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2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弓剑, 晓敏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667-26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炎症是由于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刺激或代谢功能改变而引发的一种免疫反应。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会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在正常情况下,急性炎症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可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并从炎症状态自我恢复到正常状态。与急性炎症不同的是,亚急性炎症的引发往往与机体组织代谢功能的改变有关,亚急性炎症一旦产生,很难自我恢复。对于围产期奶牛,特别是产后几周内,由于机体生理状况和物质代谢的剧烈变化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变,炎症反应,特别是亚急性炎症的发生往往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该阶段各种感染性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了解围产期奶牛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及免疫和物质代谢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炎症反应,对于提早采取措施控制产后疾病的发生以及改善围产期奶牛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此,本文综述了围产期奶牛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其与免疫和能量代谢的关系。
  • 吴艳萍, 王阳, 李雅丽, 曹雪芳, 李卫芬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673-2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噬是细胞依赖溶酶体对蛋白质和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能帮助细胞适应各种不良刺激,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和实现自我更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氧化应激是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之间的稳态被破坏而造成的应激状态。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中产生的活性氧能诱导自噬产生,而自噬能缓解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从而保护细胞存活。本文主要对自噬的形成过程、氧化应激诱导自噬产生机制以及自噬缓解氧化应激的途径等进行综述,以期为畜牧生产中通过调控自噬缓解氧化应激提供理论依据。
  • 罗茜, 陈伟, 郑春田, 林映才, 王胜林, 阮栋, 王爽, 夏伟光, 邱月琴, 熊云霞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681-26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家禽卵巢中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和闭锁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信号传递、营养供给以及离子平衡等。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自身也受到生殖激素和细胞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热点。家禽卵泡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可作为研究繁殖生理调节的理想细胞模型。本文对家禽卵泡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现状及颗粒细胞在卵泡生长发育和闭锁中的作用进行简要概述,并总结了原代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方法。
  • 黄选洋, 张克英, 王建萍, 丁雪梅, 曾秋凤, 白世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687-26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蛋壳颜色与鸡蛋自身营养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蛋壳颜色会影响鸡蛋的销售,也能一定程度反映蛋鸡的健康状态和鸡蛋品质。蛋壳色素主要由原卟啉Ⅸ、胆绿素及其螯合物等3种成分组成。虽然蛋壳颜色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受多个基因共同调控,但是饲料营养素也可以影响蛋壳颜色。本文介绍了蛋壳色素的形成过程,并综述了部分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对蛋壳颜色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蛋壳色素形成和变化的机制及通过微量营养素调控蛋壳颜色提供了一定思路。
  • 王凯军, 谭支良, 张佩华, 韩奇鹏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695-27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内毒素也称为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死亡后或快速繁殖时细菌细胞壁破裂后释放的一种物质,在动物机体中普遍存在,过量时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应激。本文介绍了奶牛内毒素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机制及其对奶牛采食量,血液中蛋白质、氨基酸,乳中乳蛋白、乳脂的影响,减少奶牛内毒素的途径,为降低内毒素对奶牛生产的影响提供参考。
  • 王晶, 张勇, 黄铁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02-27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物的鲜味受体包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和味觉受体异源二聚体(T1R1/T1R3),是C型G蛋白偶联受体,N末端捕蝇草模块(VFT)区域可与鲜味配体结合,识别鲜味。本文主要论述了鲜味受体的研究进展、鲜味识别转导机制及鲜味受体基因的表达调控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苏效双, 张春刚, 刘光磊,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09-27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饲粮在动物消化道内经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为动物体供能,单羧酸转运蛋白(MCT)在动物肠道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对MCT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探明动物挥发性脂肪酸吸收转运的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挥发性脂肪酸的转运机制、MCT基因表达与组织分布、影响MCT基因表达的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王嘉为, 张蕾, 祝皎月, 王宇波, 尹靖东,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15-27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草粉来源的不可溶性纤维对生长猪结肠微生物区系及其发酵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24.8±0.7) 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5%、10%和15%苜蓿草粉的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28 d后屠宰取样,测定血清脂肪酸组成、结肠食糜短链脂肪酸浓度及微生物组成。结果发现:饲喂苜蓿草粉显著降低了生长猪的料重比(P<0.05),但对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肠微生物菌群16S rDNA V3区测序结果表明,苜蓿草粉对猪结肠微生物区系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了结肠食糜中总短链脂肪酸、乙酸和丁酸的浓度(P<0.05);随着饲粮中苜蓿草粉含量的增加,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苜蓿草粉来源的不可溶性纤维不影响结肠微生物菌群结构,但增强了结肠微生物的发酵活动和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具有调节猪机体脂肪酸组成的作用。
