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大事记
数据库收录
文献计量学指标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著作权转让协议
论文规范标准
写作指南
编委会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关键词排行
关键词云
知识脉络
作者关系图
期刊订阅
道德声明
OA政策
公益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1年, 第3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1-07-15
全选
|
目录 Contents
Select
封面与封底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目次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 REVIEW
Select
禽类硒蛋白基因组与营养代谢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Correlation between Avian Selenoprotein Genome and Nutritional Metabolic Diseases
黄家强, 任发政, 雷新根, 王鹏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01-36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硒是家禽必不可少的微量矿物元素,满足家禽硒需要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功能,而且能提高生产性能。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禽类的硒蛋白基因组、禽类与哺乳动物硒蛋白基因组的区别,以及禽类的硒蛋白基因组与营养代谢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全面理解硒对家禽生理和营养代谢功能的作用提供参考,为家禽营养与硒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Select
甘油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Glycerol in Ruminant Production
朴泯宇, 刁其玉,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08-36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量生物燃料副产品的问世,人们对生产生物柴油作为生物可再生燃料的兴趣与日俱增。甘油是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糖醇,但口感甜美,在水中的溶解度指数高。此外,它也是肝脏和脂肪组织合成甘油三酯和磷脂的重要底物,还能够参与糖异生和糖酵解途径进行糖代谢,从而提高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并减少酮体含量。近几年大量的试验支持用低水平的甘油改善围产期奶牛能量平衡和肝脏糖原合成,以缓解酮病发生,但甘油的水平过高,会增加瘤胃中丙酸和丁酸的含量,从而造成反刍动物瘤胃代谢性酸中毒。本文基于近几年甘油对肉牛和奶牛生长性能和代谢、瘤胃内发酵和屠宰性状等方面的影响,客观论证甘油作为一种糖异生的前体物质取代传统饲粮中的部分能量饲料原料的可行性。
Select
脂肪酶的作用机理及分泌调节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and Secretion Regulation of Lipase
闫昭明, 刘霜莉, 黄华山, 陈清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22-36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脂质作为"三大营养素"之一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丰富的生理功能。脂肪酶通过逐步水解反应将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对脂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发挥调控作用。目前对脂肪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甘油三酯脂肪酶、激素敏感脂肪酶及单酰甘油脂肪酶。在"全面禁抗"的大环境下,酶制剂是替代抗生素的良好选择之一,在畜禽生产中合理应用脂肪酶可补充动物内源酶缺乏,并表现出一定的促生长作用。本文就不同脂肪酶的作用及分泌调节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其在饲料行业及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Select
奶牛低血钙症引起的产乳热发病机理及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Pathogenesis and Nutritional Regulation of Milk Fever Caused by Hypocalcemia of Dairy Cows
张帆, 王辉, 呙于明,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29-3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产乳热又称产后瘫痪,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其直接原因是由于泌乳的开始,肠道吸收和骨钙动员不能及时补充血钙的损失,大量血钙被分泌到乳中,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引起奶牛产后瘫痪。产乳热多发于高产的经产奶牛,临床上以低血钙症、肌无力、精神沉郁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随着血钙水平的降低会伴发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疾病,增加了奶牛的死淘率。因此,预防奶牛产乳热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奶牛血钙来源包括肠道吸收、骨钙动员和肾脏重吸收,通过这3个途径的有效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奶牛产犊时血钙水平,是预防奶牛产乳热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奶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和营养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产乳热的预防提供指导。
Select
驴乳的抗氧化功能及作用机理
Antioxidative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Donkey Milk
岳远西,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39-36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驴乳与人乳成分相似,并具有低过敏性,是理想的代乳品。驴乳中含有丰富的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和免疫球蛋白等活性因子,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是新兴的功能乳品。驴乳的抗氧化特性有益于人体的氧化防御,其作为天然的抗氧化乳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驴乳的基本成分组成、抗氧化功能及作用机制,以期为驴乳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Select
猪β-防御素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in Expression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 Porcine β-Defensins
苏国旗, 宋陶, 黄金秀, 刘作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45-36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猪β-防御素是一种先天免疫小分子蛋白质,在宿主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具有抗细菌和病毒的活性,还能通过连接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来调节免疫功能,抵抗病原体的感染。基于猪β-防御素的抗微生物活性及其免疫调节功能,其既可以作为提高免疫力的内在潜力,也可以开发成外源应用的抗生素替代品。本文将综述猪β-防御素的表达与分布、表达调控、生物学功能及其异源表达。
Select
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动物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Regulation and Mechanism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 on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of Animals
王琪, 肖融, 王敬, 齐仁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57-36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屏障是阻止肠道病原体入侵的第1道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以及免疫屏障。胞外多糖是乳酸菌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及周围生长介质中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研究证实,乳酸菌胞外多糖可增强动物肠道屏障功能,但通过何种具体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尚不清楚。本文概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动物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肠道菌群对围产期母猪能量失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Effects of Gut Microbiota on Energy Imbalance in Perinatal Sows and Its Mechanism
张龙林, 李浩, 谭碧娥, 范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65-36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母猪围产期是指分娩前10天至分娩后10天,是母猪繁殖周期中相当特殊而关键的高风险期。围产期母猪极易由于生理代谢以及营养需求等急剧变化发生氧化应激,从而引起母猪肠道菌群紊乱,进而造成能量失衡。而肠道菌群的特征性变化可能是加剧母猪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外源因素,这使其成为调控母猪围产期能量平衡的重要靶点。本文就围产期阶段母猪自身生理变化、饲粮结构变化特点及肠道菌群特征进行剖析,以探讨围产期母猪能量代谢障碍的原因,旨在为生产中母猪能量平衡的调控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Select
脂质代谢对鸡肉风味的影响及相关调控因子
Effects of Lipid Metabolism on Chicken Flavor and Related Regulatory Factors
黄泰来, 金睿, 温建崇, 曹满湖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76-36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鸡肉风味是对鸡肉品质选择的重要指标。鸡肉风味的形成与风味前体物质以及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联系。脂质是影响风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肉鸡生产以及肉品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综述了影响鸡肉风味形成的前体物质、脂质对鸡肉风味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脂质合成过程及相关调控因素等,为深入理解鸡肉风味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为改善鸡肉风味的研究提供方向。
Select
奶牛乳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Milk of Dairy Cows
詹经纬, 童津津, 熊本海, 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86-36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乳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微生物也为机体发挥一些重要的生理功能。随着16S rRNA基因测序等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人们对乳汁中微生物区系结构的理解也愈加深入。健康奶牛的乳汁及初乳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微生物区系,若菌群结构紊乱则会发生乳腺炎,伴随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显著降低。据报道,影响乳汁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奶牛的基因型、代谢紊乱及饲养条件等,而抗生素的使用不会对其造成显著持久的影响。这说明乳汁中微生物区系不仅受到机体的严格调控,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全面地了解乳汁微生物区系的特点,并在将来通过乳汁微生物区系指征乳腺健康状况提供理论基础。
Select
奶牛乳腺退化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Dairy Cow Mammary Gland Involution and Its Nutrition Regulation
黄国灏, 陈俊材, 董国忠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693-37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乳腺退化是奶牛干奶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乳腺退化过程中,乳腺上皮细胞内的囊泡和脂滴逐渐增多,细胞器萎缩,细胞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乳成分合成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干奶期奶牛乳腺退化发生机理及其调控手段,主要原因是加速奶牛干奶初期乳腺退化一方面可以降低干奶期乳腺内感染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有提高短干奶期(30 d左右)奶牛下一泌乳周期产奶量的潜在可能。目前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和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2条信号通路在乳腺退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通过营养手段可以调控奶牛的乳腺退化过程。本文旨在对奶牛乳腺退化的相关机制和乳腺退化营养调控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现代高产奶牛健康养殖提供新的思路,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奶牛乳腺退化提供参考。
Select
胆汁酸菌群修饰介导肠道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
Gut Microbiota-Dominated Bioconversion of Bile Acids on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A Systemic Review
杨鑫, 汪水平, 谭支良, 刘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02-37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肠肝循环过程中,肝脏合成分泌的共轭胆汁酸经由肠道菌群生物学修饰(去共轭化、脱羟基化、差向异构化、酯化及脱硫反应)转化为去共轭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通过参与免疫因子代谢调控免疫反应,在肠黏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归纳参与胆汁酸代谢的肠道菌群、胆汁酸菌群代谢物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作用于肠道免疫细胞的黏膜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建立肠道菌群-胆汁酸-肠道黏膜免疫的生物学复杂网络,为深入了解肠道菌群介导胆汁酸生物修饰调控肠黏膜免疫的分子机制提供思考。
Select
甘草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Licorice Extract: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
尹胜港, 尤婷, 汤加勇, 赵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13-37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临床上具有补气、止咳、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甘草提取物含皂苷类、黄酮类、甘草多糖等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炎杀菌、抗氧化等药理方面的作用。本文对甘草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其作为饲用添加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冬眠行为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Animal Hibernation Behavior and Gut Microbiota
朱宇航, 司华哲, 张玉, 徐超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19-37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冬眠是动物界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在寒冷并且缺乏食物的冬季,冬眠能够帮助动物节约大量的能量。冬眠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在冬眠期和非冬眠期差异显著。本文总结了冬眠动物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冬眠期与非冬眠期间的显著差异、冬眠期间动物肠道微生物变化与肠道免疫系统变化的联系,以期为今后冬眠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Select
表皮生长因子信号调控隐窝-绒毛轴更新和再生的研究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ignal Regulating Renewal and Regeneration of Crypt-Villous Axis
谢文文, 刘振华, 张得香, 王修启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26-37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肠道干细胞生态位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信号主要是其配体与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后,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等下游信号通路,将有丝分裂信号从细胞表面传到细胞核内,刺激干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肠上皮更新和损伤后修复的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腔中某些营养素也可通过EGF信号的不同支路参与调控干细胞生态位稳态,以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本文就肠道中EGF信号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系统综述了该信号及其所介导的功能性氨基酸在干细胞驱动的隐窝-绒毛轴更新和再生中的作用,以期为肠道的靶向调控提供参考。
