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15
  

  • 全选
    |
    目录 Contents
  •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特约稿 INVITED REVIEW
  •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01-68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脂肪组织发育和沉积与动物的生长、生产效率、繁殖以及产品品质密切相关,同时,脂肪的过度沉积也直接与人类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紧密关联。因此,如何调控脂肪沉积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脂肪干细胞分化聚酯与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在概述了脂肪组织种类和mRNA m6A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mRNA m6A修饰对动物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并阐述了营养素通过mRNA m6A修饰调控动物脂肪沉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精准调控动物脂肪沉积进而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 综述 REVIEW
  • 赵梦迪, 李光玉, 刘可园, 周宁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17-68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健康和福利是密不可分的,而且饲粮已经被证实能改变犬、猫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犬、猫肠道菌群会通过发酵分解利用未被肠道消化酶消化的食糜中的营养物质,来调控自身生长和繁殖,并且会进一步促进宿主的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调节肠道健康。近几十年来,对于犬、猫肠道健康和肠道菌群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保证犬、猫的健康和改善宠物福利。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饲粮对犬、猫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益生菌等几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在犬、猫饲粮中应用的新成果。
  • 康克浪, 宋泽和, 张海涵,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30-68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木质化鸡胸肉(WB)是一种发生在肉鸡胸大肌上的肌肉疾病。WB在快大型肉鸡中发病率较高,可显著降低鸡胸肉的肉品质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给肉鸡饲养行业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对肉鸡生长速度和胸肌率的过度选育可能造成了WB的高发病率;此外,饲粮营养水平、饲养管理、孵化温度和品种也与WB的发病率有较大关联。降低饲粮中赖氨酸与蛋白质比率、限饲及饲粮中添加一定的抗氧化剂和微量元素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降低WB的发病率。本文综述了WB的特点、可能的形成原因及生产中降低WB发生率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快大型肉鸡养殖业中降低WB发病率和降低WB带来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 安济山, 万发春, 沈维军, 兰欣怡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42-68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畜牧养殖生产系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占全球人为总量的14.5%,其中反刍动物胃肠道发酵和粪便少量分解产生的甲烷既是饲粮能量的损失,又是加剧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营养干预、饲养管理、遗传选育和粪污处理等多维度论述国内外调控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学者研究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的技术提供参考。
  • 永锋, 刘博, 韩蕊, 车东升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51-68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饲粮纤维作为猪饲粮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对调控生猪生产性能、调节饲粮营养水平和改善肠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饲粮纤维在改善猪肉品质方面也显现出重要潜在作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饲粮纤维影响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方面研究展开综述,重点阐述了饲粮纤维对猪生产性能、肌纤维特性和肉品质的影响,为饲粮纤维的合理高效化利用和改善猪肉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 秦昆鹏, 李响, 尹月, 赵玉蓉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60-68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鸡的脂肪生成过程包括肝脏内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肝脏内甘油三酯(TG)的合成、脂蛋白的分泌和和降解以及TG再合成在内的多个步骤。鸡脂肪生成的调控与鸡脂肪沉积相关,可以直接影响家禽养殖生产效益。本文对鸡的脂肪生成过程进行概述,并对其基因、转录因子、转录后miRNA、激素水平、营养的调控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调控鸡脂肪生成、减少非必要脂肪沉积、提高家禽养殖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 范玥, 李胜利, 孔凡林, 王蔚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73-6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淀粉消化率是影响玉米作为泌乳奶牛能量来源的关键营养参数。湿贮玉米由于具有高瘤胃淀粉消化率的特点,近年来在生产上逐渐受到推广。然而,由于制作工艺不成熟,湿贮玉米质量参差不齐,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造成困难。本文阐述湿贮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其对奶牛泌乳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的影响,旨在为湿贮玉米在生产中的使用和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 伍梓斌, 赵超, 佘远航, 刘德武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81-68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妊娠后期是奶牛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之一,该时期若出现热应激会影响奶牛和犊牛的生产性能。本文围绕奶牛的乳腺发育、新陈代谢、免疫功能以及犊牛的发育、免疫状态和生产力等,综述了妊娠后期热应激对奶牛及初生犊牛的影响,旨在为妊娠后期热应激奶牛的饲养管理及奶牛场高效生产管理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朱振宇, 杨成, 王明根, 郭雪峰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894-69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羔羊时期肠道发育直接影响成年后的生产性能。羔羊肠道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母体营养水平,饲粮能量、蛋白质和纤维物质,以及肠道微生物等,其中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早期能量和蛋白质缺乏会抑制肠道组织生长。本文综述了羔羊肠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影响羔羊肠道发育的主要因素,为羔羊的早期科学饲养提供参考,并对羔羊肠道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 曾佳, 徐连彬, 张晨, 刘红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04-6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频发,反刍动物因其不耐热的特点易在夏季高温天气遭受热应激,进而影响其乳产量和乳品质。热应激已经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乳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但目前尚不清楚热应激对其具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此,本文系统综述了热应激对乳中脂肪酸组成、物质代谢过程和乳腺乳合成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期为缓解反刍动物热应激并完善精准营养饲喂提供理论参考。
  • 邱晓媛, 郭广振, 吴鹏鑫, 尹福泉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11-69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禁抗"大背景下,寻找能代替抗生素的安全替代物成为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防御素作为新型生物活性肽,是抗菌肽成员之一,性质稳定、抗菌谱广,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物。本文就防御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畜牧业的应用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以期为防御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余建, 余可佳, 蒋桂韬, 范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17-6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木质素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天然高分子酚类聚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糖尿病及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能成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本文就木质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与其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将木质素开发成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 杨世慧, 王军, 秦永发, 黄家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27-6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谷胱甘肽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非蛋白硫醇肽。在细胞中,谷胱甘肽能够清除自由基、转导信号、保持膜的完整性以及在营养限制期间作为氮和硫的来源。同时,谷胱甘肽在动物生长发育、免疫、解毒、抵抗氧化应激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谷胱甘肽的生理功能、发酵生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谷胱甘肽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 董霞, 朱研, 沈林園, 赵叶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36-6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短链脂肪酸(SCFAs)是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之一,在维持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TJ)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CFAs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配体,可通过调节炎症小体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增强肠道上皮细胞间TJ的完整性。本文就SCFAs对肠上皮TJ的影响及机制作一简要概述。
  • 王瑶瑶, 高品一, 李丹琦, 刘学贵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43-6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饲料禁抗"的时代,研究安全高效、无残留的新型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对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植物提取物因具有资源丰富、生物功效多样、绿色安全及易于吸收等优势,已成为饲料添加剂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其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一直是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建立的技术问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结合分子网络(MN)在植物提取物成分检测方面具有精密度高、可视化程度强等特色。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C-MS/MS技术结合MN在植物提取物成分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旨在为饲用植物提取物的成分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RESEARCH PAPER
  • 袁带秀, 谭碧娥, 查安东, 廖鹏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53-69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杜仲黄酮(EUF)对呕吐毒素(DON)诱导的断奶仔猪生长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与炎性损伤的干预效应。选择24头初始体重为(6.50±0.28) 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组,基础饲粮)、DON组(饲粮中含1.5 mg/kg DON)、DON+EUF组(饲粮中含1.5 mg/kg DON和100 mg/kg EUF),每组8头,每头为1个重复。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与Control组相比,DON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F/G显著升高;DON+EUF组的ADG、ADFI和F/G与Control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ADG显著高于DON组(P<0.05),F/G显著低于DON组(P<0.05)。与Control组相比,DON组的肝脏和脾脏相对指数显著升高(P<0.05)。2)与Control组相比,DON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提高(P<0.05);DON+EUF组血清ALP活性显著低于DON组(P<0.05)。3)与Control组相比,DON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DON组相比,DON+EUF组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和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DON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提高(P<0.05),DON+EUF组血清IL-6、IL-1β和TNF-α含量则较DON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EUF对于缓解DON诱导的断奶仔猪生长抑制与肝脏、脾脏病变,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与抗炎能力具有一定效果。
