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大事记
数据库收录
文献计量学指标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著作权转让协议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道德声明
OA政策
公益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9年, 第3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15
全选
|
目录
Select
封面与封底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目次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 Review
Select
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dsorbents of Mycotoxins in Feed
徐子伟, 万晶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391-53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
1
、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Select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of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 in Poultry Production
伊宝, 姬生跃,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399-54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转录本,基本无编码能力,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中。lncRNAs结构复杂,可分别与蛋白质、DNA和RNA分子发生互作,参与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及表观遗传修饰等多种水平的调控,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其他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lncRNAs在家禽经济性状相关研究中的进展及其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lncRNAs在家禽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营养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Select
鹿科动物生理周期性骨质疏松特点及研究进展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ologic Periodicity Osteoporosis and Research Progresses in Cervidae
孙伟丽, 赵海平, 钟伟,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07-54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鹿科动物具有生理周期性骨质疏松的矿物质代谢特点,利用鹿科动物作为骨质疏松研究模型是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本文综述了鹿科动物骨质疏松代谢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利用代谢组学等技术,筛选负责调控骨质疏松恢复的关键因子,为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机理及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Select
羊膻味物质的合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in Synthesis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aracteristic Flavor Substances
刘旺景, 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12-54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羊肉和羊乳具有的特殊风味,即"膻味",是降低多数消费者消费意愿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制约养羊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现已证实4-甲基辛酸、4-甲基壬酸和4-乙基辛酸等4-烷基支链脂肪酸是羊肉及羊奶膻味的主要来源,并且由这些支链脂肪酸引发的膻味会因牧草衍生的3-甲基吲哚和4-甲基苯酚而加剧,同时醛类、酮类、内酯类等脂肪酸氧化产物和硬脂酸同样对羊肉风味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羊膻味相关物质的组成、检测分析方法、影响因素及膻味相关物质的候选基因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了解膻味物质的组成、合成机制和科学调控畜产品风味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功能性寡糖调控母猪胰岛素抵抗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in 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s Regulating Insulin Resistance in Sows and Its Mechanisms
谷雪玲, 陈将, 李浩, 范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22-5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是母猪采食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母猪IR常与妊娠期过肥、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妊娠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母猪IR的重要原因。作为益生元物质,功能性寡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提高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从而改善母猪IR。本文综述了功能性寡糖在调控母猪IR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益生元物质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Select
木质化鸡胸肉的形成及营养调控
Formation of Wooden Breast and Nutritional Regulation
谢谦, 蒋小碟, 宋泽和,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31-54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肉鸡养殖业中快速生长的肉鸡木质化鸡胸肉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鸡肉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关于木质化鸡胸肉主要由国外学者进行研究,国内少有报道。因此,本文综述了木质化鸡胸肉的理化特征、导致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营养调控,为未来国内解析木质化鸡胸肉具体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提供科学参考。
Select
奶牛饲粮阴阳离子平衡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 in Dairy Cows
李鑫垚, 杨大盛, 凌浩, 张佩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38-5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饲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是指饲粮1 kg干物质中所含阳离子和阴离子毫摩尔之差(mEq/kg DM),其可用于全面研究饲粮中矿物质的相互作用。DCAB水平可以影响奶牛机体酸碱平衡、采食量、生产性能、能量代谢和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DCAB的发展背景、生理功能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DCAB在奶牛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和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Select
运动马能量供给优化策略初探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Dietary Energy Supply of Racehorses
任万路, 孟军, 王川坤, 姚新奎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46-54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合理调制运动马饲粮,保证运动马能量充足是充分发挥运动马竞技性能的保障,运动马的能量主要源自饲草中纤维素等结构性多糖的微生物发酵和谷物类饲料中淀粉的消化吸收。粗饲料的营养密度低且消化利用率低,不能满足运动马的能量需求,但粗饲料可有效改善运动马的胃肠和代谢健康;而谷物类饲料的营养密度高,且易于消化吸收,但高谷物饲粮可引致胃肠和代谢性问题。运动马能量供给和代谢健康间存在一定矛盾,需采用适宜的饲料加工工艺、谷物类饲料替代、添加非营养性添加剂及优化饲草给料方式等措施改善运动马高谷物饲粮引致的代谢失衡。本文总结了运动马粗饲料和谷物类饲料的优缺点,并针对性提出了改善运动马能量供给的优化策略。
Select
苦参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atrine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吴富鑫, 童津津, 熊本海, 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54-54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苦参碱类生物碱是中药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广泛存在于豆科的槐属、野决明属及山豆根属等植物中。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机体多种器官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具有抗寄生虫、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本文主要从苦参碱的结构性质及其生物学功能方面进行论述,在全面禁用抗生素的背景下为苦参碱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Select
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Plant Extracts
张晶, 邢媛媛, 徐元庆, 史彬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61-5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植物提取物因其能够抵抗外源性致病菌而备受关注,大量的植物提取物被开发并应用在药品、天然防腐剂和饲料添加剂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植物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挥发油、多糖、黄酮、多酚、生物碱和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植物提取物的发展前景,旨在为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浒苔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Constitutes of
Ulva prolifera
Extract and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
李响, 周锡红, 赵玉蓉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68-54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浒苔提取物含有多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挥发性物质、矿物质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脂等多种作用,并在饲料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主要对浒苔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生理功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浒苔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Select
胃肠道生物标志物与动物健康
Gastrointestinal Biomarkers and Animal Health
周丽媛, 李成良, 李四元,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76-54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良好的胃肠功能对动物生产性能、健康至关重要。胃肠道生物标志物可用来监测动物胃肠道疾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在动物的饲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动物胃肠健康的因素众多,且各因素间联系密切;单一的胃肠道生物标志物所反映出的胃肠道的健康状况较为局限,因此,胃肠道生物标志物种类的开发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部分胃肠道生物标志物,并对它们的有效性、诊断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动物胃肠道生物标志物的有效甄别和动物的健康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Select
维甲酸和
Hox
基因对哺乳动物畸形耳的影响
Effects of Retinoic Acid and
Hox
Genes on Abnormal Ears in Animals
周海梅, 高山, 陈一新, 何余湧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85-54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神经嵴细胞在分化发育成耳朵的过程中,任一过程出现异常,都可能会出现耳朵畸形的表型。维甲酸和
Hox
基因在耳朵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主要衍生物,是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
Hox
基因是一类调控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的主要基因。本文就维甲酸和
Hox
基因与耳朵发育的关系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阐明畸形耳的形成机制,为进一步明确哺乳动物畸形耳的形成与修复机制作一参考,同时也为减少畸形耳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不利影响提供参考。
猪与禽营养 Swine and poultry nutrition
Select
饲粮添加异亮氨酸对轮状病毒攻毒断奶仔猪回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Isoleucine on Ileal Barrier Function of Weaned Piglets Challenged by Rotavirus
毛湘冰, 古长松,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郑萍, 虞洁, 罗钧秋, 罗玉衡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493-54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异亮氨酸是否可以缓解轮状病毒(RV)感染对断奶仔猪回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在细胞试验中,用8 mmol/L的
L
-异亮氨酸处理IPEC-J2细胞24 h;在动物饲养试验中,选取28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用2×2双因子设计,即饲粮处理(添加1%
L
-异亮氨酸饲粮或添加0.68%
L
-丙氨酸饲粮)和RV攻毒(灌服RV或无菌培养液),RV攻毒于试验第15天早上进行。试验期为18 d。结果表明,
L
-异亮氨酸处理提高了IPEC-J2细胞中黏液蛋白2(mucin 2)、闭锁小带蛋白-1(
ZO
-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RV攻毒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腹泻指数和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
P
