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4-15
  

  • 全选
    |
    目录
  •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谭碧娥, 任文凯,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07-1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是调节生物节律、代谢和繁殖等的生理激素。肠道微生物以及胃肠道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褪黑素,褪黑素在肠道具有调节胃肠道运动和分泌、抗氧化、抗凋亡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且在多种肠道炎症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概述褪黑素在胃肠道的合成分泌和生理功能,以及在肠道炎症疾病中的应用。
  • 陈继发, 康克浪, 曲湘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17-12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蒙脱石(MMT)是一种天然的层状硅铝酸盐矿物,具有吸附霉菌毒素、重金属、细菌,修复和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治腹泻等功效;此外,改性MMT还具有抗菌作用。研究表明,MMT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升产品品质、改善肠道健康。本文阐述了MMT的理化特性、改性方法、主要作用及机制,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家禽生产中应用MMT的最新研究成果。
  • 王雪洁, 冯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24-12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热应激是影响家禽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肠道不仅是家禽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位点,更是抵御外界病源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热应激影响家禽肠道的结构,干扰肠道微生物平衡,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导致肠黏膜完整性受损,增加细菌移位的几率,最终影响家禽的生长和健康。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热应激影响家禽肠道结构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初步提出热应激影响家禽肠道结构的可能原因,为进一步阐明热应激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提供基础。
  • 孙永波, 王亚, 萨仁娜,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30-1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的发展,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愈发突出。高密度、集约化饲养导致舍内微生物、粉尘、有害气体等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长期生长在低质量空气环境中,导致肉鸡气管炎、肉鸡呼吸道综合征等呼吸道疾病多发,间接降低机体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加强研究舍内空气污染物对畜禽健康的危害,并探索改善畜禽舍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综述舍内微生物、粉尘、氨气等污染物及其危害和应对措施,为深入研究空气污染物对肉鸡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合理调控舍内空气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吕小康, 王杰, 刁其玉, 张乃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38-12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发育良好的瘤胃对于幼龄反刍动物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健康,也与其成年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息息相关。对于刚出生的幼龄反刍动物,其瘤胃不具有生酮功能,随日龄的增加,瘤胃形态与功能逐渐发育成熟,逐渐具备了该功能。生酮作用是瘤胃发育成熟的关键因素,β-羟丁酸(BHBA)被认为是瘤胃发育成熟的标志。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针对影响瘤胃生酮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对于瘤胃生酮和上皮细胞增殖十分重要,转录因子PPARs可以影响到生酮作用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2(HMGCS2)的表达。但目前对于PPARs调控瘤胃生酮作用分子机制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针对PPARs调控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解彪, 张乃锋, 张春香,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45-12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具有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微生物区系不健全等特点,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瘤胃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幼龄阶段瘤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成年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研究发现仅饲喂精饲料容易引起幼畜瘤胃液pH降低、瘤胃乳头凝集和角化不全等症状,而补饲粗饲料明显提高了瘤胃液pH、促进了瘤胃肌肉层的发育及维持了瘤胃壁健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粗饲料来源、水平和颗粒大小等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组织形态、微生物区系、发酵参数及瘤胃上皮物质吸收和转运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粗饲料在幼龄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孙燕勇, 徐明, 高民, 宋利文,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53-12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现代集约化反刍动物生产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SARA的发生是由于精料增加,饲粮结构改变使瘤胃内累积过多的挥发性脂肪酸,降低瘤胃内pH,造成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本文主要从SARA对瘤胃上皮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2方面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瘤胃上皮结构、细胞连接、通透性及其内环境的变化,为SARA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杨超, 丁学智, 龙瑞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62-12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牦牛奶以营养价值高著称,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是青藏高原地区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奶源,同时也是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牦牛酸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以及多种益生功能,因此被广大牧民青睐。本文主要综述了青藏高原地区牦牛鲜奶和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营养成分、微生物组成以及其抗氧化特性、降胆固醇特性等益生功能方面的研究,充分揭示传统发酵牦牛酸奶的营养价值及其对维系牧民健康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牦牛奶及奶制品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高景, 齐智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71-12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短链脂肪酸是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重要产物,以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为主,主要通过瘤胃上皮吸收,丙酸在肝脏经过糖异生产生葡萄糖,为机体供能。随着对短链脂肪酸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瘤胃上皮的吸收是通过被动扩散和特异性载体运输进行的,相关转运载体包括单羧酸转运蛋白(MCT)、Na+/H+交换体(NHE)和阴离子交换剂2(AE2)等。短链脂肪酸在瘤胃上皮的转运吸收还与瘤胃内腔及胞内pH有关,载体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瘤胃内腔及细胞内pH平衡。而在被吸收进入细胞后,短链脂肪酸在胞内会进行代谢,主要代谢途径有胆固醇合成和酮体合成途径,酮体合成在线粒体中进行,胆固醇合成在细胞质以及内质网中进行,2种途径的反应前体物均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合成的酮体被MCT转运出上皮细胞,进入外周组织供能。本文就短链脂肪酸在瘤胃上皮的吸收和代谢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齐锦雯, 吴源冰, 王书瑶, 唐妮, 李志琼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79-12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作为中枢调控的厌食欲因子,可使鱼类产生饱腹感,进而减少鱼类摄食量和体重增长率。CRF大量分布于下丘脑,刺激垂体分泌促皮质激素(ACTH),进一步刺激皮质醇释放,抑制机体摄食和能量代谢。