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06-15
  

  • 全选
    |
    目录 Contents
  •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REVIEW
  • 刘玉兰, 肖勘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449-24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维生素E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酚类化合物。维生素E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如抗氧化、抗应激、提高免疫、促进生长、改善肉质等,是畜禽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添加成分之一。维生素E来源于天然植物或人工合成,二者在体内的吸收、转运存在差异,生物学效价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天然维生素E在生物学利用率比合成维生素E高,其在提高仔猪免疫力、改善肥育猪肉质等方面比合成维生素E具有潜在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天然维生素E和合成维生素E在猪营养中的应用,以期为养猪生产中维生素E的选择提供参考。
  • 黄金秀, 王琪, 肖融, 王瑞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454-2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罗伊氏乳杆菌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优势乳酸菌,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黏附能力,在抑制病原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肠黏膜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本文将重点阐述罗伊氏乳杆菌在胃肠道内的定植及其对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为罗伊氏乳杆菌的合理开发与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 周建川, 史东辉,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460-24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玉米赤霉烯酮(ZEA)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和高粱等谷物中。自然条件下ZEA和DON经常混合污染饲粮、饲料原料乃至人类的食物,由于其高发生率和高毒性已严重威胁畜禽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本文综述了ZEA和DON及其联合作用的生殖毒性、肠道毒性、免疫毒性、遗传毒性及致癌性,以期提高人们对其毒性的认识,避免畜禽养殖过程中ZEA和DON的毒害。
  • 孙丹丹, 张军民, 赵青余, 秦玉昌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467-24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叶酸摄入不足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体叶酸水平过低增加贫血、胎儿畸形、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认知障碍的风险。然而,氧化型叶酸的摄入可能引起叶酸过量导致的潜在致病风险。氧化型叶酸可在蛋鸡体内转化为天然的5-甲基四氢叶酸形式并富集于鸡蛋中,使人体在摄入食物的同时,解决叶酸摄入不足问题。本文综述了叶酸在鸡蛋中的富集规律及其在肠道、肝脏、卵巢、肾脏中的吸收和代谢过程,阐释了叶酸在蛋鸡体内代谢调控机制,旨在为叶酸在蛋鸡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赵芳芳, 王洪荣, 张营, 秦玥玥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476-24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谷物是反刍动物饲粮的重要组分,也是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其在维持动物生长发育、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现代奶牛、肉牛和肉羊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过量使用谷物饲料,导致动物消化道健康受损,这已经成为现代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反刍动物饲粮中谷物利用与动物健康生产为例,阐述谷物作为反刍动物能量饲料与动物健康的关系,为反刍动物营养调控决策提供参考。
  • 贾鹏, 屠焰, 李发弟,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483-24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温室气体严重威胁着气候。甲烷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成分,并且其温室效应远大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第一大成分),其排放量直接影响大气环境,同时反刍动物如牛羊体内甲烷的产生排放也造成了饲粮能量损耗,甲烷减排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确定甲烷减排,其测量方法是首先要明确的,本文将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甲烷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 吴迪, 刘汉锁, 龙沈飞, 朴香淑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491-24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昆虫蛋白是以昆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为原料加工成的一种蛋白质原料,其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比例均衡,有成为新型饲料蛋白质资源的潜力,进而缓解当下饲料蛋白质原料不足的现状。然而,昆虫蛋白在替代鱼粉、豆粕等其他优质蛋白质原料具体替代量尚不确切,因此,本文综述了昆虫蛋白近年来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潜力及前景进行探讨,为昆虫蛋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潘予琮, 王慧, 熊本海, 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00-25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发情监测系统是指通过特定传感装置,实时在线监测、记录和上传奶牛的活动量、反刍时间、电导率、躺卧时间等生理体征,对奶牛发情状态、配种时间和疾病发生等进行预测的一种牧场数字化管理方式。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繁殖与生产性能,增加牧场经济收益。本文就发情监测系统的种类及其在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奶牛养殖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参考。
  • 陈滇黔, 张华琦, 韩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07-25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影响山羊肉质的指标很多,其中肌内脂肪(IMF)、肌肉嫩度、肌苷酸(IMP)是业界公认的部分主要指标。本文对IMF、肌肉嫩度、IMP的相关主效基因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钙蛋白酶1(CAPN1)及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山羊肉质相关主效基因的研究及肉用性状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彭芳, 宋泽和, 谢谦,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13-2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黏膜是机体内环境与外界直接交流的主要界面,是机体抵御肠道抗原的第1道防线。肠道屏障功能完整性对维持肠道稳态乃至机体健康至关重要。熊果酸是一类植物来源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研究发现,熊果酸可以通过影响肠上皮屏障功能、肠道黏蛋白表达、菌群结构和免疫细胞功能等来维护肠道稳态和机体健康。本文对熊果酸调控动物肠道屏障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简要概述,为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 聂烁, 闻正顺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21-25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哺乳动物肠道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层,其主要成分是黏蛋白2(MUC2)。黏液层对肠道的润滑、保护及强大的屏障功能依赖于MUC2自身的特殊网状结构、性质与功能。肠道MUC2的存在对维系肠腔微环境稳定和肠上皮细胞功能正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道MUC2的分泌、结构、合成调控及其在肠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经调控MUC2防治肠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袁勇, 文伟, 冯智茂, 黄兴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33-25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凹凸棒石(APT)是一种天然的层链状晶质水合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吸附霉菌毒素、重金属、致病微生物与毒性抗原以及保护消化道黏膜、抗炎、防治腹泻等功效;此外,改性APT还具有抗菌作用。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APT能提升产品品质、改善机体免疫和抗氧化机能、促进肠道健康、提高饲粮养分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APT的理化性质、常见改性方法、生物学功能及机制以及其应用于动物生产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 闫昭明, 李文睿, 刘霜莉, 陈清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43-2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并表现出"多菌产一毒,一菌产多毒"的特点。动物一旦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将会由于摄入数量的不同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统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的累积和残留进入人体后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危险物,且其造成动物中毒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对于霉菌毒素的处理方法正由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向生物脱毒的方向转变。本文就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中毒机理进行总结并综述霉菌毒素的各种脱毒方法,旨在为霉菌毒素脱霉剂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 杨强, 郑吉松, 孟莹莹, 王松波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51-25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哺乳动物乳腺的良好发育是其泌乳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哺乳动物出生后乳腺的发育包括初情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等不同阶段。乳腺发育不仅受遗传、激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营养对乳腺发育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脂肪酸不仅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生物合成过程形成的许多信号分子还参与乳腺发育调控。本文综述了小鼠和猪乳腺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脂肪酸对小鼠和猪乳腺发育的调控作用,并探讨了脂肪酸调控小鼠和猪乳腺发育的可能机制,为脂肪酸在调控动物乳腺发育、提高动物泌乳性能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猪营养与饲料 SWINE NUTRITION AND FEED