  • 王富辰, 郑立发, 王亮, 秦小童, 石宝明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62-69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浓缩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7.17±0.15)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2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各阶段基础饲粮分别为70%玉米+30%浓缩料、75%玉米+25%浓缩料和80%玉米+20%浓缩料,干发酵组、湿发酵组分别饲喂以等量干发酵浓缩料、湿发酵浓缩料替代基础饲粮中全部浓缩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16 d (25~50 kg阶段,36 d;51~75 kg阶段,32 d;76 kg~出栏阶段,48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初始体重、中期体重、结束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发酵组第1~116天和第37~68天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干发酵组第69~116天的ADFI显著降低(P<0.05),湿发酵组第69~116天的ADFI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和湿发酵组相比,干发酵组第37~68天和第69~116天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干发酵组和湿发酵组的血浆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湿发酵组的血浆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3)各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眼肌面积、皮厚和背膘厚没有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干发酵组和湿发酵组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湿发酵组的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与干发酵组相比,湿发酵组的肉色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肉色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和干发酵组相比,湿发酵组的肉色黄度(b*)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发酵浓缩料能够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善肉品质。在提高生长性能方面,干发酵浓缩料优于湿发酵浓缩料;在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肉品质方面,湿发酵浓缩料优于干发酵浓缩料。
  • 邹雨虹, 陆妍, 臧建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71-69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和冬季半封闭猪舍环境条件对生长猪饮水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10±7)日龄"杜×长×大"生长猪,在夏、冬2个季节,测定并统计分析河北省承德地区某试验猪舍内外环境温湿度、猪总饮水量、浪费水量和生产性能的异同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季和冬季猪饮用水日平均温度分别为(21.65±0.09)℃和(10.05±0.72)℃,舍内0.5 m平均温度分别为(23.41±0.19)℃和(10.13±0.33)℃,舍内0.5 m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2.11±1.70)%和(63.32±1.60)%;舍内1.0和1.5 m平均温湿度与舍内0.5 m接近,变化幅度均在2℃或6%;试验期间夏季和冬季舍外平均温度分别为22.4和-7.9℃。2)夏季试验期,每头猪的平均总耗水量约为冬季的5倍。3)夏季和冬季猪的平均日真实饮水量分别为(22.72±0.83) L和(3.64±0.08) L。其中,冬季猪的平均日真实饮水量与舍内0.5和1.5 m温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舍内1.0 m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夏季猪的平均日真实饮水量与舍外最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4)夏季和冬季猪平均日浪费水量分别为(8.10±0.70) L和(3.30±0.09) L。5)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在夏季较低(2.2 kg),冬季较高(2.6 kg);夏季猪的平均日增重较低(810 g),冬季较高(940 g)。夏季和冬季猪的料重比分别为2.67和2.75;夏季猪的水料比达到10.50,冬季仅为1.40。由此可见,北方半封闭式猪舍内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会影响猪的用水量和生产性能;与冬季相比,夏季猪舍内环境温度较高,猪真实饮水量、浪费水量和水料比均较高,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较低。
  • 李琴, 赵献芝, 王丽辉, 张克山, 谢友慧, 李静, 王启贵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84-69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鹅剩余采食量(RFI)及其与体重(BW)、采食量(FI)、平均日增重(ADG)、饲料转化率(FCR)的关系。采用单笼饲养方法,在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13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7.25%的营养水平下,测定240只渝州白鹅Ⅲ系公鹅3、4、6、8、10周龄的FI和BW,获得了3~4周龄、4~6周龄、6~8周龄、8~10周龄、3~6周龄、4~8周龄、3~8周龄、3~10周龄试验鹅的RFI、FI、ADG、FCR及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在各测定阶段,试验鹅RFI变异大,其中4~8周龄RFI最高为2 157.02 g,最低为-2 482.46 g,3~8周龄RFI最高为2 675.55 g,最低为-2 476.00 g,3~10周龄RFI最高为1 845.27 g,最低为-2 488.97 g,表明RFI的选择空间大;试验鹅各阶段RFI与FI几乎均呈正相关,其中3~10周龄RFI与FI的相关系数为0.689(P<0.01),提示RFI的选择可影响FI;试验鹅各阶段RFI与FCR呈正相关,其中3~6周龄、4~8周龄、3~8周龄、3~10周龄试验鹅RFI与FC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1、0.604、0.651和0.572(P<0.01),表明RFI可以有效反映鹅的饲料利用效率;4~8周龄、3~8周龄试验鹅RFI与全期(3~10周龄) F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0.525(P<0.01),表明4~8周龄、3~8周龄试验鹅RFI能够较好反映全期的FCR。试验鹅各阶段RFI与BW、ADG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存在较低的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表明RFI的选择基本不受BW或ADG的影响。由此得出,在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13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7.25%的营养水平下,各阶段试验鹅RFI变异大,与FI、FCR呈正相关,与BW、ADG不存在显著相关或存在较低的负相关,对RFI进行选择可影响FI而不影响BW或增重,可有效改善渝州白鹅的饲料利用效率。
  • 陈继发, 张佳鑫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6994-70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MA)与有机酸(OA)或植物精油(EO)的复合物对蛋鸡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70只健康的29周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5 g/kg MA-OA复合物、0.70 g/kg MA-EO复合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MA-OA复合物或MA-EO复合物显著降低了回肠产气荚膜梭菌相对数量(P<0.05),显著下调了回肠黏膜髓样分化因子88和白细胞介素-1β 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了回肠蔗糖酶活性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饲粮添加MA-EO复合物显著上调了回肠黏膜闭合蛋白-5(claudin-5) 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饲粮添加MA-OA复合物显著降低了回肠沙门氏菌相对数量(P<0.05),显著下调了回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 p65 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了回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MA-OA复合物或MA-EO复合物均可提高蛋鸡的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健康。
  • 刘玮, 韩海霞, 李大鹏, 陶家树, 雷秋霞, 周艳, 刘杰, 王杰, 曹顶国, 李福伟, 邵庆平, 李惠敏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02-70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组织形态以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32只健康的3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饲养密度组(LSD组)、中饲养密度组(MSD组)和高饲养密度(HSD)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LSD组为625 cm2/只,MSD组为470 cm2/只,HSD组为375 cm2/只。饲养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显示:1) LSD组和MSD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均显著高于HSD组(P<0.05),LSD组和MSD组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HSD组(P<0.05),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平均蛋重的趋势(P=0.092);2) LSD组和MSD组羽毛评分显著高于HSD组(P<0.05);3) 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蛋重(P=0.082)、蛋壳强度(P=0.081)和蛋壳比例(P=0.083)的趋势;4) 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增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趋势(P=0.084),LSD组和MSD组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HSD组(P<0.05),HSD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的趋势(P=0.074),LSD组和MSD组盲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HSD组(P<0.05);5) 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趋势(P=0.073)。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养产蛋鸡宜采用中密度(470 cm2/只)饲养模式。
  • 雷梦, 黄晨轩, 郝二英, 陈一凡, 王德贺, 石雷, 杨亚维, 李飞宇, 陈辉, 刘亚娟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13-70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非禁食法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卵泡数量和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选取180只健康、体重相近、产蛋率基本一致的90周龄大午金凤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组(非禁食组)采用非禁食法对蛋鸡进行换羽,负对照组不进行集中换羽处理,正对照组(禁食组)采用禁食法进行换羽。结果显示:1)非禁食组蛋鸡在第16天停止产蛋,第40天体重下降到标准范围(25%~35%),恢复饲喂基础饲粮14 d后开始产蛋,第20天产蛋率达48.8%,第29天产蛋率达85%以上,整个试验期无死亡现象。2)换羽后二次产蛋高峰期,非禁食组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与禁食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3)换羽期间,非禁食组排卵前卵泡(PF)、小黄卵泡(SYF)和大白卵泡(LWF)数量较负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换羽后,非禁食组卵泡数量逐渐增加,至二次产蛋高峰期时3组无显著差异(P>0.05)。4)换羽后,非禁食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和孕酮(Prog)含量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但与禁食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非禁食法换羽可激发后期蛋鸡卵巢潜力,改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降低死亡率,在生产中替代禁食法换羽可在保障动物福利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益,对于蛋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简谊龙, 李璐, 陈跃平, 周岩民, 刘强, 庄苏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24-70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改性凹凸棒石对开产前海兰褐蛋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250、500和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的饲粮。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改性凹凸棒石能够线性提高蛋鸡1~30日龄平均日采食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日龄,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蛋鸡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60日龄,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血清和5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90日龄,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30日龄,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蛋鸡回肠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60日龄,250和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空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含量和回肠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回肠s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空肠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90日龄,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回肠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30日龄,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蛋鸡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5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回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提高(P<0.05);90日龄,500和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回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90日龄,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蛋鸡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脂多糖(LP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6)与对照组相比,60日龄,500和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蛋鸡空肠闭锁蛋白(OCL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90日龄,1 00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回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250 mg/kg改性凹凸棒石添加组回肠黏蛋白2(MUC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改性凹凸棒石能够提高开产前海兰褐蛋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在本试验中,饲粮中改性凹凸棒石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 000 mg/kg。
