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15
  

  • 全选
    |
    目录 Contents
  •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彭凯, 王玉玺, 王国霞, 黄燕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451-34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植物提取物缩合单宁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多酚类聚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寄生虫、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效。长期以来,缩合单宁被视为饲料"抗营养因子",近年来发现,低剂量缩合单宁能够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缩合单宁的化学结构、提取和纯化方法及其在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和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缩合单宁的饲料化利用和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 黄文明, 殷丽, 王立斌, 左福元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461-34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脂肪分解是围产期奶牛提供能量和缓解能量负平衡的一种重要方式。产后过度的脂肪分解可能伴随着急剧的脂肪组织重构,使奶牛的代谢压力增加,导致脂肪肝和酮病等营养代谢病。本文总结了围产期奶牛脂肪分解供能代谢过程及其主要调控因素,从脂肪细胞组成改变、细胞外基质变化、巨噬细胞浸润和血管新生4个方面阐述了围产期奶牛脂肪快速分解过程中脂肪组织重构的特点,并剖析了这些生物过程影响围产期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机制。
  • 李旺, 丁轲, 曹平华, 赵龙妹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469-34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发酵和酶解是饲料原料尤其是非常规原料常用的生物处理手段,能够改善饲料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饲料消化率等。菌酶协同作用是将发酵和酶解的处理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协同对饲料原料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更好的饲用效果。本文综述了饲料菌酶协同作用的目的,即分解大分子营养物质、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增加特定目标产物,总结了目前菌酶协同作用的基质以及所用的菌种和酶,分析了菌酶协同作用的一次发酵工艺和两步法协同处理工艺的区别,并对现有菌酶协同作用的评价体系做了评论,对菌酶协同作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分析。
  • 田兴舟, 卢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476-34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对改善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自由基,导致奶的风味异常。本文主要对奶中乳脂氧化机制及花青素延缓乳脂氧化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花青素的开发利用及其改善奶风味提供参考依据。
  • 唐妮, 王书瑶, 陈德芳, 李志琼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483-3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神经介素U(NMU)是一种能抑制动物摄食的神经肽,其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具有调节摄食、能量平衡、免疫和繁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NMU的发现、结构、组织分布及其调控摄食的作用和机制,以期为动物摄食和生长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 洪玲玲, 印遇龙, 肖定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489-34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女贞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药材,富含齐墩果酸、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同分异构体熊果酸、多糖多酚等成分,具有增强动物机体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抑菌和抗癌等生物学作用。本文阐述了女贞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并对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震宇, 赵圣国, 郑楠, 王加启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496-35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脲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细菌脲酶活性,降低尿素分解菌产生氨的速度,广泛应用于医药及农业领域。然而,目前使用的脲酶抑制剂存在着生物毒性强、微生物适应性与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脲酶抑制剂的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脲酶抑制先导化合物,同时报道了这些化合物的脲酶抑制结构以及作用模式与机制。本文综述了近10年有关脲酶抑制剂的报道,并对所报道的脲酶抑制剂进行系统分类,以探讨不同类别的脲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抑制效果与抑制模式,并从不同类型脲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探讨了其作用机理,旨在为新型脲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 易锦辉, 周丽媛, 宋泽和,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09-35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牛蒡子苷是从中药牛蒡子中分离的木脂素,是牛蒡子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已经发现牛蒡子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其在医学上对于糖尿病、肾病和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对于牛蒡子苷的药理作用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并探讨了牛蒡子苷作为一种饲用资源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合理开发应用牛蒡子苷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 钟晨, 姜世光, 王修启, 高春起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16-35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饲料减抗到无抗时代的到来,新型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迫在眉睫。作为经微生物代谢作用形成的一类饲料,微生物发酵饲料不仅具有改善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降解饲料毒素和抗营养因子等功能,还可改善动物生长和降低畜禽废弃物排放。因此,其在畜禽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要介绍微生物发酵饲料功能及常用菌种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旨在为发酵饲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赵蕾, 杨泰, 孔祥峰, 陈清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26-35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低聚木糖(XOS)已被发现在肠道正常菌群增殖和病原体抑制、抗炎、增强矿物质吸收、抗氧化、血脂调节及替代抗生素等方面有效,在药物、食品、饲料和农业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本文从肠道菌群、免疫力、脂质代谢、抗氧化和钙吸收等方面出发,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XOS的生理功能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XOS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 黄欢, 靳烨, 郭月英, 张敏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33-35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脂肪组织是动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质代谢过程对动物生长性能以及畜禽屠宰后肉品质有重要影响。植物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激活能量感受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等途径发挥其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目前,利用植物多酚来调控动物脂质代谢,从而改善屠宰后肉品质的研究已逐步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植物多酚调控脂质代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植物多酚的功能作用对动物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为提高畜禽屠宰后肉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 王玉洁, 张富群, 刘霜莉, 陈清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43-35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生姜提取物作为食药两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来源广泛、绿色无残留等特点,并且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脂质代谢、促免疫、抗癌和抑菌等多重生理作用。本文对生姜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机制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畜禽行业开发新型有效的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基础。
  • 刘振华, 周加义, 张得香, 王修启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52-3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干细胞的更新和再生是维持肠上皮高度活跃性和可塑性的关键,并受肠腔中各种营养素的直接调控。蛋氨酸作为一种必需的膳食分子,具有促进肠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强肠上皮屏障功能、控制肠细胞氧化状态和调节肠黏膜免疫反应等功能。蛋氨酸或其一碳代谢产物S-腺苷甲硫氨酸的缺失,会通过下调Wnt/β-连环蛋白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敏感型复合体1(mTORC1)等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肠道干细胞分裂,致使肠上皮形态和功能紊乱。本文就蛋氨酸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及其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肠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作一综述,旨在为蛋氨酸调控肠道更新和再生的临床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 叶茂, 宋志文, 金成龙, 王修启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60-35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Wnt信号网络是由Wnt配体介导的经典和非经典信号通路协同参与,调控机体生长发育等过程所形成的复杂信号网络。骨骼肌组织结构精密、功能复杂且具有高度可塑性,其生长发育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严格调控,其中Wnt信号网络尤为重要。前期研究表明,Wnt信号网络主要参与胚胎期骨骼肌生成和介导卫星细胞调控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及再生等过程。近年来,有关Wnt信号网络调控骨骼肌的研究愈加深入,探索经典和非经典Wnt信号通路之间的协同作用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旨在综述Wnt信号网络参与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及再生过程,并对经典和非经典Wnt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期望通过Wnt信号网络对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及再生的调控机制,为畜牧生产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通过营养精准调控肌肉生长及肉品质改善。
