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张亚男, 王爽, 夏伟光, 阮栋, 郑春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03-4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蛋禽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控蛋禽的机体健康和产品品质已成为蛋禽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锌作为蛋禽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多种酶和活性蛋白的必需组分和激活因子,广泛参与体内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调控蛋禽机体状态和产品品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简述了锌在蛋禽中的生物学功能、在蛋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展望,以期为锌在蛋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侯博, 曾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13-4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血根碱作为博落回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抗炎、抑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农业部也已经批准博落回提取物(血根碱为主要成分)作为二类新中兽药应用于动物生产。本文通过对血根碱在抗炎、抗氧化、肠道健康、抗肿瘤、抑菌等生物学活性及其机制和博落回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博落回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 郭秋平, 胡魏, 文超越, 王文龙, 段叶辉, 李颖慧, 李凤娜, 黄瑞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21-4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导致动物黄脂病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病理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同时对由于类胡萝卜素沉积和过量氧化油脂摄入等营养因素导致黄脂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重点探讨和总结,旨在为后续动物黄脂病防治的系统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 孙博非, 余超, 曹阳春, 蔡传江, 李生祥, 姚军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28-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奶牛处于多种营养素的负平衡状态,部分生理代谢功能紊乱,易发多种代谢性及其他疾病,严重威胁奶牛健康和高效生产。因此,奶牛围产期的营养调控已成为研究热点和重点。基于本课题组近年的研究积累,本文以奶牛围产期营养生理过程为理论基础,以机体代谢葡萄糖的精准、高效供应为核心目标,从瘤胃代谢调控、小肠淀粉高效利用和肝脏功能调控3个层次论述了奶牛围产期营养调控的相关进展和技术思路,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制订奶业营养对策提供参考。
  • 彭继勇, 杨佳梦, 车炼强, 冯斌, 李健, 林燕, 徐盛玉, 吴德, 方正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37-4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光照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适宜的光照条件对提高现代规模化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光照条件(包括光照节律和光照强度)对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光照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理以及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与母猪适宜光照条件的关系。
  • 吴小玲, 石建凯, 张攀, 吴德, 徐盛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44-4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硒是动物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母猪饲粮中补充硒可有效提高其繁殖性能。研究表明,硒通过硒蛋白、与维生素E协同提高母猪的抗氧化能力,通过脱碘酶、胰腺消化酶的代谢调节进而调控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就硒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深入研究以及硒在母猪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苏汉书, 蒋林树, 王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51-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相比传统的研究方法,组学技术从更加基础和全面的角度来研究生物学问题,并对物质代谢的分子生物学规律及机制进行解析,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目前为止,组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奶牛营养生理研究中,而多组学联合应用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多组学技术联合应用在奶牛瘤胃代谢、泌乳生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奶牛科学的研究以及奶牛健康高效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 汪悦, 王炳, 童津津, 蒋林树,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58-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微生物非培养技术的重大进展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牛奶微生物这一复杂的群落有了新的认识,即牛奶微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多方面的生物学作用,并且可以直观反映奶牛机体的代谢水平并影响新生犊牛的营养代谢与健康。因此,本文总结了奶牛牛奶微生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描述了牛奶微生物的内源性途径假说,讨论了其在奶牛乳腺健康与犊牛胃肠道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概述了包含16S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在牛奶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曾珠, 余冰, 虞洁,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68-4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桑叶含有较为平衡而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物质。作为饲料原料,其适口性良好,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较高,可以改善畜禽健康和提高产品品质风味,已成为饲料资源开发的热点。本文就桑叶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黄鑫, 高亚男, 王加启, 郑楠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76-4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谷物的田间生长阶段、收获和储藏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中。霉菌毒素不仅会使饲料品质大大降低,而且严重损害动物的健康、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其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大量研究表明霉菌毒素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影响肠道菌群组成,改变肠道免疫应答,诱导肠道病变,引起肠道炎症等。而由肠道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是肠道固有免疫第1道防线——黏液层的主要组成部分。肠道黏蛋白对维持肠黏膜动态平衡、调控微生物-宿主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就霉菌毒素对肠道黏蛋白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今后在此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袁登越, 吴源冰, 林方军, 覃川杰, 李志琼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84-4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在动物的摄食、脂质和蛋白质合成、细胞自噬和衰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已成为当前生物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就mTOR的结构、组织分布和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究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安亚南, 吴飞, 郭志敏, 王春平, 张海燕, 何金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91-4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机体各组织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及肠道微生物分解生成的氨吸收均可进入血液,形成血氨。