猪营养与饲料 SWINE NUTRITION AND FEED
Select
乳果糖和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Synbiotic Containing Lactulose and
Bacillus coagulans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ies and Blood Indexes of Weaned Piglets
赵祖艳, 杨运南, 刘日亮, 张云龙, 胡浩, 郑卫江, 姚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35-37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果糖和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27~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阉公猪,初始体重为(9.09±0.12) kg,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2)、试验Ⅰ组(
n
=6)和试验Ⅱ组(
n
=6)。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75 mg/kg的金霉素,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乳果糖和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10 g/kg的乳果糖和2×10
9
CFU/kg的凝结芽孢杆菌)。试验期29 d。结果表明:1)第1天、第15天和第29天,3组之间体重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第1~2周,3组之间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差异(
P
>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且与试验Ⅰ组无显著差异(
P
>0.05)。第3~4周和第1~4周,3组之间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差异(
P
>0.05)。2)第3~4周,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第1~2周和第1~4周,3组之间腹泻率无显著差异(
P
>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总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试验Ⅰ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但试验Ⅱ组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
P
>0.05)。4)3组之间血液常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综上所述,在无抗饲粮中添加乳果糖和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总能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并降低F/G。
Select
早期粪菌移植对仔猪肠道发育、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激素分泌的影响
Effects of Early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Intestinal Development,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Intestinal Hormone Secretion of Piglets
张卓, 黄金秀, 杨飞云, 兰云贤, 朱思源, 刘静波, 刘作华, 齐仁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45-37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粪菌移植(FMT)对仔猪肠道发育、肠道菌群组成、肠道激素分泌的影响。选取相同出生日期的新生"长×荣"二杂仔猪6窝,分为2组,每组3窝。在出生后3~7 d,FMT组仔猪每天灌喂1 mL健康成年猪的粪便菌悬液,对照组仔猪灌喂等量无菌生理盐水。28日龄时,每组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6头健康仔猪采集静脉血后屠宰,收集相应肠道及内容物样品用于组织形态、激素水平、基因表达和肠道菌群组成的检测。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约20%(
P
<0.01),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降低(
P
<0.01),而隐窝深度极显著增加(
P
<0.01)。2)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血清中胆囊收缩素(CCK)、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饥饿素(ghrelin)这3种肠道激素的水平不同程度增加,其中GLP-1和ghrelin的水平达到显著水平(
P
<0.05);FMT组仔猪回肠中CCK和ghrelin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增加(
P
<0.05或
P
<0.01),CCK的受体胆囊收缩素A受体(
CCKAR
)和胆囊收缩素B受体(
CCKBR
)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样显著或极显著增加(
P
<0.05或
P
<0.01),而ghrelin的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GHSR
)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
P
>0.05);FMT组仔猪结肠中GLP-1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
P
<0.01),其受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GLP
-1
R
)的mRNA相对表达量有上升趋势(
P
>0.05)。3)FMT明显改变了受体仔猪回肠中的菌群结构,增加了结肠菌群的alpha多样性。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回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加,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减少;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回肠中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的相对丰度减少,SMB53、
Sarcina
和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的相对丰度增加。2组仔猪的结肠菌群组成差异不明显。4)将肠道中相对丰度排在前3位的菌群与肠道激素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回肠中韦荣球菌属(
Veillonella
)和嗜血杆菌属(
Haemophilus
)的相对丰度与GLP-1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05);结肠中颤螺菌属(
Oscillospira
)的相对丰度与GLP-1表达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01),密螺旋体属(
Treponema
)的相对丰度与CCK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05),而瘤胃球菌属(
Ruminococcus
)和拟杆菌属(
Bacteroides
)的相对丰度与CCK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05)。这些结果表明早期FMT能够加速受体仔猪的生长和肠道发育,并通过干预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影响肠道激素的分泌和传递。
Select
鸟氨酸-α-酮戊二酸对由
D
-半乳糖导致的慢性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肠道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Ornithine-α-Ketoglutar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Organ Indexes,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Piglets with Chronic Oxidative Stress Caused by
D
-Galactose
王鹏, 黎育颖, 田军权, 苏文璇, 尹杰, 印遇龙, 姚康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59-37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对由
D
-半乳糖导致的慢性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肠道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健康的"长×大"二元杂交断奶阉公猪,平均体重为(7.68±0.56) kg,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模型组(基础饲粮+5 g/kg BW
D
-半乳糖)、SOKG组(基础饲粮+5 g/kg BW
D
-半乳糖+0.5%OKG)、MOKG组(基础饲粮+5 g/kg BW
D
-半乳糖+1.0%OKG)和LOKG组(基础饲粮+5 g/kg BW
D
-半乳糖+2.0%OKG),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8 d,试验结束后测定仔猪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肠道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模型组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5),料重比(F/G)则显著增加(
P
<0.05);SOKG组末重、ADG相较于模型组显著增加(
P
<0.05),F/G则显著降低(
P
<0.05);MOKG组F/G相较于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05)。2)MOKG组脾脏指数以及肾脏指数相较于对照组和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5)。3)SOKG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05);MOKG组和LOKG组回肠隐窝深度较模型组有所降低(
P
>0.05)。4)MOKG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05);模型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5),而SOKG组血清ALP活性相较于模型组显著增加(
P
<0.05);MOKG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05);MOKG组和LOKG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相较于对照组和模型组显著增加(
P
<0.05)。由此可见,OKG可以减轻生长抑制,通过促进脾脏和肾脏生长,改善小肠黏膜形态结构,提高血清TP、IgG和IgM含量与ALP活性,从而缓解由
D
-半乳糖造成的仔猪慢性氧化应激。
禽营养与饲料 POULTRY NUTRITION AND FEED
Select
饲粮添加一水肌酸对宰前运输应激黔东南小香鸡血液指标、肉品质及肌肉糖酵解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Creatine Monohydrate on Blood Indexes, Meat Quality and Muscle Glycolysis of
Qiandongnan Xiaoxiang
Chickens Subjected to Pre-Slaughter Transportation Stress
张柏林, 刘宁, 李家惠, 王双双, 郝美林, 王庆容, 练凤仙, 胡建琴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68-37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一水肌酸(CMH)对宰前运输应激黔东南小香鸡血液指标、肉品质及肌肉糖酵解的影响。试验选择15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黔东南小香鸡160羽,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A组和B组饲喂基础饲粮,C组和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6%和0.12%的CMH。试验期为14 d。试验结束当天,A组不做运输应激处理,B组、C组和D组进行3 h宰前运输应激处理。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CMH对黔东南小香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
P
>0.05)。2)与A组相比,B组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增加(
P
<0.05),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胸肌pH
24 h
、糖原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胸肌亮度(L
*
)值、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乳酸含量及糖酵解潜力显著增加(
P
<0.05),胸肌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和果糖-2,6-二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
P
<0.05)。3)与B组相比,D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
P
<0.05),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胸肌pH
24 h
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
P
<0.05),胸肌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和果糖-2,6-二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
P
<0.05),胸肌L
*
值、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乳酸含量及糖酵解潜力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12%的CMH缓解了黔东南小香鸡运输应激,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了运输应激引起的肌肉糖酵解,对宰前运输应激黔东南小香鸡肌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Select
龙须菜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Polysaccharid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mune Function of Broilers
李文嘉, 徐彬, 王琳燚, 付趁, 王改利, 马慧慧, 孙全友, 邓文, 白杰, 席燕燕, 魏凤仙, 李绍钰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78-3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龙须菜多糖(GLP)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288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ANTI)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龙须菜多糖和10 mg/kg抗生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分为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肉鸡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1~21日龄和22~42日龄时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2)龙须菜多糖组肉鸡21和42日龄时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42日龄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21和42日龄时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
P
<0.05)。3)龙须菜多糖组肉鸡42日龄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
P
<0.05);抗生素组21和42日龄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
P
<0.05)。4)龙须菜多糖组肉鸡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21日龄时显著低于其他2组(
P
<0.05),42日龄时显著低于抗生素组(
P
<0.05);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在21和42日龄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5)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肉鸡21日龄时肠道黏膜
IL
-1
β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42日龄时肠道黏膜
TNF
-
α
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龙须菜多糖组42日龄时肠道黏膜
IL
-1
β
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
P
<0.05)。 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龙须菜多糖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肉鸡的肠道炎性反应。
Select
大蒜粉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Effects of Garlic Powder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Ability, Immunity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of Broilers
余洋, 沈媛媛, 杨彩梅, 刘金松, 曾新福, 冯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90-37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蒜粉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480羽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75 mg/kg金霉素,2个大蒜粉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大蒜粉(1 000 mg/kg大蒜粉组)、基础饲粮+2 000 mg/kg大蒜粉(2 000 mg/kg大蒜粉组)。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大蒜粉可显著提高1~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
P
<0.05),添加1 000和2 000 mg/kg大蒜粉可显著降低1~21日龄肉鸡的料重比(
P
<0.05);2)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比,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大蒜粉均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Y(IgY)、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
P
<0.05),显著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P