<0.05),提高了回肠黏膜中RV的非结构蛋白4阳性率,降低了断奶仔猪回肠黏膜中mucin 2、
ZO
-1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
P
<0.05);而饲粮添加异亮氨酸缓解了RV攻毒对断奶仔猪平均腹泻指数、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回肠黏膜mucin 2、
ZO
-1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P
<0.05),降低了回肠黏膜中RV的非结构蛋白4阳性率。综上所述,在断奶仔猪的饲粮中补充1%异亮氨酸可以预防RV诱导发生的腹泻,而这一作用与其可改善回肠屏障功能有关。
Select
不同来源的纤维与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Fiber and Fat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ws
王勇生, 张天荣, 孙铁虎, 陈轶群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00-55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纤维与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设计,选用120头平均3~4胎的母猪作为试验动物,分为A、B、C、D 4组,每组30头,每头母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麸皮+豆皮、麸皮+甜菜粕、麸皮+苜蓿颗粒、甜菜粕+苜蓿颗粒组合的妊娠前期饲粮,探讨不同纤维源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妊娠第107天后将妊娠前期每组的母猪分别分为L1、L2、L3 3组,每组10头母猪,分别饲喂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的饲粮,作为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探索不同脂肪源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均重均无显著影响(
P
>0.05);除初生均重外,在数值上各指标均以8%麸皮+9%甜菜粕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8%麸皮+9%苜蓿草颗粒组合。2)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母猪初乳乳脂率、乳蛋白及乳糖含量和体细胞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
>0.05),8%麸皮+9%甜菜粕组合在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上要优于其他组合;体细胞数在8%麸皮+9%甜菜粕组合上数值最低,说明母猪乳房健康状态较好。3)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分别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对各组间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和仔猪断奶均重均产生显著影响(
P
<0.05)。4)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对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存在显著互作效应(
P
<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母猪妊娠期饲粮添加8%麸皮+9%甜菜粕为最佳组合;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添加2.5%深海鱼油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断奶均重,而添加2.5%复合脂肪粉相对具有较低的母猪背膘损失;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共同影响着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从而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周期。
Select
复合营养素对腹泻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Effects of Compound Nutrien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Health of Diarrhea Piglets
钟琴,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黄志清, 毛湘冰, 虞洁, 罗玉衡, 罗钧秋, 郑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09-5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乳酸、谷氨酰胺、酶制剂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营养素对变质鱼粉导致的腹泻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从150头饲喂含有4%酸化变质鱼粉(酸价为8.67 mg/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 446.7 mg/kg)饲粮15 d的断奶仔猪中随机选取腹泻仔猪22头,平均体重为(7.23±0.89) kg,随机分为3组进行试验。腹泻对照组(DC组,
n
=6)直接进行屠宰采样,对照组(CT组,
n
=8)饲喂基础饲粮,复合营养素组(NUT组,
n
=8)饲喂以复合营养素替代3%基础饲粮的饲粮,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能够显著提高仔猪在试验第15~24天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
P
<0.05),同时有降低该阶段料重比(F/G)的趋势(
P
=0.08);复合营养素极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5~24天的腹泻率及腹泻指数(
P
<0.01),显著降低了试验全期的腹泻率及腹泻指数(
P
<0.05)。2)与腹泻对照组相比,饲喂正常饲粮后,仔猪血清尿素氮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
P
<0.05),其中复合营养素还显著降低了血清肌酐、丙二醛和
D
-乳酸含量(
P
<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清
D
-乳酸含量(
P
<0.05)。3)与腹泻对照组相比,饲喂正常饲粮一段时间后,仔猪空肠黏膜蔗糖酶活性显著升高(
P
<0.05),空肠黏膜麦芽糖酶活性却显著降低(
P
<0.05),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
P
<0.0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对空肠杯状细胞数的恢复有显著效果(
P
<0.05)。综上所述,变质鱼粉导致的腹泻引起仔猪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和肠道形态损伤,饲粮添加复合营养素可促进肠道形态恢复,减少仔猪腹泻,改善仔猪健康及生长性能。
Select
丁酸梭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Broilers
郑爱娟, 吴正可, PIRZADO Shoaib Ahmed, 蔡辉益, 陈志敏, 常文环, 邓雪娟, 刘国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19-55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日龄180只健康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无抗对照组、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无抗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 mg/kg黄霉素、75 mg/kg金霉素和20 mg/kg吉他霉素,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10
8
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未显著影响肉鸡21日龄和42日龄体重、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P
>0.05);与无抗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极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
P
<0.01)。2)与无抗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P
<0.05)。3)与无抗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
P
<0.05);与无抗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极显著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血清氨含量(
P
<0.01),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血清尿酸含量(
P
<0.05)。综上,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改变了肉鸡脂类代谢,提高了血清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了蛋白质代谢废物含量。
Select
饲粮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高温环境中笼养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激素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Vitamin C Supplemental Level on Laying Performance, Egg Quality and Serum Immune, Antioxidant and Hormonal Indices of Cage-Rearing Laying Ducks at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黄璇, 姚亚铃, 李闯, 张旭, 蒋桂韬, 胡艳,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26-55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高温环境中笼养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激素指标的影响,进而确定其维生素C需要量。选取29周龄、健康且产蛋率接近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各组饲粮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分别为0、200、400、600和800 mg/kg。试验期7周。结果表明:1)2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合格蛋率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
P
<0.05),400、600和8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合格蛋率显著高于0和2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
P
<0.05)。2)200、400、600和8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
P
<0.05)。4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0和2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
P
<0.05)。3)400、600和8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
P
<0.05)。400、600和8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0和2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
P
<0.05)。4)400、600和8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血清雌二醇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
P
<0.05)。4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0和200 mg/kg维生素C水平组(
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适宜的维生素C添加水平能够提高笼养蛋鸭合格蛋率、蛋品质、机体抗氧化能力、激素指标以及免疫功能。综合这些指标,高温环境中笼养临武蛋鸭饲粮中维生素C适宜添加水平为400 mg/kg。
Select
短期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Effects of Short-Time Heat Stres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Adenosine 5'-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 Pathway of Broiler Chickens
王继光, 孙晓蕾, 张辉, 宋志刚, 苏鹏程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33-55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短期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食欲中枢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8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72只,随机分为热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热应激组温度设定为(33±1)℃,对照组温度设定为(25±1)℃,试验持续10 h。试验结束后,统计肉仔鸡生长性能,每个重复取1只鸡采集血浆和下丘脑样品,测定血浆尿酸(UA)、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检测下丘脑大麻素1(
CB
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AKT
1)、
AMPKα
1、
AMPKα
2、肝激酶B1(
LKB
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
)、糖皮质激素受体(
GR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体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降低(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血浆UA、GLU和TCHO含量均显著提高(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
AMPKα
1和
GR
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P
<0.05),热应激组肉仔鸡下丘脑中
LKB
1、
AKT
1、
mTOR
、
CB
1和
AMPKα
2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由此可见,短期热应激能显著降低肉仔鸡生长性能和下丘脑中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下丘脑中
AMPKα
1和
GR
的mRNA相对表达量,提示AM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短期热应激抑制肉仔鸡食欲的调控过程。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 Ruminant and herbivore nutrition
Select
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的研究
Structure Changes of Rumen Bacterial Flora of Dairy Cows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Ratio Diets
徐晓锋, 胡丹丹, 郭婷婷, 张力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41-5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选择24头健康、体重相近、胎次相同、产后3周左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高精粗比饲粮(60:40,HC组)和低精粗比饲粮(40:60,LC组),试验期为45 d。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HC组奶牛瘤胃液丙酸比例极显著高于LC组(
P
<0.01),乙酸/丙酸极显著低于LC组(
P
<0.01)。2) HC组奶牛瘤胃细菌操作分类单元数量极显著低于LC组(
P
<0.01)。3) LC组的Ace指数、Chao1指数显著高于HC组(
P
<0.05),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极显著高于HC组(
P
<0.01)。4) LC组奶牛瘤胃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纤维杆菌门、疣微菌门、SR1、软壁菌门、TM7、黏胶球形菌门、迷踪菌门丰度极显著高于HC组(
