及代谢能/总能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P〈0.05)。上述结果提示,日粮蛋白质水平影响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氮的沉积和排泄,宁乡猪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2.91%
  • 张世卿 朱忠珂 王明成 廖诗英 汪儆 王建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63-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溶菌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1日龄AA肉仔鸡32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64羽,4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公母各1/2)。以玉米-豆粕配制基础日粮,Ⅰ为对照组,Ⅱ、Ⅲ、Ⅳ、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加不同剂量(添加量分别为0.3、0.4、0.5和0.6 g/kg)的溶菌酶,试验期42d。结果表明:添加溶菌酶可降低肉仔鸡采食量、料重比,提高日增重。Ⅳ组与Ⅰ组相比,全期(0~6周)Ⅳ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提高了肉仔鸡免疫指标,前期(0~3周)及后期(4~6周),Ⅳ组的胸腺相对重量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Ⅳ组和Ⅴ组的法氏囊相对重量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21日龄时,Ⅲ组、Ⅳ组和Ⅴ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较Ⅰ组均显著提高(P<0.05);42日龄时,Ⅳ组和Ⅴ组的血清球蛋白含量、血清抗体IgG的含量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适量溶菌酶后,肉仔鸡能量、养分表观代谢率和免疫指标均有提高的趋势。
  • 王继凤 李芙燕 陈耀星 王子旭 呙于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69-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日粮中添加丁酸钠研究其对肉鸡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将32只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A组(对照组:基础日粮)、B组(丁酸钠组:基础日粮+500mg/kg丁酸钠)、C组(丁酸钠+芽孢杆菌组:基础日粮+100mg/kg丁酸钠+200mg/kg芽孢杆菌)和D组(丁酸钠+酶制剂组:基础日粮+100mg/kg丁酸钠+500mg/kg酶制剂)。试验7周后,采用组织学技术研究肉鸡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变化。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较,小肠肥大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变化,肥大细胞多存在于肠腺周围和肠绒毛固有层;(2)各试验组的小肠肥大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小肠肥大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均从前向后逐渐减少,十二指肠的肥大细胞最多,空肠的次之,回肠的较少;杯状细胞数则与之相反。由此可知,3种添加剂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肉鸡小肠黏膜结构,且将丁酸钠分别与芽孢杆菌和酶制剂混合饲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好于单独饲喂丁酸钠。
  • 章世元 俞路 王雅倩 孙怀昌 王志跃  王捍东 周联高 严桂芹 张莹 林显华 汪益峰 闫韩韩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75-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选用56周龄新扬州鸡产蛋鸡15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各重复10只。研究经腿肌注射0、200和400μg鸡甲状旁腺素基因质粒(pCEP4-PTH)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和血液部分激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CEP4-PTH基因质粒可改善蛋鸡生产性能;200μg注射量可显著改善蛋壳强度(P〈0.05),400μg注射量对蛋壳质量影响不显著;pCEP4-PTH基因质粒可在蛋鸡体内良好表达,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注射400μg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注射400μg pCEP4-PTH基因质粒具有促进内源降钙素(CT)和雌激素(E2)分泌的作用(P〈0.05),因而不利于其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两试验组骨钙素(BGP)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提示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的改善未对骨骼造成不良影响。pCEP4-PTH基因质粒可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且不影响骨骼质量。
  • 周立斌 王安利 张伟 马细兰 路大维 张海发 刘付永忠
    动物营养学报. 2008, 20(04): 482-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A对美国红鱼生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和免疫反应相关指标(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00尾平均体重为(151.46±8.18)g的美国红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5种不同VA水平(30、4166、8533、18532、33263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VA水平为30IU/kg时其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均显著低于4166、8533、18532IU/kg组(P〈0.05),VA水平为33263IU/kg时各指标有所降低,其中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4166、8533、18532IU/kg组(P〈0.05);VA水平为30IU/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SOD活性和总补体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VA水平在18532IU/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其次为33263、8533、4166IU/kg组;VA水平在8533IU/kg时血清SOD和总补体活性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4166、18532、33263IU/kg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VA水平能显著促进美国红鱼生长、提高相关免疫力,且饲料VA水平为8533IU/kg时对美国红鱼生长和免疫相关指标影响较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