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大事记
数据库收录
文献计量学指标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著作权转让协议
论文规范标准
写作指南
编委会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关键词排行
关键词云
知识脉络
作者关系图
期刊订阅
道德声明
OA政策
公益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2年, 第3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3-15
全选
|
目录 Contents
Select
封面与封底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目次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 REVIEW
Select
刺参营养品质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Nutritional Quality of
Apostichopus japonicus
姜森颢, 江宇豪, 唐伯平, 蒋从兵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361-13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
)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高、滋补功效强的优质海参。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持续上升,刺参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和国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总结了刺参的自然分布和人工养殖现状,对刺参的营养品质与特点、生物活性物质与功效、营养强化与加工方式等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为刺参营养与饲料、新品种培育、健康养殖与管理、精加深工与高值化利用等全产业链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有用的科学参考。
Select
水产动物异亮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Isoleucine Nutrition in Aquatic Animals
李晋南, 王良, 王连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374-1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异亮氨酸是支链氨基酸中唯一的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水产动物异亮氨酸需要量、异亮氨酸与其他支链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异亮氨酸对水产动物营养健康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异亮氨酸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胆盐水解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Biological Function of Intestinal Microbial Metabolite Bile Salt Hydrolase and Its Inhibitors
王朋, 陈倩倩, 方正锋, 王金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388-13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胆盐水解酶(BSH)是一种具有降解结合胆盐功能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介导肝脏来源初级胆汁酸向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次级胆汁酸转化。近年来发现,BSH对于肠道微生物和宿主生理代谢均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一方面,BSH有助于肠道中微生物存活和定植;另一方面,BSH基于胆汁酸代谢参与调节宿主脂质代谢和肠道健康。本文从BSH结构、分布、生物学功能以及BSH抑制剂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全面了解BSH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草食动物肠道厌氧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ut Anaerobic Fungi in Herbivores
张亚伟, 王月红, 刘强, 张元庆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398-14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厌氧真菌依赖其侵袭性生长特性和强大的纤维降解酶体系,在饲料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厌氧真菌被首次准确定性和描述以来,学界对这种独特的真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详细了解厌氧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理解其在肠道微生态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对宿主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它们相关的生物技术开发方面至关重要。本文从生命周期、酶学特性和代谢特性3个方面对厌氧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Select
异位酸影响反刍动物瘤胃代谢和生产性能的研究进展
Effects of Isoacids on Ruminal Metabolism and Performance in Rumiants: A Review
张振威, 朱明霞, 王长法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08-14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异位酸主要指异丁酸、异戊酸、2-甲基丁酸和戊酸,属于短链挥发性脂肪酸。异位酸对于反刍动物瘤胃内的纤维降解菌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饲料纤维的降解消化率;异位酸还可以促进瘤胃内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进而提高微生物蛋白的合成;而且异位酸能够抑制脲酶,增加瘤胃内非蛋白氮的利用和机体内氮的留存,提高动物的增重性能;此外,异位酸还可以促进瘤胃内乙酸的生成,进而提高反刍动物的产奶量及乳脂率。本文旨在阐述异位酸对反刍动物瘤胃消化代谢及其对产奶量、动物增重等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异位酸在反刍动物生产实践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Select
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牛乳源性外泌体资源开发进展
Advances in Biological Function of Exosomes 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Bovine Milk-Derived Exosomes
杜春梅, 权素玉, 南雪梅,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16-14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外泌体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动物体液中的纳米颗粒,能够包裹丰富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是介导细胞间通讯的有力载体。牛乳源性外泌体可抵御摄入者或犊牛胃肠道消化酶的降解,将其包裹的活性内容物传递至靶器官发挥信号传递作用。近期研究表明,牛乳源性外泌体含有大量免疫相关RNA和蛋白质,可调控犊牛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免疫系统的完善。然而,牛乳源性外泌体也可能通过其内含miRNA向人类引入新的病原体,增加巨大胎儿、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分子组成、分选机制、分离技术及其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探索牛乳源性外泌体的潜在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短链脂肪酸调控奶牛乳腺乳脂合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Mechanism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Regulating Milk Fat Synthesis in Bovine Mammary Gland
陈美庆, 张养东, 郑楠, 王加启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26-14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短链脂肪酸是胃肠道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物,不仅作为乳脂合成前体物直接参与乳腺内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还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乳腺脂肪酸代谢,进而调控乳脂的合成。本文从短链脂肪酸对乳脂合成的影响以及短链脂肪酸调控乳腺乳脂合成的分子机制2方面,综述了短链脂肪酸调控奶牛乳腺乳脂合成的作用机制,为奶牛乳脂合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Select
肉牛卷舌行为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Tongue-Rolling Behavior and Its Related Mechanism in Beef Cattle
张明宇, 敖日格乐, 王纯洁, 斯木吉德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34-1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相比于野生动物,生活在人工饲养环境中的动物往往会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异常行为。其中,卷舌行为便是一种常见于养殖场肉牛当中的异常行为。卷舌行为通常由慢性应激或行为意向受阻而引起,是衡量肉牛福利水平的因素之一。肉牛卷舌行为的发生与肉牛情绪消极低落、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及肉牛肠道菌群构成差异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从肉牛卷舌行为的特征、导致卷舌发生的环境因素及其生理机制、卷舌行为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细胞外基质网络的动态变化对营养物质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of Dynamic Change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Network and Its Regulating Effects on Nutrient Metabolism
刘春艳, 王丽, 蒋宗勇, 易宏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46-14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细胞外基质(ECM)是一个动态的多功能网络结构,是细胞和组织赖以生存的外环境。长期以来,ECM网络被视为细胞生长、黏附以及组织重构等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器。近年研究发现,ECM网络是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逐级转运的生理屏障,当ECM网络缺乏或沉积过多时会导致机体代谢异常,揭示其参与调控营养物质的转运代谢。然而,目前有关ECM网络对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系统综述ECM网络的生理屏障功能和动态变化及其对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转运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提升畜禽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性能提供新思路。
Select
CD36的棕榈酰化对动物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Regulatory Roles and Mechanisms of CD36 Palmitoylation in Animal Fat Deposition
符一鸣, 郎立敏, 江青艳, 王松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56-14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物脂肪的过度沉积不仅会降低胴体品质,还会危害动物健康,因此调控动物脂肪沉积对提高产品品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CD36又称脂肪酸转运酶,可介导脂肪酸的转运和摄取,在脂肪沉积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棕榈酰化是指16个碳原子的棕榈酸通过硫酯键与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相结合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最新研究表明,CD36的棕榈酰化在脂肪沉积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CD36的棕榈酰化对动物脂肪、心脏和肝脏等不同组织器官中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并对其中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深入了解棕榈酰化修饰对动物机体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柑橘渣的营养特点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itrus Pul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
李春荣, 李小宇, 宋代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64-14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柑橘渣是柑橘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一些活性物质,如柑橘黄酮、多酚、橙皮素等,具有促生长、抗氧化、抗炎抑菌等多种作用。柑橘渣水分含量高,不易运输和储存,因此,柑橘渣在饲料工业中的利用常见的是干燥和青贮2种方式。将柑橘渣用作畜禽饲料原料,不仅减轻了环境压力,还对动物的生产性能、肠道健康以及机体免疫力等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柑橘渣的营养特点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柑橘渣的饲料化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裂殖壶藻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hizochytrium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宫嘉泰, 胡睿智, 杨茜梓, 伍树松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76-14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裂殖壶藻是一种单细胞海洋真菌,通过不同的培养工艺可以产生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可作为良好的饲料原料来源;此外,裂殖壶藻含有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角鲨烯、虾青素等活性物质,尤其以DHA的含量最高。将裂殖壶藻粉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可以提高动物抵抗氧化应激和炎症的能力。本文就裂殖壶藻的主要营养成分、培养工艺、主要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研究论文 RESEARCH PAPER
Select
生长育肥猪木薯消化能和代谢能的测定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ment of Digestible Energy and Metabolizable Energy of Cassava for Growing-Finishing Pigs
杨刚, 李瑞, 冯淦熠, 向强, 田明洲, 蒋线吉, 刘小杰, 范志勇, 黄瑞林,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86-14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评定木薯的营养成分及在生长育肥猪上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基于其所含有效化学成分建立木薯生长育肥猪DE和ME的预测模型。试验选取健康、体重为(50.0±1.7)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22头,采用2个11×3的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1个基础饲粮和10种木薯饲粮,采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其对生长育肥猪的DE和ME,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基于木薯有效养分含量的木薯生长育肥猪DE和ME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风干基础下,10种木薯样品的总能(GE)以及粗蛋白质(CP)、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脂肪(EE)、钙(Ca)、总磷(T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总淀粉(TS)含量变异范围分别为14.56~15.36 MJ/kg、1.76%~3.51%、86.10%~88.66%、1.99%~2.53%、0.37%~1.98%、0.08%~0.12%、0.06%~0.11%、1.26%~3.00%、7.82%~17.47%、1.50%~5.32%、58.75%~69.86%;10个木薯样品对生长育肥猪的平均DE为(13.52±0.68)MJ/kg,平均ME为(13.25±0.67)MJ/kg。本试验得出木薯对生长育肥猪的最佳DE和ME(风干基础)预测方程分别为DE=54.591-3.279GE+0.680CP+2.822Ash(
R
2
=0.80)和ME=0.108+0.972DE(
R
2
=0.98)。
Select
小檗碱齐墩果酸盐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Effects of Berberine-Oleanol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Intestinal Health of Piglets
包学太, 黎育颖, 田军权, 苏文璇, 杨凡, 姚康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495-15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小檗碱齐墩果酸盐对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50头28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重(8.22±0.98)kg],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栏饲喂。其中,对照组和模型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250和500 mg/kg小檗碱齐墩果酸盐的饲粮。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18 d。在正试期第15天,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仔猪灌服10 mL浓度为2×10
9
CFU/mL的ETEC K88菌液,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剂量的无菌LB培养液。结果表明:1)第1~14天,即ETEC K88感染前,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升高(
P
<0.05)。第15~18天,即ETEC K88感染后,各组仔猪体重、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第1~18天,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仔猪ADFI显著升高(
P
<0.05);高剂量组F/G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
P
<0.05)。2)在感染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仔猪粪便评分显著升高(
P
<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仔猪粪便评分明显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P