  • 倪海球, 李军国, 于纪宾, 于治芹, 王昊, 商方方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24-2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一配方下,玉米不同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和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5/2.0、2.0/2.0、2.0/2.5、2.5/2.5、2.5/3.0和3.0/3.0 mm孔径的筛片对玉米进行粉碎,分别得到几何平均粒径为303.91、346.08、356.81、358.51、373.29和387.70 μm的玉米原料,采用同一配方和相同的加工参数(其他原料粉碎筛片孔径2.0 mm,制粒调质温度80℃、模孔直径3.0 mm、长径比9:1)加工成含不同粉碎粒度玉米的饲粮。选取108头平均体重为(62.68±5.59) kg的“杜×长×大”杂交猪,随机置于6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分别饲喂含不同粉碎粒度玉米的饲粮,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随着筛片孔径的增大,粉碎能耗从9.02 kW·h/t降低到6.86 kW·h/t,制粒能耗从19.06 kW·h/t升高到22.30 kW·h/t;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2.5/2.5 mm组最高,且显著高于1.5/2.0 mm组(P<0.05);颗粒硬度2.5/3.0、3.0/3.0 mm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粉碎粒度的增加饲粮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其中1.5/2.0和3.0/3.0 mm组分别为84.43%和80.62%,后者比前者降低了4.5%,且差异显著(P<0.05);随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加饲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1.5/2.0 mm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86.14%,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5/2.5 mm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但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育肥猪饲粮玉米粉碎粒度采用2.5/2.5 mm筛片孔径。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吕梅, 王宝维, 殷太岳, 葛文华, 张名爱,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33-27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阶段。1~4周龄阶段,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量1.23 mg/kg),Ⅱ~Ⅵ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4、8、16 mg/kg的维生素K3。5~16周龄阶段,选用28日龄五龙鹅324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鹅。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量1.18 mg/kg),B~F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8、16、32 mg/kg的维生素K3。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经回归分析得出,1~4周龄阶段五龙鹅饲粮中添加4.81 mg/kg维生素K3,平均日增重最大;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11.59 mg/kg维生素K3,平均日增重最大。2)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4 mg/kg维生素K3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鹅的全净膛率和腹脂率(P<0.05或P<0.01);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8 mg/kg维生素K3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8 mg/kg维生素K3能极显著提高钙的表观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1~4周龄和5~16周龄五龙鹅饲粮中维生素K3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4.81和11.59 mg/kg。
  •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 Ruminants and herbivore nutrition
  • 司丙文, 王杰, 张帆, 张乃锋, 马涛, 刁其玉, 朝鲁孟, 徐文丽, 索琼玉,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42-27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牧区冬春季低质粗饲料供给下,补饲不同钙、磷水平的精料补充料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骨成分的影响。选取(30±2)日龄、体重为(12.50±1.21) kg的断奶乌珠穆沁羔羊96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2只,公母各占1/2。3组羔羊分别补饲相同钙磷比及不同钙、磷水平的3种精料补充料,分别为A组(钙0.40%、磷0.38%)、B组(钙0.50%、磷0.48%)和C组(钙0.68%、磷0.65%),试验期5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随着精料补充料钙、磷水平的增加,羔羊总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变化(P>0.05),平均日增重接近200 g/d;试验第50天,各组羔羊血清钙、甲状旁腺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羔羊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羔羊胫骨钙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羔羊胫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牧区冬春季枯草期,不同钙、磷水平的精料补充料未对乌珠穆沁羔羊的生长性能、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胫骨磷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精料补充料中钙0.40%、磷0.38%的水平即可满足羔羊生长需求,加入过量的钙、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 何珊, 刘迎春, 李玲瑶, 梁玮, 高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49-27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对蒙古绵羊胎儿肝脏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选择健康的、经同期发情和受孕的蒙古绵羊18只,随机分为3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0.175(R1组)、0.330(R2组)和0.670 MJ/(kg BW0.75·d)(自由采食组,C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妊娠140 d时屠宰母羊,测定胎儿肝脏实质细胞数量及细胞外基质含量。结果表明:R1组胎儿肝脏重(P<0.01)、肝细胞数(P<0.05)、肝细胞核直径(P<0.01)以及Ⅰ型胶原(P<0.01)、Ⅲ型胶原(P<0.05)、Ⅳ型胶原(P<0.01)、层黏连蛋白(P<0.01)、透明质酸(P<0.05)、纤连蛋白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且内皮细胞数显著高于C组(P<0.05);R2组胎儿肝脏重(P<0.05)、纤连蛋白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而内皮细胞数显著高于C(P<0.05)。结果提示,妊娠后期营养限饲蒙古绵羊严重限制其胎儿肝脏生长发育,代谢能水平为0.175 MJ/(kg BW0.75·d)时,胎儿肝脏细胞外基质合成受到了严重影响,且发生肝纤维化修复反应;代谢能水平为0.330 MJ/(kg BW0.75·d)时,仅有胎儿肝脏纤连蛋白含量发生改变。
  • 陈玲玉, 诸葛六英, 林子珺, 童张法, 韦藤幼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55-2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选用体重为(2.0±0.5) kg的家兔为试验动物,分别采用缓释氢氧化钙和缓释盐酸调节家兔的消化吸收,测定其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氢氧化钙能促进营养物质特别是钙和粗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其消化率分别从41.0%和65.2%增加到89.8%和93.8%;缓释盐酸对营养物质特别是钙和粗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不利,其消化率分别从55.5%和84.9%下降为28.4%和68.7%;此外,缓释氢氧化钙的促进消化吸收效果可维持3~4 d。由此可知,缓释氢氧化钙对钙以及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具有促进作用,而脂肪的消化吸收无论状态如何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增加脂肪的摄入容易产生营养过剩。然而,服用缓释盐酸会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效果。
  • 方美烟, 漆雯雯, 唐伟, 李海, 王贤东, 于全平, 杨光, 陈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61-2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伊犁马妊娠后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明确伊犁马在妊娠后期对钙、磷的适宜需要量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年龄、胎次、体重相近且无亲缘关系、处于妊娠后期的伊犁母马25匹,按照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饲粮钙和磷饲喂量分别为36.00和26.30 g/d(饲粮Ⅰ组)、39.00和28.30 g/d(饲粮Ⅱ组)、42.00和30.30 g/d(饲粮Ⅲ组)、45.00和32.30 g/d(饲粮Ⅳ组)以及48.00和34.30 g/d(饲粮Ⅴ组)。饲养试验为期3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0 d。试验期间采集各组饲粮、剩料、粪便和尿液样本用于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试验结束后采集空腹血样以测定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钙、磷水平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总能、氮、钙、磷的保留率及可消化能、可消化氮、可消化磷的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浆中离子钙、甲状旁腺素、骨钙素、胎盘催乳素、垂体泌乳素、孕酮、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氨酸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亦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饲粮钙、磷水平对血浆中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也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Ⅰ、饲粮Ⅱ和饲粮Ⅲ组可消化钙利用率显著高于饲粮Ⅴ组(P<0.05),当饲粮钙、磷水平分别超过42.00和30.30 g/d时,可消化钙的利用率逐渐下降。