  • 柴晓莹, 王艳, 贾小水, 马文峰, 曹忠洋, 王占彬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38-70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70只产蛋率相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外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 mg/kg GOD (活性为1 000 U/g),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显示:1)150 mg/kg GOD组和300 mg/kg GOD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0 mg/kg GOD组的平均日产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与150 mg/kg GOD组(P<0.05),150 mg/kg GO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00 mg/kg GOD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0 mg/kg GO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破壳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0或300 mg/kg GOD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饲粮中添加300 mg/kg GOD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绒隐比(P<0.05)。3)饲粮中添加300 mg/kg GOD对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门水平上极显著增加螺旋菌门(Spirochaetes)、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的相对丰度(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P<0.05或P<0.01),在属水平上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拟杆菌属(Bacteroides)、未分类的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_unclassified)、瘤胃球菌科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或P<0.01),显著降低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GOD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性能,改善肠道组织形态,对蛋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优化了盲肠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 林标声, 何玉琴, 谢璐娜, 周孝琼, 罗建, 李焰, 戴爱玲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49-7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肉鸡肌肉风味物质含量、肠道转录组及菌群组成的影响。选择60日龄河田肉鸡18 000羽,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菌酶协同发酵饲料,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胸肌的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肌苷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腿肌的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蛋白质、胆固醇、牛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出7 75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3 833个基因上调表达,3 918个基因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表明,富集到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最多类别是对压力的反应、免疫系统过程和免疫反应。KEGG通路富集表明,上调DEGs在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甲型流感、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黏附因子和凋亡相关通路中显著富集。菌群组成分析表明,整体上2组肉鸡肠道不同区段菌群的数量均为盲肠>直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门水平上,试验组各对应肠道区段样本菌群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降低;属水平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另支菌属(Alistipes)等有益菌属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属(Bacteroide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大肠杆菌-志贺菌群(Escherichia-Shigella)、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等病原菌属相对丰度降低。不同肠道区段菌群组成差异较大,2组样品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菌群组成较为相近,可以较好地聚类在一起;但盲肠、直肠与它们的菌群组成差异较大,无法聚类在一起。线性判别分析(LEFSe)表明,弯曲杆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等肠道常见病原菌群在对照组肠道样本中的相对丰度最高,而乳球菌属、乳杆菌属、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群等益生菌在试验组中相对丰度最高。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0%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有利于提高肉鸡风味物质含量,加强氨基酸、次级产物及免疫功能等代谢通路基因的上调差异表达,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对病原菌免疫、调节肉鸡肠道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赵子涛, 吴永保, 庄蕾, 曹俊婷, 刘迎, 杨培龙, 闻治国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63-70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橡胶籽油(RSO)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86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1%大豆油),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Ⅰ组)、2%(Ⅱ组)和4% RSO (Ⅲ组)的试验饲粮。各组均在高温环境[(34±2)℃]饲养,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和Ⅲ组42日龄体重极显著升高(P<0.01),1~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升高(P<0.01),1~42日龄料重比(F/G)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和Ⅲ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降低(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Ⅱ组和Ⅲ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Ⅰ组和Ⅱ组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和Ⅲ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Ⅱ组和Ⅲ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RSO可改善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 黄泰来, 金睿, 温建崇, 谭华, 雷华英, 曹满湖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72-70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桑叶提取物对肉鸡腹脂沉积及其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选用192羽1日龄健康、体型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800和1 200 mg/kg桑叶提取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56 d,分2个阶段,即1~21日龄(前期)和22~56日龄(后期)2个阶段。本试验检测了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中与脂肪代谢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桑叶提取物对肉鸡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均显著降低肉鸡2个阶段的腹脂沉积量(P<0.05);3)饲粮中添加800和1 200 mg/kg桑叶提取物分别显著降低了前期和后期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肝脏中TC含量(P<0.05);4)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均显著提高了肝脏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800和1 200 mg/kg的桑叶提取物显著降低了肝脏中调控脂肪酸合成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400、800和1 200 mg/kg的桑叶提取物可以降低AA肉鸡腹脂沉积,其发挥降脂功效的作用原理是:显著上调肝脏中AMPKα基因表达和下调SREBP-1cFASACC等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减少脂肪的合成,减少肝脏和血清中TC的含量。因此,其作用机理与AMPK/SREBP-1c/ACC通路有关。
  • 邓沛杰, 宋泽和, 罗国升, 刘亚力, 蒋小丰, 刘自逵,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82-70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攻毒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用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鸡720只,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采用2×4因子设计,在攻毒与不攻毒的基础下,分别设置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3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基础饲粮+5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基础饲粮+12 mg/kg恩拉霉素。攻毒组肉鸡分别于14日龄攻毒球虫、19~21日龄攻毒产气荚膜梭菌。肉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攻毒显著提高了肉鸡22~42日龄的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肉鸡28、35日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及35日龄血清脂多糖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肉鸡28、35日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了肉鸡28、35日龄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了肉鸡28、35日龄空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核转录因子-κB (NF-κB)、白细胞介素-6(IL-6) mRNA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肉鸡28日龄空肠白细胞介素-12(IL-12) mRNA表达量(P<0.05)。2)与基础饲粮、添加5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相比,添加3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肉鸡1~21日龄、22~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末重(P<0.05),显著降低了肉鸡22~42日龄的料重比(P<0.05)。与基础饲粮相比,添加5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肉鸡28日龄血清脂多糖含量(P<0.05),添加3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肉鸡28、35日龄的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添加12 mg/kg恩拉霉素、3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肉鸡35日龄的空肠TNF-αNF-κBIL-6 mRNA表达量(P<0.05)。3)攻毒与饲粮对肉鸡22~42日龄料重比、35日龄肠道形态(除空肠隐窝深度)、28日龄空肠NF-κBIL-6 mRNA表达量以及35日龄空肠TNF-αNF-κBIL-6 mRNA表达量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P<0.05)。由此可见,枯草芽孢杆菌能缓解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攻毒对肉鸡造成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长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且添加3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优于添加500 mg/kg。
