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大事记
数据库收录
文献计量学指标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著作权转让协议
论文规范标准
写作指南
编委会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关键词排行
关键词云
知识脉络
作者关系图
期刊订阅
道德声明
OA政策
公益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8年, 第3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15
全选
|
目录
Select
封面与封底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目录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 Review
Select
肠道黏液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Intestinal Mucus Barrier Function
韩菲菲, 彭丽媛, 张学斐, 杨莎莎, 韩剑众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769-47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哺乳动物肠道中存在多种防御机制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同时预防自身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分泌的黏液是多种防御机制中的第1道防线。黏液层通过自身的持续性分泌将细菌与上皮细胞分离并促进细菌的清除,从而减少肠道炎症和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近期研究发现,致病微生物进化出了绕过这种黏液保护系统的机制。本文通过对肠道黏液屏障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建立肠道共生菌群、防御致病微生物移植和入侵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的综述,为更好地理解黏液屏障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的作用提供借鉴。
Select
芳香烃受体调控肠道炎症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in Regulating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李成良, 齐广海, 彭鹏,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776-47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芳香烃受体(AhR)是一种需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对环境毒素、机体异物质代谢和免疫调节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AhR是参与免疫调控的关键因子,其对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的调控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AhR结构、配体、信号传导通路及AhR参与调控肠道炎症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治疗IBD提供新的思路。
Select
动物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Animal Exosomes
权素玉, 南雪梅, 蒋林树,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786-47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外泌体是指不同类型细胞分泌的由磷脂双分子层膜包裹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形成的囊泡结构,能够在细胞间转运蛋白质、脂质和核酸,是介导细胞间通讯的有力载体。外泌体天然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如血液、尿液、唾液、脑脊液和乳汁,为其广泛调控机体生理病理过程提供了基础。目前,外泌体在人类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已非常广泛,但其对动物生理病理调控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大量存在于各种哺乳动物的乳中,通过其内含miRNAs为幼畜提供免疫保护。因此,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生成和来源、生物学功能及分离鉴定的方法,以期为其在畜牧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菊粉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Inul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
陈佳亿, 陈凤鸣, 欧淑琦, 赵玉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792-47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菊粉是一类植物源性的天然果聚糖,具有平衡肠道微生物、调节免疫和脂质代谢以及促进矿物质吸收等作用。作为一种天然的饲料添加剂,菊粉有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菊粉的理化性质、提取工艺、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状况,以期为菊粉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胍基乙酸的生理作用和机理及其在肉鸡、猪生产方面的应用
Physiological Action and Mechanism of Guanidine Acet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roiler chickens and Pigs Production
班博, 蒋庆友, 杨泰, 田科雄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799-48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胍基乙酸作为一种新型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对提高肉鸡和猪生产性能、促进能量代谢、加速蛋白质沉积、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肉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胍基乙酸的代谢途径、生理作用及其机理,以及其在肉鸡和猪生产性能、肉品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胍基乙酸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
Select
菜籽油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的探索
Effects of Rapeseed Oil on Performance, Egg Quality of Laying Hens and Its Mechanism Exploration
袁宁, 王建萍, 丁雪梅, 白世平,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06-4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菜籽油是我国的重要国产植物油之一,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是影响其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产蛋期蛋鸡体内脂肪代谢强度大,油脂的种类和水平影响蛋鸡脂肪代谢,且油脂是蛋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鸡蛋品质与蛋鸡饲粮中的油脂品质和添加量息息相关。本文概述了油菜品种、菜籽油分类、菜籽油脂肪酸组成,侧重分析了菜籽油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菜籽油对脂肪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等方面的影响探索了其机理,以期为菜籽油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Select
色氨酸的来源、代谢途径及其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Sources, Metabolic Pathways and Application of Tryptophan in Poultry
景寒松, 徐淼, 杨桂芹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13-48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色氨酸是动物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也是家禽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对家禽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色氨酸的来源、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家禽对色氨酸的需要量以及色氨酸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Select
高精料饲粮对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调控
Effects of High Concentrate Diets on Gastro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Ruminants and Its Regulation
柳君辉, 董国忠, 田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21-48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季节性或地区性牧草缺乏尤其是优质牧草不足,生产者常常给反刍动物饲喂高精料饲粮以提高生产性能。这种高精料的饲粮模式会导致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出现菌群失调,影响消化代谢、生产性能,甚至健康。本文综述了高精料饲粮模式下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以及高精料饲粮模式下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营养调控措施。
Select
早期瘤胃微生物区系发育及其调控
Development and Manipulation of Rumen Microbiota during Early-Life
田可, 柳君辉, 董国忠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28-48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反刍动物瘤胃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为动物维持和生产提供所需能量和营养。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可提高瘤胃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和减少代谢副产物的排放,从而最终提高反刍动物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区系对幼龄动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本文旨在综述反刍动物早期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发育及调控效果,为早期瘤胃微生物区系调控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介导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Effects of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on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Mucos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王梦雅, 高民, 徐明,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35-48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调节密切相关,MLCK介导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所引起的细胞骨架收缩是引起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破坏的必要因素,多种信号分子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激活MLCK,从而引起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紊乱。本文分别从MLCK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MLCK在不同信号通路中对肠黏膜上皮屏障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探索防治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损伤的新型技术措施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
Select
维生素A增强动物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Enhancing Effect of Vitamin A on Antiviral Ability of Animals and Its Mechanism
冉智明, 陈代文, 余冰, 赵叶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42-48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维生素A有增强动物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其代谢产物全反式视黄酸是增强抗病毒能力的主要活性形式。维生素A能通过提高视黄酸诱导基因Ⅰ受体介导的干扰素-Ⅰ表达以增强天然抗病毒能力,提高B淋巴细胞的免疫球蛋白A产生以增强适应性抗病毒能力,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增加具有抗病毒活性乳杆菌的数量等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就维生素A增强动物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Select
辣木的抗菌消炎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Moringa oleifera
: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Application in Animal Production
李晓琳, 陈婷, 习欠云, 张永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49-48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辣木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是辣木属中利用及研究最多、商业价值最高的品种。大量研究表明,辣木根、树皮、叶、籽等多个部位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多糖、生物碱、酚类等。此外,辣木具有抗菌、消炎和促进肠道发育作用,在维持动物个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因此,本综述对辣木的营养价值、化学成分、药理特性以及其在抗菌、消炎和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旨在为开发辣木提取物作为天然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基础。
Select
黄花蒿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Artemisia annua
L. in Animal Production
郭世伟, 徐元庆, 张鹏飞, 邢媛媛, 史彬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58-48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黄花蒿是一种草本植物,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疟疾、驱虫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此外,黄花蒿无毒无害、无耐药性,在动物生产方面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黄花蒿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为黄花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Select
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Effects of Low Protein Die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Growing-Finishing Pigs
王晶, 王四新, 刘辉, 张伟, 张董燕, 王雅民, 季海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64-48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45.50±3.64)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育肥猪1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对照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5.05%的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组喂蛋白质水平为12.97%的低蛋白质水平饲粮。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P