饲粮Ⅱ和饲粮Ⅴ组母马血浆中磷水平显著高于饲粮Ⅳ组(P<0.05)。除饲粮Ⅴ组外,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血浆中降钙素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10)。饲粮Ⅱ和饲粮Ⅳ组血浆中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饲粮Ⅰ组(P<0.05),饲粮Ⅲ组则显著低于饲粮Ⅰ和饲粮Ⅴ组(P<0.05)。血浆中雌酮水平的变化规律与雌二醇一致。此外,提高饲粮钙、磷水平可增加血浆中生长激素的水平,除饲粮Ⅲ组外,其他各组血浆中生长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饲粮Ⅰ组(P<0.05)。由此可见,当饲粮钙水平在36.00~48.00 g/d、磷水平在26.30~34.30 g/d之间时,增加饲粮钙、磷水平不影响妊娠后期伊犁马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但血浆中雌二醇和雌酮水平降低,而生长激素水平增加。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姜建湖, 陈建明, 沈斌乾, 潘茜, 孙丽慧, 黄爱霞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71-27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配制核黄素含量分别为0.54、2.32、4.08、5.78、9.28和19.35 mg/kg的6种纯化饲料,投喂初始均重为(11.21±0.16) g的草鱼幼鱼8周,通过研究核黄素对其生长性能、肝胰脏中D-氨基酸氧化酶(D-AAO)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0.54和2.32 mg/kg组草鱼幼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增加,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胰脏中D-AAO及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饲料中核黄素含量为5.78 mg/kg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5.78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0.54 mg/kg组(P<0.05),但饲料中核黄素含量对脏体比、肥满度及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折线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54 mg/kg;肝胰脏中D-AAO活力达到最佳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99 mg/kg。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齐仁立, 王琪, 王敬, 杨飞云, 刘作华, 黄金秀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78-27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分析了共轭亚油酸(CLA)对C2C12肌细胞生脂转分化和生肌分化的影响。分别培养并诱导C2C12鼠源肌细胞生脂转分化和正常的生肌分化,同时分别使用终浓度为50 μmol/L的c9,t11-CLA和t10,c12-CLA处理细胞,并设对照组,取生脂转分化第10天和生肌分化第8天的细胞用于实时定量PCR检测,观察c9,t11-CLA和t10,c12-CLA对C2C12肌细胞不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9,t11-CLA促进了C2C12肌细胞的生脂转分化,显著增加了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上调了细胞内脂肪酸合成酶(FAS)、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t10,c12-CLA则抑制了C2C12肌细胞的生脂转分化,显著减少了细胞内TG含量(P<0.05),显著下调了细胞内C/EBPαPPARγFABP4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FAS和FABP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发生了与基因表达相一致的变化。2)与对照组相比,t10,c12-CLA抑制了C2C12肌细胞的生肌分化,显著减少了细胞内肌管数/细胞数(P<0.05),显著下调了细胞内肌细胞生成素(MYOG) 和成肌分化抗原(MYOD)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c9,t11-CLA则显著上调了细胞内MYOG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对C2C12肌细胞的生肌分化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MYOG和MYOD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发生了与基因表达相一致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CLA对动物骨骼肌细胞的正常生肌分化和生脂转分化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张勇, 王萌, 李方方, 朱宇旌, 黄铁军, 何茂龙, 王红艳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86-27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TB)和牛至油(OE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平均体重为(7.27±0.68) kg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128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 kg/t TB(TB组)、基础饲粮+1 kg/t OEO(OEO组)、基础饲粮+1 kg/t TB+1 kg/t OEO(TB+OEO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OEO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1);TB+OEO组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1)。2)各组之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TB+OEO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1)。4)与对照组相比,TB组、OEO组和TB+OEO组均极显著降低了粪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TB+OEO组显著提高了粪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基础饲粮中添加TB+OEO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改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 张旭, 蒋桂韬, 王向荣, 李昊帮, 黄璇, 李闯,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795-28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姜黄渣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中脂肪、胆固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6周龄健康产蛋期罗曼褐蛋鸡384羽,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姜黄渣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姜黄渣对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死淘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1.5%的姜黄渣能够显著提高蛋鸡的合格蛋率(P<0.05),显著降低软破蛋率和次品蛋率(P<0.05),饲粮中添加姜黄渣对蛋鸡的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0.5%、1.0%和1.5%的姜黄渣能够显著降低蛋鸡蛋黄中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姜黄渣能够提高蛋鸡的合格蛋率,降低次品蛋率和软破蛋率,降低蛋黄中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
  • 杨金玉, 张海军, 王晶, 岳洪源, 武书庚, 齐广海, 官堃, GERRITS Gert Jan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02-28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原花青素(GPC)对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50只1日龄科宝-500(Cobb-500)健康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空白对照组和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7.5、15.0和30.0 mg/kg GPC的试验饲粮。14日龄时,负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只肉仔鸡经口腔攻毒5×104个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空白对照组每只肉仔鸡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肉仔鸡试验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和1~42日龄时的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显著改善了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的22~42日龄和1~42日龄时ADG的降低和F/G的增加(P<0.05);而饲粮中添加30.0 mg/kg GPC显著降低了22~42日龄时的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1~42日龄时的ADG(P<0.05)。2)与负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GPC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盲肠病变评分、血便堆数和球虫卵囊排出数(P<0.05)。3)饲粮中添加GPC显著抑制了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的肉仔鸡脾脏指数增加(P<0.05);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使T淋巴细胞转化率进一步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可使B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P>0.05);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外周血γδ 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添加15.0 mg/kg GPC使外周血γδ T细胞比例进一步增加(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显著增加了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数量和盲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使IEL数量和sIgA水平进一步增加(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GPC可提高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肉仔鸡的免疫功能,缓解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造成的生长抑制,其中7.5和15.0 mg/kg GPC的抗球虫效果较好。
