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1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9-06-20
  

  • 全选
    |
    综述
  • 杨飞云,刘作华,黄金秀*,刘雪芹,肖融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03-8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其代谢特性、收缩功能和肌球蛋白重链多态性进行不同分类。肌纤维类型及组成与猪肉品质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肌纤维的生长发育规律、类型分化与转化及其营养调控,对提高肌肉生长效率和改善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吴伟宗,王晓秋,王军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09-8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母乳是人类及所有哺乳动物生命最初阶段的唯一食物,乳蛋白质是乳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乳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对乳蛋白质的组成、分泌调控及其中的过敏蛋白原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乳蛋白质的全面鉴定、乳蛋白质分泌调控以及乳中过敏原分析鉴定方面的研究策略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人类对乳蛋白质组相关生物学过程的认识。
  • 猪与禽营养
  • 杨玉芬1,卢德勋2,许梓荣3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16-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纤维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生理功能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13.37±1.28) kg的“杜长嘉”三元杂交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试验组分别饲喂低(2.96%)、中(4.28%)、高(5.91%)3个粗纤维水平日粮。试验期为33 d。结果显示,3个粗纤维水平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中、高粗纤维水平有降低仔猪腹泻频率的趋势(P>0.05);日粮总能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以高纤维水平组最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以高纤维水平组最高,且与低纤维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纤维水平组胰脏、胃和十二指肠指数、仔猪胰脏中胰糜蛋白酶以及十二指肠中淀粉酶和总蛋白酶的活性最高,且与低纤维水平组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仔猪饲喂高纤维水平日粮对仔猪生长没有影响,并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促进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提高消化酶活性。
  • 唐燕军1,张石蕊1*,贺喜1,王荣发1,易学武2,杨强2 ,谯仕彦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22-8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接永泽,王安*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29-8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境温度和维生素A(VA)对育成期(12~17周龄)笼养公鸭睾丸发育及相关激素的影响。选取12周龄金定公鸭144只,采用2×3两因素交互试验设计,随机分配到适宜舍温[(18±1) ℃]和较低舍温[(2±1) ℃]下的3个VA水平组(4 000、10 000和15 000 IU/kg)中,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试鸭。结果表明:(1)环境温度对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影响极显著(P<0.01),对胰岛素影响不显著(P>0.05);VA水平对T3影响不显著(P>0.05),对T4影响极显著(P<0.01),对胰岛素影响不显著(P>0.05);环境温度和VA水平对胰岛素有交互作用(P<0.05);(2)环境温度对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影响显著(P<0.05),对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血清睾酮(T)影响极显著(P<0.01),VA水平对FSH和T影响不显著(P>0.05),对LH影响显著(P<0.05);(3)环境温度对睾丸相对重量和睾丸相对长度影响显著(P<0.05);VA水平对睾丸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条件下,15 000 IU/kg的VA能有效地调节较低舍温对激素水平产生的影响,使其与正常生理水平相接近,10 000 IU/kg的VA能降低较低舍温对睾丸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 反刍动物营养
  • 王洪荣,王梦芝,曹恒春,李国祥,徐爱秋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34-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蛋白质饲料对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及其氨基酸 (AA)组成模式影响的规律。以4只瘘管山羊作为试验动物,分为A组(羽毛粉组)、B组(玉米蛋白粉组)、C组(豆粕组)和D组(鱼粉组)4个组,进行4×4拉丁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饲料显著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的量,以豆粕组最高,为13.975 0 mg/mL,羽毛粉组最低,为10.765 0 mg/mL(P<0.01)。微生物蛋白中AA-N的含量也受蛋白质来源的影响,豆粕组AA-N比例最低,而鱼粉组最高。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AA-N的含量与细菌(原虫)蛋白有负(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5.469-1.098X1+1.498X2 (R2=0.944)。研究还发现微生物蛋白的AA组成模式在不同蛋白质处理以及微生物区系间有差异。原虫蛋白的Val含量高于细菌,而细菌蛋白的Lys含量则高于原虫。细菌蛋白的Arg含量,原虫蛋白的Met、Leu和His含量在各组间差异显著。