>0.05)。2)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可提高生长育肥猪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2组试验猪粪便菌群组成在门水平上差异较小,而在属水平上差异较大。物种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除了门水平和纲水平,其他分类水平上2组间均有相对丰度差异显著的细菌(
P
<0.05)。低蛋白质水平饲粮能够显著提高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e)、丁酸弧菌属(
Butyrivibrio
)和假丁酸弧菌属(
Pseudobutyrivibrio
)等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分解产生丁酸的有益菌的相对丰度(
P
<0.05),显著降低
Paraeggerthella
和代尔夫特菌属(
Delftia
)等易使机体受到感染的细菌的相对丰度(
P
<0.05)。此外,群落组成差异分析显示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猪相比于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猪有着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由此可见,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约2%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不利影响,还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有利于机体健康。
Select
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食糜菌群数量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Amylose/Amylopectin Ratio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gestibility, Intestinal Microflora Number and Volatile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and 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 of Finishing Pigs
蒲俊宁, 王华杰, 陈代文, 田刚, 何军, 郑萍, 毛湘冰, 虞洁, 黄志清, 罗钧秋, 罗玉衡, 余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74-48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食糜菌群数量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61.67±2.01) 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直链/支链淀粉比为0.26(LD组)、0.37(CD组)、0.47(MD组)和0.98(HD组)的试验饲粮。试验至猪平均体重达120 kg时结束。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饲粮总能、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线性降低(
P
<0.05)。与LD组相比,MD和HD组饲粮总能、粗灰分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
P
<0.05),HD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也显著降低(
P
<0.05);与CD组相比,HD组饲粮总能、粗灰分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
P
<0.05)。2)HD组育肥猪回肠食糜pH显著低于LD、CD和MD组(
P
<0.05)。3)随着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盲肠食糜丁酸浓度及结肠食糜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增加(
P
<0.05),盲肠食糜丙酸浓度有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的趋势(0.05≤
P
≤0.10),结肠食糜乙酸浓度有线性增加的趋势(0.05≤
P
≤0.10)。与LD和CD组相比,HD组育肥猪盲肠食糜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提高(
P
<0.05);与LD组相比,HD组育肥猪结肠食糜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提高(
P
<0.05)。4)盲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随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
P
<0.05)。MD和HD组育肥猪盲肠食糜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LD组(
P
<0.05);HD组盲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5)与HD组相比,LD组育肥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
P
<0.05),LD、CD和MD组背最长肌中G蛋白偶联受体43(
GPR
43)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增加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可降低育肥猪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变后肠食糜菌群组成,增加后肠食糜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影响肌内脂肪沉积。因此,适宜的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有利于改善育肥猪肠道健康和猪肉品质。
Select
低出生重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精氨酸的营养效应
Effects of Low Birth Weight on Immune Function of Piglets and the Nutritional Effects of Arginine
田一航,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虞洁, 毛湘冰, 罗玉衡, 黄志清, 罗钧秋, 郑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86-48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出生重(LBW)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饲粮添加精氨酸的营养效应。试验选用30头4日龄的仔猪,包括10头正常出生重(NBW)和20头LBW仔猪,NBW仔猪饲喂基础饲粮(Ⅰ组),LBW仔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L
-精氨酸的饲粮(Ⅲ组),人工乳饲喂21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
P
<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脾脏Toll样受体2、核转录因子-κB、髓样分化因子88(
MyD
88)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
38
MAPK
)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胸腺
MyD
88和
p38 MAPK
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胸腺精氨酸酶2(
ARG
2)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2)与Ⅱ组相比,Ⅲ组仔猪末重、ADG和ADFI显著提高(
P
<0.05),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
P
=0.07),脾脏指数显著提高(
P
<0.05),胸腺指数有提高的趋势(
P
=0.07),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
P
<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提高趋势(
P
=0.05),脾脏干扰素-γ(
IFN
-
γ
)表达量显著提高(
P
<0.05),脾脏
p38 MAPK
表达量有提高的趋势(
P
=0.08)。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与NBW相比,LBW降低仔猪生长性能、血清IgG含量、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脾脏和胸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和胸腺
ARG
2表达量;饲粮添加1.0%精氨酸提高LBW仔猪生长性能、血清IgA和IgM含量、脾脏指数和脾脏
IFN
-
γ
表达量,说明饲粮添加精氨酸有改善LBW仔猪免疫功能的作用,部分指标可达到NBW仔猪的水平。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Select
蛋氨酸缺乏对肉仔鸡小肠发育和杯状细胞的影响
Effects of Methionine Deficiency on Small Intestinal Development and Goblet Cells of Broilers
刘晓东, 彭利兰, 何胜梅, 张森, 莘海亮, 吴邦元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898-49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蛋氨酸缺乏对肉仔鸡小肠发育和杯状细胞的影响。选用12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体重为(45±5) g],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蛋氨酸缺乏饲粮(试验组),试验期42 d,于第14、28和42天采集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与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小肠各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杯状细胞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仔鸡小肠各肠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P
<0.05或
P
<0.01),小肠杯状细胞数量也显著或极显著减少(
P
<0.05或
P
<0.01)。结果提示,蛋氨酸缺乏会导致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降低以及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肉仔鸡小肠正常发育受阻以及功能受损。
Select
饲粮营养水平对中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肉品质、风味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Nutrient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Quality, Meat Quality, Flavor and Plasma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Medium-Growing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林厦菁, 苟钟勇, 李龙, 黄丹红, 范秋丽, 蒋守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07-49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对中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肉品质、风味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29、57日龄中速型岭南黄羽肉鸡各1 920、1 920和1 440只(公母各1/2),试验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本课题组提出的黄羽肉鸡饲养标准上下浮动分别设置低营养水平组、中营养水平组和高营养水平组及以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为标准的标准营养水平组。每组公鸡6个重复,母鸡6个重复,每个重复30~40只鸡。试验期84 d。结果表明:1)1~28日龄,公鸡方面,高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和中营养水平组(
P
<0.05),高营养水平组和标准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和中营养水平组(
P
<0.05),低营养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营养水平组(
P
<0.05);母鸡方面,低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营养水平组(
P
<0.05),标准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
P
<0.05),中营养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低营养水平组(
P
<0.05)。29~56日龄,公鸡方面,低营养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营养水平组(
P
<0.05);母鸡方面,低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营养水平组(
P
<0.05),中营养水平组和标准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高营养水平组(
P
<0.05),低营养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高营养水平组和标准营养水平组(
P
<0.05)。57~84日龄,高营养水平组公鸡和母鸡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标准营养水平组(
P
<0.05),高营养水平组母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营养水平组(
P
<0.05)。2)标准营养水平组母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高营养水平组(
P
<0.05)。饲粮营养水平对公鸡和母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胫骨折断力均无显著影响(
P
>0.05)。3)高营养水平组公鸡的45 min肉色黄度值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和标准营养水平组(
P
<0.05)。饲粮营养水平对公鸡肌肉嫩度、滴水损失、pH无显著影响(
P
>0.05)。饲粮营养水平对母鸡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P
>0.05)。4)饲粮营养水平对公鸡和母鸡胸肌的风味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P
>0.05)。5)饲粮营养水平对公鸡和母鸡血浆中的钙、尿酸和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P
>0.05)。综合本试验生长性能、增重成本、胴体品质、肉品质和血浆生化指标等结果,1~28日龄,公鸡和母鸡推荐使用中营养水平的饲粮;29~56日龄,公鸡和母鸡推荐使用中营养水平的饲粮;57~84日龄,公鸡和母鸡推荐使用高营养水平的饲粮。
Select
急性热应激对肉仔鸡肠道屏障分子、营养转运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影响
Effects of Acute Heat Stress on Intestinal Barrier Molecule, Nutrient Transporter an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of Broilers
周华金, 张辉, 王继光, 郝洋洋, 钟光, 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22-49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从肠道屏障、营养物质转运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3个方面探究了急性热应激对肉仔鸡肠道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80只体况基本一致的28日龄健康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成热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热应激组08:00—18:00进行10 h急性热应激,室温为(35±1) ℃,对照组室温为(23±1) ℃。热应激结束后,每重复各取1只鸡采集血清和空肠黏膜样品。统计肉仔鸡生产性能,测定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内毒素(ET)含量,检测空肠黏膜中闭合蛋白-1(claudin-1)、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小环蛋白-1(
ZO
-1)、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1(
CAT
-1)、小肽转运蛋白-1(
PepT
-1)、葡萄糖转运蛋白-2(
GLUT
-2)、肝激酶B1(
LKB
1)和
AMPKα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热应激显著降低肉仔鸡的平均采食量和平均体增重(
P
<0.05),显著提高料重比(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热应激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ET含量(
P
<0.05),对血清GLU、TG和TCHO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肉仔鸡空肠黏膜
ZO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急性热应激后显著上升(
P
<0.05),急性热应激对肉仔鸡空肠黏膜occludin和claudin-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
