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17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5-03-20
  

  • 全选
    |
    综述
  • 徐明,姚军虎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泌乳牛代谢葡萄糖的来源包括内源生成和小肠吸收。内源葡萄糖难于调控,小肠吸收葡萄糖是调控代谢葡萄糖供应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内源、外源葡萄糖的产生及外源葡萄糖对泌乳牛养分代谢和泌乳性能的影响。依据现有资料,结合理论推导,初步提出了不同生理状况泌乳牛葡萄糖供应方案,并初步探讨了泌乳牛葡萄糖营养中尚待研究的问题。
  • 李勇竞,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牛奶中不但含有脂类、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许多对动物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物质,酪蛋白磷酸肽(Cpps)是从牛乳酪蛋白酶解产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磷酸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调节动物免疫的功能。本文综述了对酪蛋白磷酸肽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旷昶,汪儆,何瑞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磷是猪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在猪体内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是现代养猪生产过程中必须添加的矿物元素之一。本文综述了猪饲料磷生物学价值评定的研究进展。
  • 谢鹏,张敏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着重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 猪与禽营养
  • 王志跃,汪张贵,龚道清,范刚,盛东峰,赵秀花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日粮中添加核黄素对新扬州仔鸡免疫器官发育和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核黄素添加量对体重影响不显著(( P>0.05),但7.2和14.4mg/kg核黄素能降低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②在试验后期日粮中添加7.2和14.4mg/kg核黄素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发育;③各核黄素添加组均能提高新城疫抗体水平,但添加7.2和14.4mg/kg核黄素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抗体水平。本研究认为,粮中添加适量核黄素能增强免疫器官发育和体液免疫功能。
  • 杜荣,秦健,王俊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6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分别饲喂添加0、30、50和100mg/kg L-肉碱的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以研究L一肉碱对肉鸡脂质代谢的影响。经7周试验,结果表明:L一肉碱显著影响了肉鸡血清中甘油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和肉鸡腹脂率(P<0.05或0.01),但对肉鸡的生长性能未产生显著影响(1'>0.05)  。综合各项指标的变化,似100mg/kg  L-肉碱对肉鸡的脂肪和胆固醇代谢有较明显的影响。
  • 王金全,蔡辉益,刘国华,张殊,周岩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酶解酪蛋白和超滤的方法研究小麦扶皮水提取戊聚糖(WEP)和碱提取戊聚糖(AEP)对肉仔鸡内源氮及氨基酸分泌的影响。60只35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对应3种日粮处理,分别是纯合日粮对照组,纯合日粮添加4% WEP或4% AEP试验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纯合日粮相比,添加WEP和AEP肉仔鸡内源氮的分泌量分别增加8%和13%(P>0.05),同时,显著增加了肉仔鸡内源氨基酸的分泌(P<0.05),其中AEP对促进内源氮和氨基酸分泌的作用更大。添加AEP比添加WEP肉仔鸡内源氨基酸分泌量提高26%  (P>0.05),是对照组纯合日粮分泌量的3.42倍(P<0.05),添加WEP的氨基酸分泌量是对照组的2.71倍(P<0,05)。说明小麦戊聚糖能够作用于肉仔鸡肠壁从而增加其内源氮和氨基酸分泌。
  • 反刍动物营养
  • 苏鹏程,卢德勋,孙海洲,卢媛,牛文艺,赵秀英,珊丹,李京淑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3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23-25kg的2岁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和回肠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个组试验羊灌注相同水平氨基酸、不同水平的葡萄糖,使进入绒山羊十二指肠的各种氮基酸(日粮氨基酸+灌注氨基酸)达到M85+C15(即85%的肌肉和15%的绒毛氨基酸模式)的理想氨基酸模式,1、2、3组的代谢葡萄糖水平分别为35.56、55.56和70.56 g/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随代谢葡萄糖水平的提高,NEAA及EAA中Lys、Arg、Ilu、Val、Phe的表观消化率降低,2、3组明显低于1组(P<0.05);2、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 猪与禽营养
  • 范志勇,王康宁,周定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理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1日龄断奶仔猪25头,初重(5.83±0.60)kg,公母比例3;2,随机等分为5组,分别注射不同水平EGF,对照组为生理盐水,试验期14天。结果表明: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理化指标及IgG含量与每天所用剂量在1.0-9.0μg/kgBW范围之内随剂量增加日趋改善,最佳水平为每天6.0μg/kgBW。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65.42%(P<0.05),料肉比减少48.15%(P<0.01),血清TP、ALB、GLO和IgG水平分别增加35.57%(P<0.01)、34.41  %  (P<0.01) 、25.31  %  (P<0.05)和22.22%(P<0.1);同时血清CK与LDH含量分别降低34.45%(P<0.05)和48.41%(P<0.1)  ;EGF作用具有后续性,效果主要体现在断奶后第2周。
