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8-11-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牛化欣, 常杰, 胡宗福, 王思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279-42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青贮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在青贮饲料发酵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发掘和利用青贮有益微生物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述了青贮微生物新菌种的认识与鉴定、青贮微生物接种剂常用种类及作用机制及其对青贮饲料品质、有氧稳定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研发优质的青贮微生物接种剂、提高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和改善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
  • 朱翠, 杨俊, 蒋宗勇, 陈庄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286-42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EECs)是胃肠道黏膜特化的上皮细胞,其数量超过机体其他部位所有内分泌细胞的总和,构成了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研究发现,哺乳动物胃肠道至少有20多种EECs,其所分泌的胃肠激素在调节胃肠生理功能、能量平衡和摄食行为、胃肠化学感应、营养物质代谢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EECs的分类、EECs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仔猪EECs分布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EECs的化学感应作用、EECs与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与胃肠化学感应等方面的进展,从而为实施改善仔猪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营养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王荣梅, 赵景鹏, 王晓鹃, 林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295-43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是一种调控血磷稳态的激素,能够促进尿磷的排出。本文对FGF23的调控因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钙、磷及FGF23在蛋鸡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蛋鸡FGF23的功能及通过调控FGF23的产生以减少蛋鸡排泄物中磷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 梁静, 张文举, 聂存喜, 寇莎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02-43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具有将肠腔内容物与机体内环境隔离的功能,防止致病性抗原(肠腔内细菌、有毒物质、食物抗原等)侵入黏膜下层组织,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一过程中黏膜防御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组成结构、分类、主要免疫因子以及营养因子对肠道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营养素和非营养素对非反刍动物肠道免疫机能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官小凤, 刘志云, 黄金秀, 刘作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12-43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意义上的液态发酵饲料是食品工业副产品及农副产品或饲料与水按1.0∶1.5至1∶4混合后,经充分发酵后形成稳定状态的饲料,具有抑制病原菌增殖、提高畜禽生长性能、改善胃肠道健康、扩大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自欧盟宣布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以来,人们在安全、有效的无抗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液态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无抗饲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液态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品质影响因素及其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液态发酵饲料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计伟, 谢春艳, 赵艳平, 肖定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20-4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乳酸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在维护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及增强肠道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乳酸菌在胃肠道内生存的耐受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对仔猪和母猪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总结引起其应用效果不稳定的可能因素。
  • 孙铭维, 童津津, 蒋林树,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27-43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壳聚糖是几丁质的脱乙酰化形式,是一种可从甲壳纲、昆虫和真菌中获得的生物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众多的生物活性,并显示出对不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壳聚糖与微生物表面阴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决定壳聚糖抗真菌和细菌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但是受微生物类型、壳聚糖的分子质量和脱乙酰度等影响。根据抗真菌和细菌的特性,将壳聚糖通过饲料添加剂或凝胶注射等方式用于动物生产,其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以及在疾病治疗等方面都有很大应用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壳聚糖最新的抗微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壳聚糖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冯栋梁, 刁蓝宇, 邹彩霞, 梁明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34-43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精油是植物产生的挥发性液体,通常具有香气。研究中发现植物精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提高动物免疫力等作用。因此,本文就植物精油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聂炼, 张爱忠, 姜宁, 杨卓妮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42-4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Toll样受体(TLR)是宿主细胞识别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TLR下游信号通路中的枢纽,TLR-NF-κB信号通路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当细胞受到刺激时会激发TLR-NF-κB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炎症、免疫和许多病理反应。益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丰富肠道有益菌和抑制肠道疾病炎性因子产生的作用,一些特定的益生菌可以调控TLR-NF-κB信号通路进而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肠道黏膜炎症。本文主要综述了TLR和NF-κB的主要结构功能、TLR-NF-κB信号通路以及益生菌对TLR-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在宿主机体内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 冯豆, 滕战伟, 梁美娟, 高腾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49-4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传统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以其方便、快捷、无损的优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本文对NIRS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从饲料营养成分检测、饲料原料掺假鉴别、营养成分消化率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NIRS技术在动物营养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 陈欣, 李元晓, 吴秋珏, 豆梦莹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57-43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热应激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模式中已成为常见的应激源之一,家畜受到热应激时,其肠道形态、肠黏膜屏障完整性遭到破坏,肠道内菌群失衡,免疫防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致使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各种疾病发生率升高,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就修复热应激造成的小肠损伤的措施及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实际生产中修复热应激损伤提供有效措施,从而降低热应激致肠道损伤对畜牧生产造成的损失。
  • 郭乙冰, 汪水平, 刘国威, 周承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63-4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肠道炎症疾病,对人和动物危害极大,迄今没有可根治的药物。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小檗碱具有丰富的生理功能和独特的药理特性,治疗IBD的能力不俗,具有防治IBD的潜在优势。本文介绍小檗碱的种类和性质、IBD的基本特征,探讨小檗碱对IBD的调控机制,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寇娇, 梁海威, 刘宁, 戴兆来, 李菊, 潘俊良, 朱芳周, 伍国耀, 武振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69-4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小麦水解蛋白(HWG)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含量及胎盘组织营养物质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3~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3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母猪在基础饲粮中于妊娠第90~114天期间分别添加1%和2%的HWG,所有饲粮均等能等氮。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HWG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初生活仔重(P<0.05),饲粮中添加2% HWG显著提高了仔猪初生窝重、初生活仔窝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和2% HWG显著提高了妊娠第107天母猪血清中天冬酰胺、组氨酸、鸟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母猪血清中血氨、甘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血氨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 HWG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缬氨酸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 HWG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异亮氨酸、苏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精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白蛋白、葡萄糖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HWG显著提高了胎盘组织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2(SNAT2)、谷氨酸转运载体3(EAAT3)、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2(LAT2)、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 HWG显著提高了胎盘组织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SNAT1)、SNAT2、EAAT3、LAT2、小肽转运载体1(PepT1)、小肽转运载体2(PepT2)、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GLUT2、葡萄糖转运载体3(GLUT3)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HWG能提高胎盘组织营养物质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母体营养物质的转运效率和胎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初生窝重。