>0.05)。而在感染后48 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仔猪粪便评分显著升高(
P
<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仔猪粪便评分显著降低(
P
<0.05)。3)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仔猪血清中补体4含量以及血液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
P
<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液中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
P
<0.05);高剂量组血清中补体3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05)。4)模型组仔猪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
P
<0.05);中、高剂量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和低剂量组(
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小檗碱齐墩果酸盐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缓解ETEC K88感染导致的仔猪腹泻,降低腹泻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血清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提高腹泻仔猪机体免疫力;且500 mg/kg的添加剂量对仔猪感染ETEC K88后的肠道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Select
酵母类产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Effects of Yeast Produ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Weaned Piglets: A Meta-Analysis
孙越, 刘虎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508-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酵母类产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回顾已发表文献资料,运用Meta分析方法构建模型并进行酵母类产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应用效果的评价。计算机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中2010-2020年关于不同酵母类产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试验整理了关于酵母类产品的中英文相关文献共20项研究,纳入分析1 614个研究对象。结果显示:饲粮添加酵母抽提物极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
P
<0.01);饲粮添加酵母培养物和酵母抽提物极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
P
<0.01);饲粮添加酵母培养物和酵母水解物对料重比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P
<0.05)。通过Meta分析发现,饲粮中添加酵母类产品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37.80 g/d,提高平均日增重37.64 g/d,降低料重比0.06;相比活性干酵母和酵母水解物,酵母培养物和酵母抽提物在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更具有优势。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将近10年酵母类产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同质文献进行合并,从统计层面为酵母类产品的研发与改进给予一定的数据参考。
Select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8~20周龄如皋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ugao
Yellow Chickens Aged from 8 to 20 Weeks
卢建, 曲亮, 杨晓东, 马猛, 李尚民, 李永峰, 郭军, 王星果, 窦套存, 胡玉萍, 王克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519-15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8~18周龄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开产前(8~20周龄)如皋黄鸡生长性能以及屠体、内脏器官、鸡冠、骨骼、消化道和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8周龄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如皋黄鸡6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18周龄,试验鸡分别饲喂CP水平为14.00%、14.75%、15.50%、16.25%和17.00%,代谢能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18~20周龄(开产时),试验鸡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预产期饲粮。试验期12周(8~20周龄)。结果表明:1)随饲粮CP水平增加,18周龄体重和8~18周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线性降低(
P
<0.05),8~18周龄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粗蛋白质转化比(CPCR)、代谢能转化比(MECR)和料重比(F/G)以及8~20周龄ADCPI和CPCR均显著线性增加(
P
<0.05)。2)饲粮CP水平为14.75%组18周龄卵巢基部重显著高于饲粮CP水平为14.00%、15.50%和17.00%组(
P
<0.05)。3)除脚率和腺胃相对重量外,饲粮CP水平对18和20周龄屠体、内脏器官、鸡冠、胫骨、股骨、消化道和繁殖器官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P
>0.05)。由此可见,8~18周龄饲粮CP水平为14.75%时,能显著增加18周龄蛋鸡体重和8~18周龄蛋鸡ADG,改善8~18周龄蛋鸡F/G、CPCR和MECR,促进卵巢基部发育,但除脚率和腺胃相对重量外,饲粮CP水平对开产时(20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Select
维生素D
3
对黄羽肉种鸡生殖性状及其后代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Vitamin D
3
on Reproductive Traits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 Breeders and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e Organ Development, Tibia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of Offspring Broilers
王一冰, 张盛, 陈志龙, 范秋丽, 陈芳, 丁发源, 程忠刚, 蒋守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533-15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
3
对黄羽肉种鸡生殖性状及其后代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肉品质的作用。选用720只岭南黄羽肉种母鸡(快大型,46周龄),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800、1 600、2 400、3 200和4 000 IU/kg维生素D
3
的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8周。雏鸡出生后,根据体重一致原则每组选取120只后代肉鸡开展饲养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后代肉鸡饲喂添加1 000 IU/kg维生素D
3
的饲粮,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D
3
添加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种鸡的输卵管长度、输卵管和卵巢基质相对重量(
P
<0.05),且分别呈二次、线性和二次以及线性变化(
P
<0.05)。2)种鸡饲粮维生素D
3
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肉鸡1~21日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P
<0.05),且均呈二次变化(
P
<0.05);但对后代肉鸡22~42日龄和43~63日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P
>0.05)。种鸡饲粮维生素D
3
添加水平对后代肉鸡21和63日龄腿肌和胸肌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
P
>0.05)。3)种鸡饲粮维生素D
3
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肉鸡1日龄肝脏、脾脏相对重量以及21日龄胸腺相对重量(
P
<0.05),且均呈二次变化(
P
<0.05)。4)种鸡饲粮维生素D
3
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肉鸡1日龄胫骨长度和围度(
P
<0.05),且分别呈二次和线性变化(
P
<0.05);显著影响21日龄胫骨重量、长度、围度和粗灰分含量(
P
<0.05),且均呈线性和二次变化(
P
<0.05);但对63日龄胫骨性状无显著影响(
P
>0.05)。5)种鸡饲粮维生素D
3
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肉鸡63日龄宰后24 h胸肌肉色亮度(L
*
)和黄度(b
*
)值以及pH(
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种鸡饲粮维生素D
3
添加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种鸡生殖性状以及后代肉鸡的生长性能(生长初期)、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肉品质。综合试验观测与回归分析,种鸡饲粮添加1 600~2 000 IU/kg维生素D
3
即可获得较优的后代肉鸡生长性能,但若要获得黄羽肉种鸡最优生殖性状,饲粮维生素D
3
添加水平需为2 600~3 800 IU/kg。
Select
五倍子提取物对1~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Effects of Gallnut Extract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Morphology, Immune Function,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Yellow-Feathered Chickens during 1 to 42 Days of Age
范秋丽, 陈志龙, 林泽铃, 张盛, 茅沈丽, 蒋守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547-15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五倍子提取物对1~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600只1日龄初始体重为(39.75±0.02)g的健康新广901肉公雏,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mg/kg恩拉霉素,五倍子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五倍子提取物,五倍子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五倍子提取物。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五倍子2组42日龄体重、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均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五倍子2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升高(
P
<0.05);且五倍子2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高于抗生素组(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五倍子1组和五倍子2组空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05),空肠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05);且五倍子2组空肠sIgA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
P
<0.05),空肠TNF-α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组(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五倍子1组和五倍子2组回肠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05),回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
P
<0.05)。5)与对照组相比,五倍子2组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
ZO
-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
2)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
P
<0.05);且五倍子2组回肠
ZO
-1和
Nrf
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
P
<0.05)。6)与对照组相比,五倍子1组和五倍子2组盲肠另枝菌属(
Alistipes
)和理研菌属(
Rikenella
)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P
<0.05),盲肠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和毛螺菌属(
Lachnospira
)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
P
<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500 mg/kg五倍子提取物可提高1~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屏障功能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可作为肉鸡抗生素潜在替代品。
Select
白藜芦醇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Resveratrol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Broilers
马政, 亢守亭, 蔡锋隆, 秦顺义, 李留安, 杨华, 张建斌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559-1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日龄的罗斯308肉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D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500、800 mg/kg RES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2)第21、42天,与A组相比,试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葡萄糖(GLU)、白蛋白(ALB)、尿酸(UA)、尿素(UREA)、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第42天,C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A组(
P
<0.05);第42天,B组和C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A组(
P
<0.05);第21天,C组和D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A组(
P
<0.05)。3)第21、42天,与A组相比,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补体4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第42天,A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D组(
P
<0.05)。4)与A组相比,C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
P
<0.05);添加RES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P
<0.05)。5)与A组相比,D组肉鸡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腺胃指数显著提高(
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RES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其中添加剂量为500 mg/kg时效果最佳,可以降低血清中CHO、LDL-C的含量,提高HDL-C的含量,改善机体的脂质代谢。
Select
饲粮精粗比对空怀母牛体况、繁殖激素分泌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Concentrate to Forage Ratio on Body Condition, Reproductive Hormone Secretion and Plasma Biochemical Indices of Empty-Breasted Cows
陈浩, 王纯洁, 斯木吉德, 陈志蒙, 刘飞鸿, 敖日格乐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569-1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粗比对空怀母牛体况、繁殖激素分泌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90头体况相近、年龄相近且体况偏瘦的空怀母牛[(387.2±22.6)kg]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高精粗比饲粮(精粗比65:35,HCD组)、中精粗比饲粮(精粗比50:50,MCD组)及低精粗比饲粮(精粗比35:65,LCD组)。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在正试期第60天时,MCD组和HCD组母牛的体重和体况评分高于LCD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MCD组和HCD组母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和体况变化均显著高于LCD组(
P
<0.05);LCD组母牛的发情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
P
<0.05)。在正试期第30天时,HCD组和MCD组母牛的血清促黄体素(LH)浓度显著高于LCD组(
P
<0.05);MCD组母牛的血清雌二醇(E
2
)浓度显著高于LCD组(
P
<0.05)。在正试期第45天时,HCD组和MCD组母牛的血清LH、促卵泡素(FSH)和E
2
浓度均显著高于LCD组(
P
<0.05)。MCD组血清LH和FSH浓度在发情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LCD组(
P
<0.05)。在正试期第20天时,HCD组和MCD组母牛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LCD组(
P
<0.05);在正试期第40天时,HCD组母牛的血浆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高于LCD组(
P
<0.05),HCD组和MCD组母牛的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LCD组(
P
<0.05);在正试期第60天时,HCD组和MCD组母牛的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LCD组(
P
<0.05),HCD组母牛的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
P
<0.05),MCD组母牛的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LCD组(
P
<0.05),且有低于HCD组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提高饲粮精料比可改善体况偏瘦空怀母牛的能量和蛋白质代谢水平,进一步改善母牛体况,且可有效地促进母牛机体内繁殖相关激素的分泌并缩短发情间隔。
Select
饲粮添加不同类型及水平过瘤胃脂肪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Effects of Adding Different Types and Levels of Rumen-Protected Fat on Performance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Milk in Holstein Dairy Cows