  • 李垚,单安山,李焕江,镡龙,吕鹏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3窝(37头),随机分为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础日粮、自然哺乳4组,探讨17.86 μg/d剂量下的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胃和小肠发育的作用。采用HE染色、比色、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了小肠黏膜形态;小肠重量、DNA和RNA含量;胃肠消化酶和小肠双糖酶活性;小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表达;小肠黏膜HSP70蛋白表达。本试验结果表明,该剂量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可促进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的发育,激活胃和小肠消化酶和双糖酶,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改善断奶应激。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具有促进早期断奶仔猪胃和小肠发育的作用。
  • 研究简报
  • 胡友军,蒋宗勇,林映才,张振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广泛测定、收集广东省及我国集约化生产条件下商品猪胭体品质参数,获得标准化胴体无脂瘦肉增重数据的基础上,参考NRC(1998)模型的有关参数,运用Office中Excel构建了中国瘦肉型猪营养模型(GXS2003),初始参数主要包括体重、遗传潜力、环境因子等。模型模拟养分进人体内代谢途径和规律,初步实现了对我国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生长肥育猪消化能日采食量、饲料日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和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营养需要量的估测。该模型尚需在能量采食量、效率系数、周转代谢、环境保护和专家系统等方面进行深人研究和完善。
  • 饲料营养
  • 闫贵龙,孟庆翔,陈绍江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5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两个高油玉米品种(( HOC 298和HOC 647)、两个普通玉米品种(( CAU 80和CAU 3138)和一个饲料专用玉米品种(( FC3)为试验材料,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玉米和籽粒成熟期(1/2,3/4和4/4乳线期)对玉米桔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干物质、纤维组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油玉米桔秆的水溶性糖、淀粉、粗脂肪含量和干物质、NDF、ADF消化率明显高于普通玉米桔秆(( P<0.01),而NDF、ADF和木质素含量则低于普通玉米桔秆(P<0.01),饲料专用玉米桔秆的上述指标则介于二者之间。随籽粒成熟度的提高,高油玉米秸杆水溶性糖、淀粉、粗脂肪含量和干物质、NDF消化率呈直线规律提高((L;P<0.01),而NDF、ADF和木质素含量则直线规律下降(L;P<0.001),其中,4/4乳线期的水溶性糖、淀粉含量和千物质消化率分别比1/2乳线期提高26.5倍、2.4倍和22.7%,而NDF、ADF和木质素分别比1/2乳线期减少24.1%、30.6%和38.4%,随籽粒成熟期的延长,普通玉米品种桔秆的水溶性糖、淀粉含量和干物质,NDF消化率直线下降(( L;  P<0.01),而NDF、ADF和木质素含量直线提高(L;P<0.05)a饲料专用玉米桔秆的营养成分和活体外消化率指标介于高油和普通玉米秸秆之间。本试验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秸秆具有营养物质含量高和消化率高的特点,是反刍动物理想的粗饲料和青贮饲料原料。
  • 康玉凡,李德发,邢建军,杨文军,王若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5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集美国、巴西、中国加工的11个去皮豆粕和中国13个省市的51个大、中、小型企业加工的57个带皮豆粕,对其必需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去皮豆优于带皮豆粕去皮豆粕的赖氨酸(88%干物质墓础)为3.08%,比带皮豆粕高0.09%(P<0.01);其它氨基酸如lle,  Lys  ,Met  ,Phe  , Cys和总必需氨基酸(P<0.01).Leu,Thr和Val(P<0.05)的含量均高于带皮豆粕。本次研究建立了以豆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为自变量估测豆粕中必需氛基酸含量的有效方程;Lys,Thr,Trp,Met+Cys和Arg的回归估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较小差异度分别为0.95%,0.30%和-2.19%a;通过豆粕粗蛋白质含量回归估测Lys,Thr和Arg含量是可行的
  • 研究简报
  • 周萌,曹俊明,吴建开,梁海鸥,朱旺明,赵红霞,张海涛,杨大伟,马利,蓝汉冰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rulum),俗称海龙鱼、海鲡,属鲈形目、鲈亚目、军曹鱼科,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高水温海域的一种大型暖水性肉食性鱼类。在台湾和其它热带地区被认为是几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网箱养殖鱼类之一,并已在我国南部沿海诸省得到广泛养殖。几乎所有的水产动物均需要从饲料中补充磷,鱼类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29%-1.1%之间。有关军曹鱼的磷需要量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拟通过在精制饲料中添加Ca(H2PO4)2,设置不同梯度的磷,研究军曹鱼幼鱼对磷的需要量,为军曹鱼配合饲料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体重为(22.1±.9)g的健康鱼225尾进行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