P
>0.05);急性热应激对肉仔鸡空肠黏膜
CAT
-1、
PepT
-1和
GLUT
-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
P
>0.05);急性热应激显著上调了肉仔鸡空肠黏膜
LKB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P
<0.05),有上调肉仔鸡空肠黏膜
AMPKα
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趋势(
P
=0.060 3)。由此可知,急性热应激显著降低肉仔鸡生长性能,损伤肠道屏障,但对肠道氨基酸、小肽及GLU的转运没有造成影响;急性热应激影响肉仔鸡肠道
LKB
1基因的表达。
Select
有机锌和有机锰对蛋种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Organic Zinc and Organic Manganese on Performance, Egg Quality,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mune Function of Laying Breeding Hens
郝洋洋, 张修修, 王玉, 张帅, 王少琨, 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31-49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对蛋种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3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D系祖代蛋种母鸡576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A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的硫酸锌、硫酸锰,等量添加组(B组)分别用40 mg/kg的有机锌、有机锰替换对照组饲粮40 mg/kg的硫酸锌、硫酸锰,额外添加组(C组)分别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额外添加40 mg/kg的有机锌、有机锰。试验期32周。结果表明:1)试验第32周和1~32周时,B组蛋种母鸡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第24周时,C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C组的破蛋率显著低于B组(
P
<0.05),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2)试验第16周时,B组蛋种母鸡的蛋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C组蛋黄中的锰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第32周时,C组的蛋壳亮度显著高于B组(
P
<0.05),B和C组的蛋壳红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B组蛋黄中的锰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1)。3)饲粮中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对蛋种母鸡的血液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
4
、CD
8
和CD
4
/CD
8
)和皮肤嗜碱性过敏(CBH)反应均无显著影响(
P
>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能够提高蛋种母鸡的平均蛋重和产蛋率,降低破蛋率,增加蛋壳强度,提高蛋品质,增加蛋黄中锰的沉积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机锌和有机锰与无机锌和无机锰等量添加效果最佳。
Select
羟基蛋氨酸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 Chelate Zinc on Performance, Eggshell Quality and Immune-Related Gene Expression of Laying Hens during Later Period of Laying
齐茜, 李佶隆, 马淑雪, 刘幸, 高玉鹏, 闵育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39-49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羟基蛋氨酸锌(MHA-Zn)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57周龄海兰灰蛋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参照NRC(1994)蛋鸡饲养标准和海兰公司推荐的饲粮营养水平配制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锌含量35.08 mg/kg),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硫酸锌(以锌计),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40和80 mg/kg MHA-Zn(以锌计)。预试期4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日产蛋重均无显著差异(
P
>0.05)。2)各组之间鸡蛋的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均无显著差异(
P
>0.05)。40和80 mg/kg MHA-Zn组鸡蛋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 mg/kg MHA-Zn组(
P
<0.05),破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0 mg/kg MHA-Zn组(
P
<0.05)。3)各组之间蛋鸡的脾脏免疫相关基因核因子-κB1(NF-κB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
α
)和白细胞介素-10(
IL
-10)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80 mg/kg MHA-Zn组的脾脏白细胞介素-8(
IL
-8)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40 mg/kg MHA-Zn组(
P
<0.05),40 mg/kg MHA-Zn组显著低于20 mg/kg MHA-Zn组(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的MHA-Zn可显著提高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显著降低破蛋率,并显著降低促炎因子
IL
-8 mRNA的相对表达量。建议产蛋后期蛋鸡饲粮中MHA-Zn适宜添加水平为40 mg/kg。
Select
饲粮碘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Iodine Supplemental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Nutrient Utilization and Nutrient Utilization of
Wulong
Geese
徐燕红, 李星晨, 王宝维, 葛文华, 王晓伟,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47-4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五龙鹅饲粮中适宜的碘添加水平。选择4周龄健康五龙鹅3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碘的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0.30、0.60、1.20、2.40 mg/kg碘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Ⅴ、Ⅵ组(
P
<0.05或
P
<0.01),Ⅲ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Ⅰ、Ⅱ、Ⅳ、Ⅵ组(
P
<0.05),Ⅲ组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Ⅱ、Ⅴ组(
P
<0.05或
P
<0.01)。2)Ⅲ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
P
<0.01),Ⅲ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Ⅰ、Ⅳ、Ⅴ、Ⅵ组(
P
<0.05),Ⅲ组的腿肌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Ⅴ、Ⅵ组(
P
<0.05或
P
<0.01),Ⅳ组的腹脂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Ⅱ、Ⅵ组(
P
<0.05或
P
<0.01)。3)Ⅲ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Ⅴ、Ⅵ组(
P
<0.05或
P
<0.01),Ⅲ组的粗脂肪、粗灰分利用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Ⅴ、Ⅵ组(
P
<0.05或
P
<0.01),Ⅲ组的钙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Ⅵ组(
P
<0.05或
P
<0.01),Ⅲ组的磷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Ⅴ、Ⅵ组(
P
<0.05或
P
<0.01),Ⅲ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
P
<0.05),Ⅲ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Ⅴ、Ⅵ组(
P
<0.05或
P
<0.01)。4)Ⅲ组的沉积氮和沉积效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Ⅵ组(
P
<0.05或
P
<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碘可提高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养分利用率,5~16周龄五龙鹅饲粮中碘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0 mg/kg。
Select
鸭肥肝和鹅肥肝的氨基酸、脂肪酸营养价值及质构特性比较
Comparison on Amino Acids and Fatty Acids Nutritive Value and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in Duck Fatty Liver and Goose Fatty Liver
秦鹏飞, 王宝维, 张福君, 李承颖,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54-49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对鸭肥肝和鹅肥肝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进行分析和营养评价,旨在比较鸭肥肝和鹅肥肝氨基酸、脂肪酸营养价值及质构特性的差异性。分别选择填饲期为28 d的鹅肥肝和填饲期为14 d的鸭肥肝,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二者营养价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鸭肥肝中水分、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鹅肥肝(
P
<0.01),而粗灰分、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鹅肥肝(
P
<0.01)。2)鸭肥肝和鹅肥肝的氨基酸种类相同,均未检测到色氨酸,其余氨基酸(除半胱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P
<0.05或
P
<0.01)。鸭肥肝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4.34,鹅肥肝的EAAI为60.25;鸭肥肝的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SRC)为73.34,鹅肥肝的SRC为47.11;鹅肥肝中呈味氨基酸的比例高于鸭肥肝,鸭肥肝中药用氨基酸含量高于鹅肥肝。3)鹅肥肝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1.70%,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9.31%;鸭肥肝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9.11%,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1.25%。鹅肥肝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5.53:7.69:1.00,鹅肥肝脂肪酸的营养价值优于鸭肥肝。4)鸭肥肝中的铬、铜、铁、磷、含量极显著高于鹅肥肝(
P
<0.01),鹅肥肝中钙含量极显著高于鸭肥肝(
P
<0.01)。5)鸭肥肝的硬度极显著高于鹅肥肝(
P
<0.01),鸭肥肝的黏附性极显著低于鹅肥肝(
P
<0.01)。由此可见,鸭肥肝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鹅肥肝,鹅肥肝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于鸭肥肝;鹅肥肝嫩度好,鸭肥肝硬度高。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Select
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Rumen-Bypass Methion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 of Stabling
Tan
Sheep
周玉香, 王萌, 李作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64-49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研究其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端羊肉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选择体况良好、年龄与体重相近的20只滩羊,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独笼饲养。5组试验羊的饲粮精粗比均为3:7,其中粗饲料由40%的荞麦秸秆(经纤维素酶处理)和60%的玉米青贮组成。试验Ⅰ、Ⅱ、Ⅲ、Ⅳ和Ⅴ组饲粮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组)、1.5、3.0、4.5和6.0 g/(d·只)过瘤胃蛋氨酸,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测定指标包括生长性能指标、屠宰性能指标、羊肉理化指标和羊肉食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5 g/(d·只)过瘤胃蛋氨酸有利于提高舍饲滩羊的日增重(
P
>0.05),并可显著降低料重比(
P
<0.05);饲粮添加6.0 g/(d·只)过瘤胃蛋氨酸可显著增加胴体脂肪重(
P
<0.05),显著降低羊肉的滴水损失(
P
<0.05);饲粮添加4.5 g/(d·只)过瘤胃蛋氨酸时羊肉的剪切力降低(
P
>0.05)。综上所述,舍饲滩羊饲粮中添加4.5~6.0 g/(d·只)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其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肉品质。
Select
过瘤胃赖氨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Effects of Rumen-Protected Lysine on Ruminal Microbial Protein Production, Milk Performance and Nitrogen Excretion of Dairy Cows
张凯祥, 邢德芳, 高许雷, 滕乐帮, 吕永艳, 孙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71-49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 d]相近且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25、30和35 g/(d·头)的RPLys。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瘤胃MCP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34%(
P
<0.05)、14.76%(
P
<0.01)、10.06%(
P
<0.01)。2)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34%(
P
<0.05)、9.30%(
P
<0.01)、6.69%(
P
<0.05);在乳蛋白率方面,试验2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试验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3)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氮总排出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70%(
P
<0.01)、9.98%(
P
<0.01)、7.87%(
P
<0.01)。由此可知,奶牛饲粮中添加RPLys可以提高奶牛瘤胃MCP产量,降低奶牛氮总排出量,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中RPLys的最适添加量为30 g/(d·头)。
Select
青贮组合型全混合日粮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Silage Combination Type Total Mixed R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Blood Parameters of Fattening Beef Cattle
张霞, 王维中, 王虎成, 郭旭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80-49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组合型全混合日粮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440.5±3.5) kg]相近的西门塔尔公牛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组)饲喂单一青贮型全混合日粮,试验组(T组)饲喂青贮组合型全混合日粮。试验期180 d。结果表明:1)第1~60天、第61~120天和第121~180天,T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C组(