  • 马秀花, 周玉香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68-35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减脂、提高骨骼密度、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变体脂代谢等保健功能。近年来,对羊肉中CLA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简述了反刍动物体脂CLA合成途径,重点总结了饲粮中添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油脂、农副产品、藻类、饲草料等对羊肉中CLA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分析认为,饲粮中添加适量富含PUFA的油脂、农副产品、藻类、饲草料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羊肉CLA的积累,是提高羊肉CLA含量的有效方法。
  • 张谨莹, 唐陆琦, 胡良宇, 王梦芝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77-35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菌群具有24 h昼夜节律并与宿主生物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当肠道菌群昼夜节律紊乱,会造成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的改变;而当宿主的昼夜节律破坏,还会引起肠道菌群节律发生变化。本文主要综述肠道菌群的节律特征、影响因素、肠道菌群节律与宿主生物钟的双向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研究肠道菌群节律及其与宿主生物钟相互作用的代谢机理提供参考。
  • 猪营养与饲料 SWINE NUTRITION AND FEED
  • 徐博成, 李智, 汪以真, 靳明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84-35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饲用抗生素的禁用,抗生素替代物的研发已迫在眉睫。抗菌肽(AMPs)凭借其广谱抗菌活性、改善肠道形态与调节免疫等功能被视为强有力的抗生素替代物。本文旨在量化评估AMPs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并探究AMPs较优添加量。从PubMed、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共搜集到31篇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合并分析与剂量效应分析。相比于基础饲粮,饲粮添加AMPs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加权平均差(95%置信区间):27.863 g/d(21.623,34.103)]和平均日采食量[加权平均差(95%置信区间):15.321 g/d(7.307,23.334)],降低料重比[加权平均差(95%置信区间):-0.100(-0.119,-0.081)],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标准平均差(95%置信区间):1.060(0.424,1.696)]并降低腹泻率[加权平均差(95%置信区间):-5.903%(-6.515,-5.290)],但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无显著影响。剂量效应分析表明,AMPs的较优添加量为0.075%或0.3%,这可能与AMPs的纯度有关。综上,AMPs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并降低腹泻率,是一种潜在的饲用抗生素替代物。
  • 夏邹, 冯江鑫, 蒋俊劼,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虞洁, 毛湘冰, 罗玉衡, 黄志清, 罗钧秋, 阎辉, 郑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594-36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组成及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择体况相似、胎次接近的24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72头,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无抗复杂饲粮、无抗简单饲粮、有抗复杂饲粮和有抗简单饲粮,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抗生素添加75 mg/kg金霉素和50 mg/kg吉他霉素(按有效成分计)。试验期共21 d。结果表明:1)与简单饲粮相比,复杂饲粮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7天、第1~21天的仔猪料重比(F/G)和腹泻率(P<0.05),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7天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回肠的绒隐比、空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上调了空肠闭合蛋白(OCLN)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回肠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2)与无抗饲粮相比,有抗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7天和第1~21天仔猪的ADG及试验第1~21天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第22天的末重(P<0.05),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7天、试验第1~21天仔猪的F/G和腹泻率(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回肠的绒隐比(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仔猪空肠和回肠Toll样受体2(TLR2)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复杂饲粮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腹泻,但对仔猪肠道屏障功能有不利影响。
  • 禽营养与饲料 POULTRY NUTRITION AND FEED
  • 王前光, 李闯, 黄璇, 张旭, 蒋桂韬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05-36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GOD)对1~6周龄临武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肠道形态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利用二次回归模型估测其适宜添加水平。选择480羽健康的7日龄临武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对照组饲喂为基础饲粮,试验组(A、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30、40 g/t GOD(活性为10 000 U/g)。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各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B和C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B、C和D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组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B和D组的十二指肠肠壁厚度显著低于A组和对照组(P<0.05),C组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D组(P<0.05),A组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C组(P<0.05),B、C、D组的回肠肠壁厚度显著低于A组和对照组(P<0.05)。4)A和B组的回肠食糜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的盲肠食糜微生物均匀度指数、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盲肠食糜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1~6周龄临武鸭饲粮中适量添加GOD可以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并不同程度地改善回肠和盲肠微生物多样性。根据二次回归模型估测,获得最高血清葡萄糖含量时饲粮GOD适宜添加水平为24.04 g/t,获得最低血清尿素氮含量时饲粮GOD适宜添加水平为29.40 g/t,获得最高回肠食糜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时饲粮GOD适宜添加水平为19.70 g/t。
  • 王桂英, 王奎明, 李路胜, 刘成, 高鹏翔, 董丙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15-36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幼虫粉在蛋鸡育雏期饲粮中应用的可行性。选用48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G0、G3、G6、G9组蛋雏鸡分别饲喂含0(对照)、3%、6%、9%黑水虻幼虫粉(由采食餐厨垃圾的15日龄黑水虻幼虫制成)的等能等氮饲粮。试验期42 d。计算各组1~21日龄和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测定21和42日龄胫骨长度,并分别于21和42日龄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与G0组相比,G3组1~21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G3组1~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21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以及21、42日龄胫骨长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G3、G6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G3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G3、G6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3)G6、G9组21和42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G0组(P<0.05);与G0组相比,G3、G6、G9组21和42日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21和42日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21和42日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等能等氮进行配方设计优化,黑水虻幼虫粉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配制蛋雏鸡饲粮是可行的,且以3%的使用量效果最佳。
  • 张云龙, 郑卫江, 姚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24-36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文冠果粕替代豆粕对21~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利用率、盲肠食糜短链脂肪酸组成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92只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用文冠果粕替代50%和100%豆粕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期间每周记录体重和采食量;于试验第20天采集粪样,测定养分表观利用率;于试验第21天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显著降低肉鸡42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且试验Ⅱ组肉鸡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显著降低肉鸡饲粮粗灰分表观利用率(P<0.05),且试验Ⅱ组肉鸡饲粮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不仅显著降低肉鸡盲肠食糜中短链脂肪酸含量(P<0.05),还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真杆菌属coprostanoligenes群([Eubacterium]coprostanoligenes group)和风疹菌属(Tyzzerella)的相对丰度(P<0.05);此外,试验Ⅱ组肉鸡盲肠食糜中不可培养巴氏杆菌科相关菌属(Barnesiellaceae uncultured)的相对丰度也显著降低(P<0.05),但粪杆菌属(Coprobacter)和颤杆菌属(Oscill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文冠果粕替代饲粮中豆粕对21~42日龄阶段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肉鸡饲粮中文冠果粕替代豆粕的比例建议低于50%(占饲粮比例<14%)。
