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大事记
数据库收录
文献计量学指标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著作权转让协议
论文规范标准
写作指南
编委会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关键词排行
关键词云
知识脉络
作者关系图
期刊订阅
道德声明
OA政策
公益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4年, 第2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4-10-15
全选
|
目录
Select
封面与封底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目次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 Review
Select
生物饲料科技研究与应用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Feed Technology
蔡辉益, 张姝, 邓雪娟, 刘国华, 常文环, 闫海洁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11-2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生物饲料科技是目前全世界研究开发的热点,是生产绿色、有机等高端畜产品的主要手段,对开发我国饲料资源、保障饲料和畜产品安全、促进防污减排、解决环保问题等诸多方面都显示了极大前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饲料领域中重点产品生产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生物饲料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提出了生物饲料生产与应用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为生物饲料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Select
粮油资源高效饲料转化技术在饲用抗生素替代中的应用
The Conversion of Grain and Oil Resources to Feed Antibiotics Substitute
李爱科, 王薇薇, 韩飞, 王永伟, 綦文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24-2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将有限的资源高效利用与转化,是建设节约型粮食加工消费体系的重要内容。粮油资源及其加工副产品是一大类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资源,也是廉价的功能活性物质来源。其高效转化生产的功能性产品应用于动物生产过程中,不仅具有提高畜禽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的作用,还可改善畜禽产品品质,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和保障动物健康,可起到与饲用抗生素类似的使用效果,且避免了药物残留和耐药细菌滋生等危害。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粮油资源高效饲料转化技术在饲用抗生素替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生物发酵和酶解饲料原料技术、油料水酶法生产应用技术以及多肽寡肽与活性肽、多糖寡糖与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脂肪酸与植物油脂和植物化学素等其他粮油功能活性物质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产品品质、抗氧化和抗病免疫方面的作用及其发挥上述作用的可能机制。
Select
动物源抗菌肽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Antimicrobial Peptides of Animal Origin: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34-29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物源抗菌肽是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效应分子,因其具有广谱高效抗菌活性、细胞选择性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此外,由于动物体自身分泌的抗菌肽远未达到抑制细菌所需浓度,因此其生物学功能不仅局限于抗菌活性。大量研究表明,抗菌肽不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等效果,在体内还表现出抗炎症反应、招募免疫细胞、促进上皮损伤修复、促进细胞吞噬细菌等重要作用。然而抗菌肽在一些方面的研究尚不透彻或存在争议,如抗菌肽是否存在耐药性以及通过重组表达技术生产的抗菌肽是否能安全有效地应用。关于抗菌肽的一些生物学功能与分子机制还有待系统深入的研究,如抗菌肽的构效关系、抗菌肽对益生菌的影响、抗菌肽与抗生素的互作效应、抗菌肽的稳定性及其吸收与代谢情况、营养物质调控内源抗菌肽的表达等。因此本文旨在从动物源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稳定性与吸收、表达规律与营养调控、分子改良以及重组表达6个方面进行综述,为研发新型、高效、环保型抗生素替代品提供重要信息和策略。
Select
饲料蛋白质的理化特性与其营养价值的关系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eed Protei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Nutritional Value
秦贵信, 孙泽威, 龙国徽, 王涛, 白明昧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42-29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饲料蛋白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加工工艺优化以及不同类型动物饲料蛋白质源的优选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国内外饲料蛋白质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介绍,对一些方法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相关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通过对有关方法及其使用情况的归纳和评价,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一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思想方法以及研究的推进方向。
Select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
Biodegradation of Zearalenone in Feeds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49-29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由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一类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生殖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它不仅影响饲料食品安全,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人体或动物体中蓄积,进而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目前由于物理和化学去毒方法存在种种应用缺陷,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法成为安全、高效且环保的解毒方法而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的研究作一综述,同时对生物降解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Select
多元螯合与多重螯合微量元素的理论及其在饲料业中的应用
Theory of Polychelate and Mutiplechelate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Feed Industry
冯定远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56-29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有机微量元素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许多有机微量元素产品实际是少量螯合物和大量无机和有机微量元素的混合物等情况,根据有机微量元素中无机微量元素与有机物结合的螯合率、转化率、螯合常数、螯合强度的机理,应用系统动物营养学原理,提出有机微量元素多元螯合和多重螯合的理论。多元螯合是指在同一反应体系中,一种有机物与多种无机元素分别结合的工艺。多重螯合是指在同一反应体系中,一种无机金属元素与多种有机物分别结合的工艺。研究和开发单一螯合、多元螯合和多重螯合等系列产品,可以满足饲料业与养殖业不同目的的需要。
Select
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的营养价值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Nutritional Value and Application in Animal Production
