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2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06-15
  

  • 全选
    |
    综述
  • 杨雪芬, 熊光源, 周桂莲, 林映才,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991-10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成分中寡糖可在新生仔猪肠道中选择性地促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快速繁殖。新生仔猪肠道早期菌群定植模式有许多肠道生理作用,如影响后期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黏膜免疫发育和免疫耐受等。本文对上述方面进行综述,并同时讨论了母猪乳腺合成寡糖的生化机制。
  • 孙效名, 吴信, 印遇龙, 舒绪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01-10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哺乳动物机体内铁稳态的维持对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幼龄快速生长阶段。铁的缺乏不仅严重影响幼龄动物的生长性能,而且会给中枢神经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但是机体铁过量也将对幼龄动物造成氧化应激并产生长期的副作用。动物机体在成年阶段对铁吸收过程能够精准地调控,但在幼龄阶段其铁调控功能并不成熟。幼龄动物小肠铁吸收的效率非常高,因此,对幼龄动物补铁需要慎重。本文就幼龄动物铁的吸收及其调控特点做一综述。
  • 王浩, 王文梅, 许丽, 王晓翠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07-10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柠檬酸作为酸化剂,具有诱食、抗应激、无残留等特点,其在减少断奶仔猪应激和提高生产性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柠檬酸还具有抗氧化和降低胆固醇的功能,可改善仔猪的肉品质。本文就柠檬酸的营养作用及其相关机理和在断奶仔猪饲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卢敏, 王帅豪, 狄元冉, 袁林, 尹清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13-10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纤维素酶应用广泛,但因受到酶活低、成本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纤维素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受到限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获得高活性、高产量的纤维素酶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基因的克隆、原核与真核表达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构建纤维素酶酵母表达系统、木霉表达系统以及多个纤维素酶基因共表达系统是未来纤维素酶基因工程的发展趋势。
  • 猪与禽营养
  • 王斯佳, 蔡辉益, 刘国华, 闫海洁, 廖瑞波, 邓会玲, 汤建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19-10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低胆碱、低蛋氨酸饲粮为基础饲粮,通过两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需要量进行研究。试验选用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12个组,其中1~8组为试验组,9~12组为中心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分别以胆碱和蛋氨酸为自变量,以反映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为因变量拟合回归方程,估计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的需要量。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胆碱和蛋氨酸水平对21~42日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脂率和肝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胆碱水平在860~1 120 mg/kg时,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蛋氨酸水平增至0.40%后,继续增加对平均日采食量的改善作用不明显;蛋氨酸水平在0.35%~0.42%,胆碱水平在860~1 120 mg/kg时,肉仔鸡的料重比达到最低值;蛋氨酸水平在0.30%~0.47%时,随着胆碱水平的增加肉仔鸡腹脂率呈下降趋势;当蛋氨酸水平在0.30%~0.40%,胆碱水平在1 000~1 400 mg/kg时,肉仔鸡肝脂率随着胆碱水平的增加和蛋氨酸水平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胆碱水平为990~1 030 mg/kg,蛋氨酸水平为0.40%~0.43%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生长性能;当胆碱水平为1 780~1 880 mg/kg,蛋氨酸水平为0.37%~0.38%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屠宰性能。
  • 田金可, Ahmad Hussain, 李伟, 高尚, 王恬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30-10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和比较不同硒源及水平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组织硒含量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在生产中应用较低水平(0.20 mg/kg)有机硒替代较高水平(0.30 mg/kg)无机硒的可行性。选用1日龄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0 mg/kg硒(以亚硒酸钠形式)(SS组)、0.20 mg/kg硒(以酵母硒形式)(SYⅠ组)、0.30 mg/kg硒(以酵母硒形式)(SYⅡ组)和0.30 mg/kg混合硒(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形式硒各0.15 mg/kg)(MS组)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SYⅡ组肉鸡前期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添加各水平有机硒均显著降低了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P<0.05或P<0.01)。2)与对照组和SS组相比,添加各水平有机硒均显著提高了肉鸡胸肌中的硒含量(P<0.01),且以SYⅡ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SYⅠ组和SYⅡ组肉鸡血浆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添加各水平有机硒均显著提高了42 d肉鸡肝脏中的硒含量(P<0.05或P<0.01)。3)在试验前期(1~21 d),较SS组,SYⅡ组肉鸡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较对照组,SS组、SYⅠ组和SYⅡ组肉鸡肝脏T-SOD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在试验后期(22~42 d),较对照组,SS组、SYⅠ组和SYⅡ组肉鸡血浆和肝脏GSH-Px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各添加有机硒组肉鸡的血浆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MS组肉鸡肝脏过氧化氢酶(P<0.05)和GSH-Px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知,饲粮添加0.30 mg/kg酵母硒能够提高肉鸡组织硒沉积量,对其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改善效果最佳;饲粮添加0.20 mg/kg的酵母硒替代0.30 mg/kg亚硒酸钠,在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组织硒含量和抗氧化功能方面是可行的。