许鹏, 杨致玲, 曹名玉, 段增亮, 马晓强, 王苗苗, 张拴林, 刘强, 郭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580-1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类型及水平的过瘤胃脂肪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产奶量及分娩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按随机单位区组法将奶牛分为5组,第1组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及精补料组成的基础饲粮;第2组和第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和5%的过瘤胃不饱和脂肪,第4组和第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和5%的过瘤胃饱和脂肪,每组8头。试验包括7 d的预试期和60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第5组的干物质、非纤维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
P
<0.05),粗脂肪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1),第1组和第5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第3组(
P
<0.01),显著高于第2组(
P
<0.05)。2)第1组的4%乳脂校正乳产量显著低于第2、4和5组(
P
<0.05),乳糖产量显著低于第4和5组(
P
<0.05),乳蛋白产量显著低于第3、4和5组(
P
<0.05),而体细胞数(SCC)则显著高于第3、4和5组(
P
<0.05)。第3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第1、2组(
P
<0.01)。3)第4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5组(
P
<0.01),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第3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第4组(
P
<0.05);第5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4)第2组和第3组乳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及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第5组(
P
<0.01),而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第5组(
P
<0.05),共轭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第5组(
P
<0.05);第5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
P
<0.01)。综上所述,奶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率,降低乳中体细胞数,且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可以显著提高乳中总不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共轭亚油酸的含量,有效改善乳品质。综合来看,以添加5%的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于泌乳盛期的奶牛效果最佳。
Select
奶牛对不同糟渣类饲料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Rumen Degradation Rates and Small Intestinal Digestibilities of Nutrients of Different Residue Feeds of Dairy Cows
王敬林, 魏元浩,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592-16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对比奶牛对不同糟渣类饲料(玉米酒糟、高粱酒糟、醋糟、糖糟、啤酒糟)的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选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用尼龙袋法测定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必需氨基酸(EAA)、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不同时间点的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1)玉米酒糟、啤酒糟、糖糟中CP含量显著高于高粱酒糟、醋糟(
P
<0.05),醋糟中NDF、A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糟渣类饲料(
P
<0.05),玉米酒糟中蛋氨酸(Met)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糟渣类饲料(
P
<0.05),玉米酒糟、糖糟中赖氨酸(Lys)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糟渣类饲料(
P
<0.05)。2)玉米酒糟、啤酒糟、糖糟的D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糟渣类饲料(
P
<0.05);玉米酒糟、糖糟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糟渣类饲料(
P
<0.05);啤酒糟的Met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高粱酒糟和醋糟(
P
<0.05);醋糟的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最高,且NDF显著有效降解率高于高粱酒糟和糖糟(
P
<0.05);糖糟的NDF和ADF瘤胃降解率最低,且ADF瘤胃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4种糟渣类饲料(
P
<0.05)。3)玉米酒糟、糖糟、啤酒糟的过瘤胃CP小肠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P
>0.05),但高于其他2种糟渣类饲料。玉米酒糟、糖糟、啤酒糟的Met、Lys小肠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P
>0.05),但Lys小肠消化率显著高于高粱酒糟和醋糟(
P
<0.05),Met小肠消化率显著高于高粱酒糟(
P
<0.05)。综上所述,糖糟、啤酒糟的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与玉米酒糟相近,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玉米酒糟作为糟渣类蛋白质饲料。
Select
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Effects of Condensed Molasses Fermentation Solubles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on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Microflora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张宜辉, 宁丽丽, 武小姣, 郭静, 张笑然,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04-16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CMS)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体况、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基础饲粮干物质基础上,遵循等能等氮原则配制分别添加1%、3%和5% CMS(CMS1组、CMS2组和CMS3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54 d。结果显示:1)CMS1组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0%、7.7%和7.9%(
P
>0.05)。2)CMS1组和CMS2组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瘤胃液中氨态氮含量随着CMS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CMS1组泌乳奶牛瘤胃液菌群多样性提高。4)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群。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
Prevotella
)和琥珀酸菌属(
Succiniclasticum
)为优势菌属。结果提示,饲粮添加1% CMS更有利于泌乳奶牛的瘤胃发酵和产奶性能提高。
Select
荷斯坦犊牛反刍行为的发育规律及其与采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Research on Developmental Regularity of Ruminating Behavior in Holstein Calv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Feed Intake
杨慧, 张思源, 彭容, 陈天宇, 张红星, 肖鉴鑫, 刘帅, 曹志军, 邵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14-16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荷斯坦犊牛反刍行为的发育规律及其与采食之间的相关性。选取18头初生体重[(42.1±5.4)kg]相近的新生荷斯坦母犊牛,单栏饲养至84日龄。通过视频观察并记录犊牛断奶前后的行为活动,统计各周龄犊牛的反刍、躺卧、站立和非营养性口腔行为每日总时长、平均持续时长和发生次数,并记录每天采食量。结果表明:1)反刍行为每日总时长、平均持续时长和日发生次数随周龄增加逐渐增加(
P
<0.05);非营养性口腔行为每日总时长在断奶前随周龄增加逐渐增加(
P
<0.05);躺卧行为每日总时长在第3、12周时显著低于其他各周龄(
P
<0.05);站立行为每日总时长在断奶后(第12周)显著高于断奶前(
P
<0.05)。2)犊牛反刍行为每日总时长与总干物质采食量(DMI)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707,
P
<0.01),且与饲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采食量呈显著正相关(
P
<0.05)。综上所述,犊牛反刍行为的发育受DMI的影响,固体饲料DMI、NDF和peNDF是引起犊牛瘤胃发育和反刍行为建立的关键因素。
Select
低聚半乳糖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Mineral Element Contents of Holstein Calves
王飞飞, 常美楠, 马峰涛, 金宇航, 郝力壮, 孙鹏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23-1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低聚半乳糖(GOS)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探究适宜犊牛生长的GOS添加剂量。选取32头出生重[(37.7±0.8)kg]相近、健康的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饲喂开食料和牛奶,试验组分别在牛奶中添加10(GOS1组)、20(GOS2组)和40 g/(d·头)(GOS3组)的GOS。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GOS1组和GOS2组犊牛1~2周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
P
<0.05),1~2周龄腹泻率和料重比显著降低(
P
<0.05)。添加GOS对3~4周龄犊牛生长性能和腹泻率无显著影响(
P
>0.05)。与对照组相比,GOS1组和GOS2组犊牛1~4周龄腹泻率显著降低(
P
<0.05)。2)添加GOS有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趋势(
P
=0.07)。3)与对照组相比,GOS1组和GOS3组血清钙含量显著升高(
P
<0.05),GOS3组血清镁含量显著升高(
P
<0.05)。添加GOS有提高血清铁含量的趋势(
P
=0.09),但对血清铜和锌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05)。综上所述,添加GOS可降低犊牛的腹泻率,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对脂质代谢和矿物质元素吸收有积极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GOS的添加剂量以10 g/(d·头)为宜。
Select
早期去势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Early Castr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 of Holstein Calves
岳萌萌, 卜也, 刘利, 央珍, 赵晓川, 许珊珊, 王春微, 柴金宝, 孙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32-16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荷斯坦公犊和出生即去势的荷斯坦阉牛犊各17头,日龄和初生重均差异不显著(
P
>0.05),分为公牛组和阉牛组,这2组牛的饲粮和饲养管理一致,试验期为15.5个月,其中哺乳期为2个月,断奶期为2.5个月,饲育肥为11个月。结果表明:1)2组试验牛在4.5、9.5、15.5月龄平均体重差异显著(
P
<0.05),公牛组在14.0~15.5月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阉牛组(
P
<0.05)。2)15.5月龄出栏后,公牛组的排酸失重和头占体重比例显著高于阉牛组(
P
<0.05)。3)15.5月龄出栏的阉牛组大理石花纹等级2.5级,平均背膘厚10.75 mm,与公牛组差异显著(
P
<0.05)。4)15.5月龄出栏的公牛组肌肉剪切力、冷冻损失、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肉色红度值显著高于阉牛组(
P
<0.05),肌肉脂肪含量和肉色亮度值显著低于阉牛组(
P
<0.05)。综上所述,在直线育肥模式下,荷斯坦公牛生长性能优于阉牛;但是阉牛可生产出2.5级大理石纹牛肉,牛肉品质明显优于公牛。
Select
不同添加量的植物水解单宁对秦川肉牛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消化指标、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Addition Amounts of Plant Hydrolyzed Tannins o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Rumen Digestion Indexes and Rumen Microflora of
Qinchuan
Beef Cattle
常玮学, 杨英超, 夏志军, 赵春平, 梅楚刚, 昝林森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42-16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植物水解单宁对秦川肉牛血清生化指标、瘤胃消化指标、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280±20)kg的秦川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22、6.44、9.66、12.88 g/kg DM植物水解单宁,分别为试验Ⅰ、Ⅱ、Ⅲ、Ⅳ组。预试期15 d,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对照组血清中肌酐和尿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
P
<0.05);试验Ⅲ、Ⅳ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Ⅳ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2)各试验组瘤胃液中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乙酸/丙酸(A/P)值显著高于试验Ⅲ组(
P
<0.05);各组间氨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05)。3)对照组ACE指数、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试验组(
P
<0.05);添加植物水解单宁后Shannon指数逐渐下降。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富度占总菌门的92%以上。添加植物水解单宁后,试验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而对照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组(
P
<0.05)。试验组瘤胃菌群中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F082_unclassified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瘤胃液中理研菌科RC9肠道群、琥珀菌属、乙酸糖发酵菌属、瘤胃球菌科_NK4A214、克里斯滕森菌科R-7肠道群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试验组(
P
<0.01)。对照组中伯克氏菌群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组(
P
<0.05)。由此可知,添加植物水解单宁能够有效提高蛋白质的吸收,提高秦川牛免疫力,降低瘤胃中甲烷杆菌的相对丰度,从而减少甲烷产量。
Select
牦牛泌乳期能量和蛋白质维持需要量的研究
Energy and Protein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of Yaks during Lactation
张玉莹, 潘浩, 王通, 刘书杰, 崔占鸿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55-16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泌乳期能量和蛋白质维持需要量。选取15头体重与胎次相同、产犊日期接近的牦牛,等分为3组,即自由采食组(自由采食)、80%采食组(自由采食组前1天采食量的80%)、60%采食组(自由采食组前1天采食量的60%),试验牛单栏饲养,按试验设定的限饲要求进行饲喂,自由饮水。试验分为泌乳前期(泌乳第31~70天)和泌乳后期(泌乳第71~135天)。饲养试验结束后依次进行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试验,测定其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气体代谢、碳代谢、氮代谢、能量代谢指标,通过建立代谢能采食量(MEI)与能量沉积量(ER)、食入氮(NI)与沉积氮(NR)的回归方程,获得泌乳期维持代谢能和净蛋白质需要量。结果显示:牦牛泌乳期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5.11%~71.94%、68.65%~75.19%、56.78%~65.68%和44.91%~54.94%,呼吸熵在0.70~0.74,碳表观消化率在65.60%~70.72%。牦牛泌乳期MEI[kJ/(kg W
0.75
·d)]与ER[kJ/(kg W
0.75
·d)]的回归方程为:ER=1.186 0
(±0.192)
MEI-592.715
(±133.24)
,当ER=0时,即得到泌乳期的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499.76 kJ/(kg W
0.75
·d);牦牛泌乳期NI[g/(kg W
0.75
·d)]与NR[g/(kg W
0.75
·d)]的回归方程为:NR=0.403 0
(±0.048)
NI-0.359 1
(±0.060)
,纵坐标截距即为泌乳期的维持净氮需要量,乘以系数6.25得到泌乳期的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为2.24 g/(kg W
0.75
·d)。综上可知,本研究得出牦牛泌乳期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499.76 kJ/(kg W
0.75
·d),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为2.24 g/(kg W
0.75
·d)。
Select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ing Methods on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Microbial Flora of Yaks
庞凯悦, 戴东文, 杨英魁, 王迅, 刘书杰, 周振明, 张新军, 柴沙驼, 王书祥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67-16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周岁、体重[(176.3±14.7)kg]相近、体况良好的公牦牛20头,随机分为舍饲组(全混合日粮)和放牧组(放牧),每组10头牛。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舍饲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著高于放牧组(
P
<0.05),而瘤胃pH显著低于放牧组(
P
<0.05)。2)舍饲组瘤胃微生物菌群Chao1指数显著高于放牧组(
P
<0.05)。3)在门水平上,舍饲组瘤胃Saccharibacteria、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ae)、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
P
<0.05),而放牧组瘤胃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
P
<0.05)。在属水平,舍饲组瘤胃
Candidatus_Saccharimonas
、醋酸杆菌属(
Acetobacter
)、螺旋体属_2(
Spirochaeta
_2)、凸腹真杆菌属(
Eubacterium_ventriosum
_group)和乳酸杆菌属(
Lactobacillus