<0.05),且大蒜粉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组(
P
<0.05);3)2 000 mg/kg大蒜粉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大蒜粉可显著提高肉鸡21日龄绒毛高度,添加1 000和2 000 mg/kg大蒜粉均可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隐窝深度(
P
<0.05),并可显著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
P
<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大蒜粉均可显著降低回肠黏膜Toll样受体2(
TLR
2)的相对表达量(
P
<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大蒜粉能促进肉鸡生长,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发育,减少炎症反应。本试验中,肉鸡饲粮中大蒜粉的最佳添加量为1 000 mg/kg。
Select
不同比例豆粕组合的营养价值及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Nutrient Levels of Soybean Meal Combinations in Different Ratios and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ment of Metabolizable Energy for Broilers
江秋雨, 武威, 呙于明, 班志彬, 张炳坤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799-38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不同比例豆粕和豆皮配制出不同种类的6种人工豆粕,测定人工豆粕营养成分含量和代谢能,旨在建立豆粕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选取1 008只1日龄爱拔益加(AA)公雏鸡,随机分为7组(其中1组为饥饿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于14~16日龄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肉仔鸡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营养成分逐步回归建立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结果表明:1)配制的6种人工豆粕中粗蛋白质(CP)含量呈梯度增加,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4.65%、42.57%、33.86%和45.09%。2)碳水化合物成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9.86、12.88和42.79 g/kg。3)14~16日龄肉仔鸡不同人工豆粕饲粮AME、AMEn、TME和TMEn平均值分别为11.68、11.48、12.30和12.06 MJ/kg,不同人工豆粕原料AME、AMEn、TME和TMEn平均值分别为11.36、11.17、12.74和12.51 MJ/kg。4)用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逐步回归建立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如下:AME=9.078-0.123CF+0.060CP(
R
2
=0.982,
P
<0.01),AME=2.236+0.187CP-0.120EE(
R
2
=0.911,
P
<0.01);用寡糖含量建立肉仔鸡预测方程为AME=4.825+0.121CP+0.019蔗糖-0.229EE(
R
2
=0.970,
P
<0.01)等。用交叉验证法验证常规营养成分的预测方程,预测值和实测值接近,建立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较成功。
Select
酶解青蒿联合地衣芽孢杆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Effects of Enzymatically Treated
Artemisia annua
Combined with
Bacillus licheniformi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ecal Microbiota of Broilers
金瑶瑶, 徐彬, 王琳燚, 孙全友, 席燕燕, 袁艳枝, 王改利, 付趁, 李绍钰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10-38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解青蒿联合地衣芽孢杆菌饲喂肉仔鸡对其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科宝(Cobb)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抗生素(主要成分为维吉尼霉素)、1 g/kg酶解青蒿以及1 g/kg酶解青蒿+2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
P
<0.05),抗生素组和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18%和7.49%(
P
>0.05);试验Ⅱ组肉仔鸡终末体重显著提高(
P
<0.05),抗生素组和试验Ⅰ组分别提高6.94%和6.94%(
P
>0.05)。各组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
P
>0.05)。2)对肉仔鸡盲肠菌群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抗生素组和各试验组盲肠菌群多样性均有所提高(
P
<0.05)。对4组肉仔鸡盲肠菌群组成进行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各试验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
P
<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P
<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各试验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P
<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
P
<0.05),试验Ⅱ组瘤胃球菌科UCG-014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
P
<0.05)。由此得出,酶解青蒿用于肉仔鸡饲粮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质。饲粮单独添加酶解青蒿具有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趋势,酶解青蒿和地衣芽孢杆菌联用可通过改善盲肠菌群结构,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提高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的比例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
Select
饲粮精氨酸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Arginine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Capacity, Immune Function and Meat Quality of
Qingyuan
Partridge Chickens during 91 to 120 Days of Age
范秋丽, 叶金玲, 林楚晓, 林厦菁, 李龙, 邝智祥, 国春艳, 邓远帆, 蒋守群, 阮栋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21-3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氨酸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 050只91日龄清远麻鸡母鸡,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各组饲粮精氨酸水平分别为0.66%、0.78%、0.90%、1.02%、1.14%。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饲粮精氨酸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
P
>0.05)。2)随着饲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血浆和空肠黏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血浆总抗氧化力(T-AOC)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
P
<0.05),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
P
<0.05),空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
GPX
1)mRNA表达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
P
<0.05)。3)饲粮精氨酸水平对120日龄清远麻鸡血浆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含量和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P
>0.05),但空肠Toll样受体4(
TLR
4)和髓样分化因子88(
MYD
88)mRNA表达量随饲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呈二次曲线降低(
P
<0.05),空肠闭合小环蛋白-1(
ZO
-1)mRNA表达量随饲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呈二次曲线升高(
P
<0.05)。4)120日龄清远麻鸡屠宰率随饲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
P
<0.05),但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胸肌剪切力、pH 和肉色均无显著影响(
P
>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精氨酸可改善91~120日龄清远麻鸡肠道抗氧化能力和胴体性状,但对免疫功能和肉品质无明显影响。以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为主要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估测,91~12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精氨酸适宜水平分别为0.88%和0.94%。
Select
黄梁木叶对麻黄鸡屠宰性能、小肠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Neolamarckia cadamba
Leaves on Slaughter Performance, Small Intestine Morpholog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Partridge Chicken
陈娜, 周玮, 和立文, 李云, 陈晓阳, 张庆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33-38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黄梁木叶对麻黄鸡屠宰性能、小肠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76只来源一致、体态健康、体重为(524.36±12.09) g的30日龄雌性麻黄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饲喂基础饲粮+5%黄梁木叶干粉,C组饲喂基础饲粮+5%青贮黄梁木叶,D组饲喂基础饲粮+5%接种乳酸菌青贮黄梁木叶。试验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组麻黄鸡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降低(
P
<0.05),但腿肌率显著提高(
P
<0.05);C组和D组麻黄鸡肌间脂肪宽度显著降低(
P
<0.05);D组麻黄鸡胸肌率显著提高(
P
<0.05)。2)与A组相比,B组麻黄鸡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
P
<0.05),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降低(
P
<0.01);C组麻黄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值以及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
P
<0.01);D组麻黄鸡盲肠相对长度显著提高(
P
<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值极显著提高(
P
<0.01),回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提高(
P
<0.05)。3)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麻黄鸡血清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降低(
P
<0.01)。综上所述,饲粮添加5%黄梁木叶对麻黄鸡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小肠的形态发育,其中,5%接种乳酸菌青贮黄梁木叶有助于提高麻黄鸡的屠宰性能。
Select
不同养殖方式下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广西黄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与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Effects of Adding
Clostridium butyricum
to Diet under Different Raising Mod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Cecal Microflora of
Guangxi
Yellow Chickens
韦晓芳, 沈水宝, 吴克宁, 李修宇, 袁汝喜, 雷丽莉, 张淑芳, 章岳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42-3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方式下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广西黄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与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健康状态良好的广西黄鸡3 300羽,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30羽。2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和试验组(基础饲粮+500 g/t丁酸梭菌,制粒后活菌数≥2.88×10
5
CFU/g),分2个阶段进行饲养试验:第1阶段35~49日龄,笼养方式;第2阶段50~80日龄,转换为地面散养方式。结果表明:1)35~49日龄笼养阶段,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广西黄鸡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但具有提高广西黄鸡平均日增重以及降低料重比的趋势(
P
>0.05)。2)35~49日龄笼养阶段和50~80日龄散养阶段,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
P
<0.05),显著降低隐窝深度(
P
<0.05),显著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
P
<0.05)。3)在不同的养殖模式下,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
P
<0.05),有提升梭菌属和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的趋势(
P
>0.05);且笼养转散养后,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
P
<0.05),盲肠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
P
>0.05)。综上所述,在不同养殖方式下,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不同日龄广西黄鸡的生长性能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有提高平均日增重以及降低料重比的趋势,可以促进广西黄鸡肠道形态的发育,提高盲肠菌群的相对丰度,且笼养转散养后,盲肠菌群的相对丰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Select
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Xylooligosaccharide on Egg Quality, Serum Antioxidant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of Laying Hens
周建民, 邱凯, 张海军, 武书庚, 王晶, 齐广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53-3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低聚木糖(XOS)对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480只45周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1%、0.02%、0.04%和0.08%的XOS。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0.01%~0.08%XOS线性提高试验第12周末蛋黄颜色(
P
<0.05)。2)试验第12周末,随饲粮XOS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线性升高(
P
<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呈二次变化(
P
<0.05),即随XOS添加水平的提高先降低后升高;饲粮添加0.01%~0.08%XOS线性降低了第12周末蛋鸡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
P
<0.05)。3)随饲粮XOS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鸡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线性降低趋势(0.05≤
P
<0.10),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线性降低(
P
<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二次变化趋势(0.05≤
P
<0.10),即随XOS添加水平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而肝脏指数和肝脏甘油三酯含量随XOS添加水平提高呈线性上升趋势(0.05≤
P
<0.10);此外,饲粮添加XOS显著降低了蛋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XOS提高了蛋鸡蛋黄颜色,这可能与XOS改善蛋鸡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调节脂质代谢有关。
Select
维生素A和维生素K
3
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肝脏指数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Vitamin A and Vitamin K
3
on Performance, Egg Quality, Liver Index and Lipid Metabolism of Laying Hens during Later Laying Period
习羽, 方璧君, 徐晶云, 赵迪, 郭双双, 张正帆, 丁斌鹰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63-38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A和维生素K
3
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肝脏指数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选取88周龄罗曼粉蛋鸡1 080羽,随机分成9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分别为0、7 000和14 000 IU/kg,维生素K