  • 郝婧宇, 卢庆萍, 张宏福, 张晓迪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38-1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考察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脂肪代谢及血液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49日龄北京油鸡公母各72只[公鸡平均体重(608.58±13.07) g;母鸡平均体重(518.50±8.33) g],随机分在2个处理中:高温组,(35.00±0.37) ℃;适温组,(25.00±0.38) ℃,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持续23 d。测定试验第12、23天时的血液生化指标、血液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及脂肪组织脂蛋白酯酶活性。结果表明:1)对公鸡而言:持续高温12 d时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1)。持续高温23 d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对母鸡而言:持续高温12 d时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持续高温23 d时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增加趋势(P=0.065),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2)持续高温12 d时公母鸡的肌间脂肪脂蛋白酯酶活性都显著降低(P<0.05),持续高温23 d时公鸡的肌间脂肪脂蛋白酯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母鸡的无显著变化(P>0.05)。3)公母鸡血浆脂联素、抵抗素水平在高温下都无显著变化(P>0.05);持续高温12 d时公鸡血浆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母鸡的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知,随着持续高温时间的延长,母鸡血浆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含量及肌间脂肪组织脂蛋白酯酶活性受高温影响下降程度减小,公鸡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及脂肪组织脂蛋白酯酶活性下降程度加大。
  • 王信喜, 王志跃, 杨海明, 曹玉娟, 朱晓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44-10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5~10周龄扬州鹅体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试验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低)、11.29 MJ/kg+16%(中)、11.75 MJ/kg+17%(高),其蛋能比均约为14 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首先配制低、中、高能量蛋白质水平的3种基础饲粮,通过在3种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得到12种试验饲粮。选取384只体重相近的5周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1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不同的试验饲粮,持续至10周龄末。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表现为0.65%赖氨酸组6、8周龄的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0.80%和1.10%赖氨酸组,10周龄的体重显著高于1.10%赖氨酸组(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6周龄的体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的腹脂率(P<0.05),表现为低能量蛋白质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中、高能量蛋白质组,但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饲粮较低的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即可满足5~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的需要,本试验认为5~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时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和0.65%。
  • 王宝维, 王晓晓,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周小乔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52-10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鹅为试验动物,采用直接法和差量法研究鹅饲用鸡肉骨粉的营养价值。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60日龄健康五龙鹅和青农灰鹅各42只(公),各设1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鹅单笼饲养。对照组采用直接法,饲粮中不添加玉米淀粉;6个试验组采用差量法,分别在饲粮中添加15%、25%、45%、65%、75%、85%的玉米淀粉替代鸡肉骨粉。正试期3 d,饲喂试验饲粮,然后排空24 h后,连续3 d强饲无氮饲粮,每天强饲100 g,采用全收粪法。结果表明:1)五龙鹅和青农灰鹅品种内6个试验组的真代谢能(TME)及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部分氨基酸(AA)代谢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代谢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差量法组间比较结果表明,75%玉米淀粉添加组五龙鹅和青农灰鹅的TME及CP、EE、部分AA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85%玉米淀粉添加组的各项营养成分代谢率显著低于75%玉米淀粉添加组(P<0.05)。CF、NDF、ADF、Ca、P代谢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鸡肉骨粉对青农灰鹅TME及CP、部分AA代谢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五龙鹅;五龙鹅各组CF代谢率显著高于青农灰鹅(P<0.05)。试验表明,采用差量法测定鸡肉骨粉的鹅营养成分代谢率数据准确性较高,优于直接法,并且以75%玉米淀粉添加比例效果最好;鸡肉骨粉的鹅营养成分代谢率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
