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大事记
数据库收录
文献计量学指标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著作权转让协议
论文规范标准
写作指南
编委会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关键词排行
关键词云
知识脉络
作者关系图
期刊订阅
道德声明
OA政策
公益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8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5-15
全选
|
目录
Select
封面与封底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目次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 Review
Select
瘤胃微生物与饲粮脂肪酸间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between Ruminal Microbes and Dietary Fatty Acids
马涛,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11-16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脂肪酸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物质。一方面,脂肪酸对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另一方面,瘤胃微生物群落能够通过生物氢化作用将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饱和脂肪酸。本文针对饲粮脂肪酸与瘤胃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体外培养法以及动物试验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为通过饲粮脂肪调控瘤胃微生物群落或结构提供新思路。
Select
通过饲粮途径调控奶牛唾液分泌的研究进展
Recent Advances on Regulation of Saliva Secretion by Dietary Pathway in Dairy Cow
姜富贵, 成海建, 张清峰, 王亚芳, 赵新华, 杨玉霞, 宋恩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19-16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奶牛上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唾液分泌对瘤胃发酵产酸的中和作用是维持瘤胃稳态的重要因素,机体通过调控唾液分泌来有效预防SARA。目前多数研究主要以咀嚼活动作为反映唾液分泌的指标,而直接评定唾液分泌的研究很少。本文对通过饲粮途径调控奶牛唾液分泌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SARA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图像信息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Im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Dairy Cow Production
孙雨坤, 岳奎忠, 李文茜, 么恩悦, 刘鑫, 李洋,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26-16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奶牛养殖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阻碍着国内奶业发展,图像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生产管理者更加客观、有效地评价奶牛健康状况和生产需要,减少动物应激,提高牧场智能化管理水平。本文综述了可见光相机、热成像相机和深度相机的成像原理,评价了奶牛生产中图像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整理了图像可视系统在体重测定、体况评分、动物体温监测、步态评分、采食量测定、卧床行为监测等项目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可视系统在准确率、灵敏度、误差等方面的表现。该技术可以应用于牧场管理者对畜群的日常观察,为日后牧场全自动化建设做准备。
Select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症作用机制
Anti-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郑亚光, 闫素梅, 史彬林, 张博綦, 赵艳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33-1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通过酶和酸性水解过程降解甲壳素的产物,由于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使其具有潜在的生物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并从体内免疫调节因子、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调节脂类代谢的角度综述了其可能的机理,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Select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Biological Function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imal Production
梁静, 聂存喜, 张文举, 陈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39-16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耐热、耐酸、耐受多种抗生素等特点。在畜禽生产中添加丁酸梭菌制剂,不仅可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对宿主产生多种益生作用,还可减少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使用,进而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使用丁酸梭菌可以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从而保障动物机体健康。本文主要就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丁酸梭菌在动物健康养殖与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Select
半胱胺在猪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Review of Cysteamine on Swine Nutrition
唐天悦, 翟振亚, 谭成全, 邓百川, 邓近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47-16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肉制品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成为了畜牧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半胱胺(CS)是一种非激素生理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发挥促生长作用,并且具有抗氧化、促进肠道健康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并已在实际生产中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本文就半胱胺在猪营养上的应用及其可能作用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Select
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变异性的机制解析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in 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in Ruminants
闫佰鹏, 兰贵生, 李发弟, 李飞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55-16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高产反刍动物过量采食高淀粉、易发酵碳水化合物饲粮所导致的一种常见营养代谢疾病,使瘤胃健康受损进而降低饲料转化效率。相同处理下,不同个体对SARA耐受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反刍动物个体间SARA变异性的机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分别从采食行为、瘤胃上皮吸收功能以及微生物区系3个方面解析动物个体间SARA变异性潜在机制,为反刍动物健康与高效生产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Select
α-酮戊二酸对动物营养物质代谢和一些功能性指标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f α-Ketoglutaric Acid on Nutrient Metabolism and Some Functional Indicators of Animals
郭昊璐, 于航宇, 孙会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62-16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α-酮戊二酸既是三羧酸循环中为动物机体供能的重要物质,又是连接碳代谢和氮代谢的重要枢纽。它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钙磷代谢,增强骨密度和提高骨骼矿物质元素含量,改善肠道黏膜结构,正面影响部分氨基酸代谢。此外,α-酮戊二酸可以通过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增加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和沉积,进而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本文就α-酮戊二酸对动物营养物质代谢和一些功能性指标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为α-酮戊二酸在养殖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三丁酸甘油酯对动物生长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Effects of Tributyrin on Growth an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of Animals and Its Mechanism
郑欣, 徐树德, 艾庆辉, 麦康森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68-16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三丁酸甘油酯(TB),是由4个碳原子组成的短链脂肪酸酯,为无色近油状液体,略有脂肪香味,能顺利通过胃肠道,并被缓慢分解为丁酸,进而到达肠道后端,发挥相应的生理效应。研究报道,TB能够促进肠道绒毛生长、增强营养物质的消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紧密连接、促进黏蛋白分泌、提高免疫力,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因此,在饲料中添加TB已成为改善动物肠道屏障功能、促进动物生长的一种营养策略,并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养殖过程中。本文主要就TB在促进动物生长和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Select
宰后肌肉抗氧化能力与肉品质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Postmortem Muscle and Meat Quality
樊路杰, 窦鸣乐, 王小宇, 李泽, 史新娥, 李晓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76-1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物屠宰后,肌肉内仍进行着各种氧化反应,宰后肌肉氧化反应的程度与肉色、保水性、货架期长短等密切相关。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是改良肉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阐明宰后肌肉抗氧化能力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机制,并简要论述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改良肉品质的措施及其应用前景。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Select
饲粮豆粕水平与β-甘露聚糖酶对断奶仔猪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含量、生化指标及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Soybean Meal Level and β-Mannanase on Serum Galactomannan Content,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Intestin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s Gene Expression of Weaner Piglets
朱晓彤, 张方亮, 尹杰, 黎育颖, 韩慧, 宾石玉, 李铁军,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81-16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在分析了22种饲料原料中α-半乳甘露聚糖(α-GM)、β-半乳甘露聚糖(β-GM)和半乳甘露聚糖(GM)含量的基础上,研究了饲粮豆粕水平与β-甘露聚糖酶(β-MN)对断奶仔猪血清α-GM、β-GM、GM含量,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
SLC
7
A
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SLC
7
A
11)、溶质载体家族38成员2(
SLC
38
A
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将24头初始体重接近的健康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饲喂22%豆粕水平饲粮,Ⅱ组饲喂22%豆粕水平并添加0.02%β-MN的饲粮,Ⅲ组饲喂37%豆粕水平饲粮,Ⅳ组饲喂37%豆粕水平并添加0.02%β-MN的饲粮。试验期为30 d。在第30天对24头仔猪进行颈动脉、肠系膜静脉以及肝门静脉采血10 mL,检测血清中α-GM、β-GM和GM含量;对前腔静脉采血10 mL,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取空肠前端和回肠后端,检测
SLC
7
A
1、
SLC
7
A
11、
SLC
38
A
2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Ⅲ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回肠
SLC
7
A