  • 刘辉, 季海峰, 王四新, 张董燕, 王晶, 张伟, 王雅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58-25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片球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3.21±0.84)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14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70×109 CFU/kg乳酸片球菌冻干制剂。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4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64%(P<0.05),料重比降低了4.62%(P<0.05);2)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乳酸片球菌能够提高生长猪粪便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增加厚壁菌门及普雷沃菌属、巨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的比例;4)试验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提高了13.45%(P<0.05)、14.91%(P<0.05)、20.91%(P<0.05)和44.00%(P<0.05),血清尿素氮、结合珠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9.46%(P<0.05)和38.71%(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酸片球菌(添加剂量为2.70×109 CFU/kg)能够改善生长猪的肠道菌群组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
  • 邢月腾, 郁元年, 谢春艳, 吴信, 肖定福, 杨志武, 张彬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67-25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油对宁乡猪背肌和3种不同脂肪组织中长链脂肪酸谱的影响,并探究脂肪酸生成的潜在机制。选取日龄相近、平均体重(43.21±0.64) kg的宁乡阉母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后,宁乡猪背肌中花生一烯酸(C20:1)、γ-亚麻酸(C18:3n-6)、α-亚麻酸(C18:3n-3)含量显著提高(P<0.05),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对3个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与背肌趋于一致,如能显著提高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亚油酸(C18:2n-6c)、C18:3n-6、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含量(P<0.05),降低背脂和腹脂中油酸(C18:1n-9c)(P<0.05)、C20:4n-6(0.05≤P<0.10)及肾周脂中硬脂酸(C18:0)含量(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还能显著降低3种脂肪组织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P<0.05),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到5.92。此外,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下调背脂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γ-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γ)和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基因的表达(P<0.05),对α-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α)基因的表达也有抑制趋势(0.05≤P<0.10)。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提高宁乡猪背肌、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C18:3n-3含量,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范围(4~6)内;这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分化及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实现的。
  • 任敏敏, 杨华, 项云, 章啸君, 徐娥, 申露露,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75-25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纤维水平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平均体重为54.27 kg的健康金华猪,随机分为低纤维组(LF组)、中纤维组(MF组)和高纤维组(HF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LF组饲喂基础饲粮,MF组和HF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和15.0%苜蓿粉;LF组、MF组和HF组饲粮中的纤维水平分别为3.86%、4.55%和5.92%。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取盲肠内容物用于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特定的微生物类群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并测定SCFA含量。结果表明:1)金华猪体重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金华猪盲肠中的优势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90%以上,其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随饲粮纤维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3)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分别是拟杆菌目S24-7菌属(Bacteroidales S24-7 group norank)、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科UCG-003菌属(Prevotellaceae UCG-003)、毛螺菌科XPB1014菌属(Lachnospiraceae XPB1014 group)和瘤胃球菌科UCG-005菌属(Ruminococcaceae UCG-005)等。其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和拟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4)与LF组相比,HF组金华猪盲肠中乳酸杆菌、梭菌群Ⅰ以及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显著升高(P<0.05),丁酸和总SCFA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适当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可提高金华猪盲肠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以及菌群发酵产丁酸关键酶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从而提高盲肠中丁酸及总SCFA的含量,最终改善金华猪的平均日增重。
  • 李琳倩, 张云龙, 刘日亮, 段文辉, 郑卫江, 姚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586-26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发情率、血清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的185日龄后备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草药组(基础饲粮+0.1%中草药添加剂),均为单栏饲养,每组30个重复,进行为期40 d的试验。试验期间记录每头猪的体重、背膘厚及发情状况。预饲5 d,饲喂基础饲粮,于分组饲喂第28~30天采集粪样,测定表观消化率和微生物菌群结构;于分组饲喂第31天采集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后备母猪的发情率,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中葡萄糖、赖氨酸、蛋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粪球菌属2(Coprococcus 2)、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4(Prevotellaceae UCG-004)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普雷沃菌属2(Prevotella 2)和反刍真杆菌群([Eubacterium]ruminantium group)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中草药添加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生成有利于后备母猪健康的活性物质,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对机体产生有利影响。
  • 司徒金水, 王杰, 高萍, 王忠刚, 朱芳, 杨富岭, 江青艳, 朱晓彤, 罗旭芳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01-2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断奶仔猪饲粮中采用一定量的胍基乙酸与去皮豆粕替代鱼粉,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相关指标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0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7头),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含3%秘鲁进口鱼粉的基础饲粮)、无动物性蛋白质组(用3%去皮豆粕替代对照组饲粮中3%的鱼粉)、胍基乙酸组(在无动物性蛋白质组饲粮中添加600 mg/kg胍基乙酸),参与试验的各组饲粮调整后营养水平和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均相同。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600 mg/kg胍基乙酸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末重(P<0.05),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且断奶仔猪的死淘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用3%的去皮豆粕替代3%的鱼粉,断奶仔猪的死淘率增加了33.33%(P≥0.05),而在此基础上添加适量的胍基乙酸后死淘率降低至与对照组同一水平。2)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对血清中脂代谢、糖代谢以及相关激素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除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P<0.05)外,对空肠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以及对十二指肠、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V/C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极显著增加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封闭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十二指肠闭合蛋白-1(claudin-1)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内毒素的含量(P<0.05),极显著增加空肠和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1),显著提高回肠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量(P<0.05);与无动物性蛋白质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极显著增加断奶仔猪回肠occludin的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十二指肠occludin和空肠claudin-1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内毒素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600 mg/kg胍基乙酸能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屏障功能,促进仔猪的生长。
  • 禽营养与饲料 POULTRY NUTRITION AND FEED