3
添加水平分别为0、2.0和4.0 mg/kg。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A和维生素K
3
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无显著影响(
P
>0.05)。2)与添加0 IU/kg维生素A相比,添加7 000和14 0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第4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P
<0.05),显著降低了第8周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和肝脏指数(
P
<0.05);与添加0和2.0 mg/kg维生素K
3
相比,添加4.0 mg/kg维生素K
3
显著降低了第8周血清TG含量。3)与添加7 000 IU/kg维生素A相比,添加14 000 IU/kg维生素A显著降低了肝脏总胆固醇和TG含量(
P
<0.05)。4)与添加0 IU/kg维生素A相比,添加14 000 IU/kg维生素A显著下调了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脂肪酸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显著上调了肝脏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 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5)维生素A和维生素K
3
对血清TG含量和肝脏指数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P
<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4 000 IU/kg维生素A和4.0 mg/kg维生素K
3
可以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脂质代谢功能,降低肝脏指数,但不影响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Select
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28~70日龄马冈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回肠黏膜免疫屏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Fermented Cottonseed Meal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Expression of Immune Barrier Related Genes in Ileum Mucosa of
Magang
Geese during 28 to 70 Days of Age
申佳佳, 汪珩, 张艺, 陈俊鹏, 许克铨, 王旭龙, 王文策, 朱勇文, 杨琳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73-38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28~70日龄马冈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回肠黏膜免疫屏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28日龄马冈鹅公鹅432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各组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10%、15%、20%和25%(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0、22、44、66、88和11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28~70日龄马冈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
P
>0.05)。20%和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2)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70日龄马冈鹅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
P
>0.05)。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的腿肌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3)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70日龄肉鹅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总肠道相对长度以及空肠、回肠、盲肠、直肠和总肠道相对重量均无显著影响(
P
>0.05)。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空肠、直肠相对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
P
<0.05),十二指肠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4)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回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影响(
P
>0.05)。15%和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1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5)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对回肠黏膜闭锁蛋白(
Claudin
)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
P
>0.05)。25%发酵棉籽粕水平组的回肠黏膜闭锁小环蛋白-1(
ZO
-1)、咬合蛋白(
Occludin
)、核因子-κB(
NF
-
κB
)、白细胞介素-6(
IL
-6)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回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
IL
-10)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综上所述,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过高可引起肠道形态结构和免疫屏障功能受损,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推荐28~70日龄马冈鹅饲粮发酵棉籽粕水平不高于20%(游离棉酚含量不高于88 mg/kg)。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 RUMINANT AND HERBIVORE NUTRITION AND FEED
Select
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及B族维生素复合物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Rumen Bypass Methionine, Betaine and Vitamin B Complex on Health and Performance of Perinatal Dairy Cows
杜超, 梁静, 王翌翀, 侯明杰, 吴兆海, 卜登攀, 张文举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85-38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干奶期至新产期阶段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及B族维生素复合物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预产期前60 d的经产荷斯坦干奶牛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头牛每天在饲粮中分别添加100和150 g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试验自奶牛预产期前60 d开始,至产后30 d结束,共计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补饲150 g/(头·d)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显著增加了产后30 d的产奶量(
P
=0.04),有增加产前30 d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含量的趋势(
P
=0.08),对血清中钙、磷及维生素B
1
和维生素B
3
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05),对奶牛体况评分无显著影响(
P
>0.05),对奶牛妊娠时长和犊牛初生重亦无显著影响(
P
>0.05)。由此可见,在干奶期至新产期阶段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能有效提升奶牛机体健康和产奶量,每头牛每天补饲150 g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较好。
Select
青蒿提取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浆免疫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Artemisia annua
L. Extract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Plasma Immune and Antioxidant Indexes of Dairy Cows
余诗强, 熊安然, 潘予琮, 张亚静, 汪悦, 蒋林树,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896-39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蒿提取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浆免疫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泌乳期、体重、产奶量和胎次等相似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150 g/(d·头)的青蒿提取物。预试期10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产奶量和乳糖率(
P
<0.05);添加10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提高了4%乳脂校正乳产量和乳糖率;添加5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乳糖率(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100、15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升高了血浆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浓度(
P
<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
P
<0.05),对血浆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无显著影响(
P
>0.05);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在50和100 g/(d·头)的添加水平下没有显著变化(
P
>0.05),在150 g/(d·头)的添加水平下显著提高(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100、15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
P
<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丙二醛(MDA)的浓度(
P
<0.05),对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青蒿提取物能够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性能。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中青蒿提取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g/(d·头)。
Select
酵母水解物对荷斯坦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Yeast Hydrolys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Holstein Steers
栗哲, 李秋凤, 李妍, 成海建, 李建国, 高艳霞, 曹玉凤, 赵超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04-39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荷斯坦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542.07±9.18) kg]相近、状况良好的荷斯坦阉牛3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1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 g/(头·d)酵母水解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11 d。结果表明:1)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
P
<0.05),料重比相比于Ⅰ组有降低趋势(
P
=0.09),各组间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
P
>0.05)。2)Ⅱ、Ⅲ组粗蛋白质、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
P
<0.05)。3)Ⅱ、Ⅲ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
P
<0.05),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Ⅰ组(
P
<0.05)。4)Ⅱ、Ⅲ组的血清谷胱甘肽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
P
<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
P
<0.05)。综上所述,荷斯坦阉牛饲粮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可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应激损伤。在本试验条件下,荷斯坦阉牛饲粮中酵母水解物的适宜添加量为100 g/(头·d)。
Select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西门塔尔育肥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Mycotoxin Adsorbent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ies, Serum Antioxidant and Immune Indices of Simmental Fattening Cattle
李瑞银, 张增贤, 张秀江, 沈宜钊, 李妍, 张喆萍, 曹红蕊, 李秋凤, 曹玉凤, 李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14-39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西门塔尔育肥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32头体重[(365.64±28.66) kg]相近、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育肥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g/kg DM霉菌毒素吸附剂。预试期7 d,正试期193 d。结果表明:1)各组初重、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料重比(F/G)差异不显著(
P
>0.05)。2)各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钙(Ca)、总磷(TP)、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P
>0.05)。3)第84天,试验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第168天,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差异(
P
>0.05)。4)第84天,试验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第168天,试验组血清IFN-γ、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2 g/kg DM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西门塔尔育肥牛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可改善机体免疫性能。
Select
活性干酵母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Active Dry Yeast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ies,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Serum Biochemical and Antioxidant Indexes of Simmental Crossbred Cattle
汪成, 马健, 胡瑞, 曹广, 代秦丹, 王雪莹, 邹华围, 薛白, 彭全辉, 王立志, 王之盛, 朱跃明, 朱潇鹏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25-3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活性干酵母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10月龄)和体重[(317.00±19.25) kg]相近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架子公牛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0.1%的活性干酵母(干物质基础)。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2)试验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
P
=0.075)。3)试验组瘤胃微生物蛋白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瘤胃氨态氮含量和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
P
=0.097)。4)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5),血清葡萄糖含量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
P
=0.079)。5)试验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
P
=0.052)。由此可见,架子牛阶段饲粮中添加0.1%的活性干酵母可以提高西门塔尔杂交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促使瘤胃发酵向丙酸型转变,进而改善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
Select
不同中性洗涤纤维来源和粒度的全混合日粮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采食行为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Sources and Particle Sizes of Total Mixed R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Feeding Behavior of Suckling Calves