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P
<0.05),Ⅲ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α-GM含量,颈动脉血清β-GM含量,肠系膜静脉血清β-GM、GM含量,前腔静脉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尿素氮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05);Ⅱ组断奶仔猪肠系膜静脉血清α-GM含量及肝门静脉血清α-GM和GM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05),前腔静脉血清葡萄糖、钙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05)。与Ⅲ组相比,Ⅳ组断奶仔猪肝门静脉血清GM含量显著降低(
P
<0.05),空肠
SLC
7
A
1、
SLC
7
A
11和
SLC
38
A
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
P
<0.05)。由此可见,仔猪平均日采食α-GM的含量升高,可降低仔猪ADFI;肝门静脉、颈动脉和肠系膜静脉血清α-GM、β-GM和GM含量随饲粮α-GM、β-GM和GM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饲粮α-GM、β-GM和GM含量增加时,添加β-MN可降低肝门静脉血清GM含量,上调空肠
SLC
7
A
1、
SLC
7
A
11和
SLC
38
A
2基因相对表达量。
Select
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胴体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Effects of Alfalfa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Carcass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Finishing Pigs
吕先召, 王成章, 邱晓东, 姚国磊, 肖俊楠, 史莹华, 朱晓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693-17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胴体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平均体重(60.28±0.73)kg的"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5%、10%、20%和30%苜蓿草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60~100 kg阶段,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各组之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
P
> 0.05)。与对照组相比,5%和30%苜蓿草粉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
P
< 0.05),5%和10%苜蓿草粉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
P
< 0.05),30%苜蓿草粉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降低(
P
< 0.01),10%和30%苜蓿草粉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
P
< 0.05)。10%和20%苜蓿草粉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极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
P
< 0.01,
P
< 0.05),对照组与5%苜蓿草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 0.05)。3)20%苜蓿草粉组瘦肉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99%(
P
< 0.05)。各组之间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胴体斜长、胴体直长差异不显著(
P
> 0.05)。4)20%苜蓿草粉组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综上,饲粮中添加5%的苜蓿草粉可以减少增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饲粮中添加20%的苜蓿草粉可以提高瘦肉率和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猪肉品质。
Select
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饲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血液学指标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s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Whole Plant Corn Silage on Performance, Nutrient Utilization, Hematological Indexes and Serum 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of Growing Pigs
孙静, 杨在宾, 杨晨, 吴晓静, 李思梦, 杨维仁, 薛峰, 李会荣, 李祥明, 姜淑贞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03-17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饲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血液学指标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选取胎次、体重[(33.16±3.49)kg]相近的生长猪(杜×长×大)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营养水平参照NY/T 65—2004中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供给,试验组分别饲喂含20%、30%和40%全株玉米青贮的试验饲粮,上述4种饲粮粗纤维含量(干物质基础)依次为3.0%、3.5%、4.0%和4.5%。试验猪单独饲养于代谢笼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随着饲粮中全株玉米青贮比例的增加,生长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养分(干物质、有机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质利用率、总能代谢率、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呈线性降低(
P
<0.05),而饲喂基础平均日采食量、干物质基础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粗纤维采食量、饲喂基础料重比和干物质基础料重比则呈线性升高(
P
<0.05)。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全株玉米青贮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基础平均日采食量、干物质基础料重比、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质利用率、血液学指标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差异不显著(
P
>0.05),但40%全株玉米青贮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05)。由此得出,全株玉米青贮可用于生长猪低营养水平饲粮的配制,使用比例为20%~30%时能保障生产性能,并可改善健康状况。
禽营养 Poultry nutrition
Select
微藻油和鱼油对鸡蛋品质和蛋黄脂肪酸沉积的影响
Effects of Microalgae Oil and Fish oil on Egg Quality and Yolk Fatty Acid Deposition of Hens
龙烁, 武书庚, 齐广海, 张海军, 王晶, 马友彪, 杨林林, 禹振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13-17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微藻油(MO)和鱼油(FO)对蛋黄脂肪酸沉积和蛋品质(鲜蛋与储存期)的影响,以期为高效生产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鸡蛋提供依据。选取31周龄产蛋率接近的海兰褐蛋鸡630只,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补充DHA),试验组以MO和FO分别作为DHA源添加1.35、2.70、5.40 mg/g的DHA,其中MO添加水平分别为0.25%、0.50%和1.00%,FO添加水平分别为添加1.08%、2.17%和4.34%。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试验末期各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和哈氏单位均无显著差异(
P
>0.05);试验4周,1.35 mg/kg DHA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2.70和5.40 mg/g DHA组(
P
<0.05);试验8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黄颜色均显著升高(
P
<0.05)。2)储存28 d,各组间蛋黄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05);随着储存时间延长,蛋黄MDA含量显著升高(
P
<0.05)。3)储存14 d,MO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FO组(
P
<0.05);储存14 d,DHA源和添加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白高度影响显著(
P
<0.05),MO组蛋白高度随DHA添加水平升高而升高,FO组蛋白高度随DHA添加水平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储存7和28 d,FO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MO组(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来源和水平DHA极显著提高蛋黄DHA、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单不饱和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
P
<0.01),且FO组显著高于MO组(
P
<0.05),极显著降低ω-6 PUFA/ω-3 PUFA值(
P
<0.01)。鸡蛋DHA沉积效率随DHA添加水平升高而极显著降低(
P
<0.0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相同DHA添加水平下,FO比MO更能促进蛋黄DHA的沉积,且添加水平为1.35 mg/g时DHA沉积效率最高。
Select
地鳖肽对氧化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Polypeptid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Organ Indexe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Broilers Under Oxidative Stress
谢梦蕊, 李秋明, 邱思奇, 齐晓龙, 沈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26-17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地鳖肽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氧化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25 mg/L氢化可的松)和3个地鳖肽组[0.4、0.8和1.6 g/kg BW,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从第4天开始,3个地鳖肽组在饮水中加地鳖肽至第21天;从第8天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在饮水中加氢化可的松,连续5 d。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地鳖肽组(
P
<0.05)。2)1~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
P
<0.05),料重比(F/G)显著增加(
P
<0.05);与模型组相比,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
P
<0.05)。15~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1~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F/G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与模型组相比,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
P
<0.05)。3)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胸肌pH
45 min
和红度(a
*
)值显著降低(
P
<0.05),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显著升高(
P
<0.05);与模型组相比,0.8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pH
45 min
显著升高(
P
<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
P
<0.05),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
P
<0.05)。21日龄时,与模型组相比,0.4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a
*
值显著升高(
P
<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
P
<0.05)。4)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21日龄时,模型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6 g/kg BW地鳖肽组(
P
<0.05)。5)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肝脏和胸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肝脏和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4 g/kg BW地鳖肽组(
P
<0.05),肝脏和胸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和1.6 g/kg BW地鳖肽组(
P
<0.05)。14和21日龄时,模型组的肝脏和胸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以上结果提示,地鳖肽可有效缓解氧化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的应激反应,促进肉仔鸡生长,改善肉品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反刍动物营养 Ruminant nutrition
Select