P
<0.01),HC组奶牛瘤胃中变形菌门、螺旋菌门丰度极显著高于LC组(
P
<0.01)。5) LC组奶牛瘤胃中纤维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琥珀酸菌属、甲烷短杆菌属、BF311丰度极显著高于HC组(
P
<0.01),丁酸弧菌属丰度显著高于HC组(
P
<0.05);HC组奶牛瘤胃中密螺旋菌属、粪球菌属、
Shuttleworthia
丰度极显著高于LC组(
P
<0.01),vadinCA11丰度显著高于LC组(
P
<0.05)。由此可见,饲粮精粗比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中细菌总数和多样性。高精粗比饲粮条件下,瘤胃中纤维降解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促进了瘤胃中产酸菌的增殖,从而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
Select
绵羊瘤胃乙酸和丁酸的产生、吸收和流通规律及可代谢生脂物质的测定
Production, Absorption and Passage of Ruminal Acetate and Butyrate in Sheep and Measurement of Dietary Metablizable Lipogenous Substances
杜瑞平, 卢德勋, 高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51-55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1.0 M能量水平条件下绵羊瘤胃乙酸和丁酸的产生、吸收和流通规律并得到可代谢生脂物质(MLS)的测定值。选用6只体况良好、1.5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近端十二指肠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通过模拟连续饲喂从而获得瘤胃稳态条件,借助非同位素标记乙酸、丁酸溶液的启动-连续灌注技术进行MLS的测定。结果表明:1.0 M能量水平条件下,试验羊瘤胃乙酸﹑丁酸的基本产生速率分别为61.66和23.04 mmol/h;吸收速率分别为47.15和17.86 mmol/h,流通速率分别为14.52和5.19 mmol/h,吸收率分别为76.33%和77.52%。本研究条件下,饲粮每日提供MLS为135.69 g。
Select
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对杜寒杂交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Selenium Yeast on Growth Performance, Nitrogen Metabolism, Slaughter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 of Dorper×Thin-Tailed
Han
Crossbred Sheep
张永翠, 程光民, 何孟莲, 王恩玲, 左兆云, 王元新, 徐相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62-55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对杜寒杂交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34 kg左右)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杜寒杂交断奶羔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进行单栏单只饲养,每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0.2、0.4、0.8 mg/kg硒(添加形式为酵母硒)。预试期10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当硒添加量为0.2 mg/kg时,平均日增重(ADG)最高,显著高于0.4、0.8 mg/kg组(
P
<0.05),料重比(F/G)最低。2)饲粮中添加硒对食入氮(IN)、粪氮(FN)、可消化氮(DN)、沉积氮(RN)、氮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
P
>0.05);当硒添加量为0.2 mg/kg时,尿氮(UN)含量最低,氮利用率及氮生物学利用率最高,与0.4、0.8 mg/kg组差异显著(
P
<0.05)。3)当硒添加量为0.2 mg/kg时,屠宰率、净肉率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 mg/kg组(
P
<0.05);硒添加量对骨肉比、眼肌面积、GR值无显著影响(
P
>0.05),但随硒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当硒添加量为0.4、0.8 mg/kg时,屠宰后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 mg/kg组(
P
<0.05),而硒添加量对pH
24 h
无显著影响(
P
>0.05);当硒添加量为0.4、0.8 mg/kg时,肉红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 mg/kg组(
P
<0.05);当硒添加量为0.2 mg/kg时,剪切力最大,同时熟肉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硒添加量为0.2 mg/kg时,能显著提高杜寒杂交羊的屠宰率,降低肉的pH、剪切力,并且提高熟肉率。但硒添加量为0.8 mg/kg时,会导致杜寒杂交羊中毒。
Select
母带犊牛与离母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的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Serum Biochemical, Antioxidant and Immune Indexes between Calves with Dam and Calves without Dam
李梦雅, 袁梅, 王之盛, 万发春, 薛白, 王立志, 安添午, 彭全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71-55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比较母带犊牛与离母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差异。选取10头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健康新生犊牛(西杂牛×犏牛♀)作为对照组,采用母带犊牛的方式进行培育;另外购进相同品种的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健康犊牛25头作为试验组,犊牛出生后未采食初乳,全程饲喂代乳粉。2组犊牛10日龄后自由采食相同的饲粮。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1)离母犊牛的体重在30、60和90日龄均显著低于母带犊牛(
P
<0.05),离母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在1~30日龄、31~60日龄、61~90日龄和1~90日龄均显著低于母带犊牛(
P
<0.05)。离母犊牛的死亡率高于母带犊牛。2)3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显著高于母带犊牛(
P
<0.05)。6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显著高于母带犊牛(
P
<0.05)。90日龄时,2组间血清ALT、AST和ALP的活性差异不显著(
P
>0.05)。3)30和9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母带犊牛(
P
<0.05),血清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母带犊牛(
P
<0.05)。4)30、60和9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显著低于母带犊牛(
P
<0.05)。3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显著高于母带犊牛(
P
<0.05)。6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IL-2和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母带犊牛(
P
<0.05)。9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白细胞介素-4的含量显著高于母带犊牛(
P
<0.05)。综上,离母犊牛的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均低于母带犊牛,因而死亡率高。但60日龄后,离母犊牛与母带犊牛间的免疫功能差异降低。新生犊牛在不能采食初乳情况下,完全采用代乳粉饲喂,可以存活一部分。
Select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Effects of Yeast Culture Supplementation in Diet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e to Forage Ratios on
in Vitro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of Yaks
曾钰, 谢昕廷, 彭忠利, 高彦华, 苗建军, 柏雪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82-55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3×6两因素交叉分组试验设计,在3个精粗比(40:60、50:50、60:40)饲粮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0、0.5%、1.0%、1.5%、2.0%和2.5%)的YC,制备出18底物进行体外发酵。结果表明:1)饲粮精粗比对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DMD)、粗蛋白质降解率(CP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有显著影响(
P
<0.05),50:50组和60:40组DMD、CPD、NDFD、ADFD显著高于40:60组(
P
<0.05)。饲粮YC添加水平对产气量、CPD、NDFD和ADFD有显著影响(
P
<0.05),0.5%组产气量和CP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饲粮精粗比和YC添加水平对CPD有显著的互作效应(
P
<0.05)。2)饲粮精粗比对pH及氨态氮(NH
3
-N)、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05)。40:60组pH显著高于50:50组和60:40组(
P
<0.05),60:40组NH
3
-N含量显著低于40:60组和50:50组(
P
<0.05),40:60组MCP含量显著低于50:50组和60:40组(
P
<0.05)。饲粮YC添加水平对NH
3
-N和MCP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05),0.5%组NH
3
-N和M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3)饲粮精粗比和YC添加水平对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和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比例及乙酸/丙酸均有显著影响和互作效应(
P
<0.05)。60:40组TVFA含量和丁酸比例显著高于40:60组和50:50组(
P
<0.05),40:60组乙酸、异戊酸比例以及乙酸/丙酸显著高于60:40组和50:50组(
P
<0.05),50:50组异丁酸和戊酸比例显著高于40:60组和60:40组(
P
<0.05)。1.0%组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精粗比和YC添加水平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养分降解率和发酵参数有一定影响。饲粮精粗比以50:50和60:40为宜,YC添加水平以0.5%和1.0%为宜。
Select
氮氨甲酰谷氨酸与胍基乙酸组合对舍饲滩羊胴体品质及肉质的影响
Effects of Combination of N-Carbamyl Glutamate and Guanidine Acetic Acid on Carcass Characteristic and Meat Quality of
Tan
Sheep
刘博, 钟锐, 寇启芳, 牛文智, 张桂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595-56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氮氨甲酰谷氨酸(NCG)与胍基乙酸(GAA)组合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22.52±0.85) kg的健康去势滩羔羊48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 NCG+0.08% GAA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滩羊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
P
<0.05);2)试验组滩羊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提高(
P
<0.05);3)试验组滩羊体脂分配得到显著改善,尾脂和GR值显著下降(
P
<0.05),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提高(
P
<0.05),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提高(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0% NCG+0.08% GAA能够显著提高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及体脂分配,对舍饲滩羊肉质提升作用明显。
Select
5-羟色胺前体物对围产期母羊泌乳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5-Hydroxytryptamine Precursor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d Plasma Biochemical Indexes of Perinatal Ewes
桑丹, 娜美日嘎, 孙海洲, 金鹿, 张崇志, 张春华, 王双锁, 刘拥军, 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01-5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5-羟色胺(5-HT)前体物对围产期母羊泌乳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64.52±4.11) kg、处于同一围产期的30只巴美肉羊母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5-羟基色胺酸(5-HTP)组(灌注5-HTP)和色氨酸(Trp)组(灌注Trp),每组10只。在母羊围产期产前第7天至产后当天(第0天),进行颈静脉灌注,5-HTP和Trp的灌注剂量均为0.178 mg/kg BW,浓度为0.1 mg/mL;对照组灌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30天。结果表明:1)5-HTP和Trp对母羊泌乳量及乳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05),但使母羊产后第3天乳脂和乳中非脂固体含量显著降低(
P
<0.05)。2)5-HTP和Trp可以显著提高母羊产前第0天及产后第3、6、9天的血浆5-HT浓度(
P
<0.05)。3)5-HTP和Trp可以显著提高母羊产前第0天及产后第3、6、9天的血浆葡萄糖浓度(
P
<0.05),显著降低母羊羊产前第0天及产后第3、9天的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浓度(
P
<0.05),显著降低母羊羊产前第0天及产后第3、6天的血浆胰岛素(INS)浓度(
P
<0.05)。由此可见,灌注5-HT前体物可以影响围产期母羊乳脂和乳中非脂固体含量,提高血浆葡萄糖浓度,降低血浆NEFA和INS浓度。
Select
补喂
L
-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对伊犁马3 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影响
Effects of Supplemented with
L
-Arginine or N-Carbamylglutamate on Plasma Metabolites before and after 3 600 m Speed Race of
Yili
Horses
张仕琦, 李晓斌, 张文杰, 韩明, 王世昌,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13-56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喂
L
-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对伊犁马3 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影响。选取15匹年龄为2岁、体重[(388.88±23.24) kg]相近、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分为3组,每组5匹(3♂+2♀),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对照组补喂123 g/(匹·d)
L
-丙氨酸,
L
-精氨酸组补喂60 g/(匹·d)
L
-精氨酸,N-氨甲酰谷氨酸组补喂12 g/(匹·d) N-氨甲酰谷氨酸和112 g/(匹·d)
L
-丙氨酸,在试验第28天进行3 600 m速度赛,采集赛前2 h、赛后即刻和赛后2 h血液样品,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技术测定血浆中代谢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L
