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2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7-07-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王哲奇, 徐元庆, 史彬林, 毛晨羽, 金晓,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11-22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热应激是由高温环境所引起的,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当环境有效温度超过羊的等热区上限温度时,羊就会出现热应激。由热应激引发的不良影响广泛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羊的生存质量,而且导致羊体温升高、生长性能降低、免疫力减弱以及肉品质下降。本文综述了导致羊产生热应激的因素以及热应激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机制。在热应激的情况下,机体通过吸收环境辐射热和累积机体代谢产热,使机体获得很高的热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散热能力。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羊只,可通过增加机体散热消除过多的热负荷。当空气温湿度发生变化时,作为恒温动物,绵羊和山羊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产热量、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频率和行为等方式,来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总之,羊可以利用复杂有效的散热机制维持体温平衡,适应高温环境。
  • 王文龙, 文超越, 郭秋平, 段叶辉, 李颖慧, 何善平, 李凤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20-2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绿原酸(CG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降糖降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动物生产和人体健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综述了CGA的来源与分布、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其主要作用机制,为CGA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高亚男, 王加启, 郑楠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28-22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乳及乳制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与此同时,人们对乳及乳制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量的提高,而是对其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2011年发生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超标事件,以及相比于成人,婴幼儿更易受到牛奶中AFM1的损害,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乳及乳制品中存在的AFM1污染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乳及乳制品中AFM1的来源与生物学性质、污染与限量标准、检测与防控技术进行综述。
  • 原培强, 车炼强, 冯斌, 李健, 林燕, 徐盛玉, 吴德, 方正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37-22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母猪的产仔数不断提高,然而,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也随之增大,导致断奶前死亡率增加,断奶后体重差异大,成为现代养猪生产中影响营养精准供给、管理效率提高和生产效益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综述了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能量来源、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以及功能性添加物对降低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窝内整齐度提供参考依据。
  • 李雪, 陈凤鸣, 熊霞, 吴信, 刘刚,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45-22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养猪业集约化、工厂化的发展,为了方便管理和降低成本,实际生产中常常扩大饲养密度,导致猪生存空间和食物等不足,诱发猪心理和行为方式等的改变。此外,高饲养密度加大了猪舍内环境负担,使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增多,增加了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发生的概率,严重影响着猪群的健康并制约猪生长性能的发挥。本文就饲养密度对猪群健康和猪舍环境的影响做一论述。
  • 李佳彦,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虞洁, 毛湘冰, 罗钧秋, 郑萍, 黄志清, 罗玉衡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52-22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单胃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庞大而复杂的菌群,它们与宿主肠道免疫系统协同进化。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的肠道菌群能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参与维持宿主免疫功能,协同拮抗病原菌的增殖和入侵。反过来,宿主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又有制约和调控作用,如对正常共生菌表现为免疫耐受,对病原菌表现为免疫排斥。一旦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单胃动物肠道菌群与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并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对其可能的互作机制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 吕佳颖, 李发弟, 李飞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61-2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幼龄反刍动物饲粮的纤维性碳水化合物(FC)来源与组成对调控其生长发育和瘤胃功能建立有重要作用,其来源各异,粒度不同,对正处于生长期的幼龄反刍动物的采食和消化、瘤胃液pH及瘤胃发育等生理参数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幼龄反刍动物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和粒度的研究,分别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瘤胃发育3个方面总结了二者对幼龄反刍动物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 汪悦, 王炳, 苏汉书, 黄清赟, 郭琪, 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69-2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牛奶体细胞数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偏高意味着奶牛可能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在奶牛正常生理状态下,牛奶体细胞的组成和数量都是基本稳定的,而当乳房外伤或疾病(如乳房炎等)发生时,牛奶体细胞数增多,产奶量降低,乳品质量下降。牛奶的品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是奶牛养殖工作者必须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牛奶体细胞生成与产奶量和乳品质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 张树润, 陈小玲,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黄志清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78-22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白藜芦醇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等植物中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等。近年来,白藜芦醇在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上的功能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诱导酵解型肌纤维向氧化型肌纤维的转化,从而达到改善禽畜肉质的目的。本文将综合最新研究报道,总结白藜芦醇对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周敏, 冯强, 黄丽波, 杨在宾, 杨维仁, 姜淑贞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83-22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不同信号转导通路间的彼此协调保证了机体的正常运行。在众多的信号通路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已有研究证实,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是调控卵泡发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就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与哺乳动物卵巢卵泡的发育进行综述,分别从TGF-β受体、Smads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S期激酶相关蛋白1(SKP1)和其他调节机制阐述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在哺乳动物卵巢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旨在引起人们对TGF-β1/Smads调控卵巢发育的关注,并为卵巢发育过程中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芦春莲, 曹洪战, 苗玉涛, 张力圈, 李同洲, 李娟娟, 李尚, 解佑志, 李赛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89-22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妊娠期饲粮纤维水平对深县母猪繁殖性能和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选择头胎妊娠深县母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试验期从母猪妊娠开始到哺乳期结束。1组、2组、3组母猪在妊娠期分别饲喂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分别为10%(31.58%)、12%(31.96%)和14%(32.65%)的饲粮,哺乳期各组母猪饲喂相同的饲粮。结果表明:1)2组和3组母猪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极显著高于1组(P<0.01)。2组母猪的死胎率显著低于1组(P<0.05)。2组母猪的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窝重和断奶个体重均极显著高于1组和3组(P<0.01)。3组母猪所产仔猪的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1组(P<0.01),初生窝重和断奶个体重显著高于1组(P<0.05)。2)饲粮纤维水平对母猪妊娠第85天时的血清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2组和3组母猪妊娠第114天时的血清孕酮和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1组(P<0.05),而血清雌二醇水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得出,深县母猪妊娠期饲粮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水平为12%(31.96%)时其繁殖性能最佳。