不同脂肪酸来源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Fatty Acid Sources in Milk Replacer on Growth Performance,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of Sucking Calves
胡凤明, 董利锋, 毕研亮, 马俊南, 王炳, 刁其玉,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36-17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以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代乳品中的乳脂,研究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初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但脂肪源不同的5种代乳品:1)代乳品中脂肪全部来自于乳脂;2)代乳品中脂肪中50%来自于椰子油,50%来自于乳脂;3)代乳品中脂肪中100%来自于椰子油;4)代乳品中脂肪中50%来自于棕榈油,50%来自于乳脂;5)代乳品中脂肪中100%来自于棕榈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1)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14~56日龄犊牛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的没有显著影响(
P
>0.05);2)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哺乳期犊牛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P
>0.05);3)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哺乳期犊牛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钙、磷表观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
P
>0.05)。结果提示,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乳脂改变了代乳品中的脂肪酸组成,但不同脂肪酸组成的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无显著影响。
Select
化学计量学模型预测中国泌乳奶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组成的精度分析
Accuracy Analysis of Prediction of Ruminal Volatile Fatty Acid Profiles in Chinese Lactating Dairy Cows by Stoichiometry Models
毛宏祥, 任傲, 王敏, 高凤仙, 张秀敏, 马致远,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48-17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评估化学计量学模型预测中国泌乳奶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组成的精度,分析影响模型预测精度的原因。本研究选择了3个经典的奶牛瘤胃VFA模型,分别为MUR模型、DIJ模型和BAN模型。试验数据来自我国主要科研团队的18篇论文,包括14篇SCI、3篇中文核心期刊和1篇未见刊的英文文章,论文数据含动物饲粮、体重、干物质采食量、饲料添加剂、VFA各组分比例。采用预测误差均方(MSPE)和一致性相关系数(CCC)2种分析方法对3个经典的奶牛瘤胃VFA模型的估算精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BAN模型乙酸比例估算精度最高(决定系数=0.140,
P
=0.007),预测误差均方根为6.8%,误差主要来自整体偏差的偏离(47.8%)。3个模型无法预测丙酸、丁酸、其他酸比例。总之,BAN模型预测乙酸比例的精度是3个模型中最高的,但预测精度仍然偏低,误差来源于整体偏差的偏离,迫切需要利用更多数据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VFA化学计量学预测模型。
Select
陕北白绒山羊断奶羔羊微量元素需求量
Trace Element Requirements of Weaned Lambs of
Shaanbei
White Cashmere Goats
周广琛, 王浩, 林昌龙, 陈玉林, 杨雨鑫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60-1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微量元素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羔羊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组织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选择6月龄、体重约为20 kg的陕北白绒山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各组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微量元素,Ⅰ组饲粮铁、铜、锌、锰、钴含量分别为279.30、15.35、63.41、68.51、0.22 mg/kg,Ⅱ组分别为290.14、18.19、81.62、94.10 mg/kg,Ⅲ组分别为302.23、28.20、103.28、133.85、0.43 mg/kg,Ⅳ组分别为319.74、31.60、126.64、167.07、0.67 mg/kg。饲养试验共6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60 d。饲养试验正试期第30天,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挑选1只羊,共12只,分别放入单独的代谢笼中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7 d。饲养试验最后1 d,将剩余的12只羊屠宰,采集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背最长肌,测定微量元素沉积量。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分别显著高于、低于Ⅰ组(
P
<0.05),与Ⅲ、Ⅳ组差异不显著(
P
>0.05);Ⅱ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2)Ⅰ、Ⅱ组粪能、尿能显著低于Ⅲ、Ⅳ组(
P
< 0.05),总能消化率显著高于Ⅲ、Ⅳ组(
P
< 0.05)。3)Ⅲ组氮沉积率、进食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最高,显著高于Ⅰ、Ⅳ组(
P
<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
P
>0.05)。4)各微量元素表观代谢率随微量元素添加水平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Ⅱ组铜、铁、锰、锌、钴表观代谢率最高。5)Ⅱ组背最长肌、心脏的锰沉积量最高,肝脏铁、碘、铜、锰沉积量最高;在脾脏中,Ⅱ组铁沉积量最高,Ⅳ组碘沉积量最高;在肾脏中,Ⅱ组锌沉积量最高,Ⅰ组碘沉积量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微量元素需要量的最佳组合为:铁290.14 mg/kg、铜18.19 mg/kg、锌81.62 mg/kg、锰94.10 mg/kg、钴0.31 mg/kg。
Select
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料对肉羊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Packaging Forage Sweet Sorghum Silage on Performance and Serum Indexes of Mutton Sheep
张霞, 付晓悦, 王虎成, 侯明杰, 尚占环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71-17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料对肉羊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以评价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料对肉羊的饲喂效果。试验选取3~4月龄小尾寒羊[(25.70±1.50)kg]和杜泊羊[(33.40±1.68)kg]母羊各14只作为供试动物,根据饲粮中粗饲料不同将其分为杜泊羊甜高粱青贮组(DG组,
n
=7)、杜泊羊玉米青贮组(DY组,
n
=7)、小尾寒羊甜高粱青贮组(HG组,
n
=7)和小尾寒羊玉米青贮组(HY组,
n
=7)。饲养试验为期3个月,并于试验第30天、第60天和第90天早晨称重及采集血液。结果表明:1)玉米青贮组(DY组+HY组,
n
=14)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甜高粱青贮组(DG组+HG组,
n
=14)(
P
<0.01)。2)试验期内杜泊羊组(DG组+DY组,
n
=14)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组(HG组+HY组,
n
=14)(
P
<0.05);在试验第60天,杜泊羊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组(
P
<0.05);在试验第90天,甜高粱青贮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
P
<0.05);在试验第90天,HY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DY组和HG组(
P
<0.05);甜高粱青贮组的血清SOD活性在试验第60天和第90天显著高于试验第30天(
P
<0.05)。3)血清尿素氮(UN)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分别在试验第60天、第90天、第60天存在显著的品种效应(
P
<0.05);血清β-羟丁酸(BHBA)含量及谷草转氨酶(GOT)、AKP活性分别在试验第90天、第30天与第90天、第60天存在显著的处理效应(
P
<0.05);HY组的血清GOT和AKP活性在试验第90天显著高于试验第30天(
P
<0.05)。综上,饲喂含玉米裹包青贮料饲粮的肉羊的生产性能优于饲喂含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料饲粮的肉羊,但青贮料长期育肥肉羊存在安全风险,而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料较玉米裹包青贮料有利于提高肉羊肝脏健康、降低"高血脂"及机体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的几率,进而降低安全风险。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Select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
6
的需要量
Dietary Vitamin B
6
Requirement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
Oreochromis niloticus
)
吴凡, 任春, 文华, 蒋明, 刘伟, 田娟, 杨长庚, 喻丽娟, 陆星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81-17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
6
含量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组成及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
6
的需要量。选取36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饲喂维生素B
6
含量分别为0.3(对照组)、2.7、5.4、10.1、20.5和39.8 mg/kg的6种纯化饲料,进行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维生B
6
含量的升高(0.3~10.1 mg/kg),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增加(
P
<0.05),并在饲料中维生B
6
含量达到10.1 mg/kg后趋于稳定;5.4、10.1、20.5和39.8 mg/kg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7 mg/kg组(
P
<0.05);5.4和20.5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2)2.7、5.4、10.1、20.5和39.8 mg/kg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10.1 mg/kg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7、5.4、39.8 mg/kg组(
P
<0.05);5.4、10.1和20.5 mg/kg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3)各组的血清葡萄糖、总蛋白含量和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
P
>0.05)。20.5和39.8 mg/kg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10.1、39.8 mg/kg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10.1、20.5和39.8 mg/kg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7、5.4 mg/kg组(
P
<0.05)。综上,以增重率和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到初始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
6
的需要量分别为9.22和10.11 mg/kg。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Select
饲粮不同粗纤维水平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胃肠道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Crude Fiber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and Gastrointestinal and Immune Organ Development of Growing Meat Rabbits
张南斌, 孙瑛超, 赵晓宇, 刘公言, 李福昌, 朱岩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89-17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纤维水平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胃肠道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5日龄断奶肉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3组分别饲喂低(粗纤维水平14.32%,LF组)、中(粗纤维水平18.46%,MF组)、高(粗纤维水平22.37%,HF组)3种不同粗纤维水平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粗纤维水平对生长肉兔的平均日增重(
P
=0.001 2)、平均日采食量(
P
=0.021 9)和料重比(
P
=0.000 1)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HF组生长肉兔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LF组和MF组(
P
<0.01),LF组生长肉兔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MF组和HF组(