    设3个重复(网箱),每个网箱放鱼15尾。在以酪蛋白、明胶(4:1)为蛋白源的精制饲料中加人不同浓度的CaCl2·2H2O和Ca(H2PO4)2,配制成钙含量在0.64%-0.70%之间,磷含量(%饲料干重)分别为0.40、0.60 、0.85 、1.06和1.32的5种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2.1±1.9)g的军曹鱼,观察了不同磷含量对军曹鱼生长、体成分以及血液、骨骼钙、磷含量和血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期30天。饲养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磷含量为1.06%时,军曹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饲料系数最低,但与前3组没有显著差异。当饲料中磷含量为0.85%时,鱼体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但与其它各组没有显著差异。骨骼中的总钙、总磷含量与血清中的总钙、总磷含量、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分别在饲料磷含量为0.85%时出现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增重率为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确定,军曹鱼幼鱼磷的需要量为0.88%。
  • 梁学武,张龙涛,刘庆华,韩国林,陈新华,鲍若虹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铬不仅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铬对动物应激的缓解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研究以酵母铬为原料,系统研究铬制剂对热应激期奶牛进食量、生产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铬在乳中的残留,以探索应激期奶牛口粮铬制剂的添加效应。本试验根据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按随机分组方法将44头泌乳20天、日均产奶量27.70kg的奶牛分为4组,每组11头。预饲期15天,正试期45天,试验期温湿指数((THI)为81.5。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及Ⅲ组在此基础上每千克精料分别添加酵母铭0.40mg、0.80mg和1.20mg。结果表明:1.试验组产奶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试验Ⅱ组效果最佳,提高6.26%(P<0.05),试验Ⅰ、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血清T3浓度及T3/T4比值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3试验Ⅰ组血清胰岛素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4.各试验组牛奶中铬含量符合《NY5045-2001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卫生标准。
  • 李建平,单安山,宋凯
    动物营养学报. 2005, 17(03): 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在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已得到了较普遍应用,但是有关这些酸化剂的作用效果报道不一,不同类型酸化剂的作用效果也有差异,各种酸化剂的作用机理不尽相同 某些血液生化指标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动物体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情况,而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目前报道很少、本次试验研究添加柠檬酸、磷酸、复合酸,比较不同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讨酸化剂的作用机理。为阐明酸化剂的作用及机理提供试验数据,为酸化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选择了28士2日龄断奶约克夏仔猪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日粮为玉米-膨化大豆-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以0.02%的黄霉素、1.5%的柠檬酸、0.3%的磷酸、1%的复合酸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试验分为两个阶段,28-42日龄 (第一阶段),43-56日龄(第二阶段)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添加抗生素和复合酸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减少腹泻频(P<0.05),添加。.3%磷酸也显著降低腹泻频率((P<0.05),各处理问平均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除添加抗生素能显著提高血清清蛋白浓度(P<0.05)外,添加抗生素和酸化剂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 。在第二阶段添加复合酸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P<0.05),添加抗生素和酸化剂对仔猪平均采食量、料重比、腹泻频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添加抗生素和柠檬酸可显著(P<0.05)提高饲料中钙和干物质的消化率,添加磷酸与复合酸有提高饲料中钙和干物质消化率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对磷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 , 添加抗生素和酸化剂提高了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添加单一酸制剂效果不如复合酸制剂,断奶2周内的效果优于断奶2周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