)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
P
<0.05),而放牧组瘤胃罗斯氏菌属(
Rosebuna
)、狭义梭菌属(
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
_1)、Family-ⅩⅢ-AD3011、丁酸弧菌属_2(
Butybrivibrio
_2)和奎因氏菌属(
Quinella
)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
P
<0.05)。4)利用PICRUSt预测瘤胃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功能,在KEGG2水平,舍饲组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核苷酸代谢(nucleotide metabolism)、转录(transcription)、运输和分解代谢(transport and catabolism)基因家族相对风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
P
<0.05)。综上所述,与放牧相比,全混合日粮舍饲育肥提高了牦牛瘤胃内非纤维物质的降解菌以及半纤维降解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增加了VFA浓度,并且牦牛的能量代谢通路上调,促进了牦牛的高效代谢,有助于加快牦牛的生长发育。
Select
荨麻草块饲粮对藏系绵羊瘤胃细菌群落结构、发酵参数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Nettle Cube Diet on Rume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Tibetan Sheep
张晓庆, 金艳梅, 尹凤旭, 张继泽, 王梓凡, 潘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83-16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荨麻草块饲粮对藏系绵羊瘤胃细菌群落结构、发酵参数及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荨麻资源在藏羊养殖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选用1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彭波半细毛羊公羊30只,随机分为3组(
n
=10),分别为自由放牧组(G组,对照组)、混合荨麻草块饲粮组(M组)和单一荨麻草块饲粮组(N组)。M、N组饲粮的精粗比分别为40:60和8:92,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61%和19.48%。试验期共57 d,其中预试期18 d,正试期39 d。结果表明:1)M、N组的的瘤胃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显著低于G组(
P
<0.05);M、N组的瘤胃细菌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G组(
P
<0.05),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G组(
P
<0.05)。2)M、N组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普雷沃氏菌属_1(
Prevotella
_1)、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相对丰度显著高于G组(
P
<0.05),而瘤胃厚壁菌门(Firmicutes)、瘤胃球菌属_2(
Ruminococcus
_2)、瘤胃球菌科_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相对丰度显著低于G组(
P
<0.05)。3)N组瘤胃pH显著低于G、M组(
P
<0.05),M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G、N组(
P
<0.05);M、N组瘤胃丙酸比例显著高于G组(
P
<0.05),而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比例显著低于G组(
P
<0.05)。4)N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G、M组(
P
<0.05);M、N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G组(
P
<0.05),而料重比显著低于G组(
P
<0.05)。由此可见,将荨麻应用于藏系绵羊养殖中,单一荨麻草块饲粮不利于瘤胃发酵,而混合荨麻草块饲粮不仅符合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正常模式,优化了瘤胃细菌群落结构,而且提升了绵羊生长性能。因此,由60%西藏荨麻+40%精饲料构成的混合荨麻草块饲粮更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
Select
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能量需要量研究
Study on Energy Requirement of
Yunnan
Semi-Fine Wool Sheep during Lactation
梁家充, 李银江, 王思宇, 薛白, 洪琼花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694-17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能量需要量,为建立云南半细毛羊饲养标准和繁育理论提供参考。将25只体况相近、经产2胎的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羊。各组试验饲粮代谢能(ME)水平分别为8.05(Ⅰ组)、8.51(Ⅱ组)、9.03(Ⅲ组)、9.52(Ⅳ组)和10.00 MJ/kg(Ⅴ组),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饲养试验为期10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产羔当日为正试期起点,第1~30天为泌乳前期,第31~60天为泌乳中期,第61~90天为泌乳后期。结果表明:1)在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中,均以泌乳前期为最高,其次为泌乳后期。2)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的ME与代谢体重(W
0.75
)、平均日增重(ADG)和泌乳量(MY)间的回归方程为:泌乳前期,ME=0.872W
0.75
+0.009ADG+2.950MY(
R
2
=0.987);泌乳中期,ME=0.733W
0.75
-0.000 9ADG+2.642MY(
R
2
=0.996);泌乳后期,ME=0.856W
0.75
-0.011ADG+3.768MY(
R
2
=0.992)。通过回归方程得出,泌乳前期、中期和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的维持ME需要量分别为0.872、0.733和0.856 MJ/kg W
0.75
;每产1 kg常乳的ME需要量分别为3.822、3.375和4.624 MJ。40、50和60 kg的云南半细毛羊,日泌乳量1 kg、无体重变化情况下,泌乳前期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16.82、19.35和21.75 MJ/d;泌乳中期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14.30、16.42和18.44 MJ/d;泌乳后期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17.38、19.86和22.22 MJ/d。
Select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养分排放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on Nitrogen Balance and Nutrient Excretions of
Yunnan
Semi-Fine Wool Ewes during Pregnancy
赵小琪, 王思宇, 薛白, 倪晓君, 李银江, 洪琼花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709-17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氮、磷、钙排放的影响。选取50只体况良好、体重[(46.52±4.58)kg]相近、年龄一致、配种日期相同的经产2胎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5组试验羊在妊娠前期和中期饲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6.65%(Ⅰ组)、9.02%(Ⅱ组)、10.97%(Ⅲ组)、12.43%(Ⅳ组)和13.95%(Ⅴ组)的试验饲粮,妊娠后期饲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6.31%(Ⅰ组)、7.77%(Ⅱ组)、10.47%(Ⅲ组)、12.69%(Ⅳ组)和15.25%(Ⅴ组)的试验饲粮。从妊娠第46天算起,所有试验羊进行为期104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分别在妊娠前期(妊娠第71~75天)、中期(妊娠第101~105天)和后期(妊娠第131~135天)从各组选5只试验羊进行为期5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在妊娠前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粪干物质排放量、尿磷排放量、尿钙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
P
>0.05);粪氮排放量、尿氮排放量和氮总排放量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增加;Ⅴ组的粪磷排放量、磷总排放量显著高于Ⅰ组(
P
<0.01);Ⅴ组的粪钙排放量、钙总排放量最高,而Ⅲ组最低。在妊娠中期,粪干物质排放量、尿磷排放量不受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显著影响(
P
>0.05);尿氮排放量、氮总排放量、粪磷排放量、磷总排放量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增加,Ⅳ的粪氮排放量、粪钙排放量、钙总排放量最高,Ⅰ组的尿钙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在妊娠后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粪干物质排放量、尿磷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
P
>0.05);粪氮排放量、尿氮排放量、氮总排放量、粪磷排放量、磷总排放量、粪钙排放量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增加。2)妊娠前期和中期云南半细毛羊氮排放以粪中排放为主,而在妊娠后期,当采食氮较低时,氮排放仍然以粪中排放为主,但随着采食氮的增加,尿氮排放量大于粪氮排放量。妊娠期磷、钙排放量几乎都从粪中排放,粪磷占比和粪钙占比分别为98.52%~99.68%和96.22%~98.98%。3)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的采食氮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妊娠前期和中期的沉积氮则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Ⅳ组最高;妊娠后期沉积氮与饲粮蛋白质水平变化一致,在Ⅴ组最高;整个妊娠期各组云南半细毛羊的氮平衡均为正。综合本试验的结果,以氮沉积率为标识,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的最佳饲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43%、12.43%、10.47%,此蛋白质水平时氮沉积效率最佳,粪尿中的氮、磷排放量较少,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
Select
湖羊与卡拉库尔羊瘤胃菌群结构差异性比较分析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Rumen Microflora Structure Difference between
Hu
Sheep and Karakul Sheep
崔浩然, 白天天, 赵林波, 陈颜旭, 郭雪峰, 金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721-17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饲喂相同饲粮条件下湖羊与卡拉库尔羊瘤胃菌群结构的差异性。选取体重[(35±2)kg]相近的健康卡拉库尔羊和湖羊各6只,饲喂相同饲粮,预试期为30 d,正试期3 d,于正试期的第1~3天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应用PacBio测序技术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1)卡拉库尔羊瘤胃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极显著高于湖羊(
P
<0.01)。2)湖羊与卡拉库尔羊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湖羊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
P
<0.05),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卡拉库尔羊(
P
<0.01)。湖羊的优势菌属为奎恩氏菌属、丁酸弧菌属和克里斯滕森菌科_R-7_群,卡拉库尔羊的优势菌属为普雷沃氏菌属_1、克里斯滕森菌科_R-7_群和奎恩氏菌属。湖羊奎恩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
P
<0.01),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
P
<0.05);而卡拉库尔羊克里斯滕森菌科_R-7_群和普雷沃氏菌属_1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湖羊(
P
<0.01)。3)湖羊在传染病(细菌)、免疫疾病、能量代谢以及折叠、分类和降解等生物代谢通路的富集高于卡拉库尔羊;而卡拉库尔羊在核苷酸代谢、复制和修复、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膜运输等生物代谢通路的富集高于湖羊。由此可见,湖羊卡与拉库尔羊的瘤胃菌群结构具有相似性,但在一些特异性菌属的相对丰度及生物代谢通路的富集上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卡拉库尔羊较湖羊对高粗饲料饲粮有更好适应性的原因之一。
Select
红豆草茬地放牧对湖羊和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瘤胃内环境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Effects of Grazing on Stubble Sainfoin Pasture on Growth Performance, Rume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Microflora of
Hu
Sheep and Small-Tailed
Han
Sheep
吴璞, 曹旭亮, 王虎成, 冯强, 沈禹颖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730-17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空怀期湖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红豆草茬地放牧条件下其生长性能、瘤胃内环境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区系之间的差异,以期为不同品种放牧绵羊对红豆草茬地的响应情况积累数据,进而为陇中地区草地生产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选择年龄一致、体况良好的空怀期湖羊[平均体重(31.95±1.60)kg]和小尾寒羊[平均体重(27.38±2.84)kg]各24只为试验动物,于红豆草二茬草地进行为期45 d的混群放牧试验,试验期间测定动物体重并采集瘤胃液用于瘤胃内环境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湖羊组始重和末重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组(
P
<0.05),但平均日增重和体重增长率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组(
P
<0.05)。2)小尾寒羊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湖羊组(
P
<0.05)。3)小尾寒羊组瘤胃微生物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湖羊组(
P
<0.05),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湖羊组(
P
<0.05)。4)在门水平上,湖羊组的优势菌门依次为变形菌门(58.81%)、拟杆菌门(17.21%)和厚壁菌门(16.09%),而小尾寒羊组的优势菌门依次为厚壁菌门(36.52%)、拟杆菌门(36.00%)和变形菌门(5.97%)。小尾寒羊组瘤胃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湖羊组(
P
<0.05),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湖羊组(
P
<0.05)。5)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湖羊组在疾病和抗生素合成通路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组(
P
<0.05)。由此可见,在红豆草茬地放牧条件下,湖羊和小尾寒羊对该饲养管理方式的响应情况不同,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瘤胃内微生物多样性均高于湖羊,且湖羊和小尾寒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
Select
羊源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断奶金堂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以及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Isolated from Goa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and Immune Indexes, and Muscle Development-Related Gene Expression of Weanling
Jintang
Black Goat
张楠驰, 李娟, 王利, 魏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743-17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羊源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断奶金堂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以及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20只断奶金堂黑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试验组每2 d灌服1 mL浓度为10
9
CFU/mL的解淀粉芽孢杆菌fsznc-06冻干菌剂,对照组每2 d灌服1 mL空白的菌剂保护剂(3.102%丙三醇、2.926%蔗糖和7.096%葡萄糖)。30 d后观察该菌对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灌服解淀粉芽孢杆菌fsznc-06 30 d后的黑山羊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以及心脏指数和肝脏指数显著提高(
P
<0.05);黑山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免疫球蛋白G(IgG)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提高(
P
<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背最长肌和臀肌肌纤维直径和面积显著降低(
P
<0.05),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显著提高(
P
<0.05);背最长肌中脂肪酸合成酶(
FAS
)、生肌决定因子1(
MYOD
1)、肌细胞生成素(
MYOG
)、肌球蛋白重链Ⅰ(
MyHC
Ⅰ)和臀肌脂蛋白脂酶(
LPL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
-
γ
)、
MYOD
1、
MyHC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
P
<0.05),背最长肌纤黏连蛋白1(
FN
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
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SREBP
-1)、肌球蛋白重链Ⅱb(
MyHC
Ⅱ
b
)、肌球蛋白重链Ⅱx(
MyHC
Ⅱ
x
)和臀肌
FN
1、
TGFβ
1、肌球蛋白重链Ⅱa(
MyHC
Ⅱ
a
)、
MyHC
Ⅱ
b
、
MyHC
Ⅱ
x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fsznc-06可提高金堂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指标以及肌肉发育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
Select
不同比例葡萄籽饲粮对多浪羊瘤胃内环境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Grape Seed Diets on Rumen Environment and Bacterial Flora Structure of
Duolang
Sheep