  • 葛春雨, 李军国, 杨洁, 韩晴, 张嘉琦, 秦玉昌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79-4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二次制粒工艺下膨化玉米添加比例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以及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饲粮设5种膨化玉米添加比例(膨化玉米添加量占玉米添加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0、25%、50%、75%、100%,采用二次制粒工艺进行颗粒饲料的加工。选用28日龄初始体重为(8.57±0.87)kg的断奶仔猪8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进行50 d的饲养试验,分为前期(第1~28天)、后期(第29~50天)2个阶段。结果表明:1)在颗粒饲料加工质量方面,颗粒饲料硬度、颗粒饲料耐久性指数(PDI)、淀粉糊化度随着膨化玉米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2)在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方面,前期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料重比则表现为未添加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后期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全期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在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干物质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以100%组最高,未添加组最低,且未添加组均显著低于各添加膨化玉米组(P<0.05)。4)在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方面,75%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组、50%组和100%组(P<0.05);未添加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0%组、75%组和100%组(P<0.05);100%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50%组血清钙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考虑膨化玉米添加比例对颗粒饲料硬度、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加工成本的影响,建议在二次制粒工艺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膨化玉米添加量为玉米添加总量的25%。
  • 潘培颖, 郭晓洁, 王博, 王腾飞, 王成章, 史莹华, 齐胜利, 李振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88-43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量的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对其繁殖性能及初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妊娠后期(妊娠83 d)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的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可显著提高母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且15%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添加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最高;2)随着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加,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逐渐减小,仔猪第21天窝重、窝平均日增重、第21天个体重以及母猪初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FA)值逐渐增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仔猪断奶(21日龄)时,15%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添加组的均匀度最好。由此可见,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及初乳中MUFA含量与UFA/SFA值。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杨玉, 孙煜, 孙宝盛, 朱倩, 张俊珍, 高鹏飞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397-44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与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69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432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0.2 mg/kg亚硒酸钠,以硒计),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2、0.6、1.0 mg/kg(以硒计)酵母硒,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0.6和1.0 mg/kg的酵母硒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5),并显著降低了料蛋比(P<0.05);饲粮中添加0.2 mg/kg的酵母硒显著增加了平均日采食量(P<0.05)。此外,0.6 mg/kg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0.2和1.0 mg/kg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 mg/kg的酵母硒显著增加了第14天的蛋黄颜色(P<0.05);饲粮中添加0.6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第42天的蛋壳强度(P<0.01),显著增加了第42天的蛋壳厚度(P<0.05);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酵母硒显著提高了第14天的蛋白高度和第42天的蛋壳强度,显著增加了第42天的蛋壳厚度(P<0.05)。随着饲粮中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蛋黄硒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1),显著降低了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6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肝脏GSH-Px活性(P<0.01),显著降低了血浆MD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血浆GSH-Px、T-SOD及肝脏GSH-Px活性(P<0.01),显著提高了血浆T-AOC(P<0.05),并极显著降低了血浆MDA的含量(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6和1.0 mg/kg的酵母硒显著降低了肝脏胆固醇和蛋黄甘油三酯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酵母硒还极显著降低了肝脏甘油三酯含量(P<0.01)。0.6和1.0 mg/kg组的肝脏胆固醇和蛋黄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0.2 mg/kg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6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酶1c(SREBP-1c)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1),而对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壳强度、蛋黄硒含量,改善机体抗氧化性能和胆固醇代谢能力。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饲粮(含0.20 mg/kg亚硒酸钠形式的硒)中添加0.60~0.77 mg/kg酵母硒的效果较好。
  • 王惠影, 郭保地, 何大乾, 龚绍明, 刘毅, 李光全, 徐琪, 陈国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08-44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花生秧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肉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体重相近的4周龄健康浙东白鹅,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添加15%(A组)、23%(B组)、23%(C组)花生秧粉的试验饲粮,C组另外添加3‰纤维素酶,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试验测定指标包括试验鹅体重、采食量、养分表观利用率以及胰腺、肌胃和十二指肠内源性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B组相比,花生秧饲粮(粗纤维水平为9.76%)中添加3‰纤维素酶显著增加了肉鹅平均日增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饲粮中粗灰分、粗蛋白质、粗纤维、钙、总磷、甘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表观利用率(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增强胰腺蛋白酶、淀粉酶以及肌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总之,在高粗纤维水平花生秧饲粮中添加3‰纤维素酶能够增强肉鹅消化酶活性,提高其对粗纤维饲粮的养分表观利用率,是开发利用花生秧饲料资源的有效途径。
  • 付宇, 戴东, 马友彪, 张海军, 王晶, 武书庚, 齐广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16-44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钠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离子浓度以及血常规、血气和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氯满足需要但钠水平为0.075%(低钠组)、0.160%(中钠组)和0.245%(高钠组)的饲粮。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14日龄)、中期(15~28日龄)和后期(29~42日龄)3个阶段。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钠水平的升高,肉仔鸡14和28日龄平均体重显著增加(P<0.05),低钠组肉仔鸡42日龄平均体重显著低于中钠组和高钠组(P<0.05)。低钠组肉仔鸡前期、中期、后期和全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中钠组和高钠组(P<0.05)。肉仔鸡前期平均日采食量随饲粮钠水平增加显著增加(P<0.05),中期、后期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表现为低钠组显著低于中钠组和高钠组(P<0.05)。肉仔鸡前期、中期和全期料重比表现为低钠组显著高于中钠组和高钠组(P<0.05)。2)低钠组肉仔鸡28日龄血液钾离子浓度显著高于中钠组(P<0.05),该组28日龄血液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显著低于中钠组和高钠组(P<0.05)。低钠组42日龄血液钠离子浓度显著低于中钠组和高钠组(P<0.05)。3)饲粮钠水平对肉仔鸡28日龄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高钠组42日龄血液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低钠组(P<0.05),低钠组血液红细胞比容显著低于中钠组和高钠离组(P<0.05)。4)饲粮钠水平对肉仔鸡血气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5)低钠组肉仔鸡42日龄胫骨重量和长度均显著低于中钠组和高钠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钠水平为0.075%时会降低肉仔鸡的采食量,对胫骨发育和生长不利;较高的饲粮钠水平(0.245%)可改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且在前期(1~14日龄)效果较好。
  • 钟光, 邵丹, 胡艳, 施寿荣, 宋志刚, 童海兵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25-44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热应激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5日龄健康黄羽肉鸡192只,随机分为常温组和持续热应激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常温组温度为(26±0.5)℃,持续热应激组给予34℃的持续热应激,相对湿度均为55%左右。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热应激3 d,持续热应激组血清中尿酸(UA)、甘油三酯(TG)、钙离子(Ca2+)含量以及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热应激7 d,持续热应激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和肝脏中NO含量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血清中TG、NO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热应激14 d,持续热应激组的体重(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常温组,料重比(F/G)显著高于常温组,血清中葡萄糖(GLU)和TG含量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综上所述,持续热应激能降低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影响机体脂肪代谢,降低机体的抗氧化功能。