  • 张柏林, 杨乾, 刘宁, 宋培勇, 谢宇潇, 王庆容, 孙泽威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11-26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L-谷氨酰胺(L-Gln)对脂多糖(LPS)刺激肉鸡血浆生化指标、免疫性能、肠道炎症因子表达及黏膜免疫的影响。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20只,按2×2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A、B、C及D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A、C组饲喂对照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1.22%L-丙氨酸),B、D组饲喂L-Gln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1%L-Gln)。第16天及第21天,B、D组肉鸡分别腹腔注射LPS (500 μg/kg BW),A、C组肉鸡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前12 h停料不停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 LPS刺激显著增加了肉鸡血浆中总蛋白(TP)、尿酸(UA)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法氏囊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相对长度、十二指肠相对重量,空肠相对长度、空肠相对重量、回肠相对长度及回肠相对重量(P<0.05),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黏膜黏蛋白1(MUC1)及黏蛋白2(MUC2) mRNA表达水平(P<0.05)。2)饲粮添加L-Gln显著降低了肉鸡TP、UA含量及ALT、AST活性(P<0.05),显著增加了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法氏囊指数(P<0.05),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相对长度、十二指肠相对重量,空肠相对长度、空肠相对重量、回肠相对长度及回肠相对重量(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TNF-α及IL-6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及回肠TNF-α、IL-1β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黏膜sIgA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MUC1及MUC2 mRNA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L-Gln能够提高肉鸡免疫性能,增加肠道黏膜免疫机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LPS刺激引起的肉鸡肠道炎症反应。
  • 冯宇隆, 唐静, 李复煌, 吴永保, 谢明, 侯水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24-26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1~21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以估测维生素A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512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试验采用玉米-玉米淀粉-豆粕型基础饲粮,各处理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分别为0、500、1 000、1 500、2 000、4 000、8 000和12 000 IU/kg。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1~21日龄北京鸭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料重比呈线性下降趋势(P=0.062 5)。2)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北京鸭血浆视黄醇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血浆视黄醇浓度呈线性增加(P<0.05)。3)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1~21日龄北京鸭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肝脏指数和肌胃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4)以料重比和血浆视黄醇浓度为评定指标,利用线性折线模型估算的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A需要量分别为5 176.6和3 744.2 IU/kg。综上所述,维生素A是1~21日龄北京鸭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以植物源饲料配制的饲粮中需添加维生素A,且添加水平应该高于NRC (1994)的推荐量(2 500 IU/kg)。
  • 王春平, 吴飞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31-26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快大型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4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0.04%、0.08%、0.12%和0.16%的NC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2% NCG显著提高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生长后期(22~42日龄)和生长全期(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0.08% NCG显著提高肉鸡生长后期的平均日增重(P<0.05)。2)0.08% NCG试验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添加NCG对血清白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2% NCG显著提高肉鸡的胸肌率(P<0.05),添加NCG对肉鸡全净膛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4)添加NCG对肉鸡肌肉的滴水损失、剪切力和pH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NCG有助于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且对肉鸡的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回归分析表明,肉鸡饲粮中NCG适宜添加水平为0.1%。
  • 弓浩杰, 丁雪梅, 白世平, 曾秋凤, 张克英, 申攀, 王建萍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38-2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HyD)、植物精油和苯甲酸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5周龄1 200只产蛋后期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69 mg/kg HyD (HYD组)、0.069 mg/kg HyD+150 mg/kg植物精油(PEO组)、1 000 mg/kg苯甲酸(BA1组)和2 000 mg/kg苯甲酸(BA2组)的饲粮。试验预试期4周,正试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PEO组、BA1组和BA2组蛋鸡第1~4周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料蛋比也显著降低(P<0.05);BA2组蛋鸡第1~4周和第13~16周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PEO组第4周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第8周蛋壳厚度均显著提高(P<0.05),PEO组、BA1组和BA2组第16周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蛋破壳蛋率和暗斑蛋发生率降低。4)与对照组相比,HYD组、PEO组和BA1组蛋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PEO组蛋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增加(P<0.05);PEO组蛋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HYD组和PEO组蛋鸡胫骨强度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HYD组和PEO组蛋鸡血清促卵泡素和钙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果提示,蛋鸡饲粮中添加HyD或同时添加HyD和植物精油可以提高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胫骨质量并能改善肠道形态,而HyD、HyD+植物精油和低剂量的苯甲酸可以降低破壳蛋率和暗斑蛋的发生率,但短期(前4周)高剂量的苯甲酸会降低蛋鸡的采食量,从而影响蛋鸡产蛋性能。
  • 张娟, 李浪, 刘光芒, 王建萍, 林燕, 白世平, 张克英, 张军民, 赵青余, 吴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50-26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指标、血浆生化指标、组织病理改变的毒性效应。选取40周龄产蛋高峰期的健康罗曼粉壳蛋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30、50、70 mg/kg镉[实际添加物氧化镉(CdCl2·2.5H2O)]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分为试验前期(1~4周)和试验后期(5~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10 mg/kg组平均日采食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30~70 mg/kg组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70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5~8周)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试验前期(1~4周)(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产蛋率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0、30 mg/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0、7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10 mg/kg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30~70 mg/kg组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蛋白高度有降低趋势(P>0.05);试验后期(5~8周)哈夫单位显著低于试验前期(1~4周)(P<0.05)。3)肝脏、肾脏、卵巢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镉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组输卵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30~70 mg/kg组低于10 mg/kg组(P<0.05);10 mg/kg组卵巢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但30~70 mg/kg组显著高于10 mg/kg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30~70 mg/kg组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血浆白蛋白(ALB)含量随镉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50、70 mg/kg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4个镉添加组的肝脏、肾脏、输卵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50、70 mg/kg组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30 mg/kg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蛋鸡饲粮中10 mg/kg镉可提高蛋鸡采食量及蛋壳、蛋白品质,减轻输卵管氧化应激,但可引起肝脏、肾脏、输卵管发生一定程度病理改变,引起肝脏氧化应激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而蛋鸡饲粮中30、50、70 mg/kg镉降低了蛋鸡采食量、产蛋率和蛋品质,引起蛋鸡产生氧化应激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造成了肝脏、肾脏和输卵管病理改变。