  • 万妍, 许彦飞, 董元洋, 张炳坤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36-36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沙门氏菌感染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40只1日龄雄性科宝肉鸡,采用5(超微粉碎车前添加量)×2(是否沙门氏菌感染)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试验所用超微粉碎车前为车前草和车前子的超微粉碎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 :1。超微粉碎车前的添加量分别为饲粮的0、0.25%、0.50%、1.00%和2.00%,通过替代基础饲粮中小麦麸添加。感染组于7日龄每只鸡口服感染1 mL新鲜培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CVCC 541,细菌浓度为1×109 CFU/mL),正常组于7日龄口服等量无菌营养肉汤。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1~7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沙门氏菌感染会显著降低肉仔鸡的生长性能(P<0.05),但是饲粮中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0.50%的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14日龄感染组及42日龄正常组肉仔鸡的脾脏指数(P<0.05),饲粮添加0.25%和1.00%超微粉碎车前显著降低感染组肉仔鸡回肠食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饲粮添加2.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21和42日龄外周血单核细胞吞噬活性(P<0.05),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感染组肉仔鸡21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刀豆蛋白A(ConA)刺激指数(P<0.05),饲粮添加1.00%和2.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4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ConA刺激指数(P<0.05),饲粮添加0.50%和1.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4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脂多糖刺激指数(P<0.05)。3)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降低肉仔鸡14日龄肝脏丙二醛含量(P<0.05),饲粮添加2.0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正常组肉仔鸡21日龄回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显著降低感染组肉仔鸡肠道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表达量(P<0.05)。4)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1.0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14、21日龄肠道绒毛高度和14日龄肠道黏膜层厚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能够通过促进脾脏发育和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来提高肉仔鸡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对肉仔鸡肠道形态起到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沙门氏菌感染对肉仔鸡的负面影响。
  • 黄璇, 姚亚铃, 李闯, 张旭, 蒋桂韬, 胡艳,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54-36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检验灵芝菌糠对蛋鸭的饲喂效果和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选择204日龄健康且产蛋率接近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对照组饲粮不添加灵芝菌糠,4个试验组饲粮在等氮等能条件下分别添加2%、4%、6%和8%的灵芝菌糠。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的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2%、4%和6%灵芝菌糠组的合格蛋率、日产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8%灵芝菌糠组的合格蛋率、日产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和2%、4%灵芝菌糠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6%和8%灵芝菌糠组(P<0.05)。2)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6%和8%饲粮菌糠组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以平均日采食量和合格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估测产蛋高峰期临武鸭的饲粮中灵芝菌糠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2.99%和2.38%。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6%~8%灵芝菌糠可降低血脂含量,灵芝菌糠在蛋鸭饲粮中的添加水平不超过6%时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均无不良影响,而添加水平达8%时产蛋性能下降。综合考虑,204~266日龄临武鸭饲粮中灵芝菌糠适宜添加水平为2.38%~2.99%。
  • 马玉静, 禹琪芳, 杨玲, 何荣香, 贺建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62-3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21日龄樱桃谷鸭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80只1日龄樱桃谷鸭,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原则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600 mg/kg的白藜芦醇,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D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C、D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3.74%和4.68%。2)与对照组相比,B、C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提高(P<0.05),B、C组血清D-乳酸(D-LA)含量以及B、C、D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葡萄糖(GLU)、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B、C、D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B、C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B、C、D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C、D组肝脏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B、C、D组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B、C、D组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22(IL-2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C组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可改善樱桃谷鸭机体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与空肠黏膜抗炎能力,改善肠道健康,并以添加量为400 mg/kg时效果较好。
  • 刘娇, 常文环, PIRZADO Shoaib Ahmed, 李勇, 郑爱娟, 陈志敏, 刘国华, 蔡辉益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70-3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公鸭14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维吉尼亚霉素(抗生素组)和200 mg/kg植物精油(植物精油组)。于试验的第7天分2次对所有鸭口腔灌服0.2 mL大肠杆菌O88(3×109 CFU/mL),2次攻毒间隔8 h。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和植物精油显著提高了9日龄体重及1~9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1~9日龄及1~28日龄料重比(P<0.05或P<0.01);抗生素组和植物精油组死淘率分别下降了6.25和4.17个百分点。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极显著提高了14日龄的法氏囊指数(P<0.01),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28日龄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28日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或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9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以及9、14、28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或P<0.01);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极显著提高了9日龄血清IgG含量以及14日龄血清IgM含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显著降低了9、28日龄空肠Toll样受体4(TLR4)含量,9、14、28日龄空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及14日龄空肠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了降低9、14、28日龄空肠TLR4、IL-1β、IL-6含量以及9、28日龄空肠TNF-α含量(P<0.05)。综上,在大肠杆菌攻毒作用下,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能够替代抗生素用于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机体器官损伤以及空肠炎症细胞因子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肉鸭生长性能,降低死淘率。
  • 王焕森, 王宝维, 葛文华, 孔敏, 邢月, 刘晨龙, 凡文磊, 张名爱, 汪超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81-3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4周龄体况相近的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Ⅰ~Ⅵ组)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30、40、50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影响不显著(P>0.05);但当饲粮烟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均达到最大值。Ⅴ组的料蛋比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2)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蛋形指数、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影响不显著(P>0.05)。Ⅴ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Ⅴ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3)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尿酸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Ⅳ、Ⅴ、Ⅵ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Ⅲ、Ⅳ、Ⅴ、Ⅵ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Ⅴ、Ⅵ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烟酸可以降低产蛋期种鹅料蛋比,提高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建议产蛋期种鹅饲粮烟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此时饲粮中烟酸总含量为69.16 mg/kg。