  • 荆元强, 宋恩亮, 成海建, 刘晓牧, 赵红波, 刘桂芬, 谭秀文, 杨维仁, 万发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62-10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在满足肉牛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采用棉籽粕替代饲粮中的豆粕,形成不同蛋白质水平和成本的饲粮,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和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同时为降低肉牛育肥成本和提高育肥效果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年龄(平均年龄为28月龄)、体重 相近的健康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40头,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组10头牛。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240 d。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14.8%的饲粮组试验牛的日增重比蛋白质水平为12.8%的饲粮组提高18.57%(P>0.05)。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8%的饲粮相比,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8%的饲粮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肉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肋部脂肪厚、背膘厚(P<0.05或P<0.01),而对肉牛的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高档肉块占活重比例、肉骨比影响不显著(P>0.05)。同等蛋白质水平下,用棉籽粕全部或部分替代豆粕对肉牛日增重及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棉籽粕组饲粮单价、肉牛每千克增重成本都低于豆粕组。由此得出,在肉牛育肥后期可以用棉籽粕替代豆粕,以降低成本。目前我国《肉牛饲养标准》(2004)推荐的肉牛育肥所需的蛋白质水平低于本试验用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的需要。
  • 刘洁, 刁其玉, 赵一广, 姜成钢, 李艳玲,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69-10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肉用绵羊瘤胃pH、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选用(47.21±1.01) kg安装有瘤胃瘘管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1代肉用公羊12只,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6 d,分别饲喂NFC/NDF为0.25、0.34、0.36、0.52、0.60、0.80、0.87、1.13、1.30、1.58、2.17和2.49的12种饲粮。结果表明:随着NFC/NDF的增加,试验羊瘤胃pH极显著线性降低(P<0.01),氨态氮浓度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及丁酸比例呈显著三次曲线变化(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中的丙酸、戊酸和异戊酸比例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极显著线性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NFC/NDF对瘤胃pH、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具有显著影响。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 吴学壮, 张铁涛, 崔虎, 蒋清奎, 高秀华, 杨福合, 邢秀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78-10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择(60±3)日龄健康雄性水貂8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8组水貂分别饲喂铜添加水平为0(Ⅰ组)、4(Ⅱ组)、8(Ⅲ组)、16(Ⅳ组)、32(Ⅴ组)、64(Ⅵ组)、128(Ⅶ组)、256 mg/kg(Ⅷ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Ⅴ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Ⅷ组(P<0.01),而料重比则极显著低于Ⅷ组(P<0.01)。Ⅴ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Ⅶ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Ⅴ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Ⅷ组(P<0.01)。Ⅴ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Ⅵ组(P<0.01),显著高于Ⅱ和Ⅷ组(P<0.05)。Ⅴ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Ⅷ组(P<0.01),显著高于Ⅰ、Ⅱ、Ⅲ、Ⅳ、Ⅵ和Ⅶ组(P<0.05)。Ⅳ和Ⅴ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Ⅷ组(P<0.05)。Ⅴ组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Ⅷ组(P<0.01)。Ⅴ组的氮沉积极显著高于Ⅱ、Ⅲ、Ⅵ和Ⅷ组(P<0.01),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5)。Ⅴ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Ⅱ、Ⅲ、Ⅵ和Ⅷ组(P<0.05)。Ⅴ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显著高于Ⅰ、Ⅱ、Ⅵ和Ⅷ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铜添加水平为32 mg/kg(总铜水平为39 mg/kg)时,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且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
  • 饲料营养
  • 董冠, 杨维仁, 杨在宾, 姜淑贞, 张桂国, 郭凯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85-10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7.12±0.11) kg断奶后1周的"杜×长×大"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上添加600、900、1 200 mg/kg甜菜碱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甜菜碱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增加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P<0.05)。600 mg/kg甜菜碱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但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对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代谢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蛋白质的沉积和脂肪代谢,其中以添加量600 mg/kg效果最好。