  • 张开心, 张克英, 丁雪梅, 白世平, 王建萍, 彭焕伟, 曾秋凤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63-26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通过逐步回归法,以菜籽粕化学成分、蛋白质溶解度(PS)及赖氨酸(Lys):粗蛋白质(CP)等为指标建立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的预测模型。采用套算法进行代谢试验,选用22个不同来源的菜籽粕,试验饲粮菜籽粕替代比例为15%。选用1 168只1日龄肉公鸭,随机分为2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和1个无氮饲粮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所有饲粮均添加0.5%二氧化钛(TiO2)作为外源指示剂。16~18日龄开始饲喂试验饲粮,试验期3 d。结果表明:1)22种菜籽粕的Lys:CP的变化范围为0.028~0.074,且随着菜籽粕PS增加而增加。2)22种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CP、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3)标准回肠可消化CP和Lys含量分别为226.9~288.6 g/kg[平均值254.6 g/kg;变异系数(CV)17.3%]和5.61~18.83 g/kg (平均值13.97 g/kg;CV 30.45%)。4)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R2=0.809 2,P<0.001)、Lys:CP (R2=0.948 2,P<0.001)和PS (R2=0.654 2,P<0.001)是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标准回肠可消化Lys含量较好的预测因子。5)根据菜籽粕常规养分(干物质、CP、粗灰分、NDF、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并结合PS和Lys:CP,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出的标准回肠可消化Lys、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的决定系数(R2)为0.736 7~0.992 6(P<0.001),拟合度高。结果提示,根据菜籽粕常规养分含量结合热加工敏感指标(PS和Lys:CP)可成功预测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
  •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 RUMINANT AND HERBIVORE NUTRITION AND FEED
  • 马玉林, 陈旭, 于江楠, 肖鉴鑫, 刘帅, 王靖俊, 曹志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74-26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氨化处理对我国南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1个对照处理和4个复合氨化处理,这4个处理分别添加5%尿素(5U)、9%玉米浆+5%尿素(9C5U)、9%玉米浆+2.5%尿素(9C2.5U)、9%玉米浆+2.5%尿素+3%糖蜜(9C2.5U3M),在氨化0、3、7、14、30与60 d后采集样品,测定氨化处理和氨化时间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对照处理和复合氨化处理的水稻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复合氨化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秸秆NDF和ADF含量(P<0.05),显著增加CP含量(P<0.05);随着氨化时间的延长,DM含量基本保持不变,NDF和CP含量显著降低(P<0.05),ADF含量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处理相比,复合氨化处理的NDF、ADF和CP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5U处理的DM、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9C5U处理的CP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综合得出,复合氨化处理能降低水稻秸秆NDF和ADF含量,提高CP含量,能显著提高水稻秸秆DM、CP、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氨化30 d时各营养成分基本趋于稳定。9%玉米浆和5%尿素组合的处理效果最佳。
  • 熊忙利, 吴旭锦, 朱小甫, 张文娟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83-26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苹果渣对关中奶山羊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月龄、体重[(25.87±1.83) kg]相近的健康关中奶山羊公羔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粮中苹果渣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9%、18%和27%。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18%组的宰前活重最大,且9%和18%组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7%组(P<0.05);18%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之间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对照组和9%、18%组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显著低于27%组(P<0.05),其中18%组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最低;9%、18%和27%组的小肠指数、大肠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8%组的小肠指数、大肠指数最高。3)9%、18%和27%组的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8%的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最低;9%、18%和27%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8%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由此可见,关中奶山羊公羔饲粮中苹果渣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8%。
  • 张仔堃, 张玉利, 高许雷, 孙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690-26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C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不同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的CS和RPMet。CS添加水平分别为13(L)、15(M)、17 g/(d·头)(H),RPMet添加水平分别为23(L)、25(M)、27 g/(d·头)(H),共组成9个不同组合,分别为LL、LM、LH、ML、MM、MH、HL、HM、HH组(第1个字母为CS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RPMet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在产奶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其中HL组提高幅度最大,较C组提高了19.76%。2)在乳成分方面,LL、LH、ML、MM、MH、HL、HM、HH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LH、HL、HH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L、HH组乳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C组(P<0.01)。3)在瘤胃MCP产量方面,HL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4)在氮总排泄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在氮表观消化率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综合考虑上述指标,以17 g/(d·头) CS+23 g/(d·头) RPMet为最佳组合。
  • 白云鹏, 雷赵民, 吴建平, 赵生国, 张科, 曾金焱, 焦婷, 豆思远, 李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00-27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压片玉米对平凉红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及胴体主要部位肉块产量的影响。选取20月龄左右、体重为(403.24±5.14) kg的健康平凉红牛(阉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各组试验牛分别饲喂蒸汽压片玉米替代0(SFC0组)、50%(SFC50组)、100%(SFC100组)粉碎玉米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饲喂结束后屠宰并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和胴体主要部位肉块产量。结果表明:1) SFC100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SFC50组和SFC0组(P<0.05),且SFC50组显著高于SFC0组(P<0.05);SFC100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SFC50组和SFC0组(P<0.05),且SFC50组显著低于SFC0组(P<0.05)。2) SFC100组和SFC50组的24 h空腹重显著高于SFC0组(P<0.05)。各组间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3) SFC100组的熟肉率显著高于SFC0组和SFC50组(P<0.05),SFC100组和SFC50组的失水率显著低于SFC0组(P<0.05),SFC100组的蒸煮损失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SFC0组(P<0.05),SFC100组的pH显著低于SFC50组和SFC0组(P<0.05)。4) SFC100组的高档部位肉块产量、高档部位肉块占活体比例及优质部位肉块产量显著高于SFC50组和SFC0组(P<0.05),且SFC50组显著高于SFC0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粉碎玉米可以在不影响屠宰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胴体主要部位肉块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使用蒸汽压片玉米100%替代粉碎玉米效果最佳。
  • 夏洪泽, 张琳琳, 王银梦, 郝文君, 崔占鸿, 孙璐, 刘书杰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10-2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从瘤胃发酵和纤维消化来研究粗饲料分级指数(GI)优化牦牛饲粮粗饲料科学搭配的组合效应。选取4种不同GI的粗饲料[苜蓿干草(9.52)、青贮玉米(1.81)、燕麦干草(1.34)、小麦秸秆(1.24)],体外发酵试验以苜蓿干草与青贮玉米、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的3种组合进行,各组合比例分别为70:30、60:40、50:50、40:60、30:70,每种比例设3个重复,共发酵48 h并且进行2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苜蓿干草与青贮玉米组合时,各GI之间的产气量(GP)及氨态氮(NH3-N)、甲烷(CH4)、丁酸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在GI=7.20时有最大值;各GI之间的干物质消失率(IVDMD)及中性洗涤纤维(NDF)、总蛋白(TP)、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GI减小,IVDMD及NDF、TP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且在GI=4.89时达到了最小值;乙酸、丙酸、TVFA含量随GI减小而减少。2)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组合时,各GI之间的GP、IVDMD及NDF、NH3-N、TP、CH4、乙酸、丙酸、丁酸、TVFA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GI=6.21时有最大值;IVDMD及NDF、NH3-N、TP、CH4及TVFA含量随着GI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GI=6.21时达到了最大值。3)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组合时,各GI之间的GP、IVDMD及NDF、NH3-N、TP、CH4、丙酸、丁酸、TVFA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在GI=6.25时达到最大值,各GI之间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IVDMD及NDF、CH4、NH3-N及TP、乙酸、丙酸、丁酸、TVFA含量随着GI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GI=6.25时达到了最大值。基于GP、pH、IVDMD及CH4、NDF、TP、NH3-N含量及单项组合效应值(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等指标得出: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组合中GI=7.20时组合效果最优;苜蓿干草-小麦秸秆组合中GI=6.21时组合效果最优;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中GI=6.25时组合效果最优。