  • 王宝维, 程漫漫, 孔敏, 张名爱, 岳斌, 葛文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33-44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维生素B12(VB12)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脂肪沉积及极长链脂肪酸延长酶7(ELOVL7)基因表达量及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表达差异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42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Ⅰ~Ⅵ组为试验组,Ⅶ组为对照组。试验采用2×3两因素交叉等重复的析因设计,饲粮中叶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25、2.00 mg/kg,VB12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03、0.009、0.018 mg/kg,试验期为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五龙鹅肝脏中ELOVL7基因的表达量,并选取对照组的五龙鹅,检测ELOVL7基因在心脏、肝脏、肾脏、腹脂、肺、肌胃、腺胃、胸肌、腿肌、脾脏、胰腺11个部位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VB12的交互作用对五龙鹅末重影响显著(P<0.05),Ⅴ组体重最大,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VB12的交互作用对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对血清TG和LDL-C含量影响显著(P<0.05);不同水平VB12对血清葡萄糖(GLU)和LDL-C含量影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VB12交互作用对胸肌率影响显著(P<0.05),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Ⅰ、Ⅴ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VB12交互作用对皮脂率、腹脂率、肌间脂带宽、胸肌肌内脂肪率和腿肌肌内脂肪率影响显著(P<0.05);Ⅴ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VB12的交互作用对肝脏中ELOVL7基因的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VB12均能使肝脏中ELOVL7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Ⅴ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肝脏中ELOVL7基因表达量与屠宰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血清TG、LDL-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肌间脂带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皮脂率、腹脂率、腿肌肌内脂肪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7)ELOVL7基因在腹脂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肺和胰腺,在胸肌、腿肌中的表达量较低。在本试验条件下:1)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叶酸和VB12对五龙鹅ELOVL7基因表达、脂类代谢生化指标和机体营养组成有显著干预作用;2)叶酸0.25 mg/kg和VB12 0.009 mg/kg组合(Ⅴ组)最佳。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 杨致玲, 杨文强, 吴树峰, 张拴林, 王晓闻, 刘强, 郭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44-44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安格斯牛生长性能和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24头平均体重为(447.78±2.53)kg、17~18月龄安格斯阉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第2、3和4组分别按照干物质采食量的2.0%、4.0%和6.0%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试验全期77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第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5),第3组和第4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1组和第2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4组(P<0.05)。3)第4组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第1组(P<0.05),各组之间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pH、剪切力、蒸煮损失、失水率、肉色及肌肉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4)第1组背最长肌中C18∶0含量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P<0.05),第2组C20∶4n6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5),第2、3和4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第1组降低了8.41%、10.26%和5.4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37%、9.41%和6.7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分别提高了69.78%、33.19%和9.36%,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5)育肥前期第2、3和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第1组(P<0.05),育肥后期第3组和第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第1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肉牛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提高饲粮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可提高肉牛背膘厚度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牛肉脂肪酸的组成;综合考虑,安格斯牛饲粮中过瘤胃不饱和脂肪最适宜的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采食量的4.0%。
  • 廖阳慈, 鲍宇红, 陈少峰, 参木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53-4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粗饲料(燕麦草、青贮玉米和苜蓿,其中苜蓿添加比例恒定为10%,青贮玉米+燕麦草添加比例恒定为60%)饲喂斯布牦牛的组合效应,并对不同组合饲粮进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测定,筛选出适宜斯布牦牛采食的组合饲粮。选用体重相近的干奶期斯布牦牛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牦牛,进行消化试验。配制5种试验饲粮,其组成如下:Ⅰ组,60%燕麦+10%苜蓿+30%精料;Ⅱ组,45%燕麦+1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Ⅲ组,30%燕麦+3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Ⅳ组,15%燕麦+4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Ⅴ组,6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结果显示:Ⅲ组的采食量、总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Ⅰ、Ⅱ、Ⅲ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Ⅴ组(P<0.05);Ⅳ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Ⅲ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Ⅳ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Ⅴ组(P<0.05)。以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作为自变量(X),以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作为因变量(Y)去拟合模型,得到三次方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均呈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和0.937。由此得出,燕麦草与青贮玉米的混合饲喂对斯布牦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具有组合效应,当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为30%、燕麦草添加比例为30%时,斯布牦牛的料重比、增重及饲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达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蛋白质和纤维的利用。
  • 朱伟, 冯培功, 马君军, 张然, 郑琛, 杨华明, 班志彬, 梁浩, 闫晓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60-4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杂交肉羊呼吸代谢室内氧气(O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浓度以及微生物数量和肉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环境温度范围:10~15℃、20~25℃、30~35℃。选择1岁左右、体况良好、体重(35.34±1.07)kg的杂交公羊(杜泊羊×小尾寒羊♀)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羊。预试期7 d,正试期10 d。正试期内利用呼吸代谢室进行气体和微生物检测试验。正试期第10天早晨采血,测定肉羊血清中肾上腺皮质酮(CORT)、免疫球蛋白(IgG)浓度和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1)温度对呼吸代谢室内CH4、NH3浓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10~15℃呼吸代谢室内CH4浓度极显著高于20~25℃和30~35℃呼吸代谢室内CH4浓度(P<0.01),30~35℃呼吸代谢室内NH3浓度极显著高于10~15℃和20~25℃呼吸代谢室内NH3浓度(P<0.01);但对CO2和H2S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2)30~35℃呼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0~15℃和20~25℃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P<0.01)。在30~35℃和20~25℃呼吸代谢室内沙门氏菌和总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0~15℃呼吸代谢室内的沙门氏菌和总菌数量(P<0.01)。3)温度对肉羊血清中CORT、IgG浓度和CK、LDH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不同环境温度可影响肉羊有害气体的排放及微生物的数量,但对肉羊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 徐宏建, 李昕, 王玉洁, 韩春雷,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70-44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验证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糠氨酸含量与不同程度热加工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瘤胃降解特性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并与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作为饲料热处理敏感指标进行比较。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热处理DDGS中糠氨酸含量,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特性并采用改进的三步体外法测定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加,DDGS中糠氨酸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降低,且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糠氨酸与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均与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培养可溶部分(r=-0.72 vs.-0.60;r=-0.60 vs.-0.51)、不可降解部分(r=0.96 vs.0.84;r=0.96 vs.0.85)、有效降解率(r=-0.62 vs.-0.51;r=-0.72 vs.-0.61)以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r=-0.52 vs.-0.57)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并可建立回归预测方程。