单安山, 陈志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64-29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饲料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饲料行业和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而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具有营养丰富、产量较大、饲用安全等特点,已在畜禽生产中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DDGS的营养价值及特点,并对其在猪、鸡和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供同行参考。
Select
饲料中真菌毒素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Progress on Biological Detoxification of Mycotoxins in Feeds
张晓琳, 汪洋, 李爱科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71-29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真菌毒素是某些有害真菌产生的分子质量小、化学性质稳定、具有毒害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也给畜牧业和食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物理、化学脱毒法存在着营养成分流失、脱毒不彻底等问题,而不能被广泛应用。生物脱毒法不仅避免了上述缺点,还具有作用条件温和、安全环保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脱毒方法。本文对饲料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及其生物脱毒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生物脱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为研究人员探求实用高效、经济可行的真菌毒素生物脱毒方法提供参考。
Select
猪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与营养调控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Meat Quality Formation and Its Nutritional Regulation in Pigs
尹靖东, 李德发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79-29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猪肉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却不能与此相提并论。优良的猪肉品质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毋庸置疑,而且生产优质猪肉也是养猪业的终极目标,因此提高猪肉生产的科技水平、改善猪肉品质,是增强我国养猪业科技含量,保证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优良的猪肉品质是建立在健康、安全、生态和注重动物福利的养猪基础上的高端畜产品的特性,畜牧科技工作者对它的追求和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劣质猪肉的发生或成因深入到了如何改善猪肉肉色、风味、嫩度、多汁性和系水力等富有人文色彩的猪肉品质方面。本文从影响猪肉品质的肌肉生物学特性的2个方面,即肌纤维发育和肌内脂肪沉积,探讨了优质猪肉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营养调节,综述和回顾了近年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学者应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挖掘我国地方猪优质基因资源,利用营养基因组学和整合生理学的概念,促进我国优质猪肉研究、生产和发展的建议。
Select
色氨酸对哺乳动物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ryptophan on Maternal-Fetal Interface of Mammals
阮征, 印遇龙, 伍国耀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86-29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氨基酸对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少量的体内和体外试验研究表明,色氨酸及其代谢物能够提高母猪繁殖能力,降低流产率。本文综述了色氨酸及其犬尿氨酸代谢对哺乳动物(主要是猪和鼠)母-胎界面免疫调节(或免疫耐受)的影响,以及色氨酸及其代谢物(如犬尿氨酸和3-羟基犬尿氨酸)对哺乳动物母-胎界面蜕膜自 然杀伤(dNK)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和17型辅助性T细胞(Th17)的调控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Select
猪抗病营养研究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Swine Disease-Resistant Nutrition
陈代文, 毛湘冰, 余冰, 何军, 吴德, 张克英, 郑萍, 虞洁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2992-30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抗病营养是研究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交叉领域,以揭示动物健康的营养调控规律与机制,建立抗病营养原理和技术,提高动物对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抗病营养研究内容包括营养与免疫、营养与肠道健康、营养与抗病基因、营养与应激、营养与疾病、营养与抗营养因子6个方面。本文在构建抗病营养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了四川农业大学近几年在猪抗病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适宜的营养素、营养源和营养水平及其组合可以明显增强猪的抗病力,提高健康水平。
Select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营养技术
Key Nutritional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of Sows
蒋宗勇, 高开国, 杨雪芬, 王丽, 郑春田, 胡友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03-30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在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方面开展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结合国内外母猪营养研究的最新报道,对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营养和饲养技术进行综述。
Select
猪饲料碳水化合物消化、降解和转移以及对能量利用率的影响
Digestion, Degradation and Transfer of Carbohydrate Components in Feeds and Effects on Energy Utilization in Pigs
张宏福, 黄庆华, 陈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11-30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1864年Henneberg与Stohmann首倡概略成分分析方法以来,该饲料养分的测试方法已沿用1个半世纪,基本保持原体系未变。由于碳水化合物组分特别是多糖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分析方法和分析层次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大致经历了Weende纤维—Van Soest纤维—总饲粮纤维的发展和革新。饲料碳水化合物组分的营养价值受到饲粮结构、畜禽品种、生理阶段、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同时碳水化合物组分又影响其他饲料养分效价和能量利用率。因此,本文从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内涵和分类入手,侧重分析了饲粮碳水化合物在猪体内的消化、降解和转移规律,并对饲粮碳水化合物对能量利用率影响的作用机理作出相应的阐述,旨在为提高猪饲料转化效率提供参考。
Select
母猪情期启动营养调控分子机制的探讨
Comments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utrition Regulation on Estrus Onset of Sows
吴德, 卓勇, 吕刚, 徐盛玉, 林燕, 车炼强, 方正锋, 李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20-30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年更新率高达40%~50%,哺乳母猪断奶后情期启动失败被淘汰比例占30%~40%,50%的母猪终身仅提供30~40头断奶仔猪就被淘汰,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大量研究表明,下丘脑Kisspeptin信号系统在调控雌性动物情期启动和卵泡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猪的情期启动只有在营养充足、机体处于合成代谢时才能发生和维持。营养是推动后备母猪由生长向繁殖转换,或断奶母猪由泌乳向繁殖转换的物质基础。本文提出了营养调控母猪情期启动的几种理论假设,综述了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
3
和部分矿物元素对机体代谢和下丘脑Kisspeptin信号的影响及其在调控母猪情期启动方面的分子机制。
Select