本文依据CRF在哺乳动物和部分鱼类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CRF的发现历史、分子结构、对鱼类摄食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为今后鱼类摄食调控和生长的研究以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廖章斌, 徐后国, 卫育良, 梁萌青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86-12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和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为例,综合了国内外关于河鲀主要营养物质需要量、需求特点的研究进展,从河鲀对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或需求特点展开综述,并对下一步相关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河鲀的营养需求及河鲀专用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 戚如鑫, 魏涛, 王梦芝, 章世元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297-13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蔬菜废弃物即尾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是较好的饲料资源之一,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尾菜资源,不仅将会开发更多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尾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从尾菜的分布及应用状况、尾菜的营养成分、尾菜饲料化处理技术及其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出发,综述尾菜饲料化的研究进展,以期能够为尾菜饲料化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 黎育颖, 韩慧, 王倩, 李春勇, 姚继明, 邓近平, 范文君, 李铁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03-13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对仔猪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42头35日龄健康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NC组)饲粮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分别为2.9%和1.5%,其余各组在NC组的基础上调整饲粮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分别为2.9%和1.3%(LA组)、2.9%和1.7%(HA组)、2.6%和1.5%(LG组)、3.2%和1.5%(HG组)、3.5%和1.5%(HHG组)。试验期为21 d。于试验结束时测定仔猪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对仔猪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2)LA组和NC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HA组(P<0.05),HG组和HH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LG组(P<0.05),LG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NC组和HG组(P<0.05),LG组和HG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HHG组(P<0.05)。3)HA组血清胃抑素含量显著低于LA组(P<0.05),LG组和HG组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HHG组(P<0.05),LG组和HG组血清胰高血糖素含量显著低于HHG组(P<0.05),LG组和NC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低于HHG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不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影响了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但是对器官发育无显著影响。
  •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 郝二英, 陈辉, 王德贺, 黄仁录, 刘平, 代占辉, 郑利杰, 赵晓钰, 许利军, 穆晓旭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11-13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低钙饲粮交替饲喂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8周龄的大午粉1号蛋种鸡6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2只,单笼饲养于个体智能鸡笼内,对照组08:00和14:00分别饲喂43.3、86.7 g中钙饲粮(钙含量为3.66%),试验组08:00饲喂43.3 g低钙饲粮(钙含量为2.00%),14:00饲喂86.7 g高钙饲粮(钙含量为4.49%)。试验期为5周,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为4周。结果显示:试验组各周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料蛋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各周的产蛋率在数值上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第2周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各周蛋白高度、哈氏单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18:00和22:00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10:00和14:00(P<0.05),高于06:00和次日02:00(P>0.05);试验组中,22:00的血清钙含量极显著高于06:00、10:00、18:00和次日02:00(P<0.01),并显著高于14:00和18:00(P<0.05);从06:00到22:00,试验组血清钙含量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在22:00时,试验组血清钙、降钙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高、低钙饲粮交替饲喂(将高钙饲粮在下午饲喂)可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产蛋率和对钙的吸收和沉积,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蛋壳质量。
  • 张婵娟, 王建萍, 丁雪梅, 曾秋凤, 白世平,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20-13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运用真代谢能(TME)法,在适宜强饲基础上,评定不同来源豆粕对大恒肉鸡能量和氨基酸的营养价值。从四川省的饲料企业随机收集12个豆粕样品,评定代谢能和氨基酸真利用率(TAAA)。代谢能评定分3批次代谢试验,每批48只正常大恒肉公鸡,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TAAA评定分3批次代谢试验,每批36只去盲肠鸡,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批设1个内源组,批次之间设10 d恢复期。采用TME法测定,试验鸡饥饿48 h,强饲2%待测饲粮,收集48 h排泄物;内源组饥饿48 h,收集48 h排泄物。结果显示:12个豆粕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粗脂肪(EE)、粗灰分(ash)含量和总能(GE)的平均值分别为85.74%、52.81%、、13.61%、6.47%、6.67%、1.52%、6.63%和19.790 MJ/kg;其中,NDF、CF和EE的变异系数(CV)大于15%。12个豆粕氨基酸含量平均值为0.56%~7.99%,CV为6.36%~10.94%;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26%,CV为7.35%;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4.66%,CV为7.10%;总氨基酸含量为43.92%,CV为7.18%。12个豆粕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平均值分别为12.523、12.933、12.795和12.339 MJ/kg,不同来源差异显著(P<0.05);TAAA平均值为78.16%~94.38%,不同来源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1)12个不同来源豆粕代谢能值存在差异,AME、AMEn、TME和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12.523、12.933、12.795和12.339 MJ/kg;2)不同来源的豆粕对于大恒肉鸡的TAAA存在差异,总必需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平均值为84.32%。
  •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 胡志勇, 张甜, 王金新, 董旭晟, 林雪彦, 王中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33-13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成熟阶段及品种对全株小麦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为全株小麦应用于奶牛饲粮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采用山农22026(SN22026)和山农82567(SN82567)2个品种的小麦,样品采集期为2015年3月下旬至6月中旬。试验测定了不同成熟阶段全株小麦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淀粉、粗灰分、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及饲料相对饲喂价值,并用3头体重约500 kg的装有瘤胃瘘管荷斯坦奶牛测定了小麦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蜡熟期全株小麦的D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5);全株小麦的CP含量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减少,开花期后CP含量保持稳定;随着小麦的成熟,全株小麦的NDF、ADF和ADL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全株小麦单位DM的总能在成熟过程中呈下降趋势,泌乳净能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3)全株小麦DM、CP和NDF的有效降解率在拔节期最高,抽穗期和开花期显著降低(P<0.05),乳熟期和蜡熟期又显著升高(P<0.05)。4)全株小麦的瘤胃降解蛋白质(RDP)含量在拔节期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5);抽穗期显著降低(P<0.05),开花期降至最低(P<0.05),开花期后逐渐升高(P>0.10);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含量在小麦成熟过程中逐渐下降,蜡熟期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期(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2个品系全株小麦相比,仅在几个指标中有显著差异。每个成熟阶段的全株小麦饲养价值都很高,但不同成熟阶段全株小麦的营养价值、产量和瘤胃降解特性存在显著的差异。