  • 齐茜, 于彩云, 齐丽娜, 张鑫, 张莉莉, 王恬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094-7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反式茴香脑(AN)对肉鸡体内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体外试验:选用强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作为阳性对照,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系统评价AN的抗氧化能力,AN纯品的抗氧化能力表示为半抑制浓度(IC50)。体内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25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4个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00、400和600 mg/kg的AN (分别为AN 0、AN 200、AN 400和AN 600组)。试验期共42 d,分为生长前期(1~21日龄)和生长后期(22~42日龄)。结果表明:1) AN清除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6.26、6.98和7.82 mg/mL,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较弱。2)与AN 0组相比,AN 400组22~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AN 200组1~42日龄ADFI显著提高(P<0.05);AN对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21日龄抗氧化能力,与AN 0组相比,AN 200、AN 400和AN 600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AN 400和AN 600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AN 600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AN 200和AN 400组肝脏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AN 200、AN 400和AN 600组肝脏CAT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AN 400和AN 600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AN 600组肝脏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42日龄抗氧化能力,与AN 0组相比,AN 400和AN 600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AN 200和AN 400组肝脏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AN 200组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T-AOC显著提高(P<0.05);AN 200组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Px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AN有一定的清除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作用,但总体抗氧化效果弱于强抗氧化剂BHT。AN可提高AA肉鸡血清、肝脏和胸肌抗氧化能力,减少血清和肝脏MDA的生成。本试验条件下,AN作为抗氧化剂在AA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0 mg/kg。
  • 黄金贵, 张勇, 李方方, 张瑞阳, 尹达菲, 李雪平, 尹孟慧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109-7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探讨不同剂量的植物乳杆菌后生元(PLP)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旨在确定PLP在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选用1日龄健康且重量相近的爱拔益加(AA)雄性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PLP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0、400、600和800 g/t的PLP,饲养至第42天进行屠宰、采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00和800 g/t PLP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1~14日龄肉鸡的末重(P<0.05或P<0.01),添加400、600和800 g/t PLP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1~14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添加400和800 g/t PLP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1~14日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或P<0.01);饲粮中添加400 g/t PLP极显著提高了15~28日龄肉鸡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极显著降低了15~28日龄肉鸡的料重比(P<0.01);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g/t PLP显著提高了1~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欧洲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1~42日龄肉鸡的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600 g/t PLP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的十二指肠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盲肠微生物的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Chao1指数、ACE指数以及有益菌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对肉鸡生长性能指标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PLP在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455~490 g/t。
  • 宋琼莉, 宋文静, 邹志恒, 陈小连, 韦启鹏, 刘林秀, 熊平文, 杨亭, 饶煜玲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120-71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黄芪素和复合益生菌联合添加替代抗生素对宁都黄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宁都黄鸡母鸡648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抗生素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金霉素的饲粮;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丁酸钠和500 mg/kg黄芪素的饲粮;Ⅳ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丁酸钠和200 mg/kg复合益生菌的饲粮;Ⅴ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黄芪素和200 mg/kg复合益生菌的饲粮;Ⅵ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丁酸钠、500 mg/kg黄芪素和200 mg/kg复合益生菌的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Ⅳ组、Ⅴ组和Ⅵ组宁都黄鸡56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Ⅲ组、Ⅳ组、Ⅴ组和Ⅵ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相比,Ⅵ组F/G显著降低(P<0.05)。2)与Ⅱ组相比,Ⅲ组、Ⅳ组、Ⅴ组和Ⅵ组宁都黄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Ⅳ组、Ⅴ组和Ⅵ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Ⅰ组相比,Ⅲ组和Ⅳ组宁都黄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Ⅳ组和Ⅴ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Ⅲ组、Ⅳ组和Ⅴ组空肠V/C值显著提高(P<0.05),且均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4)与Ⅱ组相比,Ⅲ组和Ⅵ组宁都黄鸡盲肠菌群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P<0.05);Ⅲ组和Ⅴ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Ⅲ组、Ⅴ组和Ⅵ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丁酸钠、黄芪素和复合益生菌联合添加能够提高宁都黄鸡的生长性能以及血清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改善小肠形态结构,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健康,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质。
  • 李亚莉, 张蒙, 常强强, 杨玉, 孙天原, 郭彦, 刘晓霞, 张俊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133-7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贵妃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CLA含量、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体重接近且健康的55日龄贵妃鸡公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0%大豆油;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和2.0% CLA,并以对应的CLA替换等量大豆油。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和2.0% CLA显著降低贵妃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0% CLA显著降低贵妃鸡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饲粮添加1.0%和1.5% CLA极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CLA均极显著提高贵妃鸡胸肌和腿肌CLA含量(P<0.01),并均以2.0% CLA添加组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 CLA显著降低贵妃鸡胸肌亮度(L*)值和剪切力(P<0.05),饲粮添加2.0% CLA显著降低贵妃鸡腿肌L*值和剪切力(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CLA均极显著降低贵妃鸡血清、腿肌和胸肌丙二醛(MDA)含量(P<0.01),饲粮添加2.0% CLA极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1),饲粮添加1.0%、1.5%和2.0% CLA均极显著提高胸肌GSH-Px活性(P<0.01),饲粮添加1.0% CLA极显著提高腿肌GSH-Px活性(P<0.01);贵妃鸡血清和肌肉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饲粮CLA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6)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CLA均极显著提高贵妃鸡胸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 mRNA相对表达量(P<0.01),饲粮添加1.0%、1.5%和2.0% CLA均显著提高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和CAT 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1.5% CLA显著提高贵妃鸡腿肌SOD1 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1.0%、1.5%和2.0% CLA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腿肌CATSOD2 mRNA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饲粮添加1.0%和1.5% CLA显著提高腿肌GPX1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贵妃鸡基础饲粮中添加CLA可以降低料重比,调控脂质代谢,提高胸肌和腿肌CLA含量,改善肉品质,并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维持机体健康;本试验条件下,贵妃鸡饲粮中以添加2.0% CLA较为适宜。
  • 李立煊, 张克英, 丁雪梅, 白世平, 王建萍, 吕莉, 玄玥, 曾秋凤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145-7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拟通过饲养试验来评估植物精油共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并通过线性和二次曲线分析来探讨其在肉鸭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48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组,植物精油共晶(百里香酚和香芹酚1:1的共晶体,其有效含量为50%)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15、30、60和120 mg/kg,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试验期35 d,分为早期(1~14日龄)和后期(15~35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植物精油共晶对肉鸭的生长性能和盲肠食糜总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添加量的增加,线性降低了肉鸭早期死亡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添加量的植物精油共晶,14日龄肉鸭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14日龄的绒隐比和35日龄的空肠隐窝深度均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60和120 mg/kg的植物精油共晶显著提高了14日龄肉鸭绒毛高度(P<0.05),但35日龄的绒毛高度却显著降低(P<0.05),饲粮添加30 mg/kg的植物精油共晶显著提高了肉鸭空肠的绒隐比(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20 mg/kg的植物精油共晶显著提高了35日龄的空肠食糜淀粉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35日龄时,在饲粮中添加60和120 mg/kg的植物精油共晶显著增加了回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P<0.05),添加30和120 mg/kg植物精油共晶显著升高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P<0.05)。以上结果提示,植物精油共晶作用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以肠道形态为标识,结合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推荐肉鸭饲粮中添加60 mg/kg植物精油共晶。
  • 肖圆圆, 袁琪, 袁剑华, 杨凯丽, 郝隽毅, 卿一青, 宋雅婷,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158-7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胆汁酸(BA)对16~23周龄日本鹌鹑生产性能、蛋壳品质和钙磷表观代谢率的影响。将960只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16周龄日本鹌鹑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80和120 mg/kg BA。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80 mg/kg BA有提高产蛋率的趋势(0.05<P<0.10),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2)饲粮添加40、80和120 mg/kg BA均极显著提高钙表观代谢率(P<0.01),饲粮添加80 mg/kg BA极显著降低磷表观代谢率(P<0.01);3)饲粮添加40和120 mg/kg BA极显著提高蛋壳钙含量(P<0.01),饲粮添加40和80 mg/kg BA显著提高蛋壳强度(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BA可改善16~23周龄日本鹌鹑生产性能,提高钙表观代谢率,提升蛋壳品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BA适宜添加水平为80 mg/kg。