血氨浓度过高会严重危害动物健康,已逐渐成为畜牧业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血氨的代谢特性及对动物健康的影响,以为畜牧业实际生产中血氨的检测提供数据参考。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李宁, 谢春元, 曾祥芳, 王德辉, 谯仕彦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498-5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质-低苏氨酸饲粮组和低蛋白质-低含硫氨基酸饲粮组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 甄吉福, 许庆庆, 李貌, 孙志洪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07-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谷氨酸(Glu)对育肥猪蛋白质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1为氮平衡试验,选取6头体重为(54.2±1.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3×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分为3期,每期7 d。设计3种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的饲粮,分别为14.0% CP(对照组)、12.5% CP+Glu和11.0% CP+Glu。试验2为饲养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0头体重为(57.4±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饲粮同试验1,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显著降低育肥猪的总氮摄入量、尿氮和总氮排放量(P<0.05);11.0% CP+Glu组的氮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对育肥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降低CP摄入量和日均CP摄入量/平均日增重(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显著降低育肥猪的血浆葡萄糖、尿素氮和游离脂肪酸含量(P<0.05)。4)11.0% CP+Glu组育肥猪的空肠黏膜葡萄糖和丙酮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1.0% CP+Glu和12.5% CP+Glu组空肠黏膜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降低育肥猪的尿氮和总氮排放量,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 李先根, 涂治骁, 王树辉, 王海波, 张琳, 秦琴, 汪龙梅, 王秀英, 刘玉兰, 朱惠玲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15-5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黏膜结构和免疫细胞的影响。选择24头(9.15±0.90)kg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主因子包括:1)饲粮处理(5%玉米油或5%亚麻籽油);2)免疫应激(注射生理盐水或LPS)。饲粮中添加5%玉米油或5%亚麻籽油饲喂21 d,在试验第21天,每组1/2的猪腹膜注射100 μg/kg BW的LPS,另外1/2的猪腹膜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将仔猪麻醉屠宰,取肠道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LPS刺激显著降低了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空肠固有层细胞密度和嗜中性粒细胞数目(P<0.05),有降低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目(P=0.080)和回肠杯状细胞数目(P=0.059)的趋势;2)LPS刺激对亚麻籽油组仔猪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5%亚麻籽油有提高回肠派氏结细胞密度的趋势(P=0.064),且在LPS刺激下,显著降低空肠固有层细胞密度(P<0.05),并有增加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目的趋势(P=0.069)。结果提示,5%亚麻籽油在一定程度上可维护LPS刺激断奶仔猪的小肠黏膜结构和免疫功能。
  • 王秀静, 贺琴, 游金明, 曹贵彬, 刘阳, 熊昊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24-5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无机磷源对断奶仔猪钙、磷表观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200头遗传背景一致、健康状况良好、初始体重为(8.41±0.97)kg的(28±2)日龄的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公母各占1/2)。5组仔猪分别饲喂含0.66%粉状磷酸氢钙(DCP)、0.44%粒状磷酸二氢钙(MCP)、0.44%粉状MCP、0.49%粉状磷酸一二氢钙(MDCP)、0.49%粒状MDCP的饲粮,并保持饲粮钙、磷水平一致。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1)各组仔猪的钙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粉状MDCP组仔猪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粉状DCP、粒状MCP和粉状MCP组(P<0.05),但与粒状MDCP组差异不显著(P>0.05);2)仔猪血清钙、磷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粉状MCP组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蹄骨重、蹄骨灰分重、蹄骨灰分率及蹄骨磷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粉状MDCP、粉状MCP以及粒状MCP组蹄骨钙含量显著高于粉状DCP组(P<0.05)。由此可知,相较于粉状DCP,粉状MDCP、粒状MDCP、粒状MCP和粉状MCP均能较好地促进断奶仔猪钙、磷的代谢和利用,是替代粉状DCP的良好磷源。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杨洁, 张嘉琦, 李军国, 秦玉昌, 于治芹, 李俊, 牛力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31-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粉碎粒度与破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对照组饲粮中玉米采用锤片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片孔径分别为4.0和8.0 mm,试验组饲粮中玉米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进行破碎,碟盘间隙分别为0.3、0.7、1.1和1.5 mm。选取3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6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进行养殖试验,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玉米的几何平均粒径随着粉碎机筛片孔径或碟盘间隙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玉米破碎组蛋鸡的生产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优于粉碎组。玉米采用锤片粉碎机粉碎后,筛片孔径8.0 mm组(几何平均粒径1 980.00 μm)蛋鸡生产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筛片孔径4.0 mm组(几何平均粒径991.67 μm)(P<0.05),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破碎后,碟盘间隙0.7 mm组(几何平均粒径1 446.30 μm)蛋鸡生产性能优于其他各组,且产蛋率显著高于筛片孔径8.0 mm组(P<0.05),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针对蛋鸡饲料,玉米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破碎优于锤片粉碎机粉碎,碟盘间隙0.7 mm(几何平均粒径1 446.30 μm)时,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最佳。
