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8-08-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钟伟, 穆琳琳, 张婷, 张新宇,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879-28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饲粮能量直接影响毛皮动物生产性能,如何真实评价动物对饲料能量的需要、利用及能量转化效率是能量代谢研究的重点。毛皮动物维持能量受动物的基础代谢、环境温度、饲养管理、品种、营养物质代谢热增耗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毛皮动物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为毛皮动物精细化饲养和饲料的精准配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 陈凤鸣, 陈佳亿, 彭伟, 韦良开, 李颖慧, 黄兴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887-28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畜繁殖障碍、幼畜成活率低和发病率高、畜产品品质下降等都与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已经成为动物健康与营养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肠道氧自由基产生来源、氧化应激影响肠上皮细胞增殖分化机制及猪生产中氧化应激对肠道氧化损伤进行了综述。
  • 邹轶, 刘松柏, 彭运智, 陈丹, 谭会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894-29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产油加工后的副产物,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可作为一种非常规的蛋白质原料用于肉鸡饲粮生产中。国内有关于葵花籽粕在家禽饲粮中应用方面的研究很少,而国外则有较多关注。本文搜集并分析了国外关于葵花籽粕在肉鸡饲粮中应用方面的文章,对葵花籽粕理化指标及其对肉鸡的营养价值、氨基酸消化率、抗营养成分和饲粮中适宜添加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综述,为葵花籽粕在肉鸡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提供参考。
  • 刘明, 伍树松, 方洛云, 郭丹, 贺建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02-2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机体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已有的体内外试验表明,原花青素在改善机体功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能够减少炎症、改善氧化应激、抗癌和调节免疫等。本文就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原料来源、分离提取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
  • 彭思敏, 林谦, 吴卫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11-29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L-茶氨酸是茶叶中的一种特征性非蛋白质氨基酸,因其具有改善食品风味、保护神经、抗肿瘤、抗疲劳和降血压等功效,目前多用于食品及医药保健领域,在动物营养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很少。本文介绍了L-茶氨酸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来源与制备途径,并重点对其在动物营养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L-茶氨酸在饲料及养殖产业中可能的应用方向,以期为L-茶氨酸在动物营养领域中的精准运用提供参考。
  • 孙永波, 王亚, 萨仁娜,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18-29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环境控制是肉鸡养殖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会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虽然二氧化碳本身并没有毒性,但是长期生长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鸡舍内可能会降低肉鸡的生长性能,危害肉鸡健康。加强研究舍内二氧化碳对畜禽健康的危害,并探索改善畜禽舍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于畜禽健康生长和环境友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综述舍内二氧化碳的危害和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为深入研究二氧化碳对肉鸡健康的影响以及合理调控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提供理论依据。
  • 马杰, 唐小懿, 陈清华, 陈凤鸣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25-29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淀粉是动物重要的能量来源,淀粉的利用率决定了动物对能量的利用率。淀粉在饲粮中占比较高且幼龄动物对淀粉的利用率较低,加之幼龄动物肠道内淀粉酶缺乏,进而降低了淀粉利用率,造成能量的浪费。而在饲粮中添加淀粉酶可一定程度提高淀粉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就淀粉的分类,淀粉的结构性质及其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淀粉的消化代谢与其他养分消化代谢的联动机制,外源淀粉酶在动物上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淀粉酶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 李超, 贾炳玉, 高民, 宋利文,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31-29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β-胡萝卜素是哺乳动物体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前体物。β-胡萝卜素及其代谢产物是组织代谢中的关键调节信号因子,因而在哺乳动物(包括人)机体中发挥了许多有益作用。本文概述了β-胡萝卜素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理。
  • 赵歆昀, 刘吉喆, 杨桂芹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38-29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水苏糖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四糖,也是大豆低聚糖的主要功能性组分,属于非消化寡糖。本文从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组成、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综述了水苏糖的理化特性,及其在人类食品领域和家禽、猪、水产等动物生产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 骆东梅, 汪水平, 杨大盛, 赵雪莉, 郭乙冰, 王文娟, 赵文金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45-29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小檗碱的生理功能丰富,药理特性独特,是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本文介绍小檗碱的基本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总结其主要生理调节功能,探讨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其在畜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徐小蛟, 陈小玲,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黄志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52-29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bp的非编码蛋白质RNA,具有很弱或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能通过基因印记、表观遗传等,在转录或转录后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随着全球肥胖问题的加剧,调控脂肪代谢的因素成为研究者的焦点。近年来,随着lncRNA功能的不断发现,大量研究报道lncRNA对脂肪沉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正向促进和反向抑制脂肪沉积的lncRNA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江赵宁, 王文惠, 吴飞, 刘虎, 王振宇, 王春林, 曾祥芳, 王凤来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60-29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能量饲喂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血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选用长白×大白杂交经产妊娠母猪48头,于妊娠第85天开始按照体重和胎次随机分为低、中等、高和极高4种不同能量饲喂水平组(n=12),4组能量饲喂水平分别为1.12、1.32、1.52和1.72倍维持代谢能需要量(M),并分别命名为1.12M、1.32M、1.52M和1.72M组。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饲粮,代谢能(ME)为13.38 MJ/kg,粗蛋白质(CP)含量为15.09%。中等能量饲喂水平参照NRC(2012)妊娠母猪有效代谢能推荐值,低、高、极高能量饲喂水平在此基础上分别减少15%、增加15%和增加30%。1.12M、1.32M、1.52M和1.72M组母猪的日采食量分别为2.17、2.56、2.94和3.33 kg/d,代谢能摄入量分别为29.10、34.23、39.37、44.50 MJ/d。试验期为23 d。结果显示:随着妊娠后期能量饲喂水平的增加,哺乳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下降(P<0.05)。妊娠100 d时,随着能量饲喂水平的增加,母猪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线性升高(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二次升高(P<0.05)。在妊娠后期,母猪血清总胆固醇浓度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在妊娠107 d时显著低于妊娠100和85 d时(P<0.05);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在妊娠100 d时显著高于妊娠85、107 d时(P<0.05),且妊娠107 d时显著高于妊娠85 d时(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增加能量饲喂水平可降低母猪哺乳期的采食量;妊娠后期母猪血脂处于生理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增加能量饲喂水平可进一步引起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浓度升高。