  • 王泳杰, 王之盛, 胡瑞, 彭全辉, 夏科, 赵索南, 周玉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44-1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寻找通过营养调控缓解牦牛僵牛氧化和免疫应激,促进牦牛僵牛生长的方法。按小于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1.5倍标准差的标准选取1周岁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40头和正常牦牛10头,按体重将40头牦牛僵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僵牛放牧组、精补组、半胱胺组(补饲精料同时添加80 mg/kg BW半胱胺)、酵母组(补饲精料同时添加0.3%活性干酵母),正常牛设为正常牛放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放牧僵牛组相比,精补组、半胱胺组、酵母组可显著提高僵牛体尺指标(P<0.05)。2)精补组血液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血液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僵牛放牧组(P<0.05)。3)在第1天,正常牛放牧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在第60天,半胱胺组和酵母组僵牛血浆中MDA含量显著低于第1天(P<0.05),且显著低于僵牛放牧组(P<0.05),血浆T-SOD活性、T-AOC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酵母组血浆GSH-Px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4)在第1天,正常牛放牧组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P<0.05)。第60天,精补组血浆IgG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半胱胺组血浆IgA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酵母组的血浆IgA和IgG的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结果提示,补饲精料及精料中添加80 mg/kg BW半胱胺或0.3%活性干酵母可提高牦牛僵牛抗氧化和免疫能力,促进僵牛补偿生长,其中补饲精料同时添加0.3%活性干酵母效果最佳。
  • 汪悦, 蒋林树,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53-1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牛奶体细胞数(SCC)下牛奶体细胞分型特点,进而评估奶牛泌乳性能。选择102头荷斯坦奶牛进行牛奶样品采集,检测SCC、产奶量和乳成分。根据SCC检测结果将这102份牛奶样品分为3组,低SCC组(SCC<100 000个/mL)、中等SCC组(SCC为100 000~400 000个/mL)和高SCC组(SCC>400 000个/mL)。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牛奶样品中的体细胞进行分选,检测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的比例。采用标准平板计菌法对菌落总数进行计数,并通过细菌学检查对牛奶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1)在SCC<100 000个/mL范围内,SCC在13 000~76 000个/mL时,淋巴细胞比例为89.43%,是健康乳腺中的主要细胞群体,当SCC增加到76 000~100 000个/mL时,PMN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达到79.68%,成为乳腺内主要细胞群体,表明早期炎症已经开始发生。SCC>200 000个/mL时,PMN比例与SCC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比例与SCC呈负相关;巨噬细胞比例与SCC无明显相关性。2)鉴别出的主要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无乳链球菌等;次要病原体有绿脓杆菌、芽孢杆菌、乳酸乳球菌等。主要病原体组的牛奶样品中PMN比例(48.93%)极显著高于无病原体组(17.23%)(P<0.01),显著高于次要病原体组(P<0.05)。3)细菌培养阳性的牛奶样品中,感染传染型病原体的奶牛,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酪蛋白/乳蛋白及乳糖含量显著减少(P<0.05);在细菌培养阴性牛奶样品中,中等SCC(10 000~40 000个/mL)和高SCC(SCC>40 000个/mL)牛奶样品中观察到酪蛋白与和乳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SCC牛奶样品中观察到乳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体细胞分型可用于对奶牛乳腺健康状况做出更详细分析,特别是在低SCC的牛奶中更早地识别炎症起始发生。乳腺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明显低于目前公认的健康乳腺牛奶SCC阈值(<100 000个/mL),并且CNS可能是诱发早期乳腺炎症的潜在病原体。细菌培养阴性样品中,炎症导致高SCC牛奶中酪蛋白/乳蛋白和乳糖含量的显著降低。
  • 周艳, 许贵善, 董利锋, 邓凯东, 马涛,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67-13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借助开路式呼吸测热系统研究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对生长期杜寒杂交母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27.8±0.5)kg的母羊30只,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配到3组,各组饲粮NFC/NDF分别为0.78(精粗比为35 ∶ 65)、1.03(精粗比为50 ∶ 50)、2.17(精粗比为65 ∶ 35),每组10只羊。试验期为25 d,包括3 d调整期、7 d预试期和15 d正试期。结果表明:在NFC/NDF=0.78组自由采食和其他组限饲条件下,3组试验羊的初始体重和结束体重以及平均日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饲粮NFC/NDF由0.78增加至2.17时,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饲粮NFC/NDF由0.78增加至2.17时,甲烷能、单位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产量、单位总能摄入量的甲烷能产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平均日增重一致的前提下,高NFC/NDF饲粮料重比较低,且甲烷转化效率较低;对生长期杜寒杂交母羊来说,限饲条件下饲喂NFC/NDF为2.17的饲粮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又兼顾甲烷减排,效果相对最佳。
  • 张雪娇, 王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77-1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山羊瘤胃细菌结构及组成的影响。选用6只山羊进行3×3拉丁方试验,依据饲粮NDF水平分为低(35.01%,LN组)、中(40.10%,MN组)和高NDF水平组(45.16%,HN组),每组2只。分3期进行饲养试验,每期试验20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 d。正试期结束后采集山羊瘤胃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后,用细菌通用引物对16S rRNA的V4区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Illumina HiSeq 250PE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用QⅡME 1.8.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HN组的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LN组和MN组(P<0.01);LN组瘤胃液乙酸/丙酸显著低于HN组(P<0.05),但MN组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间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LN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3)在门水平上,3组间所有细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HN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1)、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 UCG-003)和瘤胃球菌科UCG-014(Ruminococcaceae UCG-014)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HN组瘤胃球菌科NK4A214(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N组(P<0.05);HN组SP3-e08和Lachnoclostridium 10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LN组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MN组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食物谷菌属(Victivallis)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综合得出,饲粮NDF水平在35.01%~45.16%变化时,显著影响山羊瘤胃液NH3-N浓度和乙酸/丙酸,显著影响瘤胃Prevotellaceae 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3等多种菌属的相对丰度。