  • 刘松, 董晓芳, 佟建明, 陈焱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12-2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氯化胆碱对19~42周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990只18周龄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 000、2 000、4 000、8 000和16 000 mg/kg氯化胆碱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4周。结果显示:1)19~42周龄,2 000、4 000、8 000和16 000 mg/kg组产蛋率显著低于0 mg/kg组(P<0.05);8 000和16 000 mg/kg组产蛋率显著低于1 000 mg/kg组(P<0.05)。16 000 mg/kg组蛋重和采食量显著低于0 mg/kg组(P<0.05),各组料蛋比无显著差异(P>0.05)。2)2 000 mg/kg组20、22周龄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16 000 mg/kg组22、38周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0 mg/kg组(P<0.05)。16 000 mg/kg组26周龄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著低于0 mg/kg组(P<0.05),8 000 mg/kg组22周龄哈夫单位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20、21、22和38周龄,1 000、2 000、4 000、8 000和16 000 mg/kg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3)1 000、2 000、4 000、8 000和16 000 mg/kg组24周龄全蛋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16 000 mg/kg组27、38周龄全蛋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16 000 mg/kg组38周龄蛋黄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适量氯化胆碱能提高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黄颜色,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而饲粮添加高于1 000 mg/kg氯化胆碱能降低产蛋率;添加高于4 000 mg/kg氯化胆碱能降低蛋重和采食量。
  • 胡希怡, 张倩, UERLINGS Julie, 孙得发, 张波, 杨家昶, 丁祥文, 王玉, 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23-28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包被苯甲酸对肉鸡腿部健康和垫料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2 4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颗粒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00 g/t包被苯甲酸。试验期为35 d。35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抓取10只肉鸡进行脚垫和跗关节评估;收集各个重复垫料样品进行垫料湿度、pH和总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饲粮添加500 g/t包被苯甲酸显著降低了肉鸡的脚垫和跗关节损伤程度(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垫料的pH和总氮含量(P<0.05),对垫料湿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包被苯甲酸可降低肉鸡脚垫和跗关节损伤,同时改善垫料的理化性质,提高肉鸡饲养过程中的福利水平。
  • 张泽楠, 王宝维,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郑惠文, 张洋洋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30-28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与铜协同作用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索一种低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方法。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Ⅰ组为对照组(铜添加水平为16 mg/kg,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Ⅱ~Ⅵ组为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为250 g/t),铜添加水平分别为0、4、8、12、16 mg/kg。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中铜添加水平为8 mg/kg时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最佳。2)Ⅳ组、Ⅴ组、Ⅵ组屠宰率、半净膛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3)Ⅳ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Ⅴ组、Ⅵ组粗纤维利用率、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铜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4)Ⅳ组的沉积氮和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粪氮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铜利用率,从而降低饲粮中铜添加水平,提高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建议5~16周龄肉鹅在饲粮中添加250 g/t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铜适宜添加水平为8 mg/kg。
  • 郭长征, 冯泮飞, 薛春旭, 叶慧敏, 刘军花, 毛胜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39-28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添加槲皮素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数量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12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波杂山羊(波尔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添加槲皮素)和试验组(槲皮素添加量为100 mg/kg BW),每组6头。试验期42 d,分别在第35、38和41天晨饲后0(08:00)、2、4和8 h采集瘤胃液;在第36、39和42天晨饲后0、6 h采集颈静脉血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精料饲粮添加槲皮素,显著提高了瘤胃液pH(P=0.047)及异丁酸(P=0.001)和戊酸(P=0.034)浓度;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31)、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P=0.002)和尿素氮浓度(P=0.006),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钾离子浓度(P=0.042);对瘤胃液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10)。结果提示,高精料饲粮条件下,添加槲皮素可提高山羊瘤胃液pH,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对山羊健康具有潜在的保护效应。
  • 饲料安全 Feed security