仔猪肠道损伤修复营养调控及其机制和应用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for Nutritional Regulations of Intestine Damage Repair in Piglets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33-30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断奶应激又导致仔猪出现早期断奶综合征,尤其是肠道损伤。肠道正常的功能依赖肠道黏膜上皮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的完整性来维持。断奶应激会导致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改变、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黏液层厚度下降、肠道pH升高、免疫抑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等,甚至造成肠道功能的继发性损伤和功能紊乱。因此,肠道损伤修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直接或间接调控因子主要包括:1)多肽类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等。本文介绍了本团队制备的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pGLP-2)长效化产物对降低仔猪肠道炎性反应,提高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2)微生态调控剂。包括益生菌制剂和抗菌肽。猪饲粮中常用益生菌有屎肠球菌、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乳球菌、酵母菌等。已报道用于仔猪饲粮的抗菌肽主要有天蚕素、防御素、抗菌肽buforin Ⅱ、抗菌肽P5及复合肽等。3)营养代谢调控剂。报道较多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谷氨酰胺及其替代品α-酮戊二酸、
L
-精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等。研究较多的其他调控剂还有短链脂肪酸、壳聚糖、植物多糖、锌和硒等。本文对上述各类损伤修复调控因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Select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
Gut Microbiota and Host Nutrition Metabolism in Pigs
朱伟云, 余凯凡, 慕春龙, 杨宇翔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46-30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群,肠道微生物在宿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影响着饲料消化、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供应,又调控着宿主正常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动物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感应器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感应可以通过脑肠轴调节机体生理活动。肠道微生物还能代谢蛋白质产生宿主细胞不能合成的肽类物质,并通过小肠上皮的肽类转运系统影响机体代谢,因此可能存在微生物-肠道-大脑轴。肠道微生物还可以与机体形成宿主-微生物代谢轴,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和免疫稳态起重要作用。饲粮对宿主代谢的改变,常伴随有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可能通过微生物-肠道-大脑轴以及宿主-微生物代谢轴调节宿主很多生理过程,进而影响机体整体代谢。本文概述了猪肠道微生物区系与宿主肠道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以加深关于肠道微生物对机体代谢贡献的认识。
Select
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Regulation and Mechanism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on Porcine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谯仕彦, 侯成立, 曾祥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52-3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乳酸菌作为最重要和安全性最高的益生菌来源已被广泛关注,而乳酸菌调控人和动物肠道屏障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表明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实现的。相对于啮齿动物而言,乳酸菌在猪上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多,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尚未触及到乳酸菌作用机制的本质。猪肠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对乳酸菌调节肠道屏障功能机制的深入认识比较困难。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为从体内试验的角度解析乳酸菌的确切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期能帮助对乳酸菌的深入认识和科学应用。
Select
N-乙酰半胱氨酸对猪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Protective Effects of N-Acetylcysteine on Intestinal Functions of Pigs
侯永清, 王蕾, 易丹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64-30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物的肠道完整性在营养、代谢和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机体抵御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第一道屏障。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是保障肠道功能的生理基础,肠上皮受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降低生产性能和影响动物的健康。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
L
-半胱氨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前体物质,NAC的生理功能和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维持细胞内的GSH水平有关。饲粮中添加NAC可以缓解脂多糖应激引起的肠黏膜损伤、乙酸刺激引起的结肠炎及改善小肠吸收功能,这些与NAC促进表皮生长因子的生成、抗黏膜细胞凋亡和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有关。本文就NAC对猪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Select
油脂在母猪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 in Application of Oil and Fat in Sow Diet
管武太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71-30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油脂作为必需脂肪酸的来源,其能值高且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在母猪营养及其饲粮中发挥重要作用。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油脂能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本文围绕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油脂对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产仔性能、泌乳性能、体重和背膘损失、乳脂含量及其能量输出量、乳中脂肪酸组成、下一个繁殖周期产仔性能、后代仔猪体组成的影响对近20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阐述油脂对母猪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Select
膨化和膨胀加工技术及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Extrusion and Expan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ir Effects on Performance of Pigs
程宗佳, 王勇生, 陈轶群, 郝波, 赵庚福, 罗从彦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82-30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饲料原料资源的短缺和价格的上涨,加工工艺对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猪生产性能的作用日趋明显。传统的膨化工艺具有降低抗营养因子和有害菌数量,并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作用。新型的膨胀工艺除了上述优点外,还能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并使原料释放营养物质,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膨胀工艺可破坏非常规原料的纤维成分,增加其应用范围和营养价值。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和膨胀工艺对仔猪、育肥猪和哺乳母猪的生产性能具有提升作用。膨化和膨胀工艺将会在饲料加工和动物营养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针对膨化和膨胀技术巨大的应用潜力及良好的实际效果作一简述。