-精氨酸组伊犁马赛前2 h血浆柠檬酸、赛后即刻血浆α-酮己二酸、赛后2 h血浆
D
-葡萄糖-6-磷酸含量显著升高(
P
<0.05),赛后即刻血浆乳酸含量显著降低(
P
<0.05);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后即刻血浆乳酸含量显著降低(
P
<0.05)。与对照组相比,
L
-精氨酸组赛前2 h血浆精氨酸、乙酰谷氨酸、谷氨酰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
P
<0.05),血浆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赛后即刻血浆鸟氨酸、乙酰谷氨酸和脯氨酰胺含量显著升高(
P
<0.05);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前2 h血浆精氨酸含量显著升高(
P
<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
L
-精氨酸组、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前2 h血浆亮氨酸、色氨酸、5-羟色氨酸含量显著升高(
P
<0.05)。本试验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了补喂
L
-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后伊犁马3 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差异性表达代谢物,揭示出补喂
L
-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能够促进伊犁马运动能量代谢,影响氨基酸代谢,促进精氨酸内源性合成和精氨酸向脯氨酸的代谢。
水产营养 Aquaculture Nutrition
Select
饲料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N-Carbamylglutamate on Growth Performance, Body Composition,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Anti-Ammonia- Nitrogen Stress Ability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 (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赵红霞, 乔国贤, 黄燕华, 曹俊明, 陈冰, 王国霞, 陈晓瑛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25-56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0.98±0.03) 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分别投喂添加0、250、500、1 000、2 000 mg/kg NCG的5种等氮等脂(42%粗蛋白质和7%脂肪)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应用氯化铵进行72 h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特定生长率在250 mg/kg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与0 mg/kg组相比,NCG添加量达到2 000 mg/kg时黄颡鱼饲料系数显著升高(
P
<0.05),存活率显著下降(
P
<0.05)。2)500、1 000和2 000 mg/kg组黄颡鱼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
P
<0.05)。黄颡鱼的肝体比、脏体比及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在2 000 mg/kg组达到最低,血清尿素含量在2 000 mg/kg组达到最高。饲料中添加NCG对黄颡鱼肥满度,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P
>0.05)。3)黄颡鱼氨氮应激24、48、72 h的累积死亡率随饲料NCG添加量增加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250 mg/kg组累积死亡率达到最低。综上所述,饲料添加250 mg/kg NCG能够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氨氮应激能力,添加2 000 mg/kg NCG降低黄颡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率和存活率。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计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NCG的适宜添加量为217.98 mg/kg。
Select
不同糖源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糖代谢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hydrate Sourc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Glycometabolism of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黄黎明, 吕敏, 杨慧赞, 甘晖, 卢小花, 阮志德, 吴泽兴, 马华威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35-56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糖源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与糖代谢的影响。试验分别以糊精、小麦淀粉、玉米淀粉、α-淀粉、蔗糖、葡萄糖为糖源,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饲喂6组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初始体长(2.05±0.38) cm、初始体重(3.74±0.83) g]12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养殖桶(重复),每个养殖桶放养40尾虾。结果显示:1)饲料糖源对肥满度(CF)无显著影响(
P
>0.05),肝胰指数(HSI)和内脏指数(VSI)以葡萄糖组最高,小麦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最高,蔗糖组、葡萄糖组的FE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糊精组、小麦淀粉组、玉米淀粉组、α-淀粉组(
P
<0.05)。2)小麦淀粉组的全虾、肌肉、肝胰腺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葡萄糖组的全虾和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低,且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糊精组、蔗糖组、葡萄糖组全虾和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0.05)。α-淀粉组的肝糖原含量最高,是蔗糖组、小麦淀粉组的4倍左右(
P
<0.05),α-淀粉组、葡萄糖组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与血清葡萄糖和肌糖原含量呈正相关。3)肝胰脏己糖激酶(H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不受饲料糖源的显著影响(
P
>0.05),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则受饲料糖源的显著影响(
P
<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得出,6种糖源中,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这2种多糖对罗氏沼虾生长的促进效果更好,可为罗氏沼虾饲料的糖源。
Select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幼鱼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Level on Immune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Juvenile
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Regan
徐兆利, 曾本和, 杨瑞斌, 牟振波, 李宝海, 王万良, 张忭忭, 刘海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45-56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
Schizopygopsis youughusbaudi
)幼鱼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健康、大小均匀、已驯化完全、体重(22.42±0.56) g的拉萨裸裂尻鱼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试验鱼分别投喂蛋白质水平为20%、25%、30%、35%、40%、45%的等脂等能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30%、35%蛋白质水平组的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2)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幼鱼的血清和肝脏的免疫和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
P
<0.05)。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以及肝脏ACP、AKP、SOD、CAT活性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肝脏丙二醛(MDA)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其中,血清或肝脏免疫酶LZM、ACP、AKP活性和抗氧化酶CAT、SOD活性及血清IgM含量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0%或35%时最高,肝脏MDA含量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之后趋于稳定。综合考虑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经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22.42±0.56) g拉萨裸裂尻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为30.43%~33.88%。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Select
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育成期雄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Vitamin A Supplemental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Blue Foxes during Growing Period
杨雅涵, 张婷, 张铁涛, 鲍坤, 刘晗璐, 王卓, 王凯英,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55-56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育成期雄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90只健康雄性蓝狐,随机分成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饲粮以干物质基础的维生素A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5 000(Ⅱ组)、10 000(Ⅲ组)、15 000(Ⅳ组)、20 000(Ⅴ组)和25 000 IU/kg (Ⅵ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蓝狐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
P
>0.05)。2)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蓝狐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
P
>0.05)。Ⅲ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Ⅳ、Ⅴ和Ⅵ组(
P
<0.05)。3)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蓝狐食入氮、粪氮、尿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无显著影响(
P
>0.05)。Ⅴ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Ⅰ、Ⅲ、Ⅳ和Ⅵ组(
P
<0.05)。4)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蓝狐血清维生素D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P
>0.05)。Ⅵ组血清维生素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Ⅱ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Ⅲ和Ⅳ组(
P
<0.05),Ⅰ、Ⅱ、Ⅲ和Ⅳ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Ⅴ和Ⅵ组(
P
<0.05),Ⅰ、Ⅱ、Ⅲ和Ⅳ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Ⅵ组(
P
<0.05)。Ⅰ、Ⅱ、Ⅲ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Ⅳ组(
P
<0.05),显著低于Ⅴ和Ⅵ组(
P
<0.05);Ⅰ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Ⅵ组(
P
<0.05),显著低于Ⅱ、Ⅲ和Ⅳ组(
P
<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5 000 IU/kg以上的维生素A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饲粮添加10 0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脂肪消化率。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育成期蓝狐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动物 Laboratory animal
Select
钼对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Effects of Molybdenum on Oxidative Damage and Cytoskeleton in Skeletal Muscle Epithelial Cells of Mouse
马淑浩, 杨自军, 杜伯强, 李光照, 张才, 汪纪仓, 王宏伟, 孔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64-56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钼(Mo)对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骨架的影响。试验以小鼠原代骨骼肌上皮细胞为材料,利用Mo浓度分别为0(Ⅰ组)、0.1(Ⅱ组)、0.2(Ⅲ组)、0.4(Ⅳ组)、0.8 mmol/L (Ⅴ组)的培养基对其进行细胞培养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比色法检测细胞抗氧化能力及氧化损伤,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测定细胞骨架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α-肌动蛋白(α-actin)、β-肌动蛋白(β-ac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Ⅰ和Ⅱ组细胞形态正常,Ⅲ、Ⅳ和Ⅴ组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肿大,且Ⅴ组细胞出现明显畸形。2)与Ⅰ组相比,Ⅱ、Ⅲ、Ⅳ和Ⅴ组的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活力极显著下降(
P
<0.01)。3)与Ⅰ组相比,Ⅱ、Ⅲ、Ⅳ和Ⅴ组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极显著下降(
P
<0.01),丙二醛含量极显著升高(
P
<0.01)。4)与Ⅰ组相比,Ⅱ和Ⅲ组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中Vimentin、α-actin和β-act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
<0.05),Ⅴ组显著降低(
P
<0.05);Ⅲ、Ⅳ和Ⅴ组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中Vimentin、α-actin和β-act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P
<0.05)。综上所述,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在经过高浓度的Mo作用后,形态发生异常,出现畸形,细胞活力下降,细胞抗氧化能力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了氧化损伤的加剧,同时还抑制了Vimentin、α-actin和β-ac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