P
<0.01)。2)饲粮不同粗纤维水平对生长肉兔的宰前活重(
P
=0.018 0)、半净膛重(
P
=0.036 6)和全净膛重(
P
=0.034 1)有显著影响,但对半净膛屠宰率和全净膛屠宰率无显著影响(
P
> 0.05)。3)饲粮不同粗纤维水平对生长肉兔肌肉的pH及亮度(L
*
)、红度(a
*
)和黄度(b
*
)值均无显著影响(
P
> 0.05)。4)饲粮不同粗纤维水平对生长肉兔的胃相对重量(
P
=0.011 5)、盲肠相对重量(
P
=0.022 0)、胃内容物相对重量(
P
=0.031 1)和盲肠内容物相对重量(
P
=0.031 1)有显著影响,且HF组均显著高于LF组(
P
<0.05)。5)饲粮不同粗纤维水平对生长肉兔的胸腺重(
P
=0.005 2)、脾脏重(
P
=0.006 8)和肝脏重(
P
=0.033 8)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且HF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LF组(
P
<0.05或
P
<0.01)。LF组和MF组生长肉兔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HF组(
P
<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断奶(35日龄)~65日龄生长肉兔饲粮适宜的粗纤维水平为14.32%~18.46%。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Select
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Leucine and Glutamic Acid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sm-Related Genes in Muscle of Finishing Pigs
胡诚军, 张婷, 张涛, 印遇龙, 孔祥峰, 江青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798-18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7 kg左右的三元杂交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5%
L
-丙氨酸(等氮对照组)、1.00%亮氨酸+1.37%
L
-丙氨酸(亮氨酸组)、1.00%谷氨酸+1.44%
L
-丙氨酸(谷氨酸组)、1.00%亮氨酸+1.00%谷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组)。饲喂60 d后屠宰采集肌肉样品,检测其中脂肪酸含量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背最长肌中,亮氨酸组C18∶2n-6和C20∶1含量显著增加(
P
<0.05),C18∶0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谷氨酸组C14∶0和C16∶0含量显著降低(
P
<0.05),C17∶0和C18∶2n-6含量显著增加(
P
<0.05);在股二头肌中,亮氨酸组C16∶0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谷氨酸组C18∶2n-6含量显著增加(
P
<0.05)。与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
P
<0.05),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
P
<0.05)。与等氮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和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蛋白脂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
P
<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添加1.00%亮氨酸或1.00%谷氨酸可调控肥育猪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Select
高脂血症奶牛乳腺组织中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Changes of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Gene Expressions Related to Lipid Metabolism in Mammary Tissue for Hyperlipidemia Dairy Cows
明鹏飞, 黄莹莹, 邹苏萍, 董妍丽, 聂星灿, 冯士彬, 王希春, 程建波, 李锦春, 吴金节, 李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07-18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血症奶牛乳腺组织中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变化。选取12头荷斯坦奶牛,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奶牛血清中主要生化指标,根据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是否升高将奶牛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取奶牛乳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及油红O染色,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脂滴蓄积情况。提取乳腺组织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乳腺组织脂代谢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高脂组奶牛乳腺组织中脂代谢指标TC、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含量显著升高(
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呈降低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呈升高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
P
>0.05)。2)病理学观察可见高脂组奶牛乳腺腺泡上皮细胞脱落,乳腺腺泡壁明显增厚,细胞肿胀,部分细胞脂滴增多,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移、细胞轮廓不清。油红O染色可见正常组奶牛乳腺组织细胞核明显呈蓝色,红色区域较少,主要集中在细胞边缘,仅有少量脂滴聚集,而高脂组奶牛乳腺组织有大片红色区域,小叶间结缔组织密度增加,乳腺上皮可见脂滴相互融合形成大的空泡状脂肪细胞。3)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奶牛乳腺脂代谢内源合成关键酶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1(
ACC
1)以及活化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合成酶2(
ACSS
2)、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
ACSL
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摄取和转运关键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3(
FABP
3)、分化抗原簇36(
CD
36)、脂蛋白脂肪酶(
LPL
),去饱和酶关键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SCD
)、脂肪酸去饱和酶1(
FADS
1)以及乳酯化关键基因乙酰甘油磷酸脂酰转移酶6(
AGPAT
6)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高脂血症促使奶牛血脂水平升高,引起乳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同时,乳腺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明显变化。
Select
体外法研究pH与脂多糖或组胺的交互作用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
Interaction Effects of pH and Lipopolysaccharide or Histamine on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Tight Junction Proteins of Rumen Epithelium of Dairy Goats
in Vitro
孙燕勇, 高民, 徐明, 宋利文, 李洋, 李超, 陈利青,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16-18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采用体外法研究pH与脂多糖(LPS)或组胺(HIS)的交互作用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8只体况良好,体重、泌乳量相近的萨能奶山羊作为瘤胃上皮供体。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山羊屠宰后采集瘤胃上皮,插入到尤斯灌流仪器(Ussing chamber)半室中央,在浆膜侧半室加入5 mL缓冲液,黏膜侧加入配制好的不同处理的培养液5 mL,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1:因素1为pH,分别为7.4、5.5、5.2;因素2为LPS浓度,分别为0、30、60 kEU/mL。试验2:因素1为pH,分别为7.4、5.5、5.2;因素2为HIS浓度,分别为0、0.5、10.0 ng/mL。采集培养80 min后的瘤胃上皮,测定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4、Claudin-7、Occludin、zonula occludens-1(
ZO
-1)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pH与LPS的交互作用对Claudin-1、Claudin-7、
ZO
-1 mRNA表达量影响显著(
P
<0.05)。与pH 7.4×0 kEU/mL LPS组相比,降低pH或添加LPS均显著降低了Claudin-1、Claudin-7 mRNA表达量(
P
<0.05),
ZO
-1 mRNA表达量有整体降低的趋势,在pH 5.2×60 kEU/mL LPS组最高。2)pH与HIS的交互作用对Claudin-1、Claudin-7、ZO-1 mRNA表达量影响显著(
P
<0.05)。pH 5.5×0.5 ng/mL HIS组Claudin-1 mRNA表达量最低,但与pH 5.2×0.5 ng/mL HIS组差异不显著(
P
>0.05)。pH 7.4×10.0 ng/mL HIS组Claudin-7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pH 7.4×0 ng/mL HIS组(
P
<0.05),但与pH 5.5×10.0 ng/mL HIS组差异不显著(
P
>0.05)。与pH 7.4×0 ng/mL HIS组相比,降低pH或添加LPS有提高
ZO
-1 mRNA表达量的趋势,且pH 5.2×10.0 ng/mL HIS组显著提高(
P
<0.05)。结果提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发生后,pH与LPS或HIS交互作用于瘤胃上皮,降低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进而增大瘤胃上皮黏膜通透性。
Select
草鱼乙酰辅酶A羧化酶β基因全长cDNA分子克隆与表达分析
Molecular Cloning of Acetyl-CoA Carboxylase β Full-Length cDNA from Grass Carp (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严媛, 程汉良, 许建和, 韩振, 易乐飞, 申欣, 丁祝进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27-18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获得草鱼乙酰辅酶A羧化酶β(
ACC
2)基因全长c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
ACC
2基因在肝胰脏、脾脏、大脑、前肠、中肠、后肠、肾脏、肌肉、心脏和肠系膜脂肪等组织中的表达,同时,还对饲喂不同脂肪源饲料12周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中以及饥饿再次投喂后3、6、12和24 h肝胰脏中
ACC
2 mRNA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草鱼
ACC
2基因cDNA全长7 533 bp,含1个7 14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 382个氨基酸,ACC2蛋白计算分子质量为268.34 ku,等电点为6.13。草鱼
ACC
2基因存在可变剪接,形成另外1个同工型(isoforms),比分子质量为268.34 ku的ACC2蛋白少8个氨基酸。
ACC
2基因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
ACC
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肌肉中最高,为29.13,在肝胰脏中最低,仅为1.90。肌肉中
ACC
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大脑、前肠和心脏差异不显著(
P
>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P
<0.05)。投喂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草鱼肝胰脏及肌肉中
ACC
2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
P
>0.05);饥饿再投喂后草鱼肝胰脏中
ACC
2 mRNA相对表达量在12 h达到高峰值,为6.17,之后明显下降,24 h时仅为2.84。本试验成功克隆了草鱼
ACC
2基因全长cDNA,其主要的功能位点ATP结合位点、生物素结合位点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基本保守。草鱼
ACC
2基因主要在肌肉等脂肪分解活跃的组织中表达,投喂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草鱼肝胰脏中
ACC
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饥饿再投喂后,肝胰脏中
ACC
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投喂12 h后最高。
实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s
Select
一种猪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微生物梯度离心分离方法
A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Separation Method for Microorganisms in Gastrointestinal Contents and Faeces of Swine
李金龙, 王瑶, 马娅君, 陈庆菊, 卢昌文,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37-18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一种猪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微生物梯度分离方法。试验首先用分离缓冲液对猪胃肠道内容物及粪便样品进行稀释,寻找最佳稀释比例,再进行梯度离心得到胃肠道内容物及粪便样品中的微生物菌体。本方法得到胃、空肠和回肠内容物样品与分离缓冲液的最佳稀释比例范围为8.0%~12.0%,样品的称取量范围为3.2~4.8 g;盲肠、结肠内容物及粪便样品与分离缓冲液的最佳稀释比例范围为2.0%~4.0%,样品的称取量范围为0.8~1.6 g。对饲喂3种饲粮蛋白质水平(12.0%、15.0%和18.0%)30 kg的猪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其回肠内容物和粪便中微生物氨基酸组成以及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回肠内容物和粪便中微生物菌体大部分氨基酸对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的营养模式响应效果显著(