  • 李思思, 朱晓彤, 黎育颖, 尹杰, 方俊, 李铁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69-29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高粱水平低粗蛋白质(CP)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氨基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体重(30±7)kg的二元杂交(杜洛克×长白)生长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猪。各组饲喂高粱和CP水平分别为0和18%(A组)、0和15%(B组)、20%和15%(C组)、50%和15%(D组)、80%和15%(E组)、50%和18%(F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6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在饲粮CP水平降低3%的条件下,A组和B组之间、D组和F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饲粮CP水平为18%的条件下,F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在饲粮CP水平为15%的条件下,D和E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B组(P<0.01),E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B组(P<0.05)。2)各组之间肉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在饲粮CP水平降低3%的条件下,A组和B组之间前腔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血清氨基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饲粮CP水平为15%的条件下,与B组相比,C、D、E组前腔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血清中必需氨基酸组氨酸浓度均降低,而前腔静脉中非必需氨基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浓度升高,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血清中非必需氨基酸脯氨酸、丙氨酸浓度升高。由此可见,在饲粮CP水平为15%的条件下,饲粮中高粱水平为20%~80%时均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无不利影响,高粱可作为生长猪的能量饲料替代部分玉米。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薛佳佳, 谢明, 唐静, 黄苇, 张琪, 侯水生, 卢连水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79-29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过量蛋氨酸对7~28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并评估7~28日龄北京鸭饲粮中蛋氨酸的最大安全限量。试验选取7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252只,依据体重基本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各组分别饲喂蛋氨酸水平为0.48%、0.73%、0.98%、1.23%、1.48%和1.73%的饲粮。其中,正常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48%,满足育雏期北京鸭正常生长需要。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48%时相比,当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98%及以上时,试验鸭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降低(P<0.05),且随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进一步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48%时相比,当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98%及以上时,血浆总胆红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当饲粮蛋氨酸水平为1.23%及以上时,血浆高半胱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随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而进一步显著升高(P<0.05);当饲粮蛋氨酸水平为1.73%时,血浆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与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48%时相比,当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98%及以上时,血液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当饲粮蛋氨酸水平为1.23%及以上时,血液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当饲粮蛋氨酸水平为1.48%及以上时,血液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升高(P<0.05),血液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4)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7~28日龄北京鸭饲粮蛋氨酸的最大安全限量为0.87%。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过量蛋氨酸可显著抑制7~28日龄北京鸭的生长,导致血液指标异常。7~28日龄北京鸭饲粮蛋氨酸的最大安全限量为0.87%。
  • 程漫漫, 张廷荣, 王宝维, 孔敏, 张名爱, 岳斌, 葛文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87-29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对雏鹅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五龙鹅360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试验采用2×3(叶酸×维生素B12)两因素交叉等重复的析因设计,饲粮中叶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55、2.50 mg/kg,维生素B12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09、0.018、0.036 mg/kg。Ⅰ~Ⅵ组饲粮中叶酸和维生素B12添加水平分别为0.55和0.009 mg/kg、2.50和0.018 mg/kg、0.55和0.036 mg/kg、2.50和0.009 mg/kg、0.55和0.018 mg/kg、2.50和0.036 mg/kg。试验期为4周。试验结束后,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雏鹅盲肠菌群组成进行测定,基于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利用双末端测序的方法,构建小片段文库进行测序,并进行α多样性和差异显著物种分析。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对雏鹅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Ⅳ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2)Ⅳ组的操作分类单元(OUT)数、ACE指数、Chao1指数最高,说明盲肠微生物的物种丰度高于其他5组。聚类分析表明Ⅰ组与Ⅵ组盲肠菌群相似性最高,Ⅰ组与Ⅱ组盲肠菌群相似性最低。3)雏鹅盲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使雏鹅盲肠菌群门水平丰度发生了变化,其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变化明显。雏鹅盲肠样本中共检测到91个菌属,Ⅰ~Ⅵ组分别检测到86、84、83、87、87、83个菌属,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属分别为脱磷弧菌属(Desulfovibrio)、杆菌属(Bacter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另枝菌属(Alistipes)和巴那斯拉菌属(Barnesiella)。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不同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种水平上,杆菌在各组盲肠菌群中均占有绝对优势,其相对丰度在Ⅰ~Ⅵ组分别为93.5%、93.7%、87.8%、95.2%、93.4%和87.9%,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2.50 mg/kg叶酸和0.009 mg/kg维生素B12能够优化雏鹅盲肠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丰度,进而提高生长性能。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 卢娜, 宗学醒, 王雅晶, 邵伟, 余雄,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2997-30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维生素D3(维生素D3和25羟基D3)对荷斯坦泌乳奶牛产奶性能、血液指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乳成分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000 IU/(头·d)的维生素D3,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头·d)的25羟基D3。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乳蛋白、乳钙和乳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其他乳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液骨钙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骨吸收标志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液甲状旁腺激素、钙、磷和镁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乳钙排出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粪钙排出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钙、磷沉积量和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维生素D3和25羟基D3可显著提高奶牛钙、磷表观消化率和沉积量,显著提高乳蛋白、乳钙和乳锌含量,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改善乳品质,从而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 付辑光, 高艳霞, 李妍, 李秋凤, 曹玉凤, 张秀江, 李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05-30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头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4组,各组饲粮中铜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Ⅰ组)、10(Ⅱ组)、15(Ⅲ组)和20 mg/kg(Ⅳ组),饲粮铜水平分别为8.09、18.09、23.09和28.09 mg/kg DM,每组15头,试验期共93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Ⅲ与Ⅳ组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4.91%、6.27%及4.78%(P<0.05),乳中体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Ⅰ组相比,Ⅱ和Ⅲ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21%和7.60%(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78%和8.22%(P<0.05)。3)与Ⅰ组相比,Ⅱ、Ⅲ和Ⅳ组血清铜、铜蓝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50.00%、60.23%和47.08%(P<0.01),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提高了49.56%、165.56%和90.22%(P<0.01)。4)铜代谢指标分析说明,与Ⅰ组相比,饲粮中补充铜能极显著提高粪铜、尿铜含量(即粪和尿中铜的排出量)和铜沉积量(P<0.01),但饲粮铜水平对铜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补充铜可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促进机体对养分的利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但粪铜含量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适宜铜水平为18.09~23.09 mg/kg DM(铜采食量为403.59~514.21 mg/d)。
  • 李子健, 李大彪, 高民, 王典, 兰儒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17-30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选取处于围产前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各4头,共16头,采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提取微生物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细菌组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乙酸/丙酸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丙酸浓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2)在门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则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拟杆菌门、SR1细菌、蓝菌门、柔膜菌门、TM7细菌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而泌乳期各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3)在科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普雷沃氏菌科,而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琥珀酸弧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理研菌科、BS11细菌、RF16细菌、SR1细菌、Gastranaerophilales、克里斯滕森菌科、TM7细菌、RF9细菌和纤维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琥珀酸弧菌科、毛螺菌科和韦荣球菌科则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综上得出,奶牛从围产前期进入到泌乳期,瘤胃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泌乳期各阶段瘤胃细菌组成差异较小。