P
≤0.05),T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C组(
P
>0.05);第61~120天和第121~180天,T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C组(
P
<0.05)。2)第120天和第180天,C组的血液红细胞数目(RBC)和血红蛋白浓度(HGB)显著高于T组(
P
≤0.05);第180天,C组的血液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显著高于T组(
P
<0.05)。3)2组间血浆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4)第60天、第120天,C组的血浆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T组(
P
<0.05);第60天,C组的血浆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低于T组(
P
<0.05);第120天、第180天,C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T组(
P
≤0.05);第180天,C组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T组(
P
<0.05)。综上,青贮组合型全混合日粮对育肥肉牛机体抗氧化功能和健康状况无不良影响,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代谢,并可提高育肥肉牛的生长性能。
Select
饥饿及恢复饲喂对牦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Starvation and Refeeding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and Serum Indices of Yaks
曾少玉, 王之盛,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邹华围, 胡瑞, 祝伊枭, 周芯宇, 刘建忠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4991-50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在正常饲喂、饥饿和恢复饲喂条件下生长及消化代谢变化情况。选用平均体重为(183.60±15.62) kg的3周岁健康牦牛6头作为试验动物。将试验分为正常饲喂期(7 d)、饥饿期(断食7 d)以及恢复饲喂期(28 d)。结果表明:1)饥饿7 d后牦牛失重约10.06%,恢复饲喂期前3周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显著低于正常饲喂期(
P
<0.05),恢复饲喂期前2周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较正常饲喂期显著提高(
P
<0.05)。恢复饲喂期第1周,牦牛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正常饲喂期显著提高(
P
<0.05);恢复饲喂期第4周,牦牛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平均日增重及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与正常饲喂期无显著差异(
P
>0.05)。2)饥饿期牦牛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尿素氮和肌酸酐含量较正常饲喂期显著降低(
P
<0.05),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较正常饲喂期显著升高(
P
<0.05)。在恢复饲喂期,第1周和第3周牦牛血清葡萄糖含量较正常饲喂期显著提高(
P
<0.05),第1周和第2周牦牛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和总蛋白含量较正常饲喂期显著升高(
P
<0.05),第2周和第3周牦牛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较正常饲喂期显著降低(
P
<0.05),第4周牦牛血清各代谢物含量与正常饲喂期无显著差异(
P
>0.05)。3)饥饿期牦牛血清胰岛素、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较正常饲喂期显著降低(
P
<0.05)。在恢复饲喂期,第2周牦牛血清胰岛素含量较正常饲喂期显著提高(
P
<0.05),第1周、第2周和第3周牦牛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较正常饲喂期显著升高(
P
<0.05),第4周牦牛血清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与正常饲喂期差异不显著(
P
>0.05)。由此可见,饥饿期牦牛通过降低糖和蛋白质代谢水平,提高脂肪分解来适应饥饿。而恢复饲喂期前3周是牦牛补偿生长的重要时期。
Select
低氮条件下饲粮能量水平对藏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瘤胃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Level on Urinary Purine Derivatives Excretion and Ruminal Microbial Nitrogen Production of Tibetan Sheep under Low Nitrogen Condition
郭亚敏, 王文基, 康婧鹏, 刘虎, 景小平, 龙瑞军, 周建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02-50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氮条件下饲粮能量水平对藏羊尿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和瘤胃微生物氮(MN)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藏羊冷季适宜的能氮补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试验选取5只1.5周岁、体重为(47.70±2.46) kg且体况相近的健康去势公藏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其中1只藏羊为重复),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期内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含量[(6.97±0.05)%]相近而消化能(DE)水平不同的4种饲粮,其DE水平分别为8.21(低能饲粮)、9.33(中低能饲粮)、10.45(中高能饲粮)和11.57 MJ/kg(高能饲粮)。整个试验分为4期,每期21 d,包含15 d的预试期和6 d的正试期。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尿PD排出量和十二指肠PD吸收量均线性增加(
P
<0.05)。在尿PD各组分中,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尿酸排出量线性增加(
P
<0.05),尿囊素排出量呈现增加趋势(0.05≤
P
≤0.10),尿PD各组分排出量占PD排出量的百分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10)。2)总可消化养分(TDN)摄入量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增加(
P
<0.05),但氮摄入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10)。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尿氮排出量线性降低(
P
<0.05),而尿嘌呤氮排出量和嘌呤氮指数(PNI)均线性增加(
P
<0.05)。同时,瘤胃MN产量及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MPS)也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增加(
P
<0.05)。3)尿PD排出量、瘤胃MN产量与TDN摄入量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其模型方程分别为:尿PD排出量(mmol/d)=18.09TDN摄入量(kg/d)-1.11(
R
2
=0.97);瘤胃MN产量(g/d)=18.32TDN摄入量(kg/d)-2.51(
R
2
=0.97)。4)氮平衡(NB)与可消化能摄入量(DEI)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其模型方程为:NB(g/d)=10.24DEI(MJ/kg BW
0.75
)-3.58(
R
2
=0.68)。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当饲粮CP含量为6.97%时,藏羊维持氮平衡的DE需要量为0.35 MJ/kg BW
0.75
;提高饲粮能量水平(DE水平:8.21~11.57 MJ/kg)可提高藏羊瘤胃MN的合成量,改善饲粮氮素利用效率,从而弥补饲粮氮素匮乏的限制。因此,在青藏高原冷季,可通过补饲能量物质来提高藏羊对氮素营养胁迫的适应力。
Select
饲粮中棕榈油脂肪粉添加水平对育肥期湖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Palm Oil Powder Supplemental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Nutrient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of Finishing
Hu
Sheep
刘融, 陶慧, 张乃锋, 李发弟,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13-50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棕榈油脂肪粉添加水平对育肥期湖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旨在确定饲粮中适宜的棕榈油脂肪粉添加水平。选用80只体况良好、体重(30±1) kg的4月龄湖羊公羊,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试验配制4种饲粮,棕榈油脂肪粉的添加水平分别为1%、3%、5%和7%。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当试验羊平均体重达40 kg时,每组选6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羊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显示:1)1%组和3%组的全期(1~60 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组和7%组(
P
<0.05);全期干物质采食量随棕榈油脂肪粉添加水平的提高而线性降低(
P
<0.05);3%组全期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2)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05)。3)各组间能量代谢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P
>0.05)。4)氮表观消化率随棕榈油脂肪添加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升高(
P
<0.05),沉积氮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育肥期湖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能量代谢和氮代谢指标,育肥期湖羊饲粮中适宜的棕榈油脂肪粉添加水平为3%。
Select
饲粮类型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 Typ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 of Fattening
Hu
Sheep
侯川川, 马莲香, 邱家凌, 鲁鑫涛, 何俊娜, 郭阳, 刘兵, 吴阿团, 余东游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23-50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饲粮能量及粗蛋白质水平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本试验研究了饲粮类型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90只体重相近[(24.67±2.53) kg]的90日龄健康公湖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3组分别饲喂传统精粗饲粮(对照组,CK组)、全混合日粮(TMR组)、粗料+精料颗粒料(CP组)。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1)从育肥全期来看,与CK组相比,CP组和TMR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9.81%和16.09%(
P
<0.05),TMR组和CP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05);CP组和TMR组料重比较CK组分别显著降低了8.46%和13.39%(
P
<0.05)。2)TMR组屠宰率较CK组和CP组分别显著提高了5.78%和6.08%(
P
<0.05),CP组与CK组差异不显著(
P
>0.05);各组间胴体重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差异(
P
>0.05)。3)CP组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TMR组和CK组(
P
<0.05),TMR组显著高于CK组(
P
<0.05);TMR组和CP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CK组(
P
<0.05);各组间血清中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4)与CK组相比,TMR组肌肉的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降低(
P
<0.05),但与CP组相比变化不显著(
P
>0.05);3种饲粮类型对肌肉的肉色、pH和熟肉率均无显著影响(
P
>0.05)。结果提示,与传统精粗饲粮相比,TMR和精料颗粒料均可显著提高育肥湖羊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肉品质,且TMR组的效果优于CP组。
Select
补饲苜蓿干草对哺乳奶山羊羔羊生长发育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Supplementation of Alfalfa Hay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Plasma Biochemical Indices of Dairy Goat Kids
吕明, 潘檀, 张甜甜, 罗军, 王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32-50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苜蓿干草对哺乳奶山羊羔羊生长发育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6只2周龄左右、体重[(4.56±0.71) kg]相近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选取其中4只羔羊试验前屠宰后采样作为基础对照组,其余12只随机分配到2个试验组,每组6只羊,Hay-2组从2周龄开始补饲苜蓿干草,Hay-8组从8周龄开始补饲苜蓿干草。试验期为14周。结果显示:1)Hay-2组的羔羊断奶后(10~16周龄)的精料干物质采食量和10周龄时的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Hay-8组。2)Hay-2组和Hay-8组之间羔羊16周龄时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和肝脏重量均未无显著差异(
P
>0.05)。3)Hay-2组羔羊的瘤胃乳头宽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显著高于Hay-8组(
P
<0.05),而Hay-2组羔羊的瘤胃肌层厚度显著低于Hay-8组(
P
<0.05)。4)Hay-8组和Hay-2组之间羔羊的血浆总蛋白、尿素氮、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以上结果提示,早期(2周龄)补饲苜蓿干草不仅能够缓解断奶对奶山羊羔羊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还能够促进瘤胃乳头发育,同时不会造成血浆生化指标的异常。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Select
饲料精氨酸水平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Arginine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Digestive and Absorptive Related Indexes, Immune Function and Antioxidant Ability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 (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赵红霞, 陈启明, 黄燕华, 曹俊明, 王国霞, 陈冰, 陈晓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40-50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精氨酸水平对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均重为(1.13±0.02) g的黄颡鱼幼鱼7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分别投喂精氨酸水平为2.44%、2.64%、2.81%、3.01%和3.23%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2%,脂肪水平为9%)。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1)与3.23%组相比,2.64%组和2.81%组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WGR)显著升高(
P
<0.05),2.64%组、2.81%组和3.01%组黄颡鱼幼鱼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
P
<0.05)。2)黄颡鱼幼鱼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3.01%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2.44%组(