  • 倪海球, 杨玉娟, 于纪宾, 马世峰, 王昊, 商方方, 李军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295-23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挤压膨化加工对菜籽粕(RM)中抗营养因子、营养物质含量以及膨化菜籽粕(ERM)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采用本实验室的TSE65双螺杆干法挤压膨化机和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饲料级RM进行挤压膨化加工,测定RM和ERM中的抗营养因子和营养物质含量。试验2:以RM和ERM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72头体重为(33.82±3.7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6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1~6周,1、3、5组分别饲喂添加6%、10%和14% RM的饲粮,试验2、4、6组分别饲喂添加6%、10%和14% ERM的饲粮;试验7~12周,1、3、5组分别饲喂添加10%、14%和18% RM的饲粮,试验2、4、6组分别饲喂添加10%、14%和18% ERM的饲粮。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与RM相比,ERM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都有所增加;ERM中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半胱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氨基酸含量下降了1.75%(P>0.05),硫苷和植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异硫氰酸酯和 唑烷硫酮含量低于检测限0.15 mg/g,单宁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2)1~6周内,同等添加量下,2、4组末重(FBW)显著高于1、3组(P<0.05);4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6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组(P<0.05);6组除蛋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表观消化率与5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5组(P<0.05)。7~12周内,同等添加量下,2、4组FBW高于1、3组,6组FBW低于5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2组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和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由此可见,挤压膨化加工能提高RM的营养价值并降低多种抗营养因子含量,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ERM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30~60 kg的育肥猪饲粮中ERM适宜添加量为10%,61~120 kg的育肥猪饲粮中ERM适宜添加量为14%。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段玲欣, 常丽, 李祥龙, 彭永东, 张传生, 贺英, 逯春香, 邓颖, 戴豪杨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07-23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坝上长尾鸡是河北省唯一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地方家禽品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坝上长尾鸡资源,本试验选取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00日龄的该鸡种和海兰褐鸡各180只,每组随机分为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在同一条件下常规饲养,于230日龄每组挑选10只鸡屠宰,对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坝上长尾鸡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与海兰褐鸡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2个鸡种间胸肌、腿肌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坝上长尾鸡肌肉中的呈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鸡(P<0.05),腿肌中的苦味氨基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海兰褐鸡(P<0.05)。3)坝上长尾鸡腿肌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海兰褐鸡(P<0.05);坝上长尾鸡腿肌中的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鸡(P<0.05)。4)坝上长尾鸡胸肌中的镁(P<0.01)和铁(P<0.05)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海兰褐鸡,腿肌中的钠(P<0.05)、镁(P<0.01)和铁(P<0.05)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海兰褐鸡。由此可见,坝上长尾鸡和海兰褐鸡的肌肉均品质优良,且坝上长尾鸡肌肉品质优于海兰褐鸡。
  • 黄向阳, 刘国华, 常文环, 张姝, 蔡辉益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15-23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根据肉鸡氨基酸需要模型,研究细分饲粮氨基酸供给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采食量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A组(2阶段)、B组(3阶段)、C组(6阶段)和D组(12阶段),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A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B、C组之间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肉鸡料重比(F/G)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2)B组肉鸡屠宰率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B组肉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C和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肉鸡胸肌率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组肉鸡腹脂率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3)D组肉鸡代谢能采食量显著低于A、B和C组(P<0.05)。A组肉鸡粗蛋白质及赖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C组肉鸡粗蛋白质及赖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D组(P<0.05)。A组肉鸡蛋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A组肉鸡含硫氨基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D组肉鸡苏氨酸采食量显著低于A和C组(P<0.05)。4)A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各组肉鸡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V/C值差异不显著(P>0.05)。5)42日龄,A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和C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D组(P<0.05)。B、C和D组肉鸡单位增重成本与A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2阶段饲喂能够促进肉鸡十二指肠发育,提高肉鸡营养物质采食量。综合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单位增重成本考虑,建议采用2阶段肉鸡饲喂方式。
  • 胡贵丽, 叶小飞, 王玉诗, 范志勇, 张石蕊,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25-23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高粱替代玉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0羽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黄羽公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栏)10只鸡。各组分别饲喂7种不同饲粮:基础饲粮(对照),分别以美国高粱、湖南高粱、内蒙古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30%玉米,分别以美国高粱、湖南高粱、内蒙古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50%玉米。试验全期56 d,分为前期(1~28日龄)、后期(29~56日龄)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种不同来源高粱以30%、50%比例替代玉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2)湖南高粱替代50%玉米腹脂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屠宰性能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前期各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空肠的绒毛高度、V/C值,回肠的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美国高粱替代50%玉米显著提高了回肠V/C值(P<0.05)。4)前期,随着内蒙古高粱和湖南高粱替代玉米的比例升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略有下降趋势(P>0.05);后期,随着内蒙古高粱和湖南高粱替代玉米的比例升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50%替代时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不同类型高粱替代玉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无不利影响,综合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血清抗氧化指标认为以内蒙古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50%玉米效果最佳。