3)糠氨酸含量较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与瘤胃降解特性具有更高的相关性,二者与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总可消化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相似,但糠氨酸含量与小肠可消化蛋白质含量具有更高相关性(r=0.67)。综上,不同热处理DDGS中糠氨酸含量与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存在相关关系,并可建立回归方程。糠氨酸含量较酸洗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更适合作为评价饲料热加工程度的关键指标。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吴金平, 褚志鹏, 陈细华, 唐丹, 乔新美, 李创举, 岳华梅, 阮瑞, 刘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82-44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达氏鳇(Huso dauricus)幼鱼对不同蛋白质原料的消化能力,以0.4%的二氧化钛(TiO2)为指示剂,分别将鱼粉、鸡肉粉、肉骨粉、羽毛粉、双低菜粕和玉米蛋白粉这6种蛋白质原料与基础饲料按照3∶7的比例配制试验饲料,测定达氏鳇幼鱼对这6种蛋白质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66.79±2.18)g的达氏鳇幼鱼42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20尾。基础饲料投喂2周后,开始用试验饲料投喂,试验饲料投喂1周后采用捞网收集成形的粪便,共收集10 d。结果表明:达氏鳇幼鱼对鱼粉、鸡肉粉、肉骨粉、羽毛粉、双低菜粕和玉米蛋白粉这6种蛋白质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4.79%~88.07%、73.62%~89.47%、99.80%~100.74%、66.64%~89.24%、51.27%~98.62%。在6种蛋白质原料中,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在99%以上,而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则以鱼粉和鸡肉粉较高,玉米蛋白粉和双低菜籽粕次之,肉骨粉和羽毛粉较差。其中,鱼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为89.47%,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原料(P<0.05);鸡肉粉次之,为81.14%,与肉骨粉、双低菜籽粕和玉米蛋白粉差异不显著(P>0.05);羽毛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低,为73.62%,与肉骨粉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蛋白质原料差异显著(P<0.05)。各蛋白质原料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对于达氏鳇幼鱼饲料,鱼粉是最佳的蛋白质来源,鸡肉粉、玉米蛋白粉和双低菜籽粕亦可以作为其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而羽毛粉和肉骨粉作为蛋白质来源时,要控制其在饲料中的用量。
  • 黄钦成, 史俊, 董晓慧, 谭北平, 迟淑艳, 杨奇慧, 章双, 刘泓宇, 杨原志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490-45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考察饲料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较大规格军曹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确定较大规格军曹鱼饲料中n-3HUFA的适宜水平。以白鱼粉、酪蛋白和去皮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源,调节饲料中鱼油和玉米油的添加量,制成n-3HUFA水平分别为0.49%、0.73%、0.98%、1.41%、1.51%、2.06%及2.83%的7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投喂初重为70 g的军曹鱼8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鱼。结果显示:1)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73%~1.51%组的WGR和SGR显著高于0.49%和2.83%组(P<0.05)。2.83%组的成活率(S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鱼体粗脂肪含量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98%和1.41%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06%和2.83%组(P<0.05)。2)0.49%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2.06%组(P<0.05);0.49%组血清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CHOL)含量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以0.73%组最高,显著高于0.49%、2.06%和2.83%组(P<0.05);0.98%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98%~2.83%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0.49%和0.73%组(P<0.05)。3)肌肉和肝脏C14∶0和C21∶0含量均以2.83%组最高,各组肌肉和肝脏C16∶0含量和饱和脂肪酸总量(∑SFA)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和肝脏C18∶1n-9、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MUFA)及C18∶2n-6含量均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而下降。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n-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6PUFA)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C20∶5n-3(EPA)、C22∶5n-3、C22∶6n-3(DHA)含量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3PUFA)和n-3HUFA总量(∑n-3HUFA)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综上,饲料中添加n-3HUFA有助于提高较大规格军曹鱼的生长性能,降低体脂沉积,促进脂肪代谢,并可影响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以SGR为评价指标,由折线模型得出较大规格军曹鱼饲料中n-3HUFA的适宜水平为0.95%。
  • 黄钦成, 聂家全, 董晓慧, 谭北平, 迟淑艳,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杨原志, 张海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04-45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在氯化钴(Co-Cl)和蛋氨酸钴(Co-Met)2种钴(Co)源下饲料Co含量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和组织Co沉积的影响,并比较2种Co源的生物学效价。以脱维酪蛋白和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2、4、8、16、32 mg/kg(以Co计)的Co-Cl或Co-Met,配制11种试验饲料(共用对照)。挑选健康的初始体重为(22.18±0.35)g的军曹鱼幼鱼990尾,随机分为11组,每组分配3个网箱(重复),投喂同一种试验饲料,每个网箱养殖30尾鱼,共投喂10周。结果显示:1)2种Co源下,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均随饲料Co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饲料Co含量极显著影响军曹鱼幼鱼的SGR、WGR和饲料系数(FCR)(P<0.01),饲粮Co源和Co含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SGR、WGR、成活率(SR)(P<0.05)。2)饲粮Co源极显著影响红细胞计数(RBC)(P<0.01),饲料Co含量极显著影响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P<0.01),饲料Co源和Co含量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HCT(P<0.01)。3)饲料Co源极显著影响脊椎骨Co含量(P<0.01),饲料Co含量极显著影响脊椎骨和全鱼Co含量(P<0.01),饲料Co源和Co含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脊椎骨和全鱼Co含量(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宜含量的Co可改善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液学指标,提高组织中Co沉积量。以Co-Cl和Co-Met为Co源,饲料Co含量分别为17.75、19.40 mg/kg时军曹鱼幼鱼可获得最大SGR。以SGR、RBC、脊椎骨Co含量为判据,Co-Met的生物学效价分别为Co-Cl的1.47、1.49、1.12倍。
  • 何昊伦, 董晓慧,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刘泓宇, 章双, 杨原志, 张海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14-45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鳞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需要量。挑选均重为(6.0±0.6)g的多鳞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n-3HUFA水平为0.53%、0.80%、1.22%、1.62%、2.12%和2.56%的等氮等脂饲料8周。结果表明:1)2.12%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0.53%组(P<0.05);2.12%组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0.53%组(P<0.05);2.12%组的肝体比最低,显著低于0.53%组和0.80%组(P<0.05);2.12%组的肥满度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2)各组之间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62%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3)2.56%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除2.12%组外的其他各试验组(P<0.05),0.80%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2%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80%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53%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80%组的血清CHOL、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各组之间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12%组和2.56%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1.62%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除1.22%组和2.1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5)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肝脏C18∶3n-3、C20∶5n-3、C22∶6n-3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C18∶2n-6含量显著降低(P<0.05)。6)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肌肉C18∶2n-6、C20∶4n-6含量呈降低趋势,2.12%组和2.5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肌肉C20∶5n-3、C22∶6n-3含量呈升高趋势,2.56%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以增重率为依据,折线模型拟合得出多鳞幼鱼对饲料中n-3HUFA的需要量为2.21%。
  • 还殿宇, 李小勤, 姚文祥, 杨航, 梁高杨, 冷向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26-45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有机酸(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1 080尾初重(4.60±0.05)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正对照组(PC组)组饲喂鱼粉含量为18%的基础饲料,2个负对照组分别饲喂以肉骨粉(MBM组)和豆粕(SM组)替代1/3鱼粉的试验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2个负对照组试验饲料中添加0.2%柠檬酸(MBM-CA、SM-CA组)、苹果酸(MBM-MA、SM-MA组)和丁酸钠(MBM-SB、SM-SB组)的试验饲料。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与PC组相比,MBM和SM组的增重率和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在肉骨粉饲料和豆粕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和丁酸钠后,均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在肉骨粉饲料和豆粕饲料中添加苹果酸后,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以及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为12%的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2%柠檬酸或丁酸钠,可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提高了饲料效率,但添加0.2%苹果酸对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