AA的变化与微生物类群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日粮蛋白质对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微生物AA组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 周怿,刁其玉*,屠焰,云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46-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器官发育、胃肠道形态发育及直肠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选取42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不同分为:0(对照组)、25、50、75、100和200 mg/kg 6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时屠宰,取瘤胃前背盲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收集直肠内容物经稀释后做微生物计数。结果显示:瘤网胃相对比重有随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含量升高而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小肠各段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V/C)以75 mg/kg组显著大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直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以75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乳酸菌数也以75 mg/kg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早期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75 mg/kg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早期断奶犊牛的小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减少疾病发生,促进犊牛健康生长。
  • 杨柯,高艳霞,曹玉凤,李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53-8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素对泌乳早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8头泌乳早期的初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4组中,A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30和40 mg/d生物素。研究结果表明: 1)添加生物素组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其中B、C和D组奶牛的产奶量比分别比A组高1.69、2.19和1.56 kg/d(P<0.05); 2)日粮中生物素的添加提高了乳的乳蛋白率,A、B、C和D组乳蛋白率分别为2.77%、2.96%、2.89%和2.86%,其中,B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3)日粮中添加20、30和40 mg/d生物素组奶牛血糖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23(P<0.05)、11.98(P<0.05)和14.71 mg/dL(P<0.01)。40 mg/d生物素组奶牛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196.82 μmol/L)较对照组(230.23 μmol/L)降低33.41 μmol/L(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得出,本试验条件下,奶牛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提高生产性能和乳品质,以30 mg/d的添加量为宜。
  • 孙满吉1,2,卢德勋2*,王丽芳2,李然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59-8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条件下关中奶山羊乳腺对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规律。试验选用4只处于泌乳中期且安装有阴外动脉血插管的关中奶山羊测定乳腺血流量和动静脉营养物质浓度差。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条件下,每天平均产奶量为1.50 kg的关中奶山羊,每天乳中产出乳蛋白50.18 g、乳脂52.54 g和乳糖69.75 g;每天乳腺摄取乙酸60.65 g、丙酸3.07 g、丁酸6.23 g、葡萄糖126.76 g和甘油三酯26.71 g。奶山羊每天乳腺摄取氨基酸总量50.76 g,乳腺氨基酸摄取率为35.74%,其中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摄取量38.37 g/d,乳腺摄取率45.80%,各氨基酸摄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et>Phe>Leu>Ile>Lys>Thr>Val>His>Arg;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 NEAA)摄取量12.40 g/d,乳腺摄取率21.28%,各氨基酸摄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Glu>Asp>Ala>Tyr>Pro>Ser>Gly。乳腺动脉总氨基酸浓度为282.38 mg/L,静脉氨基酸浓度为181.46 mg/L,动静脉浓度差为100.92 mg/L。在基础日粮条件下,关中奶山羊EAA的乳腺摄取率显著高于NEAA(P<0.05)。乳腺摄取的氨基酸中99%用于合成乳蛋白;乳腺摄取的乳脂前体中98%用于合成乳脂;乳腺摄取的葡萄糖中59%用于合成乳糖,41%葡萄糖用于氧化供能或转化成其他营养物质。
  • 孙满吉1,2,卢德勋2*,王丽芳2,李然1,刘彩娟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65-8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体重和产奶量相近的4只安装有阴外动脉血插管的处于泌乳中期的关中奶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别灌注乙酸钠0、12、16和24 g/d,研究阴外动脉灌注乙酸钠对乳腺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日粮条件下向关中奶山羊阴外动脉灌注乙酸钠与未灌注相比,可使乳脂率显著提高8.00%~11.71%(P<0.05),其他乳成分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乳腺动脉血中乙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丁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摄取量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灌注乙酸钠使乳腺动静脉血中氨基酸摄取量有所降低(P>0.05),对葡萄糖和甘油三酯乳腺摄取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灌注16和24 g/d乙酸钠组动静脉血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与灌注0和12 g/d乙酸钠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灌注乙酸钠使乳腺摄取的乳脂前体能转化为乳脂能的效率提高了1.02%~2.04%,氨基酸能转化为乳蛋白能的效率提高了4.07%~9.09%,葡萄糖能转化为乳糖能的效率提高了3.39%~5.08%。