  •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 蒋余, 赵鹏飞, 陈拥军, 罗强, 李虹, 林仕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87-13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发酵豆渣对建鲤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FSR0,作为对照)、6%(FSR6)、12%(FSR12)、18%(FSR18)和24%(FSR24)发酵豆渣替代豆粕,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8.49 g的建鲤9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结果显示:FSR12组建鲤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其摄食率(FI)和饲料系数(FCR)最低。随着饲料中发酵豆渣添加水平的增加,建鲤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而肝体比(HSI)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各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无显著差异(P>0.05)。FSR12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FSR6组和FSR24组(P<0.05),而与FSR18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而血浆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建鲤饲料中发酵豆渣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2%,添加水平过高会抑制建鲤的生长,但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 张易祥, 丁志丽, 吴成龙, 明建华, 杨霞, 邵仙萍, 孔有琴, 叶金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396-14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含蜕皮激素的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a C.B.Clarke)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1:分别将粉碎粒度为10、30、50和180 μm的露水草添加到基础饲料(不含露水草)中,并使饲料中蜕皮激素含量均为10 mg/kg;试验2:将粉碎粒度相同(粉碎粒度为180 μm)但蜕皮激素含量不同的露水草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使饲料中蜕皮激素含量分别为3.30、6.60、13.20和26.40 mg/kg。将配制的8种试验饲料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0.08±0.01)g的日本沼虾,同时试验1和试验2中各设1个饲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试验期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对各组日本沼虾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1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粉碎粒度露水草组日本沼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SR),肝胰腺指数(HSI),肝胰腺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血细胞总数(THC),血淋巴吞噬活性(HPA)以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日本沼虾经嗜水气单胞菌处理后的累积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2中,与对照组相比,6.60 mg/kg蜕皮激素组和13.20 mg/kg蜕皮激素组的WGR和SGR显著升高(P<0.05),FCR显著降低(P<0.05);26.40 mg/kg蜕皮激素组的WGR、SGR、SR和HP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WGR和SGR也显著低于其他添加露水草组(P<0.05);3.30 mg/kg蜕皮激素组、6.60 mg/kg蜕皮激素组、13.20 mg/kg蜕皮激素组之间WGR和SGR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日本沼虾的HSI,肝胰腺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THC以及血浆SOD、AKP活性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26.4 mg/kg蜕皮激素组经嗜水气单胞菌处理后的累积死亡率与其他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露水草使蜕皮激素含量达到6.60~13.20 mg/kg时对日本沼虾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日本沼虾对蜕皮激素的吸收和露水草的粉碎粒度无显著相关性。露水草主要药用成分蜕皮激素对日本沼虾无免疫增强作用,且露水草蜕皮激素过量(饲料中蜕皮激素含量为26.4 mg/kg)还将导致日本沼虾SR和抗菌能力降低。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 吴学壮, 杨颖, 刘志, 高秀华, 杨福合, 杨培龙, 邢秀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06-14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血清脂类代谢指标、血液参数、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胆汁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10±3)日龄的健康水貂14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7.68 mg/kg)中添加0(对照组)、6(Cu6组)、12(Cu12组)、24(Cu24组)、(Cu48组)、96(Cu96组)和192 mg/kg(Cu192组)铜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水貂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P<0.01,♀:P<0.01)或二次曲线降低(P<0.05,♀:P<0.01)。雄性水貂的血清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5)。2)饲粮铜水平对水貂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无显著影响(P>0.05),雄性水貂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与雌性水貂无显著差异(P>0.05)。3)雄性水貂空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5),空肠、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和空肠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1)。4)水貂胆汁铜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水貂胆汁锰和铁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0.01)。由此可见,水貂饲粮添加铜对血清胆固醇、胆汁微量元素含量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纪君波, 任慧英, 张甜甜, 赵伟臣, 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15-14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酰胺(Gln)对夏季水貂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育成期水貂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16只公貂,16只母貂),水貂单笼饲养。对照组水貂饲喂不添加Gln的基础饲粮,试验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2%、0.4%、0.6%和0.8% Gln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4%和0.6%的Gln可显著提高母貂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中添加0.4%的Gln可极显著提高水貂的平均日增重(P<0.01),并显著降低水貂的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Gln对水貂血清葡萄糖含量和肌酸激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0.4%和0.6%的Gln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2%和0.4%的Gln可显著提高水貂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但对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0.4%和0.6%的Gln可显著降低水貂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1),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综合各项指标,夏季高温条件下,育成期水貂饲粮中Gln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 马衍旋, 王文杰, 穆淑琴, 席静宁, 李宁, 郑梓, 闫峻, 孙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23-1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共培养体系中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试验分离培养了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2种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后,接种于Transwell细胞小室共培养板进行共培养,待细胞密度达到90%以上分别进行诱导分化。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8 d后,检测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水平、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以及脂质代谢关键酶的表达。结果显示: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单独培养相比,共培养体系内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脂滴数量和脂滴面积极显著减少(P<0.01),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由此可见,共培养体系中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脂质沉积具有抑制作用。