  • 郝丽媛, 马峰涛, 魏婧雅, 孙鹏, 张开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26-30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锌源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头。对照组无添加,试验组分别每日每头添加457 mg蛋氨酸锌和104 mg氧化锌(均相当于80 mg锌),蛋氨酸锌和氧化锌混合到牛奶中进行饲喂。试验进行至犊牛生后14 d结束。犊牛4日龄时添加开食料,每天记录犊牛采食量和腹泻情况,初生和15日龄晨饲前测量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15日龄晨饲前采集犊牛血液样品,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蛋氨酸锌显著提高了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犊牛腹泻率(P<0.05)。不同锌源对犊牛平均日采食量、体高总增长、体斜长总增长和胸围总增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氧化锌和蛋氨酸锌均可显著降低犊牛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氧化锌显著提高了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各组间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给新生犊牛补充蛋氨酸锌可以有效促进犊牛生长,降低腹泻率;而补充氧化锌则有助于提高犊牛机体免疫功能。
  • 于胜晨, 郝小燕, 武晓东, 丁娜, 刁小高, 项斌伟, 张文佳,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33-30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研究绵羊瘤胃发酵、消化酶活性及瘤胃上皮组织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探讨胡麻饼代替豆粕对绵羊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5月龄、体重为(26.0±1.0)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CK)、Ⅰ、Ⅱ和Ⅲ组],每组6只羊,分别饲喂胡麻饼代替豆粕的饲粮,胡麻饼添加比例分别为0、6%、12%和18%。试验结束后,屠宰并取样,采集瘤胃液和瘤胃组织,研究瘤胃液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及瘤胃上皮组织VFA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Ⅰ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ADG)与CK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CK组(P<0.05)。2)与CK组相比,Ⅱ和Ⅲ组的羟甲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Ⅲ组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CK组相比,胡麻饼代替豆粕对绵羊瘤胃液pH、丙酸和乳酸浓度、乙丙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Ⅱ组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Ⅰ、Ⅱ和Ⅲ组氨态氮(NH3-N)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提高(P<0.05);4)与CK组相比,Ⅱ组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和单羧酸转运蛋白4(MCT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腺瘤下调蛋白(DR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Na+/H+交换蛋白(NHE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MCT1、MCT4和DR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胡麻饼代替豆粕对阴离子交换蛋白2(AE2)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绵羊饲粮中一定比例的胡麻饼代替豆粕能够改善瘤胃代谢状况,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胡麻饼替代豆粕的适宜添加比例为12%。
  • 王根, 赵芳, 高超, 赵国栋, 李晓斌, 马晨,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43-30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色氨酸(RPTrp)对绵羊血浆色氨酸(Trp)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3.0±0.5)岁、平均体重(53.49±2.41)kg、健康的萨福克绵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精料饲喂量为10 g/(kg BW·d),玉米青贮为1.8 kg/d,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绵羊分别添喂150 mg/(kg BW·d)Trp和333 mg/(kg BW·d)RPTrp,进行2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上午和下午饲喂后2 h,试验Ⅰ组血浆总色氨酸(T-Trp)、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犬尿氨酸(Ky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 h,试验Ⅱ组血浆T-Trp、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下午饲喂后4 h,试验组血浆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上午饲喂后10 h、下午饲喂后8 h,试验Ⅱ组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8 h,试验组血浆褪黑素(M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午饲喂后4、8 h,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下午饲喂后2 h,试验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时间点各组间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极显著提高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极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1),试验Ⅱ组还可极显著提高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因此,补喂Trp可使绵羊采食后血浆T-Trp、F-Trp和Kyn含量迅速升高,而补喂RPTrp时上述作用则较平缓。补喂Trp、RPTrp对绵羊血浆ALB、FFA、5-HT含量影响较小,仅有个别时间点作用显著。补喂Trp、RPTrp使绵羊白天血浆中ML含量升高,补喂Trp对夜间绵羊血浆中ML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补喂RPTrp可使绵羊夜间血浆ML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补喂Trp、RPTrp可提高绵羊血浆抗氧化能力。
  • 马万浩, 张宁, 李飞, 李发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55-3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日龄对湖羊羔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择66只湖羊公羔,在羔羊1、14、28日龄各屠宰6只羔羊,剩余48只羔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28和56日龄断奶,在42、56、70和84日龄每组屠宰6只羔羊,取瘤胃内容物样品。所有羔羊7日龄开始饲喂开食料。试验期为羔羊1~84日龄。结果表明:断奶日龄对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和布氏密螺旋体(Treponema bryantii)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龄增加,羔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28日龄断奶的羔羊相对56日龄断奶的羔羊其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提高。结果提示,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受日龄和断奶日龄的影响,早期断奶可加速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崔培, 孙金辉, 尹帅, 程镇燕, 乔秀亭,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63-30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配制4种纯化饲料,分别为不添加铬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三氧化二铬(Cr2O3)、吡啶羧酸铬(CrPic)和蛋氨酸铬(CrMet)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铬添加水平在2.60 mg/kg(以三价铬离子计)左右。选择初始体重为(40.95±4.80)g的鲤7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饲喂基础饲料的为对照组。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提高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以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添加Cr2O3能显著提高鲤的WGR、SGR(P<0.05);添加3种铬源对全鱼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CrPic和CrMet能显著提高全鱼脂肪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能显著提高肌糖原含量(P<0.05),而肝糖原含量仅在CrMet组得到显著提高(P<0.05);添加CrMet显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添加CrMet显著提高了鱼体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SR)、生长激素(GH)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和皮质醇(COR)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显著提高了肝胰脏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活性(P<0.05),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降低肝胰脏糖异生途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P<0.05)。综合得出,对于喂食高葡萄糖饲料的鲤而言,CrMet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以及糖利用能力方面具有最明显的效果,CrPic次之,而Cr2O3最差。