P
<0.05),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样品微生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条带丰富和清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程度高,获取菌体干重多,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提供方法。
饲料营养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lect
血根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Sanguinar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Mucosal Morphology and Immune Function of Small Intestinal Mucosa of Weaned Piglets
陈家顺, 康宝聚, 曾建国, 胡海波, 赵玉蓉, 陈柳, 姚康, 符晨星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45-18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血根碱(SAN)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3日龄平均体重为(6.55±0.18)kg的健康"杜×长×白"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6头,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相同原则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75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50 mg/kg SAN(SAN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SAN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
P
<0.05),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降低(
P
<0.05);但SAN组与抗生素组间以上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SAN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
P
<0.05或
P
<0.01),但SAN组和抗生素组间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而SAN组回肠绒毛高度、V/C值显著高于其他2组(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SAN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除十二指肠黏膜免疫球蛋白G和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M外)(
P
<0.05或
P
<0.01);但SAN组和抗生素组间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SAN可以改善肠黏膜形态,提高小肠黏膜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达到与添加抗生素相当的效果。
Select
饲粮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添加水平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Effects of 2-Hydroxy-4-(Methylthio) Butanoic Acid Isopropyl Ester Supplemental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Hormone Levels of Goats
陈东, 李四元, 陈美庆, 张佩华, 李新化, 米慧, 沈维军, 张倩, 李四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54-18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添加水平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确定山羊饲粮中HMBi的最佳添加水平。选择36只2.5月龄左右、平均体重为(13.33±1.71)kg的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公阉羊1只,母羊2只),各组山羊分别饲喂HMBi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05%、0.10%、0.20%(干物质基础)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结果显示:1)0.10%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58.89 g/d,料重比最低,为4.82,经济效益最佳,且其平均日增重和毛收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0.20%组、0.50%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41.11、140.56、119.44 g/d。2)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消化能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 0.05)。0.10%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3)试验第1天,各组山羊血清尿素氮(UN)、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NEFA)、总氨基酸(TAA)含量及生长激素(GH)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P
>0.05)。试验第31天,0.20%组山羊血清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0.20%组山羊血清T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0.20%组山羊血清NEF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显著高于0.05%组(
P
<0.05);0.05%、0.10%和0.20%组山羊血清T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0.05%和0.10%组血清G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0.20%组血清G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的趋势(
P
=0.084);血清IGF-Ⅰ水平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由此说明,饲粮中添加HMBi有利于提高山羊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促进山羊生长,且添加水平为0.10%(干物质基础)时经济效益最佳。
Select
酸化剂和牛至油替代硫酸黏杆菌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Effects of Acidifier and Oregano Oil Instead of Colistin Sulf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Diarrhea Rate and Caecal Microorganism Number of Weaned Piglets
李兰海, 陈丽玲, 游金明, 贺琴, 卢亚飞, 郭晓波, 杨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64-18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和牛至油替代硫酸黏杆菌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用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6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各组饲粮中均含75 mg/kg金霉素+10 mg/kg恩拉霉素,此外,3个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10%酸化剂+0.10%硫酸黏杆菌素、0.15%酸化剂和0.15%酸化剂+0.03%牛至油。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各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率差异不显著(
P
>0.05)。与其他2组相比,0.15%酸化剂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有增加趋势(
P
=0.066)。2)0.10%酸化剂+0.10%硫酸黏杆菌素组盲肠沙门氏菌的数量显著低于0.15%酸化剂组(
P
<0.05);0.15%酸化剂+0.03%牛至油组盲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0.15%酸化剂组(
P
<0.05),但0.15%酸化剂+0.03%牛至油组和0.10%酸化剂+0.10%硫酸黏杆菌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05)。由此可知,饲粮中在添加75 mg/kg金霉素+10 mg/kg恩拉霉素的基础上,再添加0.15%酸化剂或0.15%酸化剂+0.03%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与添加0.10%硫酸黏杆菌素相似;饲粮中添加0.15%酸化剂+0.03%牛至油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盲肠有益菌的数量,效果与添加0.10%硫酸黏杆菌素相当。因此,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和牛至油可以替代硫酸黏杆菌素在断奶仔猪饲粮中使用。
Select
不同处理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Soybean Meal and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Cultur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of Weaned Piglets
廖珂, 王自蕊, 游金明, 贺琴, 熊昊, 罗波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72-18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饲粮中用10%发酵豆粕代替部分普通豆粕,膨化大豆组饲粮中用膨化大豆代替所有普通豆粕,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0%和5.0%的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各组饲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相近。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组断奶仔猪料重比显著降低(
P
<0.05),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
P
<0.05)。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和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之间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
>0.05)。2)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
P
<0.05)。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
P
<0.05)。膨化大豆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的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3)透射电镜下发现,对照组断奶仔猪空肠微绒毛疏密不等、长短不一,而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空肠微绒毛更为密集,整齐一致。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或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可改善断奶仔猪生长,饲粮中添加嗜酸乳杆菌培养物还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综合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断奶仔猪饲粮中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添加量以3%为宜。
Select
低聚木糖对生长肥育猪血浆生化参数、肌肉氨基酸含量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Effects of Xylo-Oligosaccharide on Plasma Biochemical Indices, Amino Acid Contents and Fiber Type Composition of Muscle of Growing-Finishing Pigs
韩丽, 潘杰, 解培峰, 丁浩, 王占彬, 黄兴国, 孔祥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80-18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OS)对生长肥育猪血浆生化参数、肌肉氨基酸含量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70日龄、平均体重约为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10个重复(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设对照组、抗生素组、30~65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以及30~100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于试猪平均体重达100 kg时,前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样品,测定其氨基酸含量及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剂量XOS可显著提高血浆球蛋白含量(
P
<0.05),显著降低白蛋白/球蛋白值(
P
<0.05);2)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30~65 kg阶段饲粮添加250 g/t XOS可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苏氨酸(Thr)、亮氨酸(Leu)、苯丙氨酸和丝氨酸(Ser)含量(
P
<0.05),30~65 kg阶段饲粮添加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x(
MyHC
Ⅱ
x