  • 张相鑫, 陈澄, 唐志如, 甄吉福, 许庆庆, 孙志洪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31-14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8日龄、体重[(7.0±0.5)kg]相近、健康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54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组[20% CP组(对照组)、17% CP组和14% CP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正试期的第10、25和45天,分别从每组挑选6头仔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第10天时,14%和17% CP组断奶仔猪的肝脏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 CP组的肝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第25天时,14% CP组的肝脏GOT和G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和17% CP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时,14% CP组的肝脏GPT和G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试验第25天时,14% CP组断奶仔猪的肝脏可溶性载体6家族成员15(SLC6A15)和可溶性载体38家族成员2(SLC38A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和17% CP组的肝脏可溶性载体36家族成员1(SLC36A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时,14%和17% CP组的肝脏可溶性载体6家族成员20(SLC6A20)和SLC38A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 CP组的肝脏SLC6A1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CP水平降低3%和6%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
  •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董丽, 王淑楠, 刘军, 毛俊舟, 彭众, 霍永久, 魏瑧武, 包文斌, 喻礼怀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40-14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油对断奶仔猪血清、肝脏和肠黏膜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6.73±0.12)kg]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NT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硫酸黏菌素(10%)+75 mg/kg金霉素(15%)]、低茶树油组(LTO组,饲喂基础饲粮+50 mg/kg茶树油)、中茶树油组(MTO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茶树油)和高茶树油组(HTO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茶树油)。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HTO组仔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LTO和MTO组(P<0.05),MTO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HTO、CON和ANT组(P<0.05),LTO组仔猪血清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低于MTO、HTO和CON组(P<0.05)。2)与CON和ANT组相比,LTO、MTO和HTO组仔猪肝脏T-AOC显著提高(P<0.05),LTO和MTO组仔猪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H2O2含量显著提高(P<0.05),HTO组仔猪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相比,LTO和MTO组仔猪肝脏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3)HTO组仔猪空肠黏膜GSH-Px和SOD活性显著高于ANT组(P<0.05),LTO、MTO、HTO和ANT组仔猪空肠黏膜H2O2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4)HTO组仔猪回肠黏膜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LTO、MTO、HTO和ANT组仔猪回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综上,茶树油可提高断奶仔猪血清、肝脏和肠黏膜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血清、空肠黏膜H2O2的含量,进而提高断奶仔猪的机体抗氧化功能,总体效果优于抗生素,建议添加量为100 mg/kg。
  • 王煜恒, 徐孝宙, 王会聪, 陈军, 张坤, 倪新毅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47-1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选取720尾健康的初重为(24.5±0.5)g的杂交鳢,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APS0组,作为对照组)、0.25(APS0.25组)、0.50(APS0.50组)、1.00(APS1.00组)、1.50(APS1.50组)和2.00 g/kg(APS2.00组)黄芪多糖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后鱼体的增重率均有所增加,其中APS1.50和APS2.00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料系数随黄芪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以APS1.50组最低。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和微绒毛长度均随黄芪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先不断升高,至添加量为1.50 g/kg时达到最高,继续增加添加量则有所下降。血浆中溶菌酶(LSZ)活性与补体3(C3)、补体4(C4)、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全血呼吸爆发活力均随黄芪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且最高值均出现在APS1.5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APS1.00(C3含量除外)和APS2.00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变化趋势与LSZ活性类似,但其最高值出现在APS1.00组。APS1.50组杂交鳢血浆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96 h内杂交鳢的累积死亡率最低的为APS1.5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及APS0.25和APS0.50组(P<0.05),但与APS1.00和APS2.00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能提高杂交鳢的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综合考虑各因素,杂交鳢饲料中黄芪多糖添加量以1.50 g/kg较为适宜。
  • 任红立, 汪晶晶, 金三俊, 董佳琦,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57-14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复合菌的最适添加量。选取体况相近、妊娠第80天的3胎"大×长"杂交母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Ⅱ组和Ⅲ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和450 mL/d的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发酵液。预试期5 d,正试期37 d。正式试验从妊娠第85天开始,产后第7天结束,其中产后7 d内饲粮中不添加复合菌发酵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Ⅱ组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增加(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仔猪初生重显著增加(P<0.05)。2)Ⅰ组和Ⅱ组分娩母猪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增加(P<0.05)。3)Ⅰ组和Ⅲ组分娩母猪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繁殖性能和血浆脂质代谢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300 mL/d;从血浆抗氧化能力和经济效益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150 mL/d。
  • 韩丽, 解培峰, 赵越, 高乾坤, 章文明, 王占彬, 印遇龙, 孔祥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65-14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第85天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饲喂至产后第21天结束。分别于仔猪7和21日龄,每组选取8窝仔猪,每窝选1头体重接近的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生化参数;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其中微生物数量及短链脂肪酸、生物胺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7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和色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亚精胺(P=0.068)和精胺(P=0.074)含量以及乳酸杆菌/大肠杆菌(P=0.053)呈增加趋势;试验组21日龄仔猪血浆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粪便中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调控哺乳仔猪脂代谢和氮代谢相关血浆生化参数,减少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增加肠道内容物生物胺和乙酸含量,从而改善哺乳仔猪的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