  • 江婷琪, 余王舒, 赵小曼, 任次成, 谢鹏鹏, 孔有琴, 张易祥, 叶金云, 丁志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38-4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脂比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及肝胰腺代谢酶活性、脂肪酸转运和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糖脂比分别为1.12(CL1)、2.00(CL2)、3.56(CL3)、7.10(CL4)、24.12(CL5)的5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9%)试验饲料,对日本沼虾[(0.104±0.003)g]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将试验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结果显示:当糖脂比从1.12增加到7.10时,日本沼虾增重率变化不显著(P>0.05),但糖脂比继续增加到24.12时,日本沼虾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日本沼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CL5组肝胰腺糖原含量显著高于CL4组(P<0.05);CL4组肝胰腺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最高,其HK活性显著高于CL1组(P<0.05),PK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各组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但CL1和CL2组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L4和CL5组(P<0.05);CL1组肝胰腺中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但较高糖脂比组(CL4组)肝胰腺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0(FABP10)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较低糖脂比组(CL1、CL2和CL3组)(P<0.05);CL3组肝胰腺中Toll样受体3(TLR3)、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激酶7(MAP3K7)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见,日本沼虾对饲料糖脂比有较大的适应性,但过高的糖脂比(24.12)会抑制其生长,增加肝糖原的累积;饲料糖脂比可调节日本沼虾肝胰腺脂肪酸转运和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的表达。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张斌, 刘磊, 王诚, 刘汉中, 余志菊, 李福昌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51-45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短期限饲对生长肉兔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生长肉兔能量稳态的调节机制。试验选用40日龄、体重相近的伊拉肉兔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自由采食组)和限饲组(饲喂量是对照组的70%左右),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持续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生长肉兔的日增重(P<0.05),有降低生长肉兔体内总脂肪沉积量的趋势,对生长肉兔体内肩胛脂肪和肾周脂肪沉积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蛋白脂酶(LPL)的基因表达(P<0.05),却显著升高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PPARγ)、肉碱脂酰转移酶(CPT1、CPT2)和G蛋白偶联受体(GPR41)的基因表达(P<0.05),对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G蛋白偶联受体(GPR43)的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对脂肪中甘油三酯(TG)的浓度和磷酸化的磷酸腺苷激活蛋白酶(AMPK)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短期限饲可抑制生长肉兔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合成,促进脂肪酸分解;PPARα和GPR4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生长肉兔脂肪组织能量稳态的调节。
  • 孙伟丽, 樊燕燕, 张婷, 王卓, 李恒伟,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59-4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半胱胺盐酸盐(CSH)对冬毛期雄性水貂毛皮品质、血清生化和激素指标及肝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160日龄体重[(2.13±0.10)kg]相近的健康冬毛期雄性水貂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Ⅰ组,对照组)、60(Ⅱ组)、90(Ⅲ组)、120(Ⅳ组)、60(Ⅴ组)、90(Ⅵ组)、120 mg/kg(Ⅶ组)CSH的试验饲粮;其中,Ⅱ、Ⅲ、Ⅳ组添加方式为连续添加,Ⅴ、Ⅵ、Ⅶ组添加方式为间隔添加(连续添加1周,间隔1周)。预试期7 d,正试期51 d。结果表明:1)Ⅵ和Ⅶ组水貂皮长、针毛长度和绒毛长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Ⅱ、Ⅲ、Ⅴ、Ⅵ、Ⅶ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Ⅱ、Ⅲ、Ⅴ、Ⅵ、Ⅶ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Ⅵ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Ⅳ组(P<0.05),Ⅱ、Ⅲ、Ⅵ组血清生长抑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Ⅳ组(P<0.05),Ⅱ、Ⅲ、Ⅳ、Ⅴ、Ⅵ、Ⅶ组血清生长激素受体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Ⅱ、Ⅲ、Ⅴ、Ⅵ、Ⅶ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显著高于Ⅳ组(P<0.05)。4)Ⅵ组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Ⅳ、Ⅴ组(P<0.05),Ⅵ组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Ⅱ、Ⅳ、Ⅴ组(P<0.05),Ⅱ、Ⅲ、Ⅳ、Ⅴ、Ⅵ、Ⅶ组肝脏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冬毛期雄性水貂饲粮中CSH的适宜添加水平为90 mg/kg,适宜添加方式为间隔添加。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郭昱含, 杨勇智, 郭贺楠, 王剑, 曹云鹤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69-4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对豆浆中大豆寡糖的酶解效果。以NCBI数据库中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的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XP_001817311.1)为依据,利用PCR扩增得到gal A基因并根据毕赤酵母使用密码子的偏好性优化基因序列,构建野生型和优化型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摇瓶发酵120 h,测定酶学性质。设置25和45℃ 2个温度,每个温度下各设置0.6、1.2和2.4 U 3个加酶量,用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酶解10 mL豆浆中的大豆寡糖。结果显示:该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全长1 605 bp,不含内含子,编码534个氨基酸,诱导120 h后优化型工程菌株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为1.952 U/mL,比野生型工程菌株提高了285%。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H为4.33,最适温度为55℃;在pH 3.00~8.00间稳定性良好,在55℃条件下保持40 min后残余α-半乳糖苷酶相对活性为60%;该酶对大部分金属离子具有抗性,但其被MnSO4抑制;以对硝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pNPG)为底物时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为0.024 3 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0×10-7 mol/(L·s)。酶解试验结果显示,45℃下加酶量为2.4 U反应12 h后,大豆寡糖中棉籽糖的降解率为50.0%,水苏糖的降解率为31.9%。由此可见,本试验中生产的α-半乳糖苷酶对豆浆中的大豆寡糖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郭斌, 梁萌青, 徐后国, 卫育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80-4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牛磺酸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配制4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是含60%鱼粉的对照1饲料、含45%鱼粉的对照2饲料、含30%鱼粉且分别添加0.5%和1.0%牛磺酸的2种含牛磺酸饲料。选取健康、初始体重为(17.33±0.55)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养殖桶中,每个养殖桶中投放25尾。将12个养殖桶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养殖桶,每组随机投喂1种试验饲料,持续投喂56 d。结果显示:1)各组存活率(SR)无显著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SGR)以1.0%牛磺酸组最高,对照2组最低,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1组和0.5%牛磺酸组的饲料效率(FE)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与1.0%牛磺酸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蛋白质沉积率(PPV)、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肥满度(CF)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血清和肝脏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肝脏中半胱氨酸双加氧酶(CDO)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2组肝脏中半胱亚磺酸脱羧酶(CS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1组、0.5%牛磺酸组和1.0%牛磺酸组(P<0.05)。3)各组鱼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饲料中添加0.5%或1.0%的牛磺酸可以减少30%的鱼粉用量而不显著影响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
  • 杨广达, 王丽, 易宏波, 王志林, 杨雪芬, 高开国, 温晓鹿,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589-46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营养物质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144头初始体重为(6.49±0.01)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喹乙醇+75 mg/kg金霉素,罗伊氏乳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10 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的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UN)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胃动素(MLN)和空肠胆囊收缩素(CCK)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MLN的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Na+依赖性谷氨酰胺载体2(ASCT2)、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1(CAT1)、小肽转运体1(PepT1)和空肠中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以及空肠与回肠y+L氨基酸转运体1(y+LA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y+LAT1、CAT1、PepT1和空肠与回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表达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十二指肠与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以及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ACCα的mRNA表达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SGLT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3(SGLT3)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1010 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营养物质转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断奶仔猪肠道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促进小肽、氨基酸及脂肪酸吸收转运,增强脂肪酸的合成。罗伊氏乳杆菌LR1在替代猪饲用抗生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用于开发新型猪饲料抗生素替代物。