  • 袁章琴1,2,谭支良1*,沈辰辰3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72-8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烷基多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 APG)对山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考察APG在饲料添加剂领域的潜在用途。试验选用4头体重为(19.5±0.8) kg装有瘤胃瘘管的黑山羊,按4×4拉丁方设计,分别在山羊标准精料中添加0、5、10和20 mL/kg 的APG,试验期48 d。试验结果表明,APG对山羊瘤胃pH没有显著影响(P>0.05);APG极显著地增高了山羊瘤胃氨氮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含量以及乙酸与丙酸含量的比值(P<0.01),还使戊酸含量和乙酸摩尔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但是对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含量以及除乙酸外其他各酸的摩尔百分比皆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添加APG不影响山羊瘤胃pH,极显著提高氨氮浓度,提高TVFA和乙酸含量,改善了山羊瘤胃发酵特性。
  • 水产营养
  • 冯琳1,2,李江1,周小秋1,2*,刘扬1,2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78-8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幼建鲤的肌醇缺乏症及其缺乏对幼建鲤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为(10.31±0.04) g的健康幼建鲤36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饲喂含肌醇0和450 mg/kg的纯合饵料,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肌醇缺乏导致幼建鲤呈现体表出血糜烂、鳍条糜烂等症状;增重和摄饵量极显著降低(P<0.01);饵料系数极显著升高(P<0.01)。肌醇缺乏极显著降低了肠道和肝胰脏重量和蛋白质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γ-谷氨酰转移酶、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和Na+, K+-ATPase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了攻毒前肾脏和脾脏重量,攻毒后存活率和血清补体C3、C4、类IgM含量、酸性磷酸酶、总铁结合力、凝集素效价和溶菌酶含量(P<0.01)。综上所述,肌醇缺乏可导致幼建鲤的消化和免疫功能降低。
  • 程传龙1,2,郑石轩1*,程开敏1,张其华1,张璐1,朱学芝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84-8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4种鱼粉及其简单组合的利用情况,旨在分析其可利用性及各自特点。试验选用了智利蒸汽鱼粉、秘鲁直火鱼粉、国产半脱脂鱼粉及国产鱼排粉作为试验材料。共设8个组,4个单一组(蒸汽、直火、半脱脂和鱼排组),4个组合组[蒸汽∶直火(1∶1)、蒸汽∶半脱脂(1∶1)、蒸汽∶直火∶半脱脂(1∶1∶1)和蒸汽∶鱼排(1∶1)组],每组3个重复,单重复投放初始体重为(0.60±0.00) g的幼虾40尾,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前3个单一组(蒸汽、直火、半脱脂组)在生长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半脱脂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优于其他3个单一组(P<0.05)。除蒸汽∶鱼排组合的生长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蒸汽组存在差异外(P<0.05),各组合组在生长与机体营养成分2方面均与相应单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国产半脱脂鱼粉、智利蒸汽鱼粉和秘鲁直火鱼粉养殖效果均较好,皆可在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单独使用;鱼粉之间简单组合有利于蛋白质互补,但个别组合会影响生长;鱼排粉使用时要结合其优劣2方面综合考虑。
  • 饲料营养
  • 刘坚,侯永清*,丁斌鹰,刘玉兰,朱惠玲,王蕾,李永塘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92-8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日粮添加1% α-酮戊二酸(AKG)对多次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肠黏膜能量代谢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7.25±0.23) kg健康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组(对照组、LPS组、AKG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日粮+1%淀粉,AKG组饲喂基础日粮+1%AKG,在试验第10天、第12天、第14天和第16天分别在LPS组和AKG组仔猪的腹膜注射80 μg/kg LPS,对照组注射相应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17天仔猪麻醉后进行屠宰,刮取肠黏膜检测腺苷酸水平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AKG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黏膜二磷酸腺苷水平(P<0.05),并有效缓解LPS刺激导致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的三磷酸腺苷和腺苷酸池水平的降低,提高空肠和回肠黏膜能荷水平。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1%AKG可以缓解LPS应激引起的肠黏膜能量代谢障碍,有利于肠黏膜屏障保护。