王硕, 苗赟, 焦崇, 刁其玉, 朴泯宇, 孔路欣, 解瑞宝, 马长永, 蒋林树, 于博,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34-39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燕麦草和大豆皮)和粒度的全混合日粮(TMR)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采食行为的影响。选取(4.2±2.3)日龄和体重[(39.2±3.6) kg]相近的荷斯坦犊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9公6母)。3组分别饲喂燕麦草粉TMR(SO组)、长燕麦草TMR(LO组)和大豆皮粉TMR(SS组)。犊牛单栏饲养,试验期为7~63日龄。结果显示:1)不同NDF来源和粒度的TMR对犊牛的体重、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和腰角宽均无显著影响(
P
>0.05),试验全期SS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SO组(
P
<0.05)。2)不同NDF来源和粒度的TMR对犊牛挑食指数无显著影响(
P
>0.05),且随日龄增长,各层挑食指数逐渐趋于1。3)LO组的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ALP)活性和49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SO组(
P
<0.05),SS组的49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SO组(
P
<0.05);从平均值来看,LO组的血清AST和ALP活性均显著高于SO组(
P
<0.05),SS组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SO组(
P
<0.05),不同NDF来源和日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血清GLB含量(
P
<0.05)。4)15日龄时,LO组非营养性口腔行为(NNOB)时长有低于SO组的趋势(0.05≤
P
<0.10),采食次数有高于SO组的趋势(0.05≤
P
<0.10)。30日龄时,SO组的饮水时长和NNOB时长均显著高于LO组(
P
<0.05),SO组的反刍时长和饮水时长显著高于SS组(
P
<0.05),SO组的反刍次数有高于SS组的趋势(0.05≤
P
<0.10)。综上所述,大豆皮粉替代燕麦草粉作为TMR的主要NDF来源对犊牛有着更好的饲料转化率,但是会减少反刍时长,增加瘤胃酸中毒的风险。从TMR粒度的角度看,长粒度TMR可减少犊牛NNOB。
Select
包膜丁酸钠对断奶羔羊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Coated Sodium Butyrate on Immune and Antioxidant Indexes of Weaned Lambs
陈想, 左丽君, 王可鑫, 贾斌, 潘春媛, 姜宁, 张爱忠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49-39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膜丁酸钠(CSB)对断奶羔羊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2日龄的断奶羔羊2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抗生素对照组(A CON组)和包膜丁酸钠A组(CSB A组)和包膜丁酸钠B组(CSB B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CON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粮,A CON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的黄霉素,CSB A组和CSB B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和3 g/kg包膜丁酸钠。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各组分别在试验第14天和第28天选取3只羔羊屠宰取样。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4天和第28天,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对羔羊的肝脏、脾脏、胸腺指数均有所提高(
P
>0.05)。在试验第14天,与CON组相比,CSB A组与CSB B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A CON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与A CON组相比,CSB A组与CSB B组血清中IL-6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在试验第14天,与CON组相比,CSB B组肝脏中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CSB A组与CSB B组肝脏中IL-2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CSB A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显著上升(
P
<0.05)。在试验第28天,与CON组相比,CSB A组血清中IL-6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CSB A组与CSB B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而血清中T-SOD的活性显著上升(
P
<0.05);与A CON组相比,CSB B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CSB A组与CSB B组血清中T-SOD的活性显著升高(
P
<0.05)。在试验第28天,与CON组相比,CSB A组与CSB B组肝脏中TNF-α、IL-1和IL-2的含量显著下降(
P
<0.05),而肝脏中T-AOC和T-SOD的活性显著上升(
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可以抑制断奶羔羊血清和肝脏中促炎因子含量的升高并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羔羊免受断奶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2 g/kg的添加量较为适宜。
Select
不同尿素添加剂量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体外瘤胃发酵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Urea Addition Levels on
in Vitro
Rumen Fermentation and Functional Microbial Populations of Steam-Exploded Corn Stover
孙美杰, 徐诣轩, 曹玉荣, 杜风光, 申军士,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59-39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瘤胃体外发酵法研究不同尿素添加剂量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瘤胃发酵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即2种玉米秸秆底物(未处理玉米秸秆与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和3个尿素添加剂量(0、20、100 mg/dL),体外发酵72 h后测定总产气量、瘤胃发酵参数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1)蒸汽爆破处理使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增加。2)与未处理玉米秸秆相比,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总产气量显著升高(
P
<0.01);随着尿素添加剂量的增加,总产气量线性降低(
P
<0.01)。3)玉米秸秆类型和尿素添加剂量对干物质消失率(DMD)(
P
<0.01)和氨态氮(NH
3
-N)浓度(
P
=0.02)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DMD显著高于未处理玉米秸秆(
P
<0.05);相同尿素添加剂量下,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NH
3
-N浓度显著低于未处理玉米秸秆(
P
<0.05)。4)与未处理玉米秸秆相比,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浓度显著升高(
P
<0.05);随着尿素添加剂量的增加,玉米秸秆的总VFA(
P
<0.05)和乙酸浓度(
P
=0.04)存在二次剂量效应。5)玉米秸秆类型与尿素添加剂量对于总菌(
P
<0.01)、甲烷菌(
P
=0.04)和原虫数量(
P
<0.01)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结果提示,蒸汽爆破处理改变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通过增加功能微生物的数量来改善瘤胃发酵;在本底氨浓度(10.82 mg/dL)的基础上,添加适量(20 mg/dL)尿素可提高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的总VFA产量,而过量添加尿素则会抑制玉米秸秆体外瘤胃发酵,但蒸汽爆破处理可缓解高氨浓度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Select
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Adding Defective Apple Fermentation on Quality of Corn Straw Silage
郭睿, 艾琪, 陈亚飞, 苏华维, 蒋慧, 蒋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70-39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及适宜添加比例。按残次苹果发酵物和玉米秸秆重量添加比例0 : 10(Ⅰ组)、1 : 9(Ⅱ组)、3 : 7(Ⅲ组)、5 : 5(Ⅳ组)、7 : 3(Ⅴ组)混合进行青贮,每个比例3个重复。青贮9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水平和发酵品质以及有氧暴露情况下pH及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相比,添加30%及以上的残次苹果发酵物使青贮原料的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
P
<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
P
<0.05);未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青贮饲料感官品质为中,而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显著改善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发酵产物中,乳酸、乙酸、丙酸含量和乳酸/总酸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添加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P
<0.05),而乙酸/总酸和氨态氮/总氮随残次苹果发酵物添加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P
<0.05),Ⅲ组的丁酸含量和丁酸/总酸显著低于其他组(
P
<0.05);未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综合评分为中,而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Ⅱ、Ⅲ、Ⅳ和Ⅴ组综合评分分别为良、优、优和优。在有氧暴露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的pH及酵母菌、霉菌数量逐渐增多,乳酸菌数量逐渐减少;Ⅰ组的乳酸菌数量始终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从有氧暴露第1天起,Ⅲ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Ⅲ和Ⅳ组的pH及酵母菌、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综上所述,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能改善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其添加比例在3 : 7~5 : 5适宜。
Select
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对其红外光谱结构与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Effects of Corn Variety and Starch Retrogradation 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Structure and
in Vitro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陈凯, 江为民, 贺志雄, 贺建华,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80-39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普通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简称高直玉米)]和淀粉老化处理对其营养成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并探索玉米FTIR分子结构参数与体外发酵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对部分FTIR结构参数、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丁酸占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P
<0.05),老化前高直玉米β-葡聚糖峰高、纤维化合物面积和峰高以及碳水化合物Ⅲ区面积显著高于普通玉米(
P
<0.05);老化后高直玉米的丁酸占比显著低于普通玉米(
P
<0.05),老化后高直玉米总VFA含量和丁酸占比显著低于老化前普通玉米(
P
<0.05),但是老化后高直玉米与普通玉米在FTIR分子结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P
>0.05)。高直玉米丙酸占比显著高于普通玉米(
P
<0.05),而总产气量、甲烷产气量和氢气产气量显著低于普通玉米(
P
<0.05);淀粉老化处理显著降低了总产气量、甲烷产气量、氢气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丙酸占比(
P
<0.05),而显著提高了乙酸占比(
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产气量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负相关(
P
<0.05),与酰胺Ⅱ区面积和峰高呈显著正相关(
P
<0.05);干物质降解率与酰胺Ⅱ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碳水化合物Ⅰ区面积、碳水化合物Ⅰ区与Ⅱ区峰高呈显著负相关(
P
<0.05);乙酸占比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和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正相关(
P
<0.05),与β-葡聚糖面积和峰高呈显著负相关(
P
<0.05);总VFA含量与酰胺Ⅱ区面积和峰高呈显著正相关(
P
<0.05),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面积比和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负相关(
P
<0.05)。综上所述,不同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改变了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体外发酵总VFA生成、干物质降解率和气体产气量与FTIR分子结构(除酰胺Ⅱ区外)呈负相关,而与酰胺Ⅱ区呈正相关。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elect
发酵豆渣改善大鳞鲃的营养组成、肌肉质地和抗氧化能力
Fermented Soybean Residue Improve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Muscle Texture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Barbus capito
钟云飞, 何光伦, 唐仁军, 梅会清, 冯转东, 陈拥军, 林仕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3994-40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发酵豆渣对大鳞鲃肉品质的改善效果,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和6%发酵豆渣,配制2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质量为(50.00±1.28) g的大鳞鲃60 0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 000尾,饲喂90 d。养殖结束后,随机抽取30尾鱼运输至实验室测定其营养组成、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发酵豆渣显著降低大鳞鲃脏体比(VSI)、腹脂比(IPF)以及肌肉脂肪含量(
P
<0.05),显著提高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
P
<0.05);同时,发酵豆渣显著改善大鳞鲃肌肉的质构和理化特性(
P
<0.05);此外,饲料中添加发酵豆渣还显著提高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P
<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发酵豆渣可以改善大鳞鲃的肉质,同时提高其肌肉的抗氧化能力,延长货架寿命,发酵豆渣是一种优质的肉质改良剂。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elect
柠檬酸铜对肉兔生长性能、小肠黏膜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Cupric Citr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Mucosal Development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Meat Rabbits
郭志强, 胡海强, 谢晓红, 邝良德, 李丛艳, 雷岷, 郑洁, 杨锐, 李明晖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02-40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柠檬酸铜对肉兔生长性能、小肠黏膜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8日龄同期断奶新西兰肉兔4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占1/2),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0、20 mg/kg(以铜计)柠檬酸铜以及20、150 mg/kg(以铜计)硫酸铜的试验饲粮,各组饲粮铜含量实测值依次为5.1、15.6、25.9、25.2 和 153.4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 mg/kg柠檬酸铜可以显著提高肉兔的平均日增重(
P
<0.05),显著降低料重比、死亡率和腹泻率(
P
<0.05),且20 mg/kg柠檬酸铜组与150 mg/kg硫酸铜组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 mg/kg柠檬酸铜可以显著提高肉兔小肠各段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
P
<0.05),且20 mg/kg柠檬酸铜组与150 mg/kg硫酸铜组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05);小肠各段隐窝深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0 mg/kg柠檬酸铜可以显著提高肉兔血清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铜蓝蛋白活性和胰岛素、生长激素含量(
P
<0.05),其中20 mg/kg柠檬酸铜组与150 mg/kg硫酸铜组在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铜蓝蛋白活性和生长激素含量上差异不显著(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0 mg/kg柠檬酸铜可以促进肉兔生长,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促进肠道发育,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其作用效果与150 mg/kg硫酸铜相当。