  • 何俊金, 王建萍, 丁雪梅, 曾秋凤, 白世平,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01-4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茶多酚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和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480羽65周龄罗曼粉壳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纯度为63.58%,其中儿茶素含量为40.20%)的试验饲粮,预试期2周,正试期9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产蛋率(第1~3周、第4~6周和第1~9周)、平均日采食量(第1~3周、第4~6周、第7~9周和第1~9周),显著升高料蛋比(第1~3周和第4~6周);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组的平均蛋重在第1~3周、第4~6周和第1~9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第2周哈夫单位(P<0.05),且显著降低第2周蛋壳比率(P<0.05);饲粮添加1 333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第4周哈夫单位(P<0.05),且显著降低第2周蛋壳比率(P<0.05);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均显著降低第9周蛋黄胆固醇含量(P<0.05);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对蛋壳强度、蛋黄颜色、蛋黄比率、蛋白比率及蛋黄脂肪酸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饲粮添加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高剂量(1 333和2 666 mg/kg)的茶多酚会降低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但可以提高鸡蛋的哈夫单位,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蛋黄胆固醇含量,并上调肝脏AMPK基因的表达。
  • 金娜, 姜晓茜, 史雅然, 刘艺林, 邹闻书, 刘凤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11-46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芪草提取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3 360只45周龄的大午金凤蛋鸡,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4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芪草提取物。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试验第8、12周,试验组蛋鸡的产蛋率、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第8、12周,试验组鸡蛋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12周,试验组鸡蛋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第12周,试验组蛋鸡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蛋鸡的肝脏中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和卵巢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第4~12周,试验组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逐渐降低;试验第12周,试验组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芪草提取物能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改善鸡蛋品质,可通过调节血清中脂肪代谢指标和抑制HMGRVLDLR基因表达降低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
  • 胡贵丽, 刘靖, 田莎, 宋泽和, 范志勇, 张石蕊,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19-46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茶籽多糖和博落回生物碱对黄羽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博落回血根碱的抑菌活性。选取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750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1~28日龄为10 mg/kg抗敌素,29~56日龄为5 mg/kg黄霉素;抗生素组)、茶籽多糖(0.04%;多糖组)、博落回生物碱(1~28日龄为10 mg/kg,29~56日龄为20 mg/kg;博落回组)、茶籽多糖(0.04%)+博落回生物碱(1~28日龄为10 mg/kg,29~56日龄为20 mg/kg;多糖+博落回组)。试验期56 d。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和试管液体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博落回血根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多糖组、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黄羽肉鸡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多糖组、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黄羽肉鸡的空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博落回血根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巴氏杆菌中度敏感,对大肠杆菌低度敏感,对沙门氏菌高度敏感。博落回血根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25.00、25.00、12.50和1.56 μg/mL。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茶籽多糖和博落回生物碱均能替代抗生素,可有效改善黄羽肉鸡的空肠形态结构,提高空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二者联合使用与单独添加效果相当;博落回血根碱对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效果优于青霉素钠。
  • 胡贵丽, 刘靖, 刘勇强, 宋泽和, 范志勇, 张石蕊,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26-46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750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1~28日龄为10 mg/kg抗敌素,29~56日龄为5 mg/kg黄霉素;抗生素组)、茶籽多糖(0.04%;多糖组)、博落回生物碱(1~28日龄为10 mg/kg,29~56日龄为20 mg/kg;博落回组)、茶籽多糖(0.04%)+博落回生物碱(1~28日龄为10 mg/kg,29~56日龄为20 mg/kg;多糖+博落回组)。试验期56 d,分为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1~28日龄时,各组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9~56日龄和1~56日龄时,博落回组的ADFI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的ADG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黄羽肉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多糖组、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血清ALP活性极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1)。56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的血清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博落回组黄羽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多糖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腿肌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及多糖组的腿肌率均显著提高(P<0.05);博落回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多糖组(P<0.05)。肌肉于4℃保存2、4、6 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的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抗生素组相比,多糖组、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4℃保存2 d后的肌肉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保存6 d后的肌肉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博落回生物碱的作用效果优于茶籽多糖,且二者均能延长鸡肉在4℃时的保存时间;这说明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均能替代抗生素在肉鸡中的使用,且二者联用与单独添加效果相当。
  • 袁慧坤, 袁文华, 赵文文, 刘香杉, 李国勤, 杜雪, 沈军达, 李柳萌, 卢立志,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35-46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对北京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北京鸭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杆菌肽锌(试验Ⅱ组)、5×108 CFU/kg丁酸梭菌(试验Ⅲ组)、1×109 CFU/kg地衣芽孢杆菌(试验Ⅳ组)和5×108 CFU/kg丁酸梭菌+1×109 CFU/kg地衣芽孢杆菌(试验Ⅴ组)。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试验Ⅱ、Ⅲ、Ⅳ、Ⅴ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Ⅴ组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补体3、补体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Ⅴ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法氏囊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与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可以有效改善北京鸭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
  • 孙玲玲, 王宝维, 龙建华, 柯昌娇, 刁翠萍, 葛文华, 张名爱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42-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五龙鹅雏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五龙鹅雏鹅20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丁酸梭菌,Ⅳ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250 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鹅末重分别提高了7.78%(P<0.05)、3.12%(P>0.05)和9.54%(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89%(P<0.05)、3.39%(P>0.05)和10.18%(P<0.01),料重比分别降低了4.96%(P<0.05)、1.65%(P>0.05)和6.20%(P<0.05)。2)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鹅胸肌率分别提高了2.10%(P>0.05)、2.80%(P>0.05)和4.20%(P<0.05),腿肌率分别提高了9.50%(P<0.05)、8.60%(P<0.05)和10.86%(P<0.05),腹脂率分别降低了7.74%(P<0.05)、5.81%(P>0.05)和10.97%(P<0.05)。3)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4.46%(P>0.05)、3.39%(P>0.05)和12.33%(P<0.05),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94%(P<0.05)、3.30%(P>0.05)和7.69%(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能够提高五龙鹅雏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二者配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