  • 谢雨欣, 张木子, 黎明, 袁莉霞, 李冰, 陈雨诗, 王日昕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73-30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氨氮胁迫下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健康、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应答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4.36±0.21)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人工饱食投喂42 d,试验组饥饿14 d后恢复饱食投喂28 d,2组试验鱼都暴露于5.7 mg/L总氨氮中。结果显示:氨氮胁迫下饥饿14 d后,试验组黄颡鱼幼鱼体质量、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尿酸含量,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氮胁迫下饥饿14 d再恢复投喂28 d后,试验组黄颡鱼幼鱼终末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尿酸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黄颡鱼幼鱼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血清总补体含量和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下,饥饿会对黄颡鱼幼鱼的生长及健康造成抑制;饥饿后再投喂,黄颡鱼幼鱼表现出部分生长补偿,血液恶化、抗氧化酶活性和免疫抑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 李日美, 申光荣, 黄放, 杨奇慧, 谭北平, 董晓慧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82-30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肽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体成分、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5%、1.0%、2.0%、4.0%和6.0%的小肽,共配制6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S0、S0.5、S1.0、S2.0、S4.0、S6.0。选取初始体重为(0.19±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饲养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各添加小肽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酚氧化物酶(PO)活性在S1.0和S2.0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S0.5和S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S1.0和S2.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SZ)活性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S4.0和S6.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肝胰腺中,LSZ活性在S0.5、S2.0和S4.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S6.0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CP活性在S0.5和S1.0组较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KP活性在S4.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在各小肽添加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S4.0组还显著低于S6.0组(P<0.05)。通过哈维氏弧菌攻毒试验发现,小肽添加量为0.5%~4.0%的组凡纳滨对虾幼虾攻毒7 d后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小肽添加量为6.0%的组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0%~2.0%的小肽可促进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刘志, 孙皓然, 吴学壮, 张铁涛, 郭俊刚, 崔虎, 王中成, 乜豪, 邢秀梅, 杨福合, 高秀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091-30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铜源及铜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55日龄健康蓝狐10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5组蓝狐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100 mg/kg(以铜计)的五水硫酸铜(CuSO4·5H2O)或蛋氨酸铜(Met-Cu)的试验饲粮,2种铜源共用0添加组为对照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铜水平对育成期蓝狐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育成期蓝狐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铜源对育成期蓝狐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铜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粗蛋白质消化率和粪铜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干物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铜源对育成期蓝狐粪铜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蛋氨酸铜组的粪铜含量显著低于硫酸铜组(P<0.05);饲粮铜源对育成期蓝狐干物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和氮沉积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铜源及铜水平对育成期蓝狐血清尿素氮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50、100 mg/kg铜添加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氨酸铜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硫酸铜组(P<0.01)。饲粮铜源及铜水平对育成期蓝狐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铜、铁含量及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育成期蓝狐的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铜可以获得与硫酸铜相似的促生长效果,此外,蛋氨酸铜的利用率更高,环境排放低,是蓝狐饲粮更高效、更环保的有机铜源。
  • 李宇敏, 杨美璐, 吴峰洋, 陈宝江, 谷子林, 陈赛娟, 刘亚娟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00-3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来评定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择18只60日龄、平均体重为(1.50±0.20)kg的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早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早稻)、晚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晚稻)。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早稻与晚稻中总能(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磷(P)、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6.25 MJ/kg、86.32%、7.82%、1.32%、8.54%、23.35%、10.54%、1.54%、3.58%、0.53%、0.38%、64.76%与16.07 MJ/kg、89.17%、6.88%、1.32%、9.07%、24.55%、11.57%、2.01%、3.96%、0.62%、0.21%、63.71%。2)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中的表观消化能分别为10.43和10.32 MJ/kg,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GE、DM、CP、EE、CF、NDF、ADF、Ash、Ca、P、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5.33%、74.32%、76.69%、68.59%、13.12%、38.63%、27.11%、52.23%、50.03%、15.54%、74.35%与64.22%、76.15%、70.92%、72.93%、14.35%、38.49%、27.09%、52.03%、48.63%、14.99%、73.64%。由上可知,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差异较小,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相当;早稻和晚稻均可以作为生长獭兔的能量饲料来源,二者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 李仁德, 张铁涛, 崔学哲, 司华哲, 孙伟丽, 张婷, 李光玉, 王凯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07-3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越冬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0只健康、6月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4组梅花鹿限量饲喂4种不同饲粮,通过补充过瘤胃赖氨酸、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苏氨酸,使各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相同,均分别为0.63%、0.18%,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5%(Ⅰ组)、0.47%(Ⅱ组)、0.53%(Ⅲ组)、0.58%(Ⅳ组)。此外,Ⅰ组(对照组)饲粮为蛋白质水平为15.15%的高蛋白质饲粮,试验组(Ⅱ组、Ⅲ组和Ⅳ组)饲粮为蛋白质水平为13.46%的低蛋白质饲粮。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45 d。结果显示:1)对照组和Ⅱ组末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Ⅳ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Ⅳ组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Ⅱ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Ⅲ组(P<0.01)。2)Ⅳ组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显著低于Ⅲ组(P<0.05);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对照组能量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Ⅱ组钙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Ⅳ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Ⅲ组(P<0.01);Ⅱ组磷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5)。3)Ⅱ组蛋氨酸和苏氨酸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Ⅳ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天冬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丝氨酸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对照组谷氨酸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对照组酪氨酸消化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对照组脯氨酸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显著低于Ⅲ组(P<0.05)。由此得出,在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3.46%、苏氨酸水平为0.47%的低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5.15%、苏氨酸水平为0.55%的高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相当。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贺绍君, 丁金雪, 李静, 胡洪, 刘德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16-3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急性热应激肉鸡血清物质代谢组学变化,鉴定出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层次揭示肉鸡急性热应激的营养物质代谢途径变化的发生机制。试验选择20只35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按常规饲养标准温度饲养,热应激组于(32±1)℃下饲养,均持续12 h。翅下静脉采血2 mL,分离血清,经衍生化处理,运用GC-MS技术获得2组肉鸡血清代谢图谱,对试验收集的数据进行代谢物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鉴定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C-MS技术,在肉鸡血清中共检测到144种代谢物,筛选出30种差异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1,P<0.05]。其中延胡索酸、羟丁酸、丙氨酸等14种代谢物含量上调[差异倍数(FC)>1],草酸、苹果酸、二羟基丙酮等16种代谢物含量下调(FC<1)。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机体三羧酸循环、半乳糖代谢、丙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发生显著改变(P<0.05或P<0.01)。由此可见,肉鸡发生急性热应激时血清代谢物和物质代谢途径发生显著改变。鉴定的30种差异代谢物和7种差异代谢通路可作为标志物用于揭示急性热应激的发病机理。