P
<0.05);2.81%组和3.01%组黄颡鱼幼鱼的胃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2.64%、2.81%组、3.23%组黄颡鱼幼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44%组(
P
<0.05)。2.64%组、2.81%组、3.01%组和3.23%组黄颡鱼幼鱼的肠道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2.44%组(
P
<0.05);2.64%组、2.81%组黄颡鱼幼鱼的肠道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显著高于2.44%组、3.01%组和3.23%组(
P
<0.05)。3)2.81%组和3.01%组黄颡鱼幼鱼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2.44%组(
P
<0.05),2.64%组、2.81%组、3.01%组和3.23%组黄颡鱼幼鱼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显著低于2.44%组(
P
<0.05),2.81%组黄颡鱼幼鱼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2.44%组和2.64%组(
P
<0.05)。4)2.64%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2.44%组(
P
<0.05),3.01%组黄颡鱼幼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2.64%组(
P
<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宜水平的精氨酸可提高黄颡鱼幼鱼的WGR,降低FCR,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以黄颡鱼幼鱼的WGR和血清NO含量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得出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需求量分别为2.74%(占饲料蛋白质的6.45%)和2.94%(占饲料蛋白质的6.92%)。
Select
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Dietary Protein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
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
♂
) Hybrid F
1
吴凡, 文华, 李清, 陈见, 王贵英, 李佩, 孙艳红, 陆星, 杨长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52-50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质源,配制6种蛋白质水平(25.63%、30.28%、35.13%、40.26%、45.42%和50.53%)的等脂等能试验饲料。将平均体重为(5.42±0.16) g的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63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5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显著上升(
P
<0.05),在饲料蛋白质水平达到35.13%后趋于稳定;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40.26%组最低,且显著低于前3组(
P
<0.05);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在50.53%组最低,且显著低于前4组(
P
<0.05)。2)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幼鱼全鱼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P
>0.05),但显著影响了全鱼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
P
<0.05)。40.26%、45.42%和50.53%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25.63%组(
P
<0.05);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50.53%组最低,显著低于前5组(
P
<0.05)。3)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05)。血清总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40.26%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
P
<0.05);45.4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除了40.26%组之外的其余4组(
P
<0.05);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先上升后稳定,45.42%和50.53%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
P
<0.05)。4)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试验鱼肠道和肝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P
<0.05),对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P
>0.05)。以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到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分别为36.43%和38.81%。
Select
条纹锯鮨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
Vitamin C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Centropristis striata
赵亭亭, 陈超, 邵彦翔, 张清雯, 刘玲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62-50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条纹锯鮨(
Centropristis striata
)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选取平均体重为(88.34±24.10)g的条纹锯鮨幼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维生素C含量(实测值)分别为10.97(对照)、74.03、148.33、213.64、335.33、618.88和910.98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检测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条纹锯鮨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相关酶活性、各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74.03 mg/kg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0.97、618.88和910.98 mg/kg组(
P
<0.05),74.03 mg/kg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0.97和910.98 mg/kg组(
P
<0.05),10.97和910.98 mg/kg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74.03和618.88 mg/kg组(
P
<0.05),335.33 mg/kg组的肥满度显著低于74.03、148.33和213.64 mg/kg组(
P
<0.05)。2)10.97、74.03 mg/kg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618.88和910.98 mg/k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10.97 mg/kg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213.64、335.33、618.88、910.98 mg/kg组(
P
<0.05)。3)335.33 mg/kg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10.97、74.03、910.98 mg/kg组(
P
<0.05),335.33 mg/kg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10.97、618.88、910.98 mg/kg组(
P
<0.05),335.33 mg/kg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10.97 mg/kg组(
P
<0.05)。4)10.97 mg/kg组肝脏SOD和过氧化物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148.33、335.33和910.98 mg/kg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10.97 mg/kg(
P
<0.05)。5)74.03 mg/kg组肌肉SOD活性和T-AOC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6)213.64、335.33、618.88、910.98 mg/kg组血清谷丙转氨酶(GOT)活性显著低于10.97 mg/kg组(
P
<0.05),10.97 mg/kg组肝脏GO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10.97、74.03 mg/kg组血清谷草转氨酶(GP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7)910.98 mg/kg组血清中维生素C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910.98 mg/kg组肝脏中维生素C积累量显著高于10.97、74.03、148.33和213.64 mg/kg组(
P
<0.05),618.88 mg/kg组的肌肉中维生素C积累量显著高于10.97、74.03、148.33和213.64 mg/kg组(
P
<0.05)。8)74.03 mg/kg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0.97、148.33和213.64 mg/kg组(
P
<0.05),910.98 mg/kg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由此可见,以特定生长率、肝脏中维生素C积累量和血清溶菌酶活性为评价标准,通过折线回归模型得出条纹锯鮨幼鱼饲料维生素C需要量分别为66.66、309.93和345.11 mg/kg。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Select
饲粮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水平对生长期貉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and Ether Extract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Free Amino Acid Contents of Raccoon Dogs during Growing Period
李漠, 董雪玉, 巩文洋, 杨柳, 牛一兵, 李永, 张贵贤, 王夕国, 巩元芳, 冯敏山, 李素芬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75-50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确定生长期貉饲粮中适宜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水平,为生长期貉饲粮配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3完全随机设计,设定3个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2%、24%和26%,3个粗脂肪水平分别为7.5%、9.5%和11.5%,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所有饲粮中赖氨酸、含硫氨基酸和苏氨酸含量相等。选取体重相近的11周龄健康公貉63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7只,单笼饲养,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P
<0.05),其中粗脂肪水平为9.5%和11.5%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粗脂肪水平为7.5%组(
P
<0.05),料重比则随粗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
P
<0.05)。2)血清葡萄糖含量受饲粮粗脂肪水平的显著影响(
P
<0.05),且随粗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
P
<0.05);血清尿素氮含量受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显著影响(
P
<0.05),其中粗蛋白质水平为26%组显著高于粗蛋白质水平为22%和24%组(
P
<0.05),粗蛋白质水平为22%和24%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此外,血清葡萄糖含量有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P
=0.055)。3)血清游离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均受饲粮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水平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P
<0.05),其中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4%、粗脂肪水平为7.5%时以及粗蛋白质水平为22%、粗脂肪水平为9.5%时所测各项指标的数值较高。上述结果提示,在平衡饲粮中赖氨酸、含硫氨基酸和苏氨酸含量的前提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2%、粗脂肪水平为9.5%时生长期貉即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Select
牛膝多糖抑制沙门氏菌侵染猪小肠上皮细胞的研究
Study on Inhibitory Effects of
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s on
Salmonella
Infection in 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s-1
赵玉蓉, 王耀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83-50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为模型,探讨牛膝多糖(ABPS)对IPEC-1增殖、紧密连接相关蛋白mRNA表达和沙门氏菌侵染的影响。在IPEC-1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相应剂量的ABPS,使培养基中ABPS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50、100、200、400 μg/mL。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平板细菌计数法检测ABPS对IPEC-1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ABPS对IEPC-1增殖无显著影响(
P
>0.05)。2)ABPS处理能显著抑制沙门氏菌的侵染,随着ABPS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效果先增加后减少,浓度为50 μg/mL时抑制效果达到峰值,其细胞被侵染的沙门氏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00、400 μg/mL ABPS组(
P
<0.01)。3)与对照组相比,50、200 μg/mL ABPS均极显著上调IEPC-1紧密连接相关蛋白[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
RAC
1)、细胞质密闭小带-1(
ZO
-1)、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mRNA的相对表达量(
P
<0.01)。由此可知,适量的ABPS能够通过上调IEPC-1紧密连接相关蛋白mRNA表达,从而增强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抑制沙门氏菌的侵染。
Select
天冬酰胺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Toll样受体4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信号通路的影响
Effects of Asparag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Toll-Like Receptor 4 and 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Signaling Pathways of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 of Weaned Piglets Challeng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陈会甫, 皮定安, 冷炜博, 王秀英, 朱惠玲, 刘玉兰, 康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89-50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天冬酰胺(Asn)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健康的(21±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8.12±0.56) kg],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对照组(基础饲粮);2)LPS组(基础饲粮+LPS);3)LPS+0.5% Asn组(基础饲粮+0.5%Asn+LPS);4)LPS+1.0% Asn组(基础饲粮+1.0% Asn+L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第20天,LPS组、LPS+0.5% Asn组和LPS+1.0% Asn组的试验猪注射100 μg/kg BW的LPS,对照组试验猪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以及饲粮中添加Asn对LPS刺激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P