  • 陈冠华, 张金龙, 王建国, 张宁, 瞿红侠, 王志祥, 闫永峰, 韩进诚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35-23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和1~42日龄罗斯308肉仔鸡对饲粮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适宜需要量。选取500只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公雏,随机分成10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10组肉仔鸡分别饲喂25-OH-D3水平为50、100、200、400、600、800、1 600、2 400、3 200和4 000 IU/kg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25-OH-D3水平由50 IU/kg提高到600 IU/kg时,1~21日龄和1~42日龄肉仔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和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提高饲粮25-OH-D3水平到4 000 IU/kg对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25-OH-D3水平由50 IU/kg提高到600 IU/kg时,21日龄和42日龄肉仔鸡的骨骼(股骨、胫骨和跖骨)强度、重量、长度、灰分重量以及灰分、钙和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进一步提高饲粮25-OH-D3水平到4 000 IU/kg对骨骼参数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25-OH-D3水平由50 IU/kg提高到600 IU/kg时,21日龄和42日龄肉仔鸡的血浆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进一步提高饲粮25-OH-D3水平到4 000 IU/kg对血浆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25-OH-D3水平对肉仔鸡的血浆无机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25-OH-D3水平由50 IU/kg提高到800 IU/kg时,11~14日龄和31~34日龄肉仔鸡的钙和总磷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进一步提高饲粮25-OH-D3水平到4 000 IU/kg对钙和总磷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以生长性能指标和骨骼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1~21日龄肉仔鸡饲粮25-OH-D3的需要量为476 IU/kg,1~42日龄肉仔鸡饲粮25-OH-D3的需要量为448 IU/kg。
  • 实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s
  • 刘磊, 李福昌, 张崇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48-2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双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兔饲粮养分消化率及消化能(DE)值,并建立兔饲粮DE值的预测模型。选用体重相近的4月龄獭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每组饲喂1种饲粮,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用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了饲粮中的2种内源指示剂,即酸不溶木质素(ADL)和盐酸不溶灰分(AIA)+ADL的回收率。同时选取了山东省不同饲料公司生产的17种兔颗粒配合饲料,在各自兔养殖场进行饲养试验,利用双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兔饲粮DE值,建立兔饲粮DE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全收粪法测得3种饲粮ADL的平均回收率为99.87%,ADL+AIA的平均回收率为96.81%,二者可作为理想的双内源指示剂。2)利用双内源指示剂法可以准确测定兔饲粮的各种养分消化率和DE值。3)兔饲粮DE值可以用饲粮中可消化有机物质(DOM)含量进行准确的预测:DE(MJ/kg)=0.0204DOM(g/kg)或DE(MJ/kg)=0.939 5+0.018 2DOM(g/kg)。4)利用兔饲粮中养分[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NDSC)、半纤维素(HCEL)和纤维素(CEL)]含量建立兔饲粮DE值的预测模型为DE(MJ/kg)=0.016 6CP(g/kg)+0.0334EE(g/kg)+0.015 3NDSC(g/kg)+0.005 4HCEL(g/kg)+0.003 1CEL(g/kg)。由此可见,利用双内源指示剂法可以较好地预测兔饲粮的DE值。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葛文华, 柯昌娇, 郑惠文, 王宝维, 张名爱, 岳斌, 张洋洋, 任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57-23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锌水平秸秆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胫骨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添加75 mg/kg硫酸锌,未添加植酸酶);Ⅱ~Ⅵ组在基础饲粮的中分别添加0、15、30、45、60 mg/kg硫酸锌,且均添加1 200 U/kg植酸酶。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Ⅳ、Ⅴ组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Ⅳ、Ⅴ组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或P<0.01)。由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60.50 mg/kg时平均日增重最大;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43.44 mg/kg时料重比最低。2)Ⅲ~Ⅵ组的屠宰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Ⅱ组的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Ⅳ~Ⅵ组的骨密度(BMD)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组(P<0.05或P<0.01),Ⅳ~Ⅵ组的骨中钙、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4)Ⅳ~Ⅵ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组(P<0.05或P<0.01),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45 mg/kg时,血清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最高。由此可见,低锌水平秸秆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5~16周龄鹅的生长性能,促进了胫骨发育,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够通过提高锌的生物学效价,降低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在饲粮中添加1 200 U/kg植酸酶的条件下,饲粮中硫酸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60 mg/kg。
  • 闻治国, 杨培龙, 陈余, 谢明, 侯水生, 李复煌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66-23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复合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胴体性状、体脂沉积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5日龄健康、大小均匀的雄性北京鸭96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的复合酶制剂,试验鸭在35和36日龄饲粮填饲量分别为260和300 g,之后5 d各组饲粮填饲量均为400 g/d。试验期为7 d。结果表明:1)饲粮复合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屠体重、屠体率、全净膛重、全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龙骨长和胸宽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北京填鸭增重、胸肌重、胸肌率、胸肌厚、肌胃重和肌胃率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北京填鸭胸肌重和肌胃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88%和7.60%(P<0.05)。2)饲粮复合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皮脂重、皮脂率、腹脂重、腹脂率、肝脏重、肝重率和肝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1组皮脂厚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16.2%(P<0.05)。3)饲粮复合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干物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北京填鸭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北京填鸭体脂沉积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提高饲粮中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并促进胸肌和肌胃的生长发育。
  • 王浩, 王晓翠, 张海军, 齐广海, 王晶, 许丽, 武书庚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74-23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胆碱与裂殖壶菌油(Schizochytrium oil,SO)对鸡蛋卵黄脂质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富集的影响。选取26周龄京红蛋鸡288只,分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饲粮添加胆碱(500和1 000 mg/kg)和SO(0和0.5%)为2个主效应,共配制4种等氮等能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各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卵黄中干物质、粗脂肪、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1 000 mg/kg胆碱组卵黄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500 mg/kg胆碱组(P<0.05)。胆碱和SO对卵黄总磷脂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4),1 000 mg/kg胆碱+0.5%SO组卵黄总磷脂含量最高。3)0.5%SO显著提高卵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DHA含量(P<0.05),显著降低n-6 PUFA含量及n-6 PUFA/n-3 PUFA值(P<0.05)。胆碱和SO对卵黄中n-3 PUFA(P<0.001)、n-6 PUFA(P=0.01)及DHA(P<0.001)含量和n-6 PUFA/n-3 PUFA值(P=0.01)有显著交互作用,1 000 mg/kg胆碱+0.5%SO组卵黄中n-3 PUFA和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n-6 PUFA含量及n-6 PUFA/n-3 PUFA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1 000 mg/kg胆碱和0.5%SO联合添加可促进卵黄DHA富集,且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