  • 毛俊舟, 董丽, 王淑楠, 彭众, 仲召鑫, 屈国敏, 喻礼怀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71-1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凹凸棒土负载纳米氧化锌(凹土纳米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10头21日龄体重相近[(6.30±0.51)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NT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 50%喹乙醇+150 mg/kg 15%金霉素+50 mg/kg 10%硫酸黏菌素,氧化锌组(ZO组)饲喂基础饲粮+3 000 mg/kg氧化锌,纳米氧化锌组(NZO组)饲喂基础饲粮+800 mg/kg纳米氧化锌,低凹土纳米氧化锌组(LA-ZO组)饲喂基础饲粮+700 mg/kg凹土纳米氧化锌,中凹土纳米氧化锌组(MA-ZO组)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凹土纳米氧化锌,高凹土纳米氧化锌组(HA-ZO组)饲喂基础饲粮+1 300 mg/kg凹土纳米氧化锌。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饲粮添加凹土纳米氧化锌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2)LA-ZO组腹泻率与CON组、ANT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LA-ZO组腹泻指数相比于CON组、ANT组和NZO组均显著降低(P<0.05)。3)LA-ZO组和MA-ZO组胰腺指数与NZO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4)与CON组相比,MA-ZO组血液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液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显著高于ANT组和NZO组(P<0.05);HA-ZO组血液HDL含量显著高于CON组和ANT组(P<0.05)。结果显示,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凹土纳米氧化锌可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仔猪生长发育,同时可降低血液TG和TC含量,提高血液HDL含量,加强脂代谢和胰腺发育,可替代抗生素和高锌的使用。
  • 崔闯飞, 王晶, 齐广海, 张海军, 史兆国, 武书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81-1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品质的影响。选取420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健康52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对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中添加400和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料蛋比(P<0.05)。2)饲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显著增加了蛋壳厚度(P<0.05),显著降低了破软蛋率(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蛋壳强度和壳重比例(P<0.05)。3)饲粮中添加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改善了蛋壳的超微结构,显著增加了蛋壳中钙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提高蛋壳品质,降低破软蛋率。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为宜。
  • 张安, 王来娣, 彭艳, 施寿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89-14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混合物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卵泡发育及血清生殖激素指标的影响。选取432只体重和产蛋率接近的25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150和225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3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150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产蛋率、采食量、产蛋量和料蛋比无显著差异(P>0.05)。2)75和150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225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组(P<0.05),150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225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组(P<0.05),225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组蛋壳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蛋形指数、蛋壳颜色、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黄颜色、蛋黄比例、蛋白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间蛋鸡卵泡发育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225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组血清孕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其他血清生殖激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50 mg/kg植物精油混合物可改善蛋鸡的蛋重及蛋白品质,且对卵泡发育的影响较小。
  • 谢文惠, 姜宁, 王鑫, 张爱忠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495-15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仔鸡养分表观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健康的雄性爱拨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和Ⅳ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分别为2 ∶ 1 ∶ 1 ∶ 1、1 ∶ 2 ∶ 1 ∶ 1、1.0 ∶ 1.0 ∶ 1.5 ∶ 1.5。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Ⅱ组、Ⅲ组和Ⅳ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钙的表观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42日龄时,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Ⅱ组、Ⅲ组和Ⅳ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腺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改善肉仔鸡的养分表观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
  • 胡振华, 杨永平, 杨宇, 叶胜强, 王丽霞, 邓兵, 陈星, 凌明湖, 龚萍, 龚炎长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04-15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2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g/kg枯草芽孢杆菌(BS组)和1 g/kg复合芽孢杆菌(CB组)。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S组和CB组肉鸭第5周和第3~6周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第5周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CB组第3~6周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BS组和CB组肉鸭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3)BS组和CB组肉鸭盲肠中菌落总数、芽孢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S组肉鸭盲肠中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BS组和CB组肉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空肠黏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改善肠道形态,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以及刺激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肉鸭生长。