  • 田洋, 杨兰兰, 徐昆龙, 肖蓉, 李栋, 何梦恒, 史崇颖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92-10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加丽素红中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取19周龄的海兰蛋鸡12只,单次灌胃口服加丽素红9.6 mg/kg BW,在72 h内不同时间段分10次采集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清中角黄素的质量浓度,并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如下:加丽素红经口服给药后,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其理论方程为C=0.471(e-0.036-e-0.190),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3.643±0.205) h,消除半衰期t1/2(Ke)=(19.263±1.312) h,达峰时间Tmax=(10.795±1.007) h,达峰浓度Cmax=(0.259±0.048) μg/m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10.607±1.029) μg/(mL·h),总体清除率CLB=(0.905±0.076) L/(kg·h),表观分布容积Vd=(2.515±0.133) L/kg。上述结果表明,角黄素在鸡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表征了加丽素红在鸡体内代谢的变化规律,具有吸收分布较迅速、达峰快、体内分布广泛、消除速度较慢等特点。
  • 王志博, 姜万富, 辛杭书, 段春宇, 李富国, 姚庆, 刘震,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098-11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为(460.0±20.6)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添加20 mg/d海南霉素和350 mg/d莫能菌素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没有显著影响瘤胃液pH和丁酸含量(P>0.05),但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含量、乙酸/丙酸和氨态氮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海南霉素组和莫能菌素组丙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6.26%和15.79%(P<0.01)。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显著降低了尿囊素排出量、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氮产量(P<0.05)。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也降低了粪氮量和尿氮量(P<0.05),提高了沉积氮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海南霉素组和莫能菌素组的表观氮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61%和7.05%(P=0.03)。总之,与莫能菌素相似,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使其更趋向于丙酸型发酵,并且能够提高氮利用效率。
  • 周帅, 韩兆玉, 刘军彪, 王群, 唐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05-1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2个试验组的培养管中分别加入干物质量1%和2%的HMBi。分别在培养至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培养12、24 h后测定发酵液pH以及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浓度。结果表明:12 h时2个试验组的乙酸、丁酸、异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4 h时各挥发性脂肪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试验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各组的pH在12、24 h时均处于正常范围,12 h时pH试验1组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2组(P<0.05);而24 h时pH试验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4 h时2个试验组的乳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但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6、12 h时2个试验组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但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在发酵底物中添加HMBi可改善瘤胃体外发酵。
  • 分子营养
  • 赵鑫, 邵涛, 王亚琴, 罗锦标, 陈维虎, 孙红霞, 周卫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10-1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旨在研究其对浙东白鹅母鹅繁殖性能、血液生殖激素浓度和生殖轴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择138只月龄相近的浙东白鹅种母鹅,按体重相近原则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的饲粮,试验期150 d,测定繁殖性能(平均产蛋数、平均蛋重、受精率和孵化率)、血液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4)、雌二醇(E2)、催乳素(PRL)]浓度和生殖轴相关基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β(FSHβ)、雌激素受体1(ESR1)、雌激素受体2(ESR2)、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催乳素(PRL)、催乳素受体(PRLR)]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可显著提高浙东白鹅母鹅第1产蛋周期平均蛋重和受精率(P<0.05);提高第2产蛋周期内血液FSH和P4的浓度,降低LH浓度,改变E2、P4和PRL浓度波动(P<0.05);下调下丘脑PRLR、垂体PRL和卵巢PRL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上调卵巢ESR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可显著提高浙东白鹅母鹅第2产蛋周期平均蛋重(P<0.05);提高浙东白鹅第2产蛋周期内血液LH浓度,降低FSH浓度,改变E2和P4浓度波动(P<0.05);上调下丘脑GnRH、垂体PRL和PRL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下调卵巢FSH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得出,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可通过影响产蛋周期内部分血液生殖激素浓度和波动,局部调节生殖轴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改善浙东白鹅母鹅的繁殖性能。
  • 研究简报
  • 曹满湖, 汪猜, 肖小平, 皮灿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19-1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银杏防御素,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提供安全、环保、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试验选择断奶后体重约为7 kg的"杜×长×大"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银杏防御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末重提高了8.92%(P<0.05),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降低了7.27%(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提高了13.03%(P<0.05)、12.27%(P<0.05)、7.89%(P>0.05),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9.97%(P<0.05)和14.97%(P<0.05),血液T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了8.25%(P>0.05),血液白细胞介素2含量提高了15.25%(P<0.01)。由此可见,银杏防御素可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降低腹泻率。