  • 孔志伟, 揭红东, 陈亮, 任傲, 周传社,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25-3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L-茶氨酸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集42日龄的湘东黑山羊的瘤胃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分离、培养、纯化。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完全培养基中添加800 μmol/L H2O2、4 mmol/L L-茶氨酸+800 μmol/L H2O2、8 mmol/L L-茶氨酸+800 μmol/L H2O2和16 mmol/L L-茶氨酸+800 μmol/L H2O2,每组3个重复。培养12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L-茶氨酸能显著提高H2O2损伤的瘤胃上皮细胞存活率(P<0.05),显著增加S期细胞比例(P<0.05),显著降低Bax基因和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的比值(P<0.05)。结果提示,L-茶氨酸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来有效地保护由H2O2导致的瘤胃上皮细胞损伤;体外条件下,培养液中添加的L-茶氨酸浓度高于8 mm/L时能有效发挥抗凋亡作用。对瘤胃上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 陈慧子, 张亚南, 余凯凡,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34-3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盲肠灌注丙酸,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丙酸对生长猪结肠黏膜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杜×长×大阉公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头。试验期内,通过盲肠瘘管给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猪分别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及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丙酸溶液,共灌注28 d。试验期结束后屠宰,采集结肠黏膜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灌注丙酸后,在生长猪结肠黏膜中共检测出121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倍数(FC)≥ 2,P<0.05],其中78个基因上调,43个基因下调。其中,丙酸显著提高了酪酪肽(PY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R7)、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LDOB)、ATP合成酶5I(ATP5I)、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4L(ND4L)、细胞色素P450(CYP39A1)等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了闭锁蛋白-1(Occludin-1)、生长抑素(SST)、G蛋白偶联受体5A(GPRC5A)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经GO与KEGG pathway分析发现,上调基因显著富集的GO term主要包括糖基化合物代谢、糖类衍生物代谢等,显著富集的通路有氧化磷酸化、糖胺聚糖生物合成等。下调基因显著富集的GO term主要有心腔发育、干细胞群维持等,显著富集的通路包括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叶酸生物合成等。综上所述,盲肠灌注丙酸改变了结肠糖代谢和能量代谢,以及肠道屏障与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表明丙酸对结肠代谢及机体健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陈璐, 赵艳丽, 郭晓宇, 史彬林,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42-3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赖氨酸(Ly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和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深入探讨Lys对乳蛋白合成影响的机理。将第3代BMECs随机分为6组,各组培养基中Lys的浓度分别为0.5(对照)、1.0、2.0、4.0、8.0和16.0 mmol/L,每组6个重复。37℃、5% CO2培养48 h,之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BMECs内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乳蛋白合成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随着Lys浓度的增加,ATP含量呈趋于显著的二次曲线升高(P=0.050);κ-酪蛋白(CSN3)(P=0.09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0.005)、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P=0.076)和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α1(AMPKα1)基因表达量(P=0.045)呈显著或趋于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α-酪蛋白(CSN1S1)基因表达量(P=0.081)及mTOR(P=0.038)和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磷酸化水平(P=0.022)呈显著或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升高(P=0.014)。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添加Lys显著影响ATP含量、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及eIF4E磷酸化水平(P<0.05),其中,ATP含量以2.0~16.0 mmol/L组,CSN1S1、β-酪蛋白(CSN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基因表达量以1.0~2.0 mmol/L组,mTOR基因表达量以1.0~8.0 mmol/L组,CSN3基因表达量以1.0~4.0 mmol/L组,酪氨酸激酶2(JAK2)基因表达量以1.0~16.0 mmol/L组,S6K1基因表达量以2.0 mmol/L组,eIF4E基因表达量以2.0~8.0 mmol/L组,eIF4E磷酸化水平以2.0~4.0 mmol/L组时促进效果较好,但16.0 mmol/L组CSN1S1、CSN3、STAT5及mTOR基因表达量受到抑制,1.0~16.0 mmol/L组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基因表达量受到抑制。总之,Lys浓度为1.0~2.0 mmol/L时,对BMECs内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促进效果较好。
  • 苏芮, 刘阳, 闫素梅, 史彬林, 赵艳丽, 石惠宇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51-3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A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第3代BMECs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使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24 h后,采用维生素A浓度分别为0(对照)、0.05、0.10、0.20、1.00和2.00 μg/mL的培养基培养24 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2.00 μg/mL维生素A可以显著提高相对增殖率以及甘油三酯(TG)含量(P<0.05);维生素A能显著提高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0.05、0.10、0.20、1.00和2.00 μg/mL)、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0.05、0.10 μg/mL)、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0.05、0.10 μg/mL)的基因表达量(P<0.05);维生素A也能显著提高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5(STAT5,0.20 μg/mL)、αs1-酪蛋白(CSN1S1,0.05和0.10 μg/mL)、κ-酪蛋白(CSN3,0.10 μg/mL)基因表达量(P<0.05);维生素A也能显著提高乳脂合成相关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活性(0.05、0.10、0.20和1.00 μg/mL)(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A对BMECs内乳脂、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促进效果呈浓度依赖性,以0.10 μg/mL维生素A效果较好。
  • 实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s
  • 张树敏, 廖秀冬, 吕林, 张丽阳, 罗绪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59-3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评估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不同接种密度对细胞紧密连接性及细胞活力的影响,为建立肉鸡鸡胚体外原代培养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吸收模型选择最佳的细胞接种密度。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设3个组,Ⅰ组、Ⅱ组、Ⅲ组肉鸡鸡胚十二指肠上皮细胞接种密度分别为2.90×106、6.25×106、8.75×106个/mL,每个组6个重复,共培养4 d。结果表明:1)刚分离的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团呈球形,且细胞团的大小均一,悬浮于培养液中,贴壁后细胞团开始向外伸展,逐渐铺成片,细胞之间界限清晰、贴壁均匀,呈单层"铺路石样"生长。2)经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试验组的十二指肠上皮细胞胞浆被染成了蓝黑色,阴性对照组的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不着色。3)在细胞培养的48和72 h,Ⅰ组和Ⅱ组细胞的跨膜电阻(TEER)值均满足大于300 Ω·cm2的试验要求,酚红透过率均满足小于5%的试验要求,并且Ⅰ组细胞的TEER值显著高于Ⅱ组(P<0.05),细胞酚红透过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4)在细胞培养的24和48 h,Ⅰ组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均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细胞接种密度为2.90×106个/mL,培养时间为48 h时,细胞间界限清晰、生长状态良好、紧密连接性强,细胞活力最佳,说明原代培养肉鸡鸡胚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物质吸收模型构建成功,可为后续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吸收规律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模型。
  • 张然, 郑琛, 闫晓刚, 梁浩, 杨华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68-3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对照)、100、200、300和400 mg/L牛至油,每组5个重复。发酵12 h后,测定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及培养液pH,总氮、氨氮、尿素氮、蛋白氮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比例。结果表明:1)培养液中添加100、200、300和400 mg/L牛至油均显著升高了培养液pH(P<0.05);高添加水平(300、400 mg/L)的牛至油显著降低了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比例(P<0.05),显著升高了培养液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P<0.05),抑制了瘤胃发酵。2)与对照组相比,除100 mg/L牛至油组外,其余各试验组培养液氨氮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3)高添加水平(300、400 mg/L)的牛至油在显著降低甲烷产量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总产气量(P<0.05)。由此可知,牛至油能调控瘤胃发酵和降低甲烷产量,但过高添加水平对绵羊瘤胃发酵有抑制作用,体外条件下最适添加水平为200 mg/L。