  • 张嘉琦, 秦玉昌, 李军国, 李俊, 牛力斌, 于治芹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42-5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同一配方条件下,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消化机能的影响。饲料原料使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粉碎,其中玉米分别用4.0、5.0、6.0、7.0、8.0和10.0 mm的筛孔直径进行粉碎,其他饲料原料均采用5.0 mm的筛孔直径进行粉碎。选取21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2 59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各组蛋鸡分别饲喂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饲粮。试验期为16周。结果表明:1)玉米和全价饲粮的几何平均粒径随着筛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但全价饲粮的差异较小。随着筛孔直径的逐渐增大,粉碎能耗逐渐下降,从3.93 kW·h/t降低到1.19 kW·h/t。2)随着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平均蛋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0 mm筛孔直径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0 mm筛孔直径组(P<0.05)。随着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破蛋率、软蛋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6.0 mm筛孔直径组破蛋率显著低于10.0 mm筛孔直径组(P<0.05),7.0 mm筛孔直径组软蛋率显著低于4.0 mm筛孔直径组(P<0.05)。3)7.0 mm筛孔直径组蛋黄比率显著大于5.0 mm筛孔直径组(P<0.05)。4)5.0 mm筛孔直径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6.0、7.0、8.0、10.0 mm筛孔直径组(P<0.05),5.0 mm筛孔直径组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4.0、7.0、10.0 mm筛孔直径组(P<0.05),7.0 mm筛孔直径组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4.0、10.0 mm筛孔直径组(P<0.05)。5)7.0 mm筛孔直径组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低于4.0、10.0 mm筛孔直径组(P<0.05),5.0 mm筛孔直径组的空肠指数显著高于6.0、7.0和8.0 mm筛孔直径组(P<0.05),8.0 mm筛孔直径组腺胃食糜的pH显著低于4.0、5.0 mm筛孔直径组(P<0.05),6.0 mm筛孔直径组回肠食糜pH显著高于4.0、5.0、7.0、10.0 mm筛孔直径组(P<0.05)。由此可见,针对蛋鸡饲粮,粉碎玉米筛孔直径为6.0 mm时,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较佳,并有利于肠道健康。
  • 索菲娅, 梁中军, 马秋刚, 张建云, 赵丽红,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53-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含硫氨基酸水平对7~12周龄京红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选取6周龄末体重、胫长均匀一致的京红商品代蛋鸡7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A)组饲喂含硫氨基酸水平为0.42%的基础饲粮,试验B、C、D和E组在基础饲粮水平上用0.08%、0.16%、0.24%和0.32%的蛋氨酸替代等量的膨润土,使其含硫氨基酸水平分别达到0.50%、0.58%、0.66%和0.74%,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0.58%、0.66%、0.74%含硫氨基酸组蛋鸡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42%与0.50%含硫氨基酸组(P<0.05),同时0.66%含硫氨基酸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50%含硫氨基酸组(P<0.05),且蛋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2)单斜率非线性折线回归分析表明,以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为指标,7~12周龄京红商品代蛋鸡含硫氨基酸推荐需要量为0.62%。综上,7~12周龄京红商品代蛋鸡饲粮含硫氨基酸需要量为0.62%~0.66%。
  • 常双双, 石玉祥, 厉秀梅, 张敏红, 冯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60-5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偏热环境对肉鸡血清和下丘脑脑肠肽含量、盲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2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鸡120只,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将6组肉鸡转入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控制舱适应7 d。29日龄时开始正式试验,试验组环境温度为31℃,对照组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均为60%,试验条件维持至试验结束,共计14 d。结果表明:1)试验第7天,31℃组肉鸡血清5-羟色胺(5-HT)和血管活性肽(VIP)含量显著低于21℃组(P0.05);试验第14天,2组血清5-HT、VIP和S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第7天,2组肉鸡下丘脑5-HT、VIP和S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14天,31℃组肉鸡下丘脑5-HT含量显著低于21℃组(P0.05)。3)试验第14天,31℃组肉鸡盲肠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21℃组(P0.05)。4)试验第7天和14天,31℃组肉鸡盲肠细菌条带数以及多样性指数均低于21℃组。5)持续偏热环境不利于肉鸡盲肠中Clostridium termitidisBacteroides vulgatus的定植。由此可见,持续偏热环境使得肉鸡血清5-HT和VIP含量在试验第7天显著下降,盲肠异丁酸含量在试验第14天显著升高,同时还降低了肉鸡盲肠菌群的多样性,改变了菌群结构,抑制了Clostridium termitidis和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的生长。
  • 常双双, 马贵达, 张敏红, 石玉祥, 冯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70-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挥发性脂肪酸和血清脑肠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2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肉鸡144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单笼饲养。将3个组的肉鸡转入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控制舱适应7 d。29日龄时开始正式试验,单个鸡笼饲养面积为0.64 m2,饲养密度分别设置为每笼6只(公母各占1/2,Ⅰ组)、每笼8只(公母各占1/2,Ⅱ组)和每笼10只(公母各占1/2,Ⅲ组),环境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60%,试验条件维持至试验结束,共计14 d。结果表明:1)偏热环境下Ⅱ组肉鸡盲肠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且Ⅰ组和Ⅱ组间比Ⅰ组和Ⅲ组间盲肠菌群相似性低;2)偏热环境下Ⅱ组饲养密度有利于盲肠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的定植;3)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盲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7天,偏热环境下Ⅱ组肉鸡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血清血管活性肽(VIP)和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可改变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与结构以及血清脑肠肽5-HT的含量,但不影响盲肠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 张婵娟, 王建萍, 丁雪梅, 曾秋凤, 白世平,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78-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运用真代谢能(TME)法研究大恒肉鸡对不同来源菜籽粕的代谢能(ME)和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从四川省的饲料企业随机收集12个菜籽粕样品,评定其ME和氨基酸真利用率(TAAA)。ME评定:分3批代谢试验,每批48只正常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TAAA评定:分3批代谢试验,每批36只去盲肠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批做1个内源组,每批之间设10 d恢复期。试验采用TME法测定ME,试验鸡饥饿48 h,然后按体重2%强饲待测饲粮,收集排泄物48 h;内源组鸡饥饿48 h,再继续饥饿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显示:1)12个菜籽粕样品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7.67%、42.10%、19.75 MJ/kg、39.99%、16.13%、15.15%、2.40%和9.10%;其中,NDF、ADF、EE和ash的变异系数(CV)大于15%。2)12个菜籽粕样品的表观代谢能(AME)、氮矫正表观代谢能(AMEn)、TME和氮矫正真代谢能(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8.627、9.029、9.326和8.970 MJ/kg,不同来源菜籽粕的ME差异显著(P<0.05)。3)12个菜籽粕样品的氨基酸的平均含量为0.72%~6.55%,赖氨酸的CV最大,为18.97%。4)12个菜籽粕样品的TAAA的平均值为68.37%~88.92%,不同来源菜籽粕的TAAA差异显著(除蛋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外)(P<0.05);必需氨基酸真利用率的平均值为70.81%,非必需氨基酸真利用率的平均值为70.43%,总氨基酸真利用率的平均值为70.45%。以上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菜籽粕的AME、AMEn、TME和TMEn存在差异;2)大恒肉鸡对不同来源菜籽粕的TAAA存在差异。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 孙玲玲, 王坤, 高胜涛, 刘士杰, 卜登攀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89-5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短期试验条件下,比较蛋氨酸硒羟基类似物(HMSeBA)和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S)对泌乳奶牛血浆和乳中硒含量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8头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mg/kg DM的HMSeBA及SS,每组4头。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结果表明:1)HMSeBA组奶牛的乳脂率(P=0.060 3)及乳脂产量(P=0.055 2)与SS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产量和比率未受硒源的显著影响(P>0.05);2)HMSeBA组奶牛血浆和乳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SS组(P<0.05);3)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未受硒源的显著影响(P>0.05),但HMSeBA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SS组(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SS组(P<0.05)。综上所述,在短期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3 mg/kg DM的HMSeBA相比于同等剂量的SS可显著提高奶牛血浆和乳中的硒含量及抗氧化能力。