  • 陈晓帅, 杨海明, 孟俊, 王志跃, 周慧, 杨征烽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84-2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2对种鸽和144只1日龄乳鸽,乳鸽称量初始体重后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种鸽及6只乳鸽。在饲喂相同基础饲粮的同时,对照组补饲保健砂,Ⅰ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Ⅰ(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Ⅱ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Ⅱ(乳双歧杆菌+粪肠球菌),Ⅲ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Ⅲ(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在生长性能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28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2)在屠宰性能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Ⅰ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的腹脂率(P<0.05)。3)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胸腺指数(P<0.05)。4)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Ⅰ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均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肌酐的含量(P<0.05);Ⅱ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Ⅱ组显著增加了乳鸽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保健砂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改善了乳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
  • 丁小娟, 张晓图, 王世琼, 陈冠华, 李晓, 王逢久, 梁振贤, 王志祥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91-23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酿酒酵母培养物(SC)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817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2.6 mg/kg黄霉素,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500、5 000、7 500 mg/kg SC,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1~21日龄,试验Ⅱ、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22~60日龄和1~60日龄2个阶段,试验Ⅱ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FI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22~60日龄,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和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1~60日龄有下降趋势(0.05≤P<0.10)。2)试验Ⅱ、Ⅲ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总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各组粗蛋白质、钙的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盲肠中乳酸菌数量和试验Ⅲ组空肠中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SC能增加817肉仔鸡ADFI和ADG,降低料重比,增强对饲粮中总磷的利用率,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当SC添加水平为5 000 mg/kg时,对动物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优于抗生素。
  • 黎佳颖, 庄苏, 范程瑞, 王雨雨, 王保哲, 刘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399-24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长期饲喂高精料饲粮下添加复合缓冲剂(碳酸氢钠20 g/d、氧化镁12 g/d、丁酸钠20 g/d)对奶山羊乳成分、血浆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选择8头安装门静脉及肝静脉瘘管处于泌乳中期的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高精料饲粮组,HG组)和基础饲粮+复合缓冲剂(高精料饲粮+复合缓冲剂组,BG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143 d。结果显示:与HG组相比,复合缓冲剂显著升高采食后0~10 h瘤胃液pH平均值(P<0.05);复合缓冲剂显著降低肝静脉血浆中非酯化脂肪酸的含量(P<0.05),对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浆中葡萄糖、β-羟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和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缓冲剂显著降低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P<0.05),对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激素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缓冲剂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非脂固形物率(P<0.05或P<0.01)。综合得出,在长期高精料饲粮饲喂条件下,由碳酸氢钠、氧化镁、丁酸钠组成的复合缓冲剂能通过影响奶山羊血浆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影响体机营养物质代谢,最终有效提高产乳量与改善乳品质。
  • 张玲,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虞洁, 罗钧秋, 毛湘冰, 黄志清, 郑萍, 罗玉衡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07-24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短期内单独及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MCC)对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36只健康的体重为(17.95±0.95) g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饲粮不含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葡聚糖组(G组),饲粮含28%燕麦β-葡聚糖;MCC组(M组),饲粮含20%MCC;混合组(GM组),饲粮含14%燕麦β-葡聚糖和10%MCC。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各组小鼠全期(第1~21天)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ADFI)则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G组P>0.05),各纤维添加组(G组、M组、GM组)与CON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G组和M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均显著低于GM组(P<0.05)。3)试验第4天和第7天,G组小鼠粪便细菌香农-威纳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图谱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第13天、第17天时,各组小鼠粪便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各组样品在进化树上各自聚类。由此可见,在小鼠饲粮中短期单独或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MCC均可降低小鼠的ADFI,但不影响小鼠的ADG和脾脏指数;燕麦β-葡聚糖和MCC混合添加比单独添加更能促进小鼠附睾脂肪的沉积;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可降低小鼠粪便细菌的多样性;燕麦β-葡聚糖和MCC的添加均可改变小鼠粪便微生物区系,暗示小鼠后肠可能存在特异性利用这2种纤维的核心菌群。
  • 饲料资源开发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 黎智华, 李华伟, 张婷, 印遇龙, 王德云, 孔祥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16-24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中药渣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试验选用3~5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长白×大白二元母猪7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kg/t的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试验周期为整个妊娠期,统计返情、空怀和流产的母猪数,窝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仔猪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分别于母猪妊娠第45天、第75天和第114天(分娩当天),每组随机选取8头母猪,耳缘静脉采血,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中药渣或发酵中药渣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第114天时,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妊娠第45天时,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5 kg/t发酵中药渣不影响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代谢,增强抗氧化功能。