  •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 RUMINANT AND HERBIVORE NUTRITION AND FEED
  • 董利锋, 李斌昌, 王贝, 叶疆凤,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88-36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甲烷(CH4)产量的影响,获得我国生产模型下的CH4排放规律和CH4转化因子,为提高奶牛能量利用效率、建立国家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探索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选取45头体况良好的12月龄的荷斯坦后备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低NFC/NDF组(饲粮NFC/NDF=1.12)、中NFC/NDF组(饲粮NFC/NDF=1.36)和高NFC/NDF组(饲粮NFC/NDF=1.64),试验期为63 d,包括14 d的预试期和49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高NFC/NDF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有机物采食量(OMI)、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采食量(NFCI)、总能摄入量(GE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中NFC/NDF组和低NFC/NDF组(P<0.05)。2)随着饲粮NFC/NDF的增加,CH4产量、CH4产量/代谢体重、CH4产量/DMI、CH4产量/OMI、CH4产量/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和甲烷能(CH4-E)产量显著降低(P<0.05)。作为CH4转化因子的CH4-E产量/GEI在中NFC/NDF组和高NFC/NDF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低于低NFC/NDF组(P<0.05)。3)瘤胃CH4排放量与荷斯坦后备奶牛的体重、DMI、饲粮ND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饲粮NFC/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基于DMI和NDFI的CH4排放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0.86)。由此可见,将饲粮NFC/NDF由1.12提高至1.64时,能够显著提高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的DMI、ADG以及DM和CP表观消化率,且能够显著降低瘤胃CH4产量。可基于DMI和NDFI建立12月龄后备奶牛瘤胃CH4排放量的预测模型。
  • 郭晨阳, 张腾龙, 徐腾腾, 敖长金, 王丽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698-37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4头健康、泌乳期相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口腔瘤胃液采集,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复合植物提取物为蒲公英、连翘、益母草和金银花的醇提物,按质量比1 :1 :1 :1进行配制。称取2.0 g精粗比为4 :6的风干全混合日粮(TMR)于人工瘤胃培养瓶中,分别向其中添加0(对照组)、0.03%、0.30%和3.00%复合植物提取物(干物质基础),分别在2、4、6、8、12和24 h测定培养液的pH和菌体蛋白(MCP)、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及干物质降解率,并应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各时间点各组之间pH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8 h时,0.03%、3.00%剂量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在2 h时,0.03%剂量组MC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0%、3.00%剂量组(P<0.05);在12 h时,0.30%和3.00%剂量组MC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8 h时,0.03%、0.30%和3.00%剂量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30%和3.00%剂量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4 h时,0.03%和0.30%剂量组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6 h时,3.00%剂量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3%、0.30%剂量组(P<0.05);在8 h时,0.30%和3.00%剂量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3%组(P<0.05);在12 h和24 h时,0.03%、0.30%和3.00%剂量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MFAEI自高到低排序为0.30%剂量组 > 3.00%剂量组 > 0.03%剂量组。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添加蒲公英、连翘、益母草和金银花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且适宜添加量为0.30%。
  • 周芯宇, 王之盛, 胡瑞, 王雪莹, 祝伊枭, 曹广, 代秦丹, 师俊华, 汪成, 彭全辉, 邹华围, 薛白, 王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08-37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白酒糟对奶公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8头21月龄、平均体重为(550±43)kg的中国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牛,根据前期瘤胃体外发酵试验结果,在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10%的浓香型干酒糟、酱香型湿酒糟和酱香型发酵酒糟。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第53~59天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1)酱香型发酵酒糟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2)酱香型发酵酒糟组和浓香型干酒糟组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而浓香型干酒糟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酱香型发酵酒糟组和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3)酱香型发酵酒糟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但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4)酱香型发酵酒糟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浓香型干酒糟组和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但其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浓香型干酒糟组和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酱香型发酵酒糟组和浓香型干酒糟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综上所述,3种类型白酒糟中,酱香型发酵酒糟促进了奶公牛瘤胃微生物发酵,提高了饲粮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和饲料转化效率,促生长效果更优。
  • 靳爽, 李聪聪, 顾宪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17-37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体况奶牛分娩行为和血浆激素含量的差异并探究奶牛体况对新生犊牛初生重及初乳采食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健康的产母犊的头胎荷斯坦奶牛,依据分娩时的体况评分(BCS)分为体况肥胖组(3.75≤BCS≤4.25)20头、体况正常组(3.25≤BCS≤3.50)16头。录像记录奶牛分娩时的行为,检测奶牛血浆激素含量,记录犊牛的初生重和初乳采食量。结果表明:1)体况肥胖组奶牛分娩过程中出现腹部收缩到犊牛产出的时间间隔较体况正常组奶牛显著增长(P<0.05),羊膜囊可见到犊牛产出时间间隔有高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92),露蹄后至犊牛产出这段时间里的起卧次数也有高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76)。2)体况肥胖组奶牛血浆中催乳素含量显著低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血浆中催产素含量较体况正常组奶牛有降低的趋势(P=0.060),血浆中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3)体况肥胖组总采食6 L初乳的犊牛比例较体况正常组有减少的趋势(P=0.091)。综上所述,相比体况正常奶牛,分娩时体况肥胖奶牛应激反应较大,产程较长,所产犊牛初乳采食量较低,影响其健康,因此应加强围产期奶牛的体况管理,避免过肥。
  • 郝丽媛, 马峰涛, 孙鹏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25-3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蛋氨酸锌或氧化锌对新生犊牛锌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体重相近的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头。对照组无添加,蛋氨酸锌组每日每头牛添加457 mg蛋氨酸锌(相当于80 mg锌),氧化锌组每日每头牛添加104 mg氧化锌(相当于80 mg锌)。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氧化锌或蛋氨酸锌均可显著提高犊牛血清中锌含量(P<0.05)。饲粮添加氧化锌或蛋氨酸锌对犊牛血清中钙、铜、铁、镁和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氧化锌或蛋氨酸锌对犊牛血清中锌代谢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氧化锌有提高犊牛粪便中锌含量的趋势(P=0.079)。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锌或氧化锌形式的锌对犊牛铜、铁、钙、镁、磷等微量元素代谢无负面影响,对血清中锌代谢相关指标无显著影响。蛋氨酸锌组犊牛血清中锌含量高于氧化锌组,而粪便中锌含量低于氧化锌组,说明有机锌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无机锌。
  • 曾磊, 王之盛, 康坤, 薛白, 王立志, 彭全辉, 邹华围, 胡瑞, 张翔飞, 王雪莹, 袁梅, 欧锡均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32-37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围产期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335.7±21.6)kg]相近的妊娠后期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西门塔尔公牛×云南本地黄牛母牛)初产母牛21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06×NRC(高能组)、1.00×NRC(中能组)和0.94×NRC(低能组)能量需要,等氮不等能。正式试验期为产前30 d至产后30 d,共计60 d。结果表明:1)低能组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牛围产期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P<0.05)。3组母牛的单位体重代谢能摄入量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产后30 d高能组母牛比中能组和低能组少失重12.9和13.9 kg(P<0.05)。2)产前高能组母牛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3)产后低能组和中能组母牛血清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羟基丁酸(BHBA)的含量显著高于高能组(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中,高能饲粮(1.06×NRC)显著提高产前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能量摄入量,减少肉牛产后30 d的失重;降低母牛产后血清NEFA和BHBA含量。因此,提高围产期饲粮能量水平(1.06×NRC)缓解了肉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有利于初产母牛的产后体重增加和体况恢复。