  • 柏雪, 原泽鸿, 王建萍, 丁雪梅, 白世平, 曾秋凤,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47-28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了解四川省常用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中重金属的分布,为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四川省内常用的68份能量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喷浆玉米皮、麦麸、米糠]和61份蛋白质饲料(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豆粕、菜籽粕和棉籽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锰(Mn)、铜(Cu)、锌(Zn)、钒(V)、铬(Cr)、钴(Co)、镍(Ni)、硒(Se)、钼(Mo)、镉(Cd)、砷(As)、汞(Hg)和铅(Pb)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玉米中的Cu、Cr和Pb超标率分别为5.00%、20.00%和5.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1.00、1.41和1.06 mg/kg;小麦中的Cu、Zn、Cr、Se和Pb超标率分别为50.00%、30.00%、50.00%、20.00%和30.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2.96、54.67、4.92、0.53和0.72 mg/kg。2)麦麸中的Cu、Zn、Cr、Se、Cd和Pb超标率分别为100.00%、54.55%、81.82%、9.09%,45.45%和72.73%,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6.01、62.00、13.96、0.82、0.42和1.99 mg/kg;米糠中的Cu、Zn、Cr、As、Se、Cd和Pb超标率分别为83.33%、16.67%、83.33%、83.33%、16.67%、66.67%和100.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1.48、64.00、5.37、1.05、0.32、0.23和19.57 mg/kg。3)玉米胚芽粕中的Cu、Zn、Cr、As、Se和Pb超标率分别为25.00%、37.50%、75.00%、12.50%、25.00%和50.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3.50、64.00、6.10、1.82、0.46和1.66 mg/kg;玉米蛋白粉中的Cu、Cr和Se超标率分别为11.11%、55.56%和55.56%,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1.40、1.56和0.94 mg/kg;喷浆玉米皮中的Zn、Cr和Pb超标率分别为44.44%、77.78%和55.56%,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57.50、6.13和1.65 mg/kg;DDGS中的Cu、Zn、Cr、Se、Cd和Pb超标率分别为33.33%、58.33%、66.67%、8.33%、8.33%和66.67%,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1.75、62.57、5.57、0.30、0.62和4.47 mg/kg。4)豆粕中的Cr和Se超标率分别为15.00%和25.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3.90和1.63 mg/kg;棉籽粕中的Cr、Se和Pb超标率分别为40.00%、30.00%和15.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3.43、1.18和3.14 mg/kg;菜籽粕中的Cr、As、Se、Cd和Pb超标率分别为81.82%、18.18%、45.45%、9.09%和72.73%,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7.48、2.22、0.36、0.24和4.91 mg/kg。综合考虑,粮食加工副产物和菜籽粕中的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其中Cr和Pb的含量在部分饲料原料中严重超标,具有潜在的危险,应引起重视。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杨桂芹, 孙佳易, 郭东新, 田河, 李建涛, 潘秀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61-28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纤维源及粗纤维(CF)水平对肉兔营养物质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依据等能等氮原则,设2种纤维源(苜蓿草粉、稻壳粉)、3个CF水平(12%、14%、16%),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选择144只70~80日龄、平均体重(2 002±77) g的健康伊拉生长肉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单笼饲养。饲养试验为期4周,饲养试验期末,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之后进行屠宰,取肠道食糜用于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菌群多样性的测定。结果表明:1)苜蓿草粉组干物质(DM)、C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的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稻壳粉组(P<0.05或P<0.01),粗蛋白质(CP)消化率则极显著低于稻壳粉组(P<0.01);12%CF水平组DM、中性洗涤纤维(NDF)、A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14%CF水平组(P<0.05),同时该组能量的消化率及表观消化能(ADE)极显著高于14%、16%CF水平组(P<0.01)。2)稻壳粉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1)。与14%、16%CF水平组相比,12%CF水平组的空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及盲肠纤维素酶活性均最低。3)纤维源对盲肠菌群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苜蓿草粉组的盲肠菌群均衡指数极显著高于稻壳粉组(P<0.01)。CF水平对盲肠菌群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16%CF水平组的数值均为最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苜蓿草粉组肉兔DM、CF、ADF、ADL的消化率及盲肠菌群均衡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稻壳粉组,但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稻壳粉组。2)饲粮CF水平为12%时肉兔的ADE和各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最高;CF水平越高,肉兔空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和盲肠纤维素酶活性越高;饲粮CF水平为16%时肉兔盲肠菌群的多样性较高。
  • 毛湘冰, 冯小花, 陈代文, 余冰, 石波, 陈浩, 何军, 虞洁, 罗钧秋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72-28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苹果果胶寡糖(apple pectic oligosaccharide,APOS)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4只健康的断奶Wistar大鼠,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800 mg/kg APOS的饲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APOS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APOS可显著提高断奶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降低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饲粮添加APOS还可显著提高空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此外,饲粮添加APOS也提高了盲肠食糜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降低了盲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大鼠的饲粮中添加APOS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而这可能源于其改善了大鼠抗氧化能力、空肠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结构。
  • 张亚男, 王晶, 齐博, 张海军, 武书庚, 齐广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78-28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型饲粮和小麦型饲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公雏180只,随机分成2个组,分别采食玉米型饲粮和小麦型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玉米型饲粮相比,饲喂小麦型饲粮的肉仔鸡,1)生长前期(1~21日龄)和全期(1~42日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P<0.05),生长前期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2)42日龄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3)42日龄胸肌肌肉的红度(a*45 min和a*24 h值显著降低(P<0.05),亮度(L*45 min值增加(P=0.096);4)21和42日龄血浆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21日龄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21日龄血浆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42日龄血浆尿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5)21和42日龄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42日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与玉米型饲粮相比,小麦型饲粮改善了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和健康状态,降低了腹脂率。
  • 吴铁梅, 闫素梅, 张莹, 王雪, 格日乐玛, 郭晓宇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887-29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放牧和舍饲育肥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羊和断奶羔羊血液和肌肉组织(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臀肌)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择体重、体型外貌接近、健康无病的4月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断奶羔羊[(20.36±0.32) kg]60只和5岁成年羊[(40.38±0.84) kg]6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育肥方式,放牧育肥和舍饲育肥(采食全混合日粮)2种,分别记为PF和SF;因素2为年龄,成年羊和羔羊2个阶段,分别记为AG与KG。成年羊和羔羊分别进行60和90 d的育肥。结果表明:PF组血浆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呈味氨基酸(DAA)浓度显著低于SF组(P<0.05),必需氨基酸(EAA)、功能性氨基酸(FAA)和限制性氨基酸(LAA)浓度显著高于SF组(P<0.05)。KG组血浆NEAA、FAA和DAA浓度显著高于AG组(P<0.05),而EAA、支链氨基酸(BCAA)和LAA浓度均显著低于AG组(P<0.05)。总体上,PF组肌肉粗蛋白质(CP)、EAA、NEAA、总氨基酸(TAA)、BCAA、FAA和DAA含量低于SF组。KG组肌肉CP、EAA、NEAA、TAA、BCAA、LAA、FAA和DAA含量高于AG组。由此可见,舍饲育肥绒山羊肌肉氨基酸组成优于放牧育肥,断奶羔羊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优于成年羊。