  • 丽丽, 李大彪, 王敬尧, 解湧芳, 李子南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22-27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单宁对绵羊瘤胃细菌、产甲烷菌数量和古菌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取45 kg左右、体况良好的绵羊15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不含单宁)、Ⅱ组(含2%单宁)和Ⅲ组(含4%单宁),每组5只羊。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于正试期晨饲后6 h使用瘤胃液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提取微生物DNA,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瘤胃细菌和产甲烷菌数量,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古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Ⅱ组和Ⅲ组总细菌、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产甲烷菌和甲烷短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2)Ⅱ组和Ⅲ组Ace指数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香农指数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辛普森指数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而Ⅱ组辛普森指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得出,饲粮中含2%和4%的单宁降低了绵羊瘤胃中总细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也降低了绵羊瘤胃古菌菌群丰度和多样性。
  • 王超, 张会文, 赵娟娟, 车大璐, 赵寿培, 张伟涛, 李雪梅, 付艳芳, 高玉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30-27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地面类型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育肥后期小尾寒羊135只,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羊。3个试验组地面类型分别为素土实体地面(地圈组)、高架水泥漏缝地板(漏缝组)和高架水泥漏缝地板下中空部分四周用棉帘封堵(漏缝围堵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漏缝围堵组的地面温度显著高于漏缝组和地圈组(P<0.05)。各组之间地面相对湿度无显著差异(P>0.05)。2)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平均日饮水量显著低于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3)漏缝围堵组的中性洗涤纤维、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漏缝组和地圈组(P<0.05),漏缝组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漏缝组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漏缝围堵组和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4)漏缝围堵组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含量显著低于漏缝组(P<0.05),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由此可见,高架水泥漏缝地板下中空部分四周用棉帘封堵可提高地面温度,缓解了育肥羊的冷应激,进而提高了育肥羊的生长性能,并改善了养分表观消化率。
  • 武渝瀚, 薛白, 洪琼花, 李湘, 王之盛, 胡安海, 王立志, 路明丽, 彭全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38-27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的能量需要量。选取30只体重相近的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在不同饲粮代谢能(ME)水平(妊娠前期、中期分别为7.41、8.43、9.06、9.44和10.07 MJ/kg,妊娠后期分别为7.42、8.37、9.02、9.43和9.98 MJ/kg)下,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气体代谢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的能量代谢规律以及能量需要量。结果表明:云南半细毛羊妊娠期的ME需要量与代谢体重(W0.75)和平均日增重(ADG)间的关系为:妊娠前期,ME (kJ/d)=373.304W0.75+19.579ADG (R2=0.971);妊娠中期,ME (kJ/d)=385.711W0.75+20.725ADG (R2=0.952);妊娠后期,ME (kg/d)=425.267W0.75+26.693ADG (R2=0.952)。由以上回归方程可知,云南半细毛羊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分别为373.304、385.711和425.267 kJ/kg W0.75。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云南半细毛羊每100 g日增重的ME需要量分别为1 957.9、2 072.5和2 669.3 kJ。产热量(HP)与代谢能采食量(MEI)间符合对数模型:妊娠前期,lgHP=0.000 3MEI+2.449 3(R2=0.691 8);妊娠中期,lgHP=0.000 2MEI+2.482 2(R2=0.674 8);妊娠后期:lgHP=0.000 2MEI+2.530 6(R2=0.673 0)。因此,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净能(NEm)需要量分别为281.38、303.53和339.31 kJ/kg W0.75,代谢能用于维持的效率(Km,Km=NEm/MEm)分别为0.754、0.787、0.798。
  • 夏翠, 刘月, 孙洪新, 王鸿泽, 敦伟涛, 李丽华, 杜朝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47-27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细胞壁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免疫能力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日龄和初始体重相近、生长状况良好的哺乳羔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各组开食料中酵母细胞壁添加量分别为0(Ⅰ组,作为对照组)、0.25%(Ⅱ组)、0.50%(Ⅲ组)、0.75%(Ⅳ组)。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最大、料重比(F/G)最低,其中ADG比Ⅰ组提高了23.6%(P<0.05),F/G比Ⅰ组降低了33.3%(P<0.05)。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Ⅲ组和Ⅳ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Ⅳ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较Ⅰ组和Ⅲ组分别提高了17.9%和24.8%(P<0.05)。Ⅲ组的瘤胃乳头长度分别比Ⅰ组、Ⅱ组和Ⅳ组增加了24.5%、14.7%和24.5%(P<0.05),瘤胃乳头宽度比Ⅰ组增加了26.4%(P<0.05)。Ⅲ组的回肠绒毛高度比Ⅰ组和Ⅱ组分别增加了19.0%、18.2%(P<0.05),回肠肌层厚度比Ⅰ组和Ⅱ组分别增加了32.7%、22.9%(P<0.05)。Ⅳ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比Ⅰ组和Ⅱ组分别增加了46.8%和31.3%(P<0.05);Ⅲ组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比Ⅰ组和Ⅱ组分别增加了29.4%、20.5%(P<0.05),十二指肠肌层厚度比Ⅰ组、Ⅱ组分别增加了76.9%、59.9%(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能够增强断奶羔羊的免疫能力,改变其胃肠道形态,提高生长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羔羊饲粮中酵母细胞壁的添加量以0.50%为宜。
  • 杨文军, 牟春堂, 王鹏举, 张牧州, 郑玮才, 郝小燕,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55-27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4月龄左右、体重[(22.75±1.20) 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各组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分别补饲0(对照组)、10(10GSPs组)、20(20GSPs组)、40 mg/kg BW (40GSPs组)的葡萄籽原花青素。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10GSPs和20GSPs组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GSPs和20GSPs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各组之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10GSPs和20GSPs组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GSPs、20GSPs和40GSPs组的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GSPs组的眼积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3)20GSPs组宰后1 h的红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GSPs组(P≤0.05)。20GSPs和40GSPs组的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GSPs组(P≤0.05)。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的水分、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20GSPs和40GSPs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能够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肌肉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葡萄籽原花青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0 mg/kg BW。
  • 王亚芳, 姜富贵, 成海建, 毛翠, 安文娟, 董徽, 宋恩亮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65-27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青贮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全株玉米青贮时分别添加不同青贮添加剂,试验共设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青贮添加剂)、乳酸菌组(添加5×105 CFU/g乳酸菌制剂)、有机酸组(甲酸、乙酸和丙酸按照7:1:2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添加量为4 mL/kg)、有机酸盐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按照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添加量为2 g/kg)和纤维素酶组(添加50 mg/kg纤维素酶),每组4个重复。青贮45 d后,测定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有机酸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有机酸盐组和纤维素酶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机酸盐组和纤维素酶组的相对饲喂价值和非中性洗涤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组、有机酸组、有机酸盐组和纤维素酶组的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乳酸菌组和有机酸组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消化能、代谢能、维持净能和增重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机酸盐组和纤维素酶组(P<0.05)。3)乳酸菌组、有机酸盐组和纤维素酶组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组、有机酸组、有机酸盐组和纤维素酶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机酸组和有机酸盐组的氨态氮/总氮(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机酸组和纤维素酶组的发酵系数、费氏评分、24 h干物质降解率和24 h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乳酸菌、有机酸、有机酸盐和纤维素酶对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综合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各组全株玉米青贮的综合营养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纤维素酶组 > 有机酸盐组 > 有机酸组 > 乳酸菌组 > 对照组。