  • 董金金, 高艳霞, 李妍, 李秋凤, 曹玉凤, 刘博, 许利民, 李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50-46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犊牛5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犊牛各阶段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Ⅲ组最高;添加酵母多糖对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2)Ⅲ组犊牛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Ⅱ、Ⅲ、Ⅳ组犊牛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均低于Ⅰ组。4)Ⅲ、Ⅳ组犊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犊牛血清葡萄糖、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各组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Ⅲ组犊牛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犊牛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综合分析表明,哺乳犊牛饲粮中添加酵母多糖可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犊牛腹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犊牛饲粮中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 程连平, 舒迎霜, 贺濛初, 夏晓冬, 李玉, 冯士彬, 王希春, 吴金节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60-4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湖羊断奶羔羊小肠黏膜形态和直肠菌群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9.65±0.38)kg的湖羊断奶羔羊21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每组7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按照100 g/t的比例在精料中添加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空肠的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和隐窝深度比值(V/C)极显著提高(P<0.01),回肠V/C显著提高(P<0.05)。2)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影响了湖羊羔羊直肠菌群的α多样性,使得直肠菌群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呈现不同的丰度差异。综上得出,在饲粮中添加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促进湖羊羔羊小肠各段的发育,增加直肠有益菌群的丰度,降低有害菌群的增殖。
  • 饲料资源开发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 司丙文, 徐文财, 张小利, 郭江鹏, 刁其玉,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70-46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杂交构树为研究对象,探讨糖蜜、酶菌复合制剂以及防腐剂对杂交构树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新型木本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试验分为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无添加)、添加霉菌复合制剂组(M组)、添加糖蜜组(TM组)、添加霉菌复合制剂+糖蜜组(MTM组)以及添加防腐剂组(FFJ组),每组3个重复。发酵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剂组的pH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发酵品质。2)与对照组相比,M组、MTM组及FFJ组均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总氮(P<0.05),其中FFJ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pH和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M组及MTM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杂交构树青贮中添加糖蜜、酶菌复合制剂及防腐剂,在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MTM组和FFJ组具有较低的pH,能更好地保存粗蛋白质和干物质,FFJ组效果最好,但MTM组成本更低些。
  • 张海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76-46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薯渣替代白酒糟对育肥牛肌内脂肪(IMF)沉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30头西杂阉公育肥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每个重复1头牛。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和C组分别用甘薯渣替代基础饲粮中50%和100%的白酒糟,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C组的平均日增重和IMF含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2)C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3)C组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肉碱转移酶-1(CPT-1)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背最长肌FAS和ACC活性显著低于A组(P<0.05),HSL和CPT-1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4)C组背最长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FASACC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HSLCP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背最长肌SREBP-1、FASACCPPARγ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P<0.05),HSLCP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5)。由此可见,提高甘薯渣替代白酒糟比例,可下调育肥牛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SREBP-1、FASACCPPARγ)表达以及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CPT-1)表达,减少背最长肌IMF沉积。
  • 李昕, 徐宏建, 霍鹏举, 王玉洁, 刘鑫, 么恩悦, 张永根, 孙满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83-46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求不同热处理对豆渣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和尼龙袋技术对不同热处理的豆渣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豆渣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而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热处理使豆渣的营养价值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降低。2)不同热处理对豆渣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TCHO)、纤维复合物(CELC)、总碳水化合物(CHO)的峰面积以及3个峰面积中相应的峰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3)STCHO与CHO的峰面积比,以及总碳水化合物中的峰高比可以有效地估测不同热处理豆渣的营养价值和NDF瘤胃降解参数的含量。综上所述,不同热处理对豆渣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营养价值和NDF瘤胃降解率均有影响,不同热处理豆渣中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NDF瘤胃降解特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初步证明利用FTIR技术得到的豆渣光谱信息能直接反映其热损害程度。
  • 马钱波, 王琳, 李志威, 黄倩倩,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695-47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揉丝处理对不同收获期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及奶牛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样品分别在9月末与11月初采集,经相同试验前处理,共4组样品,分别为9月末水稻秸秆、9月末揉丝水稻秸秆、11月初水稻秸秆和11月初揉丝水稻秸秆。测定样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用尼龙袋法测定上述样品在奶牛瘤胃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以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得到各营养成分的动态降解参数。结果表明:9月末水稻秸秆CP含量高于11月初水稻秸秆,粗灰分含量低于11月初水稻秸秆。9月末水稻秸秆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11月初水稻秸秆(P<0.05)。揉丝处理对9月末水稻秸秆的DM、CP、ADF的有效降解率(ED)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11月初水稻秸秆的DM、CP、ADF的ED有显著提高的作用(P<0.05)。综合得出,9月末水稻秸秆相比11月初水稻秸秆更适合作为粗饲料饲喂动物;揉丝处理11月初水稻秸秆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率。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郑爱娟, 陈将, 蔡辉益, 陈志敏, 常文环, 张姝, 邓雪娟, 刘国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704-47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研究其对京红1号蛋鸡产蛋高峰期组织器官锌沉积和胫骨指标的影响。选择20周龄540只健康产蛋高峰期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锌25 mg/kg),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50、75、100和125 mg/kg锌(以一水硫酸锌为锌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2周,正试期24周。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京红1号蛋鸡33周龄末血清锌含量(P<0.05或P<0.01),但对46周龄末血清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锌极显著影响了京红1号蛋鸡46周龄末肝脏锌含量(P<0.01),且肝脏锌含量随锌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对骨骼肌和胰腺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锌对京红1号蛋鸡46周龄末胫骨指标(胫骨重、无脂胫骨重、胫骨灰分重及胫骨锌和胫骨灰锌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4)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锌极显著影响了京红1号蛋鸡46周龄末粪便锌含量和锌表观利用率(P<0.01),粪便锌含量随着锌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而锌表观利用率则随着锌添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考虑各因素,以一水硫酸锌为锌源,产蛋高峰期京红1号蛋鸡基础饲粮(含锌25 mg/kg)中锌适宜添加水平为75 mg/kg。
  • 陈庆菊, 刘金艳, 卢昌文, 马娅君,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712-47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β-葡聚糖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28日龄断奶健康的(大约克×荣昌)×长白内三元杂交阉公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杆菌肽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杆菌肽锌的饲粮,β-葡聚糖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 β-葡聚糖的饲粮。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4 d,正试期为28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β-葡聚糖组和杆菌肽锌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指数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β-葡聚糖组与杆菌肽锌组之间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指数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杆菌肽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回肠微生物色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脱羧酶活力(P<0.05)。杆菌肽锌组和β-葡聚糖组结肠微生物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脱羧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色氨酸脱羧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未改变结肠微生物优势菌群的组成,但提高了结肠乳酸杆菌、韦荣球菌、拟杆菌、厚壁菌、毛螺菌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有害菌梭状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且与添加杆菌肽锌效果相当。综上,在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β-葡聚糖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了肠道中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的活力,并提高了结肠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和降低了有害菌的相对丰度;β-葡聚糖在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方面优于杆菌肽锌。