分子营养 Molecular Nutrition
Select
猪肠道微生物对不同分子结构蛋白质饲料源氨基酸消失率的差异性
Differences of Pig Intestinal Microbes on Amino Acid Disappearance Rates of Protein Feed Source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Structure
胡红, 刘金艳, 孙卫忠, 孙志洪,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72-56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肠道微生物对不同分子结构蛋白质饲料源(大豆蛋白质、大豆肽、单体氨基酸)氨基酸消失率的差异性。选取3头30 kg左右的健康生长猪,屠宰后分别无菌取50 mL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置于500 mL厌氧基础培养基中,梯度离心获得相应肠道微生物悬混液。在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 mL厌氧基础培养基,先取5 mL空肠微生物悬混液接种于50 mL预热的培养基中培养4 h后取5mL培养液用于氨基酸含量和酶活性测定,再加入5 mL回肠微生物悬混液继续培养4 h后取5 mL培养液用于氨基酸含量和酶活性测定,最后加入5 mL盲肠微生物悬混液继续培养4 h后取5 mL培养液用于氨基酸含量和酶活性测定。试验分为3组,分别为大豆蛋白质组(基础培养基+大豆蛋白质+微生物)、大豆肽组(基础培养基+大豆肽+微生物)和单体氨基酸组(基础培养基+单体氨基酸+微生物),另设1个负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微生物),3个正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大豆蛋白质、基础培养基+大豆肽和基础培养基+单体氨基酸),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空肠、回肠、盲肠中微生物对3种不同分子结构蛋白质饲料源的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脱羧酶、组氨酸脱羧酶、甘氨酸脱羧酶、酪氨酸脱羧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腺苷脱氨酶活性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
P
<0.05或
P
<0.01),单体氨基酸组酶活性整体上高于其他2组,3组间酶活性大小与氨基酸的消失率高低并不完全一致。不同分子结构蛋白质饲料源在加入不同肠道的微生物培养后氨基酸消失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01)。大豆蛋白质组的氨基酸消失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盲肠、空肠、回肠,结构较为简单的大豆肽组和单体氨基酸组的氨基酸消失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回肠、盲肠、空肠,大豆蛋白质组的总氨基酸消失率最高。综上,在肠道微生物体外培养下,3种不同分子结构形式的蛋白质饲料源之间氨基酸的消失率存在较大差异,肠道微生物对大豆蛋白质的分解更活跃。
饲料科学与技术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lect
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价5种全株玉米青贮的饲用价值
Evaluation on Feeding Values of 5 Kinds of Whole Plant Corn Silage by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and Nylon Bag Methods
张元庆, 靳光, 王栋才, 李博, 徐芳, 程景, 张丹丹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82-5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5种全株玉米青贮的饲用价值进行评价。选取5种全株玉米青贮(分别由大丰26号、晋单65号、登海679号、潞研10号、屯玉168号青贮玉米制作),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体外产气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的产气量,计算产气参数;尼龙袋法测定不同时间的干物质(DM)降解率,计算降解参数。结果显示:晋单65号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5种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质(CP)含量保持在5.46%~7.27%。晋单65号、登海679号、屯玉168号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大丰26号、潞研10号(
P
<0.05)。晋单65号的72 h产气量最高,为86.70 mL,且其产气速度显著高于登海679号和屯玉168号(
P
<0.05),发酵72 h的DM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
P
<0.05)。综上,由晋单65号青贮玉米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且更容易发酵,易于消化。
Select
丁酸梭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刺激猪肠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
Inhibitory Effect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on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杨华, 施杏芬, 桂国弘, 吕文涛, 李娜,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88-5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丁酸梭菌(CB)、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细胞)共培养细胞模型,探讨CB对ETEC产黏附基因、产肠毒素基因以及ETEC刺激IPEC-J2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设5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ETEC+CB 10
6
组、ETEC+CB 10
7
组、ETEC+CB 10
8
组。ETEC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
8
CFU/mL的ETEC,ETEC+CB 10
6
组、ETEC+CB 10
7
组、ETEC+CB 10
8
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
8
CFU/mL ETEC的同时分别加入1×10
6
、1×10
7
和1×10
8
CFU/mL CB,对照组IPEC-J2细胞培养液中不添加ETEC和CB,37℃培养2 h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ETEC产黏附基因
FaeG
与肠毒素基因
estA
、
estB
及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1
β
、
IL
-2、
IL
-6、
IL
-8与抗炎性因子
IL
-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B可有效抑制ETEC诱导的IPEC-J2细胞损伤脱落。与ETEC组对比,不同浓度CB干预后显著抑制了ETEC产黏附基因
FaeG
与肠毒素基因
estA
、
estB
的表达(
P
<0.05),且CB浓度为1×10
8
CFU/mL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ETEC组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
IL
-1
β
、
IL
-2、
IL
-6和
IL
-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5),抗炎性因子
IL
-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而添加不同浓度CB干预后,IPEC-J2细胞中
IL
-1
β
、
IL
-2、
IL
-6和
IL
-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较ETEC组显著降低(
P
<0.05),
IL
-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则较ETEC组显著升高(
P
<0.05),其中CB浓度为1×10
8
CFU/mL时对
IL
-1
β
、
IL
-6和
IL
-8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浓度为1×10
7
CFU/mL时对
IL
-2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以上结果表明,CB可降低ETEC黏附基因和产肠毒素基因表达,抑制ETEC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降低ETEC对猪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Select
厚朴总酚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Total Phenols from
Magnolia officinalis
on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Function of Yellow-Feather Broilers
曹蓉, 侯德兴, 宋泽和, 陈宇光, 范志勇,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696-57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厚朴总酚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3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1~28日龄饲喂基础饲粮+20 mg/kg抗敌素和12 mg/kg黄霉素,29~56日龄饲喂基础饲粮+12 mg/kg黄霉素;厚朴总酚添加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50和250 mg/kg厚朴总酚的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29~56日龄和1~56日龄,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
P
<0.05),黄羽肉鸡料重比随厚朴总酚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现二次变化(
P
<0.05)。2)56日龄时,50和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胸肌pH (45 min和24 h)与抗生素组相比显著提高(
P
<0.05),且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胸肌肉色45 min红度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胸肌滴水损失(24 h)和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
P
<0.05)。3)28日龄时,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
P
>0.05),且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5);56日龄时,150 mg/kg厚朴总酚添加组黄羽肉鸡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厚朴总酚能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强抗氧化功能,且以150 mg/kg的添加水平为佳。
Select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Compound Plant Extracts on Production, Serum Immune and Antioxidant Indexes of Dairy Cows
徐腾腾, 张腾龙, 王丽芳, 吕可欣, 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07-57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金银花、蒲公英、益母草、连翘4种全株植物乙醇提取物按重量比1:1:1:1混合制成复合植物提取物。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胎次、泌乳期、泌乳量及体况相近的24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4 g/(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
P
>0.05)。试验组第60天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第30天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第30天、第45天和第60天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
P
<0.05),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试验组第30天和第45天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增加(
P
<0.05),试验组第30天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试验组第15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
P
<0.05),试验组各时间点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降低(
P
<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第30天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试验组第15天和第45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
P
<0.05),试验组第15天和第60天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P
<0.05),试验组第30天和第60天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均显著提高(
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有的促进效果。
Select
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热应激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Yeast Chromium and Diludin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Bloo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Heat Stressed Dairy Cows
高景, 赵传超, 李晗, 王宇, 许宏杨, 李蓉, 高思, 齐智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19-57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热应激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胎次、体况、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基础饲粮)、酵母铬组[基础饲粮中添加酵母铬80 mg/(头·d)]、二氢吡啶组[基础饲粮中添加二氢吡啶3.0 g/(头·d)],每组8头奶牛。预试期6 d,正试期48 d,整个试验期间温湿指数(THI)高于72。在试验第23~27天进行消化试验,用于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在不同THI (76.7、77.5、78.0、81.0、88.1、85.7、78.9)下采集血样,分别测定血液热休克蛋白70(
HSP70
) mRNA的表达量,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
)与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
4
)含量、碱性磷酸酶(ALP)与肌酸激酶(CK)活性以及钠离子(Na
+
)、钾离子(K
+
)、氯离子(Cl
-
)浓度与电解质平衡值。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均能显著提高热应激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
P
<0.05),而且酵母铬还能显著提高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
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酵母铬有上调不同THI下血液中
HSP70
mRNA表达量平均值的趋势(
P
=0.06),并在THI为81.0和88.1时显著提高
HSP70
mRNA表达量(
P
<0.05);二氢吡啶也有上调不同THI下血液中
HSP70
mRNA表达量平均值的趋势(
P
=0.09),并在THI为81.0和85.7时显著提高
HSP70
mRNA表达量(
P