  • 翟云飞, 王健, 夏海斌, 汪长建, 王根林, 韩兆玉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166-7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国产苜蓿干草替代进口苜蓿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60头处于泌乳中期的年龄、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含有进口苜蓿干草的饲粮,50%替代组用国产苜蓿干草50%替代进口苜蓿干草,100%替代组用国产苜蓿干草100%替代进口苜蓿干草。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每天记录采食量和剩料量,定期采集饲粮和苜蓿干草样本,测定饲粮和苜蓿干草的营养成分含量;于预试期和正试期的最后1 d尾静脉采血10 mL,离心分装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于正试期第90天用瘤胃导管随机采集各组4头牛的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并利用16S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显示:1)随国产苜蓿干草替代比例的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递减,100%替代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50%替代组和100%替代组的乳蛋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50%替代组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替代组(P<0.05),4%标准乳产量、乳脂率、乳糖率、乳总固形物含量和乳体细胞数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国产苜蓿干草替代50%或100%的进口苜蓿干草对奶牛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国产苜蓿干草替代50%或100%的进口苜蓿干草对奶牛的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用国产苜蓿干草50%替代进口苜蓿干草对奶牛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健康无负面影响,该试验结果可为奶牛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 任文义, 冶文兴, 田梅, 杨双鸣, 张力莉,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177-71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稻草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瘤胃菌群组成、差异表达基因、代谢通路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试验选取8头健康、体重接近的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CS组(粗饲料由苜蓿、苜蓿青贮与全株玉米青贮组成)和RS组(由稻草替代CS组粗饲料中1/3的全株玉米青贮,其他成分不变),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结果显示:1)在门水平上,CS组瘤胃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RS组(P<0.05)。在属水平上,CS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丝状杆菌属(Fib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RS组(P<0.05)。2)在2组奶牛瘤胃液中共筛选到6 63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777个上调表达,3 861个下调表达;通过GO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生物合成过程、有机物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细胞生物合成过程和细胞代谢过程;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柠檬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甲烷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3)通过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分析,CS组纤维素降解酶GH48和半纤维素降解酶GH8、GH11、GH16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的丰度显著低于RS组(P<0.05),寡糖降解酶GH43、GH3、GH2、GH31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的丰度均高于RS组(P>0.05)。综上所述,稻草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改变了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降解纤维能力的瘤胃球菌属、丝状杆菌属以及与甲烷排放有关的甲烷短杆菌属的丰度均增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柠檬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甲烷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等途径;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变化上,稻草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提高了奶牛瘤胃微生物中参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的GH家族基因的丰度,降低了参与寡糖降解的GH家族基因的丰度。
  • 张晓, 李泽民, 范凯利, 孙建祥, 程强, 张照, 张瑞, 贾莉, 史金平, 王瑛, 马越, 雷赵民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190-7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牛至精油(OEO)对去势荷斯坦公牛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8头10月龄左右、体况健康、体重为(350.30±6.49) kg的去势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OEO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20 g/(头·d)的OEO。预试期30 d,正试期270 d。试验结束后,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屠宰后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 OEO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分别提升了10.09%和18.95%;OEO组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0.05),降低了19.11%。2) OEO组的宰前活重、头重、蹄重、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分别提高了10.97%、19.97%、23.09%、19.64%、6.10%和7.81%。3) OEO组肌肉剪切力、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ON组(P<0.05),分别降低了22.29%、15.37%和14.85%。4) OEO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OEO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5) OEO组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和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高于CON组(P<0.05)。6)在肌肉抗氧化指标中,OEO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中,OEO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OEO可以提高去势荷斯坦公牛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其肉品质,同时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吴宝云, 李悦铭, 张民哲, 周振明, 孟庆翔, 吴浩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02-72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微囊包被干酵母(RPDY)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本试验选取30头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肥育牛,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试验组(RPDY组),每组15头牛。CON组饲喂全混合日粮,RPDY组在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每头牛每天补充20 g RPDY。预试期21 d,正试期159 d。结果显示:1)2组间试验第60、120、180天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净肉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在试验第120~180天,CON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RPDY组(P<0.05)。3) CON组背最长肌肉色红度(a*)、色度(C)和色调(H)值均显著高于RPDY组(P<0.05),pH、亮度(L*)、黄度(b*)值及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及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在2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补充RPDY可以显著降低肥育后期肉牛的料重比,改善肉牛的生长性能和肉色,对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影响不显著。
  • 宋淑珍, 宫旭胤, 吴建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10-72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牛至精油对育成蒙古羊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粪便寄生虫的影响。试验选择经过粪便检测有寄生虫的(4.5±0.5)月龄、体重为(27.38±0.85) kg的舍饲育成蒙古羊母羊3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牛至精油Ⅰ组饲喂基础饲粮+7 g/(d·只)牛至精油,牛至精油Ⅱ组饲喂基础饲粮+14 g/(d·只)牛至精油。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6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牛至精油Ⅰ组和牛至精油Ⅱ组蒙古羊试验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64天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第1~64天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牛至精油组蒙古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和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牛至精油Ⅱ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牛至精油Ⅰ组(P<0.05);牛至精油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3)试验第7、14和21天,各组蒙古羊粪便寄生虫总虫卵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64天,与对照组相比,牛至精油组粪便蛔虫、球虫虫卵数和总虫卵数显著降低(P<0.05),牛至精油Ⅱ组粪便绦虫、线虫虫卵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粪便吸虫虫卵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牛至精油对蒙古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血清IL-6含量,降低试验第64天粪便绦虫、线虫、蛔虫、球虫虫卵数和总虫卵数,且以添加14 g/(d·只)牛至精油[折合纯精油1.82 g/(d·只)]效果较好。
  • 欧慧敏, 张小丽, 钟荣珍, 李建中, 谭支良, 许丽卫, 焦金真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20-7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的呼伦贝尔羊脂肪组织中膻味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新生期、断奶期、育肥中期和后期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32只呼伦贝尔羊为研究对象,采集背部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和肠系膜脂肪组织样品,采用索式抽提法收集脂肪后进行酸碱法甲酯化处理,并联合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4-甲基辛酸(MOA)、4-乙基辛酸(EOA)和4-甲基壬酸(MN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MOA、EOA、MNA的定量检测限分别为0.10、0.05和0.05 μg/mL,线性相关系数(R2)>0.998。2)呼伦贝尔羊背部皮下脂肪和肾周脂肪组织中MOA、EOA和MNA的含量随生长阶段的变化呈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育肥后期>育肥中期>断奶期>新生期,且在断奶期~育肥中期的增长速率最快。在肠系膜脂肪组织中,新生期的3种膻味脂肪酸含量低于检测线,而育肥中期和后期的MOA和EO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断奶期(P<0.05)。3)膻味脂肪酸的含量存在部位差异性,即背部皮下脂肪组织高于肠系膜和肾周脂肪组织。上述结果表明,呼伦贝尔羊脂肪组织中膻味脂肪酸含量在断奶期至育肥中期的增长速率最快,且以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含量最高。
  • 毕梦凡, 王平, 王利军, 刘超齐, 左瑞雨, 朱湲湲, 尹清强, 宁长申, 常娟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28-72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制剂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细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56只6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育肥湖羊,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羊。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B组)、0.2%(C组)和0.3%(D组)菌酶复合制剂的饲粮。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D组第31~60天及第1~60天湖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B组和C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 D组瘤胃pH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瘤胃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提高(P<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和异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B组和D组瘤胃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4)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在门水平上,D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TM7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D组欧陆森氏菌属(Olsenell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YRC2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5)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相对丰度与NDF表观消化率和瘤胃NH3-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欧陆森氏菌属相对丰度与ADF表观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瘤胃pH和丙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0.3%的菌酶复合制剂可以提高育肥湖羊ADG,降低F/G,提高饲粮ADF表观消化率,降低瘤胃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同时提高瘤胃欧陆森氏菌属相对丰度,有助于提高对饲粮中纤维的消化率。