  • 张海华, 杨雅涵, 南韦肖, 王卓,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02-2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雌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育成期雌性水貂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水平。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设32%(L)、36%(H)2个蛋白质水平与10%(L)、20%(M)、30%(H)3个脂肪水平,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按照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将6种试验饲粮分别命名为LL、LM、LH、HL、HM和HH。选取90只60日龄健康雌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LH组水貂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最高,显著高于LL和HL组(P<0.05),并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以LH组最低;30%脂肪水平组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20%脂肪水平组(P<0.01);料重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30%脂肪水平组极显著低于10%和20%脂肪水平组(P<0.01)。LL和HL组水貂的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HH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LL、LH和HL组(P<0.05)。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10%脂肪水平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低于20%和30%脂肪水平组(P<0.01);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脂肪消化率呈升高趋势;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则以30%脂肪水平组最低,极显著低于10%和20%脂肪水平组(P<0.01)。水貂食入氮以HM组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粪氮排出量以HL组最高,显著高于LH和HH组(P<0.05);尿氮排出量以LH组最低,而氮沉积和氮生物学效价则以LH组最高。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由32%增加到36%,食入氮和尿氮排出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氮生物学效价则显著降低(P<0.05)。20%脂肪水平组食入氮最高,极显著高于30%脂肪水平组(P<0.01);粪氮排出量和尿氮排出量均以30%脂肪水平组最低,与10%和20%脂肪水平组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氮沉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氮生物学效价呈升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30%时,育成期雌性水貂生长性能最佳,且能够降低尿氮排出量,提高水貂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率。
  • 李志鹏, 刘晗璐, 司华哲, 鲍坤,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11-29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采食3种常见粗饲料梅花鹿瘤胃甲烷菌结构。选取3只2岁龄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以柞树叶(OL组)、玉米秸秆(CS组)和玉米青贮(CI组)为主要粗饲料的饲粮。预试期为1周,正试期为4周。采用引物A519F、A976R扩增瘤胃甲烷菌16S rRNA基因V3~V4区,基于Illumina Miseq PE250平台进行测序。结果表明:9个样本共获得600 352条高质量的甲烷菌16S rRNA基因序列,基于97%相似性共归为111个分类操作单元(OTU)。覆盖度指数表明本试验样品覆盖了瘤胃99%的甲烷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 spp.)[OL组:(97.80±6.00)%;CS组:(97.10±1.50)%;CI组:(87.50±5.50)%]是梅花鹿瘤胃优势甲烷菌,但采食3种粗饲料梅花鹿瘤胃甲烷菌在种水平的分布有差异。CI组Methanosphaera stadtman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OL组与CS组(P<0.05)。OL组与CI组Methanobrevibacter millerae相对丰度高于CS组(P>0.05),OL组与CS组Methanobrevibacter boviskoreani相对丰度高于CI组(P>0.05),而CS组与CI组Methanobrevibacter olleyae相对丰度高于OL组(P>0.05)。本研究发现Methanobrevibacter spp.是梅花鹿瘤胃优势甲烷菌。
  • 周旻瑶, 苗丽萍, 齐明星, 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20-2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3周龄生产性能相近的“京红1号”商品蛋鸡48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蛋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5%预混料中不含锰),对照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 mg/kg硫酸锰(以锰计),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40、60、80 mg/kg蛋氨酸锰(以锰计),预试期1周,正试期9周。结果表明:1)40 mg/kg蛋氨酸锰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提高了3.23%;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及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60、80 mg/kg蛋氨酸锰组的哈夫单位、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哈夫单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42%及10.33%(P<0.05),蛋壳强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13%及17.05%(P<0.05),蛋壳厚度比对照组均提高了8.57%(P<0.05);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蛋白高度及蛋黄颜色无显著影响(P>0.05)。3)80 mg/kg蛋氨酸锰组蛋鸡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降低了25.12%;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血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钙、磷、葡萄糖、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各蛋氨酸锰添加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白蛋白和钙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可改善蛋品质,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 卢营杰, 苗志强, 李建慧, 杨鹰, 杨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27-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肉鸡免疫和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756只,采用3×2因子设计,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活动空间分大、小2种:2.88(2.4 m×1.2 m)和1.44 m2(2.4 m×0.6 m),密度分高、中、低3种:14、10、6只/m2。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21日龄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大空间中密度组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小空间中、高密度组(P<0.05)。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中密度组显著低于高、低密度组(P<0.05),并且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饲养密度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P<0.01和P<0.05)。饲养密度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有显著影响(P<0.05);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2)42日龄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平均体重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大空间中、低密度组和小空间低密度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大空间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小空间组(P<0.05),大空间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小空间组(P<0.05),大空间中、高密度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小空间中、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中、低密度组(P<0.05)。中密度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低于高、低密度组(P<0.05)。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采食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平均体重及血清FFA、IL-1β及IL-6含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可引起肉鸡的应激免疫反应。其中,中密度大空间组(10只/m2、2.88 m2)免疫应激最小,更适宜肉鸡生长。