Select
低蛋白质饲粮中精氨酸水平对离乳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Effects of Arginine Levels in Low Protein Die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Sika Deer during Weaning Period
范玉洁, 王晓旭, 鲍坤, 钟伟, 李光玉, 王凯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09-40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精氨酸水平对离乳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月龄体重[(20.68±4.26) kg]相近的健康雄性梅花鹿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Ⅰ组(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精氨酸的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55%),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6%(Ⅱ组)、0.46%(Ⅲ组)和0.66%(Ⅳ组)精氨酸的试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2.28%)。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5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初重、末重、体高、体长、胸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2)Ⅲ组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Ⅳ组(
P
<0.01)。对照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Ⅱ、Ⅳ组无显著差异(
P
>0.05),而NDF、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Ⅱ、Ⅳ组(
P
<0.01)。对照组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Ⅱ、Ⅲ、Ⅳ组(
P
<0.01);Ⅲ组的E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Ⅳ组(
P
<0.01),显著高于Ⅱ组(
P
<0.05)。3)Ⅲ组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
P
<0.01),显著高于Ⅳ组(
P
<0.05):Ⅱ组的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Ⅲ组的苏氨酸(Thr)、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组氨酸(His)、丝氨酸(Ser)、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脯氨酸(Pro)、半胱氨酸(Cys)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Ⅳ组(
P
<0.01)。Ⅲ组的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酪氨酸(Tyr)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极显著高于Ⅱ、Ⅳ组(
P
<0.01)。由此可见,适当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并优化精氨酸水平,可在保证仔鹿生长性能的同时,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本试验条件下,低蛋白质饲粮中适宜精氨酸水平为0.46%。
分子与细胞营养 MOLECULAR AND CELLULAR NUTRITION
Select
植物乳杆菌抑制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nhibit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in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李海花, 梁东梅, 乔家运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18-40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抑制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试验利用植物乳杆菌预处理猪肠上皮细胞IPEC-J2 3 h,ETEC刺激细胞1、3、6、12和24 h,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2(
TLR
2)和Toll样受体4(
TLR
4)以及NOD样受体3(
NLRP
3)和NOD样受体6(
NLRP
6)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紧密连接蛋白——闭合小环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分别采用p38 MAPK抑制剂、ERK-MAPK抑制剂和NF-κB p65抑制剂处理IPEC-J2细胞1 h,再用植物乳杆菌预处理细胞3 h,最后用ETEC处理细胞2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8和TNF-α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1)与ETEC处理相比,植物乳杆菌预处理能够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12~24 h细胞产生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
P
<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ETEC感染3~12 h细胞中
TLR
2、
TLR
4、
NLRP
3和
NLRP
6的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或
P
<0.01),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24 h细胞中
TLR
2和
NLRP
3的mRNA相对表达量(
P
<0.01),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3~6 h细胞中p38 MAPK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
P
<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ETEC感染6~24 h细胞中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
P
<0.05或
P
<0.01)。2)与ETEC处理相比,抑制剂和植物乳杆菌共同作用能够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细胞产生IL-1β、IL-8、TNF-α的含量和LDH的活性(
P
<0.01),植物乳杆菌单独作用也可以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细胞产生LDH的活性(
P
<0.01),并且信号通路抑制剂对植物乳杆菌调控部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协同作用。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可以通过致弱p38 MAPK磷酸化和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而降低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从而表现出提高猪肠上皮细胞完整性的潜力。
Select
驴小肽转运载体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and Tissue Expression of Donkey (
Equus asinus
) Oligopeptide Transporter 1 Gene
周苗苗, 刘桂芹, 刘文强, 朱明霞, 王长法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30-40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小肽转运载体1(PepT1)在动物肠道小肽的摄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驴(
Equus asinus
)
PepT
1(
ePepT
1)基因的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和组织表达。提取驴肠道组织总RNA,PCR克隆
ePepT
1基因片段,测序验证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方法分别测定驴肾脏、脾脏、心脏、肝脏、肺脏、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中
ePepT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
ePepT
1开放阅读框为2 124 bp,共编码707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理化性质预测显示,ePepT1蛋白分子质量为78.6 ku,等电点为7.52,具有11个跨膜区(TMD),且TMD 9和TMD 10之间有1个大的细胞外环;ePepT1蛋白有5个胞外N-糖基化位点,5个胞外蛋白激酶C(PKC)作用位点和3个蛋白激酶A(PKA)作用位点。组织分布研究发现,
ePepT
1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但在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克隆了
ePepT
1基因,研究了其组织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驴肠道小肽吸收提供了基础。
Select
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猪肠上皮细胞活力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2,2'-Azobis (2-Amidinopropane) Dihydrochlorid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on Cell Viability an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of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鲁慧杰, 张莹, 田志梅, 容庭, 刘志昌, 邓盾, 马现永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38-40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评估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AAPH)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活力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稳定的体外研究肠道氧化应激的模型。以不同浓度(0、30、32、34 mmol/L)AAPH处理IPEC-J2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细胞内总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以及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线粒体转录因子A(
TFAM
)、线粒体转录因子B1(
TFB
1
M
)、线粒体转录因子B2(
TFB
2
M
)、解耦连蛋白1(
UCP
1)、解耦连蛋白2(
UCP
2)、解耦连蛋白3(
UCP
3)]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AAPH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呈剂量及作用时间依赖关系。与0 mmol/L AAPH处理相比,不同浓度(30、32、34 mmol/L)AAPH处理均显著抑制了IPEC-J2细胞增殖(
P
<0.05),细胞活力显著下降(
P
<0.05),细胞内总ROS含量显著升高(
P
<0.05),细胞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
TFAM
、
TFB
1
M
、
TFB
2
M
、
UCP
1、
UCP
3)表达显著下调(
P
<0.05),mtDNA拷贝数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AAPH诱导的氧化应激通过增加IPEC-J2细胞内总ROS含量引起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活力下降,抑制细胞增殖。
Select
急性冷刺激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组织结构及核转录因子-κB/肠道碱性磷酸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Effects of Acute Cold Stimulation on Duodenal Histology Structure and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 Signaling Pathway of Weaned Piglets
乔新月, 高炳南, 任雨龙, 李金库, 陈妍, 崔一喆, 王秋菊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49-40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急性冷刺激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肠道结构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肠道碱性磷酸酶(IAP)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30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对照组饲养于温度为(24±2) ℃的环境中,3个急性冷刺激组在温度为(4±2) ℃的人工气候室中分别饲养2、6和12 h。急性冷刺激试验结束后屠宰各组仔猪,取十二指肠进行固定、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肠黏膜形态变化,并检测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同时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十二指肠NF-κB/IAP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仔猪十二指肠结构完整,绒毛排列紧密,急性冷刺激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出现断裂和少数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现象,绒毛排列稀疏。急性冷刺激12 h时,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对照组和急性冷刺激2、6 h时相比显著降低(
P
<0.05)。与对照组相比,3个急性冷刺激组隐窝深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下降,但差异不显著(
P
>0.05)。在十二指肠中,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冷刺激2 h时,p65相对表达量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P
>0.05);急性冷刺激6 h时,p65相对表达量基本恢复到冷刺激前(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和急性冷刺激6 h时相比,急性冷刺激12 h时p65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冷刺激2和6 h时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相对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P
>0.05);急性冷刺激12 h时IκB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加(
P
<0.01),与急性冷刺激2和6 h时相比也极显著增加(
P
<0.0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冷刺激2和6 h时磷酸化IκB(p-IκB)相对表达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P
>0.05);急性冷刺激12 h时p-IκB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加(
P
<0.0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冷刺激2、6和12 h时IAP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
P
<0.01);与急性冷刺激2 h时相比,急性冷刺激6和12 h时IAP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
P
<0.01)。结果提示,急性冷刺激损伤断奶仔猪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这可能与急性冷刺激激活NF-κB/IAP信号通路,并上调NF-κB/IAP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Select
β-伴大豆球蛋白通过上调NOD样受体蛋白-3表达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焦亡
β-Conglycinin Induced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Pyroptosis via Up-Regulating Expression of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
王蕾, 孙智峰, 刘羽佳, 李思婷, 谢维娜, 单兴根, 田朋, 杨悦, 丁红研, 李玉, 王希春, 吴金节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57-40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β-伴大豆球蛋白通过上调NOD样受体蛋白-3(
NLRP
-3)表达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焦亡的作用机制。利用慢病毒转染IPEC-J2沉默目的基因
NLRP
-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目的基因沉默效果。慢病毒转染成功沉默目的基因
NLRP
-3后,将样本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未转染),B组为阴性对照组(转染慢病毒空载体),C组为干扰组(转染携带NLRP-3干扰片段的慢病毒载体),D组为β-伴大豆球蛋白调节组(转染携带
NLRP
-3干扰片段的慢病毒载体+10 mg/mL的β-伴大豆球蛋白)。利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阳性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ASC
)、
Caspase
-1、
IL
-1
β
和消皮素D(
GSDMD
)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组的
NLRP
-3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05)。C组细胞
NLRP
-3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低于A组和B组(
P
<0.01)。2)与A组相比,C组细胞Caspase-1含量显著降低(
P
<0.05),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
P
<0.01),
NLRP
-3、
ASC
、
Caspase
-1、
IL
-1
β
、
GSDMD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3)与B组相比,C组细胞Caspase-1和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
P
<0.01),
NLRP
-3、
ASC
、
Caspase
-1、
IL