>0.05)。LPS刺激可以显著提高HPA轴中
TLR
4、髓样分化蛋白88(
MyD
88)、
NOD
2、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
RIP
2)和核转录因子-κB(
NF
-
κB
)的mRNA表达量(
P
<0.05)。饲粮中添加Asn可以显著降低下丘脑中
NF
-
κB
的mRNA表达量(线性,
P
<0.05),并有降低肾上腺中
TLR
4和
NOD
2的mRNA表达量的趋势(线性,
P
<0.10)。此外,饲粮中添加Asn可以显著降低垂体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TRAF
6)的mRNA表达量(二次,
P
<0.05),显著增加了肾上腺中
RIP
2的mRNA表达量(线性,
P
<0.05;二次,
P
<0.05)。由此可见,Asn虽然对LPS刺激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现在影响,但其可通过降低下丘脑
NF
-
κB
的mRNA表达量,而对下丘脑TLR4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Select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在肉仔鸡食欲调控中的作用
Effects of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on Appetite Regulation of Broilers
周华金, 李和朋, 张辉, 王继光, 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099-5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活体肉仔鸡为研究对象,以静脉注射方式外源导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分析肉仔鸡采食量的变化和下丘脑、肠道中食欲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对CRF在肉仔鸡食欲调控中的作用进行探究。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20只,7日龄时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10只鸡,单笼单饲。试验组肉仔鸡于10日龄08:00翅静脉注射1 000.0 μg/kg BW的CRF,对照组同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2 h后,统计采食量,10日龄10:00进行屠宰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下丘脑、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与食欲相关基因胃饥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
CRFR
)1、
CRFR
2、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1α(
GHSR
-1
α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静脉注射CRF显著降低了肉仔鸡采食量(
P
<0.05);显著提高了肉仔鸡下丘脑中胃饥饿素和
CRFR
1 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而下丘脑中
CRFR
2和
GHSR
-1
α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
P
>0.05);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
CRFR
1、
CRFR
2和
GHSR
-1
α
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胃饥饿素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而在空肠和回肠中胃饥饿素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
P
>0.05)。由此可见,静脉注射CRF能降低肉仔鸡采食量,诱导中枢胃饥饿素的基因表达,下丘脑
CRFR
1、胃饥饿素以及肠道
CRFR
1、
CRFR
2、
GHSR
-1
α
基因表达上调导致的食欲抑制可能是造成采食量下降的原因。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lect
绿茶粉和绿茶多酚对犬的降脂作用
Lipid-Lowering Effect of Green Tea Powder and Green Tea Polyphenols in Canines
李玉, 徐怡钟, 梁婷, 陶焕青, 何坤, 郝宁, 邹苏萍, 冯士彬, 王希春, 周裔彬, 王一君, 张劲松, 吴金节, 宛晓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07-5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茶粉和绿茶多酚对犬的降脂作用,并初步揭示其降脂作用的机理。试验选择15只健康的5月龄本地田园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绿茶粉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绿茶粉的试验饲粮,绿茶多酚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绿茶多酚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2周。结果显示:1)在整个试验过程中,3组犬的体重整体呈增长趋势。与对照组相比,绿茶粉组体重于第4周开始出现显著降低(
P
<0.05),并一直保持到试验结束(第12周);绿茶多酚组体重则于第6周开始出现显著差异(
P
<0.05),之后(第7、8、9、10周)又波动到无显著差异(
P
>0.05),在最后2周(第11、12周)又出现显著差异(
P
<0.05)。2)试验第7~12周,绿茶粉组和绿茶多酚组犬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第8~12周,绿茶粉组和绿茶多酚组犬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第6~12周,绿茶粉组和绿茶多酚组犬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绿茶粉和绿茶多酚均能显著降低犬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α(
ACCα
)、脂肪酸合成酶(
FAS
)、载脂蛋白B-100(
ApoB
-100)mRNA的相对表达量(
P
<0.05),且能显著升高载脂蛋白A-1(
ApoA
-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
PPARα
)、酰基辅酶A氧化酶(
ACO
)mRNA的相对表达量(
P
<0.05)。与对照组相比,绿茶粉组犬肝组织脂肪酸转位酶(
CD
36)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
P
>0.05),而绿茶多酚组犬肝组织
CD
3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升高(
P
<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添加1.00%绿茶粉或0.25%绿茶多酚均能够有效控制犬的体重,调节犬体内的脂代谢,降低犬肝组织中
ACCα
、
FAS
、
ApoB
-100 mRNA的相对表达量,提高犬肝组织中
ApoA
-1、
CD
36、
PPARα
、
ACO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从而发挥降脂作用。
Select
植物多酚对黄羽肉鸡抗氧化性能、肠道形态及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Botanical Polyphenol on Antioxidant Capacity,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Meat Quality of Yellow Broilers
吴姝, 蒋步云, 宋泽和, 侯德兴, 施寿荣,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18-5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多酚对黄羽肉鸡抗氧化性能、肠道形态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00 g/t抗敌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500 mg/kg植物多酚(BP500组)和基础饲粮+1 000 mg/kg植物多酚(BP1000组)。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21日龄时,BP500组和BP1000组肉鸡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抗生素组(
P
<0.05);56日龄时,BP1000组肉鸡血清中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2)21日龄时,BP500组和BP1000组肉鸡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低于抗生素组(
P
<0.05);56日龄时,BP500组肉鸡回肠V/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
P
<0.05)。3)56日龄时,BP1000组胸肌肉色红度(a
*
)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BP500组和BP1000组胸肌失水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
P
<0.05),BP500组和BP1000组胸肌24 h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他2组(
P
<0.05),BP1000组胸肌48 h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
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500和1 000 mg/kg的植物多酚均能改善黄羽肉鸡肠道形态,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鸡肉品质。植物多酚的推荐添加量为1 000 mg/kg。
Select
杜仲提取物对宁乡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Extra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Liver Lipid Metabolism of
Ningxiang
Pigs
李晨燕, 张杨, 肖定福, 邢月腾, 郁元年, 吴信, 刘星亮, 谢献明, 张旭, 曾勇波, 张彬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27-5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对宁乡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选择体重约43 kg的健康宁乡阉母猪24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杜仲提取物。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使宁乡猪的平均日增重略有增加,平均日采食量降低46.88 g/d,料重比降低2.74%,但差异均不显著(
P
>0.05)。2)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使宁乡猪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分别增加33.33%(0.05≤
P
<0.10)和20.29%(
P
<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13.21%(
P
<0.05)。3)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使宁乡猪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的棕榈烯酸含量增加19.64%(0.05≤
P
<0.1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亚油酸含量降低10.71%(0.05≤
P
<0.10)。4)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使宁乡猪肝脏中甘油三酯脂肪酶(
ATGL
)、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
)、肝X受体α(
LXRα
)和脂肪酸合成酶(
FAS
)的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下调62.00%、76.00%、77.00%和82.00%(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提高宁乡猪的血清HDL含量,降低血清LDL含量,下调肝脏中
FAS
和
ACC
等的mRNA表达量,进而影响机体的脂肪酸代谢。
Select
甜菜碱和
L
-肉碱对蒙寒杂交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Effects of Betaine and
L
-Carnit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Organ Development and Fat Deposition of Mongolia Hybrid Sheep
杨东, 王文义, 马涛, 万凡, 王韵斐, 谭军, 张娟,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34-5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研究甜菜碱和
L
-肉碱对蒙寒杂交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9.0±0.4) kg的蒙寒杂交羊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甜菜碱组(BN组)和
L
-肉碱组(
L
-CN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甜菜碱和0.4‰
L
-肉碱。预试期15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
L
-CN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CON组和BN组(
P
<0.05),各组之间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2)各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积面积以及胴体脂肪含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3)各组之间内脏器官发育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4)
L
-CN组大肠重量及其所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低于CON组(
P
<0.05),各组之间其余胃肠道发育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5)BN组和
L
-CN组总脂肪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显著低于CON组(
P
<0.05),
L
-CN组总脂肪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BN组(
P
<0.05);CON组尾部脂肪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BN组(
P
<0.05);各组之间瘤胃脂肪、肠脂肪、心周脂肪、肾周脂肪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甜菜碱和
L
-肉碱均降低了蒙寒杂交羊的脂肪沉积量,而且主要降低了尾部脂肪的重量,提示我们甜菜碱和
L
-肉碱对蒙寒杂交羊降低体脂有一定的作用。
Select
不同淀粉来源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Effects of Yeast Culture Supplementation in Diets with Different Starch Sources on Growing Performanc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Ruminal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in
Hu
Sheep
闫佰鹏, 兰贵生, 李国彰, 牛骁麟, 李发弟, 李飞, 翁秀秀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45-51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来源(SS)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约为(21.69±2.49) kg的2月龄湖羊公羔1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添加1% YC的大麦淀粉(BS-1)组、大麦淀粉(BS)组、添加1% YC的玉米淀粉(CS-1)组、玉米淀粉(CS)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各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
P
>0.05)。2)各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度、GR值、尾脂重及肾周脂重均无显著差异(
P
>0.05),但BS-1组、CS-1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BS组、CS组(
P
<0.05)。3)各组干物质、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
P
>0.05),但BS-1组、CS-1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BS组、CS组(
P
<0.05);4)各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异戊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比例无显著差异(
P
>0.05),而BS组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比例显著高于CS组(
P