  • 詹海杰, 曹亮, 郑建婷, 李燕平, 冯国亮, 牛晓艳, 詹海仙, 任克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75-27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酸化剂对商品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35日龄伊拉断奶肉兔300只(公母各占1/2),按照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6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设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和抗生素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恩拉霉素20 g/t+金霉素300 g/t),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0.3%复合酸化剂(二甲酸钾与磷酸按照3:2的比例混合制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6 d。结果表明:1)3个试验组以及抗生素对照组之间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1组上述3个生长性能指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试验1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与抗生素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3)试验1组的胴体重、半净膛屠宰率和全净膛屠宰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试验3组(P<0.05),与抗生素对照组和试验2组差异不显著(P>0.05)。4)各组试验兔的肉品质指标(物理特性、化学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所测指标得出,由二甲酸钾和磷酸按照3:2的比例混合制成的复合酸化剂可替代抗生素应用于商品肉兔饲粮中,最适添加量为0.1%。
  •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 陈文静, 丁立云, 邓勇辉, 肖俊, 章海鑫, 王生, 巫伟华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82-27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饥饿胁迫对彭泽鲫幼鱼形体指标、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肝脏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14.35±0.59) g的彭泽鲫18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设定3组试验鱼的饥饿时间分别为0(对照组)、14(S14组)和28 d (S28组)。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彭泽鲫幼鱼的体质量、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肥满度(CF)均呈下降趋势,S28组幼鱼的体质量、HSI、VSI和C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4组幼鱼的C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28组幼鱼的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28组幼鱼肌肉中C16:0、C18:1n-9、总饱和脂肪酸(SFA)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22:6n-3(DHA)、C20:4n-6(ARA)、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相对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脏中脂蛋白脂酶(LPL) mRNA相对表达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1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28组(P<0.05)。综上所述,饥饿胁迫使彭泽鲫幼鱼的体质量、HSI、VSI和CF均降低。饥饿过程中彭泽鲫幼鱼可同时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维持代谢,以利用脂肪为主。饥饿期间彭泽鲫幼鱼主要利用SFA和MUFA氧化供能,对PUFA尤其是DHA和ARA则选择性保留。
  • 吴香莹, 盛伟博, 聂琴, 经晨晨, 宁延昶, 常亚青, 宋坚, 左然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91-27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基础饲料中梯度添加酵母硒,研究其对刺参生长、抗氧化能力及夏眠前后刺参体壁硒含量的影响。试验在室内500 L的水槽中进行,以2龄刺参[初始体重为(140.00±0.21) g]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0(对照)、0.5、1.0、1.5和2.0 mg/kg]的酵母硒(饲料中总硒含量实测值依次为0.40、0.94、1.55、2.08和2.40 mg/kg),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11~14头刺参,每日投喂2次至表观饱食。试验共分为2个阶段,共计105 d。第1阶段:进行45 d的富硒饲料的饲养,待试验结束后测定增重率、抗氧化能力和体壁中硒的含量;第2阶段:于刺参夏眠结束后(有少量摄食及明显活动迹象即为夏眠结束,刺参室内夏眠期为60 d)进行取样,测定体壁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酵母硒添加水平的提高,刺参生长和抗氧化能力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饲料中添加0.5 mg/kg的酵母硒时,刺参的增重率具有最高值,且显著高于1.0 mg/kg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刺参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H-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酵母硒添加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其中0.5 mg/kg组SOD、GSH-Px、GSH-S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2.0 mg/kg组(P<0.05);0.5 mg/kg组丙二醛(MDA)含量与1.0 mg/kg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0.5 mg/kg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3组无显著差异(P>0.05)。2)夏眠前后,刺参体壁中硒元素的富集随着饲料中酵母硒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与夏眠前相比,刺参夏眠结束后各组刺参体壁硒含量较夏眠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但仍有50%以上的保留率,在1.0 mg/kg组中刺参夏眠结束后体壁中硒的保留率最低,为51.12%,在2.0 mg/kg组中硒的保留率最高,为91.38%。综上,饲料中添加0.5 mg/kg的酵母硒可以提高刺参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体壁中硒的含量,而中高剂量(1.0~2.0 mg/kg)的酵母硒会降低刺参的增重率和抗氧化能力,虽然夏眠结束后刺参体壁中硒的含量均有衰减趋势,但各组均达到富硒刺参标准(水产动物富硒标准为硒元素含量为0.5~1.0 mg/kg)。
  • 张鑫, 韩蓓, 胡俊涛, 刘令军, 陈越洋, 许文静, 苗淑彦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799-28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蛋白质利用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以确定乌鳢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以豆粕分别替代含45%鱼粉饲料中0(D1组)、20%(D2组)、30%(D3组)、40%(D4组)和60%(D5组)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44%)等脂(粗脂肪含量9%)的试验饲料,饲喂乌鳢6周。养殖试验在室内流水纤维玻璃钢桶(200 L)中进行,将225尾平均体重为(19.07±0.07) g的乌鳢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结果显示:豆粕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乌鳢的存活率(SR)没有显著影响(P>0.05)。D3、D4和D5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D1组(P<0.05),同时D4和D5组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D1、D2和D3组(P<0.05);而D1和D2组间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豆粕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乌鳢肌肉中粗蛋白质和粗灰分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乌鳢肌肉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在D1、D2和D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D4和D5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D1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D3组(P<0.05)。乌鳢肠道糜蛋白酶活性D1组与D2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肠道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以D5组最低,且D5组显著低于D1、D2组(P<0.05)。此外,豆粕替代30%~60%的鱼粉后,乌鳢肠道损伤明显,肠壁厚度不均匀,肠道褶皱短而稀疏。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生长性能、蛋白质利用及肠道组织形态不受影响的角度考虑,在含45%鱼粉的乌鳢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20%。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 郑建婷, 冯国亮, 曹亮, 李燕平, 牛晓艳, 黄淑芳, 唐耀平, 任克良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08-28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酶制剂对獭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毛皮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42日龄獭兔12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金霉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200 mg/kg复合酶制剂,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400 mg/kg复合酶制剂。预试期5 d,正试期41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獭兔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腹泻率和死亡率均以试验Ⅰ组最低。2)对照组獭兔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獭兔的钙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各组之间獭兔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獭兔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之间獭兔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獭兔的臀部被毛密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獭兔的肩部被毛密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对照组獭兔的腹部被毛密度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1),试验Ⅰ组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1)。对照组獭兔的臀部皮张厚度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酶制剂对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对粗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及被毛密度、臀部皮张厚度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以上指标,獭兔饲粮中添加2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200 mg/kg复合酶制剂效果较好。