  • 田璐, 李晓存, 周定方, 李苗苗, 李孟孟, 翟双双, 张秀芬, 杨琳, 王文策, 朱勇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23-2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评价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鸡、鸭、鹅对其的仿生消化总能(SDGE)和代谢能(ME),分别利用仿生消化法和生物学法(排空强饲法)测定。结果表明:1)白酒糟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分别为85.63%、18.43%、1.49%和0.21%,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中的89.15%、24.75%、2.37%和0.38%(P<0.05);白酒糟中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4.64%和24.15%,均显著高于发酵白酒糟中的3.61%和15.50%(P<0.05)。2)鸡、鸭、鹅对白酒糟的SDGE分别为11.15、11.54和10.02 MJ/kg,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的11.86、12.23和10.78 MJ/kg(P<0.05)。3)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表观代谢能(AME)为10.42 MJ/kg,真代谢能(TME)为11.29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55.01%,均显著高于杏花公鸡(AME为8.13 MJ/kg,TME为9.39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44.79%)和四川白鹅(AME为8.20 MJ/kg,TME为9.16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43.91%)(P<0.05);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AME、TME、能量表观利用率和能量真利用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发酵白酒糟中的粗蛋白质、总磷含量高于白酒糟,粗纤维含量低于白酒糟;鸡、鸭、鹅对发酵白酒糟的SDGE均高于白酒糟;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ME高于杏花公鸡、四川白鹅;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ME则无显著差异。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曲湘勇, 彭灿阳, 蔡超, 陈彩, 曹冬梅, 孙安权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31-24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低于常规预混料中无机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小肽螯合铁、铜、锰、锌与纳米硒复合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减排效果的影响。选择225只50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饲料级无机微量元素6 mg/kg铜、75 mg/kg铁、60 mg/kg锌、60 mg/kg锰、0.3 mg/kg硒,为无机组,试验组为70%有机组、60%有机组、50%有机组、40%有机组,其微量元素添加量分别为无机组的70%、60%、50%、40%。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无机组相比,60%有机组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并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各组在蛋品质上无显著差异(P>0.05)。2)与无机组相比,70%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有机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70%和60%有机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3)各组蛋黄中铜、锰、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无机组相比,60%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蛋黄锌含量(P<0.05),而50%与40%有机组在显著提高蛋黄锌含量(P<0.05)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硒含量(P<0.05)。4)有机组粪中铜、锰、锌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无机组(P<0.05)。综合考虑,为保证蛋鸡正常生产和生理功能,在50~56周龄,按常规预混料中无机微量元素添加量的60%添加小肽螯合铁、铜、锰、锌与纳米硒效果较好。
  • 曲湘勇, 陈继发, 徐勋, 何亮, 方全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40-24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纳米硒对育肥后期乳鸽生长性能、肉中微量元素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210只21日龄健康的美国王鸽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采用2(硒源)×4(硒水平)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粮硒源分别为酵母硒和纳米硒,硒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饲喂硒含量为0.08 mg/kg的基础饲粮)、0.1、0.3、0.5 mg/kg(以硒计)。预试期3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各组乳鸽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各加硒组乳鸽肉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硒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硒源和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3、0.5 mg/kg硒的酵母硒组肉中硒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8.72%、62.09%、106.05%(P<0.05),0.1、0.3、0.5 mg/kg硒的纳米硒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9.83%、26.12%、45.65%(P<0.05),且酵母硒组肉中硒的含量显著高于纳米硒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0.3、0.5 mg/kg硒的酵母硒和纳米硒组乳鸽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0.1 mg/kg组相比,0.3、0.5 mg/kg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和纳米硒均能显著增强育肥后期乳鸽血清抗氧化性能,显著提高鸽肉中硒的含量。
  • 李艳玲, 贾淼, 鲁琳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48-2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底物精粗比为6 :4的条件下,在底物中添加不同剂量[使发酵液中植物精油的浓度分别为0(对照)、50、100、200和400 mg/L]的丁子香酚、D-柠烯、茴香脑、肉桂醛、百里香酚或香芹酚,通过体外产气法比较研究不同植物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和甲烷(CH4)产量的影响。每种植物精油的每个剂量设3个重复。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24 h,测定产气量和气体中的CH4含量以及发酵液的p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态氮(NH3-N)浓度。结果表明:1)除百里香酚外,添加各种植物精油对体外发酵液pH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丁子香酚、D-柠烯、茴香脑和肉桂醛对体外发酵液总VFA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总VFA浓度随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浓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Q<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L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显著降低体外发酵液总VFA浓度(P<0.01)。D-柠烯、茴香脑、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添加改变了各VFA占总VFA的摩尔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 mg/L D-柠烯和茴香脑使乙酸比例显著增加(P<0.05),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400 mg/L D-柠烯和茴香脑则使乙酸比例显著下降(P<0.05),丙酸和丁酸比例显著上升(P<0.05)。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添加对乙酸比例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400 mg/L百里香酚和香芹酚使丙酸比例显著下降(P<0.05)。3)添加茴香脑、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显著影响体外发酵液NH3-N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400 mg/L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显著降低NH3-N浓度(P<0.05)。4)添加D-柠烯、茴香脑、肉桂醛对体外发酵24 h产气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均显著降低体外发酵24 h产气量(P<0.05),且产气量随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浓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Q<0.01)。5)添加D-柠烯、茴香脑和肉桂醛对体外发酵24 h CH4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g/L的丁子香酚显著增加体外发酵24 h CH4产量(P<0.05),而400 mg/L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体外发酵24 h CH4产量分别降低84.7%(P<0.05)和73.9%(P<0.05)。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知,不同植物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和CH4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且与添加剂量有关。其中,低剂量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促进体外瘤胃发酵,而高剂量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抑制体外瘤胃发酵且显著降低24 h CH4产量。