<0.05)。综上,不同SS来源饲粮中添加YC未改变瘤胃发酵类型,但显著提高饲粮NDF与ADF表观消化率,进而提高育肥湖羊对粗饲料的利用率。
Select
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Structure and Non-Specific Immune Function of Crucian Carp (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孙飞, 何杰,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吴代武, 周露阳, 高敏敏, 郁浓, 张艳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53-5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400、OO-600)。其中,以油脂原料为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CG)作为正对照组,以油脂原料为氧化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OO)作为负对照组。将初始体重为(7.60±0.05) g的9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网箱),每个重复40尾鱼,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 d。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CG-200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升高了16.20%(
P
<0.05),CG-400和CG-600组则无显著变化(
P
>0.05);CG-2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86.84%(
P
<0.05),肠壁厚度增加了20.45%(
P
<0.05),肠皱襞宽度减少了12.18%(
P
>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了6.59%(
P
>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了16.94%(
P
>0.05);OO组SGR下降了8.10%(
P
<0.05),肠皱襞高度降低了17.81%(
P
<0.05),肠皱襞宽度增加了70.37%(
P
<0.05),肠壁厚度减少了30.33%(
P
>0.05),血清SOD活性下降了27.35%(
P
<0.05),血清MDA含量上升了25.72%(
P
<0.05)。与OO组比,OO-200、OO-400、OO-600组SGR升高不显著(
P
>0.05),其中OO-4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18.89%(
P
<0.05),肠皱襞宽度降低了42.99%(
P
<0.05),肠壁厚度增加了38.35%(
P
>0.05),血清SOD活性上升了40.90%(
P
<0.05),血清MDA含量下降了16.20%(
P
>0.05)。OO-400组在SGR、肠道结构、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等指标上达到了与CG组相同的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根据结果得出:在含4%豆油的常规饲料中添加0.02%的COS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改善肠道结构,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氧化豆油会对异育鲫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该饲料中添加0.04%的COS可改善由氧化豆油引起的负面影响,使异育银鲫的健康程度达到正常水平。
Select
配方奶粉中添加益生元对SD大鼠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Effects of Prebiotics Supplemented in Infant Formula on Growth Performance, 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SD Rats
周水岳, 杭远欣, 张岩春, 戴智勇, 潘丽娜, 王建武,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64-51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配方奶粉中添加益生元对SD大鼠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15日龄(断奶前1周)健康SD大鼠48只,适应3 d后将其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6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配方奶粉,B组和C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低聚糖益生元或多糖益生元的配方奶粉,饲养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组和C组SD大鼠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55%和8.33%,料重比分别降低了9.80%和13.06%,但差异均不显著(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B组SD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提高(
P
≤0.05);C组SD大鼠血清胰岛素(Ins)、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HDL-C含量显著提高(
P
≤0.05),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B组SD大鼠血浆非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Arg)、丝氨酸(Ser)和丙氨酸(Ala)含量均显著提高(
P
≤0.05);C组SD大鼠血浆非必需氨基酸中Arg、Ser、甘氨酸(Gly)、Ala和酪氨酸(Tyr)含量均显著提高(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B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42%和5.57%,但均无差异显著(
P
>0.05);C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7.39%和8.20%,差异显著(
P
≤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益生元或多糖益生元均可以改善SD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其养分表观消化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SD大鼠的生长,且以添加多糖类益生元的效果更佳。
饲料资源开发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Select
发酵白酒糟对育肥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Fermented Distiller's Grains on Plasma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Antioxidant Indices of Finishing Pigs
张旺宏, 李华伟, 祝倩, 黎智华, 程润喜, 孔祥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74-5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发酵白酒糟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本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发酵茅台酒糟(FML)替代基础饲粮对育肥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9.95±2.1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48头,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喂于自动饲喂系统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用FML分别替代5%、10%和15%的基础饲粮。于试猪平均体重达60、75和110 kg时,每组随机选取8头,前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体重为60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α-淀粉酶(α-AMY)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显著降低(
P
<0.05);10%替代组血浆α-AMY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血浆葡萄糖(GLU)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降低(
P
<0.05);15%替代组血浆甘油三酯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
P
<0.05),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05)。体重为75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LDL-C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
P
<0.05);10%替代组血浆LDL-C含量及CAT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
P
<0.05);15%替代组血浆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血浆尿素氮(UN)、HDL-C、GLU含量以及α-AMY、AST和LDH活性显著降低(
P
<0.05)。体重为110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ALT活性显著降低(
P
<0.05),血浆α-AMY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血浆UN含量显著降低(
P
<0.05);10%和15%替代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
P
<0.05),血浆UN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降低(
P
<0.05);15%替代组血浆AST活性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FML替代部分基础饲粮可改变育肥猪的机体代谢和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效果与替代量有关;其中,15%的替代量可显著改善75和110 kg育肥猪的机体氮代谢能力,增强60 kg育肥猪的机体抗氧化能力。
Select
全株甘蔗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Effects of Whole Sugarca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Serum Indexes and Rumen Fermentation Indexes of Goats
黄文琴, 吕小康, 王世琴, 杨承剑, 蒋小刚, 刁其玉, 张乃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82-51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全株甘蔗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4~5月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山羊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SC33、SC66和SC100组)分别用全株甘蔗替代33%、66%和100%的全株青贮玉米。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山羊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随着全株甘蔗添加比例的增加,山羊平均日采食量(ADFI)呈线性增加(
P
<0.05),SC100组山羊ADFI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2)随着全株甘蔗添加比例的增加,干物质、有机物、总能、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呈线性下降(
P
<0.05),CON、SC33组均显著高于SC66、SC100组(
P
<0.05)。3)随着全株甘蔗添加比例的增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线性增加(
P
<0.05),SC66、SC100组均显著高于CON、SC33组(
P
<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降低(
P
<0.05),SC66、SC100组显著低于CON、SC33组(
P
<0.05)。4)SC10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低于CON、SC66组(
P
<0.05),SC66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
P
<0.05),SC66、SC10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CON、SC33组(
P
<0.05)。CON、SC100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高于SC33、SC66组(
P
<0.05),SC100组血清肌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5)CON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SC66组(
P
<0.05),CON组乙酸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SC100组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CON组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全株甘蔗有利于提高山羊采食性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建议全株甘蔗适宜添加比例为33%~66%。
Select
高产纤维分解酶康氏木霉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
Mutagenesis Breeding and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ptimization of High Yield Fiber Decomposition Enzyme of
Trichoderma koningii
朱玉霞, 高爱琴, 张铁鹰, 刘俊丽, 刘欣彤, 张志鹏, 廖朝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192-5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产纤维分解酶康氏木霉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对康氏木霉诱变选育(紫外、硫酸二乙酯、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获得产纤维分解酶高的突变菌,并对其产酶发酵条件和水解秸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康氏木霉原菌经紫外、硫酸二乙酯、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筛选出了1株突变菌康氏木霉UH-1;与原菌相比,突变菌木聚糖酶活性提高了42.7%,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了78.5%。康氏木霉UH-1最适固态发酵产酶条件为玉米秸秆:麸皮为7:3、硫酸铵浓度2%、接种量1.1 mL、培养基含水量67%、发酵时间84 h、磷酸二氢钾浓度1%。在此条件下滤纸酶活性达到0.86 U/g,纤维素酶活性达到99.81 U/g,木聚糖酶活性达到1 150.32 U/g;而康氏木霉原菌滤纸酶活性为0.23 U/g,纤维素酶活性为46.38 U/g,木聚糖酶活性为677.86 U/g。本研究表明,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可有效对康氏木霉进行诱变育种,改善其产酶能力和秸秆水解能力。
饲料安全 Feed Security
Select
我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
1
污染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of Aflatoxin M
1
Contamination in Raw Milk from China
李松励, 闵力, 高亚男, 郑楠, 张养东, 王加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202-52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系统地评估我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
1
(AFM
1
)的污染情况。试验采集了我国奶业主产区(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和内蒙古)5 080份生鲜乳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进行AFM
1
浓度检测。结果显示:5 080份样品中,234个样品检测出AFM
1
(生鲜乳AFM
1
污染发生率为4.6%),均未超出中国和美国的限量标准(500 ng/L),仅36个(0.7%)生鲜乳样品超出了欧盟的限量标准(50 ng/L)。与对生鲜乳中AFM
1
污染状况对比分析可知,中国的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不同季节污染状况对比发现,生鲜乳中AFM
1
污染发生率在冬季为11.2%,远高于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1.5%、2.5%和4.5%)。因此,有必要在冬季重点关注AFM
1
的污染防控,合理规范化青贮饲料和精料的储存和使用。本研究将有助于未来的风险分析和对生鲜乳中AFM
1
污染的防控管理。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Select
饲粮不同油脂比例对冬毛期雄性银黑狐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Oil Ratio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of Male Silver Foxes during Winter-Furring Period