  • 刘虎传, 张敏红, 冯京海, 姜海龙, 杨晓岚, 姜礼文, 陈燕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24-11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6.39±0.42) kg的(21±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为益生菌组,每kg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活菌。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7天血清白介素-1β水平,显著提高断奶后第21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回肠黏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空肠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免疫球蛋白A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由结果可知,益生菌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有效缓解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免疫功能下降。
  • 高振华, 张晓慧, 何红, 肖曼, 张少成, 何翔, 周鹏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32-1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红树内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公鸡10只,母鸡5只)。试鸡分别饲喂4种饲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5%和0.45%红树内生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添加0.45%红树内生菌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显著提高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P<0.05),但对血清葡萄糖、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0.05%和0.15%添加量对上述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45%红树内生菌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 姜义宝, 杨玉荣, 崔国文, 王成章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37-11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红三叶异黄酮对肉鸡血液几种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0(试验Ⅰ组)、20(试验Ⅱ组)、30 mg/kg(试验Ⅲ组)红三叶异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持续7周。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或P<0.01)。各试验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试验Ⅱ组在21、35和49日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在49日龄、试验Ⅲ组在21日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各试验组在21日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在49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试验Ⅰ组在35和49日龄、试验Ⅱ组在49日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水平,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在35日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3/T4,各试验组在21、35和49日龄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35和49日龄试验Ⅰ组与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血清睾酮(TESTO)水平,各组在21、35和49日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红三叶异黄酮可通过调节体内GH、IGF-Ⅰ、T3和T4水平来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20 mg/kg时促生长效果较好。
  • 张爱婷, 朱巧明, 顾林英, 谢鹏, 朱莎, 代腊, 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43-11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海兰褐蛋鸡36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用6%普通未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试验2、3、4组分别用6%、8%、10%的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不同比例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而试验1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黄颜色均显著加深(P<0.05),而试验1、4组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粮添加棉籽粕对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1组总蛋白、钾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尿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4组血清总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总蛋白、总钙和钾含量均逐步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则逐步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饲粮添加棉籽粕对血清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添加8%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棉籽粕膨化处理能有效降低游离棉酚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等的影响,提高蛋鸡对棉籽粕的利用能力。
  • 陈智亮, 王之盛, 薛白, 邹华围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50-1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氮源和水平对肉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不同水平(0、50、100和200 mg/L)的尿素、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对培养液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为氮源,培养液pH和微生物蛋白质浓度分别显著低于和显著高于以尿素为氮源(P<0.05),以支链氨基酸为氮源培养液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以尿素为氮源(P<0.05),以异亮氨酸为氮源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都显著高于其他氮源(P<0.05);随着氮水平的提高,培养液pH以及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和丙酸的浓度都显著的升高(P<0.05);氮源和水平对各指标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结果提示,亮氨酸作为氮源更有利于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200 mg/L的氮水平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氮源和水平对瘤胃发酵存在互作效应。