  • 许祯莹,陈代文*,余冰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897-9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缺铁性仔猪模型建立及补充酵母铁或硫酸亚铁后仔猪生长发育、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和内脏器官铁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1日龄、初始体重(5.57±0.83)kg的D×L×Y断奶仔猪35头,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仔猪单栏饲养。用铁含量为22.43 mg/kg的基础日粮饲喂4周以耗竭体内储备铁。耗竭期结束后,试验期对照组继续饲喂基础日粮,6个试验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铁含量为80、120和180 mg/kg的酵母铁或硫酸亚铁,饲喂10 d。结果表明:仔猪经28 d耗竭后形成缺铁模型。当酵母铁组铁含量为120 mg/kg时,仔猪ADG和ADFI最高,日粮铁的来源和水平的交互作用对ADG和F/G影响显著(P<0.05)。铁的来源和水平对仔猪各项血常规和生理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120 mg/kg酵母铁或硫酸亚铁组脾脏、肝脏、肾脏和心脏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120 mg/kg硫酸亚铁组在脾脏、肝脏和心脏中的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酵母铁组(P<0.01)。酵母铁组的ADG、ADFI、铁蛋白和转铁蛋白较硫酸亚铁组高。由结果可知,补充酵母铁和硫酸亚铁可以改善缺铁情况,且酵母铁的效果优于硫酸亚铁。
  • 梅绍锋1,余冰1,2,鞠翠芳1,祝丹1,陈代文1,2*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03-9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考察高锌(Zn)和高铜(Cu)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消化生理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105头(25±1)日龄断奶的D×L×Y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仔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 500 mg/kg锌(氧化锌)和基础日粮+250 mg/kg铜(硫酸铜)。试验期28 d。于试验的第3周末时,每个重复选1头仔猪屠宰,考察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高锌和高铜使仔猪全期(1~4周)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19.92%(P<0.05)和23.24%(P<0.01),料重比(F/G)分别降低6.67%(P>0.05)和12.78%(P<0.01)。高锌和高铜均能使Ca和P的消化率提高(P<0.01或P<0.05)。高锌和高铜均能提高仔猪胃蛋白酶和胰淀粉酶活性(P<0.05),改善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3肠段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其中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且高铜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高锌组(P<0.05)。高锌和高铜有降低盲肠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高铜高锌能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且高铜促生长效应优于高锌。
  • 占秀安1,李星1,赵茹茜2,郄彦昭1,呼慧娟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10-9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测定日粮添加硒代蛋氨酸对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清和乳中硒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相同、妊娠后期的长×大母猪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头,分别设为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试验组(DL-硒代蛋氨酸组),均在基础日粮中(硒的实测值为0.04 mg/kg)添加0.3 mg/kg硒。试验分妊娠后期(32 d)和泌乳期(28 d)2阶段,试验期共计60 d。结果表明:与亚硒酸钠比,DL-硒代蛋氨酸使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泌乳力分别提高了8.00%(P<0.05)、9.78%(P<0.05)和9.95%(P<0.05);使母猪泌乳期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增强(P<0.05),丙二醛含量下降(P<0.01);使初乳和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常乳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增强(P<0.05),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使泌乳期母猪血清、初乳和常乳硒含量增高(P<0.05)。上述结果提示:DL-硒代蛋氨酸较亚硒酸钠能提高母猪乳和血清中硒含量,增强母猪的抗氧化能力,促进乳猪生长。
  • 马现永,林映才,周桂莲*,蒋宗勇,郑春田,陈芳,蒋守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16-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半胱胺,研究半胱胺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质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50只2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预饲1周后,在肉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0和120 mg/kg半胱胺,鸡饲养至63日龄结束。