)、生肌决定因子(
MyoD
)、肌细胞生成素(
MyoG
)和生肌增强因子2A(
MEF
2
A
)mRNA表达量(
P
<0.05);3)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30~100 kg阶段饲粮添加100或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中Thr、Leu、Ser、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以及
MyHC
Ⅱ
x
、
MyoD
、
MyoG
、
MEF
2
A
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RNA表达量(
P
<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一定剂量的XOS可调控机体氮代谢,上调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且以30~100 kg阶段添加100 g/t XOS的效果较佳。
Select
低聚木糖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Xylo-Oligosaccharide on Growth Performance, Diarrhea Rate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Nursery Piglets
赵蕾, 陈清华, 易海秋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87-1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低聚木糖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其最佳添加量。试验选取胎次相近、健康的(35±1)日龄"杜×长×大"仔猪7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400 mg/kg XOS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仔猪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与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试验Ⅰ和Ⅱ组仔猪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
P
<0.05),且以试验Ⅱ组效果最佳。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仔猪腹泻率均极显著降低(
P
<0.01),以试验Ⅱ组效果最佳。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及白球比(ALB/GLB)值均无显著变化(
P
>0.05);试验Ⅱ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以及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各试验组血清中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而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适量XOS可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并可改善保育猪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保育猪饲粮中添加200 mg/kg XOS为最佳。
Select
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制剂及其与维吉尼亚霉素联合使用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and
Saccharomycetes
Compound Preparation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Virginiamycin o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mune Function of Broilers
张彩凤, 齐广海, 王晓翠, 武书庚, 张海军, 王晶, 史兆国, 王梁, 王晖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893-19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制剂(LS)及其与维吉尼亚霉素(VM)联合使用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爱拔益加肉仔鸡公雏,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 VM(VM组)、15 mg/kg VM+0.1% LS(VM+LS组)、0.1% LS(LS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VM+LS组和LS组42日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
P
<0.05)。2)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VM组、VM+LS组和LS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
P
<0.05);VM+LS组和LS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
P
<0.05)。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VM+LS组和LS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
P
<0.05)。3)21和42日龄肉仔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05),但在数值上VM+LS组和LS组均高于对照组和VM组。LS组21日龄肉仔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LS组42日龄肉仔鸡的血清IgG、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VM+LS组42日龄肉仔鸡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由此可见,饲粮单独添加0.1%的LS及其与15 mg/kg的VM联合使用均可提高肉仔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且以单独添加0.1%的LS效果更明显。
Select
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Effects of Oregano Oil on Ruminal Microbial Protein Production, Milk Performance and Nitrogen Excretion of Dairy Cows
张凯祥, 邢德芳, 高许雷, 王晓伟, 孙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02-1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体况良好,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奶牛饲粮中分别添加0、10、13和16 g/(d·头)牛至油。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77%(
P
<0.01)、16.14%(
P
<0.01)、6.99%(
P
<0.05)。2)在产奶量方面,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10%(
P
>0.05)、8.36%(
P
<0.05)、5.00%(
P
>0.05);在乳脂率方面,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在乳体细胞数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且以试验2组最低。3)在总氮排出量方面,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6.84%(
P
<0.01)、11.14%(
P
<0.01)、4.72%(
P
<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具有增加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提高产奶性能及降低氮排泄的作用。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奶牛饲粮中牛至油的最适添加量为13 g/(d·头)。
Select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或粪肠球菌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毛皮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Bacillus subtilis
or
Enterococcus faecalis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Pelt Quality of Minks during Winter Fur-Growing Season
乜豪, 杨福合, 张铁涛, 崔虎, 司华哲, 王中成, 谢静静, 高秀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11-19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或粪肠球菌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毛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3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70只,平均体重为(1 767.94±174.20)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10
8
、1×10
9
和1×10
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Ⅴ、Ⅵ和Ⅶ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10
8
、1×10
9
和1×10
10
CFU/kg粪肠球菌。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10
9
CFU/kg粪肠球菌显著提高了终末体重(
P
<0.05);饲粮中添加1×10
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
9
、1×10
10
CFU/kg粪肠球菌均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
P
<0.05);饲粮中添加1×10
9
、1×10
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
8
、1×10
9
、1×10
10
CFU/kg粪肠球菌均显著降低了料重比(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10
9
CFU/kg粪肠球菌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消化率(
P
<0.05);饲粮中添加1×10
8
、1×10
9
、1×10
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
8
、1×10
9
、1×10
10
CFU/kg粪肠球菌均显著提高了脂肪消化率(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10
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
9
CFU/kg粪肠球菌均显著提高了氮沉积(
P
<0.05)。4)1×10
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组绒毛长显著高于1×10
8
CFU/kg粪肠球菌组,针绒比显著低于1×10
8
CFU/kg粪肠球菌组(
P
<0.05)。由此可见,冬毛期饲粮中添加1×10
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
9
CFU/kg粪肠球菌时,水貂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和毛皮品质较为理想。
饲料资源开发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Select
不同比例青贮苎麻替代基础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养分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Silage Ramie Instead of Basal Diet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Development, Nutrient Apparent Metabolic Rate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Landes Geese
侯振平, 林谦, 蒋桂韬, 吴端钦, 王满生, 王郝为,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20-19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贮苎麻替代基础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养分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21日龄朗德鹅36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处理Ⅰ(对照处理)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处理(处理Ⅱ~Ⅴ)分别饲喂用20%、30%、40%和50%青贮苎麻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1)处理Ⅱ~Ⅴ试验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处理Ⅰ(
P
<0.05),处理Ⅲ、Ⅳ、Ⅴ试验鹅的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处理Ⅰ(
P
<0.05);处理Ⅱ试验鹅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但各处理间试验鹅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
P
>0.05)。2)各处理间试验鹅的肠道总长度、十二指肠长度、空肠+回肠长度、盲肠长度以及肠道重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处理Ⅱ试验鹅的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高于处理Ⅰ(
P
<0.05)。3)处理Ⅰ试验鹅的总能和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
P
<0.05),处理Ⅰ、Ⅲ试验鹅的粗脂肪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
P
<0.05),处理Ⅲ、Ⅴ试验鹅的粗纤维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
P
<0.05)。4)各处理间试验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肠道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为评价依据,20%青贮苎麻比例替代基础饲粮饲喂21~64日龄朗德鹅效果最优。
Select
不同比例大黑山薏苡草粉饲粮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s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Coix lacryma
-
jobi