  • 翟少伟, 苏保元, 张春晓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60-2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2组试验分别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蜕壳间期及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和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一:将100尾均重为(0.61±0.02) 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尾虾),即饲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以及饲喂分别添加0.2%、0.4%和0.6%胆固醇与1.0%、2.0%和3.0%卵磷脂的试验饲料的9个试验组,试验期为35 d,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的影响。试验二:将90尾均重为(0.48±0.03) 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尾虾),对照组饲喂试验一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的试验饲料,5个表面活性素添加组分别饲喂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添加10、20、40、80和160 mg/kg表面活性素的试验饲料,研究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料中胆固醇水平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P<0.05),卵磷脂水平对蜕壳间期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对蜕壳间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1.0%组、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组以及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6%和2.0%组的蜕壳间期显著短于其他组(P<0.05),其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组蜕壳间期最短。与对照组相比,仅10 mg/kg表面活性素添加组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显著缩短(P<0.05),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 mg/kg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的肝胰腺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P<0.05),其他表面活性素添加组则显著降低(P<0.05);除10 mg/kg表面活性素添加组外,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的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仅10和20 mg/kg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的肝胰腺丙二醛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胆固醇水平及其与卵磷脂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时蜕壳间期最短;在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的饲料中添加10 mg/kg表面活性素可缩短凡纳滨对虾的蜕壳间期,提高肝胰腺抗氧化能力。
  • 刘磊, 张彩霞, 刘红丽, 李福昌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68-24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胆碱添加水平对3~5月龄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选用200只体重相近的3月龄獭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对照)、200、400、600和800 mg/kg的50%氯化胆碱(折算为胆碱的添加水平后分别为0、87、174、261和348 mg/kg)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实测胆碱水平分别为812、902、993、1 086和1 17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中胆碱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肝脏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87、174、261和348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瘦素(LEP)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74和261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生长激素(GH)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61和348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脂蛋白酯酶(LPL)的活性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61 mg/kg的胆碱显著提高肝脏中肉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61 mg/kg的胆碱(饲粮实测胆碱水平为1 086 mg/kg)改变了獭兔肝脏中脂肪酸组成,促进了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关键基因CPT1的表达,同时加强了肝脏中甘油三酯(TG)的输出过程。
  • 潘杰, 韩丽, 张婷, 解培峰, 丁浩, 孔祥峰, 黄兴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75-24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低聚木糖(XOS)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占1/2,单栏饲养。试验设对照组、抗生素组,30~65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以及30~100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每头猪的空腹体重及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于试猪平均体重达100 kg时屠宰采样,测定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肌肉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的XOS对生长肥育猪的ADFI、ADG、F/G、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30~65 kg阶段添加250 g/t XOS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以及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P<0.05);30~100 kg阶段添加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及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的XOS虽对生长肥育猪的ADFI、ADG、F/G、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等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可通过增加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而改善猪肉营养价值;以30~100 kg阶段添加500 g/t XOS效果较佳。
  • 雒国彬, 王利军, 刘岩, 张广宁, 孙凯晶, 王馨影,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82-24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作为淀粉来源的低淀粉饲粮条件下不同瘤胃降解淀粉(RDS)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组分别以不同RDS水平饲粮作为发酵底物,体外产气法测定培养48 h时产气量和瘤胃发酵参数以及24 h时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48 h时产气量、潜在产气部分和产气速率呈线性升高(P<0.05),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呈线性下降(P<0.05),干物质消失率呈线性升高(P<0.05);2)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48 h时发酵液微生物蛋白、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线性升高(P<0.05),pH和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3)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24 h时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和嗜淀粉瘤胃杆菌的相对数量呈线性升高(P<0.05),黄色瘤胃球菌、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和溶淀粉琥珀酸单胞菌的相对数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合考虑,低淀粉饲粮条件下提高RDS水平有利于瘤胃发酵。
  • 罗洁, 姜玉松, 杨帆, 樊汶樵, 李晓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492-25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机体的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轴由GH系统和IGFs系统构成,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生长发育、调控生理代谢,在机体生长发育调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棘腹蛙GH/IGFs轴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特征,为棘腹蛙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对棘腹蛙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与两栖类模式动物的多重序列比对发现,棘腹蛙GHIGF-Ⅰ和IGF-Ⅱ的功能结构域严格保守,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态性;IGF-Ⅱ的N端呈简缩进化趋势。2)遗传进化聚类分析发现,棘腹蛙IGFs与两栖动物聚为一支,并与硬骨鱼相对近缘,说明IGF-Ⅰ和IGF-Ⅱ进化地位相对原始;棘腹蛙GH则与蛙类、鱼类等水生动物相对近缘,暗示该基因具有趋同进化趋势。3)为进一步明确上述基因的特异性功能位点,利用Swiss-model server软件解析其蛋白质结构,最终确定IGF-Ⅰ的THR52、LEU53、PHE72、PHE73、SER74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IGF-Ⅱ的TYR81、LYS82、LYS83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GH的PHE208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由此可知,棘腹蛙GH/IGFs轴的主要基因相对保守,但与已知模式物种相比,存在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可作为后期棘腹蛙GH/IGF轴功能研究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的分子靶标。
  • 贺琴, 王自蕊, 游金明, 罗波文, 卢亚飞, 李兰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02-25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外周血免疫和肠道免疫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1日龄遗传胎次、体重接近的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4组分别饲喂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30%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回肠CD4+淋巴细胞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能一定程度提高断奶仔猪回肠CD8+和CD20+淋巴细胞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酵母壁多糖能一定程度提高断奶仔猪外周血免疫和肠道免疫,缓解断奶应激。