  • 刘培剑, 朱风华, 葛蔚, 曹玉芳, 程明,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597-6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处理麦秸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为(53.20±1.75)kg、产奶量为(1.41±0.22)kg/d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24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试验饲粮均由精料、全株玉米青贮、秸秆按4∶3∶3混合而成,4组所用秸秆依次为麦秸、复合厌氧麦秸(添加2.5%碳酸氢钠和4%尿素青贮40 d)、玉米秸、花生秧。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复合厌氧麦秸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高于麦秸组、玉米秸组、花生秧组(P<0.01),分别提高了25.67%、11.37%、10.33%。2)复合厌氧麦秸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麦秸组(P<0.01),提高了20.16%;复合厌氧麦秸组4%标准乳产量与花生秧组、玉米秸组差异不显著(P>0.05)。3)复合厌氧麦秸组乳蛋白率与麦秸组、花生秧组、玉米秸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率显著低于花生秧组(P<0.05);4组之间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厌氧麦秸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非脂固形物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麦秸组(P<0.05或P<0.01),与玉米秸组、花生秧组差异不显著(P>0.05)。4)复合厌氧麦秸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低于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4组血清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麦秸饲喂崂山奶山羊可提高DMI、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增加乳成分产量,饲喂效果优于未处理麦秸,与玉米秸、花生秧效果相当,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不良影响,可作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加以推广应用。
  • 茆建昱, 李浩, 王梦芝, 丁洛阳, BLACHE Dominique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06-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比较安静型和紧张型湖羊屠宰性能、复胃发育和组织形态结构。通过性情比较方法筛选出安静和紧张型情湖羊各10只,各为1组,2组饲养条件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后,屠宰分离复胃,称重后制作组织切片。结果表明:不同性情湖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各器官指数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是安静型湖羊的屠宰率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P<0.05)。湖羊复胃指数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安静型湖羊瘤胃上皮的角质层厚度显著低于紧张型湖羊(P<0.05),而基底层厚度和瘤胃乳头宽度却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P<0.05)。综合得出,安静型湖羊的屠宰率高于紧张型湖羊,复胃发育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安静型湖羊瘤胃上皮乳头较宽大,且角质层更薄,更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胡俊茹, 王国霞, 莫文艳, 黄燕华, 李国立, 黎宙, 孙育平, 赵红霞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13-6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对鲈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指标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5.2 g的鲈鱼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6组试验鱼分别投喂以黑水虻幼虫粉替代基础饲料(含28.00%的鱼粉,鱼粉中粗蛋白质含量为67.50%)中0(G0,作为对照)、10%(G10)、20%(G20)、30%(G30)、40%(G40)、50%(G50)鱼粉的6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9.9%)等能(总能为17.9 MJ/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鲈鱼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以及存活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各组鲈鱼幼鱼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G50组的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G0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粗灰分、水分、钙、总磷以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G20~G50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除G20组鲈鱼幼鱼血浆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外,其他血浆生化指标各替代组(G10~G50组)与G0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肝脏组织出现胞浆疏松、溶解或空泡状,部分或较多胞核消失;各替代组的肠道绒毛长度均低于G0组,且G0组与G10和G40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除G20组外,其他替代组的肌层厚度与G0组相比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黑水虻幼虫粉替代基础饲料中50%的鱼粉(黑水虻幼虫粉在基础饲料中的添加量为27.8%,占饲料蛋白质的23.7%)对鲈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高替代比例会使鱼体脂肪沉积增加,肝脏组织出现病变,肠道结构发育受损。
  • 何远法, 郭勇, 迟淑艳,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24-6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配制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72%、0.90%、1.00%、1.24%、1.41%、1.63%和1.86%的7种等氮等脂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9.79±0.04)g的军曹鱼84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进行为期16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0.90%和1.00%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0.72%组(P<0.05)。随着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军曹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1.00%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1.00%组的饲料系数最低,除与0.90%和1.24%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0.72%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0.90%组全鱼粗脂肪含量达到最高,除与0.72%和1.00%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1.24%组全鱼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0.72%和0.90%组(P<0.05)。随着饲料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军曹鱼肌肉中苯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蛋氨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1.00%组肌肉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1.63%组(P<0.05)。