结果表明,在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12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对22~42日龄肉鸡的料重比及43~63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pH45 min、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嫩度(P<0.05),显著降低宰后45 min肌肉亮度(L*45 min)(P<0.05),添加60和12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系水力(P<0.05);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血清和肌肉中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提高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肌肉中巯基含量有提高趋势,丙二醛含量有降低趋势;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120 mg/kg半胱胺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鸡的生长性能(P<0.05);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60 mg/kg半胱胺能显著提高63日龄鸡的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嫩度、肌肉pH及系水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P<0.05)。
  • 蒋桂韬1,周利芬2,王向荣1,胡艳1,穆永胜3,戴求仲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24-9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α-半乳糖苷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择500羽8日龄快速生长型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试验分为前期(8~28日龄)和后期(29~56日龄)2个阶段。试验Ⅰ组饲喂正对照日粮(ME:前期11.92 MJ/kg,后期12.34 MJ/kg),试验Ⅱ组饲喂负对照日粮(ME:前期11.71 MJ/kg,后期12.13 MJ/kg),试验Ⅲ~Ⅴ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日粮中添加100、150和200 mL/t α-半乳糖苷酶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各组间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前期和全期料重比以及全期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α-半乳糖苷酶制剂的各试验组后期料重比均低于正对照组(P>0.05)和负对照组(P<0.05),全期料重比也都低于正、负对照组(P>0.05);3个加酶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能量表观代谢率和表观代谢能与正、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个加酶组的缬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但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代谢能降低0.21 MJ/kg的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制剂可降低黄羽肉鸡后期料重比,提高部分氨基酸表观利用率。
  • 丁雪梅,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31-9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在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艾维茵肉仔鸡,分为4个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224、2 449和3 673 IU/kg的木聚糖酶,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仔鸡,试验期44 d。结果表明:22日龄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1 224和2 449 IU/kg组脾脏指数和血液E花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日龄添加木聚糖酶1 224和2 449 IU/kg组十二指肠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 673 IU/kg组(P<0.05),22日龄3 673 IU/kg组十二脂肠和回肠固有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日龄2 449 IU/kg组肉鸡十二指肠的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日龄3 673 IU/kg组肉鸡的E花环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224 IU/kg组肉鸡回肠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显示,在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1 224和2 449 IU/kg水平的木聚糖酶可提高肉鸡免疫指标、改善肠道形态及微生物菌群。
  • 陈琳,王恬*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38-9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颗粒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樱桃谷肉鸭能量、养分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600只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鸭。分为Ⅰ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负对照组,有效磷水平降低,未添加植酸酶),Ⅲ、Ⅳ、Ⅴ组(分别在负对照的基础上添加500、1 000及10 000 U/kg植酸酶)。结果表明:(1)与Ⅱ组相比,Ⅳ组21日龄肉鸭能量表观利用率、脂肪真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18%和13.27%(P<0.05);Ⅳ组42日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利用率及粗脂肪真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10.07%、9.45%、17.49%和16.56%;(2)Ⅳ组21日龄肉鸭丝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和苯丙氨酸,42日龄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比Ⅱ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3)Ⅳ组21日龄空肠蛋白酶和二糖酶活性分别比Ⅱ组高14.29%和17.87%,差异显著(P<0.05);42日龄Ⅳ组胰蛋白酶活性和Ⅲ、Ⅳ组脂肪酶活性较Ⅱ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颗粒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樱桃谷肉鸭消化酶活性和养分利用率,其中以1 000 U/kg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 潘康成1,冯轼2,崔恒敏1*,陈刚1,陈正礼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45-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幼兔生长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细胞的影响。