  • 分子与细胞营养 MOLECULAR AND CELLULAR NUTRITION
  • 郭晓波, 邹田德, 杨晋, 曾永娣, 王自蕊, 游金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16-28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海藻多糖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IPEC-J2细胞加入浓度分别为0(对照)、60、120和240 μg/mL的海藻多糖处理培养基培养24 h,分析海藻多糖对IPEC-J2细胞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相关基因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60、120 μg/mL的海藻多糖可以显著上调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和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但240 μg/mL海藻多糖组occludin和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20和240 μg/mL的海藻多糖可以显著上调封闭蛋白-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120、240 μg/mL的海藻多糖可以显著上调claudin-1和ZO-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60、120和240 μg/mL的海藻多糖均显著降低了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和p65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40 μg/mL的海藻多糖显著降低了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海藻多糖可以上调IPEC-J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PEC-J2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对改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 实验方法与实验动物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ANIMAL
  • 许丽卫, 陈闻, 耿梅梅, 张丽萍, 贺珍, 袁红朝, 彭灿, 李春勇, 贺志雄, 王久荣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24-2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基于糖腈乙酰酯衍生反应的测定山羊血浆中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首先对山羊血浆用2倍体积的乙腈进行处理,离心取其上清液;再用1倍体积的水对上述沉淀进行清洗,离心取其上清液,合并2次上清液,并对其进行离心浓缩干燥,再进行糖腈乙酰酯衍生反应;衍生后的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以蜜二糖一水作为内标物,HP-5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内标物、甘露醇和乳果糖在22.7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结果表明:甘露醇和乳果糖的保留时间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5%和5.0%。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在0.18~10.00 μg/mL和0.23~1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检出限分别为0.052和0.071 μ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1.3%~72.5%和89.8%~110.0%。综上可知,本试验建立的测定血浆中甘露醇及乳果糖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动物肠道通透性评价中。
  • 朱青云, 李玉林, 谭亮, 王虹蕾, 刘立勇, 王环, 皮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31-28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分析青海省不同产地牦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牦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中的关键化合物。在青海省5个地区选取公母牦牛各3头,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鉴定的牦牛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肋间肌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从牦牛3个部位的肌肉中鉴定出3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酸类、烃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对牦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发现,8种化合物(十六醛、十八醛、壬醛、苯甲醛、正辛醇、2,3-戊二酮、3-羟基-2-丁酮、己酸)是牦牛肉中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对牦牛肉产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0份牦牛肉样品可以按照产地和草场类型划分为3类。
  • 张震宇, 赵圣国, 郑楠, 王加启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50-28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细菌脲酶结构(PDB_ID 4EP8)为靶标,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ChemDiv化合物库,结合瘤胃脲酶活性抑制试验,筛选获得1个新型瘤胃脲酶抑制剂——N-(3,4-二甲氧基苄基)-2-{(4S)-1-[2-(1H-吲哚-3-基)乙基]-2,5-二氧杂咪唑啉-4-烃基}乙酰胺,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01.4 μmol/L。瘤胃脲酶动力学试验表明,该化合物为混合性脲酶抑制剂。体外微生物厌氧培养试验表明,该化合物能抑制瘤胃微生物氨氮的生成。分子对接表明,该化合物能与脲酶活性中心内及活性中心外柔性片状区域的一些关键的氨基酸残基稳定结合。该化合物对瘤胃脲酶抑制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优化,为新型脲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 张楠驰, 李娟, 王利, 魏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61-28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羊源解淀粉芽孢杆菌fsznc-06对小鼠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36只健康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低剂量组(JD1组)和高剂量组(JD2组)每2 d灌胃1次浓度分别为1×108和1×1010 CFU/mL的羊源解淀粉芽孢杆菌fsznc-06菌悬液,灌胃量为0.3 mL/只;对照组(DZ组)每2 d灌胃1次0.9%生理盐水,灌胃量为0.3 mL/只。试验期为28 d。测定各组小鼠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生长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DZ组相比,JD1组第7、14、21和28天体增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JD2组第7和14天体增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与DZ组相比,JD1组第1~7天、第8~14天、第15~21天和第22~28天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JD2组第1~7天、第15~21天和第22~28天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2)与DZ组相比,JD1组心脏、小肠指数以及JD2组心脏、脾脏、胸腺、大肠指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JD1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JD2组血清AK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与DZ组相比,JD1组脾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量和JD2组脾脏IGF-1和干扰素α11(IFNα11)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JD1组脾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JD2组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TNF-α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4)与DZ组相比,JD1和JD2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明显提高,优势物种相对丰度也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羊源解淀粉芽孢杆菌fsznc-06可促进小鼠生长,提高免疫功能,且JD2组效果相对更佳。
  • 研究简报 SHORT COMMUNICATION
  • 杨建平, 王笑笑, 李新锋, 段海涛, 李梦云, 姚国佳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69-28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八角茴香精油和百里香精油)对5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5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3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和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死淘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的蛋黄色泽、蛋白重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Chao1指数、ACE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4)在门水平上,2组盲肠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梭形杆菌属(Fusobacterium)、瘤胃球菌科_UCG-005属(Ruminococcaceae_UCG-005)、厌氧球菌属(Anaerotrun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球菌科_UCG-014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克里斯滕森菌科_R-7族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的相对丰度有降低趋势(P=0.060)。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能够改善58周龄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加深蛋黄颜色,提高盲肠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盲肠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改善盲肠肠道菌群结构。