由此可见,在低鱼粉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可提高军曹鱼的生长性能和体蛋白质含量;以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可知,军曹鱼对饲料中蛋氨酸的需要量为1.12%(占饲料蛋白质的2.43%)。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刘亚娟, 陈赛娟, 陈宝江, 李宇敏, 谷子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35-6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枸杞多糖对生长獭兔屠宰性能、免疫器官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40日龄獭兔8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0.3%的枸杞多糖。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2)脾脏指数随枸杞多糖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以0.3%组最高,胸腺指数以0.2%组最高,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肌肉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和亮度(L*)值略有降低,宰后45 min和宰后24 h的pH略有上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2%、0.3%组肌肉红度(a*)值分别提高1.85%、5.86%、10.80%(P>0.05),黄度(b*)值分别降低10.79%、7.39%、11.93%(P>0.05)。综合分析认为,饲粮中添加枸杞多糖对生长獭兔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改善其肉质性状,推荐添加量为0.3%。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占今舜, 谷德平, 胡利珍, 钟小军, 霍俊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41-6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6组,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基,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 μg/mL LPS(L组)、1 μg/mL LPS和2.5 μg/mL苜蓿素(L+2.5组)、1 μg/mL LPS和5.0 μg/mL苜蓿素(L+5组)、1 μg/mL LPS和10.0 μg/mL苜蓿素(L+10组)以及1 μg/mL LPS和15.0 μg/mL苜蓿素(L+15组),培养24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相对增殖率极显著降低(P<0.01),而L+2.5组和L+10组则极显著升高(P<0.01);2)与L组相比,L+10组和L+15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与L组相比,L+5组和L+10组细胞的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L+5组细胞的髓样分化因子88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LPS刺激下,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抗氧化性能,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 曾燕, 牛李丽, 邓家波, 王强, 余建秋, 李杨, 周梦佳, 徐帅, 林奕岑, 曾东, 倪学勤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49-6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对1只死亡野生川金丝猴的胃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克隆测序条带的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取死亡野生川金丝猴胃肠道内容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合条带的克隆测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检测菌群多样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野生川金丝猴整个胃肠道栖息着大量细菌,且来自胃、小肠的样品聚为一大簇,来自大肠的样品聚为一簇,而来自粪便的样品单独聚为一簇。2)从DGGE图谱上共回收18个条带,细菌种类鉴定主要是5个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8.89%)、厚壁菌门(Firmicutes,22.22%)、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5.5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5.56%)、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5.56%)和不可培养菌(uncultured bacterium,22.22%)。其中,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分布于整个胃肠道。3)菌群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仅有1种不可培养菌与已鉴定的粪肠球菌进化分类相似,而其他不可培养菌与已知的菌种进化分支差异较大,说明在野生川金丝猴的胃肠道中仍有大量的菌群信息未被鉴定。结果提示,本试验测定的1只死亡野生川金丝猴的胃肠道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菌群多样性随着胃肠道由前至后的顺序呈现高—低—高的趋势。
  • 辛向荣, 叶亚玲, 游金明, 贺琴, 邓宸玺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58-6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缓解Diquat诱导的断奶仔猪氧化损伤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设计,选取24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首先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2个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0.3% Ala-Gln的试验饲粮。预饲喂7 d后,在前期饲喂基础上,将仔猪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基础饲粮+0.3% Ala-Gln组、基础饲粮应激组、基础饲粮+0.3% Ala-Gln应激组。应激组通过腹腔注射8 mg/kg BW Diquat模拟仔猪氧化应激,而未应激组则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期7 d。结果表明:1)仔猪氧化应激状态下,与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血清谷氨酰胺(Gln)、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2)仔猪正常生理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下,与相应基础饲粮组和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空肠GSH-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肝脏GSH-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MDA含量(P<0.05)。3)仔猪氧化应激状态下,与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mRNA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仔猪正常生理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Ala-Gln可提高仔猪抗氧化能力,降低MDA含量,从而减缓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机体组织的损伤;且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效果更为显著。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王晶, 杨林林, 张海军, 武书庚, 齐广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67-6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添加量的吡咯喹啉醌二钠(PQQ·Na2)对产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状态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评价PQQ·Na2在产蛋鸡上的生物学安全性。试验选用540只25周龄的健康海兰灰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5组产蛋鸡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0.04、0.08、0.12 mg/kg PQQ·Na2及200 mg/kg维生素E的5种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2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4~0.12 mg/kg PQQ·Na2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试验第24周,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4~0.12 mg/kg PQQ·Na2显著提高了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且添加0.08 mg/kg PQQ·Na2还显著提高了蛋壳厚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8和0.12 mg/kg PQQ·Na2显著提高了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第12周)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2周、第24周)(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8 mg/kg PQQ·Na2显著降低了心脏羰基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总抗氧化能力(P<0.05),且添加0.12 mg/kg PQQ·Na2还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含量(P<0.05)。上述试验结果提示,饲粮添加0.08~0.12 mg/kg PQQ·Na2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且可改善机体抗氧化功能,综合考虑得出产蛋鸡饲粮中PQQ·Na2的适宜添加量为0.08 mg/kg。