  • 周选武, 王宇, 陈代文, 余冰, 晨光, 李延, 何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12-25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植物精油(PE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30日龄),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制剂(CS组)及50(Ⅰ组)、100(Ⅱ组)和200 mg/kg PEO(Ⅲ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6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Ⅲ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CS组(P<0.05),且较Ⅰ、Ⅱ组有增加的趋势(P=0.05、P=0.06);Ⅲ组断奶仔猪料重比(F/G)较其他各组有所下降,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Ⅰ组干物质(DM)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Ⅲ组粗蛋白质(CP)消化率较Ⅰ组有增加的趋势(P=0.07)。3)Ⅲ组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CS组(P<0.05);Ⅱ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S组(P<0.05);Ⅲ组血清葡萄糖含量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CS组和Ⅰ组(P<0.05),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200 mg/kg PEO具有改善血液有效成分含量、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断奶后仔猪健康、促生长的功效。因此,PEO在断奶仔猪上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 潘迪子, 李国军, 胡贵丽, 王玉诗, 张博,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20-25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活性酵母对脂多糖(LPS)应激黄羽肉鸡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80羽1日龄黄羽肉公鸡,随机分成6个组,分别为抗生素组(基础饲粮+0.025‰抗生素)、抗生素+LPS组(基础饲粮+0.025‰抗生素,注射LPS)、0.05%活性酵母组(基础饲粮+0.05%活性酵母)、0.05%活性酵母+LPS组(基础饲粮+0.05%活性酵母,注射LPS)、0.50%活性酵母组(基础饲粮+0.50%活性酵母)和0.50%活性酵母+LPS组(基础饲粮+0.50%活性酵母,注射LPS),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56 d。抗生素+LPS组、0.05%活性酵母+LPS组和0.50%活性酵母+LPS组的试验鸡于21、23、25和27日龄每只鸡肌肉注射2 mL 0.2 mg/mL LPS,其余试验鸡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21和27日龄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4、6、8、10、12和24 h测量试验鸡的直肠温度,并检测27和56日龄试验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以及27、35和56日龄试验鸡的肠道食糜微生物数量和肠道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刺激显著提高了21日龄注射后2 h和27日龄注射后2和4 h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P<0.05),显著降低了21日龄注射后12 h和27日龄注射后8 h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对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2)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显著提高了27日龄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细胞凋亡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对黄羽肉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抗生素相比,饲粮中添加0.05%和0.50%的活性酵母显著提高了27、35和56日龄黄羽肉鸡回肠食糜酵母菌数量(P<0.05);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对黄羽肉鸡回肠和盲肠食糜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肠道食糜微生物数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4)与抗生素相比,饲粮中添加0.50%活性酵母显著提高了35日龄黄羽肉鸡的空肠绒毛高度(P<0.05);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显著提高了56日龄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肠道形态结构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LPS能成功诱导黄羽肉鸡的免疫应激反应,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能够提高黄羽肉鸡肠道绒毛高度和食糜中酵母菌数量,改善肠道黏膜及菌群结构,但肌肉注射LPS与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无显著交互作用。
  • 朱广双, 胡元亮, 曹侃, 王本忠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35-25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硫酸化银耳多糖(sTPS70c)和硫酸化党参多糖(sCPPS50c)增强免疫作用机理,本试验以未修饰银耳多糖(TPStp)为对照,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sTPS70c和sCPPS50c对鸡T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IL-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单独加入到外周血淋巴细胞时,sTPS70c和sCPPS50c几乎所有浓度均可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而TPStp仅在浓度为3.125 μg/mL时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P<0.05);多糖与植物血凝素P(PHA-P)同时加入到外周血淋巴细胞时,sCPPS50c在浓度为0.391~1.563 μg/mL时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P<0.05);sTPS70c和sCPPS50c在浓度为1.563 μg/mL时可提高T淋巴细胞IL-2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其中sTPS70cIL-2 mRNA的促表达作用显著强于TPStpP<0.05),且在浓度为1.563 μg/mL时的作用最强。结果提示,硫酸化修饰可以提高多糖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显著增强IL-2 mRNA的表达,且以sTPS70c的作用较强,这与取代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 王慧敏, 朱凤华, 葛蔚, 曹玉芳, 程明,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41-25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1.07±0.30) kg的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5%、0.35%和0.45%的饲粮。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磷水平对7、8、9月龄崂山奶山羊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血清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在采食磷、粪磷、尿磷、磷总排泄量、沉积磷方面,0.4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和0.35%组(P<0.01),0.3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为0.25%时可以显著降低粪磷、尿磷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在本试验条件下,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饲粮磷水平以0.25%为宜。
  • 高爽, 邓俊良, 陈芸, 杨颜铱, 刘旗, 陈憧, 任志华, 左之才, 王娅, 崔恒敏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48-25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抗菌肽对饲喂不同精料饲粮山羊瘤胃发酵和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8只4月龄雄性山羊,随机分3组,每组6只。对照组(Ⅰ组)、高精料组(Ⅱ组)、高精料抗菌肽组(Ⅲ组)分别饲喂300、600和600 g/(只·d)精料,同时Ⅲ组在精料中添加3.0 g/(只·d)复合抗菌肽。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瘤胃液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甲烷(CH4)、氨态氮(NH3-N)、尿素氮、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与(乙酸+丁酸)/丙酸及木聚糖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β-葡萄糖苷酶和淀粉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丙酸、丁酸浓度及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2)与Ⅱ组相比,Ⅲ组瘤胃液丙酸、丁酸、NH3-N浓度及CMCase、果胶酶、中性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乙酸、T-VFA、CH4、尿素氮浓度与(乙酸+丁酸)/丙酸及木聚糖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MCP浓度及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由此说明,复合抗菌肽可调节山羊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是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 王林, 赵臣, 曾燕霞, 陈志龙, 郑琛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56-25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绵羊瘤胃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选取6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羯羊(白萨福克×小尾寒羊♀),采用4×6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共设饲粮精粗比和MOS添加水平2个因子,其中饲粮精粗比分别为20:80(A1)、30:70(A2)、40:60(A3)和50:50(A4),MOS添加水平分别为0(B1)、0.4%(B2)、0.8%(B3)、1.2%(B4)、1.6%(B5)和2.0%(B6)。结果显示:饲粮精粗比对不同时间点绵羊瘤胃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质(CP)的降解率、降解参数[DM、OM:快速降解部分(a)、慢速降解部分(b)和可降解部分(a+b);CP:a、b和b的降解速率(c)]及有效降解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其变化规律均为随饲粮精料比例的升高而升高,在A4组达到最高;MOS添加水平仅对不同时间点绵羊瘤胃CP的降解率及降解参数a+b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其变化规律均为随MOS添加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B5组达到最高。饲粮精粗比和MOS添加水平对绵羊瘤胃养分降解率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此得出,饲粮精粗比为50:50时绵羊瘤胃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最高,MOS添加水平达到1.6%时绵羊瘤胃粗蛋白质的降解率最高。