选用108只雄性幼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益生素组在日粮中添加0.1%蜡样芽孢杆菌PAS38制剂,益生元组在日粮中添加0.2%甘露聚糖制剂,合生元组在日粮中添加0.1%蜡样芽孢杆菌PAS38制剂和0.2%甘露聚糖制剂。其中48只兔(每组12只,每4只为1个重复)用于全程观察生长性能,其余60只家兔饲喂至60、75和90日龄时每组宰杀5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A轴5-HT阳性细胞数量和表达。结果表明,益生素组和合生元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益生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素、益生元、合生元组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13.8%、10.9%、14.9%(P>0.05)。微生态制剂对HPA轴5-HT阳性细胞数量变化不显著(P>0.05);75日龄和90日龄时,益生素和合生元组HPA轴5-HT阳性细胞的表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益生元组90日龄时HPA轴5-HT阳性细胞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微生态制剂能促进幼兔生长,增强HPA轴中5-HT阳性细胞的表达。
  • 孙伟丽,耿业业,刘晗璐,钟伟,李丹丽,刘佰阳,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53-9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测定了蓝狐对6种动物性蛋白(鸡肉粉、秘鲁鱼粉、鸡肠羽粉、肉骨粉、羽毛粉和猪肉粉)来源日粮和5种植物性蛋白(玉米蛋白粉、膨化大豆、豆粕、膨化玉米和玉米胚芽粕)来源日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比较了不同性别蓝狐对同一蛋白质来源日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选取健康成年蓝狐公、母各110只,公、母狐分别随机分成11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每组试验日粮的粗蛋白质由单一的试验饲料原料提供。预试期7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在6种动物性蛋白来源日粮中,羽毛粉日粮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高,但与鸡肉粉和秘鲁鱼粉日粮差异不显著(P>0.05);肉骨粉和猪肉粉日粮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羽毛粉和鸡肉粉日粮(P<0.05)。鸡肉粉日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但与秘鲁鱼粉、鸡肠羽粉和羽毛粉日粮差异不显著(P>0.05);猪肉粉和肉骨粉日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鸡肉粉日粮(P<0.05)。在5种植物性蛋白来源日粮中,膨化大豆日粮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高,但与豆粕日粮差异不显著(P>0.05);膨化玉米日粮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4种日粮(P<0.05)。豆粕日粮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但与膨化大豆和玉米蛋白粉日粮差异不显著(P>0.05);膨化玉米和玉米胚芽粕日粮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日粮(P<0.05)。不同性别蓝狐对同一日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作为育成期蓝狐日粮的蛋白质来源,6种动物性蛋白原料中以鸡肉粉最佳,5种植物性蛋白原料中以豆粕最佳。不同性别蓝狐对同一日粮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 分子营养
  • 孙会,秦贵信*,姜海龙,张庆华,高磊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60-9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松辽黑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宰前短期高钙日粮对猪肌钙含量和μ-calpain活性及其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健康、初重为(90.2±2.8) kg的松辽黑猪48头,随机分成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7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Ca2+浓度为0、0.5%、1.0%和1.5%的CaCl2或甲酸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aCl2和甲酸钙均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肌钙含量和μ-calpain活性,其中以1.0%甲酸钙组效果最明显;甲酸钙可以提高μ-calpain的mRNA相对表达量,1.0%甲酸钙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甲酸钙处理下,肌钙与μ-calpain在宰后熟化第3天和第9天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P<0.05)。由结果可知,CaCl2和甲酸钙做为宰前肥育猪日粮中短期超量添加的钙源,均可达到提高肌钙含量和μ-calpain活性的目的,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0%的甲酸钙(以Ca2+浓度计)效果最好。