彭婉婉, 王彦, 许贵善, 马忠杰, 冯昕炜, 高帆, 袁国宏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754-17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葡萄籽饲粮对多浪羊瘤胃内环境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将15只安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多浪羊成年羯羊随机分成5组,每组3只羊,分别饲喂葡萄籽添加比例为0(D1组)、4%(D2组)、8%(D3组)、12%(D4组)和16%(D5组)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与正试期各15 d。结果表明:试验羊采食后瘤胃液pH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波动变化,但各时间点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各时间点各组间瘤胃液氨态氮(NH
3
-N)浓度差异不显著(
P
>0.05);瘤胃液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与葡萄籽添加比例呈正相关,且D5组显著高于D1组(
P
<0.05);试验羊采食后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乙酸/丙酸先升高后降低;乙酸/丙酸平均值随葡萄籽添加比例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添加比例为8%时达到最大值,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5个组共计得到6 947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共有OTU为6 625个,占总OTU的95.36%;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D5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为56.98%,D3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为43.09%,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05);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普雷沃氏菌属1、未分类柔毛杆菌科和解琥珀酸菌属,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葡萄籽提高了多浪羊瘤胃液pH和MCP浓度,对NH
3
-N浓度无显著影响;随着葡萄籽添加比例的增加,多浪羊瘤胃液TVFA浓度减少,乙酸/丙酸下降,发酵类型向丙酸型发酵转变;饲粮中添加葡萄籽未改变多浪羊瘤胃细菌在门和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经综合评定,多浪羊饲粮中以添加12%的葡萄籽为宜。
Select
发酵茶渣对肉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Effects of Fermented Tea Residue on Growth Performance,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Mutton Sheep
冉雷, 黄小云, 范彩云, 胡海涛, 卓钊, 丁建平, 张子军, 宛晓春, 黄进宝, 程建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768-17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对肉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确定发酵茶渣替代肉羊精料补充料的适宜比例。试验选取64只3月龄、体重(20.0±2.5)kg的健康湖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Ⅱ组、Ⅲ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用发酵茶渣等比例替代5%、10%、20%的精料补充料。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肉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2)Ⅱ组的瘤胃液丙酸(PA)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
P
<0.05),Ⅰ组和Ⅱ组的瘤胃液乙酸/丙酸(AA/PA)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Ⅲ组(
P
<0.05)。各组之间肉羊的瘤胃液pH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氨态氮(NH
3
-N)、微生物蛋白(MCP)含量以及乙酸(AA)、丁酸(BA)比例均无显著差异(
P
>0.05)。3)对照组和Ⅰ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
P
<0.05)。各组之间肉羊的有机物、粗蛋白质、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Ⅲ组的饲料成本和饲料增重成本均有所降低,其中,Ⅲ组的降低幅度最大。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发酵茶渣替代5%、10%、20%的精料补充料对肉羊的生长性能以及大部分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发酵茶渣替代肉羊精料补充料的适宜比例为20%。
Select
饲粮中添加枸杞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 of Lambs
剧浩, 郝小燕, 刘森, 张宏祥, 项斌伟,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777-17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枸杞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月龄、体重[(18.90±0.76)kg]相近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二代公羔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1%(Ⅰ组)、0.3%(Ⅱ组)和0.5%(Ⅲ组)的枸杞多糖。预试期15 d,正试期75 d。结果表明:1)Ⅱ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Ⅲ组(
P
≤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和Ⅲ组(
P
=0.05)。各组之间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
>0.05)。2)Ⅱ组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Ⅲ组(
P
<0.05)。Ⅰ组、Ⅱ组、Ⅲ组的净肉率相比对照组有线性提高的趋势(
P
=0.087)。3)各组之间的器官指数均差异不显著(
P
>0.05)。4)Ⅰ组、Ⅱ组和Ⅲ组的背最长肌宰后24 h的红度(a
*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Ⅱ组的背最长肌宰后1 h黄度(b
*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和Ⅲ组(
P
<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背最长肌系水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各组之间的背最长肌剪切力和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
P
>0.05)。5)Ⅱ组的背最长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
P
<0.05)。Ⅰ组、Ⅱ组、Ⅲ组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相比对照组有线性提高的趋势(
P
=0.098)。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枸杞多糖可以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效率,改善肉品质。在本试验中,饲粮中枸杞多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
Select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去油芳樟枝叶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和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Silage Additives on Nutrient Composition, Silage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Rumen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Vitro
of Deoiling Linalyl Branches and Leaves Silage
王隆, 李璟怡, 欧阳可寒, 瞿明仁, 吴欢生, 许兰娇, 杨食堂, 曹永强, 杨宇玲, 梁欢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789-17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青贮添加剂对去油芳樟枝叶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和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设4个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青贮添加剂)、葡萄糖组(添加20 g/kg葡萄糖)、混合有机酸组(按照7:1:2的体积比例将甲酸、乙酸和丙酸混合,添加6 mL/kg)和纤维素酶组(添加2 g/kg纤维素酶),各青贮添加剂的添加剂量均以青贮原料鲜重为基础,每组设4个重复。青贮45 d后,测定去油芳樟枝叶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青贮发酵品质和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混合有机酸组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葡萄糖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纤维素酶组(
P
<0.05),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2)纤维素酶组的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混合有机酸组的总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纤维素酶组的中性洗涤可溶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葡萄糖组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3)纤维素酶组的pH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混合有机酸组和葡萄糖组(
P
<0.05),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混合有机酸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混合有机酸组和葡萄糖组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纤维素酶组(
P
<0.05)。4)葡萄糖组的瘤胃体外发酵培养液pH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葡萄糖组的瘤胃体外发酵培养液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葡萄糖组的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混合有机酸组(
P
<0.05),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混合有机酸组(
P
<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各组去油芳樟枝叶青贮饲料的综合营养价值由低到高的排序为:对照组<混合有机酸组<纤维素酶组<葡萄糖组。
Select
米糠和乳酸菌制剂对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Effects of Rice Bran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Preparation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of
Caragana korshinskii
Silage
张欢, 朱鸿福, 闫艳红, 张桂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00-18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和乳酸菌制剂对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和解决干旱地区饲草料短缺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组)、添加5%米糠(RB组)、添加5%米糠+10
5
CFU/g商业植物乳杆菌(RB+LP组)和添加5%米糠+10
5
CFU/g植物乳杆菌LP694(RB+LP694组)。发酵60 d后,测定柠条锦鸡儿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RB、RB+LP和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05),RB和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pH显著降低(
P
<0.05),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氨态氮/总氮(NH
3
-N/TN)显著降低(
P
<0.05),RB、RB+LP和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均显著提高(
P
<0.05)。2)RB+LP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对照、RB和RB+LP694组(
P
<0.05)。3)各组青贮饲料中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添加5%米糠+10
5
CFU/g植物乳杆菌LP694改善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组成的效果最好。
Select
番茄皮渣与高粱秸秆混贮的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及有氧稳定性
Fermentation Quality, Rumen Degradation Rate and Aerobic Stability of Mixed Storage of Tomato Pomace and Sorghum Stalk
王挺, 宋磊, 王旭哲, 马春晖, 杜保军, 海拉提, 张凡凡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09-18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和瘤胃瘘管绵羊动物模型探究番茄皮渣与高粱秸秆混贮的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及有氧稳定性,明确最优混贮比例及含水量。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混合青贮,按照不同的番茄皮渣:高粱秸秆混贮比例(3:7、4:6、5:5、6:4、7:3)分为5个处理(T
1
、T
2
、T
3
、T
4
、T
5
)。发酵90 d后开袋进行感官评定,分析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瘤胃降解率,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评价最优处理。结果表明:1)T
1
、T
2
处理感官评定为优等。2)T
1
处理的干物质(DM)、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质(CP)及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
<0.05),T
1
、T
2
处理的氨态氮/总氮(NH
3
-N/TN),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丙酸(PA)、乙酸(AA)及丁酸(BA)含量及p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
<0.05)。3)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T
1
、T
2
处理的乳酸菌(LAB)数量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
<0.05),pH、酵母菌及霉菌数量始终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
<0.05)。4)瘤胃降解24 h时,T
1
、T
2
处理的干物质降解率(DMD)、有机物降解率(OM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
<0.05),T
1
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
<0.05),T
2
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
<0.05)。番茄皮渣与高粱秸秆混贮发酵结束后,将混贮的18个核心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当番茄皮渣添加量为30%(番茄皮渣:高粱秸秆=3:7,水分含量67.85%)时,番茄皮渣与高粱秸秆混贮的综合价值最高;当番茄皮渣添加量为30%~40%,含水量为67.85%~70.45%时,番茄皮渣与高粱秸秆混贮有氧稳定性最优。
Select
精氨酸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Argin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Body Composition, Plasma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Hybrid Snakehead(
Channa maculata
♀×
Channa argus ♂
)
李培佳, 陈晓瑛, 赵红霞, 曹俊明, 陈冰, 彭凯, 黄文, 郭慧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20-1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
Channa maculata
♀×
Channa argus ♂
)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2.02±0.02)g的杂交鳢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精氨酸水平为2.31%、2.42%、2.72%、2.92%、3.12%的5种试验饲料,分别记作G1、G2、G3、G4、G5,饲喂8周。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精氨酸水平升高,杂交鳢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G4组达到显著水平(
P
<0.05);饲料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并在G4组达到显著水平(
P
<0.05);精氨酸水平对杂交鳢存活率、肥满度、脏体比无显著影响(
P
>0.05)。2)杂交鳢全鱼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均在G4组达到显著水平(
P
<0.05),全鱼水分、粗脂肪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随着饲料精氨酸水平上升,杂交鳢全鱼精氨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G4组达到显著水平(
P
<0.05),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在G3组达到显著水平(
P
<0.05),其他氨基酸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3)饲料精氨酸水平对杂交鳢血浆总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葡萄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P
>0.05)。G3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G1、G2组(
P
<0.05),G5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G2组(
P
<0.05);与G1组相比,G5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
P
<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
P
<0.05)。综上所述,杂交鳢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精氨酸显著促进氨基酸吸收、增加蛋白质沉积、提高生长性能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以杂交鳢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质沉积率指标为判定依据,通过折线模型,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杂交鳢幼鱼饲料精氨酸适宜水平分别为2.91%、2.95%、2.98%(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63%、6.65%、6.72%)。
Select
饲料添加怀山药对鲤生长、肠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Effects of Chinese Yam on Growth, Gut Defense Barrier and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Common Carp (
Cyprinus carpio
L.)