-1β、
GSDMD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4)与C组相比,D组细胞活性极显著降低(
P
<0.01),IL-1β和Caspase-1含量极显著升高(
P
<0.01),TUNEL染色显示细胞呈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可见D组细胞肿胀、细胞膜破裂、胞浆内容物流出,线粒体变性肿胀,
NLRP
-3、
ASC
、
Caspase
-1、
IL
-1
β
和
GSDMD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5)。综上所述,β-伴大豆球蛋白上调
NLRP
-3表达,并通过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介导IPEC-J2细胞焦亡。
Select
黑沙蒿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免疫应激肉仔鸡十二指肠中免疫指标及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Artemisia ordosica
Polysaccharide on Immune Indexes and Expression of Related Genes and Proteins in Duodenum of Immune-Stressed Broilers Challeng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邢媛媛, 郑彦楷, 郭世伟, 王俊丽, 金晓, 徐元庆, 史彬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68-40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黑沙蒿多糖(AOP)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免疫应激肉仔鸡十二指肠炎症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192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为42 d,分为预试期(第1~14天)、应激Ⅰ期(第15~28天,包括7 d的LPS注射期和7 d的恢复期)和应激Ⅱ期(第29~42天,包括7 d的LPS注射期和7 d的恢复期)。处理1和2饲喂基础饲粮,处理3和4饲喂试验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0 mg/kg AOP)。分别在应激Ⅰ期(试验第15、17、19、21天)和应激Ⅱ期(试验第29、31、33、35天)给处理1和3的肉仔鸡腹腔注射LPS溶液,处理2和4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第21和35天,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屠宰后迅速取十二指肠组织样品,用于测定免疫指标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AOP显著缓解了由LPS导致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下降;此外,饲粮添加AOP显著缓解了由LPS导致的肉仔鸡十二指肠中白细胞介素(IL)-1β(第21和35天)、IL-6(第21和35天)和IL-4(第21天)的过度产生(
P
<0.05),且显著缓解了十二指肠中免疫球蛋白M(IgM,第21天)含量的过度下降(
P
<0.05);同时,饲粮添加AOP显著缓解了由LPS导致的肉仔鸡十二指肠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
NF
-
κB p
65)(第35天)和IL-1
β
(第21天)基因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IL-1β和IL-6,第21和35天)的过表达(
P
<0.05),且显著促进了核转录因子-κB的抑制物α(IκBα)(第21和35天)的蛋白表达(
P
<0.05)。由此推测,AOP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来缓解LPS导致的肉仔鸡十二指肠中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
Select
晋南牛固醇结合原件蛋白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Expression Pattern of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Jinnan
Cattle and Its 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
程景, 张元庆, 王曦, 张丹丹, 李博, 靳光, 王栋才, 徐芳, 孙锐锋, 梁圆, 薛丽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79-40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固醇结合原件蛋白1(
SREBP
1)基因的表达及其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以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本试验选用相同饲养条件下晋南牛12头,屠宰后测定屠宰性状、背最长肌IMF含量、脂肪酸和氨基酸组分及心脏、脾脏、肾脏、肝脏、背最长肌(LP)、皮下脂肪(SF)、腹腔脂肪(AF)、胸腔脂肪(CF)中
SREBP
1基因相对表达量。根据IMF含量分为高肌内脂肪组(HIF组)和低肌内脂肪组(LIF组),比较2组LP、SF、AF、CF中
SREBP
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IF组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HIF组(
P
<0.05);HIF组IMF含量为12.30%,显著高于LIF组(
P
<0.05);LIF组的LP剪切力显著高于HIF组(
P
<0.05)。HIF组的LP中总脂肪酸(TFA)含量为9.698%,显著高于LIF组(
P
<0.05)。
SREBP
1基因在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LP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
P
<0.05),在肾脏、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次之;HIF组
SREBP
1基因在LP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LIF组(
P
<0.01),在AF和CF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LIF组(
P
<0.01);LP中
SREBP
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2
=0.987,
P
<0.01),AF、CF中
SREBP
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IMF含量则呈极显著负相关(AF:
R
2
=-0.713、
P
<0.01,CF:
R
2
=-0.946、
P
<0.01)。综上所述,晋南牛
SREBP
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以LP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不同IMF含量晋南牛
SREBP
1基因表达模式不同,且
SREBP
1基因正向调控LP中IMF沉积,可作为影响晋南牛IMF含量的候选基因。
实验方法与实验动物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ANIMAL
Select
高寒草原天然牧草营养品质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建立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ment of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for Nutrient Quality of Natural Forage in Alpine Grassland
姚喜喜, 孙海群, 李长慧, 张振西, 陈善晶, 谢久祥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88-40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在定量分析高寒草原天然牧草营养品质的可行性。试验于2015—2018年,每年6—9月份,从青藏高原高寒草原放牧研究样地收集不同放牧强度(0、3.6、5.3、7.6只/hm
2
)的混合和4个优势种(莎草科矮生嵩草、蓼科珠芽蓼、蔷薇科金露梅和豆科锦鸡儿)牧草样品共计1 280份,随机分为定标样品集(
n
=854)和预测样品集(
n
=426),建立天然牧草干物质(DM)、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估算代谢能(EME)营养品质近红外光谱(NIRS)预测模型,实现天然牧草营养品质的快速和准确评估。结果显示:牧草DM、CP、EE、ADF、NDF含量及IVDMD和ME变异较大;DM、CP、ADF、NDF含量及IVDMD和EME的NIRS预测模型的验证决定系数(
R
CV
2
)为0.992~0.999,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为3.82~5.97,取得了最佳的定标效果,且定标方程均具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成功应用于日常分析。EE含量的NIRS预测模型的
R
CV
2
为0.837,外部RPD为2.30,定标效果不理想,定标模型虽不能用于准确的定量分析测定,但仍能应用于牧草EE含量的粗略测定。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高寒草原天然牧草DM、CP、ADF、NDF含量及IVDMD和EME的NIRS预测模型能够成功应用于日常分析。
Select
去盲肠法、套管法和屠宰法测定鸡饲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比较
Comparison of Cecectomy, Canulation or Slaughter Methods to Determine Apparent Digestibilities of Amino Acid in Diet for Roosters
陈将, 于耀, 邹轶, 杜中原, 王钰明, 谭会泽, 刘松柏, 曾述礼, 贺喜, 赵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098-4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去盲肠法收集排泄物及套管法、屠宰法收集回肠食糜在测定二氧化钛(TiO
2
)、氨基酸含量及饲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测定方法提供参考。对186只黄羽肉鸡分2批(第1批39只,第2批147只;平均体重1.40~1.52 kg)实施去盲肠手术,47只黄羽肉鸡(平均体重1.51 kg)实施回肠末端套管安装手术,观察其术后恢复状况。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处理,即去盲肠法排泄物、屠宰法回肠食糜和套管法回肠食糜。通过去盲肠法和套管法获得的样品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通过屠宰获得的样品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测定经肉鸡消化后的不同样品来源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去盲肠手术和回肠套管手术肉鸡在术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增重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第1批、第2批去盲肠手术和回肠套管手术肉鸡术后3个月的死亡及淘汰率分别为23.1%、20.4%和33.9%。2)去盲肠法排泄物、套管法回肠食糜和屠宰法回肠食糜中TiO
2
含量有显著差异(
P
<0.05)。去盲肠法排泄物中半胱氨酸、苏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套管法回肠食糜(
P
<0.05),组氨酸、赖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套管法回肠食糜和屠宰法回肠食糜(
P
<0.05)。套管法回肠食糜中半胱氨酸、苏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屠宰法回肠食糜(
P
<0.05)。3)去盲肠全收粪法测定的饲粮半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脯氨酸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套管法(
P
<0.05),去盲肠全收粪法测定的饲粮组氨酸、赖氨酸、甘氨酸和苯丙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屠宰法(
P
<0.05),套管法测定的饲粮半胱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和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屠宰法(
P
<0.05)。4)总体上,去盲肠法和屠宰法测定的饲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及其变异系数接近,而套管法测定的饲粮氨基酸消化率的变异系数较大。由此可见,去盲肠法收集排泄物与屠宰法收集回肠食糜测定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具有可比性,而套管法收集回肠食糜不适合用于测定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Select
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评价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Effects of Bovine Compound Microecologic Agent
赵杰, 徐静茹, 马立, 陈佳雯, 谢昕, 李璐鑫, 杨克礼, 冯士彬, 李玉, 吴金节, 王希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10-41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大别山黄牛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评价其应用效果。从大别山黄牛的肠道内分离鉴定具有益生潜力的菌株,制备成复合微生态制剂。选取12只体型相近的健康断奶大别山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对照组(C组)、芽孢杆菌组(B组)、复合微生态制剂组(E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粉饲粮和添加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饲粮。试验期为30 d。于试验第0、15和30天,每组4头犊牛均经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细胞因子、免疫与抗氧化指标检测。试验第30天采集牛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菌群丰度与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从大别山黄牛体内分离到的菌株包含6株芽孢杆菌与5株乳酸菌,根据耐酸与耐胆盐试验结果,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乳球菌制作复合微生态制剂。2)第15、30天时,与C组相比,B组和E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提高(
P
<0.01),E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高于B组与C组(
P
<0.01)。3)第30天时,E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高于C组(
P
<0.05)。4)第30天时,B组与E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C组(
P
<0.05),E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C组(
P
<0.01),B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C组(
P
<0.05),B组和E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组(
P
<0.05)。5)与C组相比,E组和B组肠道内容物中拟杆菌门所占比例增加,变形菌门所占比例有所降低。综上可知,本试验制备的牛源微生态制剂能够增强大别山黄牛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Select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发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Effects of Microbe-Derived Antioxidants on Oxidative Damag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Liver of Mice Induced by 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李莉, 马升, 张京, 徐维娜, 徐建雄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23-41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肝脏损伤以及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MA)的缓解作用及可能机制。试验采用48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预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DSS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0.020 mL/g BW的生理盐水,低剂量MA组(LMA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0.002 mL/g BW的MA,高剂量MA组(HMA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0.003 mL/g BW的MA。对照组每天饮用双蒸水;其余各组1~7 d饮用双蒸水,8~14 d饮用含3% DSS的双蒸水。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DSS组肝脏组织中央静脉汇管区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DSS组肝脏过氧化氢(H
2
O
2
)、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
P
<0.01),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P
<0.05或
P
<0.01),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
P
<0.05)。与DSS组相比,MA处理可改善肝脏组织中央静脉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变性;LMA组肝脏H
2
O
2
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肝脏T-AOC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
P
<0.05);HMA组肝脏H
2
O
2
、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肝脏T-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及T-AOC显著升高(
P
<0.05);LMA组和HMA组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DSS组肝脏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ASC
)、半胱天冬蛋白酶-1(
Caspase
-1)、白细胞介素-1β(
IL
-1
β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PERK
)、活化转录因子6(
ATF6
)、肌醇依赖性激酶1(
IRE
1)、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
78)、端粒酶逆转录酶(
Tert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与DSS组相比,HMA组
ASC
、
Caspase
-1、
IL
-1
β
、
GRP