  • 任道平,1耿忠诚1*,刘胜军1,国君2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67-9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半胱胺和大豆黄酮对东北细毛羊肝脏、肌肉和皮肤组织中IGF-Ⅰ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体重27~28 kg,5~6月龄健康的东北细毛羊育成羊21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脏、肌肉和皮肤组织中IGF-Ⅰ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半胱胺和大豆黄酮均能显著提高东北细毛羊的生长性能(P<0.05),其中以7.5 mg/kg BW半胱胺组和7.5 mg/kg BW半胱胺+3 mg/kg BW 大豆黄酮组效果较佳;(2)半胱胺和大豆黄酮对东北细毛羊肝脏和肌肉中IGF-Ⅰ mRNA表达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对皮肤中表达量的影响:对照组与添加3和6 mg/kg BW大豆黄酮组和7.5 mg/kg BW半胱胺+3 mg/kg BW大豆黄酮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添加7.5和15 mg/kg BW半胱胺组和15 mg/kg BW半胱胺+6 mg/kg BW大豆黄酮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半胱胺和大豆黄酮均能提高肝脏和肌肉中IGF-Ⅰ mRNA的表达量,但协同应用并没有促使IGF-Ⅰ mRNA表达量在肝脏、肌肉和皮肤组织中的明显提高,综合分析以添加3 mg/kg BW大豆黄酮效果最佳。
  • 韩吉雨1,侯先志1,杨凯2,赵子夫1,郭天龙1,王丽1,王海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74-9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不同地区青贮玉米中乳酸菌菌群结构的变化。试验采用氯化苄方法提取青贮玉米中微生物基因组DNA,以P2f和P3r为引物,对扩增的目的片段,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法研究不同地区青贮玉米中乳酸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3个地区9个牧场的青贮玉米中乳酸菌DGGE图谱相似性较高,大多数序列代表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类细菌,并以?-Lactobacillus 类最多;窖藏半年以上的青贮玉米中仍能发现Lactococcus、Weissella、Leuconostoc 3个球菌属菌存在。另外,10号条带与?-Acetobacter相似性达94%,4号条带与?-Lactobacillus相似性达93%,但仍不能鉴定到属的水平,这2株菌属于未培养的或者说是未经测序的菌株。
  • 研究简报
  • 刘圈炜1,2,卢庆萍1,张宏福1*,杨琳2,刘胜军1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82-9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持续高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近、初始体重(30±1.16) kg的杂交(长×大)阉公猪9头,随机置于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1)33 ℃持续高温,自由采食(Ⅰ组);(2)23 ℃适温,自由采食(Ⅱ组);(3)23 ℃适温,采食量与Ⅰ组相同(Ⅲ组)。试验持续21 d。结果表明,与Ⅱ组相比,Ⅰ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下降(P<0.05);Ⅰ组饲料干物质和总能的消化率有所降低,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有所提高,但均未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P>0.05)。结果提示,持续高温能使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饲料干物质和总能的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
  • 孙云子1,3,余冰1,2,张克英1,何军1,2,陈代文1,2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87-9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哺乳仔猪空肠FBXO32基因表达以及空肠上皮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的变化。分别采集出生当天(0日龄)、3、8、14和21日龄5个时间点的大约克哺乳仔猪空肠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BXO3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哺乳仔猪空肠有FBXO32基因表达,与0日龄相比,FBXO32基因在3、14和21日龄的表达水平上调,上调幅度分别为1.16、3.89和11.83倍,在8日龄表达下调,下调为0日龄的53%;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和0日龄相比,哺乳仔猪肠绒毛个数、高度、宽度和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或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哺乳阶段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普遍具有微绒毛整齐度很好,游离核糖体、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特征,在3和8日龄时出现部分线粒体轻微肿胀,而在14和21日龄时未见这种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哺乳仔猪空肠FBXO32基因表达及形态结构均有显著变化。
  • 卢晨,边连全*,刘显军,陈静,李建涛,张飞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93-9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135头平均体重为(7.2±0.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采用3×3两因子完全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了日粮中添加3个中性蛋白酶水平(0、0.004%和0.008%)和3个酸性蛋白酶水平(0、0.004%和0.008%)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试验期为28 d,分为前期(1~14 d)和后期(15~28 d) 2个阶段。结果表明,中性和酸性蛋白酶对断奶仔猪的前期、后期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添加0.008%的中性蛋白酶和0.004%的酸性蛋白酶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而单独在日粮中添加0.008%酸性蛋白酶时料重比最高(P<0.05)。由此可知,中性和酸性蛋白酶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添加0.008%的中性蛋白酶和0.004%的酸性蛋白酶效果最好,且两者存在互作效应。