  • 张玲玲, 冯杰, 李慧, 曾新福, 杨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78-6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与丁酸钠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粪便菌群及氨逸失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头体重在(11.20±0.29)kg的28日龄健康"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植物精油组(EO组)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植物精油制剂,植物精油与丁酸钠复合组(ES组)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植物精油与丁酸钠复合制剂。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EO和ES组末重分别提高了2.64%(P>0.05)和3.40%(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4.74%(P<0.05)和6.48%(P<0.05)。EO和ES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2)第14天时,EO和ES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8天时,EO组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EO和ES组第7、14和21天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S组第7和14天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EO组(P<0.05)。EO和ES组第7和14天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S组第7天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EO组(P<0.05),ES组第21天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EO和ES组第14和28天粪便中氨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4天时,ES组粪便中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EO组(P<0.05);第28天时,ES组粪便中氨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低于EO组(P<0.05)。由此可见,植物精油制剂和植物精油与丁酸钠复合制剂都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粪便菌群及氨逸失有积极的影响,且植物精油与丁酸钠复合制剂效果更好。
  • 汪晶晶, 任红立, 董佳琦, 金三俊, 李彦芳, 武洪志,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85-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和复合酸化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以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设计,主效应分别为酸化剂(0、0.5%)、微生态制剂(0、200 mL/d)及二者互作。选择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长白×大白母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00 mL/d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组)、基础饲粮+0.5%复合酸化剂(复合酸化剂组)、基础饲粮+200 mL/d微生态制剂+0.5%复合酸化剂(混合组)。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混合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母猪总泌乳量、第21天仔猪平均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第1、7、14天仔猪平均个体重、断奶活仔数以及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第21天,混合组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各添加组初乳和常乳中乳脂、常乳中乳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蛋白含量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复合酸化剂有提高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趋势,并可提高哺乳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总泌乳量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二者联用可局部改善乳成分。
  • 卜艳玲, 陈静, 李建涛, 程奇, 李海东, 刘显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696-7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肠杆菌肽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44头28日龄且平均体重为(7.35±0.21)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仔猪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硫酸黏菌素(30 g/t)、天蚕素抗菌肽(300 g/t)以及肠杆菌肽(300、400和500 g/t)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分为试验前期(第1~14天)和试验后期(第15~28天)2个阶段。结果显示:1)试验前期、试验后期和整个试验期,400和500 g/t肠杆菌肽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7、14和28天时,各试验组腹泻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500 g/t肠杆菌肽组最低。2)试验第14天时,500 g/t肠杆菌肽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30 g/t硫酸黏菌素组(P<0.05);试验第28天时,400和500 g/t肠杆菌肽组血清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500 g/t肠杆菌肽组还显著低于30 g/t硫酸黏菌素组(P<0.05)。试验第14和28天时,400和500 g/t肠杆菌肽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第14和28天时,500 g/t肠杆菌肽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高出17.27%(P<0.05)、16.20%(P<0.05)。试验第14天时,各抗菌肽组血清补体4(C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0 g/t硫酸黏菌素组(P<0.05)。4)试验第14和28天时,各抗菌肽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30 g/t硫酸黏菌素组(P<0.01)。试验第28天时,500 g/t肠杆菌肽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0 g/t硫酸黏菌素组(P<0.05)。综上所述,肠杆菌肽在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方面优于天蚕素抗菌肽,也优于抗生素硫酸黏菌素,饲粮中肠杆菌肽的适宜添加量为500 g/t。
  • 朱荣生, 王怀中, 齐波, 黄保华, 孙守礼, 王建才, 位宾, 呼红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07-7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核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21日龄、体重为8.4 kg左右的健康杜洛克×长白×大约克(DLY)三元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和0.15%核苷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核苷酸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以及球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葡萄糖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核苷酸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麦芽糖酶活性(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和0.15%核苷酸可促进仔猪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断奶应激对肠道的损伤,提高消化酶活性,改善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