  • 张宪, 张乐颖, 张立兰, 陈亮, 唐湘方,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13-15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研究外源淀粉酶对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影响,为准确评价饲用酶制剂的有效性提供依据。试验采用2×4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参照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和NRC(1994)鸡营养需要配制肉鸡1~21日龄和22~42日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并分别在2种基础饲粮中添加1 840、9 200和18 400 U/g的外源淀粉酶配制6种添加淀粉酶的饲粮,以不添加外源淀粉酶的2种基础饲粮作为对照,利用SDS-Ⅱ测定8种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表观粗蛋白质消化率(IVACPD)、体外标准化粗蛋白质消化率(IVSCPD)、体外淀粉消化率(IVSTD)、体外总能消化率(IVGED)和体外代谢能(IVME)。每种饲粮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设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 840、9 200和18 400 U/g淀粉酶组饲粮胃阶段的IVDMD和IVGED均显著增加(P<0.05);18 400 U/g淀粉酶组饲粮的IVME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2~42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DMD、IVGED以及IVME均显著高于1~21日龄饲粮(P<0.05)。2)1 840和9 200 U/g淀粉酶组的全消化道IVACPD和IVSCP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42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ACPD和IVSCPD显著高于1~21日龄饲粮(P<0.05)。3)8种饲粮的全消化道IVSTD均在99.40%以上,9 200和18 400 U/g淀粉酶组的全消化道IVST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STD显著高于22~42日龄饲粮(P<0.05)。4)饲粮营养水平和淀粉酶添加剂量对肉鸡饲粮IVDMD、IVDGE、IVACPD、IVSCPD、IVSTD和IVME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外源淀粉酶的添加提高了肉鸡饲粮胃阶段的IVDMD、IVDGE,1 840和9 200 U/g外源淀粉酶提高了肉鸡饲粮的IVACPD、IVSCPD,18 400 U/g外源淀粉酶提高了肉鸡饲粮的IVME;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淀粉几乎完全降解,外源淀粉酶对IVSTD的影响可以忽略;饲粮营养水平和外源淀粉酶添加剂量对肉鸡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存在交互作用,22~42日龄饲粮的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均高于1~21日龄饲粮。
  • 陈晓瑛, 王国霞, 孙育平, 陈冰, 莫文艳, 赵红霞, 曹俊明, 黄燕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22-15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0.67±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XOS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淀粉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4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脂肪酶活力、400 mg/kg组胃中蛋白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对虾肝胰腺总蛋白含量、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显著升高(P<0.05),肠道弧菌(Vibrio)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XOS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改善肠道形态,提高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弧菌数量。
  • 吴杰, 邓波, 李孝辉,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30-15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健康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PS)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结构、肠道二糖酶活性及肠道炎症的影响。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丁酸梭菌组,每4只大鼠1笼,每组3笼。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LPS+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05%丁酸梭菌。试验第40天,LPS组、LPS+丁酸梭菌组大鼠称重后按照4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LPS(LPS浓度为1.5 mg/mL,注射量在1.0 mL左右),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3 h后处死采样。结果表明:1)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绒隐比、空肠黏膜厚度以及空肠、回肠上皮淋巴细胞数(P<0.05)。与LPS组相比,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能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空肠黏膜厚度及上皮淋巴细胞数(P<0.05)。3)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蔗糖酶和空肠麦芽糖酶活性(P<0.05)。与LPS组相比,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能抑制LPS对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的降低,LPS+丁酸梭菌组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显著增加了空肠及回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与LPS组相比,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空肠与回肠MPO活性及空肠IL-6、TNF-α含量(P<0.05),LPS+丁酸梭菌组回肠IL-6、TNF-α含量虽无显著降低(P>0.05),但较对照组也未见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生长的无负面影响,给大鼠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可抑制LPS急性应激下LPS对肠道蔗糖酶活性的降低,缓解对肠道黏膜结构的破坏,提高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肠道炎症。
  • 张南南, 李兰兰, 张晓昀, 闻正顺, 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38-15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灌胃不同剂量壳寡糖(COS)对小鼠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水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60只5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1个对照组和5个试验组,每组10只。5个试验组小鼠分别按照0.2、0.4、0.6、0.8和1.0 g/kg BW的剂量灌胃COS(溶解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灌胃不同剂量COS对小鼠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2)灌胃0.6 g/kg BW COS可显著提高小鼠胸腺指数(P<0.05),较对照组提高了32.87%。3)灌胃0.6 g/kg BW COS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14%和20.69%。4)灌胃不同剂量COS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5)灌胃0.6 g/kg BW COS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P<0.05),较对照组提高了27.61%;灌胃0.8 g/kg BW COS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较对照组提高了45.08%。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COS可促进小鼠免疫器官发育并具有调节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功能。
  • 饲料资源开发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 李运虎, 廖鹏, 唐威, 方热军, 邓灶福, 李微, 李美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47-15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将鱼粉、血浆蛋白粉、酵母粉、肠膜蛋白粉按一定比例组合添加到饲粮中,旨在对比研究不同蛋白质源组合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36±0.2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保育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组保育猪分别饲喂含1.5%血浆蛋白粉+2.0%鱼粉(A组,作为对照组)、3.0%肠膜蛋白粉+5.0%鱼粉(B组)、2.0%酵母粉+2.0%肠膜蛋白粉+2.0%鱼粉(C组)的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B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A和C组(P<0.05),与A组相比,C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76%和8.13%,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重比方面,B和C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2)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与白球比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A组相比,B组钱重比增加13.47%(P>0.05),C组钱重比降低5.22%(P>0.05)。由此可见,2.0%酵母粉+2.0%肠膜蛋白粉+2.0%鱼粉组合在提高保育猪生长性能、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最好,1.5%血浆蛋白粉+2.0%鱼粉组合效果次之,而3.0%肠膜蛋白粉+5.0%鱼粉组合相比之下效果较差。