Select
家禽肠道屏障功能及其营养调控
Intestinal Barrier of Poultry: Function and Modulation
呙于明, 刘丹, 张炳坤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91-3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又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先天性屏障。家禽肠道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目前,测定肠道屏障功能的方法包括检测肠道通透性、血浆内毒素、细菌移位、肠道黏膜组织学观察等。有限的研究报道了肠道屏障功能及紧密连接蛋白的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s(claudin-3、-5、-16)和闭合小环蛋白(ZO)-2在胚胎期和/或出壳后早期在鸡肠上皮的发育模式,并认为不同肠段的屏障功能及其紧密连接蛋白的发育速度很不一致。家禽肠道屏障的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营养素(如锌)、胃肠道微生态制剂(如益生菌和益生元)、功能性多糖、表皮生长因子和酶制剂等添加剂的作用。谷氨酰胺和苏氨酸等添加剂虽对其他动物屏障功能有作用,但对家禽肠道屏障的作用还有待证实。本文对家禽肠道屏障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Select
姜黄素的理化特性、抗氧化功能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Curcumin: Bioavailability, Antioxidant F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Broiler Chickens Production
王恬, 张婧菲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01-3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几年,姜黄素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对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作为一种绿色、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应用于肉鸡生产也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姜黄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利用率、抗氧化功能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Select
蛋鸡氨基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Recent Development on Amino Acid Nutrition in Laying Hens
齐广海, 岳洪源, 武书庚, 张海军, 王晶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08-31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原料匮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作为蛋鸡营养中的重要内容,氨基酸的营养研究重点也在随之发生转变。以理想氨基酸模式及相应的分析研究方法为核心,在蛋鸡氨基酸需要量和氨基酸营养调控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发现,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动物福利等宏观方面到氨基酸的营养作用原理等机制研究上均有明显进展,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产蛋鸡理想蛋白质模式、产蛋鸡和蛋雏鸡氨基酸需要量以及氨基酸营养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蛋鸡氨基酸营养在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
Select
环境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和对策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on Broiler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李绍钰, 魏凤仙, 徐彬, 孙全友, 李建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14-3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肉鸡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而产生应激,环境应激直接影响肉鸡养殖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环境应激因子对肉鸡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免疫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肉品质和机体器官等的影响以及降低肉鸡环境应激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有效降低环境应激、提高肉鸡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Select
饲料粉碎粒度和调质温度对肉鸡养分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Feed Particle Size and 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吕明斌, 燕磊, 安沙, 吕尊周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22-3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饲料制粒可以提高采食量和缩短采食时间,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而原料的粉碎和调质是制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肉鸡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加工成本和产品质量。粉碎粒度过大会导致混合不均匀、颗粒品质欠佳等不利影响,并且对动物的采食及采食后的物理性消化产生影响,粒度过小则会对动物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调质过程主要是使饲料受到水热作用,使其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等,调质温度是调质环节的关键参数,温度的高低对蛋白质变性及淀粉糊化程度有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利用率。同时,调质温度过高会导致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及维生素等严重失活,反而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肉鸡饲料粉碎粒度和调质温度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粉碎粒度、调质温度与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重要关系。
Select
改善奶牛氮磷利用效率的营养策略
Nutrition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Dairy Cows
刘建新, 李珊珊, 张彬, 刘红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29-3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氮磷在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饲粮氮磷含量往往过高,而奶牛对于氮磷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这不仅会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氮磷的排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合理减少饲粮氮磷含量、提高奶牛机体对氮磷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影响氮磷利用效率的因素,以及改善奶牛氮磷利用效率的营养策略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奶牛氮磷利用效率,减少氮磷向环境的排放,提高奶牛场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Select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量预测模型
Models for Predicting Rumen Methane Emission in Ruminants
赵广永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35-3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CH
4
)产生的基本过程、瘤胃CH
4