  • 杨德莲, 童津津, 张婕, 郭琪, 蒋琦晖, 蒋林树,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17-7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以500 g精粗比为40∶60的全混合日粮为发酵底物,各组分别添加0(对照)、0.1、0.2、0.3、0.4、0.5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体外发酵24 h后,读取产气量及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0.4和0.5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降低了发酵液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5),而添加0.2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提高了发酵液异丁酸的含量(P<0.05);2)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均显著提高了发酵液pH(P<0.05);3)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有减少体外发酵产气量的作用,其中0.3 g/kg组效果显著(P<0.05),而0.2 g/kg组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P<0.05);4)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显著降低了发酵液中的原虫(0.2、0.3、0.4、0.5 g/kg组)、甲烷菌(0.1、0.2、0.4、0.5 g/kg组)、溶纤维丁酸弧菌(0.2、0.3、0.4、0.5 g/kg组)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含量(0.1、0.3、0.4、0.5 g/kg组)(P<0.05)。由此可见,在奶牛瘤胃体外发酵液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瘤胃微生物区系,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0.2 g/kg的添加水平较为适宜。
  • 张婕, 童津津, 杨德莲, 蒋琦晖, 蒋林树,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26-7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对北京市周边地区奶牛场的玉米青贮饲料中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通过尼龙袋法测定昌平区、延庆区和房山区3个区,每个区3个奶牛场的玉米青贮饲料中DM和NDF的72 h瘤胃降解率及瘤胃降解参数。结果显示:1)房山区奶牛场的玉米青贮饲料中DM含量平均值最高,但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平均值最低,昌平区和延庆区的奶牛场DM含量平均值相近,延庆区奶牛场的ADF含量平均值最高,昌平区奶牛场的NDF含量平均值最高。2)昌平区2号奶牛场玉米青贮饲料的DM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了38.47%;房山区3号奶牛场玉米青贮饲料的DM有效降解率最低,仅为28.91%;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3)NDF的有效瘤胃降解率以延庆区1号奶牛场最高,达到了30.18%,而最低的房山区2号奶牛场只有19.63%,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北京市周边地区不同奶牛场的玉米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差异较大,应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结合实际营养成分,合理配比饲粮。
  • 胡晓伟, 上官静波, 黎中宝, 杨敏, 徐安乐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34-7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OS)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选用360尾花鲈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200(D200组)、400(D400组)、600(D600组)、800(D800组)和1 000 mg/kg低聚木糖(D1000组)的饲料。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D200、D400、D600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提高(P>0.05),D800(P>0.05)和D1000组(P<0.05)的WGR和SGR均降低。2)与对照组相比,D200、D400、D600、D800和D1000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D400、D800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D200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D400、D600、D800和D1000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D200、D400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D400和D800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D200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D200、D400、D600、D800和D1000组的肠道中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D200、D400和D1000组的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D200、D400和D600组的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综合各试验指标,饲料中添加350~560 mg/kg的低聚木糖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影响效果最佳。
  • 饲料资源开发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 樊庆山, 毕研亮, 刁其玉, 成述儒, 付彤,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43-7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有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的饲粮时,断奶夏杂公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选取(46±3)日龄健康、平均体重为(79.5±0.79)kg的断奶夏杂断奶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4种全混合日粮,A、B、C、D组分别饲喂含豆粕、豆粕+棕榈仁粕、豆粕+油茶籽粕、豆粕+茶籽粕的4种等能等蛋白质全混合日粮,饲粮中棕榈仁粕、油茶籽粕、茶籽粕含量均为5%。试验期10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每日测定采食量,每30 d测量1次犊牛的体重;分别在犊牛90和150日龄时以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率;每30 d颈静脉采血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B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犊牛150日龄时,A、B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A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B、D组(P<0.05);A、B、C组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D组(P<0.05);B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氮沉积率显著高于D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3)61~150日龄,B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A和C组(P<0.05),A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低于D组(P<0.05),C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A、B、D组(P<0.05);90日龄时,B和C组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150日龄时,A组血清球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棕榈仁粕后可以达到与完全豆粕饲养时一样的促进夏杂公犊牛生长的效果,而且此饲粮易消化利用,采食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未影响犊牛健康;饲粮添加5%茶籽粕或油茶籽粕降低了犊牛的采食量、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