  • 周义秀, 郝力壮, 刘书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42-37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场不同物候期牧草对放牧牦牛产奶量及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选取自然放牧状态下胎次和体况一致的健康泌乳牦牛10头为研究对象,记录放牧母牦牛在枯草期(12—4月)、返青期(5月)、青草期(6—8月)和枯黄期(9—11月)的产奶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对4期牧草样品和采集的乳样品进行矿物质元素[钾(K)、钠(Na)、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钴(Co)、铜(Cu)]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青草期牧草的Na、Mg、Fe、Mn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而枯草期牧草的K、Ca和C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牧草的Zn含量随物候期推移呈现增加趋势。2)青草期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青草期牦牛乳中K、Na、Ca、Mg、Mn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枯草期乳中C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而乳中Fe和Zn含量在枯黄期较高(P<0.05)。3)不同物候期牧草与牦牛乳中Na、Mg、Mn、Co、Cu含量的相关性显著,相关值分别为0.723(P<0.01)、0.996(P<0.01)、0.975(P<0.05)、0.981(P<0.05)、0.967(P<0.01)。由此可知,牦牛产奶量和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随着不同物候期牧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而变化,从枯草期到青草期,牦牛产奶量呈现逐渐增高趋势,而后产奶量随牧草枯黄逐渐降低,乳中Na、Mg、Mn、Co、Cu含量会随着牧草中相应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升高而升高。
  • 潘浩, 聂召龙, 王通, 刘书杰, 孙璐, 杨其恩, 冯宇哲, 崔占鸿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50-37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妊娠后期能量和蛋白质的维持需要量,为牦牛饲养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参数。利用随机分组设计将15头体重相近、经同期发情处理并本交配种的妊娠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牛),分别按自由采食(AL组)、80%采食量(IR80组)和60%采食量(IR60组)3个饲养水平进行饲喂。每组各选3头牦牛在妊娠180~185 d和210~215 d时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在妊娠186~190 d和216~220 d时进行2期气体代谢试验,测定其碳代谢指标(食入碳、粪碳、尿碳、甲烷碳、二氧化碳碳)、能量代谢指标(食入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和氮代谢指标[食入氮(NI)、粪氮、尿氮],计算得出沉积氮(NR)、代谢能采食量(MEI)和能量沉积量(ER),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牦牛妊娠后期维持净蛋白质和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结果显示:牦牛妊娠180和210 d时NI[g/(kg W0.75·d)]与NR[g/(kg W0.75·d)]的回归方程分别为NR=1.046(±0.18)NI-0.600(±0.09)和NR=1.065(±0.15)NI-0.611(±0.07),其纵坐标截距即为维持净氮需要量,乘以系数6.25即为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牦牛妊娠180和210 d时MEI[kJ/(kg W0.75·d)]与ER[kJ/(kg W0.75·d)]的回归方程分别为ER=1.722(±0.55)MEI-755.760(±184.19)和ER=0.988(±0.25)MEI-534.870(±87.35),当ER=0时的MEI即为其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由回归方程得出,牦牛妊娠180和210 d时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3.75和3.82 g/(kg W0.75·d),维持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438.81和541.64 kJ/(kg W0.75·d)。
  • 聂召龙, 潘浩, 刘书杰, 王磊, 孙璐, 冯宇哲, 张晓卫, 崔占鸿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60-3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乳酸菌对早期断奶牦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28日龄断奶的公牦犊牛1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T组)和基础饲粮+复合乳酸菌(LBS组),每头牦犊牛饲喂的复合乳酸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1 :1 :1)总活菌数为1.7×1010 CFU/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第1~56天),LBS组的平均日增重、总干物质采食量和苜蓿草采食量均高于CT组(P>0.05),开食料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T组(P<0.01)。2)第56天时,LBS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CT组(P<0.01);第28天时,LBS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CT组(P<0.05),LBS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极显著高于CT组(P<0.01)。3)LBS组的十二指肠肌层厚度显著高于CT组(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CT组(P<0.01);LBS组的空肠黏膜厚度显著高于CT组(P<0.05),空肠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CT组(P<0.01);LBS组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CT组(P<0.05),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CT组(P<0.01)。4)LBS组的回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极显著高于CT组(P<0.01),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干扰素-γ含量显著低于CT组(P<0.05),空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CT组(P<0.05)。5)LBS组的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T组(P<0.05),回肠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CT组(P<0.01)。由此可见,饲喂复合乳酸菌能提高早期断奶牦犊牛的生长性能,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能力,对肠道发育及免疫能力起到正向调控作用。
  • 孔繁云, 吴建平, 张科, 豆思远, 李玉, 刘婷, 宫旭胤, 王建福, 雷赵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71-37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罗伊乳杆菌和莫能菌素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月龄、体重[(20.11±0.69)kg]相近、体况良好的断奶小尾寒羊×湖羊F2代母羔3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9只羊。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 g/(只·d)牛至精油(E组)、10 g/(只·d)罗伊乳杆菌(L组)和0.5 g/(只·d)莫能菌素(A组)。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E组的结束体重显著高于CK组和A组(P<0.05)。第1~90天,L组和E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K组和A组(P<0.05)。2)E组的空腹24 h体重、胴体重显著高于CK组和A组(P<0.05),L组显著高于CK组(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且E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E组的骨肉比显著低于CK组(P<0.05),E组的产肉率显著高于CK组和L组(P<0.05)。3)E组的左半胴体后宽显著高于L组(P<0.05),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组(P<0.05),GR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屠宰后24 h时,E组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的剪切力显著低于CK组(P<0.05)。E组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K组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L组和A组(P<0.05)。E组和A组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CK组和L组(P<0.05),E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5)E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加肌内脂肪沉积量,改善羊肉的嫩度、多汁性和适口性,增强绵羊抗氧化能力。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的育肥效果优于添加罗伊乳杆菌和莫能菌素。
  • 简仕燕, 王菲, 郭子義, 马政发, 陈祥, 吴文旋, 陈鑫珠, 刘景, 吴佳海, 牟琼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80-37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法研究红曲米酒糟对山羊瘤胃产气量与发酵参数的影响,评价其作为山羊饲料原料的可行性。采集9只山羊的瘤胃液,应用ANKOM RFS产气系统进行体外发酵,其中对照组发酵底物不含红曲米酒糟,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发酵底物分别含有50、100、150 mg/g的红曲米酒糟。测定指标包括:1、2、3、4、5、6、7、8、9、10、11、12、24、36、48、72 h的产气量(GP)以及体外培养72 h的pH、干物质消失率(DMD)、氨态氮(NH3-N)与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纤维素酶活性。结果显示:1)试验Ⅲ组在1~5 h内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干物质消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发酵液pH均处于正常水平,且氨态氮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发酵液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Ⅲ组发酵液木聚糖酶、纤维二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红曲米酒糟可增加山羊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提高纤维素酶活性,促进瘤胃发酵,具有作为山羊饲料原料的潜力,值得开展饲养试验确定其在山羊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