  • 王秀美, 侯先志, 高爱武, 考桂兰, 高民, 李大彪, 兰儒冰, 张楠, 张艳明, 黄清瑞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57-1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二维和三维培养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形态与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地区3头5岁泌乳期健康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经3代培养纯化后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模式下细胞的生长形态,测定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2种培养模式下的BMEC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二维培养的BMEC呈典型铺路石样细胞形态,三维培养的BMEC则形成了类腺泡的聚集物和管腔结构。利用三维培养的BMEC的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5),三维培养的BMEC的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1)。结果提示,三维培养的BMEC 3种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二维培养,三维培养的BMEC在形态上呈现的特点与在体内更加接近。
  • 祁茹, 温建新, 程明, 肖宇, 褚永康, 胡静, 朱亚俊, 陈俏俏,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65-11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外源寡糖对奶山羊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完全拉丁方设计,选用平均体重为(32.80±2.45) 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崂山奶山羊6只,分为6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的甘露寡糖(MOS组)、半乳甘露寡糖(GMOS组)、寡木糖(XOS组)、低聚异麦芽糖(IMO组)和果寡糖(FOS组)的试验饲粮,对照组(CT组)羊饲喂基础饲粮。共进行4期试验,每期35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21 d。于正试期第1、7、14、21天晨饲前采集新鲜粪便,测定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结果表明:与CT组相比,试验组乳酸杆菌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中FOS组第7天开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其中FOS组各采样时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大肠杆菌数量有所降低,其中MOS组和FOS组第7天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外源寡糖对增加奶山羊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果寡糖效果较明显。
  • 殷云浩, 薛白, 阎天海, 王之盛, 宋良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73-11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对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2%的亮氨酸-色氨酸(Leu-Trp)、缬氨酸-蛋氨酸(Val-Met)、酪氨酸-丙氨酸(Tyr-Ala)和苯丙氨酸-缬氨酸(Phe-Val)。培养后2、4、8、12、24 h,测定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结果表明:各时间点Val-Met组培养液pH低于其他各组,除24 h外其他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CP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Val-Met组TVFA浓度和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NH3-N浓度在一定程度上(P>0.05)或显著(P<0.05)低于其他试验组,另外2、4和12 h时Val-Met组的乙酸/丙酸也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二肽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提高VFA含量和MCP产量,降低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2% Val-Met效果最好。
  • 王仁杰, 薛白, 阎天海, 王之盛, 刘江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6): 1181-1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2.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4只体况良好、平均体重(25.48±1.51)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阉割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用体外发酵法考察在3个精粗比(30∶70、50∶50和70∶30)饲粮中添加异位酸(1%)后的体外发酵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4 h体外培养,不添加异位酸时,随精粗比由30∶70升高到70∶30,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乙酸/丙酸和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产气量及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和丙酸占TVFA的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30∶70时,添加异位酸pH无明显变化,NH3-N浓度下降,产气量及微生物蛋白质(MCP)和丁酸浓度上升,但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50∶50时,添加异位酸可显著降低NH3-N浓度(P<0.05),提高产气量及MCP、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P<0.05),而对pH、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当精粗比为70∶30时,添加异位酸NH3-N浓度显著下降(P<0.05),产气量及MCP、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显著上升(P<0.05),而对pH和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异位酸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消化率和NH3-N的利用,增加MCP、乙酸、丙酸和TVFA的合成。在本试验中,对于MCP和TVFA的合成而言,精料比例越高,添加异位酸的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