  • 任娜, 郝小燕, 张暄梓, 董莹蕊, 王兴岗,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40-72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核黄素(RF)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酶活性和菌群数量的影响。采用体外瘤胃发酵法,在精粗比为50 : 50的发酵底物中分别添加0(对照)、15、30、45、60和75 mg/kg RF,测定体外发酵48 h后发酵液产气量、甲烷产量、发酵参数、酶活性和菌群数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 RF组48 h累积产气量、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和潜在产气量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15、30、45、60和75 mg/kg RF组发酵液pH显著降低(P<0.05),30 mg/kg RF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75 mg/kg RF组乙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60和75 mg/kg RF组乙酸/丙酸显著降低(P<0.05),45、60和75 mg/kg RF组氨态氮浓度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75 mg/kg RF组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15、30、45、60和75 mg/kg RF组α-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45 mg/kg RF组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 RF组总细菌、总真菌、总原虫、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嗜淀粉瘤胃杆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添加30 mg/kg RF可提高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菌群数量和α-淀粉酶活性。
  • 杨欣雨, 陈聪慧, 夏翠, 段春辉, 刘月琴, 王媛, 张英杰, 马玉忠, 郭云霞, 纪守坤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49-72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运输前后不同时间和处理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血清应激指标、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20.71±0.70) kg的健康4月龄湖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均进行8 h的长途运输,运输当天记为0 d。1组为对照组,运输前后饲喂基础饲粮;2组为电解多维组,运输前2 d至运输后7 d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电解多维粉0.375 g/(d·只);3、4和5组分别为乳酸菌组、γ-氨基丁酸组和新霉素组,运输当天至运输后7 d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乳酸菌液4 mL/(d·只)、γ-氨基丁酸粉200 mg/(d·只)和新霉素粉200 mg/(d·只),并在运输后0、7和14 d对比不同处理缓解运输应激的效果。试验羊在运输前1 d和运输后14 d称重,运输后0、7、14 d采血。结果表明:1)道路运输后羔羊体重的增长率由大到小为电解多维组(20.82%)>新霉素组(17.81%)>乳酸菌组(16.98%)>对照组(15.40%)。2)与对照相比,处理极显著影响了羔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1),时间极显著影响了血清皮质醇(COR)含量、LDH活性(P<0.01),处理×时间显著影响了血清ACTH含量(P<0.05);处理极显著影响了羔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P<0.01),时间及处理×时间对血清IgA、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羔羊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P<0.05)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1),时间极显著影响了血清IL-6含量(P<0.01),处理×时间极显著影响了血清IL-6含量(P<0.01)。综上所述,羔羊运输前2 d至运输后7 d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电解多维粉0.375 g/(d·只)抗运输应激效果最佳。
  • 袁鹏, 王家豪, 余学亮, 许明, 李志伟, 马英俊, 杨开伦, 李凤鸣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62-72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峰3岁左右健康、体况相近的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随机分为3组,每组8峰。4组育成驼分别饲喂精粗比为10 : 90、30 : 70、50 : 5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并分别记为C10组、C30组、C50组。试验共持续21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结果显示:1)育成驼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总能(GE)的摄入量随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其中C10组、C30组、C50组DM摄入量分别为3 784.55、4 234.06、4 385.87 g/d。2) C30组、C50组育成驼的DM、OM、CP、EE、GE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C10组(P<0.01)。3)育成驼血清球蛋白(G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含量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而升高,而血清尿素氮(UN)含量则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本试验条件下得出如下结论:1)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的DM摄入量为3.78~4.39 kg/d;2)提高饲粮精料的比例可提高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的DM、OM、CP、EE、GE摄入量和表观消化率;3)建议准噶尔双峰驼育成驼使用精粗比为30 : 7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
  • 杨大盛, 尹梦洁, 骆东梅, 汪水平, 谭支良, 汤少勋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72-7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秸秆比表面积对其营养物质降解和瘤胃微生物黏附特性的影响。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浏阳黑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试验研究2种比表面积(0.664和1.135 m2/g)玉米秸秆的瘤胃降解特性与发酵后玉米秸秆表面黏附的瘤胃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增加玉米秸秆比表面积可显著提高其干物质(DM)的快速降解部分(P<0.05),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的快速降解部分以及DM、中性洗涤纤维(NDF)、CP的有效降解率(P<0.01)。增加玉米秸秆比表面积可显著提高白色瘤胃球菌、反刍兽月形单胞菌、嗜淀粉瘤胃杆菌在玉米秸秆表面的黏附数量(P<0.05),显著降低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黏附数量(P<0.05)。提高玉米秸秆比表面积可极显著降低Chao1指数(P<0.01),并显著提高解琥珀酸弧菌属和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纤维杆菌属、密螺旋体属、产乙酸糖发酵菌属、瘤胃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提高玉米秸秆比表面积不影响表面黏附细菌的种类,但是会增加瘤胃功能微生物的黏附数量,改变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有效改善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
  • 王隆, 杨磊, 许兰娇, 杨宇玲, 李火平, 刘垒, 瞿明仁, 梁欢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82-72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法和瘤胃体外发酵法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对去油芳樟枝叶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设4个组,分别为天然干燥组(对照组)、人工干燥组、颗粒饲料组和青贮发酵组,每组4个重复,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去油芳樟枝叶营养成分、CNCPS中碳水化合物(CHO)组分和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颗粒饲料组的粗蛋白质(CP)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青贮发酵组的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天然干燥组和颗粒饲料组(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天然干燥组的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2)颗粒饲料组的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1)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CHO和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CC)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人工干燥组的慢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2)含量显著高于天然干燥组和青贮发酵组(P<0.05)。3)天然干燥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以及氨态氮(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低于人工干燥组和青贮发酵组(P<0.05),乙酸/丙酸(A/P)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颗粒饲料组的IVDMD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NH3-N和TVFA浓度显著高于天然干燥组和青贮发酵组(P<0.05)。综上所述,综合常规营养成分、CNCPS中CHO组分以及体外发酵参数的研究结果可知,人工干燥、制粒以及青贮处理均能提高去油芳樟枝叶的营养价值,且制粒处理效果最优。
  • 张洁, 顾啟超, 邹承武, 郑一民, 邹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291-73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时间对不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为广西地区青贮饲料制备和提高甘蔗尾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分别以低、中、高WSC含量甘蔗尾为青贮原料,并分别在青贮125、155、185 d后对其青贮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低、中、高WSC含量甘蔗尾青贮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随青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青贮125 d时干物质损失率、乙醇含量、pH显著低于青贮155和185 d时(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青贮155和185 d时(P<0.05)。2)低WSC含量甘蔗尾在青贮后氨态氮含量以及干物质损失率显著高于中和低WSC含量甘蔗尾(P<0.05)。3)在有氧暴露过程中,高WSC含量甘蔗尾青贮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高于中和低WSC含量甘蔗尾青贮(P<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不同WSC含量甘蔗尾青贮125 d时品质最佳;不同WSC含量甘蔗尾青贮品质存在差异,低WSC含量甘蔗尾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最大,高WSC含量甘蔗尾发酵后品质较好,但在有氧暴露过程易发生有氧变质。
  • 吴征敏, 邱晓媛, 吴鹏鑫, 许悦雯, 王嘉麟, 杨康, 尹福泉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07-73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量EM菌对菠萝渣青贮品质的影响及其饲用价值评价,以期为菠萝渣资源开发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EM菌添加剂量分别为0、24、48和96 mL/kg,分别记为对照组及Ⅰ、Ⅱ和Ⅲ组,与菠萝渣混合后青贮30 d,测定分析相关指标并进行体外产气试验。结果表明:1)青贮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氨态氮/总氮(NH3-N/TN)比值显著降低(P<0.05),Ⅱ组粗蛋白质(CP)和可溶性多糖(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Ⅲ组WSC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EM菌添加剂量的提高,粗灰分(Ash)含量呈上升趋势(P=0.077)。2)体外产气试验中,发酵48 h时,Ⅲ组产气量(GP)和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Ⅲ组CP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添加EM菌青贮菠萝渣能改善菠萝渣青贮品质,提高饲用价值,在本试验条件下,EM菌最适添加剂量为48 mL/kg。
  • 类延菊, 徐文思, 杨品红, 张运生, 邵立业, 黄春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17-73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脂肪源对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将300尾健康活泼、体重[(42.65±0.26) g]一致、大小均匀的鳙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饲喂饲料中添加3%大豆油(SO组)、菜籽油(RO组)、花生油(PO组)、葵花油(SU组)、玉米油(CO组)为脂肪源配制成的5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 SO组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SGR)显著高于PO组和CO组(P<0.05)。PO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SGR显著低于SO组、RO组和SU组(P<0.05)。2) PO组和SU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SO组和CO组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 RO组的肌肉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显著低于CO组(P<0.05),SO组的肌肉蒸煮损失和离心损失均显著低于CO组(P<0.05)。SO组的肌肉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 SO组和SU组的肌肉铁含量显著高于PO组和CO组(P<0.05),PO组和CO组的肌肉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U组的肌肉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 SO组的肌肉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显著高于PO组(P<0.05),RO组、PO组的肌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SU组和CO组(P<0.05),SU组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SO组、RO组和PO组(P<0.05),RO组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RO组的肌肉n-3 PUFA含量显著高于SU组和CO组(P<0.05),RO组的肌肉n-3/n-6 PUF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 RO组的肌肉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RO组的肌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SO组、SU组和CO组(P<0.05)。RO组的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CO组最低。综上所述,从生长性能方面来看,SO组的鳙鱼生长性能最好,PO组和CO组的生长性能较差。从肉品质方面来看,SO组、RO组的鳙鱼具有较好的肌肉持水力、质构特性及脂肪酸组成,RO组的鳙鱼具有较好的氨基酸品质。