  • 刘洪丽, 左文山, 王诚, 刘磊, 李福昌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55-7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艾叶粉对生长肉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35日龄的体重相近的商品伊拉肉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艾叶粉添加量为0(对照组)、3%(替代对照组饲粮中1%的花生秧和2%的小麦麸)、6%(替代对照组饲粮中3%的花生秧和3%的小麦麸)、9%(替代对照组饲粮中4%的花生秧和5%的小麦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3%、6%和9%的艾叶粉对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钙(Ca)、磷(P)的表观消化率以及食入氮、粪氮、尿氮、沉积氮、氮利用率、氮生物学效价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3%和6%的艾叶粉对家兔饲粮的CP的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氮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中添加9%的艾叶粉显著降低了饲粮的CP的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氮(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和9%的艾叶粉显著提高了饲粮中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6%和9%的艾叶粉显著增加了肌肉的滴水损失(P<0.05),而对其他肌肉品质指标并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肉兔饲粮中艾叶粉的添加量不宜超过6%。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樊文娜, 王占彬, 李润林, 李佳, 李栋栋, 王成章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63-7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皂苷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50只190日龄的海蓝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120、240、480 mg/kg的苜蓿皂苷。试验期77 d。结果表明:1)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组的蛋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2)第30天,Ⅳ组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Ⅱ、Ⅲ组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60天,Ⅰ、Ⅱ、Ⅲ和Ⅳ组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Ⅰ、Ⅱ、Ⅲ和Ⅳ组的肝脏、胸肌、腿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20 mg/kg的苜蓿皂苷效果较好。
  • 王润萍, 陆凤霞, 金敏, 狄文婕, 何雄飞, 徐永健, 产竹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70-7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脂肪酸及挥发性腥味物质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生物降解法降解龙须菜制备龙须菜寡糖,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的龙须菜寡糖,配制含龙须菜寡糖饲料。分别以基础饲料和含龙须菜寡糖饲料投喂罗非鱼[初始体重为(12.20±0.23)g]7个月,每种饲料投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罗非鱼。结果显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罗非鱼腹肉中共鉴定出28种脂肪酸,分布范围为C12~C24。与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相比,饲喂含龙须菜寡糖饲料(龙须菜寡糖组)能有效地降低罗非鱼腹肉中饱和脂肪酸的种类。从脂肪酸含量上看,龙须菜寡糖组罗非鱼腹部肉中C20∶5n-3(EPA)、C22∶6n-3(DHA)和C20∶4n-6(ARA)的相对含量及DHA/EPA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共检测到对照组罗非鱼腹肉中挥发性腥味物质31种,龙须菜寡糖组罗非鱼腹肉中挥发性腥味物质25种。在罗非鱼腹肉中检测到的气味较大、感觉阈值较低的挥发性腥味物质有酮类、胺类和醛类等,而这几类挥发性腥味物质的相对含量在龙须菜寡糖组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龙须菜寡糖能有效减少罗非鱼腹肉中SFA的种类,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ARA、DHA、EPA的含量及DHA/EPA值;此外,还能够有效减少罗非鱼腹肉中挥发性腥味物质的种类,并降低酮类、胺类和醛类等挥发性腥味物质的相对含量。
  • 李嘉懿, 郭茜, 张红星, 谢远红, 刘慧, 连正兴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82-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微生态制剂对北京油鸡产蛋鸡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影响。利用从传统干酪中筛选出产中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凝结芽孢杆菌Liu-g1菌株,经发酵制备微生态制剂。将120只健康的14周龄北京产蛋油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00、1 0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Liu-g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0周。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抗氧化指标,屠宰后测定肝脏粗脂肪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切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100、1 0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Liu-g1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肝脏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油红O染色切片结果显示,随凝结芽孢杆菌Liu-g1添加水平的增加,肝脏脂肪滴数量明显减少,其中1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Liu-g1组效果最好。10、1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Liu-g1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0、100、1 0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Liu-g1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Liu-g1可以明显减少产蛋鸡脂肪堆积,抑制脂肪肝的形成,并具有较好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
  • 唐志文, 蒋林树, 杨亮, 孙福昱,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90-7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产气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健康、体况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发酵底物不添加金银花提取物,试验组在发酵底物中分别添加0.5、1.0、2.0、4.0 mg/g金银花提取物,每组6个重复,试验共重复3个批次。分别于发酵1.5、3.0、6.0、12.0、24.0 h记录产气量,体外发酵24.0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添加1.0、2.0、4.0 mg/g金银花提取物可以使发酵液pH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使发酵液乳酸、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以及24.0 h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5 mg/g金银花提取物组发酵液pH及NH3-N、乳酸及TVFA浓度与对照组和其他3个试验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发酵液MCP浓度和24.0 h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在体外条件下,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瘤胃微生物发酵状态,综合经济效益考虑,添加1.0 mg/g金银花提取物最适宜。
  • 路晶晶, 郭冉, 夏辉, 解伟, 王美雪, 杨品贤, 李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2): 797-8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2.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评估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消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来研究家禽副产物酶解肽作为蛋白质源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部分鱼粉的可行性。以预混家禽副产物酶解肽(在家禽副产物酶解肽基础上添加包膜蛋氨酸,使其蛋氨酸含量与国产鱼粉相当)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对照)、2%、4%、6%、8%的鱼粉,共制成5种试验饲料。选取900尾平均体重(0.31±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进行为期8周的室内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家禽副产物酶解肽替代鱼粉水平为2%~6%时,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家禽副产物酶解肽替代鱼粉水平超过2%时,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虾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家禽副产物酶解肽替代鱼粉水平为2%时,肝胰腺中脂肪酶活性最高,并可显著降低血浆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浆中溶菌酶的活性(P<0.05)。家禽副产物酶解肽替代鱼粉水平超过2%时,血浆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以及肝胰腺中溶菌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为基础,综合考虑消化、非特异性免疫等指标,家禽副产物酶解肽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水平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