<0.05)。3)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热应激奶牛血清中T
3
、T
4
含量和ALP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P
>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HI为77.5和88.1时,二氢吡啶和酵母铬能显著降低血清中CK活性(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在THI为81.0时,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K
+
浓度(
P
<0.05);在THI为78.0时,酵母铬能显著提高血清中Na
+
浓度(
P
<0.05);二氢吡啶对血清中Na
+
浓度无显著影响(
P
>0.05);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血清中Cl
-
浓度均无显著影响(
P
>0.05);在THI为78.0时,酵母铬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电解质平衡值(
P
<0.05);二氢吡啶对血清中电解质平衡值无显著影响(
P
>0.05)。综上所述,酵母铬和二氢吡啶能提高热应激奶牛的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血清中CK活性,维持电解质平衡,缓解热应激。
Select
全株玉米青贮中植物乳杆菌及其与尿素混合添加对杜泊绵羊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nd It Mixed with Urea Added in Whole Corn Silage on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Rumen Fermentation Indexes of Dorper Sheep
程光民, 陈凤梅, 张永翠, 刘公言, 杨雷, 陈桂花, 徐相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30-57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青贮中植物乳杆菌及其与尿素混合添加对杜泊绵羊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育肥羊上更好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60只体重[(23.0±1.5) 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杜泊育肥期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3组羊分别饲喂由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全株玉米青贮(对照组)、单一添加占全株玉米鲜重0.1%的植物乳杆菌的全株玉米青贮(益生菌组)和混合添加占全株玉米鲜重0.1%的植物乳杆菌与0.5%的尿素的全株玉米青贮(混合组)配制而成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混合组的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钙(Ca)、中性洗涤纤维(NDF)摄入量显著高于益生菌组和对照组(
P
<0.05)。混合组的食入氮(IN)、可消化氮(DN)、沉积氮(RN)、氮的消化率(NAD)及氮的利用率(NUR)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且Ash和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2)益生菌组的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混合组的血清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血清γ-GG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3)混合组的瘤胃液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
P
<0.05);益生菌组的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pH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混合组的瘤胃液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
P
<0.05)。由此可见,饲喂在全株玉米青贮中单一添加植物乳杆菌的全混合日粮并不能改变杜泊绵羊消化代谢指标,饲喂在全株玉米青贮中混合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尿素的全混合日粮有利于氮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同时影响了杜泊绵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指标。
Select
发酵饲料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Fermented Feed on Laying Performance, Egg Quality, 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Immune Function of Laying Ducks
阮栋, 刘建高, 陈伟, 王爽, 张亚男, 陈爱华, 夏伟光, 蒋守群, 卢立志, 郑春田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40-57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混合饲料和发酵酒糟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5周龄龙岩山麻鸭7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的发酵混合饲料和2%、4%的发酵酒糟。试验期3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和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蛋鸭的日产蛋重(
P
<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降低了蛋鸭的料蛋比(
P
<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鸭蛋中蛋清重和蛋黄颜色(
P
<0.05),饲粮添加4%发酵混合饲料和4%发酵酒糟显著降低了蛋鸭肌胃和腺胃pH (
P
<0.05),饲粮添加4%发酵混合饲料显著提高了蛋鸭空肠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
P
<0.05),饲粮添加2%和4%发酵酒糟显著提高了蛋鸭空肠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
P
<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蛋鸭空肠黏蛋白2、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
SIgA
)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SIgA含量(
P
<0.05)。综上所述,发酵酒糟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功能优于发酵混合饲料,且以4%的添加水平效果更好。
Select
饲粮中不同水平豌豆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Pea in Diets on Performance, Egg Quality and Organ Indexes of Layers
邵彩梅, 张鑫, 郭耀棋, 李易红, 张卫辉, 王玉璘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50-57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豌豆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粪便状态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35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1 62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用15%的豌豆替代7.5%的玉米和7.5%的豆粕(15%豌豆组)及用30%的豌豆替代15%的玉米和15%的豆粕(30%豌豆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60 d,全程饲喂125 g/(d·只)。结果表明:1)30%豌豆组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5%豌豆组(
P
<0.05),而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豌豆组(
P
<0.05);各组的平均蛋重差异显著(
P
<0.05),随着豌豆添加水平的增加,平均蛋重显著下降(
P
<0.05);各组的体重无显著差异(
P
>0.05),15%豌豆组的体重损失低于对照组,30%豌豆组的体重损失高于对照组。2)各组蛋鸡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壳比例、破蛋率、蛋黄比例、蛋黄系数均无显著差异(
P
>0.05);30%豌豆组的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5%豌豆组(
P
<0.05);30%豌豆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豌豆组(
P
<0.05),15%豌豆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15%豌豆组的蛋壳颜色略优于对照组,30%豌豆组最差。3)第4次粪便评分15%豌豆组蛋鸡的粪便状态显著优于30%豌豆组(
P
<0.05)。4)30%豌豆组蛋鸡的十二指肠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15%和30%豌豆组的胃肠道指数、肠道相对长度、输卵管相对长度和重量高于对照组。综上,饲粮中添加15%豌豆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有利于粪便成形;饲粮中添加30%豌豆显著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降低蛋品质,不利于粪便成形;豌豆有利于胃肠道和输卵管生长,建议在蛋鸡饲粮中用15%豌豆等量替代玉米和豆粕。
Select
构树发酵饲料对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Fermented Diet on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Quality and Meat Quality of
Xiangsha
Pigs Commercial Line of Commercial Pigs
张兴, 朱少中, 杨旗, 粟泽雄, 谭红, 刘传芳, 吴买生, 段叶辉,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60-5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构树发酵饲料对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32.79±0.82) kg的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72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前期和后期分别添加20%和30%的构树发酵饲料Ⅰ(湘潭某公司生产),试验Ⅱ组前期和后期分别添加20%和30%的构树发酵饲料Ⅱ(江西某公司生产)。试验期103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略有降低(
P
>0.05)。2)试验Ⅰ组的皮厚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肌内脂肪和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Ⅰ组的背最长肌中天冬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脯氨酸、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
P
<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背最长肌中月桂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Ⅰ组的背最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
P
<0.05)。4)试验Ⅱ组的背最长肌中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3组的背最长肌中重金属砷、汞、镉、铅含量均未超标。综上所述,构树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全价料饲喂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肌内脂肪、氨基酸、肌苷酸和月桂酸含量,改善肌肉品质。
Select
苹果渣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Apple Pomace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and Meat Quality of Meat Rabbits
郑建婷, 任克良, 冯国亮, 曹亮, 李燕平, 牛晓艳, 詹海杰, 王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72-57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肉兔3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0只兔。5组试验兔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6%(Ⅰ组)、12%(Ⅱ组)、18%(Ⅲ组)和24%苹果渣(Ⅳ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9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Ⅳ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Ⅰ组、Ⅲ组和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Ⅲ组、Ⅳ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各组腹泻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P
>0.05)。2)对照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低,极显著低于Ⅲ组、Ⅳ组(
P
<0.01);Ⅱ组、Ⅲ组、Ⅳ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05)。Ⅲ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Ⅱ组(
P
<0.01);Ⅰ组、Ⅱ组、Ⅲ组、Ⅳ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Ⅲ组、Ⅳ组能量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Ⅰ组、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05)。3)各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化学成分均没有显著差异(
P
>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肉兔饲粮中适宜的苹果渣添加比例为18%。
Select
壳寡糖复合物肠道营养保健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与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Effects of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Complex Enteral Nutrition and Health Supplement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Fecal Microflora of Weaned Piglets
魏亚浩, 杜鹏飞, 张清海, 李灵平, 黄艳群, 陈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79-57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肠道营养保健剂(壳寡糖复合物,主要成分为壳寡糖、
L
-抗坏血酸、乳酸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与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择2胎、体况相似、健康的长大分娩母猪40头,单栏饲养,并随机分为添加组和非添加组,每组20头,从产前7天至仔猪21日龄断奶,添加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母猪肠道营养保健剂,非添加组母猪则仅饲喂基础饲粮。从母猪饲养试验中的添加组和非添加组中各选取20窝仔猪,重新分为母仔猪非添加组(对照组)、仔猪添加组、母猪添加组和母仔猪添加组,每组10窝仔猪,母仔猪添加组和仔猪添加组仔猪补喂仔猪肠道营养保健剂稀释液,母猪添加组和对照组仔猪则不补喂仔猪肠道营养保健剂稀释液,从仔猪7日龄开始至21日龄断奶结束。仔猪断奶后,从相应每个哺乳仔猪试验组的10窝仔猪中挑选90头断奶仔猪,在组内随机重新分为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15头,母仔猪添加组和仔猪添加组断奶仔猪饲喂基础饲粮+仔猪肠道营养保健剂,母猪添加组和对照组断奶仔猪则仅饲喂基础饲粮,试验至仔猪7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母仔猪添加组、母猪添加组和仔猪添加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均有所提高(