  • 袁文华, 李国勤, 赵文文, 袁慧坤, 周雪勤, 李浙烽, 侯嘉, 卢立志,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721-47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84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252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对种鸽和6只乳鸽。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金霉素,试验组(C、D、E、F、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7、1×108、2×108 CFU/kg丁酸梭菌,5×109 CFU/kg乳酸菌和5×109 CFU/kg乳酸菌+1×108 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G组乳鸽15~28日龄、1~28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及28日龄时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除E组乳鸽的血清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TC)含量外,丁酸梭菌和乳酸菌显著提高血清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G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和C组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升高,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D和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C和D组的空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及空肠、回肠V/C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促进乳鸽生长,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且对乳鸽的肠道形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添加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且单独添加以D组的效果为最好。
  • 张婕, 童津津, 张华, 杨德莲, 孙铭维, 蒋林树,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729-47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分子质量及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选择分子质量分别为1 000、3 000和50 000 u的壳聚糖,每种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再分别以底物0.4%、0.8%及1.6%的浓度添加到底物中,共设9个试验组,另外设1组对照组(不添加壳聚糖),每组4个重复,共重复3个批次。体外发酵24 h后,测定产气量、甲烷产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壳聚糖可以使瘤胃发酵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乙酸/丙酸显著降低(P<0.05),促进瘤胃发酵模式的改变。浓度为1.6%、分子质量为50 000 u和浓度为0.8%、分子质量为50 000 u的壳聚糖在不影响干物质消化率的基础上使发酵液甲烷产量有降低趋势(0.05≤P<0.10)。综上,在体外条件下,添加壳聚糖可以有效调节瘤胃微生物发酵状态,综合考虑,添加浓度为1.6%、分子质量为50 000 u的壳聚糖最为适宜。
  • 孙贵宾, 常娟, 尹清强, 刘超齐, 谢凤莲, 王平, 党晓伟, 张志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738-47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以全株玉米为材料,试验分为对照组(不含添加剂)、纤维素酶组(添加1 g/kg纤维素酶)、复合益生菌组(添加2 mL/kg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1∶1)、菌酶联合组(添加1 g/kg纤维素酶和2 mL/kg复合益生菌),每组3个重复。青贮45 d后,测定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落数,分析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组和菌酶联合组全株玉米青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全株玉米青贮的感官品质得到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pH显著降低(P<0.05);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总氮(P<0.05)。3)与对照组相比,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中的乳酸菌、酵母菌和需氧菌的数量(P<0.05)。本试验得出,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的联合处理有效提高了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 张清雯, 陈超, 邵彦翔, 赵亭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746-47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硒代蛋氨酸(Se-Met)对条纹锯生长性能、组织硒含量、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81.62±0.75)g的健康条纹锯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投喂硒含量为0.09、0.21、0.44、0.58、0.77和1.05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终末体重和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77和1.05 mg/kg组(P<0.05)。2)饲料硒含量为0.77 mg/kg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44 mg/kg组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饲料硒含量为0.77 mg/kg组的肝脏中硒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和0.44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中硒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0.44和1.05 mg/kg组(P<0.05)。4)饲料硒含量为1.05 mg/kg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77和1.05 mg/kg组。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和1.05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1.05 mg/kg组的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0.44和0.58 mg/kg组(P<0.05)。5)饲料硒含量为0.09 mg/kg组的肝脏GPx活性最低,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44、0.58和0.77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09 mg/kg组的肝脏GR活性最低,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44、0.58和1.05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09 mg/kg组的肝脏GS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44、0.58、0.77和1.05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77 mg/kg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和1.05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44 mg/kg组的肝脏CA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58 mg/kg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和0.44 mg/kg组(P<0.05)。饲料硒含量为0.77 mg/kg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和溶菌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9、0.21、0.44和1.05 mg/kg组(P<0.05)。以增重率、肝脏中硒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曲线分析得出条纹锯对硒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0.62、0.92、0.72 mg/kg,可见饲料中硒的适宜含量为0.62~0.92 mg/kg。
  • 黄燕萍, 王宝维, 刘国栋,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1): 4757-47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1.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锌对先天性缺锌大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养分利用率和器官中微量元素(锌、铜、铁)含量的影响,以确定枯草芽孢杆菌锌的作用效果和微量元素减量化添加的可行性。选取同期受孕母鼠进行先天性缺锌大鼠模型建立试验,即模型组大鼠从怀孕第10天开始饲喂缺锌饲粮(锌水平13.00 mg/kg),对照组大鼠同期饲喂正常饲粮(锌水平38.00 mg/kg),持续到哺乳期结束。建模成功后,选择模型建立试验对照组中24日龄正常大鼠幼鼠18只作为正常组(Ⅰ组,锌水平13.00 mg/kg),饲喂正常饲粮;另外,选取模型建立试验模型组中24日龄先天性缺锌大鼠幼鼠90只,随机分成5个试验组,分别为缺锌组(Ⅱ组,锌水平13.00 mg/kg)、硫酸锌(ZnSO4)组(Ⅲ组,锌水平38.00 mg/kg)和低(Ⅳ组,锌水平15.00 mg/kg)、中(Ⅴ组,锌水平30.00 mg/kg)、高剂量枯草芽孢杆菌锌组(Ⅵ组,锌水平45.00 mg/kg),均饲喂缺锌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大鼠。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1)与Ⅰ组比较,Ⅱ组体重(BW)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Ⅱ组比较,Ⅳ、Ⅴ、Ⅵ组BW、ADFI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Ⅲ组比较,Ⅴ组BW、平均日增重(ADG)、ADFI显著增加(P<0.05)。2)与Ⅰ组比较,Ⅱ组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Ⅴ、Ⅵ组的心脏、肝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Ⅲ组比较,Ⅵ组的心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Ⅴ组的心脏、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Ⅳ组的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与Ⅰ组比较,Ⅱ组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锌利用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Ⅱ组比较,Ⅴ、Ⅵ组的CP、CF、EE、NDF、ADF、钙、锌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Ⅲ组比较,Ⅳ组的EE利用率显著升高(P<0.05),Ⅴ组的EE、CF、NDF、ADF、锌、钙利用率均极显著增加(P<0.01),Ⅵ组的EE、CF、NDF、ADF、锌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4)与Ⅰ组比较,Ⅱ组的食入氮、沉积氮、氮利用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Ⅱ组比较,Ⅴ、Ⅵ组的食入氮、沉积氮、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Ⅲ组比较,Ⅳ的食入氮、沉积氮显著降低(P<0.05),Ⅴ组的食入氮、沉积氮显著升高(P<0.05)。5)与Ⅰ组比较,Ⅱ组心脏、肝脏、肾脏中锌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Ⅱ组比较,Ⅴ、Ⅵ组心脏、肝脏、肾脏中锌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Ⅲ组比较,Ⅳ组心脏、肾脏中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Ⅳ、Ⅵ组肝脏中锌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6)与Ⅰ组比较,Ⅱ组心脏、脑、肾脏中铜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Ⅳ、Ⅴ、Ⅵ组心脏中铜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Ⅲ组比较,Ⅳ、Ⅵ组脑中铜含量显著降低(P<0.05),Ⅴ组心脏中铜含量显著升高(P<0.05)。7)与Ⅰ组比较,Ⅱ组心脏、肝脏、肾脏中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Ⅱ组比较,Ⅳ、Ⅴ、Ⅵ组心脏、肝脏、肾脏中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Ⅲ组比较,Ⅳ、Ⅴ、Ⅵ组肝脏中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由此可见,枯草芽孢杆菌锌能够促进先天性缺锌大鼠生长发育,提高肝脏指数、心脏指数和养分利用率,调节微量元素的分布,作用效果优于ZnSO4,且降低了饲粮中锌添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