李衡, 曹慧, 杨国坤, 常绪路, 张艳敏, 张建新, 胡文攀, 朱振祥, 李克克, 孟晓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31-18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饲料添加怀山药对鲤生长、肠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1%和2%的怀山药,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180尾鲤[(75.25±1.45)g],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8周后检测其生长性能、肠道酶活性、肠组织形态、肠道防御屏障相关基因表达以及肠道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和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怀山药对鲤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P
>0.05),但可以增加肠微绒毛密度和完整性,增加杯状细胞数量、肠道黏膜褶皱数量和肠绒毛高度,从而改善鲤肠道组织结构,提高吸收表面积。2)与对照组相比,怀山药组肠道组织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
P
>0.05),白细胞介素-1β(
IL
-1
β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转化生长因子-β(
TGF
-
β
)、闭合蛋白(
Occludin
)、紧密连接蛋白-1(
ZO
-1)和Toll样受体4(
TLR
4)基因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上调(
P
<0.05)。3)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梭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是鲤肠道的优势类群。与对照组相比,怀山药组梭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
P
<0.05),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
P
<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怀山药组肠道鲸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
P
<0.05),而气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下降(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怀山药后,肠道内容物乙酸和SCFAs的含量显著升高(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怀山药可以改善鲤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增强肠上皮防御屏障、提升机体免疫力,可作为一种潜在开发的免疫刺激剂应用于水产养殖。
Select
菊粉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Inulin on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Non-Specific Immunity of
Procambarus clarkii
付运银, 范文浩, 阮国良, 何乃娟, 李生瑄, 李青松, 方刘, 王乾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45-1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菊粉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尾平均体重为(6.58±0.16)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20%、0.40%、0.60%、0.80%和1.00%菊粉的饲料,每组4个重复,养殖密度为10尾/箱。试验期7周,试验结束后测定胃组织中的消化酶活性和肝胰腺中的免疫酶活性,并用显微镜观察后肠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40%~1.0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其中,0.6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蛋白酶活性最高,0.8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2)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饲料中菊粉添加水平的提高,后肠黏膜的皱襞数量增加,结缔组织更为紧密,肌层更加明显和完整;其中,0.40%~1.00%菊粉添加组后肠黏膜皱襞长度和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0.40%~1.00%菊粉添加组肝胰腺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且均以0.60%菊粉添加组活性最高。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菊粉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胃组织中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且以0.6%添加水平效果较佳。
Select
多肽添加水平对刺参生长性能、免疫及肠道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Peptide Supplemental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ity and Expression of Intestine Functional Genes in Sea Cucumber (
Apostichopus japonicus
)
李晓, 王颖, 姜晓东, 李红艳, 纪蕾, 刘天红, 孙元芹, 刘洪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53-18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多肽添加水平对刺参生长性能、免疫及肠道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头刺参[体重(34.40±0.23)g)],根据不同多肽添加水平(0、5%、10%、15%、20%),分为5组(D1、D2、D3、D4、D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刺参,探讨多肽对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基因(腱生蛋白、胶原蛋白α2、整合素αV、整合素βL、
p
105、
p
50、
rel
和
lys
)表达的影响。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D4组的刺参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较D1组提高了136%,摄食率(IR)低于其他各组(
P
>0.05),较D1组降低了25%。体腔液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着多肽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D2、D3、D4组腱生胶原蛋白、胶原蛋白α2、整合素αV、整合素βL基因在刺参肠道内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D1组(
P
<0.05),在D4组达到表达高峰。
p
105、
p
50、
lys
基因相对表达量随着多肽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持续升高趋势。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15%多肽能显著提高刺参的SGR,降低饵料FR,同时上调刺参肠道内生长类基因(腱生蛋白、胶原蛋白α2、整合素αV和整合素βL)的表达以及免疫类基因(
p
105、
p
50和
lys
)的表达,从而促进刺参生长,提高刺参自身免疫力。
Select
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Vitamin E and Yeast Selenium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Muscle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Meat Rabbits
刘公言, 白莉雅, 孙海涛, 李明勇, 刘曼, 刘策, 姜文学, 杨丽萍, 王文志, 王鹏, 高淑霞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64-18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生产高档功能性兔肉提供理论参考。选用35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闽西南黑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Ⅱ、Ⅲ和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维生素E、0.15 mg/kg硒和100 mg/kg维生素E+0.15 mg/kg硒。预试期5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肉兔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影响(
P
>0.05)。2)Ⅳ组的肌肉肉色红度(a
*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Ⅱ组、Ⅲ组和Ⅳ组的肌肉肉色黄度(b
*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3)Ⅱ组和Ⅳ组肌肉中α-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Ⅲ组和Ⅳ组肌肉中铜和锰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Ⅱ组(
P
<0.05),Ⅲ组和Ⅳ组肌肉中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4)Ⅲ组和Ⅳ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5)Ⅳ组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Ⅳ组肌肉中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Ⅱ组和Ⅳ组肌肉中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能够改善肌肉物理性状,增加肌肉营养价值,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
Select
香芹酚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Carvacrol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ies, 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Immune Organ Development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Meat Rabbits
刘福鑫, 孔繁根, 王国洲, 张伟, 刘树栋, 陈赛娟, 陈宝江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75-18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香芹酚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20只3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肉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T1、T2、T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和450 g/t香芹酚。预试期7 d,生长试验28 d,消化代谢试验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T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
P
<0.05),T1、T2和T3组的料重比有降低趋势(
P
=0.056),T1、T2和T3组的腹泻率均降低了3.34%(
P
>0.05)。2)各组之间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总能(GE)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与对照组相比,T1、T2和T3组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
P
<0.05),T2组的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T2和T3组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T1、T2和T3组的盲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T1的盲肠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4)各组之间的胸腺指数、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无显著差异(
P
>0.05),但T2和T3组的胸腺指数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0.00%和17.27%。5)与对照组相比,T1和T2组的空肠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
P
<0.05),T1、T2和T3组的空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
P
<0.05),T3组的肝脏GSH-Px活性显著提高(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香芹酚可降低肉兔的腹泻率和料重比,提高肉兔对EE和CF表观消化率,增强部分消化酶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胸腺指数,增强空肠和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肉兔饲粮中香芹酚适宜添加水平为300 g/t。
Select
β-胡萝卜素对母兔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生殖激素指标及卵泡发育的影响
Effects of β-Carote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Capacity, Reproductive Hormone Indices and Follicle Development of Female Rabbits
孙磊, 魏宇超, 刘福鑫, 陈宝江, 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85-18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β-胡萝卜素对母兔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生殖激素指标及卵泡发育的影响。选取55~60日龄、体重[(1.679±0.114)kg]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母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30、45 mg/kg β-胡萝卜素。预试期7 d,正试期84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β-胡萝卜素对母兔的终末体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5 mg/kg β-胡萝卜素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 mg/kg β-胡萝卜素显著降低了70 d血清中促卵泡素(FSH)和孕酮(PROG)含量(
P
<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 mg/kg β-胡萝卜素显著提高了卵巢中雌二醇(E2)含量(
P
<0.05),饲粮中添加15 mg/kg β-胡萝卜素显著降低了卵巢中PROG含量(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5 mg/kg β-胡萝卜素显著提高了母兔初级卵泡比例(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可以改善母兔的抗氧化能力,促进卵泡发育和生殖激素分泌,但剂量过高会降低母兔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β-胡萝卜素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g/kg。
Select
亮氨酸对猪乳腺上皮细胞营养转运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Effects of Leucine on Nutrient Transport in Porc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
朱鹏巍, 吴采池, 崔畅, 郑小雨, 马梓玮, 王俊, 张世海, 管武太, 陈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895-19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猪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体外模型探讨亮氨酸对乳成分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分别用0(对照组)、1、5和10 mmol/L的亮氨酸处理猪乳腺上皮细胞24和48 h后,检测细胞活力,分析乳蛋白、氨基酸转运载体、葡萄糖转运载体及脂肪酸转运载体的基因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的表达和磷酸化情况以期探索体外亮氨酸调控乳成分合成的机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亮氨酸处理48 h后细胞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
<0.05),且以亮氨酸浓度为1 mmol/L时细胞活力最高。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组的αs2-酪蛋白(
CSN
1
S
2)和κ-酪蛋白(
CSN
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
P
<0.05),5 mmol/L组的
CSN
1
S
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
P
<0.05)。与对照组相比,氨基酸转运体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4(
SLC
1
A
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SLC
7
A
1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5(
LAT
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7(
SLC
7
A
7)和脂肪酸转运蛋白1(
FATP
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 mmol/L组、5 mmol/L组、10 mmol/L组中均显著升高(
P
<0.05);溶质载体家族38成员1(
SNAT
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2(
SLC
7
A
2)、脂肪酸转运蛋白2(
FATP
2)、脂肪酸结合蛋白7(
FABP
7)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 mmol/L组、5 mmol/L组中显著升高(
P
<0.05);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
SLC
1
A
5)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 mmol/L组、10 mmol/L组中显著升高(
P