  • 高新梅, 张帆, 唐福, 贾春云, 杨振华, 高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55-15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评定不同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全混合日粮(TMR)在育肥羊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平均体重为(35.0±3.7)kg的哈萨克去势公羊作为试验动物,共进行5期试验,各期分别以5种不同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0(TMR1)、4.17%(TMR2)、8.33%(TMR3)、12.50%(TMR4)、16.67%(TMR5)]的TMR进行瘤胃灌注试验,按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由低到高依次进行。每期15 d,其中第1~7天为预试期,第8~12天为连续灌注期,第13~15天为采样期。同时在每期的第13~15天进行尼龙袋试验。采用醋酸镱(Yb-ac)作为食糜标记物,绘制浓度衰减曲线并利用非线性回归法来拟合外流速度;评定干物质(DM)、有机物(OM)及粗蛋白质(CP)的降解动力学参数,计算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与瘤胃食糜外流速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的直线关系(r=0.607 0,P<0.05);DM、OM和CP的有效降解率均随着TMR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的增加而先下降后趋于稳定或略有上升,TMR4组和TMR5组均显著低于TMR1组(P<0.05);5种TMR均为瘤胃能氮负平衡型,瘤胃能氮平衡(RENB)值均随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05 5)。总之,育肥羊TMR中葡萄籽酿酒残渣的适宜水平为8.33%~12.50%。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 李志才, 高帅, 段洪峰, 龙栋磊, 韩雪峰,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66-15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鲜草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头体重、胎次、产奶量相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以苜蓿鲜草替代基础饲粮中50%和75%苜蓿青干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苜蓿鲜草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各试验组乳体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苜蓿鲜草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苜蓿鲜草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葡萄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组奶牛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经济效益均有所增加,其中试验Ⅱ组净增收益最高,为9.06元/(头·d)。综合得出,苜蓿鲜草可以部分替代奶牛饲粮中苜蓿青干草而不影响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且能增加经济效益。
  • 赵越, 孔祥峰, 姬玉娇, 耿梅梅, 李华伟, 王占彬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74-15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环江香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3头。配种后2组母猪分别饲喂高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4.73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3.11%,氮能比为0.89)和低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2.24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9.77%,氮能比为0.80),于妊娠第45、75和110天每栏取1头母猪屠宰,收集每窝中最大体重、中间体重和最小体重胎猪对应的羊水和尿囊液,测定生化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妊娠时间和相同标准体重条件下,与饲喂低氮能比饲粮相比,饲喂高氮能比饲粮可显著增加尿囊液中妊娠75 d最小体重胎猪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妊娠75 d中间、最小体重胎猪和妊娠110 d最小体重胎猪谷草转氨酶活性,妊娠45、75 d最大体重胎猪尿酸含量,妊娠45 d中间、最小体重胎猪和妊娠75 d最大体重胎猪肌酸激酶活性(P<0.05)。与最小体重胎猪相比,高氮能比饲粮组妊娠45和75 d以及低氮能比饲粮组妊娠45和110 d时最大体重胎猪羊水中白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2个饲粮组胎猪羊水中尿素和尿酸含量以及尿囊液中尿酸含量逐渐增加。由上可见,高氮能比饲粮可通过调节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促进胎猪的生长发育;与中间和最小体重胎猪相比,最大体重胎猪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更高。
  • 李佳骏, 王振华, 胡正茂, 唐慧琴, 谷笑笑, 廖成斌, 潘康成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82-1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芽孢表面展示鸡白痢沙门氏菌OmpC重组枯草芽孢杆菌SE1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菌群的影响。选择7日龄肉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和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1.0×106 CFU/g)枯草芽孢杆菌168制剂和0.1%(1.0×106 CFU/g)重组枯草芽孢杆菌SE1制剂,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1)与A组相比,C组肉鸡的终末体重和平均增重分别增加6.14%和6.76%(P>0.05),料重比降低8.21%(P>0.05)。2)28、42日龄时,B组和C组肉鸡的空肠脂肪酶和回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肉鸡的肠道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28、42日龄时,B组和C组肉鸡的回肠、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A组(P<0.05),盲肠乳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组(P<0.05)。16S rRNA V3区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结果显示,B组和C组肉鸡的盲肠菌群丰富度、均匀度和香农-维纳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肉鸡盲肠菌群的相似性在28、42日龄时分别比A组高26.8%和15.6%,C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重组枯草芽孢杆菌SE1具有与枯草芽孢杆菌168相同的效果,能有效促进肉鸡生长,提高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调节肉鸡肠道菌群,提高肠道菌群稳定性和多样性。
  • 刘艳芳, 马健, 都文, 王雅晶, 曹志军, 李胜利, 余雄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592-16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青贮、全株小麦青贮、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燕麦草(2种)、稻草、花生秧、谷子秸秆和小麦秸秆共10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科学配制奶牛饲粮提供数据参考。采用尼龙袋法评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72 h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苜蓿青贮的DM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58.24%,小麦秸秆的最低,为34.20%;CP有效降解率最高的是苜蓿干草,与依次降低的全株小麦青贮、苜蓿青贮、全株玉米青贮、燕麦草、稻草、小麦秸秆、谷子秸秆和花生秧差异显著(P<0.05);全株小麦青贮的NDF有效降解率与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燕麦草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全株小麦青贮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综上所述,苜蓿干草和苜蓿青贮的瘤胃降解率较高,营养价值较高,小麦秸秆和谷子秸秆品质相对较差,花生秧与上述秸秆饲料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 辛小月, 曲永利, 袁雪, 高岩, 王璐, 张帅, 殷术鑫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4): 1603-1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18头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犊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犊牛饲喂β-内酰胺类有抗奶,试验组犊牛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每组9头。巴氏杀菌条件为63~65℃加热30 min,犊牛61日龄断奶,试验期为180 d。结果表明:1)与β-内酰胺类有抗奶相比,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中总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在3~6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15和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降低(P<0.05),15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7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饲喂经过巴氏杀菌的β-内酰胺类有抗奶提高了哺乳期犊牛的生长发育,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犊牛免疫系统,但无法确定有增强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