  • 赵鹏, 吴文旋, 吴佳海, 朱伦琴, 莘海亮, 袁鑫, 杨春红, 杨康, 孙伦, 韩娥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65-25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血浆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取6只健康成年黔北麻羊为试验动物,将其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饲粮NFC/NDF分别为2.14:1.00、1.05:1.00、0.40:1.00(实测值)。试验分3期,每期15 d,包括10 d预试期和5 d正试期。检测指标包括:饲粮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pH、缓冲力、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纤维素酶活性)、血浆生化指标(脂多糖、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显示:1)3个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各养分消化率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P<0.05)。2)试验Ⅰ组瘤胃液pH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瘤胃液缓冲力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纤维二糖酶活性、乙酸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瘤胃液乙酸/丙酸依次升高、丙酸浓度依次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3组间瘤胃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微晶纤维素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浆脂多糖含量依次显著下降(P<0.05),其余血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过高NFC/NDF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浆生化指标有不良影响,本试验条件下,饲粮NFC/NDF以1.05:1.00为宜。
  • 沈勇, 邱其浚, 孙龙生, 陈耀宇, 金磊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75-25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精氨酸(Arg)与赖氨酸(Lys)配比(Arg/Lys)对全雄黄颡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34±0.05) g的全雄黄颡鱼幼鱼960尾,随机分成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Arg/Lys为2.19/2.61(%/%,下同;Ⅰ组,作为对照组)、1.74/2.08(Ⅱ组)、1.75/3.02(Ⅲ组)、2.63/2.08(Ⅳ组)、2.64/3.12(Ⅴ组)、3.07/2.61(Ⅵ组)、2.19/3.65(Ⅶ组)、3.08/3.65(Ⅷ组)的等氮等脂饲料,进行为期10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1)全雄黄颡鱼的末重、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在Arg/Lys为3.07/2.61(Ⅵ组)时达到最大,除增重率与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及末重、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Ⅳ、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蛋白质效率、成活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以Ⅱ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全鱼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则表现为Ⅵ组最高,且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肌肉水分含量以Ⅶ组最高,且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3)全雄黄颡鱼Lys、缬氨酸(Val)沉积率与饲料Arg/Lys比值呈线性关系,并随着Arg/Lys比值的增大而增加;而全雄黄颡鱼Arg、苏氨酸(Thr)、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组氨酸(His)、异亮氨酸(Ile)沉积率与饲料Arg/Lys比值呈二次回归关系,当Arg/Lys比值分别为0.98、1.16、1.17、1.02、1.28、1.11、1.24时,Arg、Thr、Met、Phe、Leu、His、Ile沉积率达到最大值。4)饲料Arg/Lys对血清中各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与白球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料Arg/Lys对全雄黄颡鱼的生长性能、体组成及氨基酸沉积率均有影响,本试验中,全雄黄颡鱼饲料中适宜的Arg/Lys为3.07/2.61。
  • 彭素晓, 常志强, 马骊, 李健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87-25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海带渣添加比例及其酶解产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试验进行了如下2个试验:海带渣适宜添加比例试验和海带渣酶解产物应用效果试验。海带渣适宜添加比例试验(试验1):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配制海带渣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0.5%、1.0%、2.0%、3.0%、5.0%的6种饲料(分别记为D1~D6组),投喂初始体重为(1.00±0.10) g的凡纳滨对虾49 d后,对对虾的生长性能指标以及胃消化酶、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进行测定。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对虾。海带渣酶解产物应用效果试验(试验2):在试验1得出海带渣适宜添加比例为3.0%的基础上,以试验1中添加3.0%海带渣饲料作为海带渣对照组(A组),再分别用β-葡聚糖酶酶解海带渣(B组)和蛋白酶酶解海带渣(C组)等量替代A组饲料中的海带渣,投喂初始体重为(1.00±0.1) g的凡纳滨对虾56 d,试验结束后测定对虾的生长性能指标以及胃消化酶、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对虾。试验1结果显示:D4、D5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5组对虾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海带渣添加比例的增加,胃中胃蛋白酶及血清中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上述3种酶的活性均以D5组最高,且D5组血清中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结果显示:与未经酶解的海带渣相比,海带渣经β-葡聚糖酶酶解后可显著提高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并能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海带渣经蛋白酶酶解后可显著提高对虾的成活率(P<0.05);B和C组对虾的胃中纤维素酶活性较A组显著降低(P<0.05);B和C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酚氧化物酶活性以及C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由此得出,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海带渣的适宜添加比例为3.0%。海带渣经β-葡聚糖酶酶解后可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而海带渣经蛋白酶酶解后可提高凡纳滨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对其生长无促进作用。
  • 刘松啸, 鞠贵春, 张爱武, 卫功庆, 翟晶, 陈宁宁, 张正义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597-26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16%的饲粮,Ⅱ组饲喂添加了0.16%蛋氨酸的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Ⅲ组饲喂添加了0.12%蛋氨酸的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饲养试验于2015年10月2日开始,至2015年10月24日结束。为了测定其生长性能,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仔鹿进行称重;为了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在试验结束时进行采血。结果表明:各组梅花鹿仔鹿的增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梅花鹿仔鹿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尿素氮(UN)、葡萄糖(GLU)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得出,与蛋白质水平为14.16%的饲粮相比,在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16%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说明在本试验范围内利用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蛋氨酸代替高蛋白质饲粮是可行的。
  • 杨莹, 王薇薇, 李爱科, 韩四海, 刘建学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 2603-2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7.07.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以相同代谢能水平为基础,研究高脂饲粮和高碳水化合物饲粮对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3个组分别饲喂高脂饲粮(HF组)、高碳水化合物饲粮(HC组)和对照饲粮(CON组),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HF组、HC组大鼠的初重、末重、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饲料转化效率极显著升高(P<0.01)。2)各组大鼠的Lee's指数、肾脏指数、胃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3)与CON组和HF组相比,HC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HC组和CON组相比,HF组大鼠血清葡萄糖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ON组相比,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HF组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4)与CON组相比,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CON组和HC组相比,HF组大鼠肝脏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所述,相同代谢能水平下,HF组和HC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增加。HC组大鼠血脂升高;HF组大鼠血清葡萄糖、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升高,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且通过肝脏PEPCKSREBP1基因表达调控途径影响脂肪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