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孙全友, 李文嘉, 徐彬, 魏凤仙, 王琳燚, 蔺萍, 李绍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76-31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功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5 mg/kg抗生素(D1组)、200 mg/kg姜黄素(D2组)、1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D3组)和200 mg/kg姜黄素+1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D4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D1组平均日增重及末重均显著高于D2、D3组(P<0.05),而与D4组差异不显著(P>0.05);D1、D4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和D1组相比,D2、D3和D4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D3组除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活性(P<0.05);D2、D3和D4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D4组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1和D4组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D4组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姜黄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单独或联合使用均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环境,联合使用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 王雄, 唐小懿, 陈凤鸣, 陈清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84-3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蛋白酶对肉鸡饲粮体外降解效率的影响,并确定蛋白酶的最适添加量,为快速评价蛋白酶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肉鸡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和800 mg/kg外源蛋白酶,通过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建立肉鸡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体外降解效率。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仿生消化管。结果表明:肉鸡前期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显著提高饲粮总能消化率(GED)和酶水解物能值(EHGE)(P<0.05),200 mg/kg蛋白酶组的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肉鸡前期饲粮DMD、GED和EHGE与外源蛋白酶添加量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线性关系(P<0.05);肉鸡后期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显著提高饲粮DMD、GED和EHGE(P<0.05),且三者与外源蛋白酶添加量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线性关系(P<0.05)。由此可见,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外源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肉鸡饲粮体外降解效率;在本试验中,200 mg/kg蛋白酶组体外降解效率最高。
  • 程连平, 贺濛初, 夏晓冬, 李曼曼, 舒迎霜, 彭成璐, 冯士彬, 王希春, 李玉, 吴金节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89-3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湖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胰腺消化酶活性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9.65±0.38)kg的湖羊断奶羔羊21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富硒酵母组(在精料中添加100 g/t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在精料中添加100 g/t枯草芽孢杆菌),每组7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的羔羊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精料和粗料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2)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6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富硒酵母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枯草芽孢杆菌组的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枯草芽孢杆菌组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枯草芽孢杆菌组胰腺脂肪酶和富硒酵母组胰腺胰蛋白酶显著提高(P<0.05)。5)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羔羊瘤胃液氨态氮、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果证实,在湖羊断奶羔羊饲粮中添加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免疫力和消化功能。
  • 梁高杨, 李小勤, 杨航, POOLSAWAT Lumpan, 高擘为, 冷向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199-32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酚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消化功能、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0、200、400、600、800 mg/kg茶多酚,配制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6.09±0.07)g的奥尼罗非鱼9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茶多酚添加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100、2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有提高的趋势,而400~8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有降低的趋势,其中以2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最高。饲料添加茶多酚对罗非鱼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高添加量(600、800 mg/kg)的茶多酚显著降低了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和全鱼粗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0、400、600和800 mg/kg茶多酚均显著增加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则随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200 mg/kg茶多酚组的血清SOD活性最高、血清MDA含量最低,400 mg/kg茶多酚组的血清LZM活性最高。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48和96 h,200、400、600和800 mg/kg茶多酚组的累积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400 mg/kg茶多酚组的累积死亡率最低。综上,茶多酚可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免疫性能,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死亡率,但对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茶多酚的建议添加量为200~400 mg/kg。
  • 刘晋菘, 周奇坤, 王洋, 杨广, 张宝龙, 朱国霞, 方珍珍, 白东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08-3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鸡血藤醇提物对黄颡鱼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选取健康1龄全雄黄颡鱼720尾,初始体重为(35.25±1.63)g,初始体长为(14.07±0.24)cm,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添加0、0.04%、0.08%、0.16%、0.32%和0.64%鸡血藤醇提物的等氮等能饲料,依次标记为T1~T6组,并以T1组为对照组。饲养60 d后测定黄颡鱼各组织(鳃、脑、头肾、中肾、肝胰脏、脾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肝胰脏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与血清中补体3(C3)、免疫球蛋白(IgM)、白蛋白(ALB)含量。饲养试验结束后,通过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计算攻毒7 d后的累积死亡率和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添加0.16%~0.32%鸡血藤醇提物能显著提高黄颡鱼各组织及血清中SOD、CAT、GSH-Px活性与GSH含量以及血清中C3和ALB含量(P<0.05),并能显著降低黄颡鱼各组织及血清中MDA含量(P<0.05);GOT和GPT活性在肝胰脏中随着鸡血藤醇提物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二者在血清中呈相反的趋势;各组血清中IgM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肝胰脏、血清、头肾中NO含量随着鸡血藤醇提物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鳃、脑中NO含量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脾脏和中肾中NO含量不随鸡血藤醇提物添加量的变化而显著变化(P>0.05);攻毒试验中,饲料中添加0.16%~0.32%鸡血藤醇提物能显著降低攻毒7 d后的累积死亡率(P<0.05),并有效提高免疫保护率。由此得出,综合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黄颡鱼饲料中鸡血藤醇提物的适宜添加量为0.16%~0.32%。
  • 杨天俊, 陈彦良, 刘文舒, 郭小泽, 唐艳强, 刘玉廷, 黎徳兵, 李思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19-32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脂饲料中添加绿原酸(CGA)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择健康、初始体重为(7.53±0.30)g的草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C(对照)、200CGA、400CGA、600CGA组分别饲喂CGA添加水平为0、200、400、600 mg/kg的高脂饲料(粗脂肪含量约为9.00%),每组3重复,每重复30尾,饲喂11周。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1)400CGA组鱼终末体重、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终末体重增加15.90%,增重率提高22.96%,蛋白质效率提升17.75%,同时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降低14.86%;2)200CGA、400CGA组血清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肝胰脏甘油三酯(TG)、T-CHO、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胰脏肝脂酶(HL)、总脂酶(TL)活力显著提高(P<0.05),400CGA、600CGA组肝胰脏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400CGA组肝胰脏脂蛋白脂酶(LPL)活力显著提高(P<0.05);4)透射电镜切片结果显示,400CGA、600CGA组肝胰脏细胞内脂滴体积小、数量少、分布较稀疏。结果提示,高脂饲料中CGA添加水平为400 mg/kg时,可促进草鱼机体脂质代谢,改善生长性能。