P
>0.05)。2)添加母猪和或仔猪肠道营养保健剂均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
P
<0.05或
P
<0.01),且母仔猪添加组和仔猪添加组的腹泻率极显著低于母猪添加组(
P
<0.01)。断奶仔猪死亡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3)母仔猪添加组断奶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与母猪添加组相比显著降低(
P
<0.05),母仔猪添加组和仔猪添加组断奶仔猪血清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1.02%和12.65%(
P
>0.05),母仔猪添加组、母猪添加组和仔猪添加组断奶仔猪血清中葡萄糖和钙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
P
>0.05)。4)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添加母猪肠道营养保健剂与否,添加仔猪肠道营养保健剂均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
P
<0.05)。5)母仔猪添加组28日龄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数量显著高于母猪添加组和对照组(
P
<0.05),母仔猪添加组和仔猪添加组35日龄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仔猪添加组70日龄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母仔猪添加组70日龄粪便中拟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
P
<0.05)。综上所述,肠道营养保健剂可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改善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生长性能;可降低断奶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断奶仔猪血清尿素含量,提高蛋白质消化吸收;可增加断奶仔猪肠道有益菌数量,从而改善微生物区系。
Select
香蕉茎叶青贮对山羊羔羊生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Banana Stem and Leaves Silage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and Serum Indexes of Goat Kids
庄一民, 解彪, 黄文琴, 王世琴, 刁其玉, 张乃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792-58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香蕉茎叶青贮对山羊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4月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山羊羔羊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只羊。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D组)分别用香蕉茎叶青贮代替基础饲粮中33%、66%、100%的牛鞭草,使饲粮中香蕉茎叶青贮添加比例分别达到21.5%、43.0%、65.2%。饲养试验持续3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香蕉茎叶青贮添加比例的提高,山羊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呈线性降低(
P
<0.05),D组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有低于A组的趋势(0.05≤
P
≤0.10);山羊羔羊的干物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随着饲粮中香蕉茎叶青贮添加比例的提高呈线性升高(
P
<0.05),且D组羔羊的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有高于A组的趋势(0.05≤
P
≤0.10);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着饲粮中香蕉茎叶青贮添加比例的提高呈线性降低(
P
<0.05),且C、D组显著低于B组(
P
<0.05);C、D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高于A、B组(
P
<0.05),C、D组血清总蛋白(TP)、免疫球蛋白G (IgG)、球蛋白(GLOB)与尿酸(UA)含量显著低于B组(
P
<0.05)。综上,在饲粮中添加43.0%~65.2%香蕉茎叶青贮可提高山羊羔羊的抗氧化能力,但会降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实际应用中需要在饲粮中适当补充粗蛋白质和能量,并提高香蕉茎叶青贮的适口性,以增加采食量。
Select
饲料中添加刺五加超微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脂肪沉积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Effects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Ultrafine Powder on Growth, Fat Deposition and Non-Specific Immunity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
Oreochromis niloticus
)
李鸣霄, 李红霞, 强俊, 徐跑, 包景文, 陈德举, 陶易凡, 朱昊俊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01-5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刺五加超微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脂肪沉积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6.50±0.02) g的健康吉富罗非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6组试验鱼分别饲喂添加了0(对照)、0.5‰、1.0‰、2.0‰、4.0‰和8.0‰刺五加超微粉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试验鱼的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生化指标以及肝脏中免疫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各添加组的增重了(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且以2.0‰组最高。1.0‰、2.0‰、4.0‰、8.0‰组饲料转化率(F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且以1.0‰组最高。2)2.0‰、4.0‰、8.0‰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与8.0‰组红细胞计数(R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但在血红蛋白浓度(HGB)和红细胞压积(HCT)上各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3)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随刺五加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0.5‰和1.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
P
<0.05)。1.0‰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甘油三酯(TG)含量均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血清补体3(C3)含量随饲料中刺五加超微粉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以1.0‰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血清溶菌酶(LZM)活性以1.0‰组最高,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05),但显著高于8.0‰组(
P
<0.05)。4)2.0‰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该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肝脏总胆固醇(TC)、糖原(Gly)和TG含量随饲料中刺五加超微粉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与γ-干扰素(
INF
-γ)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P
<0.05)。综上,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在饲料中添加1.0‰~2.0‰的刺五加超微粉,以促进吉富罗非鱼健康生长。
Select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对乌鳢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组成和组织形态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etracycl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Channa argus
苗淑彦, 韩蓓, 胡俊涛, 朱锦裕, 张鑫, 董小敬, 陈国宏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13-5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与肠道微生态有关的营养代谢研究中,通常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的生长,以研究肠道菌群与宿主营养代谢的相互关系,但往往忽略抗生素本身对试验动物营养代谢及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对乌鳢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组成和组织形态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选择体质量[(9.43±0.12) g]相近、体格健壮的乌鳢幼鱼36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D1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D2、D3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和1.0 mg/kg四环素的试验饲料。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 D2和D3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低于D1组(
P
<0.05),D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D1组(
P
<0.05)。2) D3组的肠道菌群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显著低于D1组(
P
<0.05)。D2和D3组的Sobs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D1组(
P
<0.05),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D1组(
P
<0.05)。3)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降低了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乳酸乳球菌属(
Lactococcus
)、土芽孢杆菌属(
Geobacillus
)和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的比例,但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明串珠菌属(
Leuconostoc
)和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的比例。4) D1组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D2和D3组(
P
<0.05),D3组的肠道肠壁厚度和绒毛宽度显著低于D1组(
P
<0.05)。由此可见,长期(30 d)的四环素应激易导致乌鳢肠道微生态紊乱以及肠道组织严重受损,且进一步引起乌鳢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下降,饲料系数升高。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s
Select
正相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添加剂天然维生素E中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含量
Determination of Tocopherol and Tocotrienol Contents in Natural Vitamin E of Feed Additive by 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王石, 王继彤, 王燕妮, 肖志明, 贾铮, 李阳, 刘晓露, 樊霞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23-58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天然维生素E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肉品质等功能,已被逐步用于宠物及畜禽饲养,但行业中尚无规范该类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的标准及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采用正相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NPLC-UV)测定饲料添加剂中8种天然维生素E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浸润后,以乙酸乙酯/正己烷(3:97,
V
/
V
)为提取溶剂在室温下进行超声浸提。使用Kromasil 60-5 diol (4.6 mm×150 mm)色谱柱进行分离,正庚烷/四氢呋喃(100:4,
V
/
V
)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为292 nm。结果表明: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含量在0.2~50.0 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
R
2
≥0.999 0),方法定量限为0.01%,加样平均回收率为81.3%~109.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9%。通过对实际样品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有助于规范天然维生素E饲料产品市场。
Select
饲粮添加山竹醇对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
Effects of Garcinol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Function and Liver Lipid Synthesis of Piglets under Oxidative Stress
贺琼玉, 邵亚飞, 姚卫磊, 王同心, 夏军, 黄飞若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34-5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山竹醇对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选择30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35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对照组和应激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山竹醇组仔猪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山竹醇的试验饲粮,预饲7 d后开始正式试验,试验期28 d。在试验第15天早晨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血后应激组和山竹醇组仔猪按照10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敌草快(diquat)溶液,对照组仔猪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灭菌生理盐水。在试验第29天试验猪空腹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并采取所需肝脏样品,检测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以及肝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注射diquat后(第15~28天),应激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料重比(F/G)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各山竹醇组的ADG和ADFI均显著高于应激组(