钟伟, 罗婧, 张婷, 孙旭阳,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210-52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油脂比例对冬毛期雄性银黑狐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450±140) g的健康雄性银黑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4种试验饲粮中油脂比例不同,但添加量均为14.00%,其中Ⅰ组试验饲粮中油脂由12.00%的鱼油和2.00%的豆油组成,Ⅱ组试验饲粮中油脂由9.38%的玉米油和4.62%的豆油组成,Ⅲ组试验饲粮中油脂由12.00%的玉米油和2.00%的豆油组成,Ⅳ组试验饲粮中油脂由1.50%的鱼油和12.50%的玉米油组成。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油脂比例对银黑狐的体长有显著影响(
P
<0.05),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鲜皮长均无显著影响(
P
>0.05)。Ⅱ组体长显著高于Ⅳ组(
P
<0.05),与Ⅰ和Ⅲ组差异不显著(
P
>0.05)。2)饲粮不同油脂比例对血清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
P
<0.05或
P
<0.01),对血清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P
>0.05)。Ⅱ组血清TG含量显著低于Ⅰ、Ⅲ和Ⅳ组(
P
<0.05),Ⅰ组血清LDL-C含量极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
P
<0.01)。3)饲粮不同油脂比例对血清球蛋白(GLOB)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05),对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尿素氮(U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P
>0.05)。Ⅱ组血清GLOB含量显著高于Ⅲ和Ⅳ组(
P
<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
P
>0.05)。4)饲粮不同油脂比例对血清补体4(C4)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05),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3(C3)、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P
>0.05)。Ⅲ组血清C4含量显著低于Ⅰ、Ⅱ和Ⅳ组(
P
<0.05),Ⅰ、Ⅱ和Ⅳ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5)饲粮不同油脂比例极显著影响了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
P
<0.01)。Ⅱ组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Ⅰ、Ⅲ和Ⅳ组(
P
<0.01),Ⅲ和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
P
<0.01);Ⅰ组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
P
<0.01),Ⅱ、Ⅲ和Ⅳ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Ⅱ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Ⅰ组(
P
<0.01),显著高于Ⅳ组(
P
<0.05),与Ⅲ组差异不显著(
P
>0.05)。综合本试验结果可知,饲粮油脂来源为9.38%玉米油和4.62%豆油时,降低了血清中TG和LDL-C的含量,升高了血清中GLOB的含量,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从而促进了冬毛期雄性银黑狐体长的增加。
Select
多孔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盲肠内容物与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及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Effects of Porous Zinc Oxide on Fecal Microelement Contents, Short Chain Fatty Acid Contents in Cecum Content and Feces and Intestinal Bacterial Diversity of Weaned Piglets
彭鹏, 陈思佳, 蒋再慧, 汤小朋, 李成良, 邓敦, 罗杰, 王跃丽, 印遇龙,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221-52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多孔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盲肠内容物与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及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192头体重为(6.32±0.24) kg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公母各占1/2)。其中,A组(正对照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 000 mg/kg普通氧化锌的饲粮,B组(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0 mg/kg多孔氧化锌的饲粮,D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多孔氧化锌的饲粮。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1)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仔猪粪便中锌含量显著降低(
P
<0.05);C组仔猪粪便中锰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D组(
P
<0.05),与B组差异不显著(
P
>0.05)。2)与B组相比,A组、C组和D组盲肠内容物中乙酸含量分别增加33.58%、44.74%、39.79%(
P
<0.05),C组和D组盲肠内容物中丙酸含量显著增加(
P
<0.05);与A组相比,C组和D组盲肠内容物中各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P
>0.05);各组粪便中各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3)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空肠内容物特有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大幅度提高,且B组、C组、D组Chao1、ACE指数逐步提高(
P
>0.05),并有提高Simpson指数的趋势(
P
=0.095 9)。从菌群门水平分布看,随着多孔氧化锌添加量的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从菌群属水平分布看,与B组相比,A组、D组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相对丰度增加,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相对丰度降低,A组、C组罗斯氏菌属(
Rothia
)相对丰度增加。由此可见,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多孔氧化锌能够提高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有利于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相比于普通氧化锌,多孔氧化锌还能减少断奶仔猪粪便锌的排放,节约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Select
饲粮粗纤维水平与采食时间对生长猪肠道食糜通过速度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Fiber Level and Feeding Time on Passage Rate of Digesta in Intestinal Tract of Growing Pigs
高庆涛, 赵峰, 张虎, 王亚, 刘保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230-5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纤维水平和采食时间对生长猪肠道各段食糜通过速度的影响,为体外模拟消化过程的设置提供生理学依据。试验采用2×2完全随机设计,饲粮粗纤维水平分别为3.39%和5.56%,采食时间分别08:00和16:00。选择体重为(21.90±1.62) kg的大×长二元杂交去势公猪2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随机选择其中2组在十二指肠安装T型套管,另2组在回肠末端安装T型套管。测定饲粮中三氧化二铁(指示剂)在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及全消化道的出现与消失时间。结果表明:1)以食糜中指示剂颜色出现作为通过速度计时,饲粮粗纤维水平对食糜在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及全消化道的通过速度均有显著影响(
P
<0.05),采食时间对食糜在十二指肠、回肠末端通过速度均有显著影响(
P
<0.05),但对食糜在全消化道的通过速度无显著影响(
P
>0.05),两者对食糜在十二指肠的通过速度有显著交互作用(
P
<0.05)。与3.39%饲粮粗纤维水平相比,5.56%饲粮粗纤维水平使食糜的通过速度显著加快(
P
<0.05),08:00采食的食糜通过速度(除全消化道外)显著快于16:00采食的食糜通过速度(
P
<0.05)。2)以食糜中指示剂颜色消失或以指示剂颜色出现与消失的平均时间作为通过速度计时,饲粮粗纤维水平和采食时间对食糜在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及全消化道通过速度有显著的影响(
P
<0.05),但两者间对食糜在十二指肠、回肠末端通过速度无显著的交互效应(
P
>0.05),对全消化道通过速度有显著的交互效应(
P
<0.05)。与3.39%饲粮粗纤维水平相比,5.56%饲粮粗纤维水平使食糜的通过速度显著加快(
P
<0.05),08:00采食的食糜通过速度显著快于16:00采食的食糜通过速度(
P
<0.05)。由此可见,5.56%饲粮粗纤维水平能够提高食糜在猪消化道各段的通过速度;08:00采食的食糜通过速度高于16:00采食的食糜通过速度。
Select
生长期肉鸡不同豆粕净能值研究
Study on Net Energy Values of Different Soybean Meals for Chickens during Growing Period
班志彬, 闫晓刚, 魏柄栋, 李立佳, 张莹, 孙蕾, 梁浩, 郎朝丽, 杨华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238-5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利用禽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进行能量代谢试验,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替代法测定生长期肉鸡不同豆粕净能值。采用近似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共分6期,每期均选用同一孵化场的1日龄罗斯308雄性肉鸡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只鸡。基础饲粮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饲粮组分别饲喂5种豆粕(3种带皮豆粕、2种去皮豆粕)按25%比例替代基础饲粮组成的试验饲粮。每期31 d,1~20日龄鸡舍内饲养,21日龄称重后从每组中选择2只健康、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分别放入呼吸测热装置的代谢室内9 d,测定气体交换和排泄物总量,其中适应3 d,呼吸测热3 d,绝食测热3 d,呼吸测热的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基础饲粮组相比,试验饲粮组的表观代谢能、代谢能摄入量、沉积能和净能显著降低(
P
<0.05)。本试验得出,3种带皮豆粕对生长期肉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9.39、9.70、9.71 MJ/kg,2种去皮豆粕分别为10.35、10.47 MJ/kg。3种带皮豆粕对生长期肉鸡的净能值分别为5.71、5.84、5.50 MJ/kg,2种去皮豆粕分别为6.04、6.31 MJ/kg。
Select
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胃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Effects of Yeast Polysaccharide on Gastrointestinal Development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of Sucking Calves
董金金, 高艳霞, 李妍, 李秋凤, 曹玉凤, 刘博, 许利民, 李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247-52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胃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犊牛5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在饲喂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Ⅱ、Ⅲ、Ⅳ组犊牛瘤胃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高于Ⅰ组,其中Ⅲ组显著高于Ⅰ组(
P
<0.05);Ⅲ组犊牛十二指肠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
P
<0.05);Ⅲ组犊牛空肠淀粉酶(
P
<0.05)、胰蛋白酶(
P
<0.01)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Ⅱ、Ⅲ、Ⅳ组空肠脂肪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
P
<0.05)。2)Ⅲ组犊牛瘤胃乳头长度、宽度和黏膜厚度显著高于Ⅰ组(
P
<0.05);十二指肠、空肠中段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Ⅰ组(
P
<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
P
<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由此可见,添加酵母多糖能促进犊牛胃肠道形态发育,提高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犊牛饲粮中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Select
貉对5种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粗蛋白质消化率及有效能值的测定
Evaluations of Crude Protein Digestibility and Effective Energy Values in Five Animal Protein Feeds for Raccoon Dogs
董雪玉, 李漠, 牛一兵, 巩文洋, 王夕国, 李永, 段玲欣, 冯敏山, 李素芬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255-52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12.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测定貉对5种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及有效能值。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公、母貉各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1只,单笼舍饲。6组貉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以20%(鱼粉、鸡肉粉或肉骨粉)或15%(血粉或酶解羽毛粉)待测饲料替代基础饲粮组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显示:公、母貉对上述5种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干物质、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及消化能和代谢能均无显著差异(
P
>0.05)。貉对鱼粉、肉骨粉、鸡肉粉、血粉和酶解羽毛粉的消化能分别为17.30、12.60、17.09、20.27和18.84 MJ/kg,代谢能分别为13.94、10.38、14.44、16.05和15.10 MJ/kg,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94.8%、80.7%、81.0%、92.6%和87.5%。由此得出,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貉对鱼粉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最高,其次为血粉和酶解羽毛粉,对鸡肉粉和肉骨粉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较低。
总目录
Select
《动物营养学报》2018年(30卷)总目次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12): 5263-5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闻公告
更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单位:《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
主 编:计成
副主编
:尹靖东 谭支良 李爱科 姚军虎
编辑部主任:赵广永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61/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67X
国内邮发代号:80-591
定价:150元/期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