<0.05);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4
F
2
hc
)、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1(
rBAT
)和脂肪酸移位酶(
CD
36)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5 mmol/L组、10 mmol/L组中显著升高(
P
<0.05);此外,1 mmol/L亮氨酸处理还显著提高了
FATP
1、脂肪酸结合蛋白3(
FABP
3)、脂肪酸结合蛋白5(
FABP
5)和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
ACBP
)的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而葡萄糖转运体8(
GLUT
8)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5 mmol/L组和10 mmol/L组中均显著降低(
P
>0.05)。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亮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S6K1的磷酸化水平(
P
<0.05),但各浓度亮氨酸组mTOR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
P
>0.05)。综上可知,在培养基中添加亮氨酸可提高猪乳腺上皮细胞活力,促进乳蛋白、氨基酸转运载体和脂肪酸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
Select
发酵玉米-豆粕饲料对蛋鸡小肠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和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Fermented Corn-Soybean Meal Feed on Small Intestine Morphology,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Barrier Function Related Genes Expression of Laying Hens
刘莹露, 王雅敏, 李景河, 吕静, 郭丽娟, 闵育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08-19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发酵饲料对蛋鸡小肠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和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发酵饲料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玉米、豆粕和麸皮作为发酵底料,采用复合益生菌进行好氧和厌氧发酵,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前后饲料菌群结构的变化。选取360只健康、体况和产蛋性能基本一致的22周龄京粉6号蛋鸡,随机分为4个组,发酵饲料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4%、6%和8%,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期29周,其中预试期4周,正试期25周。35和50周龄时测定小肠食糜消化酶活性;试验期末测定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计算绒隐比(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并检测空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饲料菌群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
P
<0.05),表明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下降;发酵后饲料优势菌群发生改变,在门上水平优势菌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优势菌为魏斯氏菌属(
Weissella
)。2)与对照组相比,6%和8%发酵饲料添加组蛋鸡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
P
<0.05),绒隐比显著提高(
P
<0.05);各发酵饲料添加组蛋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
P
<0.05),绒隐比显著提高(
P
<0.05)。3)35周龄时,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蛋鸡十二指肠食糜淀粉酶以及空肠食糜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8%发酵饲料添加组蛋鸡空肠黏蛋白2(
MUC
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
P
<0.05)。综上所述,发酵饲料能改善蛋鸡的小肠组织形态,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上调空肠
MUC
2基因表达,增强蛋鸡肠道健康;其中,以6%发酵饲料添加水平的效果较佳。
Select
人工草场不同饲养模式对羔羊小肠脂肪消化和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ing Patterns on Intestinal Lipid Digestion and Expression of Hepatic Lipid Metabolism Related Genes of Lambs Feeding on Artificial Pasture
李贞, 彭思嘉, 左淑贤, 王月君, 罗海玲, 张英俊, 王占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20-19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工草场不同饲养模式对羔羊小肠脂肪消化和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33只体重[(19.69±0.29)kg]相近的3月龄断奶滩羊公羔,随机分为舍饲组(H组)、人工草场放牧补饲组(GH组)和人工草场放牧组(G组),每组11只。H组单栏饲养,每天饲喂2次;GH组每天放牧4 h,归牧后进行单栏补饲;G组每天放牧12 h不补饲。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模式下,G组小肠重量显著高于H组(
P
<0.05),G组小肠指数显著高于GH组和H组(
P
<0.05),而十二指肠及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低于GH组和H组(
P
<0.05),但空肠的隐窝深度G组显著高于GH组和H组(
P
<0.05),GH组和G组空肠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H组(
P
<0.05)。H组空肠食糜上清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组(
P
<0.05)。H组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CPT
1)、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裂解酶(
HMGCL
)、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
HMGCR
)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组(
P
<0.05)。结果提示,H组和GH组羔羊小肠形态发育更优,H组空肠脂肪酶活性更高,利于脂肪消化;H组羔羊肝脏
CPT
1、
HMGCL
、
HMGCR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利于体脂沉积。
Select
黄河鲤肌肉发育关键因子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验证
Pr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Polyclonal Antibodies of Key Factors for Muscle Development of Yellow River Carp (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
运莹豪, 宋东蓥, 和子杰, 米佳丽, 王璐明, 聂国兴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31-19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水产养殖动物肌肉发育的研究多集中于转录水平,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较少,这种局限性制约了对水产养殖动物肌肉发育及生长的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黄河鲤白肌为原材料,采用原核表达的技术获得含抗原决定簇的配对盒转录因子7(Pax7)、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生肌调节因子4(MRF4)4种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耳兔,获得相应黄河鲤兔源多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效价,并以此抗体为工具,随机选取3尾黄河鲤,检测其白肌中Pax7、MyoD、MyoG和MRF4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4种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别为15.60、16.90、16.91和19.35 ku,抗体的效价均达到2.4×10
6
;经检测,黄河鲤白肌中Pax7、MyoD、MyoG和MRF4蛋白分子的免疫荧光信号强度无显著差异(
P
>0.05)。本研究制备的黄河鲤肌肉发育关键因子的多克隆抗体可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河鲤肌肉发育关键标志性蛋白分子的表达提供有力的工具。
Select
小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信号通路的影响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of Mouse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and Its Effects on 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2-Related Enzyme 1 Signaling Pathway
弓浩杰, 丁雪梅, 白世平, 曾秋凤, 张克英, 王建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42-19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究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
2
O
2
)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MOGC)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以构建MOGC氧化应激模型,并探究氧化应激损伤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选用MOGC,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用0(对照组)、100、200、400和800 μmol/L H
2
O
2
处理24 h,测定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量、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H
2
O
2
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
P
<0.05),当H
2
O
2
浓度大于200 μmol/L并且作用时间超过24 h时,细胞活力低于50%。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H
2
O
2
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200、400和800 μmol/L H
2
O
2
组细胞内ROS生成量显著提高(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400 μmol/L H
2
O
2
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
P
<0.05);400、800 μmol/L H
2
O
2
组细胞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降低(
P
<0.05),细胞内MDA含量显著提高(
P
<0.05);200 μmol/L H
2
O
2
组细胞内GSH-Px活性显著降低(
P
<0.05),细胞内MDA含量显著提高(
P
<0.05)。5)与对照组相比,800 μmol/L H
2
O
2
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中介物(
Bim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
-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Caspase
-9)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
P
<0.05),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xL(
Bcl
-
xL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400 μmol/L H
2
O
2
组细胞中
Caspase
-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
P
<0.05),细胞中
Bcl
-
xL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此外,200、400和800 μmol/L H
2
O
2
组细胞中
SIRT
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而细胞中叉头盒蛋白O1(
FoxO
1)、
p
5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
P
<0.05)。结果提示,200 μmol/L H
2
O
2
处理24 h为建立MOGC氧化应激模型的理想条件,并且SIRT1-FoxO1/p53通路参与了H
2
O
2
诱导的MOGC凋亡。
Select
高脂饲粮对小鼠摄食节律与肝脏核心时钟蛋白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High-Fat Diet on Feeding Rhythm and Expression of Hepatic Core Clock Proteins in Mice
罗佳, 闫征, 李胜涛, 卢卓恒, 章浩月, 徐丽萍, 王欣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55-19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以小鼠为模型探究摄食节律在高脂饲粮(HFD)诱导的代谢综合征(MS)中的作用。将健康的雄性小鼠分为4组,每组5只,连续3个月分别给予含4%脂肪的普通饲粮(Con组)和含10%(10% HFD组)、45%(45% HFD组)、60%(60% HFD组)脂肪的HFD,每周记录小鼠体重,收集血清、肝脏等标本检测生物标志物。为了进一步探究HFD对摄食节律的作用,将另一批小鼠分为Con组与45% HFD组,第1周2组小鼠均饲喂普通饲粮,第2周和第3周Con组继续饲喂普通饲粮,HFD组则饲喂含45%脂肪的HFD,每周记录3 d夜昼摄食量,3周后脱颈处死,取肝脏组织分析核心时钟蛋白CLOCK和BMAL1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其他各组比较,45% HFD组小鼠体重增加最快;与Con组相比,45% HFD组小鼠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升高(
P
<0.05),并出现显著糖耐量损害,病理切片可见肝脏脂肪变性。与Con组比较,10% HFD组、45% HFD组和60% HFD组肝脏CLOCK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弱,然而核心时钟基因
Clock
、
Bmal
1的mRNA表达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与Con组比较,45% HFD组小鼠日间摄食量增多,而夜间摄食量减少,摄食行为节律被抑制,且肝脏CLOCK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
P
<0.05),而肝脏BMAL1的蛋白表达量则无显著变化(
P
>0.05)。综上可知,当HFD脂肪含量为45%时,其诱导小鼠MS的作用最强;HFD抑制小鼠摄食节律,而摄食节律改变可能与肝脏CLOCK表达下调密切相关。
Select
硼对大鼠肝脏显微结构、肝糖原含量、抗氧化功能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Boron on Microstructure, Hepatic Glycogen Content, Antioxidant Functi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Liver of Rats
丁永旺, 任曼, 赵春芳, 顾有方, 靳二辉, 李升和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63-19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硼对大鼠肝脏显微结构、肝糖原含量、抗氧化功能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100只清洁级健康的(22±2)日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7 d后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饮用蒸馏水(硼含量为0),试验组分别饮用硼含量为5、10、20、40、80、160、320、480、640 mg/L的蒸馏水。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饮水补充5、10和20 mg/L硼可明显改善肝脏显微结构,肝小叶轮廓更加清晰,肝细胞索排列更加整齐,双核肝细胞数量增多,肝枯否氏细胞数量增加,进而改善肝脏显微结构;而饮水补充480和640 mg/L硼则导致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血窦变宽,肝细胞核染色加深,肝细胞内出现空泡样结构。2)与对照组相比,饮水补充5和10 mg/L硼极显著提高肝脏中肝糖原含量(
P
<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
P
<0.05或
P
<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
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或
P
<0.01);饮水补充480和640 mg/L硼则极显著降低肝脏中肝糖原含量(
P
<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脏T-AOC(
P
<0.05或
P
<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
P
<0.05或
P
<0.01),极显著提高肝脏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
Bax
)和半胱天冬蛋白酶-3(
Caspase
-3)mRNA相对表达量(
P
<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脏
Nrf
2、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1(
NQO
1)、
PCNA
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
-2)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或
P
<0.01)。由此可见,饮水补充5和10 mg/L硼可明显改善大鼠肝脏显微结构,增加肝糖原含量,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促进肝脏
Nrf
2和
PCNA
mRNA表达,而饮水补充480和640 mg/L硼则产生相反作用。
Select