  • 刘培剑, 曹玉芳, 朱风华, 葛蔚, 程明,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29-32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鲜麦秸营养成分、超微结构和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将鲜麦秸分别用干物质重量的2.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组)、4%尿素(尿素组)、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组)厌氧处理40 d,分析其营养成分和扫描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崂山奶山羊为瘤胃液供体,通过体外产气技术进行48 h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处理后麦秸的体外降解率、产气量及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复合组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和尿素组(P<0.01),尿素组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1);复合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与尿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半纤维素(HCEL)含量极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P<0.01),与尿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组之间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扫描电镜下,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麦秸结构的破坏程度表现为复合组 > 尿素组 > 碳酸氢钠组,碱液对麦秸组织的侵蚀力度表现为厚壁细胞 > 薄壁细胞 > 维管束。3)复合组干物质降解率(DMD)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1),复合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均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复合组DMD、NDFD、ADFD均高于尿素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48 h体外产气量及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或P<0.01);复合组乙酸产量显著高于尿素组(P<0.05),氨态氮产量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和尿素组(P<0.05);3个组之间pH、乙酸/丙酸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厌氧处理效果优于碳酸氢钠、尿素单独处理,增加了麦秸CP含量,降低了NDF、HCEL的含量,提高了秸秆体外降解率、产气量、VFA产量,可作为改善低质粗饲料饲用价值的方法加以推广利用。
  • 赵雪娇, 张立阳, 刘帅, 阿晓辉, 岳奎忠,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39-3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留茬高度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对于不同特性的玉米品种应如何选择留茬高度,为合理生产和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支持。选取黑龙江省广泛种植玉米品种——高淀粉品种阳光1号、高蛋白质品种中原单32和高产量品种龙福208 3种不同特性的全株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19、49 cm 2个留茬高度,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24、30和48 h瘤胃降解率。结果显示:1)对于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留茬高度由19 cm增加到49 cm后,3个品种的粗蛋白质(CP)、淀粉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阳光1号、龙福208干物质(DM)和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2)各处理全株玉米青贮pH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同一品种全株玉米青贮氨态氮/总氮(NH3-N/TN)显著降低(P<0.05),但中原单32在49 cm留茬高度下的NH3-N/TN仍显著高于阳光1号19 cm留茬高度下的NH3-N/TN(P<0.05),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分解量,而阳光1号NH3-N/TN在2个留茬高度下均较低,发酵效果更好;乳酸(LA)及乙酸(AA)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而增加留茬高度对其影响较小。3)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各品种全株玉米青贮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DMD)和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呈增加趋势,瘤胃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呈降低趋势,其中阳光1号在49 cm留茬高度下48 h瘤胃DMD最大,与19 cm留茬高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且该品种在19 cm留茬高度下48 h瘤胃NDFD最大。由此可见,增加留茬高度可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DM、CP、淀粉含量,但会降低其NDF含量,以及减小发酵过程的缓冲性,从而对发酵指标影响较小。因此,对于高淀粉低纤维类玉米品种如阳光1号,可选择较低留茬高度,以获得质与量最大化;而高蛋白质或高产量玉米品种如中原单32、龙福208,可适当提高留茬高度,改善青贮品质。
  • 饲料资源开发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 张国庆, 雒秋江, 臧长江, 李凤鸣, 张积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47-3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测定棉秆部位比例及其概略养分、绵羊对棉秆消化率、绵羊对棉秆饲粮的自由采食量、消化代谢和饲喂棉秆饲粮对绵羊生长、屠宰性能、羊肉安全的影响,旨在对棉秆的饲料特性、营养价值与棉秆饲粮营养价值及饲喂棉秆饲粮的绵羊羊肉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中试验1测定棉秆不同部位比例及概略养分;试验2在限饲条件下,以差数法测定绵羊对棉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3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以玉米秸秆饲粮为对照,测定绵羊对棉秆饲粮的消化代谢;试验4通过120 d的饲养试验,研究玉米秸秆饲粮和棉秆饲粮对绵羊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并测定棉秆饲粮组绵羊组织样中游离棉酚和主要农药残留含量。结果表明:1)棉秆中粗茎、细枝、叶和棉桃壳比例分别为31.48%、10.99%、17.12%和40.41%,棉秆的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90.03%、6.41%、34.76%、15.58%和10.29%。2)绵羊对棉秆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能量、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8.24%、37.99%、1.58%、60.50%、58.13%、44.05%、57.76%和45.00%,消化能为10.28 MJ/kg DM。3)饲喂棉秆饲粮绵羊的有机物、纤维素、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比玉米秸秆饲粮分别低5.30%(P<0.05)、10.04%(P<0.05)和13.63%(P<0.01),钙、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饲喂2种饲粮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4)饲喂棉秆饲粮和玉米秸秆饲粮的绵羊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胴体瘦肉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棉秆饲粮的绵羊组织样中游离棉酚及主要农药残留含量的检测结果为均未检出。本研究表明,棉秆中棉桃壳、细枝和叶3部分比例之和约为70%,可采食、可利用部分资源量较大;棉秆是一种能量营养低于玉米秸秆、钙磷营养高于玉米秸秆的粗饲料,其木质素含量较高,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低(在生产中可计为0);饲喂棉秆饲粮与玉米秸秆饲粮对绵羊增重、屠宰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二者的饲喂效果相当;饲喂棉秆饲粮的绵羊组织样中未检出游离棉酚及主要农药残留,其食品安全性未受到影响。
  • 刁小高, 郝小燕, 赵俊星, 丁娜, 于胜晨, 项斌伟, 张文佳,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58-3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棘果渣(SBP)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消化道内容物pH的影响。选取4月龄、体重22 kg左右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羊40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各组SBP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7.8%(8SBP组)、16.0%(16SBP组)、23.5%(24SBP组),每组10只羊,试验期80 d,前10 d为预试期,后70 d为正试期。结果表明:16SBP和24SBP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SBP组(P<0.05),各组料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16SBP组的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SBP组(P<0.05);16SBP和24SBP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SBP组肌肉G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8SBP组(P<0.05);16SBP和24SBP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SBP组(P<0.05);8SBP和16SBP组肌肉剪切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肌肉的pH、肉色、系水力和熟肉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皱胃液及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容物pH随着SBP的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24SB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饲粮中添加SBP可以提高育肥羊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净肉重等生长性能指标,增加肌肉粗脂肪含量,改善肌肉的嫩度和肠道内环境,SBP可以作为育肥羊的新型饲料资源开发应用,且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SBP的添加比例为16%时效果最好。
  • 程宣, 王洪荣, 金亚倩, 彭阿龙, 任胜男, 夏光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67-32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不同酸化剂与玉米粉混合对高水分香蕉茎叶和假茎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鲜香蕉茎叶和假茎(静置48 h,对应含水率分别为91.1%和94.8%)为青贮原料,添加不同酸化剂与玉米粉进行青贮。在香蕉茎叶青贮时分别添加10%玉米粉(YY组)、10%玉米粉+0.6%甲酸(YJ组)、10%玉米粉+0.4%乙酸(YS组)、10%玉米粉+0.5%丙酸钙(YB组),同时设不添加酸化剂与玉米粉的对照(CK1组);在香蕉假茎青贮时分别添加10%玉米粉(JY组)、10%玉米粉+0.6%甲酸(JJ组)、10%玉米粉+0.4%乙酸(JS组)、10%玉米粉+0.5%丙酸钙(JB组),同时设不添加酸化剂与玉米粉的对照(CK2组)。青贮45 d后开封,对各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显示:不同添加剂处理后得到的香蕉茎叶和假茎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均优于相应的对照组(CK1和CK2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添加玉米粉的YY和JY组pH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不同酸化剂的YJ、YS和YB组与YY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JY组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JJ组(P<0.05),且香蕉茎叶组和香蕉假茎组中均以添加甲酸与玉米粉的组(YJ组和JJ组)乳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由此可见,在青贮时加入酸化剂与玉米粉可提高高水分香蕉茎叶和假茎的青贮品质,其中以添加甲酸与玉米粉时的青贮品质最佳。
  • 饲料安全 Feed Security