  • 刘保宣, 李晓斌, 徐浩, 李宁, 李凤鸣, 臧长江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89-37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妊娠期最后21 d和分娩后25 d期间补喂L-精氨酸对伊犁马母马血液参数、新生马驹生长以及母马分娩后配种妊娠率与返情率的影响。试验选择30匹年龄、体重、体高、预产期相近的伊犁马母马,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15)和L-精氨酸组(n=1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L-精氨酸组在基础饲粮配方的基础上添加0.5%L-精氨酸,使每匹马每天L-精氨酸的补喂量达到60 g。母马分娩后12 h内测定马驹体重、体尺参数并统计分娩后配种妊娠率、返情率,同时于试验第0(补喂试验开始前)、21、45天采集母马静脉血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新生马驹体重、体尺参数、母马分娩后配种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母马分娩后配种返情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母马试验第21天血浆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活性与一氧化氮(NO)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45天血浆T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N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eNOS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母马试验第21天血浆氨(NH3)、尿素氮(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45天血浆NH3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母马试验第21、45天血浆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INS)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伊犁马母马围产期补喂L-精氨酸可改变母马体循环血浆TNOS活性与NO、NH3含量,同时降低母马分娩后配种返情率,但对新生马驹体重、体尺参数、分娩后配种妊娠率无显著影响。L-精氨酸可作为营养调控剂,用于母马的妊娠最后期营养补充或分娩后护理以改善母马的繁殖力。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 秦枫, 邵乐, 潘孝青, 杨杰, 翟频, 张霞, 李健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798-38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49日龄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及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60只体重[(1 528.80±9.77)g]相近的49日龄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幼兔分别饲喂4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A组14.0%、B组15.5%、C组17.0%、D组18.5%)的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幼兔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A组、D组ADG稍高于B组、C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肝脏发育有一定影响,其中D组肝脏重显著高于C组(P<0.05)。A组~C组胃pH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盲肠pH无显著变化(P>0.05)。2)C组、D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D组氮表观消化率高于B组、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采食量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C组最低,采食氮D组最高,粪氮排泄、粪水分含量均以A组最低,A组粪水分含量显著低于B组、C组(P<0.05),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结果一致。3)各组间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尿素氮(U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胆碱酯酶(CHE)、碱式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A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B组、C组、D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B组、C组、D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4)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A组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低于B组、D组(P<0.05),糖原含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低于其他3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5)A组饲料成本与其他3组相比,分别降低了64.2、122.7、178.1元/t。由此可见,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排泄、血清抗氧化指标有较好的效果。肉兔生产中适当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不会影响肉兔的生长性能,还能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氮排泄,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同时降低肝脏中脂肪的合成,促进机体健康。
  • 郑建婷, 冯国亮, 曹亮, 詹海杰, 李燕平, 牛晓艳, 唐耀平, 任克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08-38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伊拉肉兔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产物的影响。选取3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伊拉肉兔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对照组饲喂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试验Ⅰ组)、1.0%(试验Ⅱ组)、1.5%(试验Ⅲ组)柠檬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2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试验兔盲肠微生物的16S rDNA基因的V4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盲肠微生物Chao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极显著高于2个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1)。2)在门水平上,各组试验兔盲肠微生物均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组成,且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各主要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属水平上,各组最大的优势菌属均为瘤胃球菌科NK4A214群,除青枯菌属、伯克氏菌科未分类菌属和罕见小球菌属外,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各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3)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试验兔盲肠内容物pH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各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可提高伊拉肉兔盲肠微生物多样性,通过改变盲肠微生物组成比例来改变盲肠微生物的动态平衡。
  • 张如春, 崔焕忠, 蔡熙姮, 王金铭, 刘超楠, 王静, 王晓旭, 刘晗璐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19-38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狐源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发酵特性、黏附能力及动物安全性,探究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的益生特性。试验检测了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能、药物敏感性,对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的耐受性,细菌的疏水率和自凝聚率,对狐狸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以及对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培养4~10 h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菌液的最低pH为3.80;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对麦迪霉素、头孢曲松和素氯霉敏感,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和氨苄西林不敏感;细菌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3 h存活率可达90%以上,能够耐受0.4%的胆盐环境;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的疏水率为82.27%,在2和4 h自凝聚率分别为32.47%和41.70%;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对狐狸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数为(77.0±8.0)CFU/细胞,明显高于鸡源鼠李糖乳杆菌GG;此外,小鼠安全性试验表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综上所述,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生长迅速,具有良好产酸性能和抑菌能力,可以耐受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对狐狸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对小鼠安全可靠。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可作为犬科动物益生菌制剂的备选菌株。
  • 分子与细胞营养 MOLECULAR AND CELLULAR NUTRITION
  • 马雪莲, 廖秀冬, 张丽阳, 吕林, 罗绪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30-38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原代培养肉鸡鸡胚肝细胞中铁含量及含铁酶活性、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5×3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铁水平分别为0、0.25、0.50、0.75、1.00 mmol/L,孵育时间分别为24、48和72 h,共形成15个组,每组6个重复。结果表明:1)铁水平、孵育时间及两者的互作对肝细胞铁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24、48和72 h时,0.25、0.50、0.75、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铁含量均显著高于0 mmol/L铁水平组(P<0.05)。2)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肝细胞中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与0 mmol/L铁水平组相比,0.25、0.50、0.75和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24 h肝细胞中SDH活性显著高于48 h(P<0.05),而72 h又显著高于24和48 h(P<0.05)。与0 mmol/L铁水平组相比,0.75和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COX活性显著提高(P<0.05);24和48 h肝细胞中COX活性显著高于72 h(P<0.05)。3)铁水平、孵育时间及两者的互作对肝细胞中SDH、过氧化氢酶(CAT)、COX7A2L和铁蛋白重链1(FTH1)的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铁水平及铁水平与孵育时间的互作对肝细胞中COX1的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4)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铁水平及铁水平与孵育时间的互作对肝细胞中FTH1的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有显著影响(P<0.05)。24和72 h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48 h(P<0.05),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铁水平组(P<0.05)。由此可见,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可影响原代培养肉鸡鸡胚肝细胞中铁含量,SDH、CAT和COX的活性、基因表达,以及FTH1的基因表达。综合考虑以上指标,适宜铁的水平应为0.50 mmol/L,孵育时间为24 h。