产量预测模型的类型及特点,分析了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究瘤胃CH
4
产量预测模型的重要性。
Select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机制解析及其营养调控措施
Mechanism Analysis and Nutritional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of 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in Ruminants
王洪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40-3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反刍动物瘤胃亚急性酸中毒(SARA)是现代集约化生产中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反刍动物SARA的发生和调控机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对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不仅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国际上反刍动物瘤胃中毒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对其产生原因和机制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文深入探讨了引起瘤胃酸中毒的3个学说,"有机酸中毒学说"、"乳酸中毒学说"和"内毒素和组织胺中毒学说";较为深入地解析了饲粮中碳水化合物组成、瘤胃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变化对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影响。同时,也对SARA的预防及其营养调控措施进行了论述,并提出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设计饲粮的碳水化合物组成,使用益生菌、缓冲剂、有机酸、硫胺素,接种疫苗,调控瘤胃内有机酸的产生和利用的途径来预防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以期为今后我国在预防瘤胃酸中毒方面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粗饲料科学利用及评价技术
Scientific Utilization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Forage
李胜利, 史海涛, 曹志军, 王雅晶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49-3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及其他草食动物饲粮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近年来,秸秆厌氧碱贮技术和蒸汽爆破技术以其简便高效、适合大规模应用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在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领域,一些简便实用的粗饲料评价方法也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比如,通过乙酸和丁酸含量估测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通过测定36或48 h的瘤胃降解率估测粗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快速评定以及应用粗饲料综合评价指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快速评价,等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材料,并结合本实验室的部分研究成果,将这些技术逐一做了介绍,并针对其特点展开分析,以供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及生产者参考。
Select
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中的应用
Probiotics: Application in Nutrition and Feed of Young Ruminants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59-3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活性物质被用于动物营养与饲料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反刍动物出生后要经历营养、环境和心理三大方面的应激,从非反刍到反刍行为的发生是动物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生理时期,将微生物制剂导入幼畜培育体系中,可让益生菌及早在消化系统中发挥作用。本文将结合本团队近年来微生物制剂在犊牛阶段中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Select
反刍动物有效纤维评价体系及需要量
Effective Fiber: Evaluation System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Ruminants
姚军虎, 李飞, 李发弟, 孙菲菲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68-3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饲粮有效纤维在反刍动物的消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稳定瘤胃内环境、保证瘤胃健康和动物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反刍动物饲粮有效纤维的推荐量和推荐形式并不明确。本文拟从纤维物理有效性评价体系、有效纤维需要量评价方法及推荐形式等方面进行总结,系统比较宾州筛体系和咀嚼指数体系的差异,为生产中合理应用不同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Select
营养与鱼类免疫研究进展
Advanced Research in Nutrition and Fish Immunity
周小秋, 冯琳, 姜维丹, 吴培, 刘扬, 胡凯, 姜俊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75-31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鱼类生长发育与疾病抵抗力密切相关,而营养物质在鱼类疾病抵抗力及其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部分营养物质可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途径调控鱼类免疫器官细胞因子产生,降低鱼类免疫器官氧化损伤,从而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进而提高鱼类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增强鱼类疾病抵抗力。本文就部分氨基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
1
、吡哆醇、泛酸、胆碱和肌醇)以及营养性添加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等营养物质与鱼类疾病抵抗力、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防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结构完整性和抗氧化防御、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信号途径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Select
我国珍贵毛皮动物(貂、狐、貉)饲料营养研究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Feed Nutrition for Precious Fur Animals (Minks, Foxes and Raccoon Dogs) in China
高秀华, 吴学壮, 张铁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185-31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4.1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毛皮动物养殖是一个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一个十分活跃的新的增长点。毛皮动物饲料营养研究,不仅对促进动物健康、提高畜产品质量及保证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和开发利用动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就我国貂、狐和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及干粉饲料配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貂、狐、貉的高产高效养殖和饲料开发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新闻公告
更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单位:《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
主 编:计成
副主编
:尹靖东 谭支良 李爱科 姚军虎
编辑部主任:赵广永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61/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67X
国内邮发代号:80-591
定价:150元/期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