cv. Daheishan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Growing Meat Rabbits
田刚, 鲁院院, 余冰, 向素梅, 曾绘锦, 蔡景义, 周树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28-1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评估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15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纯种新西兰白兔用于如下2项试验:将体重为(1.00±0.09)kg的100只试验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将体重为(1.12±0.05)kg的50只试验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进行11 d消化试验(其中样品收集期为4 d)。2项试验中的5组试验兔均随机饲喂5种等能、等氮、等纤维的试验饲粮,包括1种对照饲粮(含16%的苜蓿草粉,C组)及4种以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对照饲粮中25%(S25组)、50%(S50组)、75%(S75组)和100%(S100组)苜蓿草粉的测试饲粮。结果显示:1)各时期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
P
>0.05),但全期ADG和F/G以S50组较优。全期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健康风险指数,以及试验结束时的热胴体重、商业胴体重、参考胴体重、商业屠宰率和滴水损失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05),但S50组的多数指标在数值上要高于C组。2)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对饲粮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
P
<0.05或
P
<0.01),4个测试组(S25、S50、S75和S100组)所有养分表观消化率[除S100组EE表观消化率低于和4个测试组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相当外]均不同程度地高于C组,尤其是S50组。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黑山薏苡草粉可完全替代商品兔饲粮中的苜蓿草粉,但以50%比例替代为佳。
Select
棉籽粕膨化前后品质变化及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Quality Changes of Cottonseed Meal Before and After Expans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Growing-Finishing Pigs
倪海球, 孙杰, 杨玉娟, 于纪宾, 马世峰, 王昊, 商方方, 李军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36-19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湿法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中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膨化棉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首先,采用牧羊56×2挤压膨化机和前期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棉籽粕进行膨化,对比测定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的营养物质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变化。然后,以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80头体重为(28.78±3.09)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普通棉籽粕(生长期添加5%普通棉籽粕,育肥期添加10%普通棉籽粕)的饲粮,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饲喂添加膨化棉籽粕(生长期分别添加5%、10%和15%膨化棉籽粕,育肥期分别添加10%、15%和20%膨化棉籽粕)的饲粮,各组饲粮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等营养水平均调配均衡。试验期13周(生长期6周,育肥期7周)。结果表明:1)挤压膨化处理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膨化棉籽粕总氨基酸含量和各个必需氨基酸含量略有升高,游离棉酚含量降低了87.85%。2)生长期,饲粮中添加5%膨化棉籽粕与相同含量的普通棉籽粕相比可提高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
P
>0.05),显著降低料重比(
P
<0.05),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和部分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P
<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降低生长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
P
<0.05),显著提高生长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P
<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有提高生长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三碘甲腺原氨酸和四碘甲腺原氨酸的趋势;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当添加量达15%时与普通棉籽粕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05)。3)育肥期,各膨化棉籽粕组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和普通棉籽粕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
>0.05),但全期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1组(
P
<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还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
P
<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育肥猪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05),T-AOC、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试验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各膨化棉籽粕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
P
>0.05),各膨化棉籽粕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
P
<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
P
<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逐渐升高。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提高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P
<0.05)。由此可见,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显著降低游离棉酚的含量,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可以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15%,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20%。
Select
发酵饲料桑粉对宁乡花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Fermented Feed Mulberry Powder on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Ningxiang
Pigs
丁鹏, 李霞, 丁亚南, 宋泽和, 张石蕊, 范志勇, 李一平,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50-19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将饲料桑粉添加至饲粮中经发酵后饲喂宁乡花猪,对其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30 kg左右的宁乡花猪9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Ⅱ、Ⅲ和Ⅳ组分别饲喂添加9%、12%、15%饲料桑粉的全发酵料和添加9%饲料桑粉的未发酵料。试验分为2个阶段,中猪阶段(1~50 d)和大猪阶段(51~75 d)。结果表明:1)Ⅰ组宁乡花猪1~50 d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Ⅳ组(
P
< 0.05)。2)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和Ⅳ组宁乡花猪的平均背膘厚显著降低(
P
< 0.05)。3)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和Ⅳ组宁乡花猪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
P
< 0.05);Ⅰ组宁乡花猪第50天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Ⅳ组(
P
< 0.05)。由此可知,饲料桑粉经发酵后饲喂效果更佳,可降低宁乡花猪的平均背膘厚,改善肉品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添加9%饲料桑粉的全发酵料可降低料重比,改善宁乡花猪的生长性能。
Select
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Effects of
Enoki mushroom
Residu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and Muscle Nutrient Component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闫昭明, 马杰, 段金良, 陈清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58-19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192只28日龄的健康黄羽肉鸡,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使用2%金针菇菌渣等量替换基础饲粮中玉米和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
P
> 0.05);试验组肉鸡胸肌、腿肌的亮度(L
*
)和黄度(b
*
)值无显著差异(
P
> 0.05),但红度(a
*
)值显著降低(
P
< 0.05);试验组肉鸡胸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
P
< 0.05),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
P
< 0.05),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提高(
P
< 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肉品质及营养价值。
Select
饲粮全棉籽比例对荷斯坦公牛育肥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Whole Cottonseed Ratio on Fattening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Holstein Bulls
王勇胜, 曹玉凤, 李秋凤, 李妍, 高艳霞, 李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65-1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全棉籽比例对荷斯坦公牛育肥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44头体重[(286±52)kg]相近、健康无疾病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头,Ⅰ、Ⅱ、Ⅲ和Ⅳ组分别饲喂含有0、5%、10%和15%全棉籽的饲粮,各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基本相同。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90 d。结果表明:1)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比Ⅰ组提高了9.80%(
P
<0.05);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料重比最低,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 0.05)。2)Ⅲ和Ⅳ组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分别比Ⅰ组高4.79%和6.76%(
P
<0.05);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游离脂肪酸和生长激素含量随全棉籽比例提高而有所上升,但组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P
> 0.05)。3)随着全棉籽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所提高,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 0.05)。4)与Ⅰ组相比,Ⅱ、Ⅲ和Ⅳ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分别减少了0.13、0.17和0.26元。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全棉籽比例为15%时可有效地改善荷斯坦公牛育肥性能。
Select
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发酵条件及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Waste Sticks Feed and Its Feed Effects on Goats
高旭红, 窦林敏, 李佳腾, 陈磊, 张恩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73-19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杏鲍菇菌糠与豆粕、麸皮复合发酵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并研究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试验1,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豆粕(4%和4%、4%和2%、2%和4%、2%和2%),发酵剂使用有效微生物群(EM)原液,将发酵混合原料含水量调节至30%左右,在常温下厌氧发酵12 d后对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评定,并测定黄曲霉毒素B