P
<0.05),400 mg/kg山竹醇组的F/G显著低于应激组(
P
<0.05)。2)注射diquat前(第15天),饲粮添加400、600 mg/kg山竹醇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
P
<0.05)。注射diquat后(第29天),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血清和肝脏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
P
<0.05),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
P
<0.05);饲粮添加200、400和600 mg/kg山竹醇均显著提高了氧化应激仔猪血清和肝脏SOD、GSH-Px活性(
P
<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和肝脏MDA含量(
P
<0.05),其中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效果最好。3)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应激组仔猪肝脏组织结构受到损伤,且肝脏内脂质沉积明显增加,与应激组相比,各山竹醇组的肝脏组织结构有一定程度恢复,除此之外,脂质沉积也明显减少。4)注射diquat后,应激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饲粮添加400、600 mg/kg山竹醇可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血清TG和TC含量(
P
<0.05),且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血清TG和TC含量最低。5)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
SREBP
-1
c
)、脂肪酸合成酶(
FAS
)、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SCD1
)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
P
<0.05)。饲粮添加200、600 mg/kg山竹醇可以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肝脏中
SREBP
-1
c
、
ACC
mRNA的表达量(
P
<0.05);饲粮添加400 mg/kg山竹醇可以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肝脏中
SREBP
-1
c
、
FAS
、
ACC
、
SCD1
mRNA的表达量(
P
<0.05)。由此可见,氧化应激条件下,饲粮添加山竹醇可通过改善仔猪的抗氧化能力,缓解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改善应激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应激导致的脂质合成增多,保护肝脏,其中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效果最佳。
Select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干物质、淀粉及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特性研究与预测模型建立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ion Model of Dry Matter, Starch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of Whole-Pant Corn Silage in Cow Rumen
刘娜, 毕研亮, 刁其玉, 郭江鹏, 齐志国, 司丙文, 程思源,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46-58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体外法测定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与有效降解率(ED)的相关性,旨在寻求干物质(DM)、淀粉(Starch)、中性洗涤纤维(NDF)有效降解率的快速评定方法。以奶牛场不同贮存时期的玉米青贮饲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测定DM、Starch、NDF有效降解率,并分析与其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建立营养成分与DM、Starch、NDF有效降解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在青贮60、150和240 d时,全株玉米青贮饲料DM、Starch和NDF有效降解率在60 d时最高,分别为33.40%、78.91%和25.53%。2)全株玉米青贮饲料DM有效降解率与粗蛋白质(C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01),与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01);Starch有效降解率与Starch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01);NDF有效降解率与NDF、ADF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01或
P
<0.05),与C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05)。3)全株玉米青贮DM有效降解率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NF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01),与碳水化合物(CHO)、可消化纤维(CB3)、不消化纤维(C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01);Starch有效降解率与CHO、NF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05),与挥发性脂肪酸(CA1)、乳酸(CA2)、水溶性碳水化合物(CA4)、可溶性纤维(CB2)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05或
P
<0.01);NDF有效降解率与CHO、CB3、C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01),与NF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01)。4)以CP、NDF、ADF、Starch含量为预测因子建立的DM、Starch有效降解率的预测模型分别为:ED
(DM)
=54.777-0.439NDF-0.004ADF (
R
2
=0.973,
n
=51,
P
<0.000 1);ED
(Starch)
=55.434+0.987Starch (
R
2
=0.843,
n
=51,
P
<0.000 1);ED
(NDF)
=75.786-0.765CP-1.036NDF+0.310ADF (
R
2
=0.879,
n
=51,
P
<0.000 1)。5)以CHO、NFC、CB3、CHO、NFC、CA2、CA4、CB2、CC含量为预测因子建立的DM、Starch有效降解率的预测模型分别为:ED
(DM)
=66.158-0.488CHO+0.330NFC-0.079CC (
R
2
=0.980,
n
=51,
P
<0.000 1);ED
(Starch)
=45.754-3.564CA4-0.827CB2+0.159CHO-0.692CA2+0.960NFC (
R
2
=0.894,
n
=51,
P
<0.000 1);ED
(NDF)
=41.972-0.457CHO+0.753NFC-0.697CC (
R
2
=0.810,
n
=51,
P
<0.000 1)。由此可知,基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成分与DM、Starch、NDF有效降解率的强相关性,可快速、有效地评价饲料降解性能,为奶牛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提供参考。
Select
全株玉米青贮中植物乳杆菌及其与尿素混合添加对杜泊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nd It Mixed with Urea Added in Whole Corn Silage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and Muscle Quality of Dorper Sheep
程光民, 陈凤梅, 刘公言, 伏桂华, 王成森, 周全州, 徐相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57-58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青贮中植物乳杆菌及其与尿素混合添加对杜泊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体重[(23.0±1.5) 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月龄断奶杜泊绵羊公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5组羊分别饲喂由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全株玉米青贮(对照组)、单一添加占全株玉米鲜重0.1%植物乳杆菌的全株玉米青贮(益生菌组)和全株玉米秸秆鲜重0.1%植物乳杆菌与0.5%尿素混合的全株玉米青贮(混合组)配制而成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混合组的终末体重(F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
P
<0.05),各组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
P
>0.05)。2)混合组的宰前活重、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
P
<0.05),混合组的胴体重、肾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的心脏、肝脏比例显著低于混合组和益生菌组(
P
<0.05),益生菌组的眼肌面积和G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混合组(
P
<0.05)。3)益生菌组的肌肉pH、滴水损失、失水率和肉色的亮度(L
*
)、黄度(b
*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但熟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混合组的肌肉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肌肉苏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由此可见,饲喂在全株玉米青贮中单一添加植物乳杆菌的全混合日粮并不能改变杜泊绵羊的生长性能,饲喂在全株玉米青贮中植物乳杆菌和尿素混合添加的全混合日粮有利于提高杜泊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
Select
植物甾醇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和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Phytosterol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Lipid Metabolism Indicators and Hepatopancreas Antioxidant Indicators of Tilapia (
Oreochromis niloticus
)
李志华, 黄志毅, 潘忠超, 孙凤刚, 赵会宏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66-58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甾醇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和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为(39.25±1.56) g的吉富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L1组,作为对照组)、20(L2组)、40(L3组)和160 mg/kg (L4组)植物甾醇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1)与L1组相比,L2、L3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
P
<0.05),L2、L3、L4组罗非鱼的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
P
<0.05),其中L2组效果最佳。2)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植物甾醇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肌肉粗灰分含量(
P
<0.05),但对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P
>0.05)。3)与L1组相比,L2、L3、L4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05)。4)与L1和L4组相比,L2、L3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
P
<0.05),但肝胰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
P
>0.05)。由此得出,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物甾醇可以促进罗非鱼生长,降低血清脂质含量,同时对改善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试验条件下,在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20 mg/kg植物甾醇时罗非鱼可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
Select
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粗饲料脂质的营养价值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Value of Roughage Lipids by Using Cornell Net Carbohydrate-Protein System
李真真, 哈斯, 刘庆华, 侯玉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73-5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19.12.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准确评价粗饲料脂质的营养价值,测定玉米秸秆、红薯蔓、花生蔓、大豆秧、西瓜秧等10个样品的粗脂肪(EE)及其脂肪酸含量,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 6.5)剖分脂质组成,评价总脂肪酸(TFA)及EE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1)粗饲料EE含量变异范围为8.42~28.04 g/kg DM,TFA含量变异范围为1.84~15.39 g/kg DM,色素含量变异范围为3.47~21.96 g/kg DM,大豆秧的EE和色素以及玉米秸秆的TFA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
P
<0.05);2)红薯茎和叶的中链脂肪酸(MCFA)分别占TFA的34.40%和18.00%,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
P
<0.05),其他粗饲料的长链脂肪酸(LCFA)占TFA的94.68%~100.00%,差异不显著(
P
>0.05);3)玉米茎亚油酸(LA)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叶(
P
<0.05),但红薯茎、叶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红薯叶和玉米叶中亚麻酸含量均较茎高;4)粗饲料TFA和EE小肠消化率变异范围分别为76.85%~85.15%和13.92%~59.64%,玉米秸秆EE和红薯茎TFA小肠消化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
P
<0.05)。结果提示,粗饲料脂质的色素含量高,脂肪酸含量低,导致EE小肠消化率低。
总目录
Select
《动物营养学报》2019年(31卷)总目次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12): 5881-5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闻公告
更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单位:《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
主 编:计成
副主编
:齐广海 汪以真 吴德 姚军虎
编辑部主任:赵广永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61/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67X
国内邮发代号:80-591
定价:150元/期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