  • 李宜芳, 陈团, 胡毅, 石勇, 钟蕾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32-73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血根碱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375尾初始体重为(91.04±0.37) g的草鱼,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设置蛋白质水平为30.00%的饲料为正常蛋白质组(CON组);降低正常蛋白质组饲料中鱼粉和豆粕水平,以蛋白质水平为28.00%的饲料为低蛋白质组,并在低蛋白质饲料中分别添加0(Sa0组)、200(Sa200组)、400(Sa400组)和800 mg/kg (Sa800组)的血根碱。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除肥满度外,各组草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Sa0组草鱼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有所降低(P>0.05);Sa800组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Sa0组(P<0.05)。3)与CON组相比,Sa0组草鱼肠道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Sa800组肠道钠钾ATP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Sa800组肠道脂肪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高于Sa0组(P<0.05)。4)与CON组相比,Sa0组草鱼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a0组相比,Sa800组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Sa0组草鱼肠道绒毛稀疏且绒毛出现断裂损伤;Sa800组草鱼肠道绒毛排列整齐度、密集度及绒毛宽度均有改善,且肠道绒毛无断裂损伤现象。综上所述,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血根碱后能够促进草鱼脂肪代谢及对糖类的吸收,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组织形态结构,且以800 mg/kg添加水平效果较佳。
  • 蔡景义, 吴霜, 况应谷, 刘光芒, 赵华, 贾刚, 田刚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42-73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35日龄、体重[(689.74±34.58) g]相近、健康的新西兰白兔16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3组分别饲喂添加饲料级氧化锌(F-ZnO)、纳米氧化锌(N-ZnO)和包被氧化锌(C-ZnO)的试验饲粮,添加剂量均为120 mg/kg (以锌计)。试验期42 d,其中1~21 d为试验前期,22~42 d为试验后期。结果表明:1)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N-ZnO和C-ZnO对肉兔前期、后期及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试验后期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试验后期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C-ZnO显著降低了全期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N-ZnO和C-ZnO均降低了肉兔腹泻率和健康风险指数。2)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N-ZnO和C-ZnO对肉兔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对血清锌和铜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试验前期血清铁含量(P<0.05),降低试验后期血清铁含量(P<0.05);饲粮添加N-ZnO显著提高了试验第42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3)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C-ZnO显著提高了试验第21天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添加N-ZnO和C-ZnO显著降低试验第42天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N-ZnO和C-ZnO可提高肉兔血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肝脏氧化应激,降低肉兔健康风险,提高其生长性能。C-ZnO效果优于N-ZnO。
  • 张金友, 宋金婷, 李伟, 庄雨龙, 李长志, 宋伟红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50-7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了解不同能量水平对乳腺上皮细胞免疫反应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从健康的奶牛乳腺中分离乳腺上皮细胞,经纯化后将细胞分别在0.18、0.50、0.90和4.50 g/L葡萄糖条件下培养24 h,以及在含有上述4个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中同时添加1 μg/mL LPS继续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提取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L-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乳铁蛋白(LF)、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IL-8、iNOSLF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4种葡萄糖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葡萄糖浓度为0.18和0.50 g/L时显著高于葡萄糖浓度为0.90和4.50 g/L时(P<0.05);TGF-β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葡萄糖浓度为0.18和0.50 g/L时显著高于葡萄糖浓度为4.50 g/L时(P<0.05);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葡萄糖浓度为0.18 g/L时比葡萄糖浓度为0.50和4.50 g/L时显著升高(P<0.05)。添加1 μg/mL LPS除了在0.90和4.50 g/L葡萄糖浓度下极显著下调TGF-β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之外,对其他5个基因的表达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随着葡萄糖浓度的降低,LPS对iNOSLFTNF-α基因表达的刺激作用被加强;而随着葡萄糖浓度的降低,LPS对IL-8和IL-6基因表达的刺激作用被减弱。综上可知,虽然低浓度葡萄糖通过促进LF基因的表达提升了乳腺组织消除病原菌的能力,但低浓度的葡萄糖仍然可以通过降低乳腺上皮细胞中IL-8和IL-6基因表达减弱中性粒细胞的募集作用,提高TNF-αTGF-β1和iNOS基因的表达增加发生免疫抑制及细胞损伤的机会,对奶牛乳腺的免疫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低浓度的葡萄糖总体上增加了乳腺炎症发病的可能。
  • 詹康, 谭德金, 孟梓橦, 马晓宇,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61-73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短链脂肪酸(SCFAs)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BRECs)免疫反应、紧密连接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表达的影响以及GPR41与促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之间的关系。试验设计4个试验组,分别用20、50、100和150 mmol/L SCFAs培养BRECs 24 h后提取总RNA,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1) SCFAs浓度为100和150 mmol/L SCFAs时,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CFAs浓度为20和50 mmol/L时(P<0.05)。2)随着SCFAs浓度的增加,CXC趋化因子配体3(CXCL3)、CXC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和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下调,以SCFAs浓度为150 mmol/L时最低。SCFAs浓度为100 mmol/L时,GPR4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CFAs浓度为20和50 mmol/L时(P<0.05)。3) SCFAs浓度为150 mmol/L时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1(Claudin-1)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最低,且显著低于SCFAs浓度为20和50 mmol/L时(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GPR4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促炎症因子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趋化因子CXCL3、CXCL5和CXCL8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高浓度(100和150 mmol/L) SCFAs诱导BRECs的促炎症反应,抑制趋化因子表达和免疫反应,减少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破坏瘤胃上皮的屏障功能。
  • 徐天乐, 朱浩, 刘润, 梁艳, 曹海南, 杨章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70-73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核因子-κB (NF-κB)通路对大肠杆菌诱导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试验选用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pbMEC)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0(对照)、20、40、60、80和100 μmol/mL]培养12 h,测定细胞活力,确定以60 μmol/mL的EGCG进行后续试验。将培养好的细胞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大肠杆菌处理组(1×107 CFU大肠杆菌处理细胞6 h)和EGCG+大肠杆菌处理组(先用60 μg/mL EGCG处理细胞24 h,再用1×107 CFU大肠杆菌处理细胞6 h),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1) EGCG对大肠杆菌抑制的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 EGCG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丙二醛生成量的升高(P<0.05),明显降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活性氧含量的升高。3) EGCG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Toll样受体4(TLR4) mRNA相对表达量的升高(P<0.05),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TLR4、磷酸化p65(p-p65)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量的升高(P<0.05),并且明显降低了p-p65在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胞质和胞核中的表达。结果提示,EGCG能够抑制大肠杆菌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以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对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杨靖, 火苗, 苟妍, 张力莉,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81-73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同饲喂条件下高产与低产奶牛血浆代谢物特征。每组选择体况与胎次[(2.04±0.81)胎]相近、泌乳天数[(23.58±8.80) d]相近的高产[产奶量(40.56±1.57) kg/d]和低产[产奶量(25.17±1.66) kg/d]荷斯坦奶牛各12头。采用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血浆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高产与低产奶牛血浆差异代谢物,并对其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产和低产奶牛血浆中共筛选出27个差异代谢物。与低产奶牛相比,高产奶牛血浆中牛磺酸、胆酸、猪胆酸、甘氨熊脱氧胆酸、脱氧胆酸、L-亮氨酸、吲哚-3-甲醇、吲哚-3-乙酰胺等18个代谢物上调,苯乙酰甘氨酸、苯乙酸及对羟基苯乙醇等9个代谢物下调。与低产奶牛相比,高产奶牛胆汁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以及色氨酸代谢增强,苯丙氨酸代谢、叶酸拮抗剂抗性相对减弱。由此可见,通过苯丙氨酸、色氨酸以及叶酸等营养物质调控奶牛产奶量提高具有一定研究潜力,胆汁酸分泌调控对于奶牛产奶性能发挥也具有一定理论研究价值。
  • 闫乐艳, 邵春荣, 李悦, 闫俊书, 奚雨萌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392-74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培养物(YC)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原代鹅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利用混合酶消化法成功获得原代鹅肠上皮细胞,通过1 μmol/L LPS处理建立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模型;并分别选取浓度为100、300和500 mg/L的YC溶液预处理细胞,分析YC对LPS诱发的炎性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荧光探针法分析细胞活性氧(ROS)浓度,并通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评价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结果表明:1 μmol/L LPS可诱导肠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同时显著或极显著上调Toll样受体2A (TLR2A)(P<0.01)、Toll样受体4(TLR4)(P<0.01)、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P<0.05)、NF-κBP<0.01)等NF-κB信号通路基因相对表达量;而使用300和500 mg/L浓度的YC预处理可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减少ROS生成。同时,300 mg/L的YC预处理还可显著缓解LPS引起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P<0.05),降低细胞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P<0.05)。由此可见,YC可调节鹅肠上皮免疫平衡,缓解炎性损伤,还可通过提高肠上皮细胞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抗氧化能力,保护肠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
  • 张文天, 吴秋雪, 祝锴烨, 罗海静, 张珍珠, 邵淑丽, 张伟伟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402-74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紫云英苷对力竭运动小鼠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选取48只8周龄无特异性病原体(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力竭运动组、50 mg/kg紫云英苷组、100 mg/kg紫云英苷组,其中DMSO组不做运动,其余3组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4 h。2个紫云英苷组在力竭运动后分别灌胃50和100 mg/kg BW紫云英苷,力竭运动组在力竭运动后灌胃等量生理盐水,DMSO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配制的0.1% DMSO。灌胃1 h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肝脏中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力竭运动组小鼠肝脏中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分别降低54%(P<0.01)和43%(P<0.01),GSH含量降低27%(P<0.05),GR和GSH-Px活性分别降低32%(P<0.01)和37%(P<0.05),同时Nrf2和GCLM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力竭运动组相比,灌胃浓度为50、100 mg/kg的紫云英苷分别使小鼠肝脏中·OH清除能力提高1.45(P<0.05)和1.25倍(P<0.01),O2-清除能力提高1.78(P<0.01)和1.95倍(P<0.01),GSH含量提高1.36(P<0.05)和2.21倍(P<0.01),GSH-Px活性提高1.54(P<0.01)和1.99倍(P<0.01),GR活性提高1.42(P<0.01)和1.62倍(P<0.01)。此外,与力竭运动组相比,灌胃浓度为50和100 mg/kg的紫云英苷均可使小鼠肝脏中Nrf2、GCLCGCLM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综上可知,适量的紫云英苷可通过上调Nrf2以及GCLCGCLM基因的表达修复力竭运动对小鼠肝脏造成的损伤。