1
的含量,取最优组合进行饲养试验。试验2,选用60只马头山羊(羯羊),随机分为5组,包括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试验组饲粮中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比例分别为30%、45%、60%,对照组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比例分别为30%和6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期为45 d,包括5 d预试期和4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豆粕和麸皮添加比例分别为4%和2%的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发酵品质最佳,且黄曲霉毒素B
1
含量较低,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相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8.78%、11.56%和18.88%,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9.32%和8.29%,黄曲霉毒素B
1
含量低至3.03 μg/kg。2)各组山羊的生产性能差异均不显著(
P
>0.05);随着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试验羊的体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有减少的趋势,料重比和饲料成本有增加的趋势;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为30%时相比,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为30%时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结果提示,使用EM原液发酵杏鲍菇菌糠,在发酵基质中添加4%的豆粕和2%的麸皮有助于提升发酵品质;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在山羊饲粮中添加比例以30%为最佳。
饲料安全 Feed Security
Select
黄曲霉毒素分解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与应用
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Aflatoxin Detoxification Enzyme Gene in
Bacillus subtilis
史敦胜, 聂利波, 宋洋洋, 李元晓, 李旺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81-19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分解酶(
ADTZ
)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与应用。试验通过构建枯草芽孢杆菌
ADTZ
基因的整合表达载体,将
ADTZ
基因整合到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
B.subtilis
LN)中,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检测ADTZ蛋白的表达情况。将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接种到发霉玉米中进行发酵试验,检测发霉玉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
1
(AFB
1
)含量的变化,验证
ADTZ
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构建整合表达载体成功将
ADTZ
基因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中,在SDS-PAGE上检测到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分泌表达特异性蛋白条带。经过重组菌发酵的发霉玉米AFB
1
的含量较未接种和接种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发霉玉米AFB
1
的含量差异显著(
P
< 0.05)。由此可见,
ADTZ
基因可成功整合到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中,并进行了胞外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能有效地降解AFB
1
。
Select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对癌细胞的促增殖和促迁移作用
Effects of Deoxynivalenol and Zearalenone on Promoting Proliferation and Promoting Migration of Cancer Cells
邱思奇, 徐贞贞, 沈红, 陈爱亮, 杨曙明, 晁雨竹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88-19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CT116细胞)、人肺癌细胞(A549细胞)、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促增殖和促迁移作用。设空白对照组,并以赭曲霉毒素A(OTA)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细胞划痕愈合试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迁移能力。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080、0.400 μmol/L OTA能显著或极显著增强HCT116、A549和HepG2细胞活力(
P
<0.05或
P
<0.01),50.000 μmol/L OTA则能极显著降低HCT116、A549和HepG2细胞活力(
P
<0.01);DON在低浓度(0.016、0.080 μmol/L)时对HCT116和A549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
P
> 0.05),但能极显著增强HepG2细胞活力(
P
<0.01),而在DON中高浓度(2.000、10.000、50.000 μmol/L)时则能极显著降低HCT116、A549和HepG2细胞活力(
P
<0.01);ZEN浓度在0.016~50.000 μmol/L时能显著或极显著增强HepG2细胞活力(
P
<0.05或
P
<0.01),ZEN在高浓度(50.000 μmol/L)时能极显著降低HCT116和A549细胞活力(
P
<0.01)。细胞划痕愈合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10 nmol/L OTA、DON和ZEN作用24、48 h能极显著促进HepG2细胞迁移(
P
<0.01)。由此可见,在0.016~50.000 μmol/L浓度内,DON和ZEN对HepG2细胞有显著的促进增殖和迁移的作用,表明DON和ZEN在HepG2细胞系上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Select
烟酸、果寡糖及柠檬酸稀土组合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Nicitinic Acid, Fructooligosaccharides and Rare Earth Citrate Combinations on
in Vitro
Rumen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of Beef Cattle
梁欢, 赵向辉, 许兰娇, 文露华, 陈作栋, 赵二龙, 瞿明仁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1996-20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烟酸、果寡糖及柠檬酸稀土组合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锦江黄牛公牛[体重为(375±28)kg]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瘤胃体外发酵培养技术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果寡糖(0.8%、1.0%、1.2%)、烟酸(400、800、1 200 mg/kg)和柠檬酸稀土(0.6%、0.8%、1.0%)组合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瘤胃菌群结构。试验共设9个调控剂组合,分别为0.8%果寡糖+400 mg/kg烟酸+0.6%柠檬酸稀土(A组)、0.8%果寡糖+800 mg/kg烟酸+0.8%柠檬酸稀土(B组)、0.8%果寡糖+1 200 mg/kg烟酸+1.0%柠檬酸稀土(C组)、1.0%果寡糖+400 mg/kg烟酸+0.8%柠檬酸稀土(D组)、1.0%果寡糖+800 mg/kg烟酸+1.0%柠檬酸稀土(E组)、1.0%果寡糖+1 200 mg/kg烟酸+0.6%柠檬酸稀土(F组)、1.2%果寡糖+400 mg/kg烟酸+1.0%柠檬酸稀土(G组)、1.2%果寡糖+800 mg/kg烟酸+0.6%柠檬酸稀土(H组)、1.2%果寡糖+1 200 mg/kg烟酸+0.8%柠檬酸稀土(I组),每个调控剂组合设3个培养瓶。体外培养时间为48 h。结果显示:1)G组体外培养液的pH最高,为6.77,显著高于A、B、C、D、E组(
P
≤0.05);G组体外培养液中氨态氮(NH
3
-N)含量最低,为9.77 mg/dL,显著低于其余各组(
P
≤0.05);不同调控剂组合对体外培养液中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05)。2)I组体外培养液中丙酸含量最高,为28.53%,显著高于A、B、D、E组(
P
≤0.05),乙酸/丙酸值最低,显著低于A、B、D组(
P
≤0.05);各组体外培养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乙酸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05)。3)不同调控剂组合体外培养液中优势菌群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ltes)。在门水平上,A和I组之间存在4个差异显著的菌群(
P
≤0.05);在属水平上,A和I组之间存在15个差异显著的菌群(
P
≤0.05)。综合分析可知,在肉牛玉米-豆粕-稻草型饲粮下的较优瘤胃调控剂组合为1.2%果寡糖+1 200 mg/kg烟酸+0.8%柠檬酸稀土和1.2%果寡糖+400 mg/kg烟酸+1.0%柠檬酸稀土。
Select
柠檬酸对小鼠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Citric Acid on Contents of Triglyceride and Its Metabolites of Mouse Adipocytes
任万平, 邵伟, 雒诚龙, 余雄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2006-2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柠檬酸对小鼠脂肪细胞甘油三酯(TG)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将小鼠3T3-L1前脂细胞诱导成成熟的脂肪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诱导培养第14天,加入含0(对照组)、20(试验Ⅰ组)、50(试验Ⅱ组)、200 μmol/L的柠檬酸完全培养基(试验Ⅲ组)培养细胞,于0、36、72 h收集细胞检测TG合成和分解代谢中关键限速酶及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36和72 h,试验Ⅰ、Ⅱ、Ⅲ组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各试验组醛缩酶(FDA)、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或
P
< 0.01);各试验组激素敏感脂肪酶(HSL)、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游离脂肪酸(FFA)及乙酰辅酶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1)。结果提示,柠檬酸能够促进小鼠脂肪细胞TG的合成和沉积,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TG合成代谢中FDA、ACC、FAS产物的含量,极显著降低TG分解代谢中HSL、CPT1、FFA及乙酰辅酶A产物的含量,20 μmol/L为最佳剂量。
Select
3种蛋白酶对苏淮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3 Proteas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Suhuai
Weaned Piglets
侯玉煌, 丁宏标, 李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5): 2014-20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8.05.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蛋白酶对苏淮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9.24±0.84)kg的苏淮断奶仔猪120头,按体重、性别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不添加任何蛋白酶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g/kg酸性蛋白酶(Ⅰ组)、0.2 g/kg中性蛋白酶(Ⅱ组)和0.1 g/kg碱性蛋白酶(Ⅲ组)的饲粮。试验预试期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
P
<0.05),料重比(F/G)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P
>0.05)。Ⅲ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F/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5)。2)试验第31~45天,试验组的腹泻率和粪便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Ⅲ组的腹泻率和粪便指数最低。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和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
P
<0.05)。Ⅰ组和Ⅲ组的DM表观消化率和O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
P
<0.05)。Ⅰ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组和Ⅲ组(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由此可知,酸性蛋白酶在提高苏淮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方面的效果较好,而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在减少营养性腹泻方面的效果较好。
新闻公告
更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单位:《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
主 编:计成
副主编
:尹靖东 谭支良 李爱科 姚军虎
编辑部主任:赵广永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61/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67X
国内邮发代号:80-591
定价:150元/期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