  • 吴建民, 王雍, 周协琛, 耿子健, 贾大庆, 韩杨, 王建发, 武瑞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43-38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同饲粮结构及饲养环境下,基于宏基因组学解析乳蛋白含量与瘤胃微生物之间的潜在关系。以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选择乳蛋白含量长期偏高(>3.7%)、长期偏低(3.0%~3.3%)的奶牛各3头,采集瘤胃内容物,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潜在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纲(Bacteroidia)、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相对含量在2组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Prevotella ruminicola为主要差异微生物,并首次发现三角酵母属(Trigonopsis)可能对调节乳蛋白含量具有一定作用。在乳蛋白含量长期偏高的奶牛瘤胃内,与乳蛋白前体物生成过程相关的氨基酸代谢和其他氨基酸代谢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COG0542、COG0612、COG1404、COG1506、COG2755、COG4870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COG1404基因相对丰度富集度最高,其在微生物降解蛋白质过程中通过表达多肽酶发挥功能。综上,在相同饲粮结构及饲养环境下,瘤胃内Prevotella ruminicolaTrigonopsis这2种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差异对调节乳蛋白含量具有一定作用;微生物通过高表达COG0542、COG0612、COG1404、COG1506、COG2755、COG4870基因增强瘤胃内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作用,影响乳蛋白前体物合成情况,进而调节乳蛋白的含量。
  • 实验方法与实验动物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ANIMAL
  • 任丽娟, 赵连生, 陈雅坤, 王建平, 卜登攀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56-38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东北地区规模化牧场窖贮的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为选择优良玉米品种种植和制作优质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指导。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规模化牧场共采集3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通过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发酵品质,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青贮品质综合评价和优良品种筛选。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发酵品质存在差异,其中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淀粉、粗灰分、乳酸含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2)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3.406%,反映了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综合品质排名前5的品种分别为豫青贮23、正大12、先玉335、屯玉168、方玉36。3)聚类分析将3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聚为3类。第1类是在东北地区种植和制作青贮饲料效果较好的品种,分别为屯玉168、西农3号、豫青贮23、正大12号;第2类是在东北地区种植和制作青贮饲料效果良好的品种,分别为方玉36、绿单2号、德美亚1号、极峰30、纪元128、金岭17、金田9号、锦玉28、农大108、铁单10号、沃玉3号、先玉335、郑单958、种星618、中科玉505、中单5384;第3类是在东北地区种植和制作青贮饲料效果一般的品种,分别为金鼎10号、金刚50、龙单32、信玉168、北青1号、甘玉23号、东单60、桂青1号、承单1171、罕玉5号、金岭37、京科516、铁研53。综上所述,在东北地区种植豫青贮23、正大12、先玉335、屯玉168和方玉36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效果较好。
  • 余海立, 张凤伟, 张彦, 张双庆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69-38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建立缺硒大鼠模型,研究长期缺硒对大鼠体内D-丝氨酸、L-丝氨酸水平的影响。选取3周龄雄性断乳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缺硒组大鼠饲喂低硒饲粮(硒水平为0.02 mg/kg),对照组大鼠同期饲喂正常饲粮(硒水平为0.18 mg/kg),试验期300 d。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硒水平,利用邻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D-丝氨酸、L-丝氨酸水平。结果表明:1)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采用50 mmol/L醋酸铵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D-丝氨酸和L-丝氨酸得到很好地分离。2)与饲喂正常饲粮的大鼠相比,饲喂低硒饲粮的大鼠血浆中硒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D-丝氨酸、L-丝氨酸以及小脑中L-丝氨酸水平升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见,通过饲喂低硒饲粮可建立缺硒大鼠模型,长期低硒饲粮饲喂对大鼠血浆、小脑中D-丝氨酸、L-丝氨酸水平无显著影响。
  • 徐慧心, 王宝维, 葛文华, 丛红霞, 王茜, 张名爱, 孔敏, 凡文磊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77-38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鹅油甘油二酯(GDG)与天蚕素抗菌肽(CAP)合用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修复作用。试验分为2个阶段。造模阶段:将184只小鼠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和修复组(Ⅲ~Ⅷ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修复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蒸馏水,模型组和修复组小鼠均自由饮用5% DSS水溶液诱导小鼠肠道炎症,连续1周。修复阶段:将16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和修复组(Ⅲ~Ⅷ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100 μL/只)灌胃;修复组给予不同水平的GDG和CAP灌胃,GDG添加水平分别为50、75、100 μL/只,CAP添加水平分别为3.75、5.00 mL/kg BW。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的造模后体重显著降低(P<0.05),造模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肠长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Ⅲ~Ⅷ组修复后体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修复后DAI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3)Ⅲ~Ⅷ组的结肠长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4)GDG与CAP合用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β、TNF-α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见,GDG和CAP合用可以有效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按75 μL/只GDG+5.00 mL/kg BW CAP灌胃对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修复效果最佳。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
  • 周洪彬, 魏景坤, 刘洋, 王月, 徐良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87-38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植物精油,研究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肉仔鸡504羽(公母混合),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分别为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G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恩拉霉素),添加量为5 mg/kg;植物精油组[EO1组(有效成分为百里香酚,有效含量为1.7%)、EO2组(有效成分为香芹酚与肉桂醛,有效含量分别为5%、3%)、EO3组(有效成分为肉桂醛与百里香酚,有效含量均为10%)、EO4组(有效成分为百里香酚与香芹酚,有效含量均为25%],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种来源的植物精油,根据推荐剂量确定添加量分别为150、100、100和20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AG组、EO3组和EO4组平均日增重与体重均显著升高(P<0.05),而各组间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2)与CK组相比,AG组肉仔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AG组、EO3组和EO4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与CK组相比,AG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与CK组相比,EO3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AG组、EO1组、EO2组和EO4组隐窝深度均较CK组显著降低(P<0.05);AG组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较CK组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EO3组效果最佳,接近抗生素饲喂效果,可以纳入抗生素替代物方案中。
  • 陈凤梅, 程光民, 顾甜甜, 夏庆祥, 柳美玲, 牛钟相, 胡士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896-39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饲喂哺乳期犊牛对其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影响,选取21头3日龄健康荷斯坦母犊,将其随机均分成3组:ZK组每日每头添加植物乳酸杆菌(1×109 CFU)和枯草芽孢杆菌(2×1010 CFU)各5 g;ZKT组每日每头添加植物乳酸杆菌(1×109 CFU)、枯草芽孢杆菌(2×1010 CFU)和低聚果糖各5 g(上述2组在常规饲喂后1 h将相应的制剂溶解在温水中用奶瓶灌入);C组为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喂。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1)ZK组和ZKT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这2组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2)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对ZK组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ZKT组肠道微生物丰度影响显著(P<0.05)。对肠道微生态区系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主要包括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无壁菌门,排名前10位的菌门相对丰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未鉴定普雷沃氏菌科、别样棒菌属,排名前10位的菌属在ZKT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和ZK组(P<0.05)。3)通过t-检验分析差异物种发现,ZKT组梭状芽孢杆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组(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2种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影响不大,ZK组制剂的添加对其肠道微生态区系影响不显著,但ZKT组制剂可显著改变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使其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尤其可显著减少肠道梭状芽孢杆菌相对丰度,进而显著减少了腹泻的发生。