  • 汪水平1,2,3,4,王加启1*,龚月生4,李树聪1,王吉峰1,姚美蓉,刘仕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998-10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与泌乳奶牛咀嚼活动的关系。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初产荷斯坦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研究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对奶牛干物质(dry mater,DM)、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与物理有效NDF(physical effective NDF,peNDF)等营养物质进食量及采食与反刍等咀嚼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奶牛DM、NDF和peNDF进食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奶牛日采食时间和单位DM、NDF、peNDF进食量的采食时间及日采食次数、单次采食时间;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除奶牛单次反刍时间和日反刍次数外的反刍活动参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奶牛日咀嚼时间、单位DM、NDF、peNDF、ADF进食量咀嚼时间及单位DM、peNDF进食量咀嚼次数。由此可知,通过调节咀嚼活动,4种不同精粗比的日粮均能满足奶牛对peNDF的需要量,且能获得维持合适乳脂率和瘤胃pH的咀嚼时间。
  • 刘爱君1,冷向军1*,李小勤1,汪立平2,罗运仙1,朱瑞俊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1006-10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艾佐迈对奥尼罗非鱼生长、肠道结构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重(20.04±0.13) g的奥尼罗非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0.25%、0.50%和0.75%艾佐迈的试验日粮,试验期30 d。饲养试验结束后,各组日粮中添加0.50%的三氧化二铬进行为期2周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0.75%艾佐迈可显著提高罗非鱼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但对鱼体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25%~0.50%艾佐迈可显著提高了肠绒毛高度、宽度、密度及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胃蛋白酶活性、肠蛋白酶活性、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和肠道乳酸杆菌菌群数(P<0.05)。在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方面,添加0.25%艾佐迈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0.25%~0.50%艾佐迈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结构,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其最适添加量为0.25%。
  • 徐奇友1,王常安1,许红1,尹家胜1,马建章2*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1012-10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哲罗鱼(Hucho taimen)仔鱼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分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 000尾鱼。各组饵料分别在基础饵料基础上添加0(对照组)、0.125%、0.250%、0.500%、0.750%和1.000%的Ala-Gln。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25%组对哲罗鱼仔鱼的生长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0.500%~1.000%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当添加量大于0.125%时,成活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当添加量大于0.500%时,鱼体组织匀浆液中谷氨酰胺(Gln)含量显著升高(P<0.05);0.750%和1.000%组鱼体组织匀浆液中谷氨酸(Glu)含量显著提高(P<0.05);0.500%和0.750%组Na+, 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添加组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1);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知,添加Ala-Gln可提高哲罗鱼仔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适宜的添加水平为0.750%。
  • 杨鸢劼1,2,邴旭文2*,徐增洪2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21(06): 1018-10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09.06.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评价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添加比例对黄鳝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试验日粮按L9(33)正交设计在不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基础日粮中添加红花籽油(C18∶2n-6来源)、亚麻籽油(C18∶3n-3来源)和EPA/DHA混合油脂(C20∶5n-3+C22∶6n-3来源)。选用平均体长(34.5±2.4) cm、平均体重(37.8±3.5) g的黄鳝1 000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9个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投喂1种试验日粮,试验期3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CAT活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清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1组、3组、4组、5组、6组、7组和8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生长试验可知,在保持较高生长性能的同时,当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C18∶2n-6、C18∶3n-3和C20∶5n-3+C22∶6n-3含量分别为1.30%、1.55%和0.25%时,黄鳝体内自由基的代谢及脂质过氧化处于最佳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