  • 高岩, 吴健豪, 曲永利, 潘琪琪, 张士博, 韩天龙, 王志博, 殷溪瀚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36-2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et)、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25头12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牧场实用饲粮);其余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RPMet 15 g/d(RPM组)、RPLys 30 g/d(RPL组)、RPLys 30 g/d+RPMet 15 g/d(RPL+M组)和RPLys 30 g/d+RPMet 15 g/d(同时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71%)[RPL+M(L)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表明:1)RPL+M组和RPL+M(L)组试验牛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RPL+M(L)组养殖效益最高,为7.67元/(d·头),且高出RPL+M组0.32元/(d·头)。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RPMet、RPLys对荷斯坦奶公牛净肉率无显著影响(P>0.05);RPM组、RPL组、RPL+M组和RPL+M(L)组宰前活重显著增加(P<0.05),且以RPL+M组最高,但RPL+M组与RPL+M(L)组无显著差异(P>0.05);RPL组屠宰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RPMet、RPLys对眼肌面积、剪切力、熟肉率、大理石花纹等级、pH和肉色等级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中添加RPMet、RPLys对肌肉脂肪酸组成亦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RPMet、RPLys可保持奶公牛同等的肉品质和肌肉脂肪酸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且添加RPMet和RPLys可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增加养殖效益。
  • 马铁伟, 聂海涛, 张浩, 纪宇, 王震, 邓凯平, 王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43-2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确定杜泊羊×湖羊(杜湖)杂交F1代母羊妊娠期能量和蛋白质维持需要量,为该杂交组合肉羊饲粮配制提供较为合理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标准。分为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呼吸测热试验。选取15只月龄(9月龄)、体重[(43.34±1.37) kg]相近的母羊,经同期发情、自由交配后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70%自由采食量、50%自由采食量组,每组5只母羊。在妊娠期40、100、130 d分别采用全收粪法收集粪尿,同时进行呼吸测热试验,计算得到母羊在不同妊娠时期氮、能量的表观代谢参数,依据消化代谢试验和呼吸测热试验结果分别利用沉积氮和食入氮、产热量的对数和代谢能采食量建立异速回归方程,最终得到该杂交组合在妊娠期40、100、130 d时维持净氮、维持净能、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结果表明:1)氮表观消化率在妊娠40、100、130 d时分别为56.16%~62.24%、60.43%~65.47%、58.79%~62.01%。2)总能表观消化率在妊娠40、100、130 d时分别为51.18%~64.25%、60.86%~66.17%、63.20%~67.36%。3)在母羊妊娠40、100、130 d时维持净氮分别为287.9、301.3、430.7 mg/(kg W0.75·d);维持净能分别为194.01、244.59、256.08 kJ/(kg W0.75·d);维持代谢能分别为283.18、412.26、468.56 kJ/(kg W0.75·d)。本研究最终得到了杜湖杂交F1代母羊妊娠期能量、蛋白质需要量指标,包括维持净能、维持代谢能、维持净氮。
  • 孟梅娟, 高立鹏, 白云峰, 刘萍, 严少华, 宋谦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53-29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金针菇菌渣添加比例对山羊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选用4只体重为(22.5±0.6) kg的波尔山羊×徐淮山羊(波杂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金针菇菌渣在饲粮中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15%、25%和40%,用于替代稻草,4组饲粮营养水平接近;试验分为4期,每期15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较,饲粮金针菇菌渣添加比例为15%、25%和40%时对山羊的钙、磷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显著提高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以及总能表观消化率(P<0.05),且这些指标随金针菇菌渣比例的升高逐渐降低。2)与对照组比较,饲粮金针菇菌渣添加比例为15%、25%和40%时显著提高了山羊氮沉积率以及氮生物学价值(P<0.05),且这2个指标随金针菇菌渣比例的升高逐渐降低。结果提示,在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可以提高山羊对营养物质消化率;在本试验条件下,金针菇菌渣在山羊饲粮中的最适宜添加比例为15%~25%。
  • 李永臻, 苗福泓, 杨国锋, 程明, 袁力, 孙娟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62-29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产奶量为(1.65±0.05) kg/d的崂山奶山羊2胎母羊20只,随机分为4组,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比例分别为8:2(试验Ⅰ组)、6:4(试验Ⅱ组)、4:6(试验Ⅲ组)、2:8(试验Ⅳ组),每组5只。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无显著差异(P>0.05)。乳脂含量在第0天、第20天、第40天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的乳蛋白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最低值,且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综合得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以6:4组合效果最好,乳脂、乳蛋白、乳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
  • 白富瑾, 罗莉, 陈任孝, 陈拥军, 林肯, 黄旺, 马建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69-29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比较3种无机磷源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含总磷0.91%的基础饲料为对照(Dcontrol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2.0%的磷酸二氢钙(MCP,DMCP组)、2.3%的磷酸氢钙(DCP,DDCP组)和2.0%的磷酸一二钙(MDCP,DMDCP组),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32.5%)等能(粗脂肪6.5%)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均重为(29.40±0.15) 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56 d。每种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25尾。结果表明:1)DMCP和DDCP组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Dcontrol和DMDCP组(P<0.05);DMCP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control和DMDCP组(P<0.05),但与DDCP组差异不显著(P>0.05);Dcontrol组的脏体比显著高于3个试验组(P<0.05)。2)3个试验组全鱼和组织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Dcontrol组(P<0.05),而全鱼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则显著高于Dcontrol组(P<0.05)。3)DMCP和DDCP组的干物质、粗灰分和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control和DMDCP组(P<0.05),Dcontrol和DMDCP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吉富罗非鱼对MCP、DCP、MDCP的利用率依次为91.88%、86.03%和54.17%。4)3种无机磷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二者均以DMCP组最高,DMDCP组最低,DDCP组居中。由此可见,MCP和DCP可作为吉富罗非鱼(体重30~150 g)饲料的无机磷源,而MDCP不适宜。