  • 孙浩政, 锡建中, 朱亚昊, 陈祥宇, 郝二英, 黄晨轩, 陈辉, 许利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80-28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与肠道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44周龄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海兰灰蛋鸡400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在试验开始时,试验组在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1.67×1012 CFU/L),集中2 h内饮完,对照组正常饮用普通水。在添加植物乳杆菌24 h后开始采样,采样期为3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可显著提高第1~15天和第16~30天的平均蛋重(P<0.05),显著降低第1~15天的死淘率(P<0.05)。2)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蛋黄抗体水平有提升作用,第30天试验组蛋黄禽流感H9亚型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第1天、第15天、第30天)、免疫球蛋白G (IgG)(第1天、第15天、第30天)、免疫球蛋白M (IgM)(第1天、第30天),干扰素-γ(IFN-γ)(第15天、第30天)、白细胞介素-2(IL-2)(第1天)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含量(第1天、第15天、第30天)(P<0.05或P<0.01)。4)添加植物乳杆菌后第1天,试验组蛋鸡各肠段肠道黏膜IFN-γ、IL-2(空肠、回肠、盲肠)与sIg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添加植物乳杆菌后第15天,试验组蛋鸡空肠黏膜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可增加蛋鸡的平均蛋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赵睿, 张博, 夏芳, 唐静, 侯水生, 吕丽华, 冯焱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89-28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及血浆、蛋黄、蛋清中核黄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80只40周龄产蛋期北京鸭母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鸭。各组分别饲喂核黄素水平为1.48、3.98、6.48、11.48和16.48 mg/k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周。结果显示:1)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的体重、产蛋率、蛋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的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黄重及蛋黄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的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血浆、蛋黄、蛋清中核黄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核黄素水平提高,各组血浆、蛋黄和蛋清中核黄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当饲粮核黄素水平提高至11.48 mg/kg时,血浆、蛋黄和蛋清核黄素含量均达到稳定。由此可见,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血浆、蛋黄和蛋清中核黄素的含量有提高作用。分别以血浆、蛋黄和蛋清中核黄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产蛋期北京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6.91、5.04和8.02 mg/kg。
  • 李子南, 李大彪, 邢媛媛, 金亚亚, 母晓佳, 曹越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896-29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葡萄糖摄取和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中国荷斯坦奶牛BMCEs纯化培养后,选取第2代细胞,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置4个组,分别向培养基中添加0(对照)、5、10、20 mmol/L葡萄糖,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葡萄糖能显著提高BMCEs相对增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 mmol/L组BMECs的葡萄糖相对摄取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10~20 mmol/L组BMECs的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葡萄糖转运载体8(GLUT8)、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2)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4)与对照组相比,10 mmol/L组αs1-酪蛋白(CSN1S1)、κ-酪蛋白(CSN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真核翻译启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真核翻译启始因子4E(eIF4E)和核糖体p70s6激酶(S6K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添加10~20 mmol/L葡萄糖能够促进BMECs对葡萄糖的摄取,上调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于春微, 李冬芳, 刘世雄, 郝凌魁, 高民, 胡红莲, 刘大程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904-2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β-葡聚糖对绵羊淋巴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建立体外脂多糖(LPS)诱导绵羊淋巴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对照)、5、10、20、50、100 μg/mL]的酵母β-葡聚糖,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酵母β-葡聚糖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用生物化学法测定酵母β-葡聚糖对绵羊淋巴细胞抗氧化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0 μg/mL酵母β-葡聚糖作用于淋巴细胞,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变化(P>0.05),当使用50 μg/mL酵母β-葡聚糖处理淋巴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在LPS作用于淋巴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较,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多(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10 μg/mL酵母β-葡聚糖作用6 h后,与LPS组相比较,淋巴细胞内SOD和CAT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GSH-Px活性显著增强(P<0.05),MDA和ROS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LPS可诱导绵羊淋巴细胞氧化应激,酵母β-葡聚糖可抑制LPS诱导的淋巴细胞氧化损伤,对LPS诱导的绵羊淋巴细胞氧化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 孟芳, 刘立山, 郎侠, 王彩莲, 吴建平, 周瑞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911-29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纤维素酶对断奶羔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精料中分别添加0(CON组,作为对照)、280 000(T1组)、300 000(T2组)、320 000 U/kg纤维素酶(T3组),按照精粗比为36.45:63.55制成基础饲粮作为发酵底物,分别测定在不同发酵时间(0、1、2、4、8、12、24、48和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发酵参数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T2组干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但处理和发酵时间对上述指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DMD呈现逐渐升高趋势,NH3-N和MCP浓度变化趋势相反,NH3-N浓度在发酵2、8 h时出现峰值,而MCP浓度在发酵2、8 h时出现谷值。处理和发酵时间对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乙丙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T2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处理和发酵时间对上述指标均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T2组α-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处理和发酵时间对α-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α-淀粉酶活性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在发酵4、12 h出现峰值,在发酵2、8、24 h时出现谷值;蛋白酶活性在发酵前4 h呈逐渐降低趋势,之后呈现波动变化趋势;T3组纤维素酶在发酵4 h低于其他组,T2组在发酵8 h高于其他组,T1组在发酵24 h低于其他组。综上所述,精料中添加300 000 U/kg外源纤维素酶能够提高断奶羔羊饲粮体外DMD,促进体外瘤胃发酵,增强MCP的合成,提高NH3-N的利用率,并能提高纤维素酶、α-淀粉酶活性,但对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 朱波, 钟蕾, 赵青海, 戴振炎, 陈开健, 胡毅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921-29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针菇菌渣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20.02±0.03) g的草鱼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金针菇菌渣添加水平为5%(Ⅰ组)、10%(Ⅱ组)和15%(Ⅲ组)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Ⅰ组草鱼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Ⅲ组(P<0.05);各组间草鱼的饲料系数、存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肠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2)Ⅰ组肠道淀粉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5)。3)Ⅰ组肠道绒毛高度、杯状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组肠道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Ⅰ组血清补体4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Ⅲ组血清补体3、免疫球蛋白M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Ⅲ组血清抗超氧阴离子活性显著降低(P<0.05),Ⅲ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料金针菇菌渣添加水平为5%时可提高草鱼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组织结构,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综合草鱼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饲料金针菇菌渣添加水平以不高于10%为宜。
  • 高淼, 张文平, 周秋白, 张正洲, 王自蕊, 王颖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6): 2930-29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运用形态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仔、稚和幼鳅(1~70日龄)的形态、生长及消化道组织的发育情况。取1 500尾由同一对亲鳅孵化出的仔鳅,共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尾,饲养70 d。结果表明:1)泥鳅体长(L)和体重(W)的关系为:W=0.008 8L3.019 8R2=0.994 0)。2)刚孵出的仔鳅体色透明,具外鳃,带有卵黄囊,消化道为1条闭合的直形管道,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3日龄时仔鳅卵黄囊近消失,消化道中出现食物残迹,肛门与外界相通。5日龄稚鳅外鳃显现退化,鳃骨膜向后延伸,出现内鳃丝,肠道内黏膜皱褶明显增加,前、中肠可见清晰的纹状缘。15~25日龄幼鳅外鳃完全消失,前、中和后肠组织结构差异明显,前肠的肌肉层壁变厚、黏膜皱褶加深,中肠黏膜皱褶较前肠短,前、中肠内纹状缘明显,后肠黏膜皱褶平缓,黏膜上皮层薄而透明,黏膜下层分布丰富的微血管网。综上,泥鳅属于等速生长类型;3日龄仔鳅从内源性营养转化为外源性营养;4~15日龄仔稚鳅肠道消化和气呼吸的功能尚不完善;16~25日龄幼鳅的肠道结构发育基本完成,消化功能已经趋于完善,后肠具有较完善的气呼吸的功能,结合泥鳅肠道发育提供适口的饵料,利用好鳃和肠道气呼吸双功能有利于提高仔稚鳅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