预混料中维生素E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定标参考值选取
Selection of Calibration Reference Value for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of Vitamin E in Premix
樊霞, 姜训鹏, 王石, 宋金彩, 田淑丽, 郑学聪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75-19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比较以检测值为定标参考值和以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2类近红外光谱(NIRS)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准度差异。试验制备了225个维生素预混料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在10 000~4 000 cm
-1
内的NIRS,基于同一维生素预混料定标集,分别以检测值、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借助偏最小二乘方法,筛选最优光谱预处理方式,构建维生素E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并根据
F
-检验,采用同一独立验证集,评价NIRS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维生素E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A(Model-A),以检测值为定标参考值,最优光谱预处理方式为多元散射校正,定标集决定系数(
R
2
)为0.992,最小交互验证标准误差(RMSECV)为4.50×10
3
IU/kg,相对分析误差(RPD)为11.2;维生素E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B(Model-B),以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最优光谱预处理方式为变量标准化,定标集
R
2
为0.991,RMSECV为4.94×10
3
IU/kg,RPD为10.6。在置信水平α=0.05下,2个模型的
F
值分别为5.48和3.77,均高于F
0.05
(2,60)=3.15。由此可见,在置信水平α=0.05下,选择以理论值为参考值构建维生素E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具有可行性;但是,维生素预混料存放7 d后,预测误差将增大。
Select
基于指纹图谱技术的燕麦草质量评价与相关性验证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rrelation Verification of Oat Grass Based on Fingerprint Technology
潘予琮, 寇伟, 蒋林树, 年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84-19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从黄酮类营养活性物质角度对不同来源燕麦草进行质量评价与相关性验证。以18种不同来源燕麦草(S1~S1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aNO
2
-Al(NO
3
)
3
-NaOH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燕麦草黄酮特征图谱,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进行质量评价与相关性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燕麦草中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01),其中S7总黄酮含量最高(10.151 mg/g),S15总黄酮含量最低(5.503 mg/g);根据燕麦草的特征指纹图谱,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将18种不同来源燕麦草分为3类,其中第1类为S15、S17、S5、S3、S16,第2类为S1、S11、S8、S18、S6、S10、S2、S4、S9、S14,第3类为S12、S13、S7;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7个指标对饲喂价值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黄酮含量>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粗灰分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粗脂肪含量,为燕麦草深度开发和奶牛饲粮配方优化提供新思路。
Select
桑叶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损伤和微生物多样性的调节作用
Regulating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 on Intestinal Damage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of Immunosuppressed Mice
陈晓兰, 宣嘉颖, 王婧, 冒玉娟, 徐向萍, 杨海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996-20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揭示桑叶多糖(MLP)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损伤和微生物多样性的调节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选择体重(20.0±0.5)g的5周龄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环磷酰胺模型组(MC组)、桑叶多糖低剂量组(MLPL组)、桑叶多糖中剂量组(MLPM组)、桑叶多糖高剂量组(MLPH组)和药物对照组(LM组),每组10只小鼠。各组小鼠腹腔注射80 mg/kg BW环磷酰胺(除NC组外),每天1次,连续3 d,以诱导免疫抑制。第4天开始MLPL、MLPM、MLPH和LM组小鼠每天分别灌胃20、40、80 mg/kg BW的MLP和40 mg/kg BW的左旋咪唑,连续给药9 d;NC和MC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饮用水。试验期13 d。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法、微生物扩增子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空肠组织形态学,结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
Occludin
)、闭锁小带蛋白-1(
ZO
-1)、封闭蛋白-5(
Claudin
-5)]、黏液素2(
MUC
2)、免疫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
α
)、白细胞介素-1β(
IL
-1
β
)、白细胞介素-10(
IL
-10)、转化生长因子-β(
TGF
-
β
)]、免疫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oll样受体4(
TLR
4)、髓样分化因子88(
MyD
88)、核因子-κB p65亚基(
p
65)]的mRNA表达以及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MC组比较,MLPL、MLPM和MLPH组小鼠空肠病理损伤明显减轻。2)与NC组相比,MC组
Claudin
-5、
ZO
-1、
Occludin
、
MUC
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与MC组相比,MLPM、MLPH和LM组
Claudin
-5、
MUC
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MLPM和MLPH组
Occludin
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MLPH组
ZO
-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3)与NC组相比,MC组
TNF
-
α
、
IL
-1
β
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
IL
-10、
TGF
-
β
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与MC组相比,MLPM、MLPH和LM组
TNF
-
α
、
IL
-1
β
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
P
<0.05),MLPL、MLPM、MLPH和LM组
IL
-10和
TGF
-
β
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4)与NC组相比,MC组
TLR
4、
MyD
88、
p
6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与MC组相比,MLPM、MLPH和LM组
TLR
4、
MyD
88、
p
6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5)与NC组相比,MC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P
<0.05);与MC组比较,MLPH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
P
<0.05)。与NC组相比,MC组免疫抑制相关菌如丁酸弧菌属(
Butyricimonas
)和真杆菌属(
Eubacterium
)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
P
<0.05),而MLPL、MLPM、MLPH组丁酸弧菌属和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P
<0.05)。由此可见,MLP可通过修复肠道屏障功能、调节免疫细胞因子、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来调节免疫应答,拮抗免疫抑制,其调控机制可能与TLR4/MyD88/p65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Select
百里香酚与迷迭香酸组合对脂多糖攻毒大鼠生长性能、炎症反应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Effects of Thymol and Rosmarinic Acid Combin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ntestinal Health of Lipopolysaccharide-Challenged Rats
李润林, 赵道远, 李盼盼, 雷铭康, 吴佳庆, 吴建民, 汪晶,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2009-20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百里香酚与迷迭香酸组合对脂多糖(LPS)攻毒大鼠生长性能、炎症反应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百里香酚与迷迭香酸组合在动物生产方面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取40只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百里香酚组(Thy组)、迷迭香酸组(Ros-A组)、百里香酚×迷迭香酸组(Thy×Ros-A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Thy组、Ros-A组和Thy×Ros-A组每天分别按照20 mg/kg BW百里香酚、20 mg/kg BW迷迭香酸、10 mg/kg BW百里香酚+10 mg/kg BW迷迭香酸的剂量对大鼠进行灌胃操作,Con组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所有大鼠连续灌胃14 d。在试验第13天,各组大鼠腹腔注射500 μg/kg BW的LPS溶液建立急性肠道炎症模型。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Thy×Ros-A组大鼠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
P
<0.05),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
P
<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
P
<0.05),并且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连接蛋白-1(
ZO
-1)、咬合蛋白(
Occludin
)和闭合蛋白-1(
Claudin
-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
P
<0.05)。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Thy×Ros-A组厚壁菌门(Fi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
P
<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P
<0.05),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
P
<0.05),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嗜气性杆菌属(
Rodentibacter
)和罗斯氏菌属(
Rothia
)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P
<0.05)。与Con组相比,Thy×Ros-A组空肠食糜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提高(
P
<0.05),空肠黏膜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
P
<0.05),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
P
<0.05)。由此得出,百里香酚与迷迭香酸组合能够提高大鼠的生长性能,预防和减少LPS攻毒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和屏障损伤,改善肠道健康。百里香酚与迷迭香酸组合的效果优于百里香酚或迷迭香酸单一成分的效果。
Select
慢性冷暴露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Chronic Cold Exposure on Hepatic Antioxidant Function in Mice
刘媛媛, 薛念宇, 张博熙, 李士泽, 吕红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2023-20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慢性冷暴露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体内慢性冷暴露模型建立:试验将12只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冷暴露组),每组6只。冷暴露组小鼠每日随机放置在4℃环境中3 h,连续4周。冷暴露结束后将所有小鼠同时安乐死,并收集其血液和肝脏。体外冷暴露模型建立:将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冷暴露1 h组、冷暴露3 h组、冷暴露6 h组),先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 h,然后将冷暴露组细胞置于32℃培养箱中分别亚低温冷刺激0、12、24、36 h,冷刺激结束后将细胞刮取下来进行后续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小鼠血清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细胞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蛋白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刺激36 h后AML12细胞数量显著下降(
P
<0.05)。与对照组相比,Trx-1的蛋白表达量在组织和细胞中都显著降低(
P
<0.05),TXNIP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
P
<0.05),ELISA检测发现血清GSH含量显著减少(
P
<0.05),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
P
<0.05)。综上所述,32℃亚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会对小鼠肝细胞造成一定的氧化损伤。4℃慢性冷暴露4周后,导致小鼠的抗氧化功能下降。
Select
不同菌种有氧发酵对柑橘渣营养价值的影响
Effects of Aerobic Fermentation with Different Strains on Nutritional Value of Citrus Pomace
崔艺燕, 王超普, 邓盾, 田志梅, 鲁慧杰, 李家洲, 余苗, 马现永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2030-20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03.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菌种有氧发酵对柑橘渣有机酸、总黄酮、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选用地衣芽孢杆菌、葡萄牙棒孢酵母、黑曲霉进行单菌、双菌、三菌组合,对柑橘渣有氧发酵7 d。结果表明:1)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各发酵柑橘渣的pH均显著降低(
P
<0.05)。2)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黑曲霉单独或组合发酵柑橘渣的柠檬酸、乳酸、总有机酸含量显著提高(
P
<0.05),而苹果酸含量显著降低(
P
<0.05),以三菌组合发酵组发酵柑橘渣的柠檬酸含量最高。3)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各发酵柑橘渣的粗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提高(
P
<0.05);黑曲霉单独或组合发酵柑橘渣的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含量显著增加(
P
<0.05),而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
P
<0.05);三菌组合发酵组发酵柑橘渣的总黄酮、粗脂肪、磷含量最高。4)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黑曲霉单独或组合发酵柑橘渣的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显著增加(
P
<0.05),但脯氨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显著降低(
P
<0.05);三菌组合发酵组发酵柑橘渣的缬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发酵组(
P
<0.05)。5)与未发酵柑橘渣相比,黑曲霉单独或组合发酵柑橘渣的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必需氨基酸比例显著提高(
P
<0.05);三菌组合发酵组发酵柑橘渣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由此可见,黑曲霉单独或与其他菌种组合有氧发酵均能改善柑橘渣的常规营养成分、总黄酮、有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组成,且地衣芽孢杆菌+葡萄牙棒孢酵母+黑曲霉三菌组合发酵效果最佳。
新闻公告
更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单位:《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
主 编:计成
副主编
:尹靖东 谭支良 李爱科 姚军虎
编辑部主任:赵广永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61/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67X
国内邮发代号:80-591
定价:150元/期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