  • 张廷廷, 陈超, 邵彦翔, 李炎璐, 于欢欢, 彭士明, 杨传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77-29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云纹石斑鱼幼鱼对高能低氮饲料的适应性,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P35)、40%(P40)、45%(P45),脂肪水平分别为9%(L9)、12%(L12)、15%(L15),共配制9种试验饲料,依次标记为P35L9、P35L12、P35L15、P40L9、P40L12、P40L15、P45L9、P45L12、P45L15。选取初始平均体重为27.09 g的云纹石斑鱼幼鱼81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饲喂9周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升高,云纹石斑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且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以P40L12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184.59%和1.49%/d;饲料系数、摄食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且饲料蛋白质与脂肪水平对其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各组试验鱼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2)饲料脂肪水平对肌肉粗脂肪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高值出现在L15组;饲料蛋白质、脂肪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肌肉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L15组活性最高(121.98 U/L),与L9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P45组出现最高值(89.79 U/L);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和饲料脂肪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尿素氮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P35组尿素氮含量为1.97 mmol/L,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水平组(P<0.05);饲料蛋白质、脂肪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和脂肪水平为12%时云纹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效果最好,饲料的利用率较高。
  • 于久翔, 高小强, 韩岑, 范瑞, 韩雨哲, 姜志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87-29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对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测定,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15尾(体重71~139 g、体长13.4~18.9 cm)、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3尾(体重90~147 g、体长14.8~20.4 cm)、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0尾(体重578~639 g、体长31.3~36.7 cm)作为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对肌肉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68.07%,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分别高出了32.3%、20.6%(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则为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1龄和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P<0.05),各样本间肌肉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样本的肝脏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粗蛋白质含量按照野生1龄、养殖1龄、养殖2龄的顺序依次显著降低(P<0.05),而粗脂肪含量则呈现与粗蛋白质相反的变化。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而且在含量上养殖红鳍东方鲀大多数均显著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SS)和化学评分(CS),红鳍东方鲀肌肉中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为丰富,且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其次为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最后为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且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相似,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差异不大(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以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51.54%,但是各样本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C20:5n-3(EPA)和C22:6n-3(DHA)含量均较丰富,其中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DHA的含量分别比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高出了24.7%、27.2%(P<0.05),而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EPA+DHA的含量也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由此可知,红鳍东方鲀营养组成合理,且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
  • 廖春华, 邹垂彬, 谢国秀, 吴小波, 黄京山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2998-30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中华蜜蜂蜂王育王的影响。选取基本情况相近的中华蜜蜂9群,随机分成3组,每组3群,在每群蜂巢门口装置脱粉器,阻止花粉进入,使其处于缺粉状态。Ⅰ组、Ⅱ组、Ⅲ组蜂群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25%、35%的试验饲粮,45 d后控制蜂王产卵,并进行人工育王,待蜂王出房后,测其初生重、胸宽,并检测其卵巢卵黄蛋白原基因(vitellogenin,Vg)、转铁蛋白基因(transferrin,Trf)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蜂王的初生重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升高,Ⅲ组和Ⅱ组培育蜂王的初生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Ⅲ组也显著高于Ⅱ组(P<0.05);蜂王的胸宽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3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和Ⅱ组培育蜂王卵巢的Vg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Ⅲ组与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培育蜂王卵巢的Trf相对表达量3个试验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相对表达量最高的是Ⅲ组,最低的是Ⅰ组。由此得出,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中华蜜蜂育王质量存在影响,高蛋白质饲粮可以增加中华蜜蜂蜂王的初生重,促进蜂王卵巢VgTrf的表达。育王时,中华蜜蜂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不应低于25%。
  • 孟梅娟, 涂远璐, 白云峰, 严少华, 高立鹏, 刘萍, 刘建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28(9): 3005-3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6.09.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小麦秸与非常规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橘子皮和苹果渣分别按0:100、25:75、50:50、75:25、100:0比例进行组合的48 h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干物质降解率(DM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以及其组合效应。结果表明:1)在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橘子皮、苹果渣的各组合中,当小麦秸比例为25%时,TVFA浓度均大于小麦秸比例为50%、75%、100%时。2)随着小麦秸比例的增大,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橘子皮、苹果渣组合的DMD逐渐降低,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组合各比例之间的DMD差异显著(P<0.05)。3)随着小麦秸比例的增大,小麦秸与大豆皮组合的NDFD和ADFD逐渐降低,各比例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小麦秸与橘子皮的组合中,当小麦秸比例为50%时,NDFD和ADFD最大。4)当小麦秸比例为50%时,小麦秸与橘子皮、苹果渣的组合对NDFD和ADFD的组合效应值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比例(P<0.05);当小麦秸比例为75%时,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的组合对NDFD和ADFD的组合效应值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比例(P<0.05)。综上所述,小麦秸与大豆皮、喷浆玉米皮的最优组合是75:25。小麦秸与橘子皮、苹果渣的最优组合是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