  • 张亚伟, 田博雅, 王月红, 刘强, 张元庆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411-74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检测肠道内容物中乳酸等8种短链有机酸浓度的液相色谱外标分析方法。待测样品使用25%的偏磷酸溶液进行前处理以去除其中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柱温60℃,流动相使用0.005 mol/L的硫酸溶液,流速0.7 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显示:各有机酸基于峰面积和浓度所得到的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均不低于0.999 9,线性关系良好;乳酸、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3 9~7.029 4 mmol/L、0.022 7~9.076 3 mmol/L、0.554 7~88.748 0 mmol/L、0.510 1~81.622 8 mmol/L、0.041 3~6.606 2 mmol/L、0.167 3~26.763 7 mmol/L、0.035 6~5.699 8 mmol/L和0.044 5~7.121 8 mmol/L,而检测限处于0.005 8~0.194 1 mmol/L;混合标准品溶液中各有机酸72 h内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30%,保留时间的标准差均不大于0.056 min,3 d内稳定性良好。供试瘤胃液样品重复性试验的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20%,回收率试验中所有有机酸的加标回收率处于80.562 8%~111.496 0%,表明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综上所述,本试验所建方法,所需仪器配置较低,前处理和流动相相对简单,系统适应性、线性和稳定性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可为研究营养物质在动物肠道中的消化吸收以及肠道甲烷生成乃至代谢性疾病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 周波, 韦家周, 邵鹏程, 莫瑞玻, 韦志坚, 张宇, 邹彩霞, 何仁春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421-7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建立牛含甘蔗副产物饲粮消化能(DE)的预测模型。选取约1岁的西门塔尔公牛36头,体重(350±10) kg,通过内源指示剂法测定牛对含甘蔗副产物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计算可消化养分。采用SPSS 19.0软件对可消化养分与DE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并建立DE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DE与可消化有机物(DOM)、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DNDF)和可消化酸性洗涤纤维(DADF)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DOM与DNDF和DADF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消化干物质(DDM)与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第1主成分中DNDF特征向量系数最大,其关系式为DE=0.220DDM+0.488DOM-0.327DCP+0.564DNDF+0.537DADF;第2主成分中DDM特征向量系数最大,其关系式为DE=-0.626DDM+0.431DOM+0.561DCP+0.307DNDF-0.116DADF。基于含甘蔗副产物饲粮可消化养分建立的DE预测模型DE=0.320+18.088DOM (R2=0.967,n=72,P<0.001)和DE=0.389-0.727DCP+18.082DOM (R2=0.967,n=72,P<0.001)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较小。综合可知,DOM是影响含甘蔗副产物饲粮DE预测的主要因子,DE=0.320+18.088DOM和DE=0.389-0.727DCP+18.082DOM可用于预测牛含甘蔗副产物饲粮的DE。
  • 薛玉洋, 孙浩彬, 王银玲, 李佳橙, 刘保仓, 韩坤, 齐亚银, 陈程, 张文举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431-74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非淀粉多糖酶的最适配比及其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通过反刍动物瘤胃体外发酵模型进行体外消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断奶育肥羔羊饲粮中分别添加7种不同水平的4种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每个水平设3个重复。以产气量(GP)及干物质降解率(DMD)为评价指标,确定单酶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4因子3水平L9(34)试验,对4种酶进行复配组合,确定最适配比;以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最适配比外源复合非淀粉多糖酶的试验饲粮(试验组)与基础饲粮(对照组)进行体外发酵对比,分别测定在不同发酵时间(2、4、6、8、12、24、48 h)的GP、DMD及发酵参数。结果表明:以断奶育肥羔羊饲粮为底物优选出4种酶,最佳添加量为纤维素酶750 U/g、木聚糖酶125 U/g、β-葡聚糖酶750 U/g、甘露聚糖酶125 U/g;由此催化反应的GP和DMD最适配比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 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1 000 : 250 : 500 : 50(U/g,干物质基础);最适配比外源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在瘤胃体外发酵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培养48 h后,各组发酵液pH均处于正常水平;试验组平均GP、DMD、氨态氮(NH3-N)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平均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与乙丙比(A/P)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见,添加适宜配比[纤维素酶:木聚糖酶: 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1 000 : 250 : 500 : 50(U/g,干物质基础)]的外源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可增加体外发酵GP、DMD,改善瘤胃发酵,具有促进饲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的潜力。
  • 刘赛格, 冉思蛟, 倪海花, 杜勇, 高彦华, 陈仕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443-74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建立快速灵敏测定提取物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首先建立对-(二甲基氨基)肉桂醛(DMAC)测定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取条件的单因素筛选试验,并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探究最优参数。按照最优参数制备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并测定其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的体外清除率。结果表明: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最优制备条件参数为料液比1 : 110(g/mL)、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得到原花青素B2含量为5.06 mg/g。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浓度为200 mg/mL时对ABTS·、DPPH·清除率分别为95.69%、96.79%,浓度为25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90.04%。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实验室快速、灵敏测定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含量的方法,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制备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谢文龙, 雒秋江, 韩守方, 潘榕, 张宸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455-74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纤维含量对成年麝香鼠的采食、消化和软粪量的影响。选取12~16月龄、体重(1 368±121) g的雄性麝香鼠8只,单笼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共分3期,每期饲喂1种纤维含量的饲粮,同时喂给8只。3期分别饲喂纤维含量为17.34%(饲粮1)、21.57%(饲粮2)和25.67%(饲粮3)的颗粒饲料,每期23 d,其中预试期15 d,收粪期8 d。试验测定麝香鼠的自由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软粪量和硬粪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1)麝香鼠对饲粮1、2和3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为(51.44±4.78) g/(d·只)、(51.79±3.46) g/(d·只)、(52.04±2.65) g/(d·只);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6.75±1.72)%、(54.76±0.50)%、(54.44±0.61)%。2)与饲喂饲粮1相比,饲喂饲粮2的麝香鼠对粗蛋白质、能量和磷的消化量分别极显著减少了8.13%(P<0.01)、8.68%(P<0.01)和13.33%(P<0.01),而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量则分别极显著增加了31.06%(P<0.01)和7.25%(P<0.01);饲喂饲粮3的麝香鼠对粗蛋白质、能量和磷的消化量分别极显著减少了12.92%(P<0.01)、11.13%(P<0.01)和20.00%(P<0.01),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消化量分别极显著增加了60.61%(P<0.01)和9.84%(P<0.01)。3)饲喂3种饲粮的麝香鼠软粪量(干物质基础)分别为(8.05±0.73) g/(d·只)、(8.29±0.55) g/(d·只)和(8.36±0.44) g/(d·只),可分别提供有机物(6.88±0.86) g/(d·只)、(6.75±0.78) g/(d·只)和(6.52±0.87) g/(d·只),粗蛋白质(2.16±0.23) g/(d·只)、(2.12±0.27) g/(d·只)和(2.03±0.76) g/(d·只),能量(108.07±2.44) J/(d·只)、(104.36±2.32) J/(d·只)和(104.12±1.99) J/(d·只),总氨基酸(387.75±3.54) mg/d、(346.49±5.98) mg/d和(297.30±3.60) mg/d,赖氨酸(21.19±1.34) mg/d、(19.17±1.34) mg/d和(17.43±1.86) mg/d,蛋氨酸(26.65±1.52) mg/d、(19.83±1.92) mg/d和(16.14±1.37) mg/d。综上所述,饲粮纤维含量对麝香鼠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减少了粗蛋白质、能量和磷的消化量,增加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量;成年麝香鼠软粪中可消化有机物含量和可消化能量均不受饲粮纤维含量的影响,但饲粮纤维含量影响软粪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麝香鼠软粪是麝香鼠营养的重要来源。
  • 陈履双, 朱树庆, 谢开来, 冯霞洁, 吴鑫, 孙中华, 王丽娜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11): 7466-7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267x.2022.1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肠道菌群介导半乳糖促进小鼠采食的机制。首先选用40只3周龄C57/BL6J公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饮用双蒸水,试验组分别给予半乳糖浓度分别为0.5%、1.0%和1.5%的饮水,记录每周体重和采食量。根据剂量筛选试验结果选定1.0%为后续试验饮水中半乳糖浓度后,利用在下丘脑神经肽Y (NPY)和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神经元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小鼠,研究饮水添加半乳糖对小鼠下丘脑弓状核中这2种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技术(MSD)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饮水添加1.0%半乳糖的小鼠肠道中炎症信号的变化。通过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分析探讨半乳糖调控小鼠生长的途径,并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进行验证。最后选用32只3周龄C57/BL6J公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利用抗生素构建伪无菌小鼠模型,验证肠道菌群在半乳糖促进采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相比于0.5%和1.5%的添加剂量,饮水添加1.0%半乳糖在更短的时间内发挥出促采食作用,且小鼠体重与添加剂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显著提高小鼠的能量代谢水平,包括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消耗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饮水添加1.0%半乳糖能够显著增加小鼠下丘脑NPY神经元兴奋(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饮水添加1.0%半乳糖显著降低小鼠肠道中半乳糖转运体1(SGLT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但显著提高了半乳糖代谢酶(GALK)以及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1和GPR4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小鼠肠道中炎症因子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饮水添加1.0%半乳糖显著提高了小鼠肠道疣微菌门和奈瑟菌科相对丰度以及肠道中短链脂肪酸和有机酸的含量(P<0.05)。5)代谢组中差异代谢物异丁酸可显著降低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以及蛋白酪氨酸激酶(JAK)和蛋白激酶B (AKT)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6)使用抗生素消除小鼠肠道中的微生物后,半乳糖促进采食量的作用也随之消除。综上所述,饮水添加0.5%、1.0%和1.5%的半乳糖均可显著提高小鼠采食量,并且小鼠体重有随半乳糖添加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半乳糖可以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并在肠道菌群作用下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肠道炎症,改善肠道健康。