78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由此可见,DSS诱发了小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MA对此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高剂量MA的缓解作用更强,并且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参与调控炎症过程。
Select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大鼠脂肪沉积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Extract on Fat Deposi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Rats
顾艾鑫, 张童, 王天虎, 吴泽, 单安山, 李建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33-4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大鼠脂肪沉积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雌性SD大鼠52只(170~220 g),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
=22)和高脂组(
n
=30)。通过向高脂组大鼠饲喂高脂饲粮建立大鼠肥胖模型,8周后高脂组肥胖模型建立成功,淘汰肥胖抵抗型大鼠后将对照组随机分为Ⅰ组、Ⅱ组,高脂组随机分为Ⅲ组、Ⅳ组,每组10个重复,1个重复1只。将GSPE用生理盐水溶解,Ⅰ组、Ⅲ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Ⅱ组、Ⅳ组大鼠均按500 mg/kg体重剂量用GSPE溶液灌胃。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1)高脂饲粮与GSPE对肝脏重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P
<0.05),对白色脂肪组织(WAT)重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趋势(0.05<
P
<0.10);GSPE能够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肝脏重量及WAT重量(
P
<0.05),对脾脏、肾脏重量无显著影响(
P
>0.05)。2)高脂饲粮与GSPE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P
<0.05),GSPE能够显著提高肥胖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并显著降低LDL-C含量(
P
<0.05)。3)高脂饲粮与GSPE对WAT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
PPARγ
)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P
<0.05),对脂肪酸合成酶(
FAS
)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趋势(0.05<
P
<0.10),GSPE能够显著下调肥胖大鼠WAT中脂肪合成基因
PPARγ
和
FAS
基因相对表达量(
P
<0.05)。4)高脂饲粮与GSPE对WAT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3a(Wnt3a)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P
<0.05),GSPE能够显著下调肥胖大鼠WAT中Wnt3a及β-catenin的含量(
P
<0.05)。由此可见,GSPE具有促进肥胖模型SD大鼠脂质代谢并抑制其脂肪沉积作用;GSPE的降脂作用可能与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Select
竹鼠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研究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nzym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llulolytic Bacterium from Intestine of Bamboo Rats
曾文婷, 覃绍敏, 吴健敏, 梁小莉, 白安斌, 刘金凤, 陈凤莲, 秦树英, 马玲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42-41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从竹鼠肠道内容物中分离筛选易培养、具有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称取竹鼠肠道内容物1.0 g,以刚果红平板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初筛,再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微晶纤维素、
D
-水杨苷和滤纸为碳源,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菌株内切葡聚糖酶(Cen)、外切葡聚糖酶(Cex)、β-葡萄糖苷酶(BG)和滤纸酶(FPA)活性。采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 PCR方法进行菌株种属鉴定。结果显示:从竹鼠肠道内容物中分离获得4株产纤维素酶的需氧菌(GL-4、GL-5、GL-6和GL-8),其中GL-4的Cen和FPA活性最高,分别为49.32和25.13 U/mL;GL-8的Cex活性最高,为30.59 U/mL;GL-5的BG活性最高,为35.08 U/mL。对纤维素酶总活性最高的GL-4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其在37 ℃、pH 8.0条件下培养24 h时,FPA活性最高。对产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3株菌(GL-4、GL-5和GL-8)进行种属鉴定,显示3株菌均为枯草芽孢杆菌。综上可知,本试验从竹鼠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到3株需氧枯草芽孢杆菌,这3株菌均具有较高的产酶能力;对菌株GL-4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得出其产酶最适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培养基pH 8和发酵温度37 ℃,可作为高粗纤维含量非粮型饲料开发利用的候选菌株。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
Select
过氧化氢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Catalase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Yellow Broilers
唐明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53-41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氧化氢酶(CAT)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健康的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360只,随机分为4个组,即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U/kg CAT,试验3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U/kg CAT,试验4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U/kg CAT,其中CAT活性为5 000 U/g;试验期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5日龄)。结果表明:1)与试验1组相比,1~21日龄试验4组、22~45日龄试验3组和试验4组、1~45日龄试验3组和试验4组体增重显著提高(
P
<0.05),1~21日龄、22~45日龄试验3组和试验4组、1~45日龄试验3组和试验4组料重比显著降低(
P
<0.05),45日龄试验4组末重显著提高(
P
<0.05)。2)21日龄试验4组、45日龄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肝脏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试验1组(
P
<0.05),45日龄试验3组和试验4组血清中的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试验1组显著提高(
P
<0.05),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试验1组(
P
<0.05)。3)21日龄试验4组、45日龄试验3组和试验4组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
P
<0.05);21和45日龄试验3组与试验4组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比试验1组显著提高(
P
<0.05);试验4组21日龄回肠、45日龄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比试验1组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在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CAT能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肉鸡的肠道形态。本试验中,CAT在黄羽肉鸡饲粮中的最适添加量为200 U/kg。
Select
湿态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Effects of Wet Fermented Soybean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Capability and Intestine Healthy of Broilers
鲁春灵, 李军国, 蒋万春, 于纪宾, 杨洁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62-4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比例湿态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科宝肉仔鸡7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8%和10%湿态发酵豆粕(活菌数为4.34×10
6
CFU/g)的试验饲粮,其中湿态发酵豆粕和玉米粉按3 : 7比例预混合后再添加到配合饲料中。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显著提高(
P
<0.05),肉鸡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以及肉品质得到改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2)各组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
P
>0.05);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
P
<0.05)。3)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小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
P
<0.05)。4)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盲肠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
P
<0.05),盲肠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湿态发酵豆粕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小肠组织形态,提高盲肠乳酸菌数量,降低盲肠沙门氏菌数量,并且添加比例为10%时效果最佳。
Select
饲喂不同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开食料对7~56日龄羔羊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Effects of Starters with Different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7 to 56-Day-Old Lambs
庞鑫, 吕凤, 汪晓娟, 刘国华, 李冲, 赵海碧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75-41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喂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开食料对7~56日龄羔羊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确定羔羊开食料中适宜NDF水平。选用初生重为(3.58±0.06) kg的初生湖羊公羔54只,随机分为3组。7日龄开始饲喂代乳粉同时补饲NDF水平分别为15%、20%、25%的开食料,28日龄断奶饲养至56日龄。结果表明:1)20%和25% NDF组羔羊28~56日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15% NDF组(
P
<0.05)。2)开食料NDF水平对羔羊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在21~28日龄、42~49日龄、49~56日龄和7~56日龄,20% NDF组D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25% NDF组(
P
<0.05);在28~49日龄,20% NDF组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5% NDF组(
P
<0.05);20% NDF组羔羊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5%和25% NDF组(
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羔羊生长发育适宜的开食料NDF水平为20%。
Select
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Peru Fish Meal Replacement by Pet Grade Chicken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Intestinal and Liver Histomorphology of Largemouth Bass (
Micropterus salmoides
)
马利, 穆苑, 李维, 耿旭, 蒋明, 文华, 王国霞, 李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83-41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实用饲料配方中宠物级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约为6.88 g的大口黑鲈7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用宠物级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分别配制5种试验饲料(标记为T1、T2、T3、T4和T5),其中T1含有秘鲁鱼粉30%和宠物级鸡肉粉10%,T2~T5中的鸡肉粉以7.5%(占比饲料)的梯度增加,养殖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的生长性能、饲料系数和形态学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05)。各试验组间的全鱼体成分、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率无显著差异(
P
>0.05),T4组粗灰分沉积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
P
<0.05)。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对大口黑鲈的血清生化指标、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
P
>0.05);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对大口黑鲈肠道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P
>0.05),对肠道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P
<0.05)。各试验组间的肠道绒毛高度、肌层厚度、杯状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
P
>0.05),T5组肠道绒毛宽度显著高于T2和T3组(
P
<0.05);各试验组肝脏组织未见坏死,T1~T4组的肝细胞正常,T5组肝细胞轮廓界限不清,细胞核偏向细胞一侧较多。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32.5%或以下的鸡肉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肠道及肝脏结构没有不利影响,40.0%的鸡肉粉对大口黑鲈的肝脏和肠道有负面影响。
Select
二甲酸钾对育成期公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和粪便污染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Potassium Diform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ies, Duodenal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Fecal Contamination Indexes of Growing Male Minks
王群, 宇晓军, 李丹丹, 王光, 王利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7): 4194-42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1.07.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二甲酸钾对育成期公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和粪便污染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5日龄体重[(1 159.05±18.47) g]相近的育成期白色公貂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3.0、4.5、6.0、7.5 g/kg的二甲酸钾。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前30 d为试验Ⅰ期,后30 d为试验Ⅱ期。结果表明:1)试验Ⅱ期,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
P
<0.05)。2)试验Ⅰ期,与对照组相比,Ⅳ、Ⅴ、Ⅵ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
P
<0.05)。试验Ⅱ期,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Ⅴ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
P
<0.05),Ⅱ、Ⅲ、Ⅳ、Ⅴ、Ⅵ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组的十二指肠pH显著降低(
P
<0.05);Ⅱ、Ⅲ、Ⅳ、Ⅴ、Ⅵ组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且Ⅲ组显著高于Ⅳ、Ⅴ、Ⅵ组(
P
<0.05)。4)试验Ⅰ期,与对照组相比,Ⅳ组的粪便中氨氮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试验Ⅱ期,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Ⅴ、Ⅵ组的粪便中总氮含量显著降低(
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3.0 g/kg的二甲酸钾能够改善育成公貂的饲料效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降低粪便中氨氮和总氮含量。
新闻公告
更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单位:《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
主 编:计成
副主编
:尹靖东 谭支良 李爱科 姚军虎
编辑部主任:赵广永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61/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67X
国内邮发代号:80-591
定价:150元/期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