  • 毕小娟,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毛湘冰, 郑萍, 黄志清, 罗钧秋, 罗玉衡, 虞洁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76-3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考察黄曲霉毒素B1(AFB1)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肝脏组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32头胎次相近、21日龄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含有0.3 mg/kg AFB1的饲粮(AFB1组)。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常规饲养管理,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试验结束时所有猪进行空腹称重后每组选取与平均体重相近的6头猪采集样品,考察生长性能、肝脏健康、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含AFB1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料重比(P<0.05),且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P=0.09);饲粮含AFB1显著增加断奶仔猪肝脏指数(P<0.05),并导致肝小叶结构不清晰,肝细胞中度水肿变性,部分出现中、重局灶状坏死,肝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饲粮含AFB1对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1、脂肪酸合成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脂蛋白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含AFB1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以及降低空肠隐窝深度(P<0.05);饲粮含AFB1显著降低盲肠双歧杆菌数量(P<0.05),但对总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喂含0.3 mg/kg AFB1的饲粮会导致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下降,肝脏组织和肠道健康轻微受损。
  • 李欣虹, 郑若愚, 辜彦霏, 陶思邑, 任志华, 王亚超, 邓俊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85-32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选用40~60日龄健康的伊莎公鸡,无菌条件下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ZEA染毒浓度为0(对照)、0.10、0.40、1.60、6.25和25.00 μg/mL,染毒48 h后检测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坏死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以及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Bak-1、p53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量及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上述相应凋亡基因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ZEA染毒导致鸡脾脏淋巴凋亡率、坏死率、ROS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53、Bax、Bak-1及caspase-3的含量以及细胞内p53、BaxBak-1及caspase-3的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且随毒素浓度升高而升高;而ZEA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上清液Bcl-2含量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ZEA染毒可促进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周根来, 赵旭庭, 陶勇, 殷洁鑫, 任善茂, 倪黎纲, 张君胜, 周春宝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293-33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消化能、粗蛋白质和粗纤维水平对育肥苏姜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62头体重(50.49±4.78)kg的苏姜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占1/2)。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1.64、12.24、12.84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3%、14%,粗纤维水平分别为5%、8%、11%,配制9种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1)11.64 MJ/kg消化能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高于12.24、12.84 MJ/kg消化能组(P<0.01);饲粮消化能水平对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验猪的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影响(P>0.05)。8%和11%粗纤维组的ADG、ADFI、F/G分别显著高于(P<0.05)、极显著低于(P<0.01)、极显著低于(P<0.01)5%粗纤维组。2)12.24 MJ/kg消化能组屠宰率和胴体长显著高于11.64 MJ/kg消化能组(P<0.05);11%粗纤维组平均背膘厚极显著低于5%粗纤维组(P<0.01)。3)12.84 MJ/kg消化能组的肌肉红度值极显著高于11.64和12.24 MJ/kg消化能组(P<0.01);13%粗蛋白质组肌肉pH24 h显著低于12%粗蛋白质组(P<0.05);8%和11%粗纤维组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5%粗纤维组(P<0.01)。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育肥苏姜猪饲粮中消化能、粗蛋白质、粗纤维的适宜水平分别为12.24 MJ/kg、12%、11%。
  • 卢娜, 刘高飞, 王雅晶, 邵伟, 余雄,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302-33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检测不同品种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研究这三者与乳钙含量的相关性,为获取高钙奶源提供理论依据。从饲养娟姗牛、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杂交牛(西荷F1牛)和荷斯坦牛的4个牧场中分别选取50头泌乳天数为100~150 d、胎次1~3胎、健康无疾病的奶牛,于气温(14±4)℃的某日采集样品。记录当日3次产奶量,采集当日早、中、晚3次奶样,再随机挑选30头牛,采集早、中、晚3次血液样品。即每个品种奶牛采集150个奶样,检测乳成分;采集90个血样,检测生化指标。并对不同品种奶牛乳钙含量与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的乳脂率及乳钙、乳磷、乳锌含量显著高于西荷F1牛和荷斯坦牛(P<0.05),西荷F1牛和荷斯坦牛的乳糖率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的乳镁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西荷F1牛(P<0.05)。2)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西荷F1牛和荷斯坦牛(P<0.05),西荷F1牛的血清钙和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奶牛(P<0.05),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西荷F1牛和荷斯坦牛的血清维生素D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P<0.05)。3)4个品种奶牛的乳钙含量与乳蛋白率及乳锌、乳磷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乳钙含量与产奶量、乳脂率、乳糖率以及血清ALP活性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钙、磷、镁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所述,品种对于乳钙含量的影响较大,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乳钙含量较高,荷斯坦奶牛的乳钙含量最低但产奶量最高。乳钙含量与乳蛋白率和乳锌、乳磷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ALP活性和PTH、维生素D、钙、磷、镁含量无相关性。
  • 熊忙利, 吴旭锦, 朱小甫, 张文娟, 张兆顺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311-3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补饲水平对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内脏器官发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饲粮的适宜补饲水平。选取健康、产蛋性能接近的45周龄的芦花蛋鸡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将5组鸡只放养在槐树林下,各组补饲水平分别为自由采食试验饲粮的60%、70%、80%、90%和100%,补饲100%为每天饲喂90 g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补饲60%组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各组之间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壳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80%、90%和100%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补饲60%和70%组(P<0.05),补饲70%组的蛋黄比率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补饲60%、70%和80%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3)补饲60%、70%组的肝脏指数和心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补饲60%、70%组的肌胃指数和盲肠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补饲80%组的腺胃指数显著高于补饲70%、90%和100%组(P<0.05),补饲80%组的输卵管重量显著高于补饲60%组(P<0.05),补饲80%组的卵泡总数显著高于补饲60%、70%组(P<0.05)。4)补饲60%、70%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补饲60%和70%组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补饲80%组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补饲70%组的血液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由此可见,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的适宜补饲水平为自由采食饲粮的70%~80%。
  • 周爽男, 江茂旺, 蒋霞敏, 杜学星, 彭瑞冰, 韩庆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 3319-33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8.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摄食、生长性能、组织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2.54±0.25)g的管角螺63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7个试验组分别饲喂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对照)、0.2%、0.4%、0.6%、0.8%、1.0%、1.2%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2%~0.8%时,管角螺的摄食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6%时,管角螺的摄食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达到最大值,而特定生长率在添加水平为0.4%时达最大值。成活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甜菜碱添加水平对管角螺肌肉、肝胰腺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0.4%~1.2%组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2%~1.2%组肝胰腺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管角螺肝胰腺中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6%时,肝胰腺中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出,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甜菜碱能够促进管角螺摄食,提高肌肉和肝胰腺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肌肉和肝胰腺中粗脂肪含量,提高肝胰腺中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从而有利于管角螺的健康生长。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可知,管角螺饲料中甜菜碱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