  • 祝伊枭, 王之盛, 胡瑞, 王雪莹, 周芯宇, 代秦丹, 曹广, 马健, 张翔飞, 邹华围,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906-39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利用人工瘤胃产气法比较不同品种肉牛瘤胃发酵特性和产甲烷(CH4)等温室气体的差异。选用健康无病、年龄相近(24月龄)的麦洼牦牛、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犏牛(藏黄牛×麦洼牦牛)阉公牛各5头,相同舍饲环境下饲喂相同饲粮42 d后,采集各品种肉牛瘤胃液进行相同饲粮底物的体外发酵,比较分析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参数、发酵参数以及CH4、氢气(H2)、二氧化碳(CO2)产量。结果表明:1)各组产气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犏牛组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和潜在产气量显著高于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和麦洼牦牛组(P<0.05),而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和麦洼牦牛组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显著高于犏牛组(P<0.05)。2)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发酵24和48 h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48 h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72 h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同时,麦洼牦牛组乙酸、丙酸和丁酸理论最大产量以及乙酸和丁酸产量潜在增幅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3)各组发酵液pH均处于正常范围。犏牛组和麦洼牦牛组发酵24和48 h发酵液pH显著高于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24、48、72 h发酵液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48、72 h发酵液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综上所述,麦洼牦牛、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犏牛的瘤胃微生物发酵能力不同。
  • 刘颖, 郝力壮, 刘书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917-3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饲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的影响。体外培养底物精粗比为7 :3,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11个组,蒸汽压片玉米替代精料中玉米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40%、50%、60%、70%、80%、90%、100%,每组3个重复。发酵48 h后,测定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及培养液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精料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的增加,24和48 h总产气量、产气速率、干物质降解率(DMD)均有上升趋势,100%蒸汽压片玉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蒸汽压片玉米组瘤胃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培养液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A/P)、NH3-N含量显著降低(P<0.05),对pH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的增加,甲烷产量均有下降趋势,100%蒸汽压片玉米组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蒸汽压片玉米100%替代精料中玉米可显著降低甲烷产量,提高瘤胃液TVFA含量,降低A/P,具有较好的瘤胃发酵效果。
  • 李荫柱, 晁雅琳, 寇启芳, 牛文智, 张桂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927-3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氮氨甲酰谷氨酸(NCG)与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为(22.36±1.10)kg的健康去势滩羔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 NCG(NCG组)、0.06% RP-Met(RP-Met组)和0.10% NCG+0.06% RP-Met(NRM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滩羔羊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提高(P<0.05),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NCG组和RP-Met组相比,NRM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骨重/胴体重、血清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0.10% NCG+0.06% RP-Met组合能够明显改善舍饲滩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组合效果优于0.10% NCG或0.06% RP-Met单独添加。
  • 李康, 郭天龙, 李长青, 金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934-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冬季不同饲养方式和营养水平对繁殖母羊体重变化、血清指标及羔羊发育的影响。选择135只平均体重为(42.94±5.92)kg的3~4岁、健康的妊娠后期蒙古羊,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羊。对照组(C组)母羊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2个试验组分别按照妊娠母羊饲养标准的100%(Ⅰ组)和60%(Ⅱ组)饲喂,试验组母羊于暖舍内舍饲饲养。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Ⅰ组、Ⅱ组母羊产前重和产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Ⅰ组和Ⅱ组母羊产后体重和终末体重显著高于C组(P<0.05),Ⅰ组母羊产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和Ⅱ组(P<0.05)。2)C组羔羊初生重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和Ⅱ组羔羊3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C组(P<0.05),Ⅰ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和Ⅱ组(P<0.05)。3)试验末,Ⅰ组血清尿素(UREA)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Ⅱ组(P<0.05);C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高于Ⅰ组和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极显著高于C组(P<0.01),Ⅰ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和Ⅱ组(P<0.05或P<0.01),Ⅰ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组与Ⅱ组(P<0.05)。各组之间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总胆固醇(TC)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冬季暖舍中按饲养标准的60%饲喂即可满足母羊妊娠后期和产后营养需要,提高羔羊初生重和平均日增重,按饲养标准的100%饲喂有改善繁殖母羊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趋势。
  • 王霞, 张玉洁, 李讨讨, 马友记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944-39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针菇菌渣对羔羊生长性能、体尺指标、采食行为及反刍行为的影响。选取12只健康、体重[(18.60±1.15)kg]相近的舍饲湖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金针菇菌渣组用30%的金针菇菌渣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粗饲料。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金针菇菌渣组羔羊的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羔羊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组间羔羊的日均采食量、日均采食时长及饮水次数和时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金针菇菌渣组羔羊的排粪和排尿次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游走时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卧息时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金针菇菌渣组羔羊的反刍周期和反刍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针菇菌渣组羔羊的食团咀嚼总次数、每食团咀嚼次数和每食团咀嚼时间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粗饲料中添加30%的金针菇菌渣对羔羊的生长性能、采食行为及反刍行为均有正向促进作用。
  • 李海琴, 贾建磊, 陈倩, 侯生珍, 桂林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8): 3952-39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8.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时间对羔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选择初始条件相近的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尾寒羊双胎羔羊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于30、40、50日龄断奶,饲养至90日龄后每组随机屠宰6只试验羊,获取瘤胃内容物样品,测定分析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瘤胃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40日龄断奶组羔羊9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40日龄断奶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含量及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异丁酸和丁酸含量随着断奶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3)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瘤胃菌科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和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 1)为本试验优势菌属;40日龄断奶组羔羊瘤胃细菌多样性高于其他2组;40日龄断奶组丁酸弧菌属2(Butyrivibrio 2)、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瘤胃球菌属2(Ruminococcus 2)和毛螺菌科NK3A20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毛螺菌科XPB1014群(Lachnospiraceae_XPB1014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40日龄断奶组Prevotella 1和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蛋白质相邻类功能注释发现,羔羊瘤胃细菌功能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转运及代谢。综上,40日龄断奶组羔羊瘤胃微生物(细菌)区系建立的较为